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的白便与拖便的形成及防治办法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五种粪便及处理方案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五种粪便及处理方案作者:李春岭,王振怀,宋学章,郭金龙,孙家强,高才全来源:《河北渔业》 2015年第5期李春岭1,王振怀1,宋学章1,郭金龙2,孙家强1,高才全1(1.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沧州 061000;2.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北秦皇岛?066002)历来“中医体检”有观大便辨疾病之说,粪便是检查身体健康状况一个非常好的直观指标,应用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过程中同样起到健康晴雨表的作用。
1检查粪便的意义通过对南美白对虾粪便的外观、气味、长度、粗细这四个指标现场检查,可第一时间了解到对虾摄食及其肠道状况,进而发现饵料投喂足够与否和肠道是否健康的问题,及时做出管理上准确调整和处理,对养殖成功与否具有重要的意义。
2粪便获得的方法及时间不同的养殖模式粪便获得的方法不同,如池塘养殖可通过料台获得,工厂化养殖可用抄网在充气点附近获得。
粪便获得的时间为投饵后1~2 h,应结合观察饵料时间同步进行。
3正常粪便的性状颜色为褐色,结实饱满,圆润光滑;用手揉开后闻不到明显的气味;依据虾的不同规格,粪便长度一般在3 cm左右;粗细与虾肠道粗细接近。
4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五种粪便及处理方案4.1褐色粪便褐色粪便性状见表1。
4.1.1原因分析南美白对虾胃很小,肠道直且短,虾摄食褐色饵料后,胃部及肠道会呈现出饵料的颜色。
饵料通过肠道的时间较快,约为20~25 min,所以正常粪便的颜色应与饵料的颜色接近为褐色。
4.1.2处理方案褐色粪便为正常粪便,继续保持即可。
4.2黑褐色粪便黑褐色粪便性状见表2。
4.2.1原因分析黑褐色粪便为非正常粪便,较正常粪便短,一般小于1 cm,表明投料量不足,新的粪便未形成,老的粪便在肠道内存留时间较长。
4.2.2处理方案适量增加投料量及次数。
4.3绿色粪便绿色粪便性状见表3。
4.3.1原因分析绿色粪便为非正常粪便,一般出现在放苗后,水中浮游微生物不足,加上投喂开口料不及时或量不足,虾苗饥不择食,摄食池中的青苔、死藻等一些绿色的东西,导致粪便为绿色。
白便

南美白对虾拉白便现象治疗(1)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会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每公斤饲料添加多糖3-4克+奇克(肠道粘膜修复因子)4克,连续投喂7-10天。
(3)据了解,南美白对虾拉白便现象很常见,如果不及时有效处理的话,很快就会出现空肠空胃情况,然后就是偷死。
在对虾刚开始拉白便的时候,养殖户可以通过调水以及内服抗生素等办法可以减少对虾死亡,大家都知道如果对虾开始空肠空胃的时候,治疗难度就很大,成功率很低,多数养殖户也会直接选择放弃,因为治疗产生的成本十分不划算,不如直接抓虾上市,合适的话要尽快补苗。
对于治疗对虾拉白便的方法,很多人都试过很多方法,成功不成功都要试一试,下面我们介绍一个对虾拉白便成功治疗的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该案例由厦门利洋公司提供,广西防城港光坡镇大龙村傅老板南美白对虾池塘面积6亩,水深1.5米。
到2011年8月2日放苗64天时,发现吃料很慢,一连好几天都加不上料。
巡塘看下风角落漂着很多短短细细的白条(如图),料台上已发现空胃空肠的虾,怀疑对虾是因为肠炎而拉白便。
8月2日上午10点用简易测试盒测定水质指标:pH值8.3,氨氮0.2毫克/升,亚硝酸盐0.4毫克/升,藻类以栅藻、小球藻为主。
镜检肠道内有大量的细菌。
当天外泼:“三黄散”(1.5亩/包)+“恩诺沙星(200 g/包)”(1包/亩)。
内服:“正露康”(40斤料/包)+“肠利康”(20斤料/包)。
同时配合“底居安(1 kg/包)”(4亩/包)+“底加氧”(2亩/包),连用三天。
8月4日,对虾拉白便现象明显减少,吃料也快了。
8月5日,没有发现白便现象。
后来又转喂“利多精”+“生命素”,坚持三天搞一次改底,对虾活力很好,再没有复发拉白便现象。
去年南美白对虾的拉白便情况非常普遍,轻者“吃料慢”“趴边”,重者肠道发白(特别前部),死亡率较高。
外用、内服抗菌药物效果明显,判定对虾拉白便应该是由细菌引起。
发病前期及时治疗效果很好,如果后期肠道和肝脏发生严重病变时,治疗效果差,所以对虾养殖户一定要注意观察虾粪便是否正常,并及时作出判断。
南美白对虾白便肠炎的防治

