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的像差
《大学摄影》在线测试题 (2)

《大学摄影》在线测试题一、判断题(66分)1.构图有两条原则:一是突出主体,揭示主题思想。
二是,正确处理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
A.错误B.正确2.摄影是一种视觉信息的传播媒介,具有影像的纪实性、瞬间常驻性和摄取的敏捷性的特性。
A.错误B.正确3.彩色负片有日光型、灯光型和通用型。
A.错误B.正确4.前景的特点是成像大,影调和色调深,大都处在画面四周边缘。
A.错误B.正确5.广角镜头的视角大于60°,焦距小于底片像幅对角线的长度。
A.错误B.正确6.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A.错误B.正确7.正午直射的阳光色温为2000K左右。
A.错误B.正确8.当镜头焦距和摄距不变时,光圈越小,景深越小。
A.错误B.正确9.新闻摄影采访常采用的方法有三种:先采后访;边采边访;先访后采。
A.错误B.正确10.F2光圈的通光量是F4的两倍。
A.错误11.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提下,采用最小光圈、短焦镜头和超焦距的方法可以获得最大景深。
A.错误B.正确12.快门速度标记M是单次闪光泡同步的快门速度标志。
A.错误B.正确13.在抓拍时为了舍弃不需要的背景常采用大光圈来虚化背景。
A.错误B.正确14.阴天天空光色温为7000K左右。
A.错误B.正确15.平均测光适用于景物光线反差不大的场合。
A.错误B.正确16.调焦作用是使景物在感光片上清晰地结像。
A.错误B.正确17.镜头的像差主要包括:球面相差、畸变和色差。
A.错误B.正确18.其他条件不变,调焦距离越大,景深越大,反之,减小景深。
A.错误B.正确19.微距和近摄镜头可以近距离拍摄物体的细节。
A.错误B.正确20.自动调焦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A.错误B.正确21.变焦镜头都有变焦环,可以分为转环式和推拉式。
B.正确22.被动式自动调对影系统和相位检测系统两种。
A.错误B.正确23.相机的常用附件有三脚架、快门线和闪光灯、测光表、遮光罩、滤光镜等。
A.错误B.正确24.标准镜头的视角通常在40°到50°之间,焦距和底片的对角线基本相等。
【宾得K5】注意了-慎开镜头像差校正功能

【宾得K5】注意了-慎开镜头像差校正功能水货繁体字说明书第219页第6行第7行有明确说明。
开启镜头像差校正这个功能的之后,显示及时重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这个我切身体验过了,而且是在恢复出厂设置解决掉问题之后,才在说明书上找到了上述的说明。
当时是每拍一张片,都要经过5秒左右时间才能从屏幕上显示出来。
实在是太痛苦了!!开始以为是存储卡坏了。
换另外一个相机的卡试了一下,还是那样。
后来实在忍受不了,就打电话问了一下经销商。
经销商说遇到过这个问题。
恢复出厂设置就能解决。
于是我就恢复了,问题也确实解决了——拍完片后用不到半秒就能显示出来。
后来我想,自己所做的设置,也无非就是那么几项。
准是受其中某一项的影响了。
于是就用排除法一项项测试。
测到镜头像差校正功能的时候,问题再现了。
镜头像差校正这个功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失真校正,一部分是横向色差校正。
这两个选项,任选其中一个,都会使问题再现。
机器是网购的,收到机器后也是手欠,非要先设置相机再拍照。
要是用默认设置拍几张之后再设置,这个问题也就早早对比出来了。
省得绕这么个大圈子。
所以,希望新入K5的宾友注意一下了。
别学我绕圈子……附:当时怀疑存储卡坏了,就把老相机的卡插到K5上进行测试。
换回新卡之后也没再拍照。
第二天拍照后才发现照片的文件名中数字序号部分,变成了5000多。
