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试卷(二)
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08

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代码:831 考试科目名称:仪器分析(如无特殊注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以“0”分计算)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在气相色谱法中,定量的参数是:A. 峰面积;B. 相对保留值;C. 半峰宽;D.保留时间。
2. 在下述气相色谱定性方法中,哪一种最可靠?A. 用文献值对照定性;B. 用两根极性完全不同的柱子进行定性;C. 改变色谱柱柱温进行定性;D.比较已知物与未知物的保留值定性;3.在使用FID检测器时,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常使用的氮气:氢气:空气流量之比为:A. 1~1.5:1:10;B. 1~1.5:1:5;C. 1~1.5:1:1.5;D. 1~1.5:1:1。
4.试指出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A.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B. 色谱图上峰的个数等于试样中的组分数;C. 根据色谱峰的峰高可以进行定量测定;D.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可以进行定量测定。
5.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式,指出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最佳流速时,塔板高度最小;B. 最佳流速时,塔板高度最大;C. 最佳塔板高度时,流速最小;D. 最佳塔板高度时,流速最大。
6. 所谓反相液相色谱是指:A. 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相的极性;B. 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相的极性;C.流动相的极性等于固定相的极性;D. 流动相不动,移动固定相。
7.某组分在色谱柱中分配到固定相的质量为m A,,分配到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 B,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 A,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c B,则该组分的分配比为:A. m B /m A;B. m A/m B,;C. c A/c B;D. c B/c A8.用离子选择电极以一次加入标准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应要求加入标准溶液的:A.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B.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C.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D.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
9. 分析宽沸程多组分混合物,可采用下述哪一种气相色谱法?A.气-固色谱;B. 恒温气-液色谱;C. 程序升温气相色谱;D. 裂解气相色谱。
《仪器分析技术》考卷(08-09学年)-A-DA

承诺:我将严格遵守考场纪律,知道考试违纪、作弊的严重性,还知道请他人代考或代他人考者将被开除学籍和因 作弊受到记过及以上处分将不授予学士学位,愿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仪器分析 题号 题分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页,总分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第 5 页
共 8 页
解: A bc, c
0.800 1 6.15 105 mol. L( 3分 ) 4 1.3 10 1.00 0.0300 M (苦 味 酸 胺 ) 488 g / mol (7分) 6.15 10 5 1
有机胺的摩尔质量 M 488 229 259 g / mol
第 2 页
共 8 页
二、填空题(共 24 分) T1-T5 每空 1 分, T6-T11 每空 0.5 分
得分
评阅人
1.分配比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组分在流动相- 固定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 组分在两相中的质量比 。
2.根据范第姆特方程,以 A、B、C 常数表示的最佳线速率为 uopt B / C ,最小 塔板高度为 H min A 2 BC 。 3 .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程序是从 色谱柱 气化室 / 进样系统 进样,气化了的样品在 检测器 ,它将
分离,分离后的各组分依次流经
各组分的浓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输出到数据记录装置得到 色谱图。 4.按照固定相的物态不同,可将气相色谱法分为 气- 固色谱法 液色谱法 的 液 ,前者的固定相是 固体吸附剂 和 气-
,后者是将高 固定
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 。 FID
固定在载体(担体)上作为
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07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在气-液色谱中,下列变化对溶质的保留体积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改变载气流速B. 增加固定液的量C.增加柱温D.增加柱长2. k=5时,溶质在流动相中的质量分数为A. 20%B. 17%C. 80%D. 83%3.在色谱参数相同下,若理论塔板数增加1倍,两相邻峰的分离度将A.增加21/2B.减小21/2C.增加1倍D.增加2*21/24.下列属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光源的是A.钨灯B.空心阴极灯C.氢灯D.氘灯5.对于反相液相色谱法,是指流动相的极性固定液的极性。
