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便秘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

小儿便秘的中医外治法概况小儿便秘是指婴幼儿(一般指1岁以内)或儿童在排便上有困难,大便不畅,甚至连续多日不排便。
便秘可能会导致儿童消化系统不良、营养不良、肠道感染等问题,甚至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治疗小儿便秘通常采用中医的外治法,主要包括按摩、灸法、针灸和熏洗等方法。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按摩法:按摩是中医治疗小儿便秘的常见外治法之一。
按摩可以刺激儿童的肠道,促进肠蠕动,加快排便。
按摩的方法通常是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腹部,顺着肠道的走向进行按摩,可以适当加一些植物油,让按摩更加顺畅。
按摩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每天进行2-3次。
在按摩的过程中,要注意力度不要过大,避免造成宝宝的不适。
灸法:灸法是中医治疗小儿便秘的另一种外治法。
通过灸疗可以刺激腧穴,促进肠道的蠕动和排便。
在小儿便秘的治疗中,可以选择穴位包括大椎穴、脾俞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灸疗。
灸疗的方法是使用艾条或灸盘,将其点燃,对准穴位进行适当的灸热。
灸疗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灸的次数一般为2-3次。
在进行灸疗的时候,要确保儿童的安全,并注意适当降低灸热的温度,避免对宝宝的皮肤造成灼伤。
熏洗法:熏洗法是中医治疗小儿便秘的另一种外治法。
在熏洗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中药的药性和气味来刺激儿童的肠道,促进排便。
可以选择薄荷、艾叶、川芎等中药材进行熏洗,将其放在热水中,让宝宝吸入气味,或者用温水浸泡小儿的腹部和脚底,以达到温通经脉,舒筋活血,行气排便的目的。
在进行熏洗的时候,要控制熏洗的时间和温度,避免对小儿造成不适。
中医外治法对小儿便秘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进行治疗之前,要根据小儿的年龄、症状和体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外治法,并避免过度的刺激和压力,确保小儿的安全和舒适。
也要结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提高小儿的排便能力,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儿童便秘的独特之处

中医治疗儿童便秘的独特之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便秘是一个让家长颇为头疼的问题。
儿童便秘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孩子情绪烦躁、食欲不振等。
而中医在治疗儿童便秘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与西医的治疗思路有所不同。
中医认为,儿童便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小儿“脾常不足”,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如果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生冷食物,就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从而引起便秘。
其次,小儿“心肝常有余”,如果情绪不畅,如紧张、焦虑、生气等,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也会引发便秘。
再者,小儿体质较弱,容易感受外邪,如风、寒、暑、湿、燥、火等,如果邪气侵入体内,也可能导致肠道气机不畅,引起便秘。
中医治疗儿童便秘,注重整体调理,强调辨证论治。
通过对孩子的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便秘的证型,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证型有以下几种:一是食积便秘。
这类孩子往往胃口较好,但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导致食物积滞在胃肠,腑气不通。
表现为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臭,舌苔厚腻。
治疗上以消食导滞、通腑泻热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保和丸加减,药物如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等。
同时,还可以配合推拿手法,如顺时针按摩腹部,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便。
二是燥热便秘。
多由孩子体内津液不足,燥热内生所致。
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结,口干口臭,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治疗以清热润肠通便为主,常用麻子仁丸加减,药物如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等。
饮食上可让孩子多吃一些清热生津的食物,如梨、西瓜、荸荠等。
三是气滞便秘。
孩子情绪不稳定,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导致肠道气滞。
表现为大便不畅,欲便不得,腹胀肠鸣,嗳气频作,舌苔薄白。
治疗以疏肝理气、导滞通便为主,常用六磨汤加减,药物如木香、乌药、沉香、大黄、槟榔、枳实等。
家长要注意关注孩子的情绪,让孩子保持心情舒畅。
四是气虚便秘。
孩子体质虚弱,脾胃气虚,推动无力,导致大便排出困难。
从气机角度论“魄门亦为五脏使”治疗小儿便秘

从气机角度论“魄门亦为五脏使”治疗小儿便秘便秘是指排便时间间隔长,粪便干硬且排便费力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是目前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之一。
