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的症状及处理
药物过敏反应及应对措施

药物过敏反应及应对措施药物过敏反应是指个体对特定药物产生过敏反应的现象。
药物过敏反应可能从轻微的瘙痒和红疹开始,也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休克甚至死亡。
为了避免和减少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我们应该了解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类型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类型1. 皮肤反应:皮肤反应是最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之一。
它通常表现为瘙痒、红疹、荨麻疹等。
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水肿、鳞屑、疱疹等。
常见引起皮肤反应的药物包括青霉素类、磺胺类等。
2. 呼吸系统反应:药物过敏反应还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紊乱。
轻度呼吸系统反应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喉咙刺痛等。
但如果药物过敏反应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气道痉挛、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3. 消化系统反应:某些药物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的异常。
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肠梗阻、黄疸等。
4. 系统性过敏反应:系统性过敏反应是最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之一,也被称为过敏休克。
此类反应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心率加快、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过敏休克是一种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就医。
二、应对药物过敏反应的措施1. 避免接触过敏源:如果你已经确定对某种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尽量避免与该药物接触。
告知医生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情况,医生会选用其他合适的药物替代。
2.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症状较轻且能够忍受,你可以先暂停使用药物并观察情况。
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恶化,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3. 应急药物:对于已经确定过敏反应的人,医生可能会建议携带紧急药物,如抗组胺药物或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
这些药物可以迅速缓解过敏反应,但使用前请遵医嘱。
4. 过敏测试:如果你对药物过敏反应感到困扰,可以请医生进行过敏测试。
过敏测试可以帮助确定你对哪些药物过敏,从而避免将来的药物过敏反应。
5. 了解药物: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了解药物的剂量、成分和禁忌症非常重要。
如果你对某种药物存在过敏风险,务必谨慎使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药物过敏反应的判断及处理

一、过敏性休克的症状特点: 1、有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
80/50mmHg以下,出现意识障碍,轻则 朦胧,重则昏迷。
静脉用药过敏反应
2、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出现过敏相关症状:
皮肤粘膜表现:皮肤潮红,痛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 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
呼吸系统:喷嚏(有时连打),水样鼻涕,声哑,刺 激性咳嗽,诉有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呜,憋 气,紫绀,窒息。
输液反应
3、浅静脉炎:
原因:长期输液浓度过高,刺激性强的药液, 或静脉内放管时间长,无菌操作不严。 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状红线,局部组织发 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 全身症状。 处理:抬高患肢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 硫酸镁热湿敷。
输液反应
4、空气栓塞:
原因:输液时空气未排空,橡胶管连接不严。 症状:胸部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听
输液反应
2、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
原因:输液过快,循环血量剧升,心脏负担过重而引 起.
症状:突然(没有任何先兆)出现呼吸困难,气促, 咳嗽,泡沫痰或泡沫血性痰,(严重时痰可从口鼻涌 出,肺部出现湿罗音)
处理:①立即控制输液速度。立即取端坐位,两腿下 垂。吸氧(30%酒精湿化)。②立即吗啡5-10mg肌注 。③生理盐水20ml+西地兰,IV。④速尿20-40mg, IV。⑤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或用血压计袖带 适当加压。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
原因:输液过快,循环血量剧升,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
立即地塞米松10mg,IV。
损害为特点,可有急性溶血性贫血、白 ②血清过敏性休克,如TAT、白喉抗毒素、蛇毒抗毒素。
其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小便失禁。
药物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药物过敏反应抢救流程药物过敏反应的抢救流程如下:首先,要了解患者的接触史和突发过敏症状,如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休克和神志异常。
在发现过敏症状后,应立即停用或清除过敏药物,并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
紧急评估气道阻塞情况,包括大管径管吸痰和检查气道是否阻塞。
如果气道阻塞,需要进行管切开或插管。
同时,需要检查呼吸的频率和程度,是否异常。
还要检查是否有脉搏和循环是否充分,以及神志是否清楚。
如果患者呼吸异常,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没有上述情况或已经处理完毕,需要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
如果患者仅有皮疹或荨麻疹表现,需要进行二次评估,检查是否仍有休克表现或气道梗阻症状。
如果具有上述征象之一,需要继续观察2-4小时,并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病情恶化,口服药抗过敏治疗和肾上腺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肾上腺素可以首次使用0.1%肾上腺素0.5-1ml进行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必要时15-20分钟可重复给药。
对于心跳呼吸停止或者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大剂量给予0.1%肾上腺素1-3ml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无效3分钟后3-5ml。
如果仍然无效,可以进行6-15μg/min静脉滴注。
此外,糖皮质激素也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应用地塞米松10mg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静脉推注,然后滴注维持。
在评估通气是否充足方面,需要检查是否有进行性声音嘶哑、喘鸣、口咽肿胀、喉头水肿、面部及颈部肿胀和低氧血症等气道梗阻表现。
如果患者有气道梗阻表现,需要加强气道保护,吸入沙丁胺醇,并在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在评估血压是否稳定方面,如果患者血压过低,需要快速输入1-2L等渗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如果血压不回升,应用多巴胺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
此外,还需要纠正酸中毒,如使用5%碳酸氢钠125ml静脉滴注。
如果病情仍然没有好转,需要继续给予药物治疗,包括醋酸泼尼松、H1受体阻滞剂、H2受体阻滞剂、10%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C等。
药物过敏的症状识别与处理

