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中华大地,英才輩出。

岭南广东,有梁启超、孙中山、叶剑英……,同时,广东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先行者,是时代奋进的前沿地。

某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目的是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展现新时代青年书法家的艺术风采,该主题书法作品展深受群众好评。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字。

(2)为拟好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好了上联,请你补写下联。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______【答案】(1)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解析】【分析】(1)材料共三句话,前两句话主要介绍广东辉煌的历史背景,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

抓住“某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主题书法作品展”即可提炼概括出答案: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与上联“往昔”相对的可以是“今朝”,与“革命前辈”相对的可以是“改革先驱”,与“开天辟地”相对的可以是“披肝沥胆”,与“创伟业”相对的可以是“铸辉煌”。

故下联可以是:看今朝改革先驱披肝沥胆铸辉煌。

故答案为:⑴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⑵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对语段中心语句的提取,注意语言表达的连贯简洁。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紧紧围绕主题,注意辨析上联的结构特点,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进行作答。

2.我们正值五彩缤纷的花季年华、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让我们一起来开展“放飞青春”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青春座右铭】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

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________。

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2)

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2)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某校九年级开展“家·国·梦”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家】幸福的家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

请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项内容。

①听成长故事②看新旧照片③________④________(2)【国】强盛的国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

赤胆忠心,弹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部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

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下联:________(3)【梦】复兴的民族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

厉害了,我的国!作为追梦少年的你,写一句座右铭,激励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答案】(1)忆点滴关爱;集孝亲名言(送温馨祝福)(2)看今朝,黄大年弹精竭虑“深探”写传奇(展风采)(3)略【解析】【分析】(1)此题要围绕主题设计,并且要切实可行。

题目中已经设计听成长故事、看新旧照片,再仿照写出两个即可。

如忆点滴关爱,集孝亲名言(送温馨祝福)等。

(2)上联“忆往昔”是一个表示时间性的词语,“邓稼先”是人名,“鞠躬尽瘁”表示邓稼先的精神,“扬国威”是其事迹的影响。

根据对联的要求、材料内容及以上分析对出下联即可。

如:看今朝,黄大年弹精竭虑“深探”写传奇(展风采)。

(3)此题要求写一句座右铭,座右铭往往给人激励、启示等作用,因此写作时要注意这一点,另外注意语言要精炼。

(2)结合黄大年的事迹拟写,符合对联上下联学数相等、词性相当等原则即可。

初中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初中中考 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回望共和国历史,七十年弹指一挥间。

举国同庆之时,学校将举办“为祖国献礼”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积极参加,来庆祝伟大祖国的生日吧!(1)【家国颂我参与】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校长在活动动员会上的演讲稿。

请根据画线句子内容,结合所学对联知识,补写下联。

你听,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句庄严宣告,声震寰宇;你看,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欢庆场面,历历在目。

七十年峥嵘岁月,漫漫旅途中您用一种心无旁骛的决心,用一把响彻天宇的号角,改写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燃起了民族复兴的梦想。

四十载,您带领全国人民立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诤诤誓言,绘出三步走的美好愿景,拼搏迎来幸福生活。

祖国,您是十三亿儿女共同温暖的家。

上联:七十年改写历史燃梦想下联:________(2)【家国文我传承】汉字,是当今世界最美的文字之一,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汉字有篆体、隶体、草体、行体、楷体等字体。

以“家”字为例,A为篆体,________为行体,________为楷体。

A.B.C.D.E.(3)【家国事我探究】人生重要关头,需要我们做出选择。

请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材料一:钱学森经历了重重的艰难险阻后,终于回到了祖国。

回国后他受到了最高规格的待遇,主席经常和他在一起,讨论国家以后的发展。

主席曾经问过钱学森,为什么要执意回国,美国的待遇这么好,回来后悔吗?钱学森异常认真地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八个字掷地有声,听者无不为其鼓掌。

材料二: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大喊:“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我只是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选择。

”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对雷场救下战友这个选择,从未后悔过。

(4)【家国吟我推荐】学校将要组织一场“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汇演,班主任张老师想排演爱国诗歌吟诵节目,他想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三部作品中,选取一部进行吟诵。

