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计算机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二进位制

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二进位制

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二进位制
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二进位制
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发明了二进位制。

《周易》就是五经之一的《易经》,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

《周易》相传是由约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画卦、周文王重卦、周公作爻(yao)辞,并经过孔丘修订而成为《易经》。

当代的电子计算机用的不是十进制而是二进制。

二进制是谁发明的?《周易》中的“易数”用的就是二进制。

换句话说就是伏羲发明了二进制,伏羲就是神农。

传说神农尝百草才有五谷,我国才有原始农业。

伏羲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可谓大矣!我国北京的先农坛就是为了祭奠神农而建造的,这里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敬佩之情。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其中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最为明显。

从第一台计算机ENIAC 的诞生到现在已有60多个春秋,这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然而计算机却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并将继续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本文回顾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追溯它的起源,并浅显地探讨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二进制冯?诺依曼ENIAC 元器件发展趋势一、古代世界的计算方法(一)原始社会的计算方法1.石块、贝壳计数。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智力尚未得到开发,所以用于计算的方法极其原始:当时人们收集石块放到用动物的皮做成的袋子里,或将贝壳用骨针和植物的藤条串联起来,用“一对一”的方法,计算猎物或者植物果实的数量。

2.结绳计事/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智力水平的提高,原始人在长绳上打结点,利用结点的大小和形状的不同来记事或计数,这比用贝壳、石块进行记事或者计数方便了许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绳子结点的内容容易模糊甚至忘记。

3.手指计数。

原始人的手指和足趾是个天生的“计数器”,用手掌表示“五”,双手表示“十”。

时至今日,幼儿甚至某些小学生在计算数学题时,仍用手指计数。

(二)古代文明社会的计算方法1.算筹又称小棒计数。

人们利用竹子、木头、兽骨、象牙以及金属材料制成长短、粗细大致相同的小棒用以计数,这在我国称为算筹。

它是古代数学家重要的计算工具,比如,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用它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更是用它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在欧洲,人们还在木牌上刻条纹,代表债务或税款,将木牌一分为二,债务当事人各存一半,结账时拼合比对无误,则被承认。

2.算盘即珠算。

算盘是以算珠代替算筹,并将其串成串,以一定规则框成一个框架,并配之计算口诀,运用起来更加方便。

它源于中国,“算盘”一词最早见于元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

浅析《易经》与“二进制”

浅析《易经》与“二进制”

浅析《易经》与“二进制”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

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

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由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发现。

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进制系统,数据在计算机中主要是以补码的形式存储的。

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则是一个非常微小的开关,用“开”来表示1,“关”来表示0。

20世纪被称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的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因为数字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符号串组成的代码。

其运算模式正是二进制。

19世纪爱尔兰逻辑学家乔治布尔对逻辑命题的思考过程转化为对符号“0”.“1”的某种代数演算,二进制是逢2进位的进位制。

0、1是基本算符。

因为它只使用0、1两个数字符号,非常简单方便,易于用电子方式实现。

二进制与莱布尼茨1、莱布尼茨是“二进制”的主要发现者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是德国历史上的一线哲学家和数学家,与牛顿各自独立发明微积分,拓扑学的提出者,作为计算机基础的“二进制”的主要发现者,历史上少见的通才,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到数学、哲学、逻辑学、力学、地质学、法学、历史、语言、法律及神学等,被誉为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

他从年轻时候起,他就通过广泛阅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是最早且最为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欧洲人之一,且对中国文化抱有极大的热忱和高度的赞颂。

首先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江湖传闻已久的莱布尼茨是受到《易经》启发才发明了二进制的说法,其实是假的。

首先二进制并非莱布尼茨发明,在他之前就有哈利奥特和卡瓦利埃里提到过,莱布尼茨只是重新发现、系统阐释并最终发扬光大了它。

然后莱布尼茨是先开始思考二进制后,才看到了传教士带回的《易经》。

二进制记数法的历史常与莱布尼茨联系在一起。

但事实上,莱布尼茨并不是这种记数法的最早发现者。

坤卦的人工智能易经中的智能科技思考

坤卦的人工智能易经中的智能科技思考

坤卦的人工智能易经中的智能科技思考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领域,正逐渐渗透进各行各业。