小儿便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给宝宝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传统中医学认为,小儿便秘的发病与体内的气机运行不畅、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在中医的治疗理念中,通过调理气机、调理脏腑功能来治疗小儿便秘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医里,“魄门亦为五脏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魄门位于人体背部腰部下缘,是人体的气海之所在,也是脊柱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通过调理魄门穴位可以对五脏进行整体调理。
因为在中医理论中,魄门被认为是人体的“气机之海”,有着调理气机、活化五脏功能的作用。
小儿便秘是由于小儿腑气不畅、气机郁滞所导致的,因此治疗小儿便秘需要从气机的角度出发,通过调理魄门穴位来促进小儿体内气机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小儿便秘的目的。
我们要了解小儿便秘的病因。
根据中医理论,小儿便秘的病因多是由于脾虚、胃寒、肝郁气滞以及肾虚等引起的,这些病因不仅导致了小儿体内的气机运行不畅,也会影响到小儿的大便排出。
治疗小儿便秘需要从调理这些脏腑功能出发。
针对小儿便秘,我们可以通过调理魄门穴位来缓解小儿的便秘症状。
魄门穴位是中医经典腧穴之一,这个穴位位于后正中线下第五腰椎棘突下1.5寸的地方。
按摩这个穴位可以促进小儿脾胃功能的运行,使得腑气得以调畅,从而改善小儿的便秘情况。
针对小儿便秘,我们可以结合经络穴位理论,对魄门穴位进行针灸治疗,通过调理气机、活化五脏功能来治疗小儿的便秘问题。
针灸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小儿便秘的目的。
传统中医还强调调整小儿的饮食习惯,对于小儿便秘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小儿便秘与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过冷、过热、刺激性太强的食物都容易导致腑气不畅、气机郁滞,而且还引起小儿的便秘问题加重。
小儿的饮食应以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为主,如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过冷、过热、刺激性太强的食物。
刘建忠教授运用疏肝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临证经验

刘建忠教授运用疏肝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临证经验刘建忠教授是一位在中医临床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尤其擅长运用疏肝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
下面将介绍刘建忠教授在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方面的临证经验。
小儿功能性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大便变得干燥和难以排出,通常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这种情况在儿童中比较常见,对于孩子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中医认为小儿功能性便秘是由于肝气郁结,脾胃运化不畅,肠道失常引起的。
疏肝理气是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关键。
刘建忠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小儿功能性便秘常伴有情绪不畅、易怒、烦躁等表现,这与肝气郁结有密切的关系。
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首先要疏肝理气,舒缓情绪。
刘建忠教授常采用的方法是配伍使用柴胡、香附、川芎等药物,以疏泄肝气,调和脾胃,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
除了内服药物疏肝理气外,刘建忠教授还常常结合针灸疗法来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
他发现,通过在特定的穴位进行针灸刺激,可以调节肝气,促进脾胃运化,从而达到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效果。
针灸疗法也可以帮助舒缓孩子的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对调理肝气十分有益。
在日常生活中,刘建忠教授也提倡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理。
他建议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等。
这些都有助于改善肝气郁结,从而减轻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症状。
刘建忠教授在临床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过程中,还非常注重家长的配合和指导。
他经常向家长介绍如何观察孩子的大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就医。
也要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和生活,避免给孩子的肠道带来额外的不良刺激。
刘建忠教授的临床经验表明,对于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运用疏肝理气的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中药内服、针灸疗法以及日常生活调理相结合,可以显著改善孩子的排便情况,减轻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
家长的合理指导和配合也对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医儿科便秘题

中医儿科便秘题
在中医儿科中,对于便秘的理解和治疗方法有其独特的观点和方案。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医儿科便秘的简答题及答案:
1、中医对便秘的理解是什么?
