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_朱月娥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_朱月娥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_朱月娥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

朱月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y u e e z h u2003@y a h o o.c o m.c n 长沙市 410004)

摘 要 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相似性和同构性。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确定译者主体和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正确理解源语作者和源语文本,恰当处理好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关系,有效进行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沟通,使各翻译主体间形成互动、和谐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译者主体性介入无处不在。这一介入有利于在各语种间建立共生关系,以维护民族文化个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全球文化生态圈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 翻译 主体生态系统 生态学理论 译者主体性

A b s t r a c t 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i s s i m i l a r t o t h e n a t u r a l e c o s y s t e m i n t h e i r c o m p o s i t i o n.

B y c o m p a r i n g t h e s e t w o s y s t e m s,t h i s p a p e r i n t e n d s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 a n d t h e e c o s y s t e m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u b-j e c t s,a n dt o r e v e a l t h a t 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f i n d s i t s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i nc o r r e c t l y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 a u t h o r a n d t h e t e x t i nt h e s o u r c e l a n g u a g e,p r o p e r l y d e a l i n g w i t h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t e x t s i nb o t h s o u r c e l a n-g u a g e a n d t a r g e t l a n g u a g e,e f f e c t i v e l y c o m m u n i c a t i n g w i t h t h e a u t h o r i n t h e s o u r c e l a n g u a g e a n d t h e r e a d e r s i nt h e t a r g e t l a n g u a g e,e s t a b l i s h i n g a n i n t e r a c t i v e,h a r m o n i o u s e c o s y s t e m.T h i s w i l l c o n t r i b u t e t o b u i l d i n g ac o-e x i s t i n g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c u l t u r e s s o a s t o k e e p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c u l t u r e a n dt h e d i v e r s i t y o f t h e c u l t u r e s o f t h e w o r l d,w h i c hw i l l h e l pb u i l da n dd e v e l o p ah e a l t h y 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 g l o b a l c u l t u r a l e c o s y s t e m.

K e yWo r d s 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 o f s u b j e c t s e c o l o g i c a l t h e o r y t r a n s l a t o r'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1 引 言

翻译生态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全球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在国外,N e w m a r k,〖1〗提出了翻译具有生态学特征的说法,K a t a n〖2〗对翻译生态文化进行明确的分类,C r o n i n〖3〗首次明确提出“翻译生态学”(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l o g y)这一概念。在国内,近年来也不断有人借用自然生态的术语或概念来描述翻译活动的生态性特征、持续性研究和翻译生态学关注的焦点和发展研究的趋向等〖4-8〗,孙茜〖9〗等用翻译生态学理论阐释翻译实践。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受到中外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的研究主要从阐释学理论出发,讨论文学翻译中译者地位、译者主体的创造性〖11-14〗,刘宓庆〖15〗则从美学的角度谈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但此类研究并未把译者置于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进行整体性、协调性的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联性、类似性和同构性的讨论,来研究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译者的主体性;在生物多样性理论、生态学种群理论、限制因子定律等理论的参照下,探讨译者主体在维护语言多样性、实现文化的互惠与共生和保持文化自我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2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与译者主体性

翻译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内,翻译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翻译生态单位。”〖8〗翻译主体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其生产者指译者,是翻译产品的创造者;消费者包括译者和译语读者,是翻译产品的享受者;分解者指翻译研究者。各翻译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平衡的翻译主体生态

第23卷1期2010年2月

中国科技翻译

C H I N E S E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T R A N S L A T O R SJ O U R N A L

V o l.23.N o.1

F e b.2010

*资助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X J K06Q G D019)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08](08112)。

收稿日期:2008-08-27/55

系统,而译者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既是读者又是作者,因此他在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居于中心位置。

2.1 自然生态系统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A.G.T a n s l e y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它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态系统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两部分组成,前者是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成部分,包含阳光以及其它所有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物质:水、无机盐、空气、有机质、岩石等。后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消费者指依靠摄取其他生物为生的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能量;分解者也是消费者,但它们是特殊的消费者,所以又称“还原者”,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在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一个生物群落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而无数个生态群落共同组成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无机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其条件的好坏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丰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于无机环境,在生态系统中既适应着环境,也改变着周边环境的面貌,各种基础物质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2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

“生态语言学认为语言系统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言系统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映射,语言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语言与生态的结合不仅仅是新范式的建立,而且是一个双赢互动过程。”〖5〗翻译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翻译生态系统当然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的一部分。如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翻译生态系统由翻译无机环境、翻译生物群落组成。这一系统中的无机环境指原语文本及原语文本、作者、译者、读者和翻译研究者等的社会历史语境;翻译生物群落,即翻译主体,其生产者包括作者和译者,作者生产原作,译者的翻译行为受作者的影响,但直接参与翻译行为的是译者,他是翻译产品的创造者,在翻译生态系统中居于最中心的位置;消费者是译语读者,是翻译产品的享受者;分解者指翻译研究者,即特殊的消费者,他从译者和其翻译作品中总结、提炼和升华翻译理论,使其指导生产者即译者的翻译活动。从这一关系链中可看出:译者的重要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他像绿色植物一样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原作和翻译的无机环境)通过光合作用(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转换机理),合成有机物质(译品),直接生产产品;另一方面,他同时又是消费者还可能是分解者,影响着整个生物群落,可见译者是在翻译生态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而各翻译主体———作者、译者、译语读者和翻译研究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独立运转的开放系统,即翻译主体生态系统。

2.3 译者主体性和翻译主体间性的生态辨证关系

如上所述,译者在各翻译主体中处于中心位置,他与作者、译语读者、翻译研究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翻译主体系统。各翻译主体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平等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即主体间性;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则表现译者的选材取向、对翻译标准的厘定和翻译策略的选择等方面。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是肆无忌惮、无所顾忌的,而应充分考虑原语作者及其作品和译语读者,凭借翻译研究者的翻译理论与原则,关照主体间性,“只有处理好这多重的主体间关系,才能有成功的、出色的翻译。”〖16〗因此,翻译生态群落中的各主体要相互融合,脱离主体间性的主体性,往往失去合理发挥的尺度,极易出现“过之”与“不及”的现象;而离开主体性的主体间性,因没有现实基础而成为空虚。

