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下)
易经64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法

易经64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法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易经的日常用法:其实易经没有那么神秘,它是科学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天的生活起居,工作事业,健康幸福,都受这64个哲理的左右。
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64个哲理,就形成了64个感悟,64个感悟回答了人生64个怎么办。
64卦为我们的生活解惑,减压,导航。
第一感悟:养精蓄锐把握机会-----学会定位《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
人生的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必须要受,该喝的蜜你必须要喝,不可越雷池一步。
第二感悟:心有乾坤神闲气定----戒除浮躁当人们浮躁的时候,应该想想那浩繁飘渺无穷无尽的宇宙,为什么它能够数亿年的时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法则,遵循自己的规律不动摇。
第三感悟:锲而不舍奋发进取----磨掉幼稚如果说一个成年人很幼稚,就不是那么好听了,多少有点讽刺的意味。
说明他(她)不懂事理,不辩是非,不通达。
说重一点就是他(她)很傻。
第四感悟:目标明确果断前行----战胜疏懒要找聪慧者,要找我们的“启蒙”老师作为指导,而不是“启蒙”老师来找我们,如果“启蒙”老师指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去改正。
第五感悟:等待时机慧眼明察----走向成熟等待是一种智慧。
等待是一种积蓄。
等待是一种信念。
人们之所以等待,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
第六感悟:冷静反省心安理得----避免争执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当我们做事之前反省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办事才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挫折由于预先考虑的明白,心里也会有准备,不至于最后会把事情办咂,甚至走向歧途。
当我们做事之后反省了,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就可以为以后的成功铺好路。
第七感悟:伸张正义宽厚仁慈----化干戈为玉帛国家出师有名,惩恶扬善,是为了伸张正义,为天下人谋福利,这是大义;同样一个人也能出师有名,而这个“师”就是“小师”。
《周易》中的阴阳五行理论与生活应用

《周易》中的阴阳五行理论与生活应用介绍古老的中国文化中,有一部被誉为“易经”的经书,全称为《易经》。
《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总结和归纳。
其中,阴阳五行理论是《易经》一个重要且独特的部分,它是古代哲学家们研究万物变化规律的核心。
本文将介绍《周易》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并探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什么是阴阳五行理论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古代哲学家们观察自然界现象的产物,它描述了一切事物都由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元素组成。
阴代表黑暗、阴冷、内敛、收敛等特性,阳代表光明、炎热、外放、扩张等特性。
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五行的概念五行是古代哲学家们关于物质和能量的分类,它描述了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和相互关系。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五个元素,每个元素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特征。
阴阳五行的相互关系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都遵循着阴阳相互转化和五行生克的规律。
在阴阳五行理论中,阳是创造、扩张的力量,而阴是保存、收敛的力量。
五行之间有着相互克制和相互生生的关系。
1.阳生阴:阳气盛,阴气生。
2.阴生阳:阴气盛,阳气生。
3.水生木:水能滋养木的生长。
4.木生火:木燃烧会产生火。
5.火生土:火能让土壤更加肥沃。
6.土生金:土能产生金。
7.金生水:金可以凝结成水。
阴阳五行在生活中的应用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国文化中融入了许多方面的生活应用,无论是民俗习惯、饮食健康还是医学等领域,都能找到其身影。
1. 日常生活习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注重阴阳平衡的观念。
例如,在饮食方面,人们会根据季节和体质选择不同的食物,以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
在居住环境中,人们也会注意阳光的照射和空气流通,以保持居住环境的阴阳平衡。
2. 饮食养生阴阳五行理论对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饮食注重食物的阴阳属性和五行属性的搭配。