由于每拍一张,文件名中的序号就会自动增长。
所以我一度认为这个数值是和exif信息中查到的快门次数一致的。
当我发现文件名莫名其妙增长了5000多的时候,按惯性思维,认为这机器可能不是新机了。
而且认为自己很幸运——要不是将默认的以jpg格式存储文件的选项,改成了以raw格式存储,还不会出现这个现象。
如果这个现象不出现,或者晚出现几天。
再要求商家解释,可就解释不清了。
后来经过咨询卖家。
得知这个问题是由于换卡造成的——我的老卡,已经记录过5000多张照片了。
老卡插到k5上之后,k5应该能知道这张卡之前记录过多少次照片。
镜头的像差

镜头的像差光学人生,精彩人生近来一些网友对镜头中的非球面镜,复消色散镜片的提出了一些问题,为了从光学原理上向网友解释这些问题,特将手边有关的光学基础知识资料整理录入,希望能给想了解这方面内容的网友一些帮助。
这是其中的一部分——镜头的像差。
镜头的像差像差[aberration]理想的摄影镜头在成像时,必须具备下列几点特性:①点必须成像为点。
②正前方的面必须与光轴垂直成像为正的面。
③被摄体与镜头的成像必须是相似形。
此外,从映像表现面来看,忠实的色彩再现性也不容忽视。
如果只注意到靠近光轴的光线,那么,单色光(特定波长的光)的场合就可以获得接近理想镜头的描写性能。
然而,对于必须使用大光圈以获取充分的光量,对焦也不只限于近光轴区域,而是画面的每一个角落的摄影镜头而言,只要下列各项障碍因素存在,满足理想条件的完美镜头是不存在的:1.几乎所有的镜片面都是球面构成的,因此,以点呈现出来的光,无法结成理想的点。
2.光的波长的不同,焦点位置也不同。
3.广角、变焦、望远等,改变画角时所衍生的各色各样的需求。
包括这些因素在内的成像,和理想的像之间的差异,总称为像差(aberration)。
总之,为了实现高性能镜头的目标,如何全力减少像差,以及如何尽量接近理想成像,将是最关键性的课题。
像差为不同波长的光所引起的·色像差以及·单色光所引起的像差两种。
→色像差→赛德尔(Seidel)的五像差。
色像差[chromatic aberration]当像阳光这种白色光(由于各种色光平均地混在一起,所以感受不出色彩)通过三棱镜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彩虹光谱。
这是因为波长的折射率(和色散率)不同所引起的现象(短波长的折射率强,长波长的弱)。
这种发生在三棱镜的现象,虽然程度有别,但同样会发生在镜头上。
这种起因于不同波长的像差,我们称它为色像差。
色像差分成两种,一为光轴色像差(axial chromatic aberration),指的是光轴上的焦点位置,因波长不同产生异动现象;另一为倍率色像差(chromatic difference of magnification),为画面周边因波长的差异,所引起的映像倍率改变之谓。
摄影中常见的镜头畸变问题及解决方法

摄影中常见的镜头畸变问题及解决方法摄影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通过镜头来捕捉和记录人们眼中的世界。
然而,在摄影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挑战,其中一个常见问题就是镜头畸变。
本文将介绍镜头畸变的不同类型,以及一些常用的解决方法。
一、畸变的定义和分类镜头畸变是指在拍摄过程中,镜头将真实世界中的直线或平面呈现出弯曲、变形、扭曲或失真的现象。
根据畸变变形的形态不同,镜头畸变一般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1. 几何畸变几何畸变是指通过镜头拍摄时,物体的直线在照片上呈现为曲线形状。
根据畸变的具体形态,几何畸变又可分为桶形畸变和枕形畸变。
桶形畸变使物体中心部分向外凸起,而枕形畸变则使物体中心部分向内凹陷。
2. 像差畸变像差畸变是指由于镜头制作和设计上的限制,图像边缘部分的亮度、对比度和清晰度等参数与图像中心部分有所不同。
通常,在图像的边缘部分,会出现胶片纹理、色彩偏差、镜头亮斑等问题。
