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关于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

合集下载

【汽车造型】第二章 汽车造型的发展

【汽车造型】第二章 汽车造型的发展

第一节
汽车车身形式的演变
三、甲壳虫型车身
1933 年,当时作为德国元首的希特勒授意大众汽车公司的费迪南德. 保时捷(F. Porsche,1875 ~1952) 博士设计一种大众化的车 型( 图2 ̄5)。 长时间的观察让保时捷发现了甲壳虫的形状具有完美的空气 动力性能,并将其运用到汽车造型中。甲壳虫型车身应运而生,并开创了汽 车造型仿生学的先河。
汽车车身形式的演变
鱼型车身把船型车身的后窗倾斜到极限,解决了船型车身在高速行驶时的 尾部涡流,线条更流畅优美,空间也更为宽敞;但是大面积的玻璃造成了结构 上的缺陷,横风稳定性不佳。鱼型车身的到来以1952 年通用别克轿车的面 世为标志,其代表车型还有Alfa Romeo 系列和1963 年Citr oen ̄DS19,如图2 ̄7 所示。
第一节
汽车车身形式的演变
六、楔型车身 汽车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发现楔形具有最完美的空气动力性能,而且楔形车 身(图2 ̄8)也很好地吻合了当时的流行潮流。 从1963 年司蒂倍.阿本提设 计的小客车开始,楔型车身一直流行至今。
七、小结 如今汽车市场的成熟、工程技术的不断革新、用户个性化定制的需求、细 分市场的不断拓展,促使各种新的车身形式层出不穷(图2 ̄9),而不是仅限 于流行某一种单独样式的车身。
第三节
一、博通
汽车造型设计机构介绍
世界上最早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由德高望重的设计大师Nucci B ertone( 吕思奥.博通)创立。博通的设计以其鲜明的造型风格而著称,早 期的作品线条硬朗、富有攻击性、具有强烈的科幻风格;近期的设计更为激进、 更前卫、更具突破性,不同于意大利设计公司,如图2 ̄22中所示的是博通 近几年连续推出的及其前卫、极具特色的概念车;但博通公司的量产车业务相 对较少,自从进入中国市场后,量产车的业务量也开始持续增长。

汽车造型发展的六个阶段

汽车造型发展的六个阶段

汽车造型发展的六个阶段
汽车造型发展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1、马车形汽车:早期汽车基本保留了马车的造型特点,如长长的发动机舱、短尾和两个面对面的座椅。

2、箱形汽车:为了解决汽车的动力问题,工程师将发动机移至车身前部,并采用长轴距设计,从而催生了箱形汽车。

3、甲壳虫形汽车: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甲壳虫形汽车应运而生。

这种车型重心低、空气阻力小,且驾驶和乘坐空间相对宽敞。

4、船形汽车:船形汽车的设计理念是将驾驶室、乘客舱和行李舱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船形轮廓。

这种设计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5、鱼形汽车:鱼形汽车的特点是车头较长、车尾上翘,形状类似鱼类。

这种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驾驶稳定性。

6、楔形汽车:楔形汽车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战斗机,车头尖、车尾宽,整体呈楔形。

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还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好的操控体验。

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研究

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研究

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经历了多次变革。

本文将围绕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从历史回顾、现状分析以及创新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当时,汽车还处于雏形阶段,车身多为马车型,追求的是功能性和实用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车身造型设计逐渐开始注重美学元素的运用。

进入20世纪30年代,流线型设计成为主流,强调圆润、流畅的线条,这一时期的车身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到了20世纪末,汽车车身造型设计开始追求个性化、运动化,如楔形、鸭嘴式等独特造型逐渐流行。

现代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更加注重个性化、节能环保和安全性。

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汽车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汽车厂商也在不断地迎合这一需求,推出各种独具特色的车型。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环保成为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安全性也是汽车车身造型设计不可忽视的一环,如车辆碰撞安全、风阻系数等都需要进行充分考虑。

未来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的趋势是多元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

多元化是当前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重要特点,汽车厂商正在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汽车车身造型设计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人性化,如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运用将使汽车更加贴近人们的需求。

可持续化也是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将环保材料和绿色制造技术运用于车身制造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

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未来也将继续朝着多元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在汽车车身造型设计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实用性,也要充分考虑美学因素,使汽车成为集实用性、艺术性和环保性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品。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身侧面造型设计已成为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越来越的焦点。