例如,夏天人们多吃一些寒凉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来平衡高温天气对身体的影响;冬天人们则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羊肉等,来保暖身体。
易经恒卦的智慧启示探索生活中的恒久真理

易经恒卦的智慧启示探索生活中的恒久真理易经恒卦的智慧启示:探索生活中的恒久真理易经,作为古老而深邃的中国经典著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其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不仅适用于古代的决策和预测,更能够指导我们在当代生活中寻找恒久真理。
本文将通过探索易经恒卦的智慧启示,帮助我们拥抱变化、追寻内在的平衡,以及理解命运之中的重要元素。
一、拥抱变化的智慧易经中的八卦,包括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元素的组合,代表了宇宙万物的不同状态和变化。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对各种变化和困扰。
易经教导我们要像水一样灵活应对,适应环境的变化。
正如易经中的“卦”卦象会变化四季一样,我们也需要学会在变化中寻找机遇。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人际关系,适应变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能力,而易经恒卦的智慧正是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温顺的心与外在世界相互融合。
二、内在平衡的追求易经的八卦中,有四种卦象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的。
阴爻代表柔顺、内在与阴性的力量,而阳爻则代表刚强、外在与阳性的力量。
同样地,在我们的内心世界中也存在这样的对立。
易经教导我们要追求内外平衡,即要在面对外界挑战时保持内心的稳定与和谐。
只有内外一致,才能达到真正的平衡。
三、命运中重要元素的理解易经中的卦象可以解释世事的变化和人生的轨迹。
对于人们来说,理解命运中的重要元素是一种洞察力。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命运的波折和突变,而易经所启示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在潜移默化之间,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这些变化。
正如易经中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我们应当学会在不确定和矛盾之中保持坚韧不拨的品质,同时也应具备柔韧的品质,接纳周围的事物。
四、寻找恒久真理的启示易经中的八卦通过阐述天地之道与人道之道,寻求宇宙的真理和人生的哲理。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也面临着追寻恒久真理的挑战。
在经历了无数的变化和挑战之后,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恒久真理变得尤为重要。
易经所启示的智慧告诉我们,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和价值观。
《易经》的现代应用

《易经》的现代应用《易经》的现代应用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带来的是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在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探索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
作为中国文化巨著的《易经》,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它是世界公认的三大经典〔易经、圣经、吠陀经〕之首,和《诗》、《书》、《礼》、《乐》、《春秋》并称六经,被誉为群经之首。
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科学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以及人生哲学等等。
它的理论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很多领域,是中国文化的总汇,对文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数学、风水、建筑、医学、气功都有指导意义。
现在《易经》还被引用在现代管理学、现代经济学、现代决策学等现代学科上。
本文结合科学,管理学,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实例具体阐述《易经》的现代应用。
首先,科学方面,许多现代科学家利用《易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因受《易经》太极图启发,发现了二进制数学,成为现代计算机之父。
世界大哲学家黑格尔,正是受《易经》的阴阳学说影响创造了正反合哲学原理。
据说,杨振宁是在西南联大念书时,学习了《易经》课程,正是《易经》的阴阳学说促使他在理论物理学研究中,打破了宇宙守恒定律,创造了弱相互作用条件下宇宙不守恒定律。
此外利用《易经》取得科技成就的还有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英国科学学李约瑟…… 其次,管理学方面,许多学者通过对《易经》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管理理论。