易经作为中国古代的智慧之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

在这个似乎飞速发展的科技世界中,能否将智能科技与易经相结合呢?本文将从坤卦的角度出发,探讨人工智能与易经的交融之处,以及对未来智能科技发展的思考。

一、人工智能与易经的结合人工智能的核心目标是让机器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智能思维和行为能力。

而易经所强调的自然观念、大道理念以及变化的法则,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契合点。

其中,坤卦作为八卦之一,象征大地,代表着柔顺、包容和思考。

将人工智能与坤卦相结合,或许能够为人们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

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可以借鉴坤卦的柔顺特点,将其应用于机器学习和自主学习领域。

通过对机器进行训练和数据输入,让机器能够具备更强大的学习能力,能够预测和适应不同的场景和变化。

同时,在智能科技的发展中,我们也应注重坤卦所体现的包容和思考能力,使得机器具备更高的智能水平和人性化的表达方式。

二、智能科技思考1. 道与用的平衡在智能科技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平衡“道”和“用”的关系。

坤卦所倡导的“道”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的设计和应用,而科技的发展更多注重于实用和效果。

如何在实现功能需求的同时,兼顾用户体验和人文关怀,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2. 技术与伦理的考量人工智能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伦理和道德问题的出现。

坤卦所崇尚的伦理观念,对于我们思考智能科技的发展方向和限制具有指导意义。

在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我们需要考虑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人机关系等伦理问题,以确保科技的正向应用和可持续发展。

3. 智能科技与人类的关系智能科技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取代或超越人类的智能,更重要的是与人类进行互动和合作。

坤卦所强调的柔顺与包容,提醒我们在智能科技的发展中,应重视人机交互的友好性和人性化设计,使得人们能够与智能设备和系统和谐共处,并发挥各自的优势。

易经的数学原理及其应用

易经的数学原理及其应用

易经的数学原理及其应用引言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本经典著作。

它是中国文化中最早的一部哲学典籍,也是中国古代数学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

本文将介绍易经中与数学相关的原理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 八卦与二进制易经中有八个卦,分别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和兑。

这八个卦以阳爻(表示1)和阴爻(表示0)组成,可以看作是二进制的前身。

通过组合阳爻和阴爻,可以得到64个卦象,对应了六位的二进制数。

下面是八卦的符号表示及其对应的二进制数:•乾☰:111111(二进制数63)•坤☷:000000(二进制数0)•震☳:010001(二进制数17)•巽☴:001001(二进制数9)•坎☵:010111(二进制数23)•离☲:101101(二进制数45)•艮☶:000010(二进制数2)•兑☱:110110(二进制数54)这种二进制数的表示方式可以在计算机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编码、存储和传输数据时经常用到。

2. 六十四卦与排列组合六十四卦是由八个卦不断重复组合而成的。

根据排列组合的原理,由八个不同的元素,可以组合出8!(即8的阶乘)种不同的序列。

即:$8! = 8 \\times 7 \\times 6 \\times 5 \\times 4 \\times 3 \\times 2 \\times 1 = 40,320$易经中六十四卦的排列组合数正好等于8!,这表明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序是唯一的。

排列组合的原理在数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在密码学、游戏理论等方面。

3. 六十四卦与数学矩阵每个卦象都可以表示为一个数学矩阵。

例如,将乾卦表示为1,将坤卦表示为0,可以将六十四卦表示为一个8x8的矩阵。

矩阵的每一行或每一列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二进制数,对应了八个卦象中的一个。

通过矩阵运算,可以进行易经数学的推导和演算。

例如,可以通过矩阵的逆运算得到逆卦,通过矩阵的乘法运算得到变卦等。

4. 六十四卦与概率统计易经中的六十四卦也可以与概率统计建立联系。

《易经》的现代应用

《易经》的现代应用

《易经》的现代应用《易经》的现代应用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带来的是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在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探索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

