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英文期刊投稿指南

合集下载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及投稿导引

中外文核心期刊介绍及投稿导引

一般说来,同一出版商(或数据库)期刊的投稿要 求都大同小异,在出版商的网站中,各期刊的投 稿说明也会有统一的页面或检索路径。 在线数据库投稿 一般是先进入数据库查找合适的 投稿期刊,然后阅读“投稿须知”,注册,提交 稿件,等待,修改,出版。
Elsevier Science在线投稿指南 1. 出版流程
统计源期刊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 名表。 核心期刊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位 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 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 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 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统计源期刊少,且由于4 年出版1次,由一定的时差。 统计源刊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 布1次,能较客观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文档类型包括:

MS Office files (Word / Powerpoint / Excel) LaTeX TIFF EPS PDF

投稿信
系统将稿件生成PDF文件
Wiley-Blackwell
投稿简介
Wiley-Blackwell 投稿指南
作者资源中心
Wiley-Blackwell 投稿指南
核心期刊概念
核心期刊的定义
某学科核心期刊是指刊载该学科学术论文 较多的、论文被引用较多的、受读者重视的、 能反映该学科当前研究状态的、最为活跃的那 些期刊。
核心期刊概念

核心期刊的定义
学术性:主要是以期刊影响因子来测定的。关于影响因 学科性:一般情况下,核心期刊都是在某一 子,有两种统计方法:一种是三年统计法,一种是中期 个学科范围内来界定的,某一个学科的核心 统计法。
统计源期刊

英文投稿流程

英文投稿流程
I have corrected all the text reference according to requirement.
7) Pages should be numbered sequentially I have numbered pages sequentially.
Response to Reviewer Coments
I havefine the language carefully.
2) Each bullet point provided in 'Research highlights' should not exceed a maximum of 85 characters including spaces.
Comments:
1) In its current state, the level of English throughout your manuscript does not meet the journal's desired standard. There are a number of grammatical errors and instances of badly worded/constructed sentences. Please check the manuscript and refine the language carefully.
Title page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rthogonal acceler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ICP-oa-TOF-MS) analysis of heavy metal content in Indocalamus tesselatus samples Yu-Yue Qin a, *, Zhi-Hong Zhang a, Lin Li b, Chun-Sheng Chen a, Sha Shun a, Yin-Chuan Huang c a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50550, Kunming, China b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Scienc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c Nansha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511455, Guangzhou,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Tel.: +86 13888195681; fax: +86 871 5729591 E-mail address: rabbqy@ (Y.Y. Qin).

中文期刊发表的流程

中文期刊发表的流程

中文期刊发表的流程中文期刊发表是科研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术成果的重要体现。

下面将从投稿准备、投稿流程、审稿过程和发表后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简要介绍中文期刊发表的流程。

一、投稿准备。

1.选择合适的期刊,在投稿之前,首先需要选择一本合适的期刊。

选择期刊时,要考虑期刊的学术水平、影响因子、审稿周期、稿件要求等因素。

2.撰写稿件,在确定投稿期刊后,需要撰写符合期刊要求的稿件。

撰写稿件时,要注意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论等部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3.排版格式,排版格式是投稿的重要环节,要按照期刊的要求进行排版,包括字体、字号、行距、页码、图表格式等。

二、投稿流程。

1.在线投稿,大部分期刊都提供在线投稿系统,作者可以通过期刊官网进入投稿系统,按要求填写投稿信息、上传稿件等。

2.审稿费缴纳,有些期刊会要求作者在投稿时缴纳审稿费,作者需要按照期刊要求进行缴费。

3.稿件初审,投稿后,编辑部会对稿件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稿件会进入审稿流程,不合格的稿件会被退回。

4.同行评议,审稿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同行评议,通常由两名或以上的专家对稿件进行匿名评审,评审意见会直接影响稿件的录用与否。

5.修改答复,如果稿件需要修改,作者需要按照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修改稿件。

有些期刊还会要求作者对修改进行解释说明。

6.录用通知,如果稿件通过同行评议并完成修改,编辑部会发出录用通知,通知作者缴纳版面费并提交最终版稿件。

三、审稿过程。

1.耐心等待,审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者需要有耐心等待审稿意见的反馈,不要过于焦虑。

2.认真修改,对于审稿意见,作者需要认真对待,对于专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进行合理修改和回复。

