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标准答案
(完整版)词类活用练习(含答案解释)

文言文小测系列专题:词类活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陈涉首难,豪杰蜂.起A、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B、无不膝.行而前C、欲东.下井陉击赵D、有一母见信饥,饭.信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皆沉.船,破.釜甑A、水上军开入.之B、异姓并起,英俊乌.集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梁以此奇.籍B、侣.鱼虾而友.麋鹿C、而相如廷.叱之D、而耻.学于师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项王军.壁垓下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B、大王必欲急.臣C、侣.鱼虾而友.麋鹿D、项伯杀人,臣活.之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将军身披坚.执锐.B、小.学而大.遗C、积善.成德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追亡逐北,流血漂.橹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C、外连横而斗.诸候D、钩党之捕.遍于天下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等死,死.国可乎B、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C、后人哀.之而不鉴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9、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牛困人饥日已高.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B、辟左右与之步于庭C、信与张耳以兵数万D、足下深沟高垒,坚勿与战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B、人皆得以隶使之C、置人所罾鱼腹中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公始常欲奇此女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C、月出于东山之上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3、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④渔樵于江渚之上⑤粪土当年万户侯⑥生死而肉骨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⑧籍吏民,封府库⑨六王毕,四海一⑩李牧连却之A、①④⑩/②③⑦/⑧⑤/⑥⑨B、①④⑧/②③⑥⑩/⑤/⑦/⑨C、①④⑧/②③⑦/⑤⑥/⑨/⑩D、①④/②③⑥⑦/⑤⑩//⑧⑨14、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患志之不立②羞与绛、灌等列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诸候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⑤不能容于远近⑥秦孝公据函之固⑦安能屈豪杰之流⑧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⑨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⑩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A、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B、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C、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D、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阅读(一)曹玮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
高中课内文言词类活用40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课内文言词类活用40题(附答案解析)1.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答案解析】B(A.名词作状语,向下B.名词活用为动词,喂奶C.名词作状语,向西D.名词作状语,亲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火尚足以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答案解析】A(A.形容词作动词,照明B.形容词作名词,圣人C.形容词作名词,深度D.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长桥卧波,未云何龙.?B.无乃尔是过.与?C.刑.人如恐不胜D.年十七,好.古文【答案解析】D(A.名词作动词,出现龙B.名词作动词,责备C.名词作动词,处罚 D.形容词作动词,喜欢)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拔剑撞而破.之B.骊山北.构而西.折C.天下云.集响应D.道芷阳间.行【答案解析】A(A.形容词作动词,击碎、击破B.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C.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D.名词作状语,从小路)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侣鱼虾而友.糜鹿C.序八州而朝.同列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答案解析】B(A.使动用法,使……跳舞 B.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C.使动用法,使……来朝见D.使动用法,使之为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非有仲尼,墨翟之贤.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小.学而大.遗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答案解析】B(A.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B.形容词作动词,缩小、削弱C.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D.形容词作名词,聪明的人、愚蠢的人)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歌.窈窕之章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则其至.又加少矣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答案解析】C(A.名词作动词,唱B.名词作动词,游水C.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D.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却.匈奴七百余里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吾得兄.事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答案解析】A(A.使动用法,使……退却 B.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C.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弟一样D.名词作状语,每天)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覆道行空,不霁何虹.?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沛公军.霸上D.此其志不在小.【答案解析】D(A.名词作动词,出现虹B.名词作动词,穿C.名词作动词,驻扎军队D.形容词作名词,小事)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既来之,则安.之B.鼎铛玉石,金块珠砾....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答案解析】B(A.使动用法,使……来,使……生活安定B.意动用法,把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C.使动用法,使……学习D.使动用法,使……止,阻止)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完整word版)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 高三 2012 年 9 月 )代 法基本构成要素: “主 + 【状 】 ++ (定 ) + ”一、必 掌握的 活用知 。