3. 透视畸变透视畸变是指在摄影中,当镜头与拍摄对象的距离很近时,物体的大小和位置比例会发生变化,使物体呈现出变形的效果。
透视畸变通常在拍摄建筑物或拍摄人像等特定场景中较为明显。
二、解决镜头畸变的方法为了解决镜头畸变的问题,摄影师可以采取一些常见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解决镜头畸变的方法。
1. 使用不同的镜头不同类型的镜头对畸变问题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广角镜头在去中心畸变能力上较强,适合于拍摄需要获得大广角视角的场景。
而在一些特殊需要时,如需要进行微距拍摄或变焦拍摄时,可以选择专门设计用于这些拍摄需求的镜头。
2. 调整拍摄角度和距离在拍摄时,合理调整拍摄角度和距离也是解决镜头畸变的有效方法。
对于几何畸变问题,可以通过改变相机与被摄物体的距离和角度,来减轻或修正畸变现象。
3. 后期修复在拍摄完成后,摄影师可以通过后期修复来解决一部分镜头畸变的问题。
通过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对图像进行畸变校正、透视校正和像差校正等操作,使图像恢复到更加真实和准确的状态。
透镜的像差(Lens

或者 2)物像平面上各点的线放大率不同
像差
单色像差(monochromatic aberration) 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
单色像差的来源 P
子午面:主光线和光轴的平面
弧矢面:包含光轴并垂直于子午面的 最小弥散圆 平面
慧差的定量:
L ls lt
dL > 0 -- 正像散差 dL < 0 -- 负像散差
主光线
弧矢焦线 lt
ls 子午焦线
场曲的产生 物平面对应的子午面、弧矢面、最小弥散圆平面为曲面
与像散结伴而生
场曲
像散和场曲的校正:
加光阑 复合透镜 非球面透镜;
5 畸变(Distortion)
物平面
枕形畸变 桶形畸变
光阑在透镜前面
类似于正球差,入射角度大的出射光线比理想成像光线 向光轴偏折得更厉害
离光轴远的物点放大率变小 光阑在透镜后面,情况相反
桶形畸变 枕形畸变
光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除畸变
6 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 P
sin u u u3 u5 u7 u9 3! 5! 7! 9!
三级像差(或初级像差)----5种:
1) 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 2) 慧差(coma) 3) 像散(astigmatism)和场曲(curvature of field) 4) 畸变(distortion)
慧差的校正:
加光阑; 复合透镜;
非球面透镜; 不晕点---同时消除了球差和慧差的一对共轭点
像差与色差

像差:球差,慧差,像散,场曲,畸变。
理想的成像与光学系统的实际成像之间的差异。
1.球差: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发生折射后,边缘与中心部分的折射光线在透镜光轴上不能会聚相交在一点。
离主轴近的光线会聚后离透镜远,离主轴远的光线会聚后离透镜近。
(轴上的物点发出的光线入射进透镜时,数值孔径越大的光线,其折射越强,与光轴相交时偏离理想成像的位置也就越大)2.慧差:又叫侧面球差,它是由于与主轴不平行的光线通过透镜折射会聚所形成的一种像差。
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透镜边缘一带的光线与透镜主轴一带的光线所会聚的焦点位置和影像大小有差别。
影像一端宽大虚散而较暗,另一端则窄小清晰而较亮,如同拖带尾巴的彗星一样。
用缩小光圈的办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因彗形象差所引起的缺陷。