3.尊重意见,在审稿过程中,作者要尊重专家的意见,不要过于固执己见,要以科学态度对待审稿意见。

四、发表后的注意事项。

1.版面费缴纳,稿件录用后,作者需要按期刊要求缴纳版面费,并提交最终版稿件。

2.宣传推广,发表后,作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推广自己的文章,增加文章的影响力和引用率。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投稿须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投稿须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投稿须知期刊概况:《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农业工程学杂志》)是一本国内领先的农业工程学术期刊,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

该期刊创办于1984年,是一本双月刊,旨在促进农业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

该期刊接收来自全球范围内的原创研究论文、综述、报告和研究简报等,并涵盖了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以及农田信息技术与精准农业等多个研究领域。

投稿要求:《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接收中英文投稿,但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

投稿的内容必须是原创研究成果,未发表过,也未在其他期刊上投稿。

投稿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该期刊上的发表次数要限制在3篇以内。

投稿内容:1. 农业机械与设备研究方向:- 农业机械创新设计与性能研究- 农机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 农机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研究- 农机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 农机与人机工程- 农机与农业生产的一体化研究2.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研究方向:- 农业电气化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农业自动控制技术与应用- 农业智能化监测与管理技术- 农业无人化作业技术研究- 农业电气化设备与材料研究3.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研究方向:- 农业建筑环境优化设计- 农业温室效应与节能措施- 农业空气、水、土壤质量调控技术研究 - 农业园艺植物生长与环境关系研究- 农业能源利用与清洁能源技术研究4. 农田水利研究方向:- 农田水资源调控与利用研究- 农田水管理与灌溉技术研究- 农田排水与水土保持研究- 农田水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 农田水利工程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5. 农田信息技术与精准农业研究方向:- 农田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农业遥感与GIS技术在农田管理中的应用 - 农田作物信息获取与分析研究- 农业精准施肥与施药技术研究- 农田信息智能化决策与管理技术注意事项:1. 投稿的论文必须严格遵守学术伦理规范,未经授权不得涉及任何版权问题。

英文文章投稿指南

英文文章投稿指南

英文文章投稿指南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submitting an article to us. Below are the guidelines for submitting your article:1. Content: We are looking for original and engaging articles on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but notlimited to technology, lifestyle, health, travel, and finance. Please ensure that your article is well-researched, informative, and provides value to our readers.2. Length: The article should be a minimum of 1000 words. We believe in providing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contentto our audience, so please ensure that your article meets this requirement.3. Language: All articles should be written in English. We have a diverse readership and English is the common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 Please ensure that your article is well-written with proper grammar and punctuation.4. Tone: We encourage a conversational and friendly tone in our articles. Please write in a way that is approachable and easy to understand for our readers.5. Plagiarism: We do not accept any form of plagiarism. All articles must be original and not published elsewhere. Any sources or references used should be properly cited.6. Formatting: Please format your article with clear headings, subheadings, and bullet points where necessary. This helps to make the content more readable and organized.7. Images: If your article includes images, pleaseensure that you have the rights to use them. High-quality and relevant images are always a plus.8. Bio: Please include a brief author bio (2-3 sentences) at the end of your article. You may include a link to your personal website or social media profile.9. Submission: Please submit your article as a Word document or Google document. You may also include any images as separate attachments.If you have read and understood the guidelines, please proceed with submitting your article to us. We look forward to reviewing your submission.感谢您对向我们投递文章的兴趣。

