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课时作业18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岳麓版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岳麓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岳麓版

单元综合提高专题一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形态经济形态产生条件发展概略历史影响鸦片战争后开始解小农经济封建土地制度;封建体,社会主义三大改在近代公民经济中一政治制度造中被改造为社会主直占有主导地位义集体经济依靠其政治特权和经以商品输出、资本输济实力,长久占有优外国资本鸦片战争以后签署的出为主要表现形式,势地位,损坏了中国主义经济不同等合约的经济主权,阻挡了新中国成立后消亡中公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只学技术,不洋务经济后,清政府面对着内创立近代工业,在甲变制度;是中国近代忧外祸的场面午中日战争后覆灭化的初步19 世纪六七十年月产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中国自然经济渐渐瓦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民族资本生,发展波折, 1953 ~解,外商公司刺激,动力量,是中公民主主义经济1956 年间被改造为社洋务运动引诱革命的主要力量和动会主义国营经济力跟着南京公民政府的阻挡了中国社会的进成立而形成,抗战期官僚资本1927 年蒋介石南京国步,严重压制了中国间快速膨胀,新中国主义经济民政府的成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没发展收自然经济在其余经济发展中不停走向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计,拥有革互相关系命性,同时又拥有依靠性和妥协性;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互相勾通、又互相抢夺专题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1.中国社会经济构造的改动,促使了近代民族工业的盛行。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纳机器生产,中国近代工业化困难起步。

2.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公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财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20 世纪初,“实业救国”思潮表达了民族财产阶级希望经过发展实业来拯救民族危亡的美好梦想,拥有爱国的进步性,促使了中公民族工业的发展。

4.中华民国成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迸发,使中公民族工业获取短暂而快速的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课时作业17 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的殖民扩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8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课时作业17 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的殖民扩张

课时作业17 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银川高三联考)“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

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 ) A.克服商业危机 B.扩大海外市场C.对外倾销商品 D.追逐商业利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未体现商业危机,故A项错误;“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不是扩大海外市场,故B项错误;“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不是对外倾销商品,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以分享这笔厚利”,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8·淮北高三调研)西班牙国王于1492年4月17日和哥伦布签订了“圣大非协定”,决定给予哥伦布赞助,并事先封他为将要发现的土地的统治者,即在各海洋中由他亲自发现或取得的一切岛屿及大陆的海军上将,新发现土地的世袭总督。

他有权把新土地上总收入的二十分之一留为己有,但这些土地的主权属于西班牙国王。

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西班牙王室对海外财富的追求B.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为迅速C.海上探险得到西班牙王室支持D.哥伦布借传教之名进行殖民掠夺解析:土地是财富的象征,土地的主权要属于西班牙国王也就反映了西班牙王室对土地即海外财富的追求,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西班牙是封建王室,封建王室追求奢侈生活而对财富的追求,并非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为迅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 属于材料中的现象而非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哥伦布就是赤裸裸的殖民掠夺而非借传教之名进行殖民掠夺,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课时作业31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课时作业31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

课时作业31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19页]一、选择题1.(2017·某某高三段考)有关下图中中央第一代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 )A.孙某某设计的,定名某某装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C.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D.出现于19世纪末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

图片反映的是建国初期的干部装,即某某装。

某某装是孙某某设计的,出现在20世纪初。

答案:D2.(2017·某某模拟)民国成立后,在服制上明确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服装已不按职位、身份加以区别,而只是按性别不同,场合不同给以区分。

这一变化表明( )A.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划分,体现平等原则B.西方服饰在中国服饰领域占据主导地位C.传统服饰对新式礼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D.社会习俗变化缓慢,带有鲜明政治色彩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依据材料“‘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服装已不按职位、身份加以区别”可知,A符合题意,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3.(2017·某某高三统考)某某石库门住宅(如下图)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

近代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文化。

综上所述,石库门的出现反映了( )①近代中国建筑的完全欧化②近代中国生活模式的转型③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④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

题干中“某某石库门住宅(如图)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所以①近代中国建筑的完全欧化表述错误。

故选B项。

答案:B4.(2017·某某模拟)据史料记载,1909年,留日女学生X维英在某某创设“自由婚姻演说会”,宣传婚姻自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单元总结岳麓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单元总结岳麓版

