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盆景学实习报告

盆景学实习报告

盆景学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山东省盆景协会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2021年6月30日实习地点: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实习部门:盆景展示与销售部实习目的和意义:作为一个盆景爱好者,我一直对盆景的艺术魅力深深着迷。

这次实习的目的就是想进一步了解盆景的种植、制作和销售等相关细节和技术,积累实战经验,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造福打下基础。

实习内容:1. 盆景制作技术在实习期间,我先是跟随盆景制作高手们学习了盆景制作工作的基本流程,包括选材、修枝、塑形、定盆等环节。

在实践中,我有幸亲自体验到盆景制作的过程,从手动修剪枝条、搭建盆底骨架到精细的修整调整,从而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技巧。

2. 盆景病虫害防治盆景病虫害常常会影响盆景的生长和造型。

在盆景展示与销售部门的指导下,我了解了盆景病虫害的预防、鉴别和化学防治等关键技术,同时我也亲身参与了一些防治工作,并对各种药剂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实地观察和比较。

3. 盆景展示与销售盆景展示与销售是盆景制作的最终目的。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盆景展示的各个环节,包括展厅布置、盆景精心搭配和安排等等。

在销售方面,我助理工作人员进行了各种盆景销售业务的实践,包括接待顾客、了解客户需求、推荐盆景等工作。

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盆景的种植、制作和销售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盆景艺术的魅力和文化内涵,认为盆景制作不仅是一种艺术和技术,也是一种深深的享受和热爱。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能够将所学所得的经验和技术应用到实际中,并继续深入研究这一古老而优美的艺术形式。

盆景学实习报告(共3篇)

盆景学实习报告(共3篇)

盆景学实习报告(共3篇)第1篇:盆景学实习报告盆景学实验一桩景造型基本功训练及树桩盆景制作一、实验目的掌握树桩盆景的初步造型基本功。

熟悉铁丝的型号和力学性能;亲身体验造型的感受,为今后的树桩盆景的制作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1.识别各种工具和使用性能。

2.树桩的收集。

3.盆景的设计和制作。

4.桩景的配石和配件。

5.学习树桩盆景的养护管理。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实验原理:根据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选取树桩的特点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盆景制作。

实验方法:修剪、绑扎、造型四、实验条件材料:女贞树桩、造景盆工具:锄头、枝剪、尖嘴钳、铁丝、喷水壶五、实验步骤1.学习苏派、扬派、川派、岭南派、海派、浙派、徽派、通派这八大流派树桩盆景造型及其造型技法。

2.根据树桩的种类和形状,及造型盆的样式,确定思路,设计造型。

3.将植物放入造型盆中进行造型摆放,并填土,用青苔覆盖土壤。

4.根据设计思路,设计的主题,进行植物的修剪。

5.根据造型的要求进行绑扎;掌握铁丝非缠绕造型法和铁丝缠绕造型法。

6.给植物进行浇水,隔段时间进行管理养护。

7.在成型的树桩盆景中加入配饰,取名,拍照。

六、作品展示及介绍七、实验总结这次的盆景学实验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增长了我对盆景的认识,了解了八大流派树桩盆景造型及其造型技法,并且知道了只有学好基础知识才能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上。

通过这次实验使我对园林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及对这门专业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不再觉得它枯燥无味,反而觉得它生动形象,赋予了大自然很多的美丽,使我想更好的了解这门专业,然后认真学好这门课程。

实验二山石盆景的制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山石盆景制作的基本功,切割石材、用水泥固定等。

2.立意创作山石盆景。

二、实验内容1.石材的收集和水盆的选择。

2.盆景的设计与制作。

3.盆景的配件。

4.盆景的养护和管理。

三、实验原理及方法实验原理:根据不同的石材,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确定设计主题,设计思路,设计理念。

盆景造型综合实训总结报告

盆景造型综合实训总结报告

一、引言盆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了自然美与人工巧,通过对树木、山石、水草等元素的精心剪裁和布局,呈现出一种微缩的自然景观。

为了提高对盆景艺术的理解和制作技能,我们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盆景造型综合实训课程。

本文将对我参加的实训过程、收获及体会进行总结。

二、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实训初期,我们系统学习了盆景的历史、种类、制作技艺以及养护方法等理论知识。

通过讲解和观看视频,我们对盆景艺术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不同流派盆景的特点和风格。

2. 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实践操作。

实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树木修剪:学习如何根据树木的生长习性、造型需求进行修剪,包括主干、侧枝、芽眼等部位的修剪。