3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的体现生物多样性理论、生态学种群理论和限制因子定律是运用于生态学领域以寻求生态平衡的理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正是要考虑翻译主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笔者将结合这些理论讨论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译者主体性的厘定与发挥。

3.1 译者主体性与语言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

56中国科技翻译 23卷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理论强调,丰富多样、异质性强的生态系统是最强劲的生态系统,多样生物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才能构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语言多样性是语言生态系统最显著的特征,包括语种多样性、词汇多样性和语用形式的多样性。健全的语言生态系统是多种语言共存并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对语言和文化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减少语言的多样性就会缩小人类可以利用的知识库,从而削弱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17〗假如当所有的人都说同一种语言,比如英语,世界末日也就要来临了。我们的语言是神圣的,当它消失时,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也将随之而去。因此,在这种情形下,译者主体性体现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站在全球的高度,以全球文化主人公的姿态,关注翻译的无机环境──某种语言材料,及其相关自然生态环境、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或一定的观念文化,对主体间性予以关照,使多样性的语言生态形式保持健康活力。如在翻译满语的“c a r c i n a h a b i”(缕状冰)、“m o l o n o m b i”(花岗石冰)、“s u r g a m b i”(风搅沙雪)、“c a k j a k a b i”(坚冻雪面)和加拿大爱斯基摩人的词汇“f a l l i n g s n o w”(飘落的雪)、“s l u s h y s n o w”(雨雪)、“w i n d-d r i v e ns n o w”(飞雪)等时,译者既要关注译语读者的接受度,更要关注源语作者的“文化自我”,保存源语词汇的文化特色,保持语言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唯有这样,才能维护语言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保持语言的稳定和平衡发展,言语形式的创新发展才能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信息交流的需要。

3.2 译者主体性与语言种群共生

生态学上,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生态学种群理论认为,种群之间有利的关系有两种:互惠和共生。这里,互惠关系并没有发展到彼此相依为命的程度,如果解除这种关系,双方都能正常生存;共生是生物之间相依为命的一种互利关系,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能生存。所以,可以把互惠看成是共生的初级阶段。同一历史时期的世界各种语言是语言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种群,其中的主流语言种群和濒危语言种群是一种互惠的关系,前者通过对后者的学习、借鉴来获得一些新的认知,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图式,从而不断发展自我;后者要真正实现复兴和发展,也有赖于不断从前者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发展自己的表达方式,从而扩大自己的交际功能和使用范围,使其本身获得新生,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共生的关系,真正实现语言平等,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

生态伦理学认为,人类只是整个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是地球生命系统中的一个成员,而不是自然的、伦理的中心。当人类对自然界的强大干预超过了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时,人类自身便面临着生态危机,包括语言文化危机。例如,中国大约有120种语言(包括台湾高山族使用的15种以上的南岛语系语言),而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专家徐世璇〖18〗认为,目前这120种语言近一半处于衰退状态,有几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据语言学家们估计,现有的6000多种语言,到21世纪将有70%-80%陆续失去它的交际功能而让位于国家或地区的官方语言。

然而,在当今翻译领域中,话语权多数情况下掌握在强势文化的手中,形成了文化和翻译霸权主义,边缘文化在中心文化的强大权力话语面前显得十分软弱,甚至患上失语症。这无论从翻译的质量和数量,还是对待异文化的态度上都清楚地表现出来了。面对这样的局面,译者作为地球生命系统中的一员,作为翻译主体的中心,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应以承认文化差异性和尊重异文化为基础,以平等对话为原则,以建立良性的文化关系为目的,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处理好各种矛盾或对立的关系,如译者与其他翻译主体、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内容与形式、归化与异化、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忠于原作与读者关照等,合理发挥译者的主体功能,为建设翻译生态学的共生关系做出贡献,以保持全球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持续发展。

3.3 译者主体性与翻译主体限制因子

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依赖其生存发展的多种生态因子。当某种生态因子不足或过量时,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该因子即为限制因子。任何一种自然生态环境都含有许多限制因子,各种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作为一个整体综合发挥作用的。对翻译的个体生态而言,限制因子的作用不可忽视,翻译主体的文化立场、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这些翻译生态因子,在选择译本、决定翻

57

 1期 朱月娥: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

译策略中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文化立场可视为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限制因子,对整个翻译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至关重要。

文化立场,王宏印〖19〗称之为“心理认同”,指“处于交往状态的主体在文化心理上要有明确的认同感和较强的凝聚力,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信念系统抱有信心”。不同的文化立场产生不同的翻译方法。译者至少可以采取三种文化立场:站在出发语文化立场上,产生“异化”翻译;站在目的语文化立场上,产生“归化”翻译;站在沟通出发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立场上,极力避免极端化的“异化”和“归化”。“也就是说,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是以译者采取的文化立场来加以区分的。”〖20〗可见,从文化立场的角度出发,在关于“归化”和“异化”的问题上,民族译者应结合“文化自我”,站在一个整体的、全球性的高度去审视、去衡量、去选择,如,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译成“t h r e ec o b b l e r s,w i t ht h e i r w i t s c o m-b i n e d,s u r p a s sZ h uG e l i a n g,t h em a s t e r m i n d”,把“三顾茅庐”译成“m a k et h r e ec a l l sa t t h e t h a t c h e d c o t t a g e”,等等,然后说明每一句的文化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伤害中国人民文化自尊,才能保持中国的“文化自我”,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才能跻身于国际文化舞台,译语读者也能从中获得异文化的精华,发展本国文化。民族译论家也应该很清醒,不要盲从某些英美译论家的论调。我们每个人有责任捍卫民族文化的自主权,维护文化自我,维护自身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纯洁性,用慧眼慧心,奋力去找“他山之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丰富自身民族的文化,使其生机勃勃地立于世界文化之林。4 结 语