感性工学作为一种将人的感知、情感和体验纳入产品设计过程的方法,为车身侧面造型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

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

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
1. 前言
汽车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不断地与时俱进
和发展。

其中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将围绕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来进行分析与探究。

2. 车身设计的初期阶段
早期的汽车造型设计主要受到了当时的工艺、材料以及技术等
因素的影响。

最初的汽车设计是以实用性为主要设计指导思想的,车身面板单调,流线走向简单,汽车造型与功能完全一致。

3. 现代设计思想的逐渐体现
随着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设计人员开始注重汽车外形的美学
价值,早期汽车车身设计从功能转向了美学,从而引领了利用合
金材料、玻璃钢等新材料的趋势。

4. 消费市场对汽车外观需求的不断增加
随着消费者对外观要求的日益增长,汽车外观设计也逐渐与时
俱进,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汽车外观设计风格,如雾气灯、大包
围尺寸较大、车体的平面感较强等等。

5. 车身设计的个性化风格的盛行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中,各种汽车品牌努力推出更具科技、美观、实用等特点的汽车,并以此来塑造品牌的形象。

随着技术的发展
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设计人员也已开始走向个性化的设计方向。

6. 结尾
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从早期的工艺和设计角度
出发到现代的市场需求和设计风格等,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
必将继续推陈出新。

而我们对汽车造型设计的关注和支持也将不
断推动汽车产业的繁荣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美好的创新和
卓越的体验。

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

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

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一、起源阶段汽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

最初的汽车车身造型非常简单,由一个底盘、四个轮子、一个发动机和一个驾驶室组成。

这种车身造型在当时被称为“马车式”,因为它们与传统马车的造型非常相似。

二、早期改进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尝试改进汽车的车身造型。

早期改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改变汽车的外形,使其看起来更加流线型。

这种流线型的设计减少了空气阻力,提高了汽车的速度和燃油效率。

这一时期的汽车车身造型开始变得更加修长和流畅。

三、现代设计的兴起在20世纪初,汽车设计师开始将艺术元素引入到汽车车身造型中。

他们开始注重汽车的美感和独特性。

这一时期的汽车车身造型充满了曲线和流畅的线条,使汽车看起来更加动感和时尚。

四、战后时期的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行业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革。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注重汽车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汽车的车身造型变得更加简洁和实用,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五、多元化的车身造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不断变化,汽车的车身造型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现代汽车市场上,有轿车、SUV、敞篷车、跑车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车身造型,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六、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度增加,未来汽车的车身造型可能会朝着更加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

例如,电动汽车的兴起,使得汽车的车身造型可以更加灵活和创新,以适应电动汽车的特殊需求。

总结: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可以概括为从简单实用到流线型再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从最初的马车式造型到现代的流畅曲线,再到未来可能的环保节能设计,汽车的车身造型不断变化,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科技的进步。

无论是外观美感还是实用功能,汽车的车身造型都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为人们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和出行方式。

汽车外形的发展过程

汽车外形的发展过程

汽车外形的发展过程
汽车外形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始阶段:汽车诞生于19世纪末,最初的汽车外形形似马车,有四个大车轮、一个开放式驾驶室和一个后面的乘客座位。

汽车的外形简单实用,没有太多的装饰和曲线。

2. 早期阶段: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外形开始出现一些变化。

引擎开始移至车头,驾驶座位也开始封闭,车身逐渐变得长一些,并且开始出现一些车顶上的弧线设计。

这个阶段的汽车外形比较方正,由于使用的材料和生产工艺的限制,还不够流线型。

3. 流线型时代: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汽车外形开始追求流线型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车身开始流线型收窄,前脸变得更加圆润,车尾也开始有一些流线型设计。

这个时期的经典代表是宾利、福特等品牌的汽车。

4. 概念车和未来主义时代:20世纪50年代开始,汽车外形的设计开始更加大胆和未来主义。

各种概念车相继问世,外形奇特,前卫,充满科技感。

这个时代标志性的汽车设计有雪铁龙DS、宝骏聚焦等。

5. 现代主义与多样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汽车的外形设计逐渐多样化。

不同的汽车品牌和车型之间的外形差异越来越大,有的注重运动风格,有的注重家
用功能,有的注重时尚感。

同时,随着新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出现,汽车外形也更加流线型,更具科技感。

总的来说,汽车外形的发展过程是从简单的马车形状到流线型设计,再到多样化的现代主义风格。

不仅是汽车的功能与性能的提升,外形设计也越来越重要,成为汽车品牌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竞争力。