(2)山石摆放:了解山石的种类、质地和形状,学习如何将山石与树木、水草等元素有机结合,营造自然山水景观。

(3)水草种植:学习如何选择适宜的水草种类,进行合理的种植和养护,使水景更加生动。

(4)整体布局:学习如何将树木、山石、水草等元素进行合理的布局,使盆景作品呈现出和谐、美观的效果。

3. 作品创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按照实训指导老师的指导,完成了多个盆景作品的创作。

从最初的选材、设计到最后的制作和养护,我们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深刻体会到了盆景制作的艰辛与乐趣。

三、实训收获1. 技能提升通过本次实训,我们的盆景制作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树木的生长习性、造型需求进行修剪,如何将山石、水草等元素进行合理的布局,使作品更具艺术感。

2. 审美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不断欣赏优秀盆景作品,学习其中的艺术魅力。

这使我们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对盆景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 团队协作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4. 生活感悟通过盆景制作,我们体会到耐心、细心和坚持的重要性。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不断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珍惜成功的喜悦。

盆景实习报告

盆景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岗位:盆景制作与养护实习生实习单位:某盆景艺术馆实习时间:2023年3月1日 - 2023年6月30日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盆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盆景制作与养护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职业,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在盆景艺术馆的实习,了解和掌握盆景的制作技巧和养护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以下工作:1. 盆景制作:学习并参与盆景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造型、上盆、施肥、浇水等环节。

通过实践,掌握了不同类型盆景的制作技巧,如山水盆景、人物盆景、花鸟盆景等。

2. 盆景养护:负责盆景的日常养护工作,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掌握了不同品种盆景的养护要点,学会了如何根据季节和气候调整养护措施。

3. 盆景销售与展示:参与盆景的销售和展示工作,学习了如何根据客户需求推荐合适的盆景,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和销售技巧。

4. 参与盆景艺术馆的活动策划与组织:协助举办各类盆景展览和讲座活动,学习了活动策划与组织的基本知识。

三、实习收获1. 技能提升:通过实习,我掌握了盆景制作的基本技巧,学会了如何根据材料和环境特点进行创意造型。

同时,对盆景养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独立完成盆景的日常养护工作。

2. 知识拓展: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盆景历史、盆景文化、盆景艺术理论等相关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盆景鉴赏能力。

3. 实践经验: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次盆景制作和养护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4.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共同分担工作,协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在盆景艺术馆的实习,我不仅掌握了盆景制作和养护的基本技能,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和活动策划经验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的职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盆景学设计实验报告范文

盆景学设计实验报告范文

盆景学设计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盆景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感、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其对自然景物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二、实验原理盆景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通过对植物、土壤和盆器的精心搭配和塑造,把自然美带入人们的生活中。

通过盆景设计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美的理解和独特见解。

三、实验过程1. 确定盆景设计主题:选择自然景物或抽象主题作为盆景设计的灵感。

2. 确定盆景装饰材料:挑选适合主题的植物、土壤和盆器材料。

3. 设计盆景布局:根据主题和装饰材料,设计盆景布局,考虑植物的高度、形状和颜色搭配。

4. 准备盆景材料:植物盆植、土壤调配等准备工作。

5. 开始盆景设计:根据设计布局,逐步将植物盆植、土壤填充,并进行修剪和调整,直到满意的效果。

6. 完成盆景设计:进行最后的整理和修饰,保持盆景的清洁和整体效果。

四、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小组完成了一幅以山水为主题的盆景设计作品。

通过选择适合的植物和盆器材料,我们成功地展示了一幅山水画卷。

盆景的植物选用了高度不同的矮小灌木和小盆景,通过色彩的搭配和形状的组合,呈现出了山脉和湖泊的效果。

盆景的盆器选用了小型的青瓷盆,与山水主题相得益彰。

通过修剪和整理,我们成功地塑造了起伏的山岳和宽广的湖泊,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了广袤的自然景观。

五、实验心得通过这次盆景设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盆景艺术的魅力和技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植物的选择和搭配,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点,使其能够协调和呼应整个设计主题。

同时,还要通过盆器的选择和布局,营造出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细节处理和修饰非常重要,需要不断调整和修正,才能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了解了盆景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还培养了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自身周围的自然环境,并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和理解自然之美。

盆景学实验报告

盆景学实验报告

盆景学实验报告盆景学实验报告引言:盆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精巧的构造和独特的美感吸引了众多爱好者。

为了进一步探索盆景艺术的奥秘,我们进行了一项盆景学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并采用不同的修剪技术,观察其生长和变化,以期对盆景艺术的技术和美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设计:我们选取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实验:常绿植物、落叶植物和花卉植物。

每种植物都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修剪要求,我们希望通过观察它们在盆景中的表现,探索出最适合盆景的植物类型和修剪技术。