科学通报ChineseScienceBulletin投稿指南

科学通报ChineseScienceBulletin投稿指南

《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投稿指南《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致力于快速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研究动态、消息、进展,点评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 要求文章短小精悍, 可读性强, 能在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影响. 有中英文两种版本, 中文版创刊于1950年, 英文版创刊于1966年. 2010年起中英文版均为旬刊, 中文版每月10日、20日、30日(2月最后一天)出版, 英文版每月5日、15日、25日出版. 每月出版3期.为提高文章传播速度, 扩大文章传播范围,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自2011年起发表的全部文章采取开放存取(Open Access)方式出版, 全球读者可在SpringerLink平台免费下载.《科学通报》英文版Chinese Science Bulletin是SCI核心期刊, 同时被Academic Search Alumni Edition, Aca- demic Search Complete, Academic Search Elite,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ASFA, Biological Sciences, Biological Ab-stracts, BIOSIS Previews, CAB Abstracts, Chemical Ab-stracts, Current Contents/Physical, Chemical and Earth Sci-ences, Current Mathematical Publications, Digital Mathe-matics Registry, EMBi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b-stracts,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Pollution Management, Google Scholar, Inspec, Meteorological and Geoastrophysical Abstracts, Pollution Abstracts, SCOPUS, Water Resources Abstracts, Zentralblatt MATH, Zoological Record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 根据2012年JCR公布的数据,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的影响因子为1.321, 总引频次为7080.《科学通报》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源期刊, 同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2年发布的最新数据, 《科学通报》的影响因子为0.857, 总引频次为5985.《科学通报》连续3届荣获国家期刊奖, 连续9届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1用稿原则投给《科学通报》的文章必须未在其他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发表过, 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ⅰ) 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或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ⅱ) 有重要科学意义, 属国际研究热点或前沿课题;(ⅲ) 有创新(新思路、新方法、新认识、新发现等);(ⅳ) 对本领域或(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有较大的促进作用;(ⅴ) 就内容和写作风格而言, 对大同行或非同行科学家都有可读性和启发性.2 栏目设置及基本要求《科学通报》中文版设有4类11个栏目(英文版设10个栏目).评述类点评(News & Views): 评介近期在《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的一项或一类重要研究成果, 以及国家级各重要科技奖项的研究成果等, 注重新闻时效性(1~2个印刷面, 可以包含一个图, 参考文献不超过10条). 本栏目以约稿为主.进展(Progress): 评介当前迅速发展的某个研究领域或方向的突出进展, 归纳总结该领域近2~3年取得的重要成果, 分析其创新性和科学意义(3~4个印刷面, 附300字左右摘要, 图表不超过3个, 参考文献不超过30条).评述(Review): 综述某一重要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 评论研究现状, 提出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 要求作者在该领域从事过系统的研究工作, 或者所做工作与该领域的研究紧密相关(6~8个印刷面, 附500字左右摘要).前沿(Frontier): 评述当前活跃的、迅速发展并引起广泛兴趣的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有洞察力的设想(附600字左右摘要). 本栏目以约稿为主.论文类快讯(Letter): 迅速、简要地报道具创新性和新颖性的科研成果(一般不超过3个印刷面, 附300字左右摘要, 参考文献不超过30条).论文(Article): 报道具创新性、高水平和重要科学意义的最新科研成果(一般不超过7个印刷面, 附500字左右摘要, 参考文献不超过60条).讨论类论坛(Forum): 对重要科学问题、科研管理政策或国家重大科技规划发表评论, 对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理论问题提出看法(一般不超过4个印刷面, 附300字左右摘要).争鸣(Correspondence): 就《科学通报》发表的文章进行讨论和答辩, 或就当前科学研究中的某个有争议的热点问题进行介绍并予以评论(一般不超过3个印刷面).消息类简报: 中文版特有栏目, 简要介绍发表在《科学通报》英文版(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上的论文及快讯文章的主要内容(1个印刷面, 可含1个图, 不列参考文献).动态(Trend): 报道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科研信息、重要科研项目、我国科学界近期的重要学术活动以及在我国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等(0.5个印刷面).书评(Book Review): 评介国内外近期出版的高水平、高质量的自然科学学术论著(1个印刷面).3 写作要求文章应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结构简明; 尽量避免使用多层标题; 文字、图表要简练, 用较少的篇幅提供较大的信息量; 论述应深入浅出、表达清楚流畅; 专业术语运用准确, 前后保持一致.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处, 应简短、准确并包含必要信息. 要紧扣主题, 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并方便检索; 应避免使用大而空的题目, 最好不用“…的研究”、“…的意义”、“…的发现”、“…的特征”等词; 尽可能回避生僻字、符号、公式和缩略语. 一般不超过24个汉字, 英文不超过20个单词. 不使用副标题. 尽可能不使用标点符号, 十分必要时可用冒号.作者和作者单位在论文中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应该是对论文工作有实质贡献的人员, 应对文中的论点和数据负责. 