答:在中医看来,便秘主要是由于肠道蠕动减缓,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形成便秘。
此外,便秘还可能由饮食不当、脾胃虚弱、情志失调等因素引起。
2中医如何治疗小儿便秘?
答:中医治疗小儿便秘的方法主要包括:
(1)调整饮食:鼓励患儿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
同时,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2)中药调理:根据患儿的体质和病情,采用适当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如四物汤、麻子仁丸等。
中药调理可以有效改善肠道环境,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3)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4)推拿按摩:通过按摩患儿的腹部和四肢,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总之,中医治疗小儿便秘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旨在恢复患儿正常的肠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需求,应咨询专业的医生或机构。
小儿便秘中医儿科有妙招

小儿便秘中医儿科有妙招小儿便秘属于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四季都可发生,在中医儿科门诊接诊患者中十分常见。
《黄帝内经》中说:“魄门亦为五脏使”,即指出排便牵涉到人体的五脏六腑,不仅受到五脏六腑的影响,也影响着人体脏器的多种功能。
便秘可能引起孩子消瘦、厌食、偏矮小等,还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如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咳嗽等。
中医认为“六腑以通为顺”,如果排便不通畅的问题不解决,肠道内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不仅导致孩子的肠胃功能失调,身体其它部位的疾病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便秘不仅让孩子受罪,家长也常常心急如焚,不知所措。
那么该如何治疗小儿便秘呢?中医儿科在这一领域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将科普中医儿科治疗小儿便秘的多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如何判断小儿便秘了便秘有轻有重,家长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大便干燥,有的只有前面一段大便干结,属轻症,严重的大便全部都很干燥,或是特别粗,或是如羊屎颗粒状。
排便量少,每次间隔时间长,频率降低,数日甚至半月拉一次。
排便费力,耗时长,有时甚至肛裂(擦拭时有血)。
或者排便次数多,但每次量很少。
腹部胀、痛。
有的患儿会出现腹部胀满、疼痛症状,或是食欲减退、厌食、烦躁,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等。
(五)下腹部硬结。
少数严重的患儿会出现下腹部硬结,可用手摸到。
二、小儿便秘的原因(一)饮食调摄不当。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是小儿的生理特点,运化功能尚不健全的他们,如果饮食调摄不当容易导致脾阳不振、运化失常,纳食不化,脾的升清作用减弱,影响胃的降浊,导致大肠气机阻滞,糟粕内停。
(二)生活不规律。
孩子没有形成排便的习惯;或者是环境突然改变,到陌生的环境中孩子情绪变化等。
三、治疗小儿便秘的方法(一)调整饮食结构小儿便秘是可以预防的,良好的饮食结构有助于预防便秘,同时也能改善便秘。
日常生活中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选择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黑芝麻、西芹、南瓜、豌豆、红薯、梨、猕猴桃、木瓜、西梅、火龙果等。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小儿功能性便秘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特点是排便困难、大便干硬、排便次数减少、甚至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佳等消化不良症状。
中医认为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脾虚湿重、肝郁气滞、肾虚等多种因素有关。
针对这些病因,中医药治疗在小儿功能性便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脾虚湿重型脾虚湿重型主要表现为面色黄暗,口淡不渴,身体发胖,大便黏滞不爽,舌苔白腻,脉沉缓等症状。
中医认为该类型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导致脾气不足,湿气过重,从而造成便秘。
中医治疗主要是针对脾胃功能进行调理,扶正祛湿,常用的中药有破滞湿、健脾化湿的药物如枳实、陈皮、苍术、白术等。