翻译是建立在多重互动基础上的一种认知活动。在翻译生态系统中,应建立以译者为中心的认知主体与源语作者及目的语读者的互动生态关系。译者应在全球文化生态系统的角度,正确理解源语作者和源语文本,恰当处理好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关系,有效建立源语作者与目标语读者之间的沟通,使各翻译主体间形成互动、和谐的生态环境,在各语言文化间建立一种共生关系,以维护民族文化个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全球文化生态圈健康、持续的发展。当然,要达到这一目标,译者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每一个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此而努力。

5 参考文献

1 N e w m a r k,P.A.T e x t b o o k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H e r t f o r d s h i r e:P r e n-t i c e-H a l l,1988

2 K a t a n,D.T r a n s l a t i n gC u l t u r e s.M a n c h e s t e r:S t.J e r o m e P u b-l i s h i n g,1999

3 C r o n i n,M.T r a n s l a t i o na n d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L o n d o n:R o u l-t l e d g e,2003

4 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李景端采访).光明日报,2005-3-17

5 祖利军.全球化背景下的生态翻译.中国外语,2007,

(6):89

6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中国翻译,2008,(6)

7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上海翻译,2009,(2)

8 许建忠.翻译生态学.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88

9 孙茜.浅谈H a p p y牛Y e a r特殊译语现象的流行—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分析.法制与社会,2009,(4)下

10B e r m a n,A.P o u ru n ed e st r a d u c t i o n s:J o h nD o n n e.P a r i s:

G a l l i m a r d,1995

11许钧.翻译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2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中国翻译, 2003,(6)

13袁莉.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14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中国翻译,2003,(1)

15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16杨恒达.作为交往行为的翻译.谢天振主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1

17B e r n a r d,H.R..P r e s e r v i n g l a n g u a g e d i v e r s i t y.H u m a n O r g a n-

i s a t i o n,1992,(5)

18徐世璇.濒危语言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19王宏印.试论文学翻译批评的背景变量.中国翻译,2004,

(2):36

20陈鸣.翻译批评也应“宽容”—论社会历史语境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制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55

更 正

本刊2009年第4期刊载的文章“技术可防止超速和撞车”(艾玛·史密斯著,李鲁译注)的注释5(p.57)中,“104~3×1012赫兹”应改为:“104~3×109赫兹”;此外,注释13中,其末句“专营于……应用升。”应改为:“专营于W i-F i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短短几年间其成果及声望均直线飙升。”对此,编辑部向各位读者致歉。

58中国科技翻译 23卷 

深度翻译的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110474472.html, 深度翻译的文献综述 作者:刘东雪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第03期 【摘要】深度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理论来源于文化人类学的深度描写理论。本文探讨翻译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进而引出美国翻译理论家奈梅·阿皮亚的深度翻译这一概念,指出文化人类学观照下的深度翻译的实质是注释,深度翻译是对译文加脚注、译释和评注等的翻译策略。深度翻译的研究对丰富翻译研究的理论话语,开阔翻译研究的理论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深度描写深度翻译注释文化人类学 一、引言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也可以讲是从文化这个角度研究人的科学。美国翻译理论家阿皮亚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下并受到了深度描写的启发,提出了“深度翻译”的概念。深度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对丰富翻译研究的理论话语,开阔翻译研究的理论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深度翻译的来源——深度描写 1999年,文化人类学的解释学转向代表人物者克利福德·格尔兹提出了民族志的“深度描写”方法。“深度描写”是人类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注重细节、强调阐释的研究方法,格尔兹提出文化不是一种引致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的力量;它是一种风俗的情景,在其中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得到可被人理解的——也就是说,深的——描述。深度描写式的民族志感知、阐释行为之间的文化层次,建构一个分层化等的意义结构,解释“这些陌生的行为在那些陌生的地方所具有的自然的意义”。“深度翻译”是对“深度描写”的借鉴,继承了后者对“语境”和“意图”的重视,并在当代文化相对主义的大背景下充分关注文化差异,对文化翻译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深度翻译的涵义 在深度描写的基础上,美国理论家夸梅·阿皮亚创造出“thick translation”一词,中文译为“深度翻译”或“厚翻译”,具体做法指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以促使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阿皮亚提出三个深度翻译的理论要点:第一、强调意图的重要性。在很多情况下,了解语义并不等于理解意义。话语是行为的产物,因此和所有行为一样,都具有某种产生的理由,或者说是意图。第二、强调语境的重要性。阿皮尔认为,要了解说话者的意图,就要把握语境,需要“深度语境化”。第三、充分关注差异。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翻译目的论研究综述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当代德国最具代表性的翻译理论,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该理论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任务的出发点与根本,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对原作形式与内容的取舍,目标文本的制作都以这个翻译目的为参照。翻译过程以目的性为指导,以语内语际一致和忠实性为评估手段,这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目的论形成发展以及框架体系进行梳理评价,希望读者对该理论有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研究评价 一、引言 纵观翻译学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翻译理论已经出现了重大突破,翻译理论家们开始从阐释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等不同角度来研究翻译,于是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如卡特福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奈达的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等。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派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词,意为“目的”,theorie 是德语词,意为“理论”。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目的来制定翻译策略。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那么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究竟是创作一个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的译文还是创作出一个能满足译人语读者要求的自由译文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了。翻译目的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焦点从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到译文的预期效果,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仲伟合,钟钰:1999)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摘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在翻译中译者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译文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 一.引言 翻译理论和实践是一个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综合体。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 践活动。在翻译领域中,译者主体性这一的话题越发受到翻译学家的极大关注。译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始终处于原著,原作者,译著,读者之间。译者不再是传统翻译理论中被大家称作“透明人”的角色。译者是一个具有鲜活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独立个体,其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追求翻译目的等整个翻译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是刻意忽略乃至否认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翻译理论的研究发展越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二.译者主体性 针对文学翻译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究竟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翻译业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许均(2003:10)凭借自己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多年的翻译经验将这一问题鲜明地归纳出来,他说:

“从目前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看,何为翻译主体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文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是翻译主体。针对这些说法各异的阵营,笔者同意第一个观点:赞同译者在翻译中是具有主体性地位这一说法。简言之:译者是翻译主体,原文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主体性是作为哲学概念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人类所有知识、活动和存在的中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他所承载的具体翻译行为就是即将作品从源语转换为目标语的活动。我们较笼统地把翻译过程分为理解阶段、表达阶段和校对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译者的主体性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译者一方面扮演读者的身份,在阅读理解原著文本时对原著进行分解、填充和具体化;另一方面译者又扮演创造者的身份,并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视野和程度,最终在新的文化环境里赋予了文本新的形式。使之与译文读者进行文化交流,在另一个文化氛围里延续了原作的生命。 译者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需要把握好尺度。我们常把文学翻译家比作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又要舞姿优美,又难免时时受到羁绊。因为文学翻译被归结为一种艺术再创造。但译者的创造必须在原著设定的界限里进行,必须忠实地再现原著的意和形。再则译者还要受到译文读者的制约,顾羁他们不同的接受能力,所

女性视角下看翻译主体性

女性视角下看翻译主体性 西方的女性主义产生于18 世纪法国大革命,自此之后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庞大多元的体系。女性主义在理论界中被广泛重视起来,女性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识。翻译界的文化转向为翻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提供了一个平台,为研究翻译打开了一扇不同以往视角的新窗。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就是在这一“文化转向”的大潮中兴起的一派译论。它以鲜明的女性主义政治诉求在繁多的翻译理论中显得格外醒目。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20 世纪70 年代女性主义与翻译理论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结果,由此译者的主体性被凸显出来,同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也变得更加丰富。 1回顾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翻译主体性纵观中西方翻译史,女人和译者同时被归入话语的低等地位。译文被冠以“情妇”、“小女人”、“媒婆”、“不忠的美人”、“潘多拉”之喻等称呼,这些称谓无不表明了译文是从属于原文,是次要、派生以及被动的,如同女人从属于男人那样。以西方女性为例,16 世纪欧洲,女性不能够畅所欲言,不能自由得展示自己的才能,她们的言说与行为受到各方面严格的限制。在当时,女性只能被允许翻译工作,翻译的题材也只陷于宗教文本,而对于自主创作是得不到鼓励和支持的。在这种情况下,女性要想发表自己对社会、婚姻生活、政治上的见解,就必须通过翻译这个途径才可以实现,通过翻译加入个人的宣言,表达自己的诉求。18 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浪潮使得自由平等的思想贯穿

了整个欧洲,西方妇女解放运动正式拉开了帷幕。三次妇女运动的浪潮,带动了女性主义对父权中心制更为深刻和激烈的批判意识。西方女性主义者从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中吸取养分,将女性视角引入翻译理论与实践之中,并且提出“女性的解放必须从语言开始”。 关于翻译译文与女性的地位长期的从属地位,Simon 批评道:无论被肯定还是遭谴责,翻译的女性气质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历史比喻。原作对于再生产的译本所具有的等级上的权威与阳性和阴性的意象连接在了一起,原作被视为强壮而具有生产力的男性,而译本则是低弱的派生的女性。正如女性的处境一样,翻译由此变得边缘化:“翻译被诬蔑为一种写作方式,为版权法所排挤,为学术界所不屑,并受到出版商、发行商、政府和宗教团体的层层盘剥。”翻译的女性化与其边缘化特征,体现了传统翻译关系二元对立的“主仆”关系。译文只是原文的模仿,它受制于原文的权力之下。由此,忠实性就变成了一部译作的好坏标准,对等于原作而言,忠实观主宰着翻译的标准。自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兴起,传统的翻译观面临了极大的挑战。传统译论中原作与译作的男一女、主一仆、中心一边缘二元对立在女性主义的翻译研究中不再存在,“带着镣铐跳舞” 的忠实观同样也遭到了质疑。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者重新对忠实做出了定义,认为“忠实既不是对作者也不是对读者,而是对写作 方案(writingproject) ――一项作者与译者都参与的方案而言 的! ”由此,译者主体性问题开始得到普遍而热烈的关注。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现象。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 主体的本质表现在其能动性、受动性、为我性的特征中,这些特征构成了翻译主体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译论:大体划分为“语言学前”和“语言学”两阶段。无论是“语言学前”阶段中译者所处的理想与现实差距的两难境地还是语言学阶段中作为翻译机器译者的状况,其哲学根源都在于二元对立认识论。二元对立认识论认为,思想作为客体的对立面,能够客观地反映客体,达到这种客观反映的工具就是语言。因此,准确性就成了当然的要求,因为这样才能保持客观、科学性。 译者主体性的理论分析:哲学解释学、权力话语和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三元素中的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 哲学解释学与译者主体性中的能动性因素:哲学解释学是西方哲学中语言论转向后深刻影响翻译研究发展的一种理论,它改变了人文学中的科学观点,给我们带来了时间和历史的视角。根据解释学观点,理解的过程就是译者的视域和原文本的视域不断融合的过程。为了达到这种融合,译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走出自身的视域,因此,理解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译者不断努力寻求新视域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因其主观能动性而突出出来。如果说解释学给翻译的启发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那么权力话语理论将我们带入了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视角。 权力话语与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权力话语在社会文化视角中阐释译者主动性。权力话语理论认为,社会中任何行为都受到权力和话语的操控。因此,译者的翻译行为必然受到他所处时代的操控。这样,译者的主体性就主要表现为受动性。 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目的论充分论证了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这一方面。这一理论的准则就是目的解释手段。这种理论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以译者的各种目的为指导。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译者会调动他各种能力、采用不同策略来解决翻译中的各种困难。 译者主体性的内容本身就包括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方面。换句话说,积极和消极方面的辩证结合是译者主体性本身的内在要求。偏重这三方面的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对主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关雎》英译本的比较 摘要:《关雎》是《诗经》三百篇中为人熟知的诗篇,几乎人人能够出口诵读。本文主要从译者主体性出发,对《关雎》几个不同的英译本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在译文的内容和风格两个方面的体现。 关键字:《关雎》;译者主体性;内容;风格 Abstract: Guanju is known to everyone in the Book of Songs, which is composed of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poems. And almost everyone can read it without other people’s help.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several different translated versions of Guanju in the term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which reflects in the following two points: contents and style. Key words: Guanju;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contents; style 引言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是是连接两个国家、两种不同文化的友谊使者,然而长期以来,译者经常处于边缘地带,依附于原文作者;译者的翻译活动被视为是再生产,译文被看作是原文的附属品。因此,学者们开始重新考虑翻译这一问题,认为一切译文绝不仅仅是对原文简单的模仿,复制,而是一种再创造,是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这一主要因素。 一.译者主体性 翻译过程中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就是译者主体性。那么我们在探讨译者主体性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翻译的主体:有些研究者认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从翻译实践看译者的主体地位