药物过敏的症状识别与处理药物过敏是指个体对某些药物产生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各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和体征。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药物过敏的症状识别和处理的专业指导。
一、药物过敏的症状识别药物过敏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过敏症状:1. 皮肤症状:药物过敏常见的皮肤症状包括皮疹、瘙痒、荨麻疹等。
这些症状通常是过敏反应的早期表现。
2. 呼吸系统症状:药物过敏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哮喘、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是因为药物引起的过敏性反应导致的。
3. 消化系统症状:药物过敏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是因为药物引起的肠道过敏反应。
4. 心血管系统症状:药物过敏可能引起心动过速、低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是因为药物引起的过敏性反应导致的。
5. 全身性症状:药物过敏可能导致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性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是药物引起的全身性过敏反应。
二、药物过敏的处理药物过敏的处理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处理步骤:1. 立即停用引起过敏的药物:一旦出现药物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2. 寻求医疗帮助:药物过敏可能需要医疗干预,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3. 描述症状和用药史:向医生详细描述出现的症状和用药史,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4. 过敏检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过敏检测,以确定具体的过敏原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 抗过敏治疗:根据医生的指导,可能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以缓解过敏症状。
6. 预防措施:了解自己的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的药物,并在使用新药物时谨慎。
三、药物过敏的预防药物过敏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了解个人药物过敏史:了解自己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包括已知的过敏药物和可能的过敏反应。
2. 告知医生用药史:在使用新药物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史,包括已知的过敏药物和药物过敏症状。
药物过敏急救措施

药物过敏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对药物过敏进行急救非常重要。
以下是关于药物过敏急救措施的详细介绍:一、了解药物过敏的症状药物过敏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皮肤瘙痒、红疹、荨麻疹、呼吸急促、喉咙肿胀、咳嗽、噁心、呕吐、腹泻、头痛、眩晕、意识模糊等。
在发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考虑可能的药物过敏反应。
二、立即停止用药并寻求医疗帮助一旦出现可能的药物过敏症状,患者应立即停止使用引发过敏的药物,并尽快就医。
及时就医是保护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在等待医疗帮助期间,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哮喘症状,应让患者坐起来并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和焦虑情绪。
四、紧急处理严重过敏反应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休克,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首先,确保患者平卧,抬高下肢,保持体位稳定。
其次,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患者的症状和病史,以便他们提前准备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使用急救药物在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可能会使用肾上腺素注射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而在等待医疗帮助时,如果患者有预先配备的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可以按照产品说明书指导使用。
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在急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哮喘、心律失常等。
七、避免再次接触致敏药物一旦确认患者对某种药物过敏,应避免再次接触该药物或同类药物,避免再次引发过敏反应。
八、寻求过敏测试和专业指导药物过敏不仅需要急救处理,还需要进行过敏测试,确定过敏原,并根据测试结果避免再次暴露在致敏物质中。
同时,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制定个性化的避免过敏反应的方案。
以上就是药物过敏急救措施的详细介绍。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药物过敏,保护自己及他人的健康安全。
常见药物过敏反应及应对策略