实验过程:1. 植物选择:我们选择了常见的常绿植物如松树、柏树等,落叶植物如枫树、榆树等,以及一些美丽的花卉植物如牡丹、樱花等。

这些植物在盆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我们希望通过实验了解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2. 盆景构造:我们采用了不同的盆景构造方式,包括山水盆景、庭院盆景和景观盆景。

每种构造方式都有不同的景致和表现形式,我们希望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构造方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修剪技术:我们采用了不同的修剪技术,包括枝条修剪、叶片修剪和根系修剪。

通过不同的修剪方式,我们希望探索出最适合盆景的修剪技术,并观察植物在修剪后的生长和变化。

实验结果:1. 植物生长: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常绿植物在盆景中生长较为稳定,保持着浓密的绿色,给人一种稳定和恒久的感觉。

而落叶植物在季节变化中会有明显的变化,落叶和新叶的交替使得盆景充满了生机和变化。

花卉植物则在开花期间给盆景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2. 盆景构造:不同的盆景构造方式给人的感觉也不同。

山水盆景给人以宁静和恬淡之感,庭院盆景则显得宽敞和自然,而景观盆景则给人一种开阔和壮丽之感。

不同的构造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环境,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盆景构造方式。

3. 修剪技术:修剪技术对盆景的形态和美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枝条修剪可以使盆景更加精巧和立体,叶片修剪则可以调整盆景的整体比例和形状,根系修剪则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蟠扎盆景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蟠扎盆景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蟠扎盆景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1. 引言盆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蟠扎盆景作为盆景的一种形式,以其复杂的构造和精细的工艺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本实验旨在探索蟠扎盆景的制作过程和技巧,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盆景艺术的理解。

2.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我们选取了一棵小型盆景树进行蟠扎盆景制作实验。

具体过程如下:1. 研究盆景树的生长规律和特点,确定蟠扎盆景的基本构思。

2. 清理盆景树冗杂的枝叶,保留主干和重要枝条。

3. 制作蟠扎线,根据盆景树的形态和枝叶走向,钢丝细心地绕制出蟠扎线。

4. 将蟠扎线逐渐塑造成所期望的形态,同时注意保持盆景树的生机和自然之美。

5. 维护盆景树的健康生长,定期修剪和调整蟠扎,使其更加精致和谐。

3. 实验结果经过精心的制作和维护,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一棵美观的蟠扎盆景树。

其形态生动,分枝协调,整体具有自然的美感。

通过蟠扎盆景的实践,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盆景艺术的构思和制作技巧,提升了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手工艺术技巧。

4. 反思与体会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总结如下:1. 初次制作蟠扎盆景,我们对盆景树的生长规律和蟠扎线的处理不够敏感,导致初期的构思和形态设计存在一些不足。

2. 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蟠扎线的塑形需要有耐心和细致的操作,因为一丝一毫的细节都会对最终的成果产生影响,掌握好力度和角度十分关键。

3. 在维护和修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平衡地考虑盆景树的生长和蟠扎的形态,既要保证健康生长,又要不断完善盆景的视觉效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蟠扎盆景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认识到,盆景艺术需要耐心和细心,并且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的支撑。

只有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盆景艺术水平。

5. 结论本次蟠扎盆景实验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通过实践我们加深了对盆景艺术的理解,并获得了制作和修剪技巧。

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创作水平,在盆景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盆景学实习报告

盆景学实习报告

*****农业大学盆景学实习报告专业班级: ***************** 姓名(学号): ************8****** 实践时间: 12 月 05 日2011年 12月 10日盆景学实习报告实习目的:(1)掌握适合制作盆景的树木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适合制作盆景的石材的基本特性(2)掌握树桩盆景、山水盆景造型的基本原则,制作技艺和养护要点。

(3)提高学生对盆景美的鉴赏能力。

实习时间:2011年12月05日实习地点:南山花卉市场实习指导教师;周春玲实习要求:1.服从指导老师的实习安排2.记录视察调查信息,掌握老师所讲解的有关知识3.撰写实习报告实习内容:在结束本学期的盆景课程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山花卉市场开始对市场中的盆景进行赏析与学习,因为仅仅通过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实践,走进盆景市场,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是我们这次实习课程的目的。

经过几个小时的观察与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山水盆景的构图技巧,与欣赏盆景的方法。

实习感想:短暂的实习过去了,通过这次实习,在设计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

这次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盆景制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

从学习中也让我更深刻的了解盆景行业的个性和潜力。

而作为将来工作者,不仅要将设计的理论掌握好,更要充分的去认识市场、了解市场。

要不断地开拓思路去填补设计者与管理者之间的鸿沟,让设计与市场更加融合。

总得来说在实习期间,同学们的细心交流与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情义,也让我更加懂得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这也为我的人生开启了一条新的旅程,回到学校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丰富自己社会经验的同时,更向我自己的人生目的地又迈进了一步!典型作品分析实践报告评阅意见本表附在学生的实践报告之后,同实践报告共同存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景学