《名 金典》 P72-P74 (一)名 作状 、名 作 、形容 作 型 及律 例 句 法 表示 作行 的特征、 状 其一犬 坐于前(《狼》) 像⋯⋯一名.表示 作行 的 度、 方式 吾得兄事 之《史 · 宴》 用 待⋯⋯的方式.表示 作行 的工具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用⋯⋯作..状 表示 作行 的依据其 必不敢留君《廉 列 》 依据⋯⋯,按照⋯⋯..表示 作行 的 所、 向 卒廷 相如 《廉 列 》在⋯⋯,从⋯⋯,向⋯⋯.表示 作行 的 、 率 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 学》当⋯⋯,每⋯⋯.后面有 或朝服 衣冠 《 忌 王 》 ( 1) +名: , 。
名 .( 2)介 +名 + :蹄,用 沛公 霸上《 宴》. 蹄踢。
前面有副 或能愿二月草已芽. 《采草 》作( 3) 成 : 德,感三 汝,莫我肯德 .《 鼠》 激; ,吹拂。
用“而” 接,一端是 , 蹄而 之 《黔之 》另一端的名 常活用.王复引兵而 . 《 羽本 》两个名 用, 一个常活用 春 人,夏雨雨 人《 苑》. .后面有臣, 小人 《出 表》 成 或 短 :形. .,疏 ; ,到尽 ; 前面有能愿其好游者不能 .也《游褒禅山 》 作高,推崇; 邈,争高前面有助 “所”世之所高 ,莫若黄帝 《庄子· 盗跖》争.其他表 的上, 互相 邈 《与朱元思 》..(二)使 用法、意 用法活 用 的型例 句法明使的使 用法 伯 人,臣活.之(《 宴》)+ =使 + +有 也可形容 使 用法 焚百家之言, 以愚 黔首《 秦 》形 + =使 + +形成 用 .式 。
名 的使 用法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宴》 名 + =使 + + +名 法 活,救活。
意形容 意 用法孔子登 山而小. 形 + =以 + + +形(《孟子·尽心上》 )用名 的意 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 .之《阿房 》 名 + =以 + + +名法的意 用法且庸人尚羞 之《廉 列 》+ =以 + + +.活用 (一 )一、解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 的意 ,并辨明活用的 型。
词类活用练习含答案解释

词类活用练习含答案解释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文言文小测系列专题:词类活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陈涉首难,豪杰蜂.起A、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B、无不膝.行而前C、欲东.下井陉击赵D、有一母见信饥,饭.信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皆沉.船,破.釜甑A、水上军开入.之B、异姓并起,英俊乌.集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梁以此奇.籍B、侣.鱼虾而友.麋鹿C、而相如廷.叱之D、而耻.学于师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项王军.壁垓下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B、大王必欲急.臣C、侣.鱼虾而友.麋鹿D、项伯杀人,臣活.之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将军身披坚.执锐.B、小.学而大.遗C、积善.成德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追亡逐北,流血漂.橹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C、外连横而斗.诸候D、钩党之捕.遍于天下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等死,死.国可乎B、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C、后人哀.之而不鉴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9、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牛困人饥日已高.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B、辟左右与之步于庭C、信与张耳以兵数万D、足下深沟高垒,坚勿与战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B、人皆得以隶使之C、置人所罾鱼腹中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公始常欲奇此女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C、月出于东山之上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3、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④渔樵于江渚之上⑤粪土当年万户侯⑥生死而肉骨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⑧籍吏民,封府库⑨六王毕,四海一⑩李牧连却之A、①④⑩/②③⑦/⑧⑤/⑥⑨B、①④⑧/②③⑥⑩/⑤/⑦/⑨C、①④⑧/②③⑦/⑤⑥/⑨/⑩D、①④/②③⑥⑦/⑤⑩//⑧⑨14、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患志之不立②羞与绛、灌等列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诸候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⑤不能容于远近⑥秦孝公据函之固⑦安能屈豪杰之流⑧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⑨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⑩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A、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B、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C、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D、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阅读(一)曹玮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
完整版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及标准答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高三2012年9月)现代汉语语法基本构成要素:“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一、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名师金典》P72-P74(一)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二)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词类活用练习(一)一、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并辨明活用的类型。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日削月害农以趋于亡3良庖岁更刀4•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5其卜平旷,有泉侧出6• •内立法度7而相如廷叱之8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1 / 6去常后,扫尘以待,为贫故也。
