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记录病人的手术过程及操作细节

手术记录记录病人的手术过程及操作细节病人姓名:XXX 病历号:XXX 手术日期:XX年XX月XX日手术记录主刀医生:XXX 手术助手:XXX 麻醉医生:XXX手术部位:XXX 手术名称:XXX一、手术环境手术室整洁无菌,手术台准备充分,手术灯光照明良好,监护设备运行正常,术前麻醉情况稳定。
二、麻醉过程1. 患者于XX时XX分进入手术室,麻醉医生根据术前评估情况选择了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进行麻醉。
2. 麻醉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呼吸心率正常,麻醉深度适中。
3. 麻醉医生根据手术情况随时调整麻药剂量,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手术。
三、手术过程1. 皮肤消毒完毕,铺盖巾覆盖,手术巾开根据切口位置合理铺设,暴露手术部位。
2. 主刀医生按照手术计划逐步展开手术,清晰分层解剖,小心避开重要血管神经结构。
3. 手术过程中使用了XXX器械,XXX材料,操作规范,血管结扎牢固,缝合整齐。
4. 手术时发现XXX情况,及时处理,未出现意外情况。
5. 手术结束后留置引流管/敷药物/固定XXX,术区无出血渗出。
四、术后处理1. 手术结束,患者送至恢复室,监护护士进行术后观察,记录生命体征。
2. 麻醉复苏过程中,无恶心呕吐,无呼吸循环障碍,术后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3. 术后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如伤口护理、饮食锻炼等。
4. 术后XX小时,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可转出恢复病房继续观察治疗。
五、术后随访1. 出院后,患者定期复诊,术后病情恢复良好,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2. 术后恢复满意,无不适症状,无手术部位异常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康复效果良好。
六、备注以上手术记录属实,如有疑问请及时沟通,以利于医疗质量保障和病人安全。
手术医生签名:日期:XX年XX月XX日。
手术记录书写规范

手术记录书写规范
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
包括:
一、完成时限: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危重患者即刻完成。
二、完成人员:一般由手术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完成时,应有手术者审查签名。
手术记录必须由本院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书写,其他人员不得书写。
三、记录内容:按照“手术记录”专页完整填写,手术经过记录应包括:患者体位、皮肤消毒及铺巾方法、手术切口、暴露方法、探查过程及发现、决定继续手术的依据、手术的主要步骤、所用缝线的种类和号数、缝合方式、引流材料及其放置位置和数目、吸出物及取出物名称、性质和数量,曾送何种标本检验、培养和病理检查、术中及手术结束时患者的情况和麻醉效果、出血量及输血量、输液内容及数量等。
注意几点:
1.如变更或修改术前手术方案,应征得患方同意并签名,并在手术记录中阐明理由。
2.术中所使用的特殊医用器材的名称、型号、产地、期限等说明贴在手术记录单上备查。
3.术中病理采集及送检结果情况应记录,术中切除脏器或器官应征得患方同意并签名后方可处理,须记录。
4.术中如遇意外,应详细记录抢救措施及过程。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手术记录管理制度

手术记录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手术记录的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开展手术的科室或者独立诊所。
三、手术记录管理的基本要求1. 医务人员在进行手术记录管理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履行手术记录的记录、审阅、保存等工作流程;2. 医疗机构要对手术记录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调整,确保手术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3. 手术记录应依据临床实际需求真实记录手术的全过程,对患者个人隐私信息要进行保护;4. 医务人员应提高对手术记录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得私自篡改手术记录内容;5. 手术记录应保留完整,严禁随意撕毁或者私自销毁手术记录内容;6. 严格遵守患者知情同意,不得擅自替患者篡改或者填写手术记录内容;7. 医务人员应对手术记录进行及时审核,确保手术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8. 医务人员应保持手术记录的连续性,对手术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急救措施进行记录;9. 手术记录应采用黑色或蓝色水性笔、签字笔进行书写,暂不允许使用红色字迹。