南美白对虾白便肠炎的防治作者:张水波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3期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白便肠炎(也叫空肠白便病)多发,且呈逐年蔓延趋势,危害比较严重。
现将其发病原因、主要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流行情况与主要症状2010年部分土池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开始出现白便现象,但危害较轻。
2011年土池养殖的虾塘白便肠炎肆虐,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均不同程度出现且呈蔓延之势,危害比较严重。
多数虾塘发生白便肠炎后不久就开始出现空肠、空胃、游塘,继续恶化则出现趴边、偷死。
白便肠炎主要症状有:虾粪细长呈白色(如棉线)、有黏性、浮在水面,大量聚集后散发恶臭。
发病初期虾摄食正常,但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吃料慢甚至不吃料或虾体瘦弱(壳肉分离)的现象,且伴随游塘与偷死(虾肠道发红或肠道内有白色脓状物)。
典型的肠道病理变化为黏膜下层细胞增生,上皮细胞脱落;增生并纤维化的细胞层整体脱落,且可多次脱落,形成多次白便。
二、与普通肠炎的区别普通的肠炎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或摄食某些藻类(如蓝藻)中毒引起;病虾消化道呈红色,有的胃部呈血红色,中肠变红且肿胀,后肠部分外观混浊;春夏季节易发,用抗生素能较快治愈。
而白便肠炎发作很快,发作前都有暴食的现象,两三天时间感染率高达80%,并且较难治愈,用抗生素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效果不佳;从目前发病情况看,土池比高位池严重,淡水池比咸水池发病率更高。
三、发病原因我们认为,细菌只是造成对虾白便肠炎发生的原因之一,可能还与水质恶化、摄食变质饵料造成消化机能受损有关。
要全面有效控制白便肠炎的发生,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四、防治1. 预防。
①保持水质清新,及时杀灭藻类,以提高水体稳定性,不要等蓝藻成为优势种群后再处理。
②投喂优质饲料,不要投喂劣质、发霉变质的饲料,避免对虾摄食残饵和变质饲料患肠炎。
③平时多观察,检查料台时仔细观察虾粪情况(以粗短为好),定期使用解毒抗应激的生物制剂,如活菌王、利生素、解毒应激灵等。
【对虾养殖】如何防治对虾白便

【对虾养殖】如何防治对虾白便近些年来,肠炎白便一直是南美白对虾养殖路上的绊脚石,尽管养户朋友们对内环境的防控十分重视,但是每年的肠炎发病率还是很高,并且发病时间提前,发病范围越来越广。
一、白便的发病特征:在夏天对虾养殖过程中,水面上会发现白色物质,或在料台里经常见到,这就是养户俗称的白便。
白便并不是食物代谢消化后的产物,而是肝胰脏发生病变后脱落的组织细胞,因为夹带着肠粘膜粪便,溶水性差,就会成条的飘在水面或池塘岸边。
白便的出现意味着消化器官的衰竭,这种情况严重时是不可恢复的。
对虾一旦出现白便,会出现摄食量减慢或停食,肠道出现红肿、积水,虾体逐渐消瘦,最终衰竭而死。
二、形成白便的几种原因:1、中毒性肠炎夏季天气多变,连续阴雨天后转变为高温天气时,水体指标也会随着天气的变化急剧改变,水体变化过大,水体中的藻类因不能适应转变的环境而死亡引起倒藻。
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后,极易转换为蓝藻、裸藻、甲藻等有害藻类为主。
这些藻类繁殖能力强,产氧能力差,净化能力弱,使水质底质严重恶化,氨氮、亚盐、硫化氢超标,底热发臭,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会致使中毒性肠炎的发生。
由此我们建议:夏季多使用“强效EM”或“乳酵素”调水稳水,定期使用“臭氧水安”+“底生氧”,改底增氧,预防底黑底臭,控制有毒有害物质产生。
2、霉菌对虾饲料蛋白质含量偏高,夏秋季节,储存不当,饲料易产生霉变,长期投喂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容易诱发中毒,造成干细胞坏死,肝胰脏解毒及消化功能障碍,导致肠内粘膜和血细胞的坏死,即使少量的摄食也会诱发慢性中毒性肠炎。
由此我们建议:使用“酵香源”或“乳酵素”发酵液对饲料进行发酵,能起到减少霉菌毒素,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功效。
3、细菌感染主要以弧菌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引发。
此类池塘多伴有底质恶化,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其症状为:对虾消化道红肿,肠道膜变粗,直肠部分外观浑浊,界限不清,对虾体色暗红,感染的白对虾,肠粘膜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形成白便。
对虾白便没得治?瞎扯,先得把原理搞清楚了,才有得治!