国外作者的姓全部大写, 名首字母大写(如KLARKE Hugh J.). 署名单位必须是该项研究的实际完成单位. 单位名要写全称, 同时提供单位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 如果作者分属不同单位, 使用上角数字标示作者所属单位序号, 并请提供通讯联系人的E-mail.通讯作者应确保所有作者同意署名、同意作者排序. 保证文章的科学性, 未一稿两投.摘要对于读者阅读全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应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 概括地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能够脱离全文阅读而不影响理解. 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词汇、特殊符号和公式. 摘要的写作要精心构思, 随意从文章中摘出几句或只是重复一遍结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摘要中不能出现参考文献序号.关键词用于对研究内容的检索, 应紧扣文章主题, 尽可能使用规范的主题词, 不应随意造词; 一般为5~8个.论文题目、摘要内容及关键词是构建电子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的基础, 因此应确保这三项内容的准确性.基金资助项需列出资助基金来源, 并注明项目批准号. 格式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 基金名称要写全称.正文应以描述文章重要性的简短引言开始. 专业术语应有定义, 符号、简略语或首字母缩略词在第一次出现时应写出全称, 使用非标准缩写词应定义说明. 行文简洁易懂, 避免过多使用数学模型、数学推导或太过晦涩的专业术语.引言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文章对读者的吸引力. 在引言中应简要回顾本文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简要介绍相关理论或研究背景. 需列举相关的参考文献, 尤其是近2~3年内的研究成果. 应非常明确地给出本研究的目的以及创新点,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扼要交代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等. 此部分不加标题, 不必介绍文章的结构. 注意尽量避免与文题及摘要文字上的雷同.材料和方法主要是说明研究所用的材料、方法和研究的基本过程, 描述应简单清楚, 引用相关文献, 使读者了解研究的可靠性, 也使同行可以根据本文内容验证有关实验. 每段段首加上以(ⅰ)标示的标题, 标题后接排正文.结果与讨论应简明扼要并合理地展示数据, 客观地总结实验结果, 讨论该研究存在的问题, 并注意与其他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论主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预测可能的应用等.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进行文内标注和文后著录, 即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 序号用方括号括起, 置于文中提及的文献著者、引文或叙述文字末尾的右上角. 参考文献引用是否得当是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果未能在论文中引用与本项研究有关的主要文献, 尤其是近3~5年内的文献, 或是主要引用作者自己的文献, 编辑可能会认为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不多. 对文中所引参考文献, 作者均应认真阅读过, 对文献的作者、题目、发表的刊物、年代、卷号和起止页码等, 均应核实无误, 切忌转引二手文献的不负责任的做法.4 投稿要求投稿前请先阅读《投稿指南》(通常刊登于每季度的第一期期刊中, 同时在本刊网页上公布). 指南中包含了全部重要信息, 网站上还有文章示例. . 为了缩短您稿件的发表时间, 请仔细按以上要求修改您的稿件.请使用在线方式投稿: 访问本刊网站, 进入“作者投稿系统”. 首次投稿时需注册一个“作者账户”, 注册完成之后, 按照提示与引导进行投稿.在“投稿说明”一栏中请简要说明本工作的研究背景、创新性与科学意义, 并请从“用稿原则”的5个方面说明来稿为什么适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请务必认真填写投稿说明, 它将直接影响审稿人对稿件的初筛和评审.请详细填写第一作者和联系作者的有效联系方式.建议作者推荐3~5位该领域的国内外专家作为评审人, 也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审稿人, 以备稿件送审时参考.文件要求:文字通栏排列, A4规格,10 pt字, 1.5倍行距, 并标出行号, word或PDF文件均可. 图表插入文中. 文件大小不宜超过5 M. 必要的补充数据(比如一些大的数据表, 以及有关方法的详细描述)可以作为附加文件同时上传, 文章录用后这部分内容作为附加材料在网络版发表.中文稿的最后应有一份英文的概要, 要求包括稿件的英文标题、摘要, 作者姓名及单位, 单列1页, 列于文稿的最后.当系统收到您的稿件后, 会发出一份回执, 回执中为您提供一个稿件编号. 它是这篇稿件的唯一标识, 今后与编辑联系时, 请使用该编号.本刊不接受email投稿.本刊不接受一稿多投之文章, 如发现此类投稿, 我们将通知作者单位和对方期刊.5 有关说明关于中英文版本《科学通报》中文版和英文版有不同的定位和任务. 中文版的宗旨是为华语科学界全面提供科学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信息, 对国内的基础研究发挥借鉴和引导作用; 英文版作为全面展示中国科学研究总体面貌、动态和成果的窗口, 报道国内外重要科学进展,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自创刊以来, 《科学通报》中文版与其英文版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绝大部分文章为对照发表. 目前我们正在逐渐改变这种状况, 尽可能减少对照出版.因此, 您在投稿时请选择好文种, 对于以中文投稿的文章, 接受发表后我们不再邀请您撰写英文稿, 反之亦然.为了扩大《科学通报》中英文版在国内外的影响, 我们对录用的稿件采取以下措施: (1) 对于只在中文版发表的文章, 同时刊登其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2) 对于中英文均发表的文章, 我们将尽可能使英文版先出版(印刷本或在线出版), 并在中文版发表时注明英文出版时间.(3) 对于只发表英文版的稿件, 我们选择其中优秀的成果, 邀请作者改写为一篇简报在中文版发表.建议尽可能请专业语言服务公司或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同事对论文进行检查修改. 英文稿中避免使用长而复杂的句子; 动词用作谓语时, 要与主语的人称一致, 对于一个主题应使用一个句子表达; 尽量使用简单词语.稿件的评审每篇稿件首先由编辑和编委初筛, 初筛的评判标准一般是: 文章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科研成果是否新颖, 是否具有广泛的意义. 专业性太强, 读者面窄的工作不适合《科学通报》. 若稿件未通过初筛, 一般将在7天内通知作者.通过初筛的稿件将由编委会组织2~3位甚至更多的同行专家进行评审, 并做出录用与否的决定. 评审过程大约需要30~60天. 评审结束后, 无论录用与否, 编辑部将及时向作者转达评审意见. 作者若在60天内没有收到编辑部有关稿件的取舍意见, 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系. 作者在通知编辑部后, 可以改投他刊.对于通过了同行评审的英文稿件, 我们还要进行英文文字审查.稿件的可读性文章经过评审后, 编辑会对文章进行推敲、润色, 以使文字和图表更具有可读性, 对于同行专家和非同行专家来说, 都易于理解. 同时让文章符合本刊的要求.稿件录用之后。