四、手术记录管理的流程1. 手术记录的记录医务人员应在手术过程中全程记录手术的相关信息,包括手术名称、手术日期、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史、手术者姓名等;对手术器械、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操作过程、术中特殊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手术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手术记录的整理和汇总。
2. 手术记录的审核手术记录应由手术者和其他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进行审核,在确定手术记录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进行签字确认;医务人员应对手术记录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确保手术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3. 手术记录的保存手术记录应按照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进行保存,通常手术记录应保存至患者死亡或者出院后5年以上;手术记录的保存应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震等安全措施,确保手术记录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五、手术记录管理的责任1. 院长(院长)应对手术记录管理工作负总责,对手术记录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落实,确保手术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2. 科主任(科长)应对本科室手术记录的管理负责,对手术记录管理制度进行全面贯彻执行,确保手术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 手术医生应对手术记录的书写和审核负责,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记录的连续性和真实性;4. 护士长应对手术记录的整理和保存负责,对手术记录的整理和保存工作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手术记录的完整性和安全性;5. 化验科、放射科等相关辅助科室应对手术记录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并负责对相关检查结果和影像资料等进行保存和整理;6. 医务人员应对手术记录的管理和保管负责,对手术记录的整理、审核、保存等工作进行全面监督。
手术记录书写规范

手术记录书写规范
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
包括:
一、完成时限: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危重患者即刻完成。
二、完成人员:一般由手术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完成时,应有手术者审查签名。
手术记录必须由本院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书写,其他人员不得书写。
三、记录内容:按照“手术记录”专页完整填写,手术经过记录应包括:患者体位、皮肤消毒及铺巾方法、手术切口、暴露方法、探查过程及发现、决定继续手术的依据、手术的主要步骤、所用缝线的种类和号数、缝合方式、引流材料及其放置位置和数目、吸出物及取出物名称、性质和数量,曾送何种标本检验、培养和病理检查、术中及手术结束时患者的情况和麻醉效果、出血量及输血量、输液内容及数量等。
注意几点:
1.如变更或修改术前手术方案,应征得患方同意并签名,并在手术记录中阐明理由。
2.术中所使用的特殊医用器材的名称、型号、产地、期限等说明贴在手术记录单上备查。
3.术中病理采集及送检结果情况应记录,术中切除脏器或器官应征得患方同意并签名后方可处理,须记录。
4.术中如遇意外,应详细记录抢救措施及过程。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手术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

手术记录书写要求及格式一、手术记录书写要求(一)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应当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
(二)手术记录由手术者书写,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手术者签名。
(三)手术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患者姓名、性别、科别、病房、床位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等。
(四)手术经过记录内容1.术时患者体位,皮肤消毒方法,消毒巾的铺盖,切口部位、方向、长度、解剖层次及止血方式。
2.探查情况及主要病变部位、大小、与邻近器官或组织的关系;肿瘤应记录有无转移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如与临床诊断不符合时,更应详细记录。