汽车造型的演变趋势

汽车造型的演变趋势

汽车造型的演变趋势
汽车造型的演变趋势可以总结如下:
1. 简约风格:近年来,汽车设计趋向简约、流线型的风格。

汽车外部造型更加简洁,去除繁琐的线条和装饰,强调简洁感和流线感,凸显现代感和科技感。

2. 线条流畅:设计师注重打造流线型的汽车造型,通过动感的线条和曲面设计提高整体的美感和运动感。

这种流畅的曲线设计不仅提高了空气动力学性能,还使得汽车更加具有时尚感。

3. 宽大平直设计:许多汽车品牌开始朝着宽大平直的设计风格发展。

车身线条更加简练平直,造型更加大气稳重。

这种设计风格可以给人以可靠感和安全感。

4. 高科技元素: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元素被应用于汽车设计中。

比如,LED大灯、悬浮式中控屏、智能驾驶系统等。

这些科技元素不仅提升了汽车的功能性,也为汽车增添了现代感和科技感。

5. 环保节能: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考虑到环保和节能。

设计师努力把节能环保的理念融入到汽车造型中,比如采用轻量化设计、流线型外观等。

总的来说,汽车造型的演变趋势是朝着简约、流线型、宽大平直、高科技和环保
节能方向发展的。

这些趋势不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时尚和科技的需求,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汽车市场和环境要求。

简述汽车外形的发展的过程

简述汽车外形的发展的过程

简述汽车外形的发展的过程汽车外形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经历了一个漫长而丰富多样的过程。

本文将从早期汽车外观的简单设计开始,逐步介绍汽车外形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汽车外形设计简单早期的汽车外形设计主要以实用为主,追求机械结构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这些汽车外形简单,通常由一个长长的底盘和一个安装在上面的驾驶室组成。

前轮和后轮安装在底盘两端,车身上方没有任何遮挡物。

这种简单的设计使得汽车在行驶时非常稳定,但外观上缺乏美感。

二、流线型外形的出现20世纪2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汽车外形设计理念出现了——流线型外形。

流线型外形通过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减少了空气阻力,提高了汽车的速度和燃油经济性。

这种外形设计为汽车增添了一丝动感和现代感,成为当时的潮流。

三、汽车外形的多样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汽车外观的需求不断增加,汽车外形开始多样化。

各种品牌的汽车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外形设计,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有些汽车注重豪华和奢华,外形设计充满了装饰和细节;有些汽车则注重运动感和动感,外形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还有一些汽车则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外形设计简洁而紧凑。

四、现代化外观设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外观设计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现代化外观设计将科技元素融入汽车外形中,使得汽车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和环保化。

例如,一些汽车采用LED灯光设计,使得汽车在夜间更加明亮和醒目;一些汽车采用全景天窗设计,增加了车内的采光和通风效果;还有一些汽车采用雾化喷漆技术,使得汽车外观更加独特和时尚。

五、未来汽车外形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汽车外形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改变。

未来的汽车外形可能会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可以根据驾驶者的需求进行自动调整和变化。

同时,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未来的汽车外形可能会更加简洁和轻量化,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总结起来,汽车外形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多样化再到现代化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1885年卡尔·奔驰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汽车,20世纪前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开始向多样化的实用性发展。

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汽车车身的造型也从马车型——箱式车身——甲壳虫车身——船形车身——鱼形车身——楔形车身——多用途轿车的演变,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关键词】汽车车身造型美学空气动力学目录摘要 (1)第1章绪论 (3)第2章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 (4)2.1马车型汽车 (4)2.2 箱型汽车 (4)2.3甲壳虫型汽车 (5)2.4船形汽车 (5)2.5鱼形汽车 (6)2.6楔形汽车 (6)第3章当代及汽车车身造型特点 (8)3.1 设计合理... . (8)3.2 良好的安全性... (8)第4章未来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趋势... ..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语 (12)第1章绪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