常见药物过敏反应及应对策略药物过敏反应是指人体对某种药物引起的异常反应,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水疱、荨麻疹、呼吸困难、血管性水肿、休克等症状。
药物过敏反应对身体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危及生命。
因此,正确应对药物过敏反应显得尤为重要。
1. 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有哪些?(1)皮肤瘙痒、红斑、水疱、荨麻疹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会在用药后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
(2)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咳嗽、哮喘、气喘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在用药后的第1个小时内出现。
(3)药物热,轻则体温升高,重则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
(4)药物性休克,通常表现为意识丧失、呼吸急促、脉搏变弱、皮肤苍白等症状,可能会导致死亡。
2. 应对药物过敏反应的策略(1)快速停用药物。
当出现药物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尽快就医。
(2)使用抗组胺剂。
对于轻微的皮肤症状,可以使用抗组胺剂来减轻症状。
抗组胺剂可以抑制过敏反应引起的组织炎症和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减轻瘙痒症状。
(3)使用肾上腺素。
药物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立即使用肾上腺素以增加血管张力,改善心跳功能,从而提高血压和心跳。
肾上腺素是一种强效刺激剂,但它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斟酌使用,一般情况下,只能在医院进行治疗。
(4)使用激素。
如果皮肤症状和药物热症状严重,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
短期使用激素可以有效减轻过敏反应症状,但长期使用会产生很多副作用,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使用和剂量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5)进行渐进性过敏原暴露。
在药物过敏反应后,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重复使用该药物,这时可以采用渐进性过敏原暴露,即逐步增加药物剂量,观察患者反应,直到达到正常剂量,这有助于避免再次过敏反应。
总之,药物过敏反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反应,严重的过敏反应往往危及生命。
如果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尽快就医,根据药物过敏反应的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药物过敏的症状及处理

药物过敏的症状及处理由于药物反应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我们要重视起来,那么药物过敏的症状及处理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药物过敏的症状及处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药物过敏的症状1、药物过敏会出现呼吸道阻塞症状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及肺水肿所引起。
表现为胸闷、心悸、喉头堵塞感、呼吸困难、脸色涨红等,伴有濒危感、口干、头昏、面部及四肢麻木。
2、药物过敏会出现微循环障碍表现为面部苍白、烦躁不安、畏寒、冒冷汗、脉搏微弱及血压下降等。
3、药物过敏会出现中枢缺氧症状表现为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药物过敏会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可能伴瘙痒、荨麻疹及其他皮疹。
防止过敏性休克发生,必须在用药前了解患者及有关家属的药物过敏史,必要时可进行药物皮试。
药物过敏的处理1.去除病因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药物是首先采取的措施,切忌在已经出现药物反应的先兆表现时继续用药。
2.支持疗法给患者以有利的条件,避免不利因素,以期顺利地度过其自限性的病程,如卧床休息、饮食富含营养,保持适宜冷暖环境,预防继发感染等。
3.加强排泄酌情采用泻剂、利尿剂,以期促进体内药物的排出。
4.药物治疗(1)轻症病例:①抗组胺药物1~2种口服。
②维生素C静注。
③10%葡萄糖酸钙或10%硫代硫酸钠静注。
④局部外搽含有樟脑或薄荷的炉甘石洗剂,一日多次,可止痒、散热、消炎,一般一周左右可痊愈。
(2)病情稍重的病例:①卧床休息。
②涂上述药物。
③强的松口服,一般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
(3)严重病例:1)皮质类固醇: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10%氯化钾加入5%~10%葡萄糖液缓慢滴注,宜保持24小时连续滴注。
待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大部分消退及血象正常时,可逐渐递减激素用量,直至改用相当量的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口服。
如皮疹消退,全身情况进一步好转,再逐步减少激素口服量,原则是每次减量为当日用量的1/6~1/10,每减一次,需观察3~5日,随时注意减量中的反跳现象。
药物过敏应急处理流程