3.手术的理由、方式及步骤,应包括离断、切除病变组织或脏器的名称范围;修补重建组织与脏器的名称;吻合口大小及缝合方法;缝线名称及粗细号数;引流材料的名称、数目和放置部位;吸引物的性质及数量;使用的人体植入物及各种特殊物品的名称、型号、使用数量、厂家等(术后将其标示产品信息的条形码贴入病历)。
手术方式及步骤必要时绘图说明。
4.术毕敷料及器械的清点情况。
5.送检化验、培养、病理标本的名称及病理标本的肉眼所见情况。
6.术中患者耐受情况,术中用药,失血量,输血品种及输血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特殊处理和抢救情况。
7.术中麻醉情况,麻醉效果是否满意。
8.如改变原手术计划,术中更改术式、需增加手术内容或扩大手术范围时,需阐明理由,并告知患方,重新签署手术同意书后方可实施新的手术方案。
9.术后疾病疗效或预后的判断。
二、手术记录的格式手术记录患者姓名、性别、科室、病房、床号、病历号等。
手术日期、手术时间: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指导者、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发现的情况及处理:手术者签名:记录日期:三、手术记录示例手术记录手术日期、手术时间:2017-11-26 8:00~10:00术前诊断:右侧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术中诊断:右侧甲状腺滤泡状腺癌手术名称:右侧喉返神经探查+右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手术指导者、手术者及助手姓名:吴××主任医师、李××主治医师、王××住院医师麻醉方法:颈丛+全麻手术经过、术中发现的情况及处理: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头后仰。
医院手术记录

医院手术记录
手术记录是医院对于每一次手术过程进行记录和保存的重要文件。
其目的是为了记录手术的全部过程,包括手术的开始时间、手术的步骤、使用的药物和治疗器械、手术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和处理方式、手术的结束时间等信息。
手术记录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以及患者的病情描述和需要进行手术的原因。
2. 手术团队:记录参与手术的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姓名和职称。
3. 手术开始:记录手术的开始时间,并说明手术室的状态和准备情况。
4. 麻醉情况:记录麻醉方法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麻醉师的姓名和药物剂量。
5. 手术过程:详细记录手术的每一个步骤和操作,包括使用的
器械和药物,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以及手术中发生的事件和问题。
6. 手术结束:记录手术的结束时间和治疗效果评估,包括手术
部位的处理和伤口缝合的方式。
7. 手术后处理:记录手术结束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以及给予
患者的药物和建议。
8. 护理记录:记录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饮食摄入情况和其
他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
手术记录是医院重要的法律文件,应当由负责手术的医生进行
书写并签名。
手术记录的内容应当准确、完整,并保存在医院的档
案中以供日后参考。
以上是关于医院手术记录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普外科(general surgery)是临床医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涉及到人体各个部位的手术治疗。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普外科手术记录,以便了解普外科手术的范围和内容。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因慢性胆囊炎引起的胆囊结石来就诊。
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通过腹腔镜技术,用术器穿刺腹壁,插入腹腔镜器械,解剖胆囊组织,切除胆囊并修复胆管。
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2.胃切除术患者因胃癌需要进行胃切除术。
手术采用开腹方式,切开腹壁,定位胃癌病灶,切除胃体和部分邻近淋巴结,并对断端进行吻合。
手术中注意保护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操作规范,术后进行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
3.肠道吻合术患者因尿路结石导致肠梗阻,需要进行肠道吻合术。
手术采用腹腔开放方式,切开腹壁,解剖梗阻部位,并进行肠道切除和吻合。
手术过程中注意术中保温、有效切断止血点,术后加强监护和条件下引流。
4.疝气手术患者因腹壁疝气来诊。
手术采用开放手术方式,通过切开腹壁,揭开皮下组织,复位脱垂的脏器,修复腹壁缺损,并加以缝合。
手术中注意避免受损血管和神经,术后患者应保持活动量适当和恢复饮食。
5.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因右侧乳腺肿块来就诊。