作为中国文化巨著的《易经》,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它是世界公认的三大经典〔易经、圣经、吠陀经〕之首,和《诗》、《书》、《礼》、《乐》、《春秋》并称六经,被誉为群经之首。

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科学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以及人生哲学等等。

它的理论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很多领域,是中国文化的总汇,对文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数学、风水、建筑、医学、气功都有指导意义。

现在《易经》还被引用在现代管理学、现代经济学、现代决策学等现代学科上。

本文结合科学,管理学,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实例具体阐述《易经》的现代应用。

首先,科学方面,许多现代科学家利用《易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因受《易经》太极图启发,发现了二进制数学,成为现代计算机之父。

世界大哲学家黑格尔,正是受《易经》的阴阳学说影响创造了正反合哲学原理。

据说,杨振宁是在西南联大念书时,学习了《易经》课程,正是《易经》的阴阳学说促使他在理论物理学研究中,打破了宇宙守恒定律,创造了弱相互作用条件下宇宙不守恒定律。

此外利用《易经》取得科技成就的还有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英国科学学李约瑟…… 其次,管理学方面,许多学者通过对《易经》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管理理论。

其中美国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提出了"中国管理科学化,科学管理中国化"的中国管理理论奋斗目标,并身体力行。

1987年8月,他在某某发表了:《C理论走出中国管理自己的天空》一文,创立了《易经》哲学为主体思想的C理论架构,并形成了一整套《易经》管理系统理论。

成中英认为:管理决策者要有一个动力,这动力一定是一个中心的力量,叫做中心土,黄土的土。

易经八卦中的数学原理应用

易经八卦中的数学原理应用

易经八卦中的数学原理应用引言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它以八个卦(乾、坤、震、艮、坎、离、兑、巽)作为基础,通过这些卦的变化来探究宇宙万物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然而,易经中的八卦却不仅仅是一种哲学体系,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原理,这些原理在现代科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易经八卦中的数学原理,并介绍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一、易经中的数学原理易经中的八卦以一阴一阳的阴阳二元对立为基础,并通过阴阳的组合与变化形成不同的卦。

这一过程可以用二进制数列来表示,每个卦可以看作是一个二进制数,其中阳为1,阴为0。

在易经中,每个卦都有对应的名字和象征意义,同时也对应着数字。

例如,乾卦代表天,用二进制表示为111111,其对应的数值为63;而坤卦代表地,用二进制表示为000000,其对应的数值为0。

其他卦的数值则是通过将二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得到的。

二、易经数学原理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虽然易经是古代的哲学经典,但其中的数学原理在现代生活中仍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情况。

1. 数据存储与传输在计算机科学中,二进制数是最基本的表示方式。

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和传输的,这与易经中的八卦的二进制表示非常相似。

易经数学原理的应用使得计算机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存储和传输。

2. 随机数生成随机数在现代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密码学、模拟实验等。

易经中的八卦通过阴阳的变化可以生成随机的数列,这为随机数生成提供了一种有趣的参考。

3. 算法设计易经数学原理的二进制表示形式为算法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

二进制位运算在计算机科学中又被广泛地应用于位操作、位掩码等领域。

易经数学原理在算法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提供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建模与优化易经数学原理中的八卦与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于建模和优化问题。

这些数学原理使得问题的描述更加简洁明了,有助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5. 数字逻辑电路数字逻辑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机硬件和电子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易经与二进制

易经与二进制

易经与二进制1945年发明了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的数学基础是二进制理论,整个西方在探讨二进制的发明者的时候,发现了莱布尼茨述及到二进制与中国八卦图之间的关系,此时,英国一汉学家葛兰氏怀着一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在60年代以后,著文否定了八卦图与二进制之间的关系,认为八卦图中的二进制关系纯属巧合;这一结论又被国内学者不加分析地接受并滥为引用,干扰了人们的视听;葛兰氏之所以这样制造谣言,在下窃以为他认为如果承认了二进制是中国人发明的话,那么对中国人的“愚昧落后”的论调,所谓“白种人如何如何”就抽了筋,这才是他的真正的意图,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讨论八卦与二进制的关系有振奋我们民族自信心的作用,特别是在现在。