3.影响 (1)积极影响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各国社 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 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 解着各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 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 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 的整体。 ④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 和制度化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政治: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和领土 开始沦丧。 ②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出现和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 ③思想:西学东渐,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 潮。
(2)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政治: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出 现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②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 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 ③思想: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中国,促进了维新思想和革命 思想的产生。
第8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一、两次工业革命对东西方世界的影响 1.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政治:引起19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风潮,各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人阶级逐渐壮 大,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并发展。
②经济: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的巨变,带动着整个社会快 速地演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 工业文明。
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3)在亚非拉地区传播了先进的资
认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8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习题 岳麓版必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8讲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习题 岳麓版必

第18讲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习题岳麓版必修2一、选择题1.(2015·某某六校教研会)“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做出发明。

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

”这一观点强调的是导学号 26060705( )A.天才发明者无法决定历史的发展轨迹B.历次工业革命很少将科学原理付诸实践C.现实需要是推动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D.科学研究直接催生了工业革命的开展【答案】C【解析】由“……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做出发明”“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可知材料强调现实需要是推动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C项正确。

材料并不是强调科学发明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问题,A项与题意无关;历次工业革命特别是后两次将大量的科学原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B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源于市场对产品的需求,D项符合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述。

2.(2015·滨州)《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

”下列选项能最先验证这一趋势的是导学号 26060706( )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B.珍妮纺纱机C.发电机D.电子计算机【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的开始,该现象出现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C项发电机是这一时期的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排除A、B、D三项。

3.(2015·某某)英国工业革命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到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再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能够“连续涌现新奇事物”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 26060707( ) A.科学技术的进步B.生产模式的转型C.创新机制的激励D.市场需求的带动【答案】D【解析】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技术发明的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生产模式的转型是技术发明的影响,故B项错误;创新机制的激励也是推动技术发明的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原有的生产工具代表的生产力,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利润驱使生产部门进行技术革新,导致“连续涌现新奇事物”,这是根源,故D 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史料探究+高考题透析)第8单元 考点1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整合+史料探究+高考题透析)第8单元 考点1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

民族工业产生并曲折发展
结构发生变动

元 经历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伴随西方殖民扩张,中国被卷
主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考点 1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
扩张与掠夺
最新考纲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 市场形成的意义
荷兰的殖民扩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 国的冲击
单元主题概述 归纳特征·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内容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从 18 世纪下半叶开
从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人类
15、16 世纪,新航路开 始,在英国,机器生
进入“电气时代”,垄断组织
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 产逐渐取代手工劳

出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 【问题】 材料从哪些史观出发阐述了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认识。
【解读】
解读项目 史料来源信息 问题限定信息 考查主题信息
史料有效信息
解读结论 现代学者观点
依据材料 对新航路开辟的多元认识 (1)由“……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和 “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可知作者是从文明史观出 发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由“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可知作者从社会史 观出发,看到了新航路开辟对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3)由“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可知作者从现代化史观出发,看到了新航路开辟对社会转型的 影响
和香料。”根据材料内容,请在电影名称前面输入正确的数
字( )
A.1487 B.1492 C.1497 D.1522

高考历史 一轮复习 第8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单元总结

高考历史 一轮复习 第8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单元总结

观点一 “汉奸”“卖国贼”式的反动人物 (1) 以翁同龢为代表的清流派认为李鸿章是奸臣,“不但误国,而 且卖国”。 (2)出于反清的需要,清末革命派认为李鸿章是“汉奸”,对其全面 否定。 (3)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认为李鸿章是地主阶级、买 办阶级、外国资本主义的代言人,是“万恶的民贼”“反革命的魁 首”“清政府的奴才”“永远的投降派”。 观点二 中国近代化的主导者 (1)近代学者蒋廷黻认为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 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 (2)《走向共和》等影视作品将李鸿章看作是国家利益的坚定维护 者、爱国者,很多国外的史学家也持相同的观点。
侵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 华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 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抗:爱国官兵反抗、太平天国运 反抗: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经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兴起,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师夷长技”“中Fra bibliotek西用”,学习 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
工业 资本
商品输出
以炮舰和商 品进行不平
等贸易
垄断资本主义 时期(19世纪 中后期)
第二次工 业革命
垄断 资本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
影响(世界 市场进程)
初显 端倪
初步 形成
最终 形成
2.中西联系: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侵略: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
单元总结
通史坐标 学科素养
问题整合 史学争鸣
通史坐标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检测试题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检测试题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检测试题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1、2工业革命3、4、5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6、7、8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发展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9、10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xx北京模拟)下图为1500年以后的商队路线图,从中可以看出()A.全球性物产交流的雏形出现B.亚非拉成为欧洲的商品市场C.工业品在交流中居主导地位D.世界商业的中心转到印度洋解析:A根据图示,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故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亚非拉成为欧洲的商品市场,不符合题目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此时资本的原始积累在交流中居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世界商业的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故D项错误。

