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辨析集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近义词辨析汉语课程设计

近义词辨析汉语课程设计

近义词辨析汉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汉语中近义词的基本概念,明确近义词在语境中的作用;2. 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分析,掌握至少5组常见近义词的词义、用法和区别;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辨析句子中的近义词,提高汉语表达准确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词典、网络等工具,自主查找近义词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讨论、分析、总结近义词的用法,提高合作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近义词替换练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近义词,培养对汉语词汇丰富性和准确性的认识,增强母语自豪感;2.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3. 学生在辨析近义词的过程中,学会关注语境,提高日常沟通的敏感度。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词汇辨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以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为出发点,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基础,结合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近义词基本概念: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近义词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 常见近义词辨析:选取教材中5组常见近义词,如“美丽与漂亮”、“快乐与高兴”等,分析其词义、用法和区别;3. 近义词替换练习:设计相关句子,让学生进行近义词替换,巩固所学知识;4. 语境分析:选取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让学生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近义词;5. 课外拓展:推荐相关近义词资料,鼓励学生自主查找,拓展词汇量。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近义词基本概念;第二课时:常见近义词辨析(1组);第三课时:常见近义词辨析(2组);第四课时:常见近义词辨析(3组);第五课时:近义词替换练习及语境分析;第六课时:课外拓展及总结。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有序安排教学进度,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近义词知识,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近义词的辨析 教案

近义词的辨析 教案

近义词的辨析教案标题:近义词的辨析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近义词的概念和用法。

2. 提高学生辨析近义词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近义词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近义词的定义和特点。

2. 近义词的辨析方法。

3. 近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提供近义词的例子和练习题。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近义词的解释和例句。

3. 黑板或白板:用于记录学生的回答和总结。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近义词的概念,例如:“大家知道什么是近义词吗?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或相似的词语。

”2. 提示学生思考并举例,例如:“请举出一组近义词。

”3. 让学生分享并解释他们所举的例子。

二、讲解近义词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1.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近义词的定义和特点,并进行解释。

2. 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近义词的概念和用法。

三、辨析近义词的方法(15分钟)1. 介绍辨析近义词的常用方法,例如比较词义、分析语境、对比用法等。

2. 提供一些例子,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辨析近义词。

四、近义词的应用(15分钟)1. 提供一些近义词的例句,让学生分析其用法和意义。

2. 让学生尝试使用近义词进行语言表达,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五、练习与总结(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辨析近义词并填空。

2. 收集学生的答案,进行讨论和解释。

3.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近义词的重要性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运用所学的近义词进行语言表达。

2. 提醒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并准备下节课的课堂讨论。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材和多媒体设备,确保教学流畅。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正确使用词语之近义词语辨析课程教学设计

正确使用词语之近义词语辨析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正确使用词语之近义词辨析授课日期:2019.10.12 【教学目标】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近义实词的正确使用方法。

2.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3.分析词语与上下文情境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前测导入】(2019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了生机。

(古琴音量小,很对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的工具。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答题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第一空,边缘化:使靠近边缘;使处于不重要的地位。

私人化:个人化(就从事某种活动或拥有财产而言)。

根据语境,应选“边缘化”。

第二空,获得:取得;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

焕发:光彩四射;振作。

根据语境应选“焕发”。

第三空,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

近义词辨析复习教案

近义词辨析复习教案

近义词辨析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各个近义词的含义及用法。

2. 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所学的近义词。

3. 提高学生对近义词的辨识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各个近义词的含义及用法。

2. 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所学的近义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近义词。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近义词的用法。

3.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近义词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近义词卡片2. PPT课件3. 教学游戏材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回顾已学的近义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a. 展示PPT课件,带领学生复习已学的近义词。

b.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近义词。

c.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近义词的用法。

3. 课堂练习:a. 发放近义词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b. 设置近义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近义词的正确运用。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通过近义词辨析,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近义词的规律。

2. 举例说明近义词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近义词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近义词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2.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近义词的辨识能力。

近义词辨析游戏教案及反思

近义词辨析游戏教案及反思

近义词辨析游戏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近义词辨析游戏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辨析一组近义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2.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方式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词汇记忆和运用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运用近义词辨析进行表达和写作。

学习内容:1. 介绍近义词的概念和意义。

2. 解释近义词辨析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3. 掌握一组近义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4.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游戏练习。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近义词辨析的简要定义和例句。

2. 准备一组近义词和对应的游戏卡片/图片。

3. 准备问题卡片/图片,用于游戏过程中提问学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介绍近义词的概念和意义,解释近义词辨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常见的近义词,在白板/幻灯片上列举一些例子。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以一组近义词为例,解释每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并让学生在记笔记。