这些符号: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个顺序,流传了大概三千两百年,那么,在这些符号里,大家有没有看到一种“变化”呢?对,是一种“变来变去”的变,这样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微妙的关系,但近八十年的易学家没有发现这种关系,有意思的是,很多人都想当然地用“用1表征阳爻,用0表征阴爻” ,然后发现伏羲六十四卦图呈现规律性的排布,而且是倒过来的二进制关系,所以有人就下结论,认为卦爻符中含有二进制的胚芽,但尚未形成二进制。

遗憾的是,现在几乎所有的书都用阳爻代替0。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个原始的问题:为什么要用“1”和“0”来代替阳爻和阴爻?是因为我们大家对阿拉伯数字比较敏感,仅仅是用“0”和“1”代替它来说明问题。

其实,八卦图中的阳爻和阴爻本身就是二进制的递进关系,它本身是不需要代替的。

为什么要代替呢?是因为我们对那个阳爻和阴爻不习惯的缘故,仅此而已!卦图符号系统本身就是二进制,遇阴爻则进位,遇阳爻不进位,阳爻遇阴爻和“0+1”是同一个道理,根本不需要用“0 + 1”来代替,你怕别人不习惯用“0”代替也可以,但不能莫名其妙的用“1”代替阳爻,却反过来说我们是反的。

什么是二进制,大家可以查计算机相关资料,二进制的先决条件,第一是有两个数“0”和“1”,我们也可以是阴和阳,第二是逢二进位,我们也可以逢阴进位;不能说二进制只能用0、1表示才是正确的吧,由此看来,我们的古人发明了二进制,莱布尼茨是自己发明了二进制还是受了我们古人的启发发明了二进制,已没有必要去搞清楚,但至少我们比他早了四千年,大家一定要坚信二进制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很了不起,中国人的智慧,在当时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物哲学是一个新的哲学流派。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有能量单元构成的客观存在。

意识的定义:意识是一种客观存在。

是智能个体对客观世界在智能个体内部的映射状态。

在易物哲学中,物质和意识都是客观存在,都是第一性的。

它既不同于唯物主义哲学,也不同于唯心主义哲学。

在易物哲学中,物质和意识没有第一性和第二性之分,物质和意识都是第一性的。

意识不应该从物质中分离出来,意识和物质是同类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把意识和物质分割开来了,所以是同一类哲学的不同分支。

以后的哲学分类应该是意识和物质不分类的哲学和分类的哲学。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理学证据
相对论物理下,由于参照系的不同,引起时空关系的不同。

运动中的时空,时间会变慢。

而参照系确是针对于不同的观测者而言的,因此,意识决定了时空的状态,所以,意识是物质性的
薛定谔之猫其实揭示了意识的物质性
物质的状态取决于测量者而不是物质本身,只有意识是物质性的才能解释。

意识的物质性是人工智能的哲学基础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了意识的物质性。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

易经则是意识的物质性的应用。

整个易经系统就是一个人工智能计算机。

易经和相对论的结合是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

易经很简单,其实是一台人工智能计算机
其实易经很简单,每个人都能看懂。

打个比方,桌子上有台计算机,大家都知道,而且现在小学生都会操作。

据报道,三岁的小孩都会玩ipad.
但是,如果看到是不是计算机,而是计算机里面的代码呢,估计能看懂的人不多了。

易经也是这样,问题是,研究易经的,看到的只是易经这台计算机的代码,这需要多少年才能把代码看懂,研究透彻呢?大多数人一辈子只能看懂一些皮毛。

要弄懂计算机,先要弄懂里面的操作系统,而不是弄懂某一行代码。

易经也是这样,先要明白其中的操作系统,再去研究代码,就简单多了。

易经的操作系统很简单:无中生有,有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然后是阴阳相生相克,五行相生相克。