3.像散:凡是由侧面射来的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在底片边缘部分不能同时呈现出横竖线条都清晰的影像而产生像散。
所以像散也叫纵横像差。
(检查摄影镜头是否有像散现象,只需将镜头对着十字交叉线条来调焦即可)4.场曲:当垂直于主轴的平面物体经镜头成像时,如果在底片的平面上不能使中心部分和边缘部分的影像都清晰,只能在一个球面上达到影像清晰的效果,这种像差就是像场弯曲。
(产生原因:是由球面形状的镜头表面和平坦的胶片表面存在不平行的对照所引起的。
由通过镜头轴心的光线所产生的)。
5.畸变:由于透镜对同一物体不同部分有不同的放大率,因而使影像产生变形扭曲的现象,越是边缘的部分就越明显,这种像差就叫畸变。
(畸变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当边缘部分的放大率大于中心部分的放大率时,影像的直线将向中心凹进弯曲,称作枕形畸变,又叫正畸变;当边缘部分的放大率小于中心部分的放大率时,影像的直线将向四周突出弯曲,称作桶形畸变,又叫负畸变。
色差:轴向色差,倍率色差。
具有各种颜色的平面物体所反射的光线,通过透镜后不能同时聚焦在胶片平面上形成清晰的影像,这中成像差别就是色差现象。
产生色差的原因,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线的波长不同。
镜头边缘像质不一致的原因

镜头边缘像质不一致的原因
镜头边缘像质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由镜头光学系统中的像差造成的。
像差主要分为6种,分别是球差、慧差、像散、畸变、场曲、色差。
其中,场曲是导致镜头边缘像质变差的主要原因。
这是由于光线在通过镜头里的镜片时,产生了不规则的折射,使得图像在边缘处变得模糊。
另外,逆光拍摄时,由于强光的作用,可能会导致照片发白,形成光晕,使边缘区域的画质变差。
此外,测量平台由陶瓷材质制成,可对各类光学镜片进行正对方向边缘差测试,无需多次校准基准,操作简便,且测量精度高。
[佳能数码镜头解决镜头像差衍射与低通问题]佳能750d怎么样
![[佳能数码镜头解决镜头像差衍射与低通问题]佳能750d怎么样](https://img.taocdn.com/s3/m/9d04c0c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62.png)
[佳能数码镜头解决镜头像差衍射与低通问题]佳能750d怎么样如果纵览近两年的数码单反相机新品,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新的趋势。
除了全画幅开始普及之外,另一个明显趋势可能就是越来越多的相机开始去低通化。
所谓“去低通化”,即取消数码传感器前面的那块低通滤镜,以求获得分辨率更高的画面,提高照片画质。
其实去低通化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技术,前几年徕卡就已经首先彻底抛弃了低通滤镜。
随后宾得、富士都纷纷跟进。
而随着尼康也开始取消低通滤镜,这一话题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很多人也开始观察佳能的举动。
不过现在看来,佳能已经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技术沟通会上,佳能特别谈到了低通滤镜的问题:考虑到低通滤镜虽然对画质有所改善,但同时也会带来摩尔纹等新问题,因此佳能暂时不会应用这一技术。
另一方面,佳能则利用自己完全掌握镜头和传感器技术的优势,开发了称作“数码镜头优化”的新技术,以此解决镜头像差、光学衍射和低通滤镜等导致的照片画质下降问题。
所谓“数码镜头优化”,是一种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解决光学系统缺陷的技术。