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

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

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在学术界,发表在中英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被认为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成果。

中英文核心期刊是指在相关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期刊,发表在这些期刊上的论文往往能够得到同行的认可和尊重。

因此,如何在中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成为了许多学者和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

首先,要在中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必须选择合适的期刊。

在选择期刊时,需要考虑期刊的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发表要求等因素。

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选择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有利于提高论文的学术声誉。

此外,了解期刊的审稿周期和发表要求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作者合理安排时间和提前准备所需材料。

其次,撰写高质量的论文是成功发表在中英文核心期刊的关键。

论文的质量取决于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完整性。

在撰写论文时,需要充分调研相关文献,理清研究思路,确保论文的逻辑严谨和条理清晰。

此外,语言表达也是论文质量的重要方面,要注意语法准确、表达清晰,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同时,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也是成功发表在中英文核心期刊的关键。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和撰写论文。

此外,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耐心,面对论文写作中的困难和挑战,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最后,投稿和审稿过程也是发表在中英文核心期刊的关键环节。

在投稿时,需要仔细阅读期刊的投稿指南,准备好所有需要的材料,并按照要求进行投稿。

在审稿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审稿意见,积极修改论文,确保论文符合期刊的发表要求。

总之,发表在中英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是对学术研究成果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学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途径。

通过选择合适的期刊、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以及认真对待投稿和审稿过程,可以提高发表在中英文核心期刊的成功率,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赢得更多的认可和尊重。

希望本文能对广大学者和科研人员在中英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方面有所帮助。

中文期刊发表英文文章

中文期刊发表英文文章

中文期刊发表英文文章在当今国际化的学术环境中,发表英文文章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一种趋势。

作为中文期刊的作者,如何在中文期刊上发表英文文章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发表英文文章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英文写作能力。

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英文水平,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此外,作者还需要了解英文期刊的发表规范和要求,包括格式、引用规范等,以确保文章符合期刊的要求。

其次,选择合适的中文期刊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中国,有许多中文期刊都提供了英文刊物或者英文发表的机会,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

在选择期刊时,作者需要注意期刊的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发表要求等因素,以确保选择的期刊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文章的学术影响力。

此外,作者还需要注意在中文期刊发表英文文章的一些特殊要求。

例如,一些中文期刊要求作者在发表英文文章时需要提供中文摘要或者中文关键词,以方便国内读者阅读和理解。

作者需要根据期刊要求,提供相应的中文信息,确保文章能够在国内读者中产生影响。

最后,作者还需要重视英文文章的翻译质量。

如果作者的英文水平有限,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翻译帮助,确保文章的翻译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良好的翻译质量不仅能够提升文章的学术影响力,还能够帮助作者树立良好的学术形象。