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新学期伊始,一位老师送给初三学子一副对联,下联需要你来给出。

上联: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下联:________【答案】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解析】仔细分析上联,上联由“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三个部分九个字组成,其中“今朝”是表示时间性策词语,“踏浪书海”属于动宾短语,“豪情盛”属于属于主谓短语,因此所拟写的下联也要有这些特点,除了形式符合要求之外,内容也必须符合要求。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形式和内容符合要求即可。

如: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故答案为: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点评】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2.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②避恶遍插茱萸枝③几处笙歌留朗月④角粽投江祭诗魂(1)元宵节:上联:________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2)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下联:________(3)中秋节:上联:________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4)重阳节: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________【答案】(1)①(2)④(3)③(4)②【解析】【分析】(1)“银花火树”指的是元宵节的烟火。

(2)“角粽投江”是为了凭吊屈原,指的是端午节。

(3)“几处笙歌”对“万家箫管”。

(4)“插茱萸枝”是重阳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1)①;(2)④;(3)③;(4)②。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

对联一般分上下两联,补写时注意上下联字数要相同,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语义必须相关。

最新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语言表达建国70 年,祖国日新月异,人民当家做主,生活蒸蒸日上。

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祖国河山竞秀;下联:________【答案】示例:人民天下长春【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对联的知识分析作答。

对联的要求实际上是运用对偶的修辞格: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

尤其要注意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还有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

结合“人民当家做主,生活蒸蒸日上”可用“人民天下长春”来对,或:天下百姓庆生。

故答案为:示例:人民天下长春【点评】本题考查对联知识。

首先要通读语句掌握对联使用的语境,然后结合对联的基本要求进行作答。

2.班级举行“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主题班会,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观点论辩)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网上的一个视频:地铁上一个男乘客不顾劝告,在车厢内肆意剥起大蒜,蒜皮洒了一地。

一名穿校服的小女孩看到后蹲下,把蒜皮都收在手里,拿出车厢。

同学们观看视频后,展开“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的热烈讨论。

请围绕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写出观点、理由、结论。

(80字以内)(2)(语言表达)小军说起最近家里的一件事:家里要给爷爷办80大寿宴席,为表达孝心,爸爸决定买鞭炮放,小军觉得这样做不好。

如果你是小军,该如何劝说?请写出你的劝说语,不超过60字。

(3)(对联续写)下面是这次活动的对联,请选一则续写完整。

上联:道德秤称出人心轻重下联: ________上联:________下联:为人处世谦受尊【答案】(1)参考示例:①有教养的人是严以律己,尊重他人的人。

有教养的人常反思自身,不断地修正不足之处;会考虑自己行为是否影响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

所以,我们要多反思自我,提高修养。

②做有教养的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行为以不影响他人为底线: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自私粗鲁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配套练习册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答案含答案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配套练习册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答案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联。

上联: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下联:________【答案】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故答案为: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

【点评】本题作答,要注意结合对联特点,结合具体要求即可作答。

2.班级举行“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主题班会,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观点论辩)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网上的一个视频:地铁上一个男乘客不顾劝告,在车厢内肆意剥起大蒜,蒜皮洒了一地。

一名穿校服的小女孩看到后蹲下,把蒜皮都收在手里,拿出车厢。

同学们观看视频后,展开“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的热烈讨论。

请围绕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写出观点、理由、结论。

(80字以内)(2)(语言表达)小军说起最近家里的一件事:家里要给爷爷办80大寿宴席,为表达孝心,爸爸决定买鞭炮放,小军觉得这样做不好。

如果你是小军,该如何劝说?请写出你的劝说语,不超过60字。

(3)(对联续写)下面是这次活动的对联,请选一则续写完整。

上联:道德秤称出人心轻重下联: ________上联:________下联:为人处世谦受尊【答案】(1)参考示例:①有教养的人是严以律己,尊重他人的人。

有教养的人常反思自身,不断地修正不足之处;会考虑自己行为是否影响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

所以,我们要多反思自我,提高修养。

②做有教养的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行为以不影响他人为底线: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自私粗鲁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所以,我们从小事做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2)示例:爸爸,我理解你想热闹地为爷爷祝寿。