手术采用开放方式,在麻醉状态下,剖开皮肤和腺体组织,找到肿瘤,将肿瘤和部分周围组织切除,并进行淋巴结清扫。
术后注意术后转归,进行术后辅助治疗,如化疗和放疗。
6.肛裂手术患者因肛裂引起的疼痛和排便不适来诊。
手术采用开放方式,麻醉状态下,通过切开肛门周围组织,将肛裂缝合,并进行术后伤口护理。
手术中需注意避免伤及肛门括约肌和其他重要组织。
7.甲状腺手术患者因甲状腺结节来就诊。
手术采用开放方式,通过切开颈部皮肤和组织,定位到甲状腺结节,切除结节并进行术后出血止血和伤口缝合。
手术中需注意保护重要神经和血管结构,避免损伤。
以上只是普外科手术的一小部分范例,其中包括了腔内手术和开放手术,涉及到人体不同部位的手术治疗。
每个手术都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疾病类型来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和操作技术。
手术记录模板范文

手术记录模板范文患者信息:姓名:[患者姓名]性别:[患者性别]年龄:[患者年龄]诊断:[患者诊断]手术日期:[手术日期]主刀医生:[主刀医生姓名]手术目的:[手术目的,如手术治疗,手术探查,手术修复等]术前准备:[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禁食、患者病史调查、相关检查等]麻醉方式:[选择的麻醉方式,如全麻、腰麻等]操作经过:1.病人在手术室转换为手术服,对其身份进行验证和确认。
2.在患者体位时,留意患者呼吸、循环和头颈位置。
3.进行麻醉,在监护设备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4.麻醉后,进行手术部位消毒,并铺垫无菌铺巾。
5.在手术过程中,组织解剖清晰,遵循无菌原则,使用无菌器械和生物无菌技术。
6.在手术进行中,注意随时和团队成员沟通协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7.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过程。
操作结果:[手术结果,如手术部位解剖正确,手术准确无误,手术修复满意等]特殊情况:[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如出血、器械失误、患者反应等,以及相关处理过程]术后处理:1.完成手术后,将手术部位包扎,并进行患者恢复室转运。
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患者安全稳定。
3.给予适当的止痛、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4.观察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记录。
5.给予患者术后的护理指导,包括注意事项、饮食控制等。
术后复查:[术后复查内容,包括复查时间和复查项目]医嘱:[术后医嘱,包括饮食、药物、复查等]总结:[对手术过程进行总结,包括术前准备、操作经过、术后处理、特殊情况及处理等]以上是手术记录模板,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增加。
每个手术记录都应准确、详细地记录,以确保患者术后能够得到恰当的护理和照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㈠髌骨骨折1. 平卧位2. 常规消毒铺巾。
3. 在右膝关节作横弧形切口,切开筋膜层,显露髌骨骨折端,及断裂的髌韧带扩张部,冲洗膝关节腔,清除血肿,见骨折粉碎,移位,将骨折复位,以巾钳维持,平行髌骨纵向钻入两枚克氏针,再以钢丝“8”字环绕绑扎,取1—0Dexon线环绕髌骨缝扎两周,以固定。
4. 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麻醉平稳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取右膝前正中长约8厘米纵行切口,切开皮肤浅深筋膜,分离显露骨折处。
2.术中可见髌骨骨折,呈粉碎性,关节腔可见有大量凝血块,髌腱膜于骨折处横断。
3.手术清除骨折端处凝血块,将骨折复位后,暂用巾钳固定。
于髌骨旁纵行切开关节囊,手指探查髌骨关节面复位良好,以髌骨记忆合金张力钩固定,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关节腔及切口,用粗丝线缝合修补髌腱膜及关节囊。
4.清点器械无误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㈡、肱骨骨折手术程序:1. 臂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左上臂置于胸前,左上臂根部绑止血带,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 驱血至300mmHg,上止血带,自尺骨鹰嘴至肱骨下段后方切开约长10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肱三头肌及腱膜,显露出尺神经,牵开尺神经以免损伤,自肱三头肌中线切开直至肱骨骨膜,将肱三头肌向两侧拉开,显露肱骨骨折端,见远端向前成角移位,将骨折端血肿清除,牵引复位骨折并维持,取5孔肱骨重建钢板预弯后置于肱骨后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3. 冲洗伤口,彻底止血,留置胶管引流1条,逐层缝合。
4. 麻醉满意,术程顺利,术后予左上肢石膏托外固定。