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都可以6. 根据“速率理论”,气相色谱中,与载气流速无关的项是A. AB.HC. A ,B/uD.C·u7.下列气相色谱操作条件正确的是A.载气的热导系数尽可能与被测组分的热导系数接近B.在最难分离物质对能很好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柱温C. 固定液量愈多愈好D.载气流速愈快愈好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UV分光光度计用玻璃棱镜分光B.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而改变C.透光率与浓度成反比D.透光率与浓度成正比9. 电位分析过程中,测量的是两电极之间存在的A.电流B.电流和电压C.电压D. 电流和电阻10.pH电极测定pH值时和氢离子浓度相关的电位是A.液接电位B.膜电位C. pH电极内银-氯化银电极电位D.不对称电位11.农药中常含有磷和硫元素,气相色谱测定蔬菜中农药残留量时,一般采用哪种检测器A.荧光检测器B.热导检测器C.火焰光度检测器D. 紫外检测器12. 液相色谱的H-u曲线A.与气相色谱的H-u曲线一样B.H随流动相的流速增加而逐渐增加C.H随流动相的流速增加而下降D.H受流速的影响小13.紫外及可见吸收光谱由A.最内层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跃迁产生B.分子电子能级跃迁产生C.原子外层电子跃迁产生D. 分子振动和转动跃迁产生14.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什么?A.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B.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相互作用C.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D.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方式多15.在气相色谱中,作为相邻两峰已完全分开的标志为A.R=2.0B.R=1.0C.R=1.5D. R=0.516. 在比尔定律A =εbc中,ε代表什么,与什么有关?A.吸光度浓度B.吸光系数浓度C.吸光度波长D.吸光系数波长17. 下列哪一项对组分的分离度影响较大?A.载气分子量B.载气压力C.柱温D.检测器类型18.气相色谱分析中,增加柱温,组分保留时间如何变化?A.保持不变B.无法预测C.延长D.缩短19.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提高柱温,色谱峰如何变化?A.峰高降低,峰变窄B.峰高增加,峰变宽C.峰高增加,峰变窄D.峰高降低,峰变宽20.在下列情况下,两个组分肯定不能被分离的是:A.两个组分的分子量相等B. 两个组分的沸点接近C.两个组分分配系数之比等于1D.同分异构体21. 速率理论从理论上阐明了:A.提高仪器稳定性的途径B. 提高检测灵敏度的途径C.改善分析速度的方法D.影响柱效能的因素22. 下列不是氢火焰检测器组成部分的是:A.离子室B.发射极C.收集极D.热敏电阻。
仪器分析试卷2答案

仪器分析试卷2答案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30分)1、检出限低、基体效应小、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精密度高、准确度高;高频发生器、等离子炬管、雾化器。
2、内标线;分析线对3、雾化器、混合室和燃烧器;提供热能使试样蒸发原子化将其中待测元素转变成基态气态原子;入射光束在这里被气态基态原子吸收4、1700;C ═ O;低;高5、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6、正相分配色谱,极性化合。
极性小的先流出,极性大的后流出。
7、糊状法、压片法和薄膜法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三、问答题:(每小题 5 分,共20 分)1、答:热导池检测器是利用组分蒸气与载气导热系数不同来测定各组分的.2.5分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是利用有机物在氢气――空气火焰中产生离子化反应而生成许多离子对,在加有电压的两极间形成离子流.2.5分2、答:(1)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在单色器的后面放置一切光器,将光分为两路强度相同的两部分,分别通过参比和样品溶液测定。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将同一光源发出的辐射通过两个单独调节的单色器,产生两条不同波长的光,分别进行测定。
2.5分(2)由于双波长分光光度计采用统一光源,调节仪器使两波长处光强度相等,则两波长处吸光度之差为ΔA= Aλ2 –Aλ 1 = (ελ 2 –ελ1)bc即输出信号ΔA浓度c成正比.消除了参比溶液和样品溶液组成不同带来的误差.2.5分3、答:当物质高温产生辐射或当辐射能与物质作用时,物质内部能级之间发生量子化的跃迁,并测量由此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这类方法就是光谱分析法.2.5分光谱分析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法、X射线荧光法等.2.5分4、答:(1)气液色谱――分离易挥发、受热稳定的物质 1分(2)正相色谱――分离极性亲水性化合物 1分(3)反相色谱――分离疏水性化合物 1分(4)离子交换色谱――离子型化合物 1分(5)空间排阻色谱――分离相对分子量高的化合物,常用于鉴定聚合物 1分 四、计算题:(第1题7分;第2题6分;第3题10分;第4题6分;第5题6分;共35分) 1、[答]1 kσ= ───(────)1/2 (2分) 2πc μ 波数之比为 (k)1/2 之比σ(单) : σ(双) : σ(三) = (k1)1/2 : (k2)1/2 : (k3)1/2 1200 : 1667 : 2260 = (k1)1/2 : (k2)1/2 : (k3)1/2 k1 : k2 : k3 = 1.0 : 1.91 : 3.6 (5分) 2、解:(1)由%1001⨯=∑=ni ii ii i fA f A X 可得:%52.18%10082.275.165.101.150.100.150.100.1=⨯⨯+⨯+⨯⨯=二氯乙烷X (2分)%57.20%10082.275.165.101.150.100.165.101.1=⨯⨯+⨯+⨯⨯=二溴乙烷X (2分)%91.60%10082.275.165.101.150.100.182.275.1=⨯⨯+⨯+⨯⨯=四乙基铅X (2分)3、解:(1) 根据调节保留时间的定义:0R 'R t t t -=,则 'A R ,t = 15.00 – 1.00 = 14.00 min 'B R ,t = 17.00 – 1.00 = 16.00min (2分)(2)3136)00.14(161622'A,=⨯==)(有效Y t n R4096)00.16(161622'B,=⨯==)(有效Y t n R3616240963136=+=-有效n (2分)(3)143.100.140.0.16'R1'2R 1,2===t t r(4)211)00.1500.17(2)(221R1R2s =+-=+-=Y Y t t R (2分)mm 73.0409610003BB =⨯==有效,有效,n L H (2分)(5) 根据 21212)(R R L L =,则色谱柱最短为 (m) 75.0)35.1(3)(221212=⨯==R R L L (2分)4、[答](1)设光栅的分辨率为R = nN = 1×(5×10×1400) = 70,000(3分) (2) 需如下刻线的光栅λ (742.1+742.3)/2R’= ─── = ───────── = 3711 ∆λ 742.3-742.1N = R’/n = 3710/1 = 3711条.cm-1(3分)5、解:此题是用比较法测定锰的浓度,根据A =εbc ,则 0.450 =εb×1.00×10-30.605 =εbc得 31000.1450.0605.0-⨯=cc = 1.34×10-3mol.L-1(3分) %84.1%100250100000.194.541034.13Mn=⨯⨯⨯⨯=-w (3分)。
(完整版)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武汉工程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现代仪器分析考核类型:考试A卷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徐兰英考试专业:环境工程考试班级:研究生一、名词解释(5×4)1、离子色谱2、参比电极3、生色团4、摩尔吸光系5、酸差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上。
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
)1、符合吸收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
A、向长波移动B、向短波移动C、不移动D、不移动,吸收峰值降低2、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什么?。
A、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质;B、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相互作用;C、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D、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3、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A、柱温B、载气的种类C、柱压D、固定液膜厚度4、用NaOH直接滴定法测定H3BO3含量能准确测定的方法是。
A、电位滴定法B、酸碱中和法C、电导滴定法D、库伦分析法5、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的最根本的作用是。
A、调节pH值B、稳定离子强度C、消除干扰离子D、稳定选择性系数6、已知在c(HCl)=1mol/L的HCl溶液中:ΦCr2O72-/Cr3+=1.00V, ΦFe3+/Fe2+=0.68V。
若以K2CrO7滴定Fe2+时,选择下列指示剂中的哪一种最适合。
A、二苯胺(Φ=0.76V);B、二甲基邻二氮菲—Fe3+(Φ=0.97V);C、次甲基蓝(Φ=0.53V);D、中性红(Φ=0.24V);7、进行电解分析时,要使电解能持续进行,外加电压应。
A、保持不变B、大于分解电压C、小于分解电压D、等于分解电压A卷【第页共页】8、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沸点差,B、温度差,C、吸光度,D、分配系数。
9、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____原则。
A、沸点高低B、熔点高低C、相似相溶,D、化学稳定性10、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_____。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练习题(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练习题(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库仑分析中为保证电流效率达到 100%, 克服溶剂的电解是其中之一 , 在水溶液中,工作电极为阴极时 , 应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阳极时, 则应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库仑分析中 , 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 100%, 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库仑分析也是电解 , 但它与普通电解不同 , 测量的是电解过程中消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 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先决条件。