2. 教师提供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近义词的用法。

三、游戏练习(20分钟)1. 将一组近义词和对应的卡片/图片分发给学生。

2. 学生与同桌合作,根据卡片/图片上的近义词,用句子形式辨析和使用这组词。

3.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巡视,提供指导和反馈。

四、问题提问(10分钟)1. 教师准备一系列问题卡片/图片,用于向学生提问。

2. 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回答针对近义词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近义词辨析的重点和要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桌互评,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3. 教师提供指导性意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升近义词辨析的能力。

教案反思:在本节课中,近义词辨析的教学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学生通过游戏互动,更加深入地理解并运用近义词辨析的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近义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近义词辨析与选用教案

近义词辨析与选用教案

近义词辨析与选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近义词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区分近义词。

2. 培养学生运用近义词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词汇的丰富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近义词的识别和运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准确选用近义词。

三、教学方法:1. 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近义词的含义和用法。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近义词,提高运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近义词辨析练习题。

2. 相关教学课件和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近义词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近义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基本概念:讲解近义词的定义,举例说明。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常用近义词的用法,让学生通过例句理解近义词的含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一些近义词,并尝试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5. 近义词辨析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近义词辨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拓展:总结近义词的识别和选用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运用近义词。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近义词选用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8.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近义词接龙游戏目的:培养学生对近义词的敏感度,提高词汇量。

方法:学生分成小组,第一个学生说出一个词,下一个学生必须说出一个与它近义的词,以此类推。

步骤:1. 教师示范游戏规则。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3. 每个小组轮流出题和回答。

4. 教师点评并记录每个小组的表现。

2. 活动二:近义词填空练习目的: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近义词。

方法:教师提供一些句子,句子中有一个词被空出,学生需要选出最合适的近义词填入空格。

步骤:1. 教师展示练习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3. 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和讨论。

近义词的辨析教案

近义词的辨析教案

近义词的辨析教案教案标题:近义词的辨析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近义词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辨析不同的近义词。

2. 学生能够在语境中正确地运用近义词,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3.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和活动,提高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近义词的概念理解和辨析能力的培养。

难点:一些近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微妙差别。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近义词的解释和例句。

2. 教师准备多个近义词的例句和练习题。

3. 学生准备纸和笔,用于做练习和笔记。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近义词的概念,并给出一些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近义词的基本特点。

Step 2:近义词辨析教师选择几组常见的近义词,如big和large,happy和glad等,向学生解释它们之间的微妙差别,并给出相关的例句进行解释和比较。

Step 3: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近义词进行辨析,如填空、改错等形式的练习。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讨论。

Step 4:活动教师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或角色扮演中运用近义词,加深对近义词的理解和记忆。

Step 5: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或写作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巩固练习,并鼓励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多加注意近义词的使用。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辨析教学设计

近义词辨析教学设计

《近义词辨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常见的近义词辨析方法2、了解近义词意思,记住近义词固定搭配。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常见的近义词辨析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概念导入两张撞脸明星图片。

从五官上他们是不是很像,但是她们是不是同一个人呢?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近义词也是一样的,虽然词义相近,字数相同,但是表达的意思还是有区别的。

概述:近义词:是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近义词不但词义相近,字数还要相等。

那么我们怎么去区分它呢?二、考查方式、辨析方法1.常见题型(1).选词填空。

(2).联系上下文来看,下面一段话横线上所填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

2.辨析方式(1)亲密——亲切——亲热这三个词是不是近义词?它们的共同语素是“亲”;不同之处在另外的语素“密”、“切”、“热”。

它们的意思区别在哪呢?亲密,着重指关系,感情密切,没有隔阂;亲切,着重指感情真挚、恳切;亲热,着重指亲切而热情。

有了这样的辨析,再根据语境来选用,就不会用错。

所以词义辨析方法一:语素分析法将词拆开为语素,然后根据相同的语素了解词义相同的地方,再分析其不同的语素,辨析其差别。

(2)我们看这个例题:漫长的(边疆 / 边境)线上,忠诚的祖国卫士日夜警戒着。

边疆和边境该怎么选择呢?边疆指靠近国界的领土(大)边境指靠近边界的地方(小)所以这道题选择:边境所以词义辨析方法二:查看词义涵盖的范围类似的词语还有:战争——战役时代——时期书本——书籍人群-----人类河流——河道衣物-----衣服(3)我们看这个例题:同志们都非常敬仰这位功勋(卓著 / 显著)的老英雄。