总之,中文期刊发表英文文章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注意期刊的特殊要求,并重视文章的翻译质量。

只有这样,作者才能够在中文期刊上成功发表英文文章,提升自己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长虹路 445 号江苏省机械工业厅 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 郑州市中原路机电部郑州机械研究所 天津市东北金钟桥大街 15 号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沈阳市北陵大街 56 号 兰州市金昌路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所 贵阳市延安西路 67 号贵州省机械工业厅 北京和平里 11 区 7 号 北京市清华东路机电部北京机电研究 所 北京清华东路机电部北京机电研究所 锦州市敬业街 169 号锦州工学院 北京市宣武区太平街甲 2 号 广西桂林市长山路 1 号 郑州市华山路 121 号 北京市雍和宫大街 52 号 长春市机电部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 广州市黄埔 西安市金花南路西安理工大学 上海市军工路 516 号上海机械学院 长春市解放大路 104 号 沈阳市铁西区重工街 太原市河西区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武汉市民主街 49 号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 长沙市 96 信箱 301 分箱 北京市 8108 信箱 合肥市机电部通用机械研究所 沈阳市云峰北街 18 号 上海市淮海西路 北京德胜门外教场口 1 号 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二段二号 北京市月坛南街 26 号 杭州市西溪路 94 号 上海市南江路 121 号 北京市月坛北小街 2 号
天津市红桥 机械设 天津:该刊编 双月刊 CLC:ISSN Machine design 区金钟桥大 计 辑部,1983 TH 1001-2354 街 15 号
(300091) 河南洛阳 《轴承》杂 ISSN 1000-3762 志社 (471039)
轴承
Bearing
洛阳:该刊编 月刊 辑部,1958 CLC:TH133
210012 710072 450052 300091 200030 110032 730000 550003 100013 100083 100083 121001 100050 541004 450007 100007 130032 510701 710048 200093 130021 110026 030024 430022 410111 100081 230031 110025 200052 100011 110043 100825 310013 200011 100837
天津市南开区机电部第五设计院工业炉所 300190
哈尔滨市和兴路 65 号机电部哈尔滨焊接所 150080 100007 510701 430070 100037 100054
制造技术与机床 (原"机床 北京市安定门内方家胡同 19 号 ") 机 14 号 北京市百万庄南里 1 号 北京市右安门内大街 10 号
沈阳铁西区 水泵技 沈阳 : 该所,双月刊 CLC:ISSN Pump technology 重工业街 术 1965 TH3 1002-7424 (110026) Construction 工程机 machinery and 械 equipment 机械传 Mechanical 动 transmission 建筑机 Construction 械 machinery 天津市丁字 天津:工程机 ISSN 械杂志 月刊 CLC: TH 沽三号路 1000-1212 社,1964 (300131) 郑州:该刊编 季刊 CLC: ISSN 郑州市中原 辑部,1992 TH132 1004-2539 路(450052) 北京市安内 北京: 该刊编 月刊 CLC: ISSN 方家胡同 21 辑部,1981 TU6 1001-554X 号(100007)
郑州市中原 郑州:该刊编 季刊 CLC: ISSN 路该刊编辑 辑部,1975 TH114 1001-9669 部(450052) 山西省榆次 市经纬路 (030600)
液压气 Hydraulics 榆次:榆次液 动与密 pneumatics and 季刊 CLC: ISSN TH 压件厂,1992 封 seals 矿山机 Mining 械 machinery
现代机 Modern 械 machinery
机械设 Machine design 上海机械设 季刊 CLC: ISSN TH
计与研 and research 究
计与研究杂 志社,1984
路 1954 号 (200030)
2.机械仪表类科技论文统计刊源期刊 2.机械仪表类科技论文统计刊源期刊