( )4、法拉第电解定律是库仑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它表明物质在电极上析出的质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恒电流库仑分析 , 滴定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被测物质发生反应 , 终点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 故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仪器分析复习题(答案版)

现代仪器分析复习题选择题(20道)第一章:绪论1,仪器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A,分析速度快但重现性低,试样用量少但选择性不高B,灵敏度高但重现性低,选择性高但试样用量大C,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试样用量少,选择性高D,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试样用量少,准确度高2,同一人员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A,准确性B,选择性C,重复性D,再现性3,不同人员在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A,准确性B,选择性C,重复性D,再现性4,分析测量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量度是A,精密度B,准确度C,检出限D,灵敏度第二章5,受激物质从高能态回到低能态时,如果以光辐射形式释放多余能量,这种现象称为A,光的吸收B,光的发射C光的散射 D 光的衍射6,光谱分析法与其他仪器分析法的不同点在于光谱分析法研究涉及的是A,试样中各组分间的相互干扰及其消除B,光与电的转换及应用C,光辐射与试样间的相互作用与能级跃迁D,试样中各组分的分离7,每一种分子都具有特征的能级结构,因此,光辐射与物质作用时,可以获得特征的分子光谱。
根据试样的光谱,可以研究A,该试样中化合物的分子式B,试样中的各组分的分配及相互干扰C,试样的组成和结构D,试样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8,按照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不用,光谱可以分为A,发射光谱、吸收光谱、散射光谱B,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固体光谱C,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D,X射线发射光谱、X射线吸收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9,频率、波长、波数及能量的关系是A,频率越低,波长越短,波数越高,能量越低B,频率越低,波长越长,波数越低,能量越高C,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波数越高,能量越高D,频率越高,波长越高,波数越低,能量越高10,光谱分析法是一种()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仪器分析方法A,利用物质与光相互作用的信息B,利用光的波动性C,利用光的粒子性D,利用物质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第四章11,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述哪种方法消除A,释放剂B,保护剂C,标准加入法D,扣除背景12,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有以下特点A,灵敏度高且重现性好B,基体效应的阿丹重现性好C,试样量大但检出限低D,原子化效率高,因而绝对检出限低13,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1%的钾盐溶液,其作用是A,减小背景B,作释放剂C,作消电离剂D,提高火焰温度1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塞曼效应法是用来消除A,化学干扰B,物理干扰C,电离干扰D,背景干扰15,通常空心阴极灯是A,用碳棒做阳极,待测元素做阴极,灯内充低压惰性气体B,用钨棒做阳极,待测元素做阴极,灯内抽真空C,用钨棒做阳极,待测元素做阴极,灯内充低压惰性气体D,用钨棒做阴极,待测元素做阳极,灯内充惰性气体16,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背景吸收产生的干扰主要表现为A,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及固体微粒的光散射B,共存干扰元素发射的谱线C,火焰中待测元素产生的自吸现象D,集体元素产生的吸收17,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的干扰A,镁B,锶C,H3PO4D,H2SO41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的单色器的位置和作用A,放在原子化器之前,并将激发光源发出的光变为单色光B,放在原子化器之前,并将待测元素是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C,放在原子化器之后,并将待测元素是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D,放在原子化器之后,并将激发光源发出的连续光变为单色光19,原子吸收测定中,以下叙述和做法正确的是A,一定要选择待测元素中的共振线作分析线,绝不可采用其他谱线作分析线B,在维持稳定和适宜的光强度条件下,应尽量选用较低的灯电流C,对于碱金属元素,一定要选用富燃火焰进行测定D,消除物理干扰,可选用高温火焰第五章20有人用一个试样,分别配制成四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测得的吸光度如下。
现代仪器分析测试2