光学系统导致的画质下降总体来说是一种信号(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变化和引入杂讯的结果。
数码镜头优化技术通过精确掌握光学系统中每一阶段产生的信息变化情况,对其施加相应的反向补偿,从而抵消光线的不良变化,改善照片画质。
其原理类似主动降噪耳机采用的技术(反向补偿)。
显然,应用这一技术的关键点之一,就是厂商要完全掌控整个系统中的所有环节——包括镜头、传感器和后期处理软件——的所有设计和制造技术,才有可能精确针对每一台相机和每一款镜头进行补偿。
因此,佳能会开发和推出这样的技术,就是一个合理也必然的结果了。
画质降低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导致照片画质降低的几个因素包括镜头像差——依靠镜头设计和制造改善,衍射现象——光学现象,主要靠限制镜头光圈改善,以及机内滤镜——包括红外滤镜、低通滤镜、分色滤镜等。
最近正火的去低通化,就是通过减少机内滤镜来提高画质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头的像差镜头的像差 [1]近来一些网友对镜头中的非球面镜,复消色散镜片的提出了一些问题,为了从光学原理上向网友解释这些问题,特将手边有关的光学基础知识资料整理录入,希望能给想了解这方面内容的网友一些帮助。
这是其中的一部分——镜头的像差。
镜头的像差像差[aberration]理想的摄影镜头在成像时,必须具备下列几点特性:①点必须成像为点。
②正前方的面必须与光轴垂直成像为正的面。
③被摄体与镜头的成像必须是相似形。
此外,从映像表现面来看,忠实的色彩再现性也不容忽视。
如果只注意到靠近光轴的光线,那么,单色光(特定波长的光)的场合就可以获得接近理想镜头的描写性能。
然而,对于必须使用大光圈以获取充分的光量,对焦也不只限于近光轴区域,而是画面的每一个角落的摄影镜头而言,只要下列各项障碍因素存在,满足理想条件的完美镜头是不存在的:1.几乎所有的镜片面都是球面构成的,因此,以点呈现出来的光,无法结成理想的点。
2.光的波长的不同,焦点位置也不同。
3.广角、变焦、望远等,改变画角时所衍生的各色各样的需求。
包括这些因素在内的成像,和理想的像之间的差异,总称为像差(aberration)。
总之,为了实现高性能镜头的目标,如何全力减少像差,以及如何尽量接近理想成像,将是最关键性的课题。
像差为不同波长的光所引起的·色像差以及·单色光所引起的像差两种。
→色像差→赛德尔(Seidel)的五像差。
镜头的像差 [2]色像差[chromatic aberration]当像阳光这种白色光(由于各种色光平均地混在一起,所以感受不出色彩)通过三棱镜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彩虹光谱。
这是因为波长的折射率(和色散率)不同所引起的现象(短波长的折射率强,长波长的弱)。
这种发生在三棱镜的现象,虽然程度有别,但同样会发生在镜头上。
这种起因于不同波长的像差,我们称它为色像差。
色像差分成两种,一为光轴色像差(axial chromatic aberration),指的是光轴上的焦点位置,因波长不同产生异动现象;另一为倍率色像差(chromatic difference of magnification),为画面周边因波长的差异,所引起的映像倍率改变之谓。
在实际作品上,光轴色像差引起色彩产生松蒙或光斑(flare),而倍率色像差则在画面周围引起色彩错开,如镶边(fringing)的现象。
色像差的矫正,一般是组合折射率和色散率不同的镜片来进行。
镜头的焦点距离愈长,色像差的影响愈大,特别是超望远镜头,色像差矫正是获得鲜锐画质的最重要关键所在。
仅仅仰赖光学玻璃的组合,依然有它的极限,不过自从采用各种低色散镜片(佳能的人造结晶的萤石及UD镜片,超级UD镜片,DO镜片;尼康的ED镜片;腾龙的LD,AD镜片;适马,图丽的APO,SLD镜片)之后,立刻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善。