卓著和显著该怎么选择呢?显著:指非常明显(轻)卓著:突出地好(重)所以这道题选择:卓著所以词义辨析方法三:看词义的轻重类似的词语还有:损坏——毁坏请求——恳求批评——批判担心——担忧绝望——失望蔑视——轻视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义词辨析集锦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synonym discrimination c ollection近义词辨析集锦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短语句词是一个语法学术语,是指语法功能相当于名词的一类短语,一般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本教案根据短语句词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

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哀号:悲哀的号哭。

哀嚎:悲哀的嚎叫。

如\'饿狼哀嚎\'。

3、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

生活安定。

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

边境安宁。

安谧:安宁,安静。

主要指环境气氛。

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

平静: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

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

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

4、安顿:安稳,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是具体的动作。

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

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

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5、安全:都指没有事故或危险。

安全:着重指不受威胁。

使用范围广,能用于国家、生产、交通、操作、人身、生命、财产等。

平安:着重指太平无事,使用范围较窄,多用于人身。

6、按照:同为介词。

介绍行为的根据。

按照:通用于各种语体,不带尊敬色彩。

依照:多用于书面语体,更适用于国家法规、军政文告等,这时是强调依原样照办,不得走样。

遵照:多用于书面语。

带尊敬色彩,表示遵从依照。

7、懊悔:形容词。

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8、懊丧:都是形容词。

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懊丧:着重指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沮丧:沮,气色败坏。

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颓,委靡不振。

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9、傲慢:都是形容词。

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

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

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

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

也可以作名词。

如: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10、把持: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

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中性词。

指掌管、使用机器等。

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大的事物。

控制:中性词。

只指不让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

对象常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

11、把握:都是动词。

用自己能力,把某种事物抓住、控制住。

对象可以是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把握,对象多是具体事物。

有时作\'有\'的宾语,表示对事情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信心、力量或根据,是名词。

如:有把握。

掌握:比\'把握\'多一层意思,即不仅能把握住,而且能充分支配运用并控制。

对象多指抽象事物,如政策、命运、方法、知识、技术、专业、语言、情况等。

12、颁布:都是动词。

公开发布。

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

颁布:着重指向下颁发。

颁布者一般是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

颁布的内容常是法令等。

公布:着重指向公众发布。

公布者除了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外,还可以是一般机关单位、团体。

公布的内容,除了法令等以外,还可以是方案、草案、名单、账目、成绩、结果、数字、事实等。

13、办法:都是名词。

处理事情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步骤。

办法:是泛指,多用于口头语体。

措施:指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办法。

较多用于书面语体,特别是公文、政论语体。

14、包含:都是动词。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

包含:指\'内里含有\'。

着眼于事物的内在关系。

对象常是抽象的事物。

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包括:着重指\'总括\'。

着眼在数量、范围上列举各部分或其中一部分。

对象不限于抽象的事物。

包罗:着重指网罗很多或一切,着眼于广大的范围、众多的事物。

15、保持:都是动词。

使事物继续存在下去,保住不变。

保持:着重指使持续不变,时间延续较长,对象是水土、水平、传统、荣誉、警惕、联系等。

维持:指有一定限度地或暂时维护,使不改变原样和现状。

对象是秩序、现状、生活、生命、治安等。

16、保存:都是动词。

存留下来,不使改变。

有时可换用。

如\'李白的诗保存(留)下来的有九百多首\'、\'这座城市还保留(存)着一些古代建筑。

\'保存:着重于\'存\',跟\'亡\'(无)相对,使继续存在,不使失去。

保留:着重于\'留\',跟\'去\'相对,不去掉,不使离开原体。

保留还有两个意义:①暂时搁置,如\'不同意见暂时~,下次再讨论\';②不公开拿出来,如\'教师毫不~地教学生\'。

这跟\'保存\'有区别。

17、保护:都是动词。

护卫着,看守住,使不受伤害。

保护:着重于\'护\':妥善护卫、照顾,不使受损伤。

手段不一定是用武力。

对象多是人或某些事物。

保卫:着重于\'卫\':尽力防守住,使得到安全,不受侵犯。

手段多指用武力或强大的力量。

对象多是重大的抽象的事物,或者是重要人物、众人。

捍卫:着重于\'卫\':抵御各种外来势力,确保安全,比\'保卫\'语义重。

色彩较庄重。

对象不能是人。

18、保障:(1)动词,确保。

有时可换用,如\'用生命保障(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2)名词。

起确保作用的事物。

保障①作动词时,除了可以作于\'确保\'义以外,最常见的是用于\'保护义。

它的宾主不常是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而常是名词及其短语,如\'生命、成果、财产、民主、权利\'等。