有了这个操作系统,再让64卦在这个系统中运行,去掉bug,就是一台易经计算机。

然后,如果有兴趣,再去研究64卦的每一行代码,就是所谓的爻。

为什么说这台计算机是人工智能的呢?因为它能预测过去和未来。

人类发展了6000年,都没有跳出这台计算机的范围,易经是多么神奇啊。

可见,6000年以前,人类的智力就已经达到了顶峰,当代的科技发展,只不过是一种细化的修修补补,尚未有突破性的进展。

而一些所谓的哲学家,和易经相比,就如孩童一般。

意识的物质性可以推断出因果关系不可颠倒
意识的物质性表征了时间的单向性。

由于时间的单向性,注定了先有因后有果。

不可能先有果,后有因。

也就是说时间是不可以倒流的。

如果意识不是物质的,则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就可以随意编辑颠倒。

就像穿越剧一样。

这说明我们的世界中,超光速是不能的,瑞士的中微子实验注定是失败的。

即使超光速或许在另一个世界中能够实现,在那样的世界中,物理定律一定跟我们的世界不一样,或者是相反的,也许我们世界中的因就是那个世界中的果,我们世界中的果就是那个世界中的因。

但是,我们的世界肯定不能和那个世界同时在一起存在。

某种科学的哲学对人工智能的污蔑和反驳先看看某种科学的哲学对人工智能是如何污蔑的:
1.人工智能纯系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类智能主要是生理和心理的过程。

2.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3.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意识所特有的能动的创造能力。

4.两者总是人脑的思维在前,电脑的功能在后。

5.机器思维是按照人类思维所产生的预置程序而定。

反驳如下:
1. 显然易经不是这样的。

2. 易经有社会性啊,都几千年了。

3. 谁说易经没有创造能力?
4. 胡说八道。

易经的思维和人的思维是独立的。

5. 不懂科学。

易经的思维是被预制的程序吗?显然不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本质上没有差别
意识不应该从物质中分离出来,意识和物质是同类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把意识和物质分割开来了,所以是同一类哲学的不同分支。

以后的哲学分类应该是意识和物质不分类的哲学和分类的哲学。

人工智能与易经的关系
易经就是人工智能的一种。

中国人要超越有史以来的文化,必须要搞定人工智能。

只有人工智能才能超出易经的范畴,走上另一个文明。

某些自称科学的哲学,必然被人们遗忘。

几千年以后,易经还是易经。

而别的哲学,也许只有哲学的史学家才知道。

易经和人工智能而言,就像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力学。

对于相对论来说,易经就是那个静止的参照系,人工智能就是那个光速飞行的参照系。

易经是不是科学
一般正统的人士都认为易经不是科学。

其实易经是科学的科学。

先来看看科学的定义: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


很显然,易经是一种系统知识。

而且,易经至少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

易经的操作系统很简单:无中生有,有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然后是阴阳相生相克,五行相生相克。

所以,易经是一门科学。

天人合一和人工智能
易经、道德经讲的都是天人合一,人是大自然产生的精灵。

所以,要做到真正的人工智能,也必须是天智合一的。

也许将来,智能没有人工不人工之分了。

如何用易经建立要一个体制
易经说一阴一阳为之道。

所以做事情应该有两个领导,一个领导作决策,为阴,另一个领导执行,为阳。

作决策的领导不去执行,执行的领导不做决策。

这样的体制才是科学,才是道。

每一级领导都是这样,上级的执行领导领导下级的决策领导。

这样的体制应该比目前世界的任何体制科学。

如何用八阵图破美国的航母
诸葛亮的八阵图分别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命名,加上中军共是九个大阵。

中军由十六个小阵组成,周围八阵则各以六个小阵组成,共计六十四个小阵。

八阵中,天、地、风、云为“四正”,龙(青龙)、虎(白虎)、鸟(朱雀)、蛇(螣蛇)为“四奇”。

另外,尚有二十四阵布于后方,以为机动之用。

诸葛亮的八阵图应用在陆地战争。

如何把八阵图应用在空战呢?
可以做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和中军九个导弹阵。

有负责掩护,有负责消灭反导弹的导弹,等等。

一个八阵导弹打过去,消灭老美的航母小菜一碟。

可是,如今的解放军会相信易经,相信八阵图吗?奈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