其中美国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提出了"中国管理科学化,科学管理中国化"的中国管理理论奋斗目标,并身体力行。
1987年8月,他在某某发表了:《C理论走出中国管理自己的天空》一文,创立了《易经》哲学为主体思想的C理论架构,并形成了一整套《易经》管理系统理论。
成中英认为:管理决策者要有一个动力,这动力一定是一个中心的力量,叫做中心土,黄土的土。
《易经》的现代应用

《易经》的现代应用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带来的是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在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探索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对现代生活的指导意义。
作为中国文化巨著的《易经》,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它是世界公认的三大经典(易经、圣经、吠陀经)之首,和《诗》、《书》、《礼》、《乐》、《春秋》并称六经,被誉为群经之首。
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科学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以及人生哲学等等。
它的理论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很多领域,是中国文化的总汇,对文学、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数学、风水、建筑、医学、气功都有指导意义。
现在《易经》还被引用在现代管理学、现代经济学、现代决策学等现代学科上。
本文结合科学,管理学,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实例具体阐述《易经》的现代应用。
首先,科学方面,许多现代科学家利用《易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因受《易经》太极图启发,发现了二进制数学,成为现代计算机之父。
世界大哲学家黑格尔,正是受《易经》的阴阳学说影响发明了正反合哲学原理。
据说,杨振宁是在西南联大念书时,学习了《易经》课程,正是《易经》的阴阳学说促使他在理论物理学研究中,打破了宇宙守恒定律,发明了弱相互作用条件下宇宙不守恒定律。
现代生活中的《易经》运用

现代生活中的《易经》运用现代生活中的《易经》运用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其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具有优秀的文化。
《易经》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部经典,是各个时期的儒家、道家、兵法家以及化学、物理、数学等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能使用的知识理论,也曾作为科举取士的必修课程,被作官之人当作必读之书。
优秀的文化则必然成为我们民族大众的文化,一直以来,《易经》都贯穿在社会的知识阶层,为人们所孰知。
只是到了现代,这个民族文化的源头不但漫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在洋务运动以后被烙上了歪曲的印记,误解《易经》是封建迷信的算命书、统治阶级对人们思想进行管理控制的工具,从此在正统教育中消失。
《易经》是什么呢?它有什么么样的伟大内容能够让海内外的历史学者做出“《易经》是中华文化之活水源头“的定论呢?下面,就让我们由此打开中华文化根基的大门,进入博大精深的《易经》殿堂。
物理学家说《易经》是关于物理的理论;数学家说它是本庸数学的模型;天文学家说它是天体运行的规律;历史学家说它是历史宗教的哲学理论;生物学家说它是破解生命的.密码;农业学家说它是农事作业的指导;文学思想家说它是文字优美的范本;命象占卜家说它是占筮预测的起源……自古至今,众说纷纭,就如盲人摸象各言其说,好似一部无字天书,又好似是万种学科的集成著作。
谁在用《易经》?古今中外,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上历代的先哲和精英的统治阶层,都在秉承或者借鉴《易经》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模型来治理社会和造福人类。
中华民族伟大的先哲学者创制、传承和发展了《易经》,使得《易经》本身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全面,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比如伏羲制先天卦、周文王演后天卦,又如孔子著《易传》,再如朱熹对于《易经》理学的发展等。
中国历代精英的统向统治阶层尊崇、学习和应用《易经》,使得君王拥有的统治体系能够稳定平衡,齐家修身,安邦治国。
比如张良帮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世之盛,又如徐茂公辅佐唐太宗李世民而成贞观之治,再如刘伯温帮助明太祖朱元璋开创大明之兴等。
《周易》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周易》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周易》产生于大约5000年以前,最初由伏羲构思,后来经文王、周公、孔子的不断修改最终完成,而且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不断影响东方的文化。