现代仪器分析测试2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什么是生色团?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什么是助色团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什么是红移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什么是蓝移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简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的主要组成。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成键轨道与反键轨道的能量排序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σ<π<n <π*<σ*)7. σ-σ*跃迁所需能量最大,λmax<200 nm,位于()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远紫外区或真空紫外区)8. 丙酮λmax=280 nm,属于哪种跃迁()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n-σ*跃迁)9. 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有哪些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可见光区使用()灯,紫外光区使用()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钨丝|氢或氘)11. 电子受激发,从低能级转移到高能级的过程是()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跃迁)12. 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有哪些?[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医学上常用于分析血清蛋白、胎盘球蛋白的区带电泳方法是()[单选题] *A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正确答案)B纸电泳C淀粉凝胶电泳D琼脂糖凝胶电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试卷(二)班级姓名分数
三、计算题 ( 共 6题 30分 )
31. 5 分
已知亚异丙基丙酮(CH3)2C=CHCOCH3在各种溶剂中实现n→π*跃迁的紫外光谱特征如下:溶剂环己烷乙醇甲醇水
λmax/nm 335 320 312 300
εmax25 63 63 112
假定这些光谱的移动系全部由与溶剂分子生成氢键所产生,试计算在各种极性溶剂中氢键的强度。
(N A= 6.02×1023mol·L-1,h= 6.623×10-34J⋅s,c = 3×1010cm/s)
32. 5 分
(1).在核磁共振波谱法中,常用TMS(四甲基硅烷) 作内标来确定化学位移,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1,2,2-三氯乙烷的核磁共振谱有两个峰。
用60MHz 仪器测量时,=CH2质子的吸收峰与TMS 吸收峰相隔134Hz,≡CH 质子的吸收峰与TMS 吸收峰相隔240Hz。
试计算这两种质子的化学位移值,若改用100MHz 仪器测试,这两个峰与TMS 分别相隔多少?
33. 5 分
计算甲醛中的C=O 键(k= 1.23×103N/m) 和苯中的C-C 键(k= 7.6×102N/m) 在红外吸收光谱中所产生吸收峰的近似波数和波长。
34. 5 分
一气相色谱柱的操作条件如下:
载气流速F C (25℃) 40.0 mL/min
柱温122℃
进口压力p i143988Pa
出口压力p0102658Pa
保留时间t (min) 空气0.24 苯 1.41 甲苯 2.67
乙苯 4.18 异丙苯 5.34
固定液体积V s(122℃) 14.1 mL
试计算:(1) 每一种物质的校正保留体积V R';
(2) 每一种物质的分配系数K;
(3) 每一对相邻组分的相对保留值α2,1;
(4) 如果这些组分都能完全分开,柱的有效理论塔板数至少是多少?
35. 5 分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牙膏中的F-含量,称取0.205g牙膏,并加入50mLTISAB试剂,搅拌微沸冷却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移取25.0mL于烧杯中测其电位值为-0.155V,加入0.10mL,0.50mg/mL F-标准溶液,测得电位值为-0.176V。
该离子选择电极的斜率为59.0mV/pF-,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计算牙膏中氟的质量分数。
36. 5 分
以最大强度同位素为100,13C 的天然强度是1.11,37Cl 的天然强度为32.5,试计算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的化合物的M 、(M +1)、(M +2)、(M +3)峰的相对强度。
四、问答题 ( 共 5题 30分 )
37. 5 分
试将下列六种异构体按紫外吸收峰波长递增次序排列,并简要说明理由。
(6)(4)(5)(3)
(2)
(1)
38. 5 分
一个高沸点的有机卤化物Ms 显示分子离子峰在 m/e =154和156, 其相对丰度为3:1, I R 特征吸收在1695cm -1,1H-NMR 如图所示, 试推断其结构。
39. 5 分
N 2O 气体的红外光谱有三个强吸收峰,分别位于 2224 cm -1 (4.50μm ), 1285 cm -1 (7.78μm ) 和 579 cm -1 (17.27μm ) 处。
此外尚有一系列弱峰,其中的两 个弱峰位于 2563 cm -1 (3.90μm ) 和 2798 cm -1 (3.57μm ) 处。
已知 N 2O 分子具有线性结构。
(1) 试写出N2O 分子的结构式,简要说明理由
(2) 试问上述五个红外吸收峰各由何种振动引起?
40. 5 分
下面列出C2H6O的质谱数据,试鉴定此两异构体。
(1)m/z46 45 31
相对强度16 50 100
(2)m/z46 45 31
相对强度61 100 5
41. 10 分
某有机化合物在95% 乙醇中测其紫外光谱得 M ax为290n M, 它的质谱、红外(液膜)光谱和氢核磁共振波谱如下图。
试推定该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各谱数据作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