到了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造,并相继引入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继而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汽车车身不仅起到了容纳旅客和货物,还是保护运送对象免受风沙雪等自然侵袭或人为侵害,减少汽车的空气阻力等作用。

同时,它的造型又是汽车的功能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成为一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生动的综合反映。

在汽车工业百年发展中,其汽车车身造型从马车型——箱式车身——甲壳虫车身——船形车身——鱼形车身——楔形车身——多用途轿车的演变。

车身造型演变最具直观感和特色性。

汽车作为一种商品、一种交通工具,首先就是要向人们展示它的外形,外形的美观度、讨喜性直接影响着某一款车或者是汽车厂商的命运。

汽车外形设计,专业的说法叫汽车造型设计,是根据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塑造出最理想的车身形状。

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美去吸引和打动观者和购买者,使其产生购买欲望。

第2章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汽车造型师们把汽车装扮成人类的肌体。

例如:汽车的眼睛--前照灯;嘴——进风口;肺--空气滤清器;血管——油路;神经一电路;心脏一发动机;胃--油箱;脚——轮胎;肌肉--机械部分。

力图将一个冷冰冰的机械注入以生命,使之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感。

汽车车身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

2.1马车型我国古代早有“轿车”一词,是指用骡马拉的轿子。

当西方汽车大量进入中国时,正是封闭式方形汽车在西方流行之时。

那时汽车的形状与我国古代的“轿车”相似,并与“轿车”一样让人感到荣耀。

于是,人们就将当时的汽车称为轿车。

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形式,因此称为“无马的马车”。

英文名Sedan就是指欧洲贵族乘用的一种豪华马车,不仅装饰讲究,而且是封闭式的,可防风、雨和灰尘,并提高了安全度。

18世纪这种车传到美国后,也只有纽约、费城等少数大城市中的富人才有资格享用。

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时,车身由原来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式,其舒适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

福特将他的“封闭式汽车”(Closedcar)称为Sedan。

著名的福特T型车是马车型汽车的佼佼者。

2.2 箱形车身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1915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设计生产了一种新型车身。

它很像一个大箱子,箱子上部装有门窗,实际上只是在原来的马车车身上做了轻微的改进,人们称这类车为“箱型汽车”。

使乘车人免受了风雨灰尘的侵袭,人们把装有这类车身的汽车叫箱式汽车。

因为这类车的造型酷似于欧洲贵妇人们用于结伴出游和其他一些场合的人抬“轿子”式轻便座椅。

因此,它在商品目录中被命名为“轿车”。

说起箱式车身不由让人联想到大巴,现代大客车的车身不论是豪华型还是普通型,也不论内饰和外形如何变化,供乘客使用的空间仍是一个长方体的箱型空间,同时发动机由单杠变成4缸、6缸、8缸,气缸一列排开,发动机罩也随之变长。

也就是说,箱型车身延续至今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生命力。

2.3甲壳虫形汽车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气流牌小客车,流体力学研究中心的雷依教授,采用模型汽车在风洞中试验的方法测量了各种车身的空气阻力,首先采用了流线型的车身外型。

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试验。

1937年,德国设计天才费尔南德·保时捷开始设计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

甲壳虫不但能在地上爬行,也能在空中飞行,其形体阻力很小,“甲壳虫”也成为了该车的代名词。

保时捷博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使“大众”汽车成为当时流线型汽车的代表作。

从20世纪30年代流线型汽车开始普及到40年代末的20年间,是甲壳虫型汽车的“黄金时代”,该车型累计生产超过2000万辆的记录。

2.4船形汽车1945年,福特汽车公司重点进行新车型的开发,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49年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型V8型福特汽车。

因为这种汽车的车身造型颇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型汽车”。

福特V8型汽车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它在外形设计上有所突破,而且它还首先将人体工程学的理论引入到汽车的整体设计上,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结果。

所谓人体工程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解析的形体和能力,设计与之相吻合的机械与器具。

船型汽车不论从外形上还是从性能上来看都优于甲壳虫型汽车,并且还较好地解决了甲壳虫型汽车对横风不稳定的问题。

现在,福特公司的那种具有行李箱的四门四窗的轿车,已被全世界确认为轿车的标准形式。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船形汽车已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一种车型。

2.5 鱼形车身为了克服船型汽车的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作用这一缺陷,人们又开发出像鱼的脊背的鱼型汽车。