但是,燃放爆竹既扰民又污染环境。

让我为爷爷一首歌,祝他寿比南山,好吗?(3)文明尺量得修养短长;知书达礼和为贵【解析】【分析】(1)要求围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请依据上联对出下联,并用楷体将上联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______。

【答案】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解析】【分析】此题已给出备选词语,根据上联,选择合适的写出下联即可。

如:“忆往昔”可以用“看今朝”与之相对;“革命前辈”可以用“时代先锋”与之相对;“开天辟地”用“继往开来”与之相对;“创伟业”用“谱新篇”与之相对。

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点评】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2.综合性学习。

班级正在开展“心怀善意,共创美好”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其中马旭夫妇的清苦节俭和无言大爱深深感动了同学们。

马旭夫妇生活极为简朴,穿着15元买的鞋,破了再粘,粘了再穿,盖着很旧很薄的被褥,这样一分一厘省下来的积蓄,加上做科研获得的报酬,他们全部捐给了远方的家乡。

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善行”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以内)(2)(故事链接)下图与教材内容有关,讲述了封建社会时期,一位老人在严冬时节被宫使掠夺的故事。

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

(60字以内)(3)(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行善不问男女老少下联:________②上联:贫困儿童雪中得炭下联:________【答案】(1)示例:善行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体现。

心存善良的人,总是对世界怀有悲悯之心;施行善行的人,总是能够平等对待每个人。

因此,我们多做善事。

(2)示例:一个卖炭的老人辛苦烧制了一车炭,只盼天再冷些,原本希望炭卖个好价钱,可以添置些过冬的衣物和粮食,可谁曾想刚到集市上,竟被宫廷里的太监抢了去。

新中考 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新中考 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综合性学习学校开展“漫步古诗苑,品读千家诗”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王林同学朗诵古诗时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B.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C.城阙/铺/三秦,风烟/望/五津。

D.式微/式微,胡/不归?(2)见下图,根据你联想到的古诗词对出下联。

上联:西风古道染秋色,下联:________。

(3)根据图片内容。

结合你对联想到的诗词的理解,发挥想象,完成句子仿写。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踽踽独行。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归巢的暮鸦在天空中盘旋;________,________;夕阳西下,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在“古诗词推介”活动中,李吴同学为大家推介了《天净沙▪秋思》,请你帮李吴同学写一段推介语。

(50字左右)(推介语中要写出作者和诗词所属类别)【答案】(1)B(2)落日小桥思故人(3)他走过横架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对岸几户人家炊烟袅袅(4)示例:我向大家推介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是一首表达游子思乡题材的作品。

这首小令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寄情于物,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凄苦孤寂之情。

【解析】【分析】(1)ACD划分正确。

B这两句话朗读节奏正确的划分方法应为: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在仔细观察图画,可以看到图片上画的景物有:老树、小桥、古道、落日等,图片和上联“西风古道染秋色”可以联想到《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

上联中的“西风”“古道”都是名词,“染秋色”是动宾短语,与上联相对应的景物是落日、小桥,“染秋色”应与“思故乡”对应。

据此可知下联应为:落日小桥思故人。

(3)由对联联想到的诗词是《天净沙·秋思》,这首曲子描写的景物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归巢的暮鸦在天空中盘旋”描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这几样景物,接下来应描述小桥、流水、人家,注意句式要和前面那句话的句式一致,注意语言生动,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请参加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活动一:抄录诗句)请选择下列诗词中你最喜欢的一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________(2)(活动二:分类整理)“活动一”中选择的诗词名句,需归入你整理的一个专题。

请为这个专题拟定名称要求:名称为偏正短语;不超过5个字。

________(3)(活动三:拟写对联)教室的墙上要张贴一副勉励大家勤奋笃学的对联。

请你仿照上联对出下联,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上联:读经读史读遍天下奇书下联:________(4)(活动四:吟唱诗韵)“唱”古诗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用今人为古诗的曲子;二是让一些现成曲谱与古诗“联姻”。