现在,《周易》依然没有失去它的时代性,它的阴阳变化的观点对我们正确理解现代文明也可以起到借鉴的作用。
那么,中国是靠什么创造出如此灿烂的文化呢?《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的“大道之源”,它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生存智慧、人生哲学等,无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几乎都有明显的《周易》烙印。
具体来说,《周易》秩序谨严、生生不息的太极宇宙观,阴阳对待、物极必反的变易学说,仰观俯察、“穷理尽性”的认识论,“圣人成能”、“裁成辅相”的主体性思想,顺天应人、“保合太和”的管理思想,仁义诚敬、刚柔并济的道德主张,自强不息、乐天知命的人生哲学,参赞天地化育、德侔日月光明的超越理想,……所有这些思想内容都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生存格局、基本性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使中国人在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领域都有非凡表现,创造出独具风采的伟大文明。
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博士,曾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讲演中,深情地说,近代物理学的一些看法,和《周易》太极和阴阳对待的思想有相似的地方,因此,量子物理学奠基人玻尔教授,在他被封为爵士的时候,选了中国的太极图作为他的徽章的主体图案,以象征中西文化的相互融通。
现代学者研究表明,《周易》与天体运行节度、万物化生规律、二进制、生物遗传密码、宇宙及物质结构、化学元素周期表等现代科学成果,有着令人不胜惊诧的相通之处。
这充分表明,《周易》确实内蕴着中华古人的深邃智慧,其特异的符号系统提示着宇宙万物的运行天机。
就连民族沙文主义思想严重,对中国文化颇有微辞的黑格尔,对此也不得不承认:“《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是有绝对权威的。
”《周易》中包含了重视生命的思想。
这种重视不是自然中心主义或者人文中心主义所提倡的重视,而是通过提倡个体生命,推广到提倡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
易经八卦中的数学原理应用

易经八卦中的数学原理应用引言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它以八个卦(乾、坤、震、艮、坎、离、兑、巽)作为基础,通过这些卦的变化来探究宇宙万物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然而,易经中的八卦却不仅仅是一种哲学体系,它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原理,这些原理在现代科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易经八卦中的数学原理,并介绍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一、易经中的数学原理易经中的八卦以一阴一阳的阴阳二元对立为基础,并通过阴阳的组合与变化形成不同的卦。
这一过程可以用二进制数列来表示,每个卦可以看作是一个二进制数,其中阳为1,阴为0。
在易经中,每个卦都有对应的名字和象征意义,同时也对应着数字。
例如,乾卦代表天,用二进制表示为111111,其对应的数值为63;而坤卦代表地,用二进制表示为000000,其对应的数值为0。
其他卦的数值则是通过将二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得到的。
二、易经数学原理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虽然易经是古代的哲学经典,但其中的数学原理在现代生活中仍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情况。
1. 数据存储与传输在计算机科学中,二进制数是最基本的表示方式。
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和传输的,这与易经中的八卦的二进制表示非常相似。
易经数学原理的应用使得计算机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存储和传输。
2. 随机数生成随机数在现代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密码学、模拟实验等。
易经中的八卦通过阴阳的变化可以生成随机的数列,这为随机数生成提供了一种有趣的参考。
3. 算法设计易经数学原理的二进制表示形式为算法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
二进制位运算在计算机科学中又被广泛地应用于位操作、位掩码等领域。
易经数学原理在算法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提供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建模与优化易经数学原理中的八卦与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于建模和优化问题。
这些数学原理使得问题的描述更加简洁明了,有助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5. 数字逻辑电路数字逻辑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机硬件和电子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下)第三章从定位看凶吉第一节从易象看成功的几率一、易象预示事物发展轨迹易象,指卦象、爻象。