指导老师: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时间
2016年11月5日
二、地点
兰州金城盆景园
三、实验课题
观察盆景、了解盆景
四、实验内容
(一)盆景园概况
金城盆景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中心,于一九八四年建成开放,隶属市园林局领导,事业性质,科级建制。

公园编制四十二人,现有职工五十一人。

其中干部十一人,工人四十人。

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三名,技工八名。

公园设有办公室、盆景花卉、绿化生产、经营服务、科研管理等机构。

外有“芳草园酒店”、“盆景乐园”茶座等经营单位。

公园拥有固定资产近450万元,占地面积42亩,其中绿地面积占70%,全园以水面为中心,环水有“望荷亭”、“盆景展亭”、长廊、水榭及新建的“芳草园酒店”、“综合温室楼”等园林建筑,整个园内亭阁错落,环境幽雅,是游人的好去处。

近年来随着公园园容园貌的改变,公园的三个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

据统计,年游人量近十万人次左右。

金城盆景园解放前系私人“梨园”,解放后为省委干休所,鉴于位置中心,环境秀丽,七八年经省、市政府决定作为南昌路公园(分南、北两部分,北为邓家花园、南为南昌路公园),并交由市园林局直接管理,后又更名为邓家花园,八十年代初,邓家花园单独后,即南部
现盆景园,市政府又列为“四园”之一,于八四年初建开放并定名为“兰州市金城盆景园”。

盆景园属于专业性庭园,它是以长期展览盆景为主要内容并具园林外貌的园中之园。

它的任务主要有4个方面:科学普及、科研基地、生产产品和产品展销基地、休息游览。

同时发现盆景几乎都是树桩盆景,少量属于山水盆景。

(二)盆景欣赏
该盆景属于掉拐盆景,是
川派造型之一主干弯曲是“一
弯、二拐、三出、四回、五镇
顶”如下图,即将斜栽树干作
反向压倒,
造成第一道
弯,再将主
干向外呈螺
旋状横拐,
造成第二道拐,掉拐由此而得名,再将主干向上扳成第三弯接着把主干往怀里弯,造成第四拐,最后随弯做成顶盘,使顶与根茎在一条垂直线上。

掉拐不同角度观赏景观不同:正面观一二三道弯,三弯以上不见弯,侧面观则相反,半侧视则五个弯都可见。

掉拐法先选择从未蟠扎过的小树,带土掘起,斜栽于盆中,倾斜角度大约在30~40度之间。

斜栽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蟠缚第一个弯
子。

如果树向右斜栽,则第一个弯子蟠向左边。

若树一日左斜栽,则第一个弯子向右边。

第二弯是全株的主要弯子。

如树梢倾斜,第一弯则将树梢蟠向西方。

此时若作者以背靠北方,面对南方而站立,第二弯将指向西方的树梢掉转头指向北力,第二弯的弯内面向作者,这是正面对着作者;相反,将树梢转向南方,则弯背对着作者,作者看到的是弯子背面。

这就是将第一弯横拐成第二弯,“掉拐”由此而得名,所以第二弯有两种蟠扎的方法。

掉拐通常是一对,一株弯内向着作者,一株弯背向着作者。

陈设在门厅两侧。

第三弯是再将第二个弯子拐回来。

四弯、五弯是来回弯曲,五弯做成顶片,有时还再加一个六弯做成顶片。

习惯蟠成五个弯子,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弯、二拐、三出、四回、五镇顶,或称一弯、二拐、三怀、四抱、五照足。

镇顶足都是做成顶片的意思,并且要求顶片和干基部(足)在一条与地面的垂直线上。

造型完毕后,从正面看,可以看见第一个弯子和第二个弯的一部分,三弯以上看不见了,是一段直干。

所以称“一弯大,二弯小,三弯、四弯看不到”。

由侧面看,第一个弯子看不到,是一段直线条,第二个弯子可见一部分,第三个以上的弯子全部可以看见。

此种形式在主干蟠曲方面确实下了很大功夫,具有很深的道理。

巧妙地运用了露藏关系,从正面转侧面,各个弯子渐隐渐现,隐现交替,不论站在那一面,都不可能见到所有的弯子,确实使人有一种变化莫测的感觉,让观赏者有种“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受,也让我了解到盆景这一四维艺术品的魅力所在。

(三)总结报告
此次实验课充分的让我们了解到盆景的制作与养护,以及各个流派的不同风格。

我们了解到盆景艺术是我国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独特的一门艺术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