药物过敏应急处理流程
药物过敏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严重的生命威胁。
以下是药物过敏应急处理的流程:
1. 马上停止用药:如果出现可能是药物过敏的症状(如皮疹、肿胀、呼吸困难等),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通知医生。
2. 与医生联系:及时与医生或药剂师取得联系,告知发生药物过敏的情况,并咨询应急处理措施。
3. 寻求紧急医疗救助:如果症状严重,特别是出现呼吸困难、喉咙肿胀、面部肿胀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救护车)前往医院,同时告知接线员可能是药物过敏导致的急救情况。
4. 监测血压和呼吸:如果可能,监测血压和呼吸率,并记录下来。
这些数据对医生在处理药物过敏时可能有帮助。
5. 使用紧急药物:如果医生或药剂师指导的话,可以使用一些紧急药物来控制过敏反应,如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类固醇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但是使用紧急药物之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6. 避免再次使用相同药物或相关药物:如果发生过药物过敏反应,要避免再次使用相同的药物或与之相关的药物,以免再次引发过敏反应。
7. 咨询专业医生:在过敏反应稳定之后,尽快咨询过敏专科医
生或皮肤科医生,并进行相关的过敏测试,以了解到底是哪种药物引起了过敏反应,并避免以后再次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具体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药物使用应根据医生或专业医师的指导来进行。
如果出现药物过敏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过敏的症状及处理
1、药物过敏会出现呼吸道阻塞症状
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及肺水肿所引起。
表现为胸闷、心悸、喉头堵塞感、呼吸困难、脸色涨红等,伴有濒危感、口干、头昏、面部及四肢麻木。
2、药物过敏会出现微循环障碍
表现为面部苍白、烦躁不安、畏寒、冒冷汗、脉搏微弱及血压下降等。
3、药物过敏会出现中枢缺氧症状
表现为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药物过敏会出现皮肤过敏症状
可能伴瘙痒、荨麻疹及其他皮疹。
防止过敏性休克发生,必须在用药前了解患者及有
关家属的药物过敏史,必要时可进行药物皮试。
1.去除病因
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药物是首先采取的措施,切忌在已经出现药物反应的先兆表现时
继续用药。
2.支持疗法
给患者以有利的条件,避免不利因素,以期顺利地度过其自限性的病程,如卧床休息、饮食富含营养,保持适宜冷暖环境,预防继发感染等。
3.加强排泄
酌情采用泻剂、利尿剂,以期促进体内药物的排出。
4.药物治疗
1轻症病例:①抗组胺药物1~2种口服。
②维生素C静注。
③10%葡萄糖酸钙或10%
硫代硫酸钠静注。
④局部外搽含有樟脑或薄荷的炉甘石洗剂,一日多次,可止痒、散热、
消炎,一般一周左右可痊愈。
2病情稍重的病例:①卧床休息。
②涂上述药物。
③强的松口服,一般2周左右可完
全恢复。
3严重病例:
1皮质类固醇: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10%氯化钾加入5%~10%葡萄糖液缓慢滴注,
宜保持24小时连续滴注。
待体温恢复正常,皮疹大部分消退及血象正常时,可逐渐递减
激素用量,直至改用相当量的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口服。
如皮疹消退,全身情况进一步好转,再逐步减少激素口服量,原则是每次减量为当日用量的1/6~1/10,每减一次,需观察
3~5日,随时注意减量中的反跳现象。
在处理重症药疹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出在激素的用量或用法不当方面,如开始剂量太小或以后减量太快。
2抗组胺药物:选用二种同时口服。
3输新鲜血液和血浆。
4抗生素:选用适当抗生素以预防感染,但必须慎重,因严重药疹患者,常处于高度
过敏状态,不但容易发生药物的交叉过敏,而且可能出现多原性敏感,即对与原来致敏药
物在结构上完全无关的药物产生过敏,引起新的药疹。
5局部治疗:重症药疹患者对皮肤及黏膜损害的局部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往往成为
治疗成败的关键。
早期急性阶段,皮损可用大量扑粉或炉甘石洗剂,以保护皮肤和消炎、
消肿。
如有渗液,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湿敷,每日更换4~6次,待干燥后改用
0.5%新霉素和3%糖馏油糊剂,每日1~2次。
眼结膜及角膜常受累,必须及时处理。
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冲洗,清除分泌物,滴醋酸去炎松或氢化可的松眼液,每3~4小时一次,每晚擦硼酸或氢化可的松眼膏,以
防角膜剥脱导致失明及结膜粘连。
口腔及唇部黏膜损害常妨碍进食,可用复方硼砂液含漱,外搽黏膜溃疡膏或珠黄散、锡类散等。
对无法进食者可用鼻饲。
6如伴发心、肺、肝、肾及脑等脏器损害,以及造血机能障碍等需及时作相应处理。
7密切注意水与电解质的平衡,并酌情给予三磷酸腺苷、辅酶A、肌苷及维生素B6等
药物。
1、在用药前,首先明确诊断,不要在病情未搞清前,采用多种药物围攻,以为总有
一种药物会产生效用,这样易出现不必要的药物反应。
2、对所用药物的成分、性能、适应证、禁忌证、副作用、配伍禁忌等应全面熟习掌握,做到不滥用、错用、多用药物。
3、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特别是对有过敏性体质者更不可忽视。
对有过药物过敏反应者,应注意交叉敏感或多源笥敏感反应的发生。
4、用药应有计划性,剂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久,并定期观察,
特别是应用有一定毒性的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物等,更应严密观察,经常检查血
象等。
5、某些器官有功能障碍时,常对某些药物不能耐受,如患肾病者需慎用重金属药物。
6、在用药期间应注意一些警告症状或不耐受现象,如皮肤瘙痒、红斑或发热等,一旦出现应考虑立即停药。
7、凡已发生过敏性药物反应者,都应发给药物禁忌卡,注明致敏药物名称及反应类型,以供复诊时参考。
猜你喜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