请举例说明其中一种唱诗途径。

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0字以内。

________【答案】(1)[活动一]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2)[活动二] 示例一:秋之韵;示例二: 春天的律动,温润的春雨、浅嫩的小草(3)[活动三] 示例:修行修德修成世上俊才(4)[活动四] 示例: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今人为古诗谱的曲子,曲调柔婉,暗合词境。

王菲的演唱更是让人难忘。

【解析】【分析】(1)注意用正楷字正确、公整、美观地书写。

首先要保证汉字书写绝对正确;其次要掌握好所给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注意辨析字形,认清字的结构,不写连笔字,要一笔一划,横平竖直地写,谨慎用笔,不要漏写、多写、错写。

正确抄写喜欢的一句即可。

(2)如可结合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拟写为“浅嫩的小草”。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黄叶。

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

可拟写为“秋天的韵律”。

(3)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

对联,其拟写要求有以下几点: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

本题可参照上联,并结合题意要求及自己的课内外知识积累来进行拟写。

示例:写景写物写尽人间生活。

(4)结合题目中提示举例说明出其中一种唱诗途径。

注意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0字以内。

如:①用今人为古诗谱的曲子进行演唱。

如由著名歌手王菲所唱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大多数同学都会唱,后又在课本上学习了,就会非常容易掌握。

还有《诗经》中的《关雎》、李煜的《虞美人》等,今人都谱过曲。

②让一些现成曲谱与古诗“联姻”。

这种方法,便捷好用,饶有趣味。

几十年前,弘一法师李叔同那首最有名的《送别》,用的就是一支外国曲子。

叶至善先生就为150首古诗编配了曲调,比如,用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配《敕勒歌》,用加拿大民歌《红河谷》配杜牧的《泊秦淮》,唱起来都别有一番滋味。

学习一首古诗,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把这首古诗唱出来,快速地融入古诗的意境,深化对古诗的记忆。

故答案为:⑴ [活动一]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⑵ [活动二] 示例一:秋之韵;示例二: 春天的律动,温润的春雨、浅嫩的小草⑶ [活动三] 示例:修行修德修成世上俊才(4) [活动四] 示例: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今人为古诗谱的曲子,曲调柔婉,暗合词境。

王菲的演唱更是让人难忘。

【点评】⑴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

解答此题从所给的诗句中任选一句,用正楷或行楷,规范、正确的抄写下来即可。

(2)本题考查活动专题名称的拟写。

题目要求为这个专题拟定名称,注意名称为偏正短语,不超过5个字。

(3)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

根据对联对字数、结构与内容的要求,以“勉励大家勤奋笃学”为内容。

(4)本题考查常识的积累。

按题意,举出实例,表述出一种对古诗词吟唱的途径即可。

注意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指定的字数。

2.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②避恶遍插茱萸枝③几处笙歌留朗月④角粽投江祭诗魂(1)元宵节上联:________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2)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下联:________(3)中秋节上联:________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4)重阳节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________【答案】(1)①(2)④(3)③(4)②【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形式与内涵的了解,以及修辞手法的日常运用。

(1)“银花火树”指的是元宵节的烟火。

(2)“角粽投江”是为了凭吊屈原,指的是端午节。

(3)“几处笙歌”对“万家箫管”。

(4)“插茱萸枝”是重阳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⑴①;⑵④;⑶③;⑷②【点评】考生对文化常识在平时要有理解,首先是传统节日考生都不陌生,熟悉每个节日的内涵和相关的特点,其次考生要理解对了的知识,注意其上下联讲究对仗的特点。

3.依据上联内容,请你在下联横线处填写一个字,并说明理由。

(说出一点即可)上联:水清鱼读月下联:花静鸟________天理由:________【答案】谈(聊、唱);可从对联的词性相对、字音平仄的角度来回答;从拟人修辞角度来谈理由【解析】【分析】上联:“水清鱼读月”的“读”;在下联应对一个谈(聊、唱)。

动词,又能和“鸟”搭配。

答案要点:可从对联的词性相对、字音平仄的角度来回答;从拟人修辞角度来谈理由。

4.某社区阅览室向居民征集有关读书的对联,给出的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请你对出下联。