2.(xx齐齐哈尔摸底)下面是西属美洲白银经欧洲流到东方的白银数量表。

(单位:百万银元)这年份西属美洲白银产量运抵欧洲数量经欧洲运到东方数量1550332~3160011~1410 4.4165010~138~96 17001210~128.5175018~2018~2512.2 18003023~2518B.西班牙是当时中国的第一贸易大国C.欧、美、亚三洲间的贸易不断扩大D.新航路开辟亦为中国提供了商机解析:D根据题干中时间,可知与新航路开辟以及早期殖民扩张有关,没有其他地区参照,仅就题干材料不能得出A项结论;从新航路开辟至工业革命,西班牙逐渐衰落,不是中国的第一贸易大国,所以B项错误;美洲大量白银流入欧洲主要是由于殖民掠夺而非贸易,所以C项说法不正确,A、B、C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故D项正确。

3.(xx鄂尔多斯模拟)“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18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焦作高三联考)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条件的,下列不属于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不可或缺的条件的是( )A.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B.海外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海外市场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的动力和政治保障D.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主要是因为具备了工业革命不可或缺的条件: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动力是市场需求的扩大,海外殖民掠夺扩张和圈地运动,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早期的殖民掠夺积累了雄厚的资本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充足的资金;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技术的进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保障;故ABD项正确。

C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但不是不可或缺的,符合设问要求,所以选C。

答案:C2.(2018·吉林省百校联盟高三联考)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1785年蒸汽机用于棉纺厂,1789年用于织布厂,1793年用于毛纺厂。

由此可知( )A.蒸汽机技术得到不断改进B.工业革命基本上已经完成C.新动力技术逐渐得到认可D.英国城市化进程全面加速解析:从材料反映的蒸汽机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说明新动力技术逐渐得到认可。

故答案为C项。

材料反映的是蒸汽机使用范围的变化,不是蒸汽机自身技术的改进,排除A项;英国工业革命在19世纪40年代完成,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答案:C3.(2018·广安高三诊断)英国人大卫·兰德斯曾说:“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厂成为了犯罪频发的地方B.工厂模仿监狱的管理手段C.批判垄断组织对个人的剥削D.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工厂的出现给工人带来的弊端,即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对题意的错误理解,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也是对题意的错误理解,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批判的是工厂而非垄断组织,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答案:D4.(2018·银川高三调研)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

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

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 A.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B.圈地运动的巨大作用C.工业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D.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解析:本题反映出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得工厂得到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进行生产,因此劳动力成本增加,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题干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A;圈地运动发生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不符合时间要求,排除B;D选项无法解释煤炭价格低廉的现象,排除。

答案:C5.(2018·沧州高三质监)19世纪初,英国上层女性举办文化沙龙,聚集了一大批人才。

“蓝袜”是一种文化沙龙,上层妇女伊丽莎白·蒙塔古被称为“蓝袜女王”。

世人评论说:“‘蓝袜’,这个词能使用下去,本身就宣告新女性的诞生。

”这说明( ) A.工业革命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B.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的平等C.男女平等思想在英国迅速普及D.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发生了改变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上层女性举办文化沙龙,聚集了一大批人才,而在文化沙龙活动中,妇女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提升了她们的地位,A项正确。

题干强调工业革命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而不是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的平等,排除B。

题干没有涉及男女平等思想在英国迅速普及,而是强调工业革命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排除C。

题干强调工业革命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而不是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发生了改变,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答案:A6.(2018·衡水高三联考)据十九世纪英国卫生改革家查德威克的报告:城镇卫生工作的缺点会使人们养成最卑劣的堕落习惯,导致多数人道德败坏,因为他们在偏街僻巷堆积的有害脏物中寻找他们赖以为生的东西。