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暗,何爱东壁馀光? 幸分之!”邻妇遂复与织。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 ①烛: ②夜: ③夜:④日:词类活用练习 (二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并注明活用的类型。
1 舍相如广成传舍 2名之曰褒禅 3 晋军 函陵 4 5 范乃使从者衣 褐69 头发上指10事不目 见耳 闻而 11 天下云 集响 应,赢粮而景 从• • •13 人皆得以隶 使之15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 载以入 17 孔子师 郯子、苌弘、师囊、老聃 12常以身翼 蔽沛公 14吾得兄事 之 16道芷阳间 行/ 吾从而师 之 《师说》18 鼎铛玉石 ,金块 珠砾• • • •19 稍稍宾客 其父 20• •21 孟尝君客 我 22鱼肉 缙绅 • •君子病 无能焉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句的一项是 ()A .人皆得以隶.使之B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 .蔽沛公C .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D .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 襟三江而带五湖()B.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 鱼虾而友 麇鹿C. 天下云 集响应D. 吾从而师 之同的一项是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 ..A .沛公旦日从 . 百余骑,来见项王之C .项伯杀人,臣活 .三、齐女徐吾者, 与邻妇合烛 ①夜 ②织, 吾贫而烛不继,()之B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 D .舞幽壑之潜蛟,泣 孤舟之嫠妇邻妇请先无与夜°③。
(完整版)词类活用练习(含答案解释)

文言文小测系列专题:词类活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陈涉首难,豪杰蜂.起A、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B、无不膝.行而前C、欲东.下井陉击赵D、有一母见信饥,饭.信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皆沉.船,破.釜甑A、水上军开入.之B、异姓并起,英俊乌.集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梁以此奇.籍B、侣.鱼虾而友.麋鹿C、而相如廷.叱之D、而耻.学于师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项王军.壁垓下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B、大王必欲急.臣C、侣.鱼虾而友.麋鹿D、项伯杀人,臣活.之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将军身披坚.执锐.B、小.学而大.遗C、积善.成德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追亡逐北,流血漂.橹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C、外连横而斗.诸候D、钩党之捕.遍于天下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等死,死.国可乎B、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C、后人哀.之而不鉴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9、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牛困人饥日已高.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B、辟左右与之步于庭C、信与张耳以兵数万D、足下深沟高垒,坚勿与战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B、人皆得以隶使之C、置人所罾鱼腹中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公始常欲奇此女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C、月出于东山之上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3、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④渔樵于江渚之上⑤粪土当年万户侯⑥生死而肉骨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⑧籍吏民,封府库⑨六王毕,四海一⑩李牧连却之A、①④⑩/②③⑦/⑧⑤/⑥⑨B、①④⑧/②③⑥⑩/⑤/⑦/⑨C、①④⑧/②③⑦/⑤⑥/⑨/⑩D、①④/②③⑥⑦/⑤⑩//⑧⑨14、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患志之不立②羞与绛、灌等列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诸候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⑤不能容于远近⑥秦孝公据函之固⑦安能屈豪杰之流⑧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⑨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⑩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A、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B、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C、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D、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阅读(一)曹玮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练习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练习及答案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
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
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注:以上三项都可视作名词作状语现象。
)(5)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
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
500道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训练(含答案),必考题型,建议收藏!

500道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训练(含答案),必考题型,建议
收藏!
在古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原来的词性。
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常见的现象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等等。
文言文词类活用题型解题技巧,主要强化记忆,增加积累。
注重日常积累,特别是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常用虚词的意义用法及句式结构的记忆。
考场上,随时从记忆仓库中选调,迅捷而又准确。
牢记方法,掌握技巧。
熟悉文言文句式,熟练掌握文言文翻译中增补、删略、调整、保留、扩充、整体、替换等七种方法,多多操练,学以致用。
注意以下11种重点考查对象:(1)名词作动词,敲鼓(2)名词作动词,保佑(3)名词作状语,当面(4)名词作状语,在早上(5)形容词作动词,偏爱(6)使动用法,使……听到(7)形容词作动词,赞美(8)名词作动词,受蒙蔽(9)形容词作名词,险恶的事情(10)名词作动词,面对着(11)名词作状语。
•文末附有资料免费获取方式!