②作名词时,有形象色彩,指象屏障一样的起保护作用的东西。

保证:①作动词时,除了用于\'确保\'义以外,还常用于\'担保做到\'义。

它的宾语不常是名词(时间、质量)及其短语。

②作名词时,指起担保作用的条件。

19、宝贵:都是形容词。

极有价值,很贵重,象珍宝似的。

可以形容某些抽象的和具体的事物,如时间、书籍、礼物、资料等。

宝贵除了可以形容某些具体东西以外,最常见的是形象抽象事物,如生命、经验、意见、贡献、遗产、财富等。

珍贵:指宝贵、稀少、珍奇。

可形容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友谊等),常用来形容具体的东西,如纪念品、文物等。

20、饱满:都是形容词。

充实、充足、足够。

饱满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精力、感情、情绪充足。

有时形容风力充足,如\'风力饱满,船就象生了翅膀一样\'。

丰满:常用于形容人体胖得匀称好看,有时形容鸟的羽毛齐全好看。

21、暴发:都是动词。

突然猛烈的发生。

有时通用。

如\'我极力压住感情的爆发(暴发)\'。

暴发使用范围较窄,常用于洪水,有时指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与\'户\'字连用,或突然兴起。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本义是弹药爆炸。

比喻\'象弹药一样突然、迅猛地发生\'。

使用范围较广,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22、暴露:都是动词。

使隐藏着的事物显露出来。

对象可以是矛盾、本质、问题、阴谋、弱点、缺点等。

暴露:多是无意地显露,有时是有意地揭露出来。

可以用于自己、自身事物、目标等。

揭露:都指有意地揭出来。

一般能用于自己、自身事物、目标等。

23、暴虐:都是形容词。

狠毒而凶恶。

可以形容敌人及其本性、行为。

暴虐:着重指惨无人道,欺凌太甚。

多形容敌人及其本性。

残暴:着重指凶狠、横暴。

多形容敌人的行动及本性。

残酷:着重指冷酷无情。

多形容敌人的行为。

有时形容生活、环境、斗争、战争、战斗等,这时着重指环境恶劣、无情。

残忍:着重指心肠狠毒、忍心。

多形容敌人的本性及行为。

24、抱怨:都是动词。

因不满而责怪别人。

抱怨责怪的程度较重。

用于人时少用于自己对自己。

埋怨:责怪的程度较轻。

除用于人外,可用于事物。

25、悲哀:都是形容词。

伤心,难过。

\'悲哀\'、\'悲伤\'、\'悲痛\'常通用。

悲哀:侧重于内心的哀愁。

悲伤:侧重于心情不好受,产生伤感。

悲痛:侧重于表示悲伤而痛苦,有时比\'悲哀\'程度重,可以说\'悲痛欲绝\'。

沉痛:侧重于表示深沉的悲痛。

有时还有\'深刻,严重\'的意思,如\'沉痛的教训。

\'悲恸:侧重于极度的悲哀,兼指痛哭,一般用于书面语。

26、卑鄙:都是言行恶劣,不道德。

卑鄙比\'卑劣\'的程度轻,如卑鄙无耻。

卑劣:卑劣比\'卑鄙\'程度重,即卑鄙而恶劣。

27、奔波:都有不辞辛苦地到处急忙活动之意。

奔波:指忙忙碌碌地奔走,历尽波折。

奔忙:指奔走繁忙、操劳,也用于交通方面。

奔走:本指急走、快跑,后来多用于传告消息,常说成\'奔走相告\'。

28、本来:同为副词。

拿先前的情况和现实的情况对比,表示语气的前后转变。

本来更着重于强调原先的情况,多用于上半句,下半句有时有\'可是\'、\'但是\'与之呼应。

原来:更多的是强调对先前的真实情况有所发现或醒悟,多用于下半句,它时常是用真实情况对上半句加以说明或解释。

29、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30、本领:同为名词。

从事某种活动的技术、能力。

经常换用,如\'烧火煮饭的这点本领(本事)还有\'。

本领:有时指需要经过特别学习才能掌握的、较高的、较难的或较复杂的技能。

这时具有庄重色彩,多用于书面语体。

本事:指技能、能力。

多用于口头语体。

31、本质:同为名词。

最主要的性质。

本质:指事物或人的根本的、本来的属性。

实质:指实在的、内在的或实际的属性,跟\'表面的或虚假的东西\'对举。

一般用于抽象事物。

32、鄙薄:同为动词。

轻视,看不起。

鄙薄:指以为轻薄、微不足道、看不起、嫌恶。

鄙夷:指以为平庸或浅陋,傲慢、轻蔑地看待,不屑一顾。

33、鄙弃:同为动词。

毫不可惜地舍弃。

鄙弃:指因看不起而抛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