该报告揭示了( )A.城市建设与社会救济的关系B.工业革命与社会习俗的关系C.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D.城市环境与文明风尚的关系解析:材料“城镇卫生工作的缺点会使人们养成最卑劣的堕落习惯,导致多数人道德败坏”说明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否,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社会救济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城市卫生工作,并没有说明是工业革命引起的缘故,故B项错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

答案:D7.(2018·怀化高三评估)从19世纪30年代起,英国议会就开始通过一系列社会立法,如《济贫法》《工厂法》等,严格限定童工和女工的工作时间,改善被雇佣者的生活境遇。

推动英国社会立法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结构的变化 B.城市化运动的发展C.启蒙运动的推动 D.代议制政体的确立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才使英国议会开始通过一系列社会立法,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推动英国社会立法和工业革命有关而和启蒙运动无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代议制政体的确立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答案:A8.(2018·邢台高三期末)1860年,斯旺制成了一个碳丝电灯,遗憾的是他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直到1878年,英国的真空技术发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发明在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并且获得英国专利。

上述史实告诉我们( ) A.技术成熟是科学发明的重要条件B.专利保护对发明创新必不可少C.真正伟大的发明必须走入百姓家D.斯旺才是电灯泡真正的发明者解析:“遗憾的是他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直到1878年,英国的真空技术发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发明在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并且获得英国专利”,说明技术成熟是科学发明的重要条件,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C表述过于绝对,错误;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答案:A9.(2018·上饶高三联考)19世纪后30年,西方某国钢铁企业的数量减少了近140个,而工人总数却增加了近两万人,产量增加了近3000万吨,投资额增长了近五倍。

这主要说明当时该国钢铁企业( )A.规模迅速扩大B.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C.内部竞争激烈D.出现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解析:在企业数量减少的同时工人总数增加、产量和投资额增加,说明企业规模和资本需求不断扩大,出现生产和资本集中的现象。

故答案为D项。

材料反映的不仅仅只是企业规模的扩大,A项没有考虑企业数量减少的现象,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情况,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答案:D10.(2018·商丘高三摸底)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

……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

”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大航海时代的海外殖民活动B.美国零部件生产标准化推广C.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要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第二次工业革命重点发展重工业,而重工业需要大规模的投资,所以,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只可能是因为电气时代(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规模投资的需求,而非其他三个选项的原因,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答案:C11.(2018·南昌高三阶段验收)有学者写道:“19世纪后半期美国掀起了兴建铁路的狂潮。

1900年美国铁路总长度达20万英里,超过了欧洲铁路长度的总和。

……工业化的北部,生产棉花、甘蔗的南部和生产粮食为主的西部,在各自专业化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了相互之间的物资交流,国内贸易达到异常活跃的程度。

”这反映出( ) A.美国铁路建设速度快于欧洲B.内战的结束提供了决定性保障C.美国铁路修筑技术优于欧洲D.经济地域性差异推动交通建设解析:A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无法体现“内战的结束提供了决定性保障”“美国铁路修筑技术优于欧洲”排除BC;根据“工业化的北部,生产棉花、甘蔗的南部和生产粮食为主的西部,在各自专业化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了相互之间的物资交流,国内贸易达到异主义、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是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革命;社会主义是指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民族主义是指民族振兴与复兴和民族独立运动”并结合所学资本主义发展、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等知识即可说明工业革命与三股进步潮流之间的关系。

(2)据材料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国家、发明者、领域、科技的地位等方面回答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①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发明也在英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主要发生在重工业及基础工业领域;③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者主要是有经验的工人或技师;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者则主要是科学家或工程师;④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已经紧密结合;⑤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答案:(1)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扫清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自由主义兴起,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德意志统一,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进一步加紧剥削工人阶级,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工人运动兴起,随着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共产主义诞生,从此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演变为社会主义运动。

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西方列强为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与商品销售市场,加紧对外扩张,激化了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民族主义运动兴起,如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2)特点:①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发明也在英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同时发生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主要发生在重工业及基础工业领域;③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者主要是有经验的工人或技师;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者则主要是科学家或工程师;④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已经紧密结合;⑤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