篇幅有限,完整版资料免费获取方式:
第一步:点击头像,会自动跳到主页界面
第二步:点击“私信”,发送“资料”二字,即可获取
注:如果您的孩子有偏科、学习成绩下滑、记忆力不好等问题,老师可以分享一些免费精品公益直播课程,私信发送“精品直播课”
获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 (高三 2012年9月)现代汉语语法基本构成要素: “主语 + 【状语】 + 谓语 +(定语)+ 宾语”一、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
《名师金典》 P72-P74 (一)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 类型及规律例 句 译 法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 状态 其一犬 坐于前(《狼》) 像 一样名.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 方式 吾得兄事 之《史记·鸿门宴》 用对待 的方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作..状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其势 必不敢留君《廉蔺列传》依据 ,按照..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趋向卒廷 见相如 《廉蔺列传》在 ,从 ,向.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频率 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劝学》当 ,每.后面有宾语或补语朝服 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1)动 +名:军,驻军。
名 .( 2)介 +名 +动:蹄,用沛公军 霸上《鸿门宴》词.蹄踢。
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二月草已芽. 《采草药》作( 3)换成动词: 德,感动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硕鼠》 激;风,吹拂。
词 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蹄而杀之 《黔之驴》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项王复引兵而东. 《项羽本纪》两个名词连用, 一个常活用 春风风 人,夏雨雨 人《说苑》. .后面有宾语亲贤臣,远 小人 《出师表》 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形. .远,疏远;穷,到尽头;前面有能愿动词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也《游褒禅山记》 作高,推崇;轩邈,争高 前面有助词“所”世之所高 ,莫若黄帝 《庄子· 盗跖》动争远.其他表动态的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与朱元思书》..(二)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活用的类型例 句 译 法 说 明使 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动+宾 =使+宾+动 有时也可动 形容词使动用法 焚百家之言, 以愚 黔首《过秦论》 形+宾 =使+宾+形译成动补 用 . 式词语。
名词的使动用法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名+宾 =使+宾+为+名 法 活,救活。
意 形容词意动用法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形+宾 =以+宾+为+形动 (《孟子·尽心上》 )用名词的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名+宾 =以+宾+为+名法动词的意动用法且庸人尚羞 之《廉蔺列传》 动+宾 =以+宾+为+动.词类活用练习 (一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并辨明活用的类型。
1 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2日削月 割,以趋于亡.. .3 良庖岁 更刀4旦辞爷娘去,暮 宿黄河边.. . 5 其下平旷,有泉侧 出6内立法度..7 而相如廷 叱之 8东割膏腴之地,北 收要害之郡 .. .9头发上指10事不目见耳闻而...1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2常以身翼蔽沛公....13人皆得以隶使之14吾得兄事之..15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16道芷阳间行..17孔子师郯子、苌弘、师囊、老聃/ 吾从而师之《师说》..1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19稍稍宾客其父20鱼肉缙绅....21孟尝君客我22君子病无能焉..二、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句的一项是()A.人皆得以隶.使之B.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C.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 襟三江而带五湖B.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C.天下云集响应D. 吾从而师之...同的一项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B.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C.项伯杀人,臣活之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三、齐女徐吾者,与邻妇合烛①夜②织,吾贫而烛不继,邻妇请先无与夜③。
徐吾曰:“妾日④起常早,....去常后,扫尘以待,为贫故也。
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暗,何爱东壁馀光?幸分之!”邻妇遂复与织。
——节选自刘向《列女传》①烛:②夜:③夜:④日:词类活用练习(二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并注明活用的类型。
1舍相如广成传舍2名之曰褒禅..3晋军函陵4渔樵于江渚之上...5范乃使从者衣褐6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7假舟楫者 , 非能水也 , 而绝江河8王无罪岁..9左右欲刃相如10增数目项王..11 乳二世12籍吏民,封府库..13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4族秦者秦也..15 齐威王欲将.孙膑将16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二、 1、与“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用法不同的是 ()..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B.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妪,先大母婢,乳二世...2、翻译:( 1)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 2)策蹇驴,囊图书。
三、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
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
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人之父兄食粗而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国为华,不闻以妾与马。