从翻译实践看译者的主体地位 倪万辉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 摘 要: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是不同语言文化间传播和交流的必要媒介。然而,由于传统翻译观的长期束缚,翻译主体研究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边沿化的状况,严重阻碍了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本文拟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译界出现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背景,结合目前翻译主体研究的现状,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做一个较全面、深入的探讨,以期能拓展和深化翻译主体的研究。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文化转向;内涵;作用 1. 引言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翻译观的束缚,译者主体性这一领域一直未被译界所重视。传统的翻译观给译者强加上的所谓“译匠”,“语言转换者”,“仆人”等等这些枷锁,牢牢地束缚着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只能为忠实地传达原文之意而服务,任何主观性或创造性的举动都是不容许的,都被视为“异端”(谢天振,2002:18)。正如卞之琳所言:“原作者是自由创造,我们是忠实翻译,忠实于他的自由创造。他拐弯抹角,我们得亦步亦趋;他上天入地,我们得紧随不舍;他高瞻远瞩,我们就不能坐井观天”(葛校琴,2002:63),可见对译者忽视的程度。但随着西方七十年代“翻译主体性研究”浪潮的掀起,译者越来越受到译界的重视,并因此获得新生和更大的自由度。同时,新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也不断丰富起来,它们推动了翻译理论的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发展。本文正是想借这次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浪潮,结合目前翻译主体性研究的现状,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做一次尝试性的探讨,以此来呼吁人们更多地关注译者,同时期望本文能对目前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有所贡献。 2. 西方译界的“翻译主体研究”——“原语中心论”的“颠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译界出现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翻译研究取向,它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实际功能。这种新取向的出现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翻译主体”的问题,因此“翻译主体研究”被提上了翻译研究的重要议事日程,而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问题成为其中的焦点和重点。正如赫曼斯(Hermans)所言:“翻译从来就不是透明的、纯客观的,它告诉我们更多的是译者的情况,而不是所译作品的情况”(2000:12)。同时,一批新的理论体系相继产生,较著名的有埃文?左哈尔(Evan,Zohar,1978)的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格尔登?图里(Gideon,Tuory,2001)的译语文本翻译论(Target Translation Theory,2001),还有以勒菲弗尔(Lefevere,1992),赫曼斯和巴斯奈特(Bassnett,1988)为代表的操纵学派翻译理论(Manipulation Translation Theory)。同时,布龙菲尔德、特里尔等语言学家也从语言学角度对译者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刘润清,1989),他们认为译作和原作都是创造性的文本,译者和原作者不是“主 【作者简介】倪万辉(1970- )男,硕士,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72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_朱月娥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 朱月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y u e e z h u2003@y a h o o.c o m.c n 长沙市 410004) 摘 要 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相似性和同构性。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确定译者主体和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正确理解源语作者和源语文本,恰当处理好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关系,有效进行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沟通,使各翻译主体间形成互动、和谐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译者主体性介入无处不在。这一介入有利于在各语种间建立共生关系,以维护民族文化个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全球文化生态圈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 翻译 主体生态系统 生态学理论 译者主体性 A b s t r a c t 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i s s i m i l a r t o t h e n a t u r a l e c o s y s t e m i n t h e i r c o m p o s i t i o n. B y c o m p a r i n g t h e s e t w o s y s t e m s,t h i s p a p e r i n t e n d s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 a n d t h e e c o s y s t e m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u b-j e c t s,a n dt o r e v e a l t h a t 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f i n d s i t s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i nc o r r e c t l y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 a u t h o r a n d t h e t e x t i nt h e s o u r c e l a n g u a g e,p r o p e r l y d e a l i n g w i t h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t e x t s i nb o t h s o u r c e l a n-g u a g e a n d t a r g e t l a n g u a g e,e f f e c t i v e l y c o m m u n i c a t i n g w i t h t h e a u t h o r i n t h e s o u r c e l a n g u a g e a n d t h e r e a d e r s i nt h e t a r g e t l a n g u a g e,e s t a b l i s h i n g a n i n t e r a c t i v e,h a r m o n i o u s e c o s y s t e m.T h i s w i l l c o n t r i b u t e t o b u i l d i n g ac o-e x i s t i n g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c u l t u r e s s o a s t o k e e p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c u l t u r e a n dt h e d i v e r s i t y o f t h e c u l t u r e s o f t h e w o r l d,w h i c hw i l l h e l pb u i l da n dd e v e l o p ah e a l t h y 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 g l o b a l c u l t u r a l e c o s y s t e m. K e yWo r d s 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 o f s u b j e c t s e c o l o g i c a l t h e o r y t r a n s l a t o r'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1 引 言 翻译生态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全球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在国外,N e w m a r k,〖1〗提出了翻译具有生态学特征的说法,K a t a n〖2〗对翻译生态文化进行明确的分类,C r o n i n〖3〗首次明确提出“翻译生态学”(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l o g y)这一概念。在国内,近年来也不断有人借用自然生态的术语或概念来描述翻译活动的生态性特征、持续性研究和翻译生态学关注的焦点和发展研究的趋向等〖4-8〗,孙茜〖9〗等用翻译生态学理论阐释翻译实践。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受到中外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的研究主要从阐释学理论出发,讨论文学翻译中译者地位、译者主体的创造性〖11-14〗,刘宓庆〖15〗则从美学的角度谈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但此类研究并未把译者置于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进行整体性、协调性的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联性、类似性和同构性的讨论,来研究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译者的主体性;在生物多样性理论、生态学种群理论、限制因子定律等理论的参照下,探讨译者主体在维护语言多样性、实现文化的互惠与共生和保持文化自我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2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与译者主体性 翻译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内,翻译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翻译生态单位。”〖8〗翻译主体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其生产者指译者,是翻译产品的创造者;消费者包括译者和译语读者,是翻译产品的享受者;分解者指翻译研究者。各翻译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平衡的翻译主体生态 第23卷1期2010年2月 中国科技翻译 C H I N E S E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T R A N S L A T O R SJ O U R N A L V o l.23.N o.1 F e b.2010 *资助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X J K06Q G D019)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08](08112)。 收稿日期:2008-08-27/55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论文关键字:译者主体性文学翻译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我国翻译理论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的创造性讨论,80年代以来,中外翻译理论界对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探讨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性。在研究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一、引言 长期以来,以原文和语言转换为中心的传统翻译观,使译者的形象处于一种被忽视、被压制的状态之中。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文化学和翻译学思潮的兴起和繁荣,最终导致了翻译文化的转向。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还将翻译主体的研究提上了译学研究的重要日程,译者的文化身份及其主体性也随之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由此形成了翻译研究的译者中心论范式。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文化翻译学派将翻译视为一种通过译者独特的创造性实现的一种艺术再造、审美交际、文化交流的过程,是译者对文本的操纵过程。 讨论文学翻译的主体性,首先应该弄清楚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根据查明建先生观点:“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在此主要探讨的是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对原文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写”。主体性的发