对虾白便没得治?瞎扯,先得把原理搞清楚了,才有得治!白便(WFD)是虾类养殖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南美白对虾的WFD病是目前导致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当虾的消化系统发生障碍,粪便从正常(褐色)变为淡白色时,对虾的WFD病就开始了。
白便比正常粪便更有浮力,我们可以观察到它大多漂浮在水面上,与此同时,虾肝胰脏变白、变软。
虾农可以观察到,一旦看到白便,虾就会吃的少。
早期疾病迹象出现在料台和水面上,水体当中有大量漂浮的白色或黄色粪便(图1),有时也可以在料台上找到白色的粪便。
患病的虾的颜色往往较深,一段时间后,它们的身体会失去硬度,变得柔软无力,最终会死亡。
白便(WFD)通常在投苗后一到两个月出现,表现为虾肠道的采食量减少、饲料吸收利用减少,由于饲料系数(FCR)高、生长缓慢、收获时虾体大小不一等原因,WFD给虾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图1:受白便病影响的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及池塘边缘虾感染WFD的迹象和症状:·鳃色变深(图2)·肝胰脏和肠道变白变淡(图3)·水面漂浮的白色粪便(图1)·增长缓慢·被感染的虾,壳变软(图4)图2.受白便病影响的虾,鳃发黑图3.健康虾(左)与WFD感染虾(右)的比较图4. 感染WFD的壳变软,左:正常虾,右:软壳感染WFD的主要原因(确切原因尚不清楚)11.1:细菌:肝胰腺和中肠内的弧菌属(图5)图5.TCBS琼脂平板显示粪便中的弧菌1.2:肝胰腺和中肠中出现Gregarins原生动物(图6)图6.寄生虫22.1:积累的污泥在集约化虾池中,污泥的积累影响着养殖生产的重要因素。
污泥是由粪便、未食用的饲料和死去的浮游植物产生的。
污泥沉积物是造成生物需氧量(BOD)增加、有机物营养矿化和有毒代谢物形成的原因。
同时,污泥提供了过量营养,池塘浮游植物生长快、死亡快,不能控制其在最佳浓度。
随着浮游植物的快速生长,pH值也随之快速波动。
其次,浮游植物的死亡和下沉到池塘底部会造成缺氧现象。
【对虾养殖】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处理方案(四)

【对虾养殖】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处理方案(四)一、拖便当肝胰腺和肠道的代谢消化能力不良或有病原菌感染时,粪便夹带肠粘膜排出体外,因部分肠粘膜没有和虾体完全脱离而形成拖便现象。
对虾拖便时一般会伴有慢料、肠道变粗或发红等症状,可连续内服健肠四件套:“产酶益生素”/“乳酸芽孢M3”+“强效EM”+“电解活性多维”+“低聚糖863”调理肠道,一般5-7天,拖便现象逐渐消失,消化功能恢复正常。
二、白便高温天气是白便等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一旦出现,处理起来比较棘手,建议大家预防为主,“治未病” 。
养殖前期,饲喂开口料或零号料时,建议使用“强效EM”/“强效乳酸菌”+“海洋红酵母”/“水产诱食酵母”提前泡料酸化发酵,养护肠道效果明显。
养殖中后期,要严格控制对虾摄食量,不要盲目增料,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发酵饲料。
没有发酵饲料的,推荐大家使用“循环周期拌料方案”:先内服两周期(7天为一周期)“强效EM”/“强效乳酸菌”+“低聚糖863”,“益生菌”+“益生元”高效增殖肠道菌群,提高肠道消化吸收能力。
规模化养殖场为降低成本,可先使用“乳酵素”发酵成乳酸菌液,稀释后替代“水”拌料使用;之后内服1周期“六味神草液”+“大蒜精华素”,清热解毒,保肝利肠;以上方案循环使用,可有效预防白便、肠炎等肠道疾病发生。