左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再次骨折1.麻醉平稳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沿原手术切口切开,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显露桡神经,游离桡神经并牵开保护,充分显露骨折断端,可见左肱骨骨折,内固定物松脱,骨折断端处有大量肉芽组织形成,有碎骨块,骨折断端错位成角,骨折端骨质硬化,髓腔封闭。
3.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清理骨折断端处肉芽组织,咬除骨折断端硬化骨质,打通髓腔,于右髂骨处凿除部分髂骨,于肱骨大结节上方开口并以髓腔锉依次扩髓,打入8×220毫米带锁髓内针主针,针尾穿至平肱骨结节水平。
安装瞄准器、压力定位杆,依次经切口、钻孔、测深、攻丝后,拧入远端锁钉1枚,再同理锁入近端锁钉1枚,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以所取髂骨植于骨折断端。
4.术中观察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固定牢靠。
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逐层缝合。
5.C臂机下观察骨折对位,对线良好。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患者安返病房,回房血压130/70mmHg。
㈢、外踝骨折手术程序:4.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5.驱血至600mmHg,上止血带,以骨折端为中心,在左小腿下段外侧垂直切口,长9cm,切开直至腓骨骨膜,显露骨折端,在骨折端作骨膜下剥离,见骨折呈长斜形,移位,清除骨折端血肿,将骨折牵引复位,以巾钳钳夹维持于复位状态,垂直于骨折线钻一螺孔,以拧入一枚拉力螺钉固定,撤除巾钳,取8孔1/3管形钢板置于外踝外侧棘并按骨质外形进行塑形,逐个钻螺孔,拧入螺钉固定。
6.在下胫腓联合作“拉钩试验”,即置一小拉钩于下胫腓联合上方,牵拉外踝,见到下胫腓联合松动,通过下胫腓联合自外踝向胫骨钻孔,通过3层骨皮质拧入一枚皮质骨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
再次行“拉钩试验”,见到下胫腓联合不再松动。
7.检查骨折固定牢固,复位好,冲洗术野,逐层缝合各处切口,术毕。
㈣、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手术程序:1. 左侧卧位2. 常规消毒铺巾。
3. 采用改良外侧入路,起自髂后上棘前方6-7cm,向前下绕大粗隆前缘沿股骨向下延伸,长15 cm,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电凝止血。
自下而上切开阔筋膜及阔筋膜张肌,钝性分开臀中肌和臀小肌的后缘,向前牵开,在转子窝处切断梨状肌等外旋肌群的附着点,切断部分股方肌,显露并切除关节囊。
4. 关节囊不厚;关节腔内可见陈旧性积血;滑膜未见明显增生。
5. 取出股骨头,测其直径为46mm, 骨折为头下型,关节软骨未见退变。
髋臼未见明显病变。
6. 在小转子上15 mm截骨,切除残余、紧张的关节囊,切除关节盂缘,清除圆韧带,用46至50 mm的髋臼锉锉除髋臼软骨至软骨下骨质,试模测之,大小为50 mm,打入Striker公司的52 mm的压配型髋臼假体,使其外展角为45度,前倾角为10度,稳定,放入高分子聚乙烯内衬。
以盒式开口凿股骨近端髓腔开口,髓腔扩大器扩大股骨髓腔至8mm,再用髓腔成形锉扩大髓腔至8号,前倾角为15度。
以中颈试模测试,软组织松紧适中,活动良好、稳定,冲洗股骨髓腔,选用压配型的8号股骨假体,缓慢打入髓腔,安放中颈股骨头,关节复位。
冲洗切口,彻底止血,置胶管引流一根另开口引出,依次关闭切口,术毕。
㈤、锁骨骨折手术程序:1. 颈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右肩背部垫高,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 以右侧锁骨骨折端为中心作横形切口,长约8cm,切开筋膜层,显露锁骨骨折端,作骨膜下剥离,清除骨折端血肿,见骨折粉碎,移位,将骨折牵引复位,钳夹维持,取6孔重建钢板置于锁骨上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
3. 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锁骨钩内固定术1 麻醉平稳后,患者仰卧左肩垫高位,常规消毒铺单。
2 以左肩锁关节为中心沿锁骨走行取长约10厘米切口,逐层切开,分离显露左肩锁关节,术中见左锁骨极外侧骨折,左肩锁关节脱位,肩锁韧带及关节囊损伤撕裂。
清除关节内增生肉芽组织后,置入6孔锁骨钩钢板固定,观察钢板贴附良好,肩锁关节脱位恢复。
修复肩锁韧带。
3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纱布器械清点无误,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逐层缝合,术后患者安返病房,回房血压132/69毫米汞柱㈥、掌骨骨折1. 臂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左上肢外展位,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 以左手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端为中心,在左手拇短伸肌腱的内侧切开,至近端向内侧弧形弯曲,长约6cm,切开后显露拇短伸肌腱及桡神经浅支,避开,在拇长、短伸肌腱之间切开,显露骨折,见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缩短移位,骨折涉及关节面,将近端骨折先复位,以一枚加压螺丝钉固定,将骨折完全复位,取7孔AO “T”形钢板置于背侧,逐个钻空,拧入螺钉固定。