”——节选自《国语·鲁语上》⑴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
..⑵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⑶无乃非相人者乎!.词类活用练习 (三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并辨明活用的类型。
1徐孺下陈蕃之榻2屈贾谊于长沙..3窜梁鸿于海曲4使使以闻大王..5项伯杀人,臣活之6从百余骑..7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8舞幽壑之潜蛟.9泣孤舟之嫠妇10若不阙秦..11欲因此时降武1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13却匈奴七百余里14外连横而斗诸侯..1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16宁许以负秦曲..17毕礼而归之18无以终余年..1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2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词类活用练习 (四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并辨明活用的类型。
1 因人之力而敝之2火足以明也..3 卒不忍独善其身4不能独完..5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6素善留侯张良..7 极视听之娱.8 何久自苦如此9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0以弱天下之民11拔剑撞而破之..12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3以愚黔首...14耻学于师15齐彭殇为妄作..16今太子迟之17群臣怪之.18且庸人尚羞之19诚甘乐之:..20单于壮其节.21群贤毕至22少长咸集...2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4宾主尽东南之美...2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26问其深...27常在于险远28猥以微贱....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火尚足以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三、翻译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1、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2、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3、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项训练答案( 高三2012年9月)词类活用练习 (一 ) 名作状、名词的意动一、1日:每天 2 日、月:每天、每月。
3每年4在早上5从旁边6在内7廷:在朝廷8东、北:在东边、在北边9向上10亲眼;亲耳11云、 . 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12像翅膀一样13像对奴隶一样14像对待兄长一样15用船16 从小道17师:名词的意动用法18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铁锅\石头\土块\石子19宾客:把当作宾客。
20 鱼肉:以为鱼肉21客:把当作门客22病:以为病二、1、CABD 名词作状语2、 C名词活用为状语3、 B意动用法, A . C. D .使动三、翻译:齐国有一个叫徐吾的女子,跟邻家的妇女合伙出钱买蜡烛晚上织布。
徐吾家贫,不能继续出钱买蜡烛,邻家的妇人就叫她晚上不要来了。
徐吾说:“我每天常常是很早就来,常常是最后回去,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来等待织布,就是因为贫穷啊。
现在整个房子里边,增加一个人蜡烛不会更加明亮,减少一个人蜡烛不会因此变暗,何必吝惜照在东边墙壁上剩余的烛光呢?请把它分给我吧! ”邻家的妇人于是跟她一起织布。
①烛:名作动,买蜡烛;②夜:名作状;③夜:名作动,夜织;④日:名作状,每天。
词类活用练习 (二 ) 名词作动词一、 1 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2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 3 军:名词作动词 , 驻军4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5衣:名词作动词,穿6原:推究7水:名词作动词 , 游泳8罪:名词作动词,怪罪9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10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色暗示,看11乳:名词用作动词,用乳喂养12籍:登记13礼:名为动,礼待14族:名词作动词,灭族15将:使为将16 臣:使臣服二、 1、 C.ABD 名词作动词2、翻译:( 1)所以贤明的君主,不任用没有功劳的臣子;不奖赏不作战的士兵。
(2)用鞭子赶着跛腿的驴子 ,用袋子装着图书。
三、⑴季文子在宣公、成公时期做国相,家中没有穿丝绸的妾妇,马也不喂粮食。
(相: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国相;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⑵人们大概会认为您是吝啬,而且使国家也显得不光彩。
(华:名次活用使动词,使光彩)⑶这恐怕不是做国相的人应该做的吧!(相: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国相)词类活用练习 (三 ) 动词的使动用法一、 1 下: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2 屈 :使动用法,使屈居3窜 :使动用法,使出走4闻:动词使动 ,使听 5活 :使动用法,使活,救活 6 从 :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7内 :使动用法使进入,接纳8 舞:使动用法,使起舞9泣:使动用法,使哭泣。
10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减少,侵损、削减11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12亡:使动用法使灭亡13 却:使动用法,使退却14斗:使动用法,使争斗15亡:动词使动,使灭亡16 负:使动用法,使承担17 归:使动用法,使回去18终:动词使动,使结束19、赐:动词作名词,恩赐20、传:动词作名词,流传下来的文字.21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收藏\经营之物词类活用练习 (四 ) 形作动、名一、 1 敝,形作动,损害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 3 形作动,完善 4 完好保全 ; 形容词作动词5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走到尽头6 形容词用作动词对友善、交好7 形容词作动词,穷尽8 使动用法,使受苦9小弱,形作动,变小变弱10 弱,使动用法,使变弱1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撞破12 意动用法,以为先后,13愚,使动用法,使愚笨14耻,意动用法,以为耻1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1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1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18意动用法,以为羞耻1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