若已出现白便,建议连续使用“菌毒双克”/“六味神草液”+“聚维酮碘”消毒水体,连续使用“底毒净”或“底黑安”氧化池底,同时减料,大量拌服“六味神草液”+“低聚糖863”+适量土霉素或氟苯尼考3-5天后,再拌服“强效EM”或“强效乳酸菌”+“低聚糖863”调理肠道。
三、肝脏病变正常情况下,肉眼观察肝胰脏为灰褐色,有白边。
一般来讲,投喂饲料量越大,养殖时间越长,肝功能相对越弱,免疫力和消化能力随之下降,所以要定期护肝。
如果未发现肝脏有发黄、发红、肿大时以营养护肝为主,饲料中定期添加保肝四件套:“保肝灵”/“肝舒”+“肽菌素”+“低聚糖863”+“速调速补”。
(未阅读)从这几点下手,对虾白便问题轻松解决

(未阅读)从这几点下手,对虾白便问题轻松解决在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过程中,如果南美白对虾出现排白便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好后果会比较严重,就算虾能够活过来,对之后的生长会有很大的影响。
南美白对虾出现白便,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虾的肝胰腺和肠道出现了问题,消化道内的一些上皮细胞出现病变之后脱落与内容物一起形成白便。
在养殖过程中虾出现这种问题与下面几种情形密切相关。
白便病症状:往往表现为初期对虾摄食正常,随后出现吃料慢甚至不吃料,随后排出细长白色有粘性的粪便,附着在料台上或者漂浮于水面,大量聚集有恶臭散发。
解剖后肠道上层粘膜脱落和下层粘膜增生及水肿,严重时空肠,肝脏表现萎缩或肿大或坏死。
白便”的主要成分为肝脏排出的病变组织,肠道脱落的粘膜以及少部分正常的粪便成分。
产生白便原因1、过量投喂:这种在虾的生长旺季易出现,因为这时候虾的吃食量会猛增,如果我们在投喂时量没把握好的话很易出现投喂过量而出现白便的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投喂量或是在饲料中加入一些益生菌之类的来调理虾的肠道菌群以起到辅助虾提高消化、吸收能力而减少整个消化道的压力。
2、细菌感染: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弧菌类细菌,这种菌主要危害到虾的肠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肠炎病,虾肠道发炎、发红并有些肿大。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给虾内服大蒜素或是硫酸庆太霉素之类的抗菌药物都可以,情况严重的要对养殖水体消毒,否则也很难控制住病情。
3、水质不良,底质差:其实这一因素是很多疾病的诱因,当水质不良时这些病菌才会失控地繁殖起来,从而影响到虾的健康,因此养好水才是保证其健康的根本所在。
而底质则是对虾疾病的万恶之源,对虾属于底栖动物。
底质环境由于残饵、粪便、死藻的大量累积导致水体发臭、生物耗氧量和化学耗氧量增大,滋生大量有害细菌。
底质好不好决定了对虾的是否患病。
底质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指标不容忽视。
在这些有害物质长时间威胁下,容易引起虾肝胰腺和肠道的病变,出现白便现象。
南美白对虾白便肠炎的防治

浊; 春夏季节易发 , 用抗生素能较快治愈 。 而白 便肠炎发作很快 ,发作前都有暴食 的现象 , 两
三 天 时 间感 染 率高 达 8 0 %,并且 较 难 治 愈 , 用
千克饲料添加三黄散 1 0 ~ 1 6 克 +氧氟沙星 ( 原
1 . 预防。①保持水质清新 , 及时杀灭藻类 ,
以提高 水体 稳定性 ,不要 等蓝 藻 成 为优 势种 群 后再 处 理 。②投 喂优 质饲 料 , 不 要投 喂劣 质 、 发 霉 变质 的饲 料 ,避免 对 虾摄食 残 饵 和变 质饲 料 患肠 炎 。 ③ 平 时多观 察 , 检查 料 台时仔 细观 察虾 粪情况( 以粗 短 为 好 ) , 定 期 使 用 解 毒抗 应 激 的