【答案】读好书如沐春风【解析】【分析】对联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对,如“品美文”可对“读好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的知识。

我们要熟知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即对偶,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抓住这个特点,即可作答。

5.鲁迅是中国文坛的巨匠。

他逝世时,人们献了很多挽联。

请揣摩语境,将鲁迅的作品《呐喊》《彷徨》《莽原》《奔流》《噩梦》《野草》《而已》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成为一副工整的对联。

踏________,刈________,《热风》________,一生________;痛《毁灭》,叹________,《十月》________,万众________。

【答案】《莽原》;《野革》;《奔流》;《呐喊》;《而已》;《噩梦》;《彷徨》【解析】【分析】这副对联已经给出了一些关键词,只需要把鲁迅的作品填对即可,答题时结合语境,还要注意搭配,“踏”是踩的意思,“ 刈”是割的意思,这两个词都是动词,因此,“踏”后面应填《莽原》;“刈”后面应填《野草》;“热风”是名词,而且风会带动空气流动,因此,《热风》后应填《奔流》;鲁迅一生都在为劳动人民呐喊,因此“一生”后应填《呐喊》;“痛《毁灭》”,旧世界毁灭了很多东西,让人痛惜,让人感叹,也不过如此,因此,叹后应填《而已》;最后剩下《噩梦》和《彷徨》,联系《十月》和万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十月里作家做了个噩梦,让万众彷徨。

【点评】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本题答题时还要结合语境和搭配。

6.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一年秋天,包头市文联组织青年作者到赤峰采风。

诗人振江看到满山红叶似火,触景生情,吟出一个上联:赤峰红叶浓叶红峰赤。

然后让大家对下联,一时间无人能对。

大家都说太难了,下联也要含有一个地名,还要符合从头读或从尾读内容完全一样,而且“叶红”与“峰赤”还得是因果关系。

振江自己也没有对出。

第二年夏天,振江到青岛旅游,看到青岛到处都是绿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去年吟出的上联来,触景成句,对出了下联:________。

【答案】示例:青岛绿树稠树绿岛青【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研读提供的情境写下联,根据上联要求,注意词性要相同,理解了意思就好分析了。

【点评】解答此题考生要根据上联题意,上联用词,上联结构等多方面,多做揣摸,再是要结合具体要求去做。

7.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1)假日,小张来到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小岛。

这里曾经一片荒芜,人迹罕至,可如今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他不由得吟出了“碧岛增绿树绿增岛碧”,可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

有一次,偶然间看到了介绍长白山的风光片,说长白山原本叫白山,只因这里气候寒冷,经常下雪,山上积雪不化而得名。

听到这里,小张脑海中灵光一闪,对出了下联:下联:________(2)上联:今日称雄考场,谁拔头筹?下联:________【答案】(1)白山落雪花雪落山白(或:白山添白雪白添山白)。

(2)他年尽忠华夏,我绘宏图。

【解析】【分析】(1)仔细阅读上联可知,抓住了所写事物为“岛”,以及岛的颜色为“碧”,为山增绿的是“树”,下联就要围绕“山”来写,山的颜色为“白”,白的原因是“雪”。

找到这些规律结合词性就很容易对出下联。

(2)上联是一个问句,问的考场中谁会取胜,下联应该考虑我为什么考试,所以理所当然是为国家做贡献。

明确所写内容后结合词性完成对联即可。

故答案为:⑴白山落雪花雪落山白(或:白山添白雪白添山白)。

⑵他年尽忠华夏,我绘宏图。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

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

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⑵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是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

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8.今年,为了庆祝我国建国七十周年,凉山州各中小学校开展了“中华文学经典诵读写演系列活动”。

西昌市某中学在一次诵读写活动中,语文老师写了上联,请你为他补出下联。

上联:诵读文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下联:________【答案】书写人生精采弘扬高雅艺术【解析】【分析】仔细分析上联,上联由“诵读文学经典”“传承优秀文化”两个短语组成,这两个短语都是动宾短语,因此所拟写的下联也要有这些特点,除了形式符合要求之外,内容也必须符合要求。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形式和内容符合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书写人生精采弘扬高雅艺术【点评】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