挥有自助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是译者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表达能力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综合体现。不承认译者主体性的存在是错误的,但是盲目夸大译者主体性的作用,更是不应该的。 二、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译者的翻译活动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其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第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在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译者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 首先,意识形态对译者翻译活动的影响。译者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其翻译活动必然受到当时社会主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主流思想和欧美国家的相差甚大,当时苏俄文学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中处于中心地位,当时的译者就是在这样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翻译了大量的苏俄文学作品,比如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奥斯特勒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 其次,译者的审美偏好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林语堂先生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作为“艺术家”的译者,他(她)的艺术表现能力必然受到自己的审美偏好的影响。傅雷曾说过“拿个文学的类别来说,要认清自己的所短所长,不善于说理的人,不必勉强译理论书,不会

从文学翻译过程看译者的主体性

从文学翻译过程看译者的主体性 张 莉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收稿日期:2004-01-09 作者简介:张 莉(1977-),女,河南许昌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教师,硕士。 摘要:从文化角度对翻译的研究,使得译者的主体性问题逐渐受到关注。翻译过程可分为准备、解码与组码三个阶段。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彰显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作的优劣。译者的主体性与他的受动性相辅相成,二者不可或缺。 关键词:翻译过程;译者;主体性;受动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989(2004)02-0054-03 长期以来,中西翻译界对翻译的研究都囿于对原著中心地位以及语言转换层面的研究,而对翻译文化的创造者)))译者及其特殊的文化地位却鲜有系统、深入的论述。译者被赋予/舌人0、/媒婆0、/仆人0、/带着镣铐的舞者0、/文化搬运工0等形象,被认为处于既要对作者俯首听命又要对读者迎合奉承的尴尬地位中,其创造性和主体性自然就更少有人提及了。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和研究层面的开拓,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者开始从文化角度来探讨翻译,从阐释学、接受美学、文化交流等切入点来研究翻译。这一转向使得译者的文化地位及其主体性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那么,我们应如何来理解译者的主体性呢? 一、译者的主体性 余光中曾对译者以及翻译过程作过以下论述:/译者介于神人之间,既要通天意,又得说人话,真是-左右为巫难.。读者只能面对译者,通过译者的口吻,去想像原作者的意境。翻译,实在是一种信不信由你的-一面之词.。0(5余光中谈翻译6)这一论述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客观存在着的,是不争的事实。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仅是语言符号转换的过程,更是文化信息传递和感情移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作为沟通原作者与读者、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桥梁,他的表现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作的优劣,因而成为翻 译过程中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其主体性也就是他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自觉的人格意识和创造意识。谢天振的5译介学6中/创造性叛逆0命题的提出,也正是对译者主体性的认可和论证。 我们可以引用查明建、田雨为译者主体性所作的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0 下面我们将从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来探讨译者的主体性问题。 二、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1.翻译的准备阶段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译者动笔翻译之前就已开始发挥作用了。在此阶段,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以及翻译策略的确定等方面。 选择适当的翻译文本是译者开始翻译活动的前提。一般来讲,译者通过自己阅读或他人的推荐、评价等途径,形成对原作的初步印象。然后,译者会自觉地调动自己的文化意识、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已有知识结构,对这一印象进行初步的评价与批评。当这一印象与译者的知识体系相近或吻合的时候,译者多表现为对原作文本的肯定与接受。反之,则表现出对文本的否定与排斥。可见,选择什么样的 # 54#2004年6月第19卷第2期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 NGZHOU ECONOMIC MANAGE MENT INSTITUTE Jun.2004 Vol.19No.2