2.肝郁气滞型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为情绪烦躁,易激动,食欲不振,腹胀疼痛,大便干结,舌苔薄黄,脉弦有力等症状。
中医认为该类型是由于情绪压抑,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治疗方法以疏肝理气,通便排便为主,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枳壳、瓜蒂等。
3.肾虚型肾虚型是指小儿肾精不足,导致腰酸脚软,头晕耳鸣,大便干结等症状。
中医认为该类型主要是由于遗传不足,先天不足,以及长期疾病和疲劳所致。
治疗方法是以益气固本、滋肾养阴为主,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枸杞、山药等。
1.枳实枳实有理气行滞、消食化积的功效,常用于小儿功能性便秘中,并且可加入猪肝、红枣、姜等配伍同煮,可以增强其通便作用。
2.芒硝芒硝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直接服用或加入米汤中一起喝。
3.大戟大戟有泻下通气的效果,但是由于其有剧毒,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4.厚朴厚朴能够疏通肠道,通便润肠,但是需要注意控制剂量,以免引起不适。
5.瓜蒂瓜蒂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功效,中医常用于小儿功能性便秘中,但是需要注意控制剂量,以免引起腹泻等副作用。
1.定期调理小儿功能性便秘需要长期治疗,建议定期调理,避免便秘反复发作。
2.饮食调理小儿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通便。
便秘怎么办 中医治疗便秘的9个偏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便秘怎么办中医治疗便秘的9个偏方
导语:由于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的不合理导致很多人都会出现便秘的现象。
那么便秘怎么办?出现便秘又该如何调理呢?今天风林的小编就来介绍...
由于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的不合理导致很多人都会出现便秘的现象。
那么便秘怎么办?出现便秘又该如何调理呢?今天风林的小编就来介绍给你中医治疗便秘的9个偏方,一起来看看吧。
一、中医治疗便秘偏方
1.生甘草治疗便秘
取生甘草2克,用15~20毫升开水冲泡服用。
服用方法就是每天1剂。
这个秘方是专门治疗婴幼儿的便秘,效果十分的好,一般用药半个月就可以有效改善。
2.胖大海便秘的治疗
首先我们要准备胖大海5枚,放在茶杯或碗里,用沸水约150毫升冲泡15分钟,待其发大后,少量分次频颇饮服,并且将涨大的胖大海也慢慢吃下,胖大海的核仁勿吃,一般饮服1天大便即可通畅。
3.蒲公英治疗便秘
取蒲公英干品或鲜品60~9 0克,加水煎至100~200毫升,鲜品煮20分钟,干品煮30分钟,每日1剂饮服,年龄小服药困难者,可分次服用,可加适量的白糖或蜂蜜以调味。
4.桑椹子治疗便秘
准备桑椹子适量,然后加入水500毫升,放在火上煎煮,快要完成之时加入适量的冰糖,服用为每天1次, 5天为1个疗程。
5.决明子治疗便秘
取决明子20克,放置茶杯内,以白开水冲浸,如泡茶叶一样,20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小儿便秘
近年来,便秘在小儿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以功能性便秘为多见。
小儿便秘症状类似,是指以排便困难为主诉,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两天以上一次,排便困难,可伴少腹胀急、神疲乏力、胃纳减退等症。
临床要注意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排便困难。
记者采访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李师,请他介绍小儿便秘的中医药疗法。
病位在大肠,病机在脾和肝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故粪便的排出与大肠功能关系密切。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论》曰:“小儿便不通者,脏腑有热,乘于大肠故也。
”
小儿脾常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小儿生而未全、全而未壮,故其脏腑功能较弱,另一方面还因其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对水谷精气的需求比成人相对高,而小儿脾气尚弱,存在着运化功能不健的现象。
若饮食调摄不当、情志变化,则易造成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脾升胃降失常,浊阴不降,影响大肠气机,致传导功能低下,糟粕内留而便秘。
肝主疏泄,能调畅全身气机,且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大肠传导功能,以助大便排泄。
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肝常有余,生机勃发,其气机升多降少,糟粕不易顺降而郁滞肠腑,故便秘者多;肝气郁结,疏泄不畅,气机壅滞,同时也影响了脾的运化,大肠气行不畅,传导失司,糟粕留滞,而成便秘。
攻补兼施,健脾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