195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牌轿车开创了鱼型汽车的时代。

如果仅仅从汽车背部形状来看,鱼型汽车和甲壳虫型汽车是很相似的。

但如仔细观察,会发现鱼型汽车的背部和地面所成的角度比较小,尾部较长,围绕车身的气流也就较为平顺些,所以涡流阻力也相对较小。

另一方面,鱼型汽车是由船型汽车演变而来的,所以基本上保留了船型汽车的长处,诸如车室宽大,视野开阔,车身侧面的形状阻力较小,造型更具有动感,乘坐舒适等,这些都远远地超过了甲壳虫型汽车的性能。

另外,鱼型汽车还特别地增大了行李舱的容积,所以更适合于家庭外出旅行等使用。

正因为如此,鱼型汽车才得以迅速地发展。

但也同时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弱点:一是由于鱼型车的后窗玻璃倾斜得过于厉害,致使玻璃的表面积增大了一至二倍,强度有所下降,产生—了结构上的缺陷;二是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汽车的升力较大。

最初的鱼形汽车是美国1952年生产的别克牌小客车。

196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顺风牌和1965年的福特·野马牌都采用了鱼形造型。

自顺风牌问世后,世界各国逐渐生产鱼形汽车。

2.6 楔形车身楔形汽车是从空气动力学来设计的,这类车型通常现代感和速度感比较强。

为了克服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的升力,同时从根本上解决鱼形汽车的升力问题。

设计师最终找到了一种新车型--楔形。

第一次按楔形设计的汽车是1963年的司蒂倍克·阿本提,这辆汽车在汽车外形设计专家中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1968年,奥兹莫比尔·托罗纳多改进和发展了楔形汽车,1968年又为高级轿车埃尔多所采用。

楔形造型主要在赛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因为赛车首先考虑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问题对汽车的影响,车身可以完全按楔形制造,而把乘坐的舒适性作为次要问题考虑。

如20世纪80年代的意大利法拉利跑车,就是典型的楔形造型。

楔形造型对于目前所考虑到的高速汽车来说,无论是从其造型的简练、动感方面,还是从其对空气动力学的体现方面,都比较符合现代人们的主观要求,具有极强的现代气息,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速度的快捷感。

汽车发展到鱼形,关于空气阻力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楔形继承了这一成果,并有效地克服了鱼形车的升力问题,使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有了显著的提高,当之无愧为目前最为理想的车身造型。

第3章当代汽车车身造型的特点3.1 设计合理今天的车身外部造型设计,在专业人员眼中被称作“流线形设计”。

按照造型师们的新理念,汽车外形的连接完整性不应再依靠挺拔的棱角去表现,是要各种曲面光滑的连接以及微妙的光学效果与视觉效果显示出来。

当代汽车造型从合理的设计、良好的安全性都在诠释着汽车造型的发展,也更加的符合当代人们对车身美观的需求性,使得车身造型更加圆滑、光顺、动感。

3.2 良好的安全性随着人们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碰撞事故也频发。

设计师或者消费者把安全性能作为衡量汽车优劣的重要依据。

为了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近年来设计师们将精力主要集中在使头枕具有足够的高度以及正确的角度和形状。

比如德国梅赛德斯-奔驰的各种轿车采用了双重翻遍的支柱,保证了车门在汽车碰撞后不会被“卡”住,车声呈腰鼓形的造型使汽车在侧翻时顺利地翻滚从而逐渐消耗动能和缓和冲击,以避免汽车在翻车时会突然“卡”住而使车身砸扁。

第4章未来汽车车身造型发展趋势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是具个性化和特色。

现行钢制车身制造工艺的核心部分是冲压工艺和焊接技术。

但从最新发展趋势来看,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正在挑战传统工艺,例如英国利兰X-450。

今后汽车车身发展将更加的优化,由传统的车架式结构向整体无架结构式转化,同时计算机也将应用于车身设计中。

在汽车车身造型的设计中,气流造型依然是设计的重点。

未来的气动造型最优应满足以下几点:(1)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2)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3)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为略小于零;(4)减少气功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0.2.3.3.2个性化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会由于追求气动造型的优化而使得某一种车型成为一个时期内的主导车型,但决不是唯一、就是同一主导车型,也由于气动特性非唯一评定指标而形成不同风格,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造型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人对汽车式样个性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