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

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 【摘要】:本课题的主体部分共分七章: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主体性、主体间性与翻译伦理;翻译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翻译策略与翻译批评;全球化与文化认同。第1章从总体上对翻译研究和翻译现状进行了初步反思。第2章力图澄清译界关于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的模糊认识,并从观念和评判力两个方面列举实例,指出学人在当前观念转型时期亟待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后,将常见论文写作模式划分为七种,并抽取典型论文做范例分析。第3章详细论述了目前翻译研究中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规范问题。第4章将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与翻译伦理研究结合探讨,还指出了国内译界关于“主体性”、“subjectivity”等关键术语的某些错误认识。第5章详细阐述了翻译政治概念及研究范围和意识形态概念及研究范围,并分别解释了中西观点的差异与分歧。第6章从贴近翻译实践的角度具体探讨了有关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的问题。第7章先概要评点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活动所牵涉的文化认同问题,接着又结合博奕论对具体译例进行分析,以为论证。本课题的特色,首先在于剖析中国翻译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翻译史分期、学科框架、本土传统、新旧观念冲突等等。其次在于覆盖了翻译实践领域的绝大部分关键论题:译者主体性、主体间性、翻译伦理、翻译政治、意识形态、翻译策略、翻译批评、文化认同等。本课题研究以批评性反思为主,触及具体问题。既以学术为

主体,也不回避非学术因素,以期能提醒译者在商业氛围中保持职业信念,提醒同行学者在量化学术评价机制的压力下保持头脑清晰。【关键词】:翻译研究翻译实践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H059 【目录】:内容摘要3-4Abstract4-5目次5-8引论8-10第1章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10-401.1翻译理论与实践概论10-131.1.1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内涵10-121.1.2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特质及其关系12-131.2当前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13-281.2.1理论研究的自律13-171.2.2我国翻译史研究的盲点与误区17-211.2.3本土传统21-281.2.3.1古代、近代、现代、当代22-251.2.3.2“忠实”之于传统25-281.3翻译实践现状反思28-401.3.1语言驾驭及知识储备28-311.3.2文化意识31-40第2章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40-742.1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40-462.1.1学科名称40-432.1.2学科建制的体系框架与课程设置43-462.2观念与判断46-742.2.1观念转变中的困顿46-552.2.2评判力55-592.2.3论文写作模式59-74第3章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74-1023.1治学态度74-863.1.1构架疏忽74-753.1.2阐释粗疏75-763.1.3措词不慎76-783.1.4言过其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魏瑾① , 魏书艳② 摘要: 译者既是原作文本能动的读者, 又是其创造性的再现者。原语和译语语言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文学艺术语言的形象、生动性, 为译者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艺术美, 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缺少的。 关键词: 阐释; 再现; 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译论研究往往过分强调译文与原作之间的对等,普遍忽视文学翻译的文学性及对作为翻译主体的译家的研究。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翻译主体研究逐步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并不断走向深入。杨武能先生早在20 世纪80 、90 年代就对翻译家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论述, 并强调对翻译主体进行研究的重要性:“翻译活动的主体即译家; 只有把翻译家作为人的精神和心智的方方面面也纳入观察的视野, 才可能解答种种触及文学翻译本质的微妙问题。”[ 1 ]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这似乎是个不争的事实。翻译分为两个过程, 即理解原文过程和再现原文的过程, 也就是译者首先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解析原文的语言材料, 追寻作者的思路, 然后综合译语的语言表达手段再现原文。无论在理解阶段还是在表达阶段, 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所谓“主体性”, 具体地说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 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 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 2 ] 。那么译者的主体性则是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主观能动性, 即体现在译作中的自觉人格及审美创造力。文学翻译大概是所有翻译中最无定性、最变幻莫测、最难把握和最需要创造性的一种翻译。文学文本与普通文本相比, 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潜在的更为广阔的审美与解读空间, 另一方面更受制于语言形式。因此,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问题。 1. 译者是原作文本能动的读者 继承阐释学和现象学的接受美学认为: “文学文本具有两极, 即艺术极与审美极。艺术极是作者的文本, 审美极是由读者来完成的一种实现。”[ 3 ]这两极彼此交融才是完整的文学作品。作品一旦与读者发生关系, 就成为审美对象, 成为读者感悟、阐释、融化、再生的艺术情感或形象, 两者已经水乳交融地构成了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是一种“自为”的存在。换言之, 任何文学文本都是多层面和开放式的图式结构, 其存在本身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 而意义的实现则凭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感觉和知觉经验加以具体化, 填补作品中的空白处, 最终达到文本的实现。因此, 接受是一种再创造。“读者通过接受活动, 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加以改造, 通过释放作品中蕴藏的潜能使这种潜能为自身服务。但是, 读者在改造作品的同时, 也在改造他自己, 当他将作品中潜藏的可能性现实化时, 也在扩大自己作为主体的可能性, 这就是作品在他身上产生的效果。 接受活动是使这两种对立的规定性统一起来的过程。”[ 4 ]阅读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双向交流过程, 一方面, 原文为读者提供指导;另一方面读者在原文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理解建构意义, 在这种双向交流中, 读者对文本不是简单的“复原”, 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改造”, 读者在使文本的潜能为自己服务的过程中, 不仅唤发了审美潜能, 而且为自己的审美潜能增添了新的能量。接受提高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翻译而言, 译者首先是作为文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 摘要:翻译是一项久远的实践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沟通交 流作用,译者在沟通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在翻 译实践中处于从属地位,是原作者的仆人,其职责在于“忠实”地传达原文,“服务好”读者。而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译者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译者仆人说主体性 著名翻译家杨绛在其《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一书中曾谈到:“翻译至少是一项苦差,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 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1]因为译者面对自己的主人,即作者,必须惟命是从,“忠实”地传达以话者或作者所写的话语的意思,不能掺入自 己的主观色彩,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必须以原文为依归,惟作者是从,不能有 任何违背。 但著名文学翻译家杨武能也指出:“作为译者,对‘主人’的服从是有一定的前 提的,一是作者作为主人,要确实贤明可敬;二是面对可敬的和真正心爱的作品,译者才会心甘情愿地服从,自然而然地谦卑忘我。”[2]因此,译者应该心中装着 读者,尊重读者,对他们负责。通过此二人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处 于中介的位置,既要对作者负责,又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受,但译者也不必完全死 扣原文,对原文的作者的服从是有一定条件的,即:作者的可敬佩性及译文的可 接受性。 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翻译家渐渐认识到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由于要把翻译 从一门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存在着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译文很难做到对作者及译文的绝对服从,也正是因为如此,译者主体性才能彰显 出来。每种语言因其形成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其实践过程 中相应地也会有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才会有了翻译过 程中的种种障碍。 翻译家叶君剑就曾发出过“如何忠实于原文”的疑问,他明确指出了翻译的理 想的追求与现实的不可能之间的矛盾。他认为翻译无非就是把原作要表达的思想 传达给读者,包括原作的思想、感情、意境,使读者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差不多。但是,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况且每个人的理解又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无 法去问原作者当时的感受,只能靠字面的意义去推测,这就需要译者的主体性的 发挥了。翻译家范存忠先生认为:“译品最好能和原作品本相等—内容相等,形式相等,格调相等,只是所用的语言不同。但这种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就在 于两种语言(任何两种)之间都存在着差异。”[3]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两种 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就得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以诠释,译者的主体性因而是 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 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众所周知,文学翻译被认 为是一种“再创造”活动,作者和原文文本为信息的来源,为译者提供文本,译者 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综合运用宏观翻译理论,宏观翻译策略及微观翻译技巧对 文本进行翻译,尽可能地发挥译者的主体性,缩小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达 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但我们也该清楚地认识到,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不照 顾源语文本,译者的翻译也不是对原文的“改写”,主体性的发挥要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称之为翻译了。