检查骨折复位良好,固定可靠。
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㈦、孟氏骨折主因右孟氏骨折于今日下午臂丛麻醉下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术,臂丛麻醉生效后。
患者取仰卧位。
患肢置于胸前。
常规消毒铺单。
做右肘后正中纵直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筋膜,见皮下淤血较重。
由尺侧屈腕肌及伸肌群间向近端显露尺骨骨嵴,见骨折粉碎,部分骨游离,由肘管近端找到尺神经向远端分离至尺神经管,打开尺神经管,将尺神经用橡皮条牵拉保护,进一步显露骨折端,见尺骨鹰嘴粉碎骨折,关节面无完整对合的关节面,鹰嘴尖、尺骨冠状突及上尺桡尺骨关节面为分别独立的骨折块,并可见多个带有关节面的小骨折块,无对位标志,肱桡关节囊后侧破损,肱桡关节脱位不稳,复位肱桡关节,以克氏针临时固定于屈肘90度位,以肱骨滑车为对位标志,复位尺骨鹰嘴带有关节面的骨折块,并以尺骨背侧骨嵴为标志拼合骨折块克氏针临时固定鹰嘴尖于尺骨干,再以尺骨冠状突及上尺桡尺骨关节面复位后克氏针临时固定,恢复尺骨鹰嘴轮廓,于尺骨近端后侧置6孔解剖锁定钢板远端3枚锁定螺钉固定,近端3枚自攻皮质骨螺钉固定,术中拍片见肱骨远端复位可,内固定位置合适。
拔除固定肱桡关节的克氏针,直视下复位满意。
屈伸活动良好,保留固定尺骨冠状突、上尺桡尺骨关节面及鹰嘴侧方骨块的克氏针,共4枚,折弯置于皮下,冲洗。
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
再次确认尺神经完好。
依次闭合伤口。
术毕,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400ml。
术后予石膏托制动于屈肘45度位,术后予抗炎消肿对症治疗,观察患肢感觉血运变化。
㈧、尺骨鹰嘴骨折手术记录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驱血止血带加压300mmHg。
作右肘后纵弧形切口,长约8cm,逐层切开,暴露尺骨鹰嘴及骨折部。
清除局部血肿,术中见鹰嘴皮质有骨折碎块,主骨折线为横形锯齿状,近侧鹰嘴骨块长约2.5cm,骨折分离移位3cm,周围腱膜撕裂,将骨折复位,力求关节面达解剖复位要求。
常规行张力带固定,2枚直径2mm克氏针垂直骨折面方向从鹰嘴尖经骨折线达冠状突前下部皮质,1mm钢丝"8"字缠绕,行骨折加压固定,检查满意,固定牢,缝合修复撕裂的腱膜,NS冲洗术野,逐层缝合切口。
术毕,切口敷料包扎,右上肢石膏后托固定患肢肘关节于半屈曲位。
㈨、桡骨远端骨折背侧手术行右桡骨远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1.取桡骨远段桡背侧纵行切口,长约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游离、牵开保护头静脉,切开深筋膜,自拇短伸肌与桡侧腕短伸肌间进入,显露骨折。
2.探查见骨折位于桡骨远段,距腕关节面约4cm,清理骨折端,适当行骨膜下剥离,试行复位满意,取4孔1/3管形钢板预弯成形后,置于桡背侧,依次钻孔、攻丝、测深,拧入3.5mm皮质骨螺钉将骨折与钢板固定。
检查骨折近解剖复位,固定坚强。
3.冲洗伤口,依次缝合关闭切口,包扎。
㈩、肱骨髁上骨折行右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1.取沿右肱骨远端外侧嵴的切口,长度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深筋膜,见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向尺背侧移位。
决定行克氏针内固定。
2.清理骨折断端,适当行骨膜下剥离,将骨折块复位,以Φ1.5mm克氏针4枚将骨折块交叉固定,检查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坚强。
将克氏针折弯埋于皮下。
3.冲洗伤口,依次缝合关闭切口。
放置橡皮引流膜一条,包扎。
4.屈肘全臂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
㈩㈠、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DHS内固定1.麻醉成功后,平卧位,右侧腰背部垫高450,在C-臂机透视下牵引复位骨折,常规消毒铺巾。
2.以右侧股骨大粗隆为起点作外侧纵切口,长10cm,逐层切开,纵形切开阔筋膜、股外侧肌,骨膜下剥离暴露股骨上段外侧。
3.术中见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大粗隆和小粗隆均劈裂、移位,将骨折复位,以一枚导针进贴股骨颈前方打入股骨头作为股骨颈前倾角导向,于大粗隆下方约2cm钻孔为进针点,在1350定位导向器确定角度并与前一导针平行以确定前倾角,钻入股骨颈,C-臂机透视下观察骨折复位满意,导针位置尚好,测得导针在股骨颈内长8cm,选用7.5cm长DHS螺钉,调好绞刀,顺导针钻入绞刀7.5cm,丝钻攻好螺纹,拧入7.5cm长DHS螺钉,装入滑槽钢板,使钢板紧贴股骨,逐一钻孔拧入4枚螺钉,拧入DHS螺钉尾钉,使骨折端得到加压,检查髋关节活动度好,冲洗伤口,置引流管一根,逐层缝合切口,术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