另外,光轴色像差又称为纵色像差(longitudinal chromatic aberration与光轴形成纵向),倍率色像差又称为横色像差(lateral chromatic aberration与光轴成横向)。
注:色像差不仅影响彩色软片的色彩再现,也会减低黑白软片的解像力。
消色差镜头[achromat]针对两个波长的光线,加以色像差矫正的镜头。
摄影镜头上矫正的是蓝紫色系与黄色系的光线。
高校正镜头[apochromat]针对三个波长的光加以消色处理的镜头,特别是减少次光谱的消色差镜头。
镜头的像差 [3]赛德尔的五像差[five aberration of Seidel]1856年德国的赛德尔,分析出五种镜头像差源之于单一色(单一波长)。
此称为赛德尔五像差。
①球面像差[spherical aberration]以镜头是球面构成的观点而言,这是一种无可避免的像差。
当平行的光线由镜片的边缘通过时,它的焦点位置比较靠近镜片,而由镜片的中央通过的光线,它的焦点位置则较远离镜片(这种沿着光轴的焦点错开的量,称为纵向球面像差)。
口径愈大的镜头,这种倾向愈明显。
受到球面像差影响的点像(point image),近轴光线的影像,其边缘彷佛被周围来的光斑(flare,又称为halo光晕,它的半径称为横向球面像差)所包围。
因此由画面中央到周围都受到影响,整体好象蒙上一层纱似的,变成缺少鲜锐度的灰蒙影像。
对于球面镜片的球面像差进行矫正,是件非常困难的工程。
通常是以某一个入射距(从光轴起算的距离)的光线为基准,然后使用凸、凹两枚镜片予以适当的组合来完成,可是,只要是使用球面镜片,某种程度的球面像差就无法获得很大的改善。
不过,彻底消除大口径镜头全开状态的球面像差,除了采用非球面镜片之外别无他法。
②慧星像差[coma/comatic aberration]球面像差矫正过的镜头,在它的画面周边最常见的象。
当光轴外的光线斜向射入镜头后,在面上无法聚集成一点,向画面中心或相反方向形成拖着尾巴的一种像差。
拖着尾巴的样好象慧星(扫把星),所以叫做慧星像差,,这种松蒙现象称为慧星光斑(comatic flare)。
即使是可以在光轴上,将点成像成点的镜头,从离轴的点过来,通过镜头边缘的光线,和通过镜头中心的主光线相比,有着不一样的折射时,也容易产生这种像差。
主光线的倾斜度愈大,慧星像差愈明显,周边的反差也愈降低,不过,缩小光圈仍然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改善。
受到这种像差影响的松蒙影像,呈现渗开的污染状,令人感到不快。
针对某一种特定距离的被摄体,同时消除球面像差和慧星像差的叫做消球差(aplanatism),而可矫正此二像差的镜头叫做消球差镜头(aplanat)。
③像散现象[astigmatism]经过球面像差和慧星像差矫正的镜头,在光轴上亦即画面中心,可以将点成像成点画像,可是,离轴区的点却不成点,而变成椭圆形或线状。
这种像差即为像散现象。
为了能详细地在周边部观察这种现象,将焦点慢慢错开,放射状延长的线一直到焦点的第一位置,和同心圆的线一直到清晰的焦点的第二位置(这两个焦点位置的距离,称为像散差距)都可以确认出来。
换言之,子午(meridonal)像面的光线和弧矢(sagittal)像面的光束并无等价条件,所以两者的光线不能同时成为一点。
子午像面的焦点在最佳位置时,弧矢像面的光线就结成线状(同心圆方向/子午焦线),反之,弧矢像面的焦点在最佳置时,子午线面的光线也结成线状(放射状方向/弧矢焦线)。
④像面弯曲[curvature of field]焦点对在平面物体时,像面并没有结成平面,像碗状一样形成内凹的一种现象。
因此,当焦点对在画面中心时,四周趋清晰,反之,焦点对在四周时中心就变模糊。
像面弯曲主要随着像散现象的矫正方法而改变,由于像面会出现在子午像面和孤矢像面之间,因此,像散现象矫正得愈好,像面弯曲现象就愈少。
由于缩小光圈无法矫正像面弯曲,因此设计上,一般都是改变各种单镜片的开头或者选择光圈的位置上下功夫。
像散现象和像面弯曲需要同时矫正时,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的就是匹兹万条件(Petzval’s condition/1843年)。