( 作 者联 系地 址 : 福 建省 漳 州市水 产技 术推 广站
邮编 : 3 6 3 0 0 0 )
霉素 2 0万 ~ 4 0 万 国际单 位 , 每天 2 次, 连续 3 ~ 5 天。 6 . 全 身药物 治疗 。发 病 后为 防止 母兔 继 发全 身感 染
1 0 0 ~ 1 5 0 克 炒熟 , 捣 烂后 加 白酒 5 0 ~ 1 0 0 毫 升拌匀 , 趁热 敷 患处 , 并 用纱 布 固定好 , 每天 1 次, 连用 3 天。
克体重用庆大霉素 1 万单位 、维生素 B 注射液 0 . 5 毫
升、 安痛定注射液 0 . 5 毫升、 大青叶注射液 0 . 5 毫升 , 混合 后肌内注射 , 每天 2 次, 连用 3 天。 7 .中药治疗法 。金银花 、 连翘各 9克, 野菊花 、 蒲公 英、 紫花地 丁各 1 5 克, 水煎取汁 内服 , 每天 2次 , 每只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美白对虾的白便与拖便的形成及防治办法
一、当前“白便、拖便”发生状况
对虾白便两年前开始流行,如今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过程中,“白便”,“空肠空胃”以及“偷死”已经成为困扰养殖户的三大难题。
尤其是拉白便问题近日来越发严重。
通常来说,一旦对虾出现拉白便的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很快就会演变为空肠空胃,甚至恶化为大面积偷死,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预防对虾偷死,提高养殖成功率,我们必须重视对虾白便的问题。
虾农总结养虾有三关:“白便”“空肠空胃”和“偷死”(死虾肝脏萎缩、壳肉分离)。
目前“偷死”已成危害养虾业的头号杀手,可以说白便是偷死的初始阶段,为“偷死”亮起了红灯,所以我们预防白便治疗白便最能有效遏制后期的“空肠空胃”,以及“偷死”造成的巨大损失。
可能引发“白便”的因素:
1.虾苗幼体肝胰脏的健康程度,肝胰脏的结构和功能是否健全;
2.苗场标苗期间是否用过伤害肝胰脏的产品,比如过量的抗生素;
3.养殖期间水质底质、天气是否恶化,尤其是弧菌是否超标;
4.养殖期间对虾是否吃到乃至长期吃到伤肝的食物。
如:副溶血性弧菌、腐败霉变的饲料、死藻或其它含化工成分的伤肝食物。
二、“白便”的症状:
虾粪细长呈白色(如棉线)、有粘性、浮在水面、大量聚集有恶臭散发。
初始阶段对虾摄食正常,但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吃料慢甚至不吃料或虾身瘦弱(壳肉分离),且伴随游塘及偷死(虾肠道发红或肠道有白色脓状物)。
典型的肠道病理变化为粘膜下层细胞增生,上皮细胞脱落;增生并纤维化的细胞层整体脱落,且可多次脱落,形成多次白便。
三、“白便”的原因分析:
1.细菌感染
实验室发现,“白便”的主要成分为肝胰脏排出的病变组织、粘液和毒液,肠道脱落的粘膜以及一些正常的粪便成分,而非人们常规认为的虾粪便。
从“白便”中检测出大量的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等致病菌。
这些致病菌聚集在池塘底部,附着在饲料、残饵、有机碎屑、死藻上不断繁殖生长。
对虾吃食这些物质后,通常引起胃肠道感染、心肌损害、肝胰脏明显萎缩。
很多发病池塘停料后,对虾发病程度明显减轻。
2.藻毒素
藻毒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七肽单环肝毒素,主要为微囊藻毒素;另一类为神经毒素,主要为鱼腥藻毒素-a。
肝毒素直接导致肝胰脏肿大、萎缩、出血、坏死以及胃肠道炎症、坏死等病变;神经毒素是一种潜在的神经肌肉传导阻止剂,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导致骨骼肌肉等瘫痪,重症者可因呼吸系统屏障而致死。