刊名 长春光机学院学报 机械传动(原"齿轮") 电动工具 电焊机 电加工 电影机械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锻压机械 锻压技术 阀门 分析仪器 风机技术 工厂建设与设计 工程机械 工程图学学报 工具技术 工业炉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功能材料 光学机械 光学技术 光学仪器 焊接 焊接学报 编辑部地址 长春市卫星路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郑州市中原路机电部郑州机械研究所 上海宝庆路 10 号 成都市二环路东一段 29 号 苏州市人民路 531 号 秦皇岛市河北大街 92 号 秦皇岛市燕山大学院内 济南市经十路 646 号 北京市清华东路机电部北京机电研究所 沈阳市云峰街 1 段 5 号沈阳阀门研究所 北京市海淀区温泉北京分析仪器所 沈阳市沈河鼓风机研究所 北京市三里河路 46 号 天津市丁字沽 3 号路 北京市学院路 37 号中国工程图学学会 成都市红星北路 西安市劳动路北口 重庆市北碚龙风桥重庆仪表材料所 长春市中科院光机所 北京白石桥路 7 号 上海市黄兴路 1545 号 哈尔滨市和兴路 65 号 邮编 130022 450052 200031 610051 215005 066000 066004 250022 100083 110025 100095 110021 100006 300131 100083 610051 710082 630730 130022 100081 200093 150080
国内中英文期刊投稿指南 国内中英文期刊投稿指南
1.机械仪表类核心期刊 1.机械仪表类核心期刊
标题名 称
并列题名
出版社
出版频率
标准刊号
编辑部地址
Chinese journal 北京:机械工 北京百万庄 机械工 双月刊 CLC:ISSN of mechanical 业出版 南街一号 TH 0577-6686 程学报 engineering 社,1953 (100037) Chinese journal 仪器仪 北京:该学 of scientific 会,1980 表学报 instrument 摩擦学 Tribology 学报 北京安定门 季刊 CLC: ISSN 外西滨河路 TH7 0254-3087 25 号 (100011)
机械科学与技术 机械科学与技术 机械强度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与研究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研究与应用 机械与电子 计量技术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学报 锦州工学院学报 流体机械(原"机械") 模具工业 磨料磨具与磨削 起重运输机械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润滑与密封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上海机械学院学报 试验技术与试验机 水泵技术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微细加工技术 无损检测 新技术与新工艺 压力容器 压缩机技术 液压工业 液压与气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仪器仪表学报 照相机 振动与冲击 中国标准化
上海:中国仪 Process 器仪表学会, 上海市漕宝 自动化 月刊 CLC: ISSN automation 过程检测控 路 103 号 仪表 TH86 1000-0380 instrumentation 制仪表学会 (200233) 等,1980 压缩机 Compressor 技术 technology 沈阳:该刊编 双月刊 CLC: ISSN 辑部,1963 TH4 沈阳市铁西 区云峰北街 18 号 (110025)
北京市东黄 北京:科学出 季刊 CLC: ISSN 城根北街 16 版社,1992 TH117 1004-0595 号(100717)
北京 :机械 北京市太平 流体机 ISSN Fluid machinery 部通用机械 月刊 CLC: TH 街甲 2 号 械 1005-0329 研究所, 1994 (100050) Hoisting and 起重运 conveying 输机械 machinery Fan blower 风机技 compressor 术 technology 北京市壅和 北京:该刊编 月刊 CLC: ISSN 宫大街 52 号 辑部,1964 TH2 1001-0785 (100007) 沈阳 :该刊 双月刊 CLC: ISSN 编辑部, 1981 TH4 沈阳市铁西 区云峰北街 36 号 (110021)
洛阳:该刊编 月刊 CLC: ISSN 河南省洛阳 辑部,1973 TD4 1001-3954 市涧西区
(471039) 成都:该刊编 双月刊 CLC: ISSN 辑部,1984 TH 成都市人民 南路 3 段 30 号(610041)
机械
(Machine)
哈尔滨市哈 Electrical 电测与 哈尔滨:该刊 月刊 CLC: ISSN measurement & 平路 128 号 仪表 编辑部,1968 TM93 1001-1390 instrumentation (150040) 机械制 Machinery 造 China 中国机 mechanical 械工程 engineering 阀门 Valve 上海市虎丘 上海:机械制 ISSN 造杂志社, 月刊 CLC: TH 路 27 号 1001-4998 1981 (200002) 武汉:中国机 武汉市武昌 双月刊 CLC:ISSN 械工程杂志 区石牌岭 14 TH 1004-132X 社,1992 号(430070) 沈阳铁西区 沈阳:该刊编 季刊 CLC: ISSN 云峰北街 3 辑部,1972 TH13 1002-5855 号(110025) 沈阳:该 所,1987 沈阳市大东 双月刊 CLC:ISSN 区北海街 TH7 1002-1841 242 号 (110043)
仪表技 Instrument 术与传 technique and 感器 sensor Mechinery 机械工 manufacturing 艺师 engine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