这个条件就是,将镜头使用的单镜片数,加在各单镜片的折射率乘以焦点距离的积的倒数上,它的和最好等于零,这个和叫做[匹兹万和数](Petzval’s Sum)。
⑤歪曲像差[distortion]理想镜头的条件中,有一项是[被摄体与镜头的成像必须形状相同],实际上拍摄到直线变形的现象叫做歪曲像差。
对角线向外延长的变形(正)叫做枕形(pincushion)歪曲像差,向内缩短的变形(负)叫做桶形(barrel)歪曲像差。
虽然罕见,也有两者同时存在的复合形歪曲像差,出现在超广角镜头上。
镜头组合构成上,镜片对称的分置光圈两侧,歪曲像差比较少;非对称构成的镜片,则经常发生。
另外,变焦镜头的歪曲像差在广角区为桶形,望远区为枕形(因变焦的不同,歪曲像差的特性稍微不同)。
采用非球面镜片的变焦镜头,由于非球面镜片有消除歪曲像差的功能,矫正效果相当良好。
再者歪曲像差是通过镜头中心的主光线异常折射所引起的,因此不论如何缩小光圈,都不能获得改善。
镜头的像差 [4]名词解释:子午像面[meridional]包括通过光轴外物点的主光线和光轴的平面叫做子午面。
通过这个面,射入镜头的光线,聚集成焦点的位置,称为子午像面。
在软片面上,这个像面可以呈现出最佳的同心圆状的影像。
把镜头的球面当作地球表面的一部分,以地轴来比喻光轴,这个面相当于子午线的位置,故称为子午面。
此外,在MTF这一类的特性圆上,表示这个像面的曲线一般都缩写为M。
弧矢像面[sagittal]和子午像面成直角的面叫做弧矢像面,这个像面可以呈现出最佳的放射状的影像。
Sagittal是希腊文[箭]的意思。
因为光线如放射状扩大而得名。
通过弧矢的面,而射入镜头的光线,它的聚焦位置叫做弧矢像面,MTF特性图上,一般缩写为S。
像差图的解读现在把经常刊载在摄影杂志的实验报告栏上,有关的像差特性图的解读方法简单地说明如下。
1。
球面像差特性图图表的纵轴,指的是光线进入镜头时的轴上入射距(画面中心到对角线的距离)。
横轴是成像在底片面上的像点异动,单位是mm。
横轴上的符号,[负]的表示被摄体方向、[正]的表示底片面方向。
理想的镜头特性是针对入射距离时,横轴上的O点成一直线。
这个理想和实际上的误差由曲线来表示。
球面像差的修正,一般是即使缩小光圈,焦点移动量很少,中间部有若干矫正不全,最大入射距仍然可以归零的这种完全矫正型,一般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方式。
2。
像散现像特性图图表的纵轴是光线进入镜头时的轴上入射距(画面中心到对角线的距离),横轴是成像在底片面上的像点异动。
单位、符号和球面像差特性图相同。
理想的开头是针对入射距时,横轴O点成一直线。
这个理想和实际镜头的误差,分别以S(孤矢/放射方向)和M(子午线/同心圆方向)两个方向,使用图表来表示。
S和M 的差(像散差距)如果太大,点就无法成像成点,其结果是画像松蒙。
此外,结像面的前后模糊影像也显得非常不自然。
3。
歪典像差特性图图表的纵轴是光线进入镜头系统的轴上入射距(画面中心到对角线的距离/单位mm),横轴以百分比表示理想影像与实际影像的误差。
负数的符号表示实际影像的对角线比理想影像短,换言之,属于桶形像差,反之,正数则为枕形像差。
影像高度在任何情况下为±0%时为最理想的形状。
一般变焦镜的特性是广角系为桶形像差,望远系为枕形像差。
如何减少像差在镜头设计时,虽然动用了大型电脑进行庞大的计算和高度的拟应作业,其能将像差控制到最低,以获得最佳的成像性能,严格来说,将所有的像差完全消除,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成品的镜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像差存在着。
这叫做残余像差(residual aberration),一般人常说的镜头很软或很松,这种有关镜头描写力的特性,视残余像差到底如何存在来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