3.水质恶化
南美白对虾是底栖动物,在他们生活的中下层水体,由于残饵、粪便、死藻的大量累积以及滥用絮凝性底改等因素导致该层水质、底质发热、发臭、泛酸,生物和化学耗氧量大,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成为原生动物、细菌、病毒的滋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聚毒层”。
“聚毒层”如不及时消除,就会加重肝胰脏负担,腐蚀肠粘膜,最终导致“白便”。
往往并发黑鳃、黄鳃、烂鳃、烂眼、红须、红尾、烂尾、断须、白浊等症状。
4.霉菌毒素
由于劣质的原料和贮存方法不当等原因,往往造成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
长期食用霉变的饲料,造成肝细胞坏死,肝胰脏解毒和消化功能障碍。
导致肠内黏膜和血细胞的坏死,这些细胞可以产生胰腺,胃腺,使一些器官颜色变浅。
这些副作用反过来又导致对虾生长缓慢,饲料效果变差。
霉菌毒素使对虾机体免疫受到抑制,容易诱发大规模的疾病。
5.滥用药物滥用抗生素、消毒剂、杀虫剂均能导致对虾肝胰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肝功能障碍。
6 .品种不良,体质欠佳
投放的虾苗品种不良,自身体质较差,肝胰脏的结构和功能不健全。
四、治疗方案:
1、360度改底解毒(10kg沸石粉+2升强度有机酸用2亩)。
2、小时后内服丁酸乳杆菌200g拌料80斤两用3天,严重者可丁酸乳杆菌200g泼洒2亩/
3、间隔一天360改底解毒,超能+芽孢补充水体有益菌群,提升水体消化能力。
五、预防
(1)加强管理:保证每天至少巡塘三次,检查料台时注意观察对虾的摄食、活力及粪便的情况;关注天气预报,以及时对气候变化做出预防措施。
(2)合理投料:投喂适量丁酸乳酸菌,投料量和投料次数要合理。
(3)保肝健肠:加强营养,及时补充矿物质及维生素等。
(4)稳水改底:定期进行塘底消毒。
丁酸乳杆菌介绍:
1、修复肠道、提高采食:丁酸乳杆菌主要代谢产物是生物丁酸和乳酸等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是南美白对虾肠道上皮细胞的能量来源,充足的丁酸和乳酸能保障肠道细胞的活力,促进粘蛋白和防御素的分泌,强化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诱导SIgA的产生;能促进甲壳类动物肠道快速修复,恢复其生理机能提高采食,减少白便和拖便的概率,大大降低南美白对虾空肠空胃的发生。
2、抑制病菌、防治肠炎:生物丁酸和乳酸是南美白对虾肠道最大优势益生菌群--双歧杆菌的益生元,可促进双歧杆菌在南美白对虾体内的快速增殖,稳定肠道微生态环境。
生物丁酸和乳酸能够创造酸性环境,消除超氧化物,降低氧化还原电势,抑制南美白对虾体内弧菌等有害病菌的生长,减少肠炎发生;
3、高效定植、提高免疫:丁酸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属肠道原籍菌,在白对虾肠道更易定植,二者具有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肠道优势菌群,因为白对虾的消化系统简单所以更容易形成稳固的肠道生物屏障;
4、稳定水体,降低PH值:改善水体环境,稳定和降低水体PH值及非离子态氮的危害,能够有效分解水体过多有机质、有毒物质如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在水体中的产生与积累,防止水体污染,利于养殖动物的生长;
5、营养转化、存进生长:促进南美白对虾机体对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