它是一种比象,类象,抽象,意象,如以一横代表阳,代表天,表示天不可分割;以两段代表阴,代表地,表示地可以分割,很抽象。
卦象,是指卦整体的形象会意,如离卦竖起来就如“火”字,坎卦竖起来就如“水”字,分别代表火、水。
鼎卦(见左图)象一只竖立的鼎;爻象,是指爻所处卦中的爻位之象,表示事物所处某一阶段的成象。
《易经》认为,无论任何事物,都会以“象”的形式呈现,潜象为事物始初时期的呈象,成象则是事物生成时的呈象,迹象则是事物消亡后的残留呈象。
象,为表象,但它却是事物本质的外在反映。
1、潜象《易经》认为,事物在发端之前,有其潜象。
潜象呈现信息微弱,但往往会重复或加强显现。
因潜象不易捕捉或被人们忽视,不是特别留心是不易观察到的。
如,人在生病前,往往会感觉某些不适,但不适状况一会又可能消失,人们则不以为然。
但过一阶段,不适情况会加重,过一时刻又会缓解,又过一时刻,大病终于来临。
这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人体的免疫系统总是对细菌(病毒)的侵入作斗争。
当细菌(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时,人感觉不适,当人体免疫系统把细菌(病毒)击溃时,人体不适的情况消失;于是细菌(病毒)大规模繁殖后以兵团态势第二次侵入人体时,人体的不适会比前一次加重,但免疫系统也会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抵抗,于是不适状况有所缓解;当细菌(病毒)快速繁殖以决战态势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不足以抵抗或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时,大病来临。
又如,某煤矿公司出现矿井坍塌埋人事故。
事先一定有其潜象:首先,这个煤矿公司一定是制度纪律废弛;其次,因制度纪律废弛而出现安全隐患,如安全设施不健全,防患预案落实不到位等;众多安全隐患的同时存在,如果再不能得到重视和纠正时,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事故那只是或早或迟事。
事物的潜象,是事物发展初期的端倪和前兆。
《易经》启示人们,应该留心这些端倪和前兆,特别是重复或加重出现的端倪和前兆,大凡为预示该事物发展前景,不可小视。
《易经》告诫人们,要学会见微知著,去伪存真,兴利除弊,远祸存身,防患未然。
2、成象随着事物的成长发展,事物的潜象会一再加强显现,由隐蔽微弱的潜象发展为明显强盛的成象。
成象是区别一事物与他事物的根本标志,也是观察预测该事物发展前景的重要标志。
成象因事物各异而有所不同,单事物为具体成象,易于观察,复杂事物有其综合呈象,需要全面观察才能得出综合成象。
如人,为单事物成象。
如一个年轻人,给人以谦恭、勤奋、睿智、诚实的呈象,这个人迟早会成就一番事业;又如,一个人貌似谦恭却有几分虚伪,虽然睿智,却又夸夸其谈,这样的人大凡心胸狭窄,人生会有大起大落;如你进入一个企业,发现路遇的员工彬彬有礼,庭院走道一尘不染,卫生间清洁无异味等等,这一定是一个管理规范、效益佳好且有前进、上升空间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目前虽然效益不错,办公室虽然装修豪华,但你却能发现墙面某个地方有污渍,明亮的走道上偶尔有纸屑洒落等等。
这是一个企业在成功表象后已隐藏走下坡路的潜象,预示不久将会出现衰颓的成象。
3、迹象迹象是事物结束生命周期后所留下的残象、痕迹。
迹象是判辨某一事物在消亡前状况的重要依据。
如同潜象一样,迹象不像成象那样明显、清晰,但他却是消亡事物客观证据。
如公安部门破案搜集案发现场的种种证据,通过分析、排查,验证等手段,让迹象变为确凿的证据,从而确定犯罪嫌疑人。
如考古,通过历史残留的痕迹和证据,通过比对、鉴别、化验鉴定历史年代,从而确定文物的自身价值或社会文化价值,或找到历史的演进和宇宙变迁的依据,帮助揭秘人类演进和宇宙发展变迁的规律。
易象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观察自然事物一再重复出现的现象所发现的。
譬如,人们发现蚂蚁聚集过路,天就会下雨,反复出现而验证这一现象;蚯蚓聚集过路就会干旱;云雾遮挡山顶就会下雨;云雾遮掩山腰就会天晴;天上有鱼鳞状云朵就会艳阳高照,等等。
人们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理解,从时间上看,迹象代表过去,成象代表现在,潜象代表未来;从呈象程度上看,潜象和迹象呈象信息微弱,不明显,带有不确定性,而成象则清晰明显;从事物发展延续性上看,潜象预示成象,成象是放大了的潜象,迹象是残留的成象;从事物发展的复杂性上看,潜象、成象、迹象往往会有其不确定性,有时甚至会有一些虚假性,这些是我们鉴别易象的难点。
因此,《易经》通过六十四卦对各种事物各个阶段、各种形态的具体分析,揭示事物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轨迹,以启示人们运用易象的原理,掌握和运用事物发展规律。
第二节从易数看成事气数这一节分析《易经》“数”的基础理论要多一些,基础知识好的读者是可以轻松读懂的。
一、《易经》中的数《易经》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数学知识与理论,数是创制《易经》的基础,《易经》到处充满“数”的神奇。
1、以0和1表示阴阳《易经》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天文学,伏羲的先天八卦表现的是一年四季的时间坐标与阴阳二气的变化,八卦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数字系统。
伏羲的六十四卦横图(简称“大横图”,见图),则是二进制算术,以0代表阴,以1代表阳。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受《易经》阴阳八卦启示,发明二进制,后来被应用于计算机。