浅谈译者的主体性

浅谈译者的主体性 【摘要】翻译一直热衷于对忠实标准及由此衍生出的类似概念的讨论,而对于译者的主体性却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文化转向”后,译者才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有关其主体性研究也经历了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本文从译者身份的变迁、译者主体性的表现等方面探讨了译者主体性这一命题,并通过英语的文学翻译,说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作用以及影响。说明翻译不是复制,译者不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译者的主观介入和创造性不可避免,译作不可能是透明的。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边缘化;翻译 翻译史可以说跟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翻译。但译者却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把对译者的研究从翻译研究领域中排挤出去,直到西方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之后。 一、译者身份的转变 (一)译者主体性遮蔽的原因 中国译者的地位边缘化首先是由于中国文化长期自视为世界中心的社会文化心态所造成的。其次就是传统翻译观对翻译主体的遮蔽。中国历史悠久,大部分时间处于强势地位。便形成了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都是在中国主体意识下进行的,与译者相关的译论很少。纵观中国翻译理论,无不以“忠实”为核心。传统翻译观中还有诸多翻译的理想标准.这些通常是难以企及的。再者就是很多译者同时是著名的学者、作家、政治家等,后者所代表的更为崇高的社会地位也使他们的译者身份显得无足轻重。 在西方也同样如此,首先源于圣经翻译的传统。圣经翻译要求译者完全抹杀自己的个性,成为上帝之言的忠实记录者。其次,很多著名译者也有较为引人注目的其它身份,如作家;而普通译者,他们通常接受赞助人的委托进行翻译,对翻译的决策没有话语权。第三,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文化上“自恋”情节,从选材上和翻译决策上实行归化的翻译策略,导致译者的“隐形”。 (二)主体地位的显现 令人高兴的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这期间形成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以埃文左哈尔,图里为代表的多元系统理论和以安得烈.勒菲弗尔为代表的操纵学派理论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及其可见性。接下来在解构主义者如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以及韦努蒂的对传统翻译观的抵制等的理论研究中译者地位都得到了大大的提

散文翻译的特征文献综述

散文翻译的特征文献综述 专业:英语班级:2010级英语6班作者:邱婉莹指导老师:吴红 摘要:本综述通过图书馆阅读和网络资料搜索搜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期刊,总结了国内外多名学者教授对于散文翻译的特征问题的分析,归纳了他们提出的各种有效的翻译技巧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经验,进而分析出其可以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空间。本综述将详细分析散文翻译各种特征,再提出有效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能提高大学生的散文翻译能力,帮助大学生专八翻译提升,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关键词:散文特征;翻译技巧;翻译方法。 散文翻译是大学生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翻译部分的一个热点,也是整个翻译学的重要部分,是每个大学英语学习者必须重视和掌握的一项,也是许多国内外学者教授研究的重要范畴。散文的用词清新优美,天然纯净,行散而神不散,且长句中修饰语较多,想要较为形象地将原文忠实再现到译文中有一定难度,尤其大学生的翻译技巧不够娴熟,每个学习者在散文翻译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只有通过分析常出现的问题,总结技巧经验,才能真正提高散文翻译的能力,从而带动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 国内外诸多学者及教授对于散文本身的特点,散文翻译过程要注重的特征和细节及散文翻译的规范和技巧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一部分学者着重研究散文翻译本身具有的各种特点如音韵节奏,用词等,散文翻译的语言特点,文化差异等,还有一部分学者更注重研究散文翻译的具体方法和技能如增益法,意境理解等。总而言之,散文翻译的特点这一范畴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笔者专门针对这项研究范畴,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及去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期刊等,通过研究前人的各项理论和观点来对此话题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这些丰富的参考资料及文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通过笔者对各资料的分析分类,本人认为,散文翻译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散文翻译具有的特点 想要做好散文翻译,首先就必须了解散文自身具有的一些特征,只有充分透析了散文自身的特征,才能将其的神和形都忠实地再现出来,因此,研究散文自身的特点不可忽略;同时,散文翻译过程中也要注意诸多,要充分了解原文和译文的风格和语言特点,为译文能忠实再现原文奠定基础。 1、郝晓梅:《散文语言的音乐美》 该论文着重研究的散文自身的语言音乐美。所谓散文语言的音乐美,该作者郝晓梅用整齐匀称、朗畅浏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