2、以1—8数字表示八经卦的卦序伏羲八经卦以1代表乾卦,以2代表兑卦,以3代表离卦,以4代表震卦,以5代表巽卦,以6代表坎卦,以7代表艮卦,以8代表坤卦。
卦序数本身就代表这个卦。
3、伏羲八卦的生成是一个等差数列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一个以两倍累乘进位的等差数列关系(见图)。
4、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中的60进位算术伏羲八卦是参考河图、洛书制成的八卦历法,为十月太阳历,八经卦代表一年四时八节。
“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见图),圆图代表天象,方图代表地理方位,图中乾卦位于午中,坤卦位于子中,离卦位于卯中,坎卦位于酉中;阳生于子而极于午,阴生于午而极于子;其阳在南,其阴在北;方图乾始于西北,坤尽于东南,其阳在北,而其阴在南;圆图主动,代表天,方图主静,代表地。
图中乾、坤、坎、离为先天八卦四正卦,主一年四季,其余六十卦,每卦代表六日,每爻代表一日,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及阴阳、五行变化全部包含其中。
此图可分为两个半圆,左半圈从复卦至乾卦为阳,右半圈从姤卦到坤卦为阴。
乾姤之间,一阴始生,为月窟;坤复之间,一阳始生,为天根。
这是伏羲60进位算术,60又为甲子之数。
5、河、洛之数河图、洛书(见图)便是一个完备的数字系统。
其中用数字描述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
据现代天文学家论证,河图、洛书为两万五千年前的星象图。
河图中的大衍、小衍之数。
河图中白点代表阳,黑点代表阴。
《系辞传》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是说:1、3、5、7、9五位数为阳、为天,相加之和为25;2、4、6、8、10五位数为阴、为地,相加之和为30。
河图中黑白点数之和55正好合天地极数55,天地的极数55合大衍之数与小衍之数。
《系辞传》曰:“极数知来之谓占,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为二以象两(指两仪);挂一以象三(指三才);揲(shé)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音lè,手指之间)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这是《系辞传》记述的中国最古老的占筮法。
是说,先从签囊中取50根蓍(shī)草(签)为大衍之数,然后抽取一根放回签囊,象征太极,剩下49根为大衍之数之用;再将49根签随意分作两半,象征两仪;在一半中取一根夹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象征人;然后以每四根作一股取出,象征四象;尔后将余数和夹在指间的一根合在一起,如果数字超过5,再取出四根,其余数象征闰月,并记下这个数。
这样一共要演示六遍,出现十八次变化而占筮成卦。
可以看出,大衍之数与天地极数是有区别的,天地极数为天地万物生成之数,而大衍之数则是占卜演算天地变化之数。
大衍之数50 在实际应用中只用49。
天地极数55,来自于大衍之数50和小衍之数之数5。
大衍之数50来自于五行之数5乘以土之成数10,小衍之数来自于五行之数5。
汉代易学家京房对大衍之数诠释说:“五十者,谓十日、十二时辰、二十八星宿也。
凡五十,其一不用者,天之生气,将欲以虚来实,故用四十九”。
《易经》认为,小衍之数为天地之体数,大衍之数为天地之用数。
故大衍之数之用,以1为体,以49为用。
河图中天干交合之数。
河图之数十,为十天干之数。
交合之数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德。
正是万物生存之数。
所以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合为三、八为朋,丁壬合为四、九为友,戊癸合为五、十同德。
十天干经交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五行,将河图五行之体化为天干五行之用。
从图中可看出,其阴阳排列规律为:一六在北方,为玄武星象;二七在南方,为朱雀星象;三八在东方,为青龙星象;四九在西方,为白虎星象,五、十在中央,合大衍之数;每一宫统领七星,四宫合二十八星宿之数。
汉朝易学家对此解释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可见,河图中包含五行和五个方位。
这是用5算术。
据说古人用5,源于人的五个手指,以手指作为算术工具。
洛书之数洛书中阴阳点数,其横排、竖排、斜对角排,其点数之和均为15,15合十天干数和五行之数;洛书中每列点数为15,合阴阳之数,其中9为阳之极数,6为阴之极数,这便是卦中阳爻用九,阴爻用六的渊源;洛书中阴阳点数共45,加五行之数5,合50为大衍之数;洛书中隐“三才”与五行之数,五行作用于天、地、人,合数15,故洛书纵横交叉,上下左右,四方八面,皆难逃三才五行15之数;洛书为九星八面之数。
九星之数为逆行:九紫、八白、七赤、六白、五黄、四碧、三绿、二黑、一白。
每年一星,一直运行到现在。
当年所在之星的卦象,就是当年出身之人的风水命卦,至今仍适用。
此数与吉凶关系密切,故多用紫白九星测吉日;洛书体用周天之数:洛书之数九,取一为体,八为用,为九星用八卦。
运数十五,周流八方为一百二十数,共三才而合之即360数,为周天之数。
同理,其用数45,周流八方亦得周天之数360。
河、洛之数奥妙无穷,其象、其理意义深远,不能在此一一叙述。
6、天干、地支合60甲子数天干数十,地支数十二,天干地支交合运行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其最小公倍数为60,为一甲子。
天干立而不动,地支围绕天干轮配,纪年为60年一轮回,纪月为60个月(5年)一轮回,纪日为60天(两个月)一轮回,纪时为60个时辰(5天)一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