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简介

合集下载

《朝花夕拾》简介

《朝花夕拾》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

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

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

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

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其中不少作品被纳入初中课本《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等,可见它教育事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简介_自我介绍范文_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简介_自我介绍范文_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简介《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集,收录鲁迅于1920xx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0xx年由北京未名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今天小编就来告诉你朝花夕拾主要内容简介,欢迎阅读。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简介《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朝花夕拾的十篇主要内容的概括

朝花夕拾的十篇主要内容的概括

朝花夕拾的十篇主要内容的概括摘要:1.朝花夕拾的简介2.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概括3.朝花夕拾各篇的主要内容4.朝花夕拾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正文:【朝花夕拾的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他在1926 年间所写的十篇散文。

这部作品以回忆录的形式,描绘了鲁迅先生童年时期和青年时期的生活,以及他在人生道路上的探索和思考。

它不仅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也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和思想价值的著作。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概括】《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童年生活的回忆、人生道路的探索、对社会的批判和对自我的反思。

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朝花夕拾各篇的主要内容】1.《狗·猫·鼠》:通过对猫和鼠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丑恶。

2.《阿长与山海经》:通过回忆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的交往,表达了对善良、真诚的普通人的敬意。

3.《二十四孝图》:通过对“孝”的批判,揭示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

4.《五猖会》:通过描述迎神赛会的场景,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迷信和愚昧。

5.《无常》:通过描绘无常的形象,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光明的渴望。

6.《父亲的病》:通过回忆父亲生病的经历,揭示了当时医疗的落后和社会的黑暗。

7.《琐记》: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琐事,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和对自我的反思。

8.《藤野先生》:通过回忆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敬意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9.《范爱农》:通过回忆与范爱农的交往,表达了对真诚、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敬意。

10.《后记》:对《朝花夕拾》的创作进行总结,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朝花夕拾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朝花夕拾》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真实,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真实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二是深刻,鲁迅先生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丑恶;三是独特,鲁迅先生的语言独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

朝花夕拾好句摘抄赏析

朝花夕拾好句摘抄赏析

朝花夕拾好句摘抄赏析
摘要:
一、朝花夕拾简介
二、好句摘抄与赏析
1.名句解析
2.艺术特点
3.文学价值
三、阅读建议与启示
正文:
一、朝花夕拾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收录了他在1926年创作的15篇散文。

这部作品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生活点滴,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与怀念。

二、好句摘抄与赏析
1.名句解析:
(1)捉虫:
“我将虫子捉来,放在蚊帐里,撒上一些盐,虫子便发出吱吱的叫声,像是在哭。


这句话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虫子被捉后的痛苦状,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2)闲暇时光:
“我和弟弟用筛子捉蜻蜓,用线穿起草梗来。


这句话简洁明了,展现了童年时光的悠闲与快乐,寓意着生活中的点滴乐趣。

2.艺术特点:
(1)真实生动:
《朝花夕拾》中的描绘都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2)寓意深刻:
在琐碎的生活细节中,鲁迅先生巧妙地寓言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3.文学价值:
《朝花夕拾》作为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它不仅展示了鲁迅先生童年时期的生活,还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部作品成为现代散文的典范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阅读建议与启示
1.阅读建议:
阅读《朝花夕拾》时,要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描绘,体会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同时思考作品背后的寓意。

2.启示: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学到珍惜童年时光、关爱生命、关注社会现实等人生哲理。

朝花夕拾的琐记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的琐记主要内容

朝花夕拾的琐记主要内容朝花夕拾,原名《琐记》,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散文集。

这部作品主要收录了鲁迅先生在不同阶段所写的散文,内容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通过对童年生活、人生感悟、文化反思和历史事件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形象。

一、朝花夕拾简介朝花夕拾这部作品,原名《琐记》,发表于1926年。

它是鲁迅先生在创作小说集《呐喊》、《彷徨》之后,又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散文集。

全书共收录了24篇散文,分为四卷,包括《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著名篇目。

这部作品以回忆录的形式,展现了鲁迅先生从童年到成年的生活经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现象。

二、琐记的主要内容1.童年生活回忆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通过回忆童年生活,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好奇心强的孩子形象。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述了鲁迅童年时在家乡的玩耍场景,以及进入私塾读书的经历。

这些童年回忆充满了童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问题。

2.人生感悟和成长经历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分享了他的成长感悟。

如《无常》一篇,通过讲述自己在北京的生活,表达了鲁迅对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感悟。

这些人生感悟,不仅体现了鲁迅个人的成长历程,更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3.文化反思与批判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在朝花夕拾中,他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如在《五猖会》一篇中,鲁迅对封建迷信进行了批判,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对神的迷信导致的悲剧。

这种文化反思和批判,使朝花夕拾具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4.历史事件记录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还记录了一些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变革等。

在《琐记》一篇中,鲁迅描述了自己在上海参加光复会活动的经历,展现了当时革命者的英勇形象。

这些历史事件的记录,为我们了解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总之,朝花夕拾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的散文集。

主要内容朝花夕拾50字

主要内容朝花夕拾50字

主要内容朝花夕拾50字
摘要:
1.朝花夕拾的简介
2.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
3.朝花夕拾的文学价值
正文:
朝花夕拾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所著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鲁迅先生多篇富有哲理和思考的散文。

这部作品通过回忆童年生活,反映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成年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包括:童年趣事、人生感悟、社会批判和文化思考等。

其中,童年趣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Q 正传》等,以幽默、生动的笔调描绘了童年生活的点滴;人生感悟如《藤野先生》、《范爱农》等,通过讲述人物故事,抒发了鲁迅先生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社会批判如《药》、《白光》等,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文化思考如《文学革命》、《中国小说史略》等,阐述了鲁迅先生对文化的理解和对文学的探索。

朝花夕拾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鲁迅先生的个人经历和心路历程,更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现实。

(完整)《朝花夕拾》十篇内容简介

(完整)《朝花夕拾》十篇内容简介

(完整)《朝花夕拾》十篇内容简介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朝花夕拾》十篇内容简介)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朝花夕拾》十篇内容简介的全部内容。

《朝花夕拾》十篇内容简介《狗•猫•鼠》——全篇通过三种动物之间详尽的论述来表明了当时中国的景况,也正因为那时,发现了鲁迅的隐鼠并不是因长妈妈故意杀死的,也为后《阿长与〈山海经〉》作了铺垫。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表现了鲁迅对猫的厌恶和仇视,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二十四孝图》通过鲁迅的青年时代对于《二十四孝图》的理解,也同时通过此来批斗了当时中国社会思想的封建,主要内容就是鲁迅对于《二十四孝图》的认识,表现了鲁迅对白话文的坚决捍卫和对封建孝道的猛烈抨击.《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朝花夕拾简介

朝花夕拾简介

朝花夕拾简介《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师鲁迅的一部散文集,也是他唯一一部短篇散文集。

全书分为朝代和花朝两部分,共收录十四篇散文。

该书于1928年出版,以其极富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笔,对当时的中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朝花夕拾》这个标题的寓意深远而含蓄。

朝,意味着早晨的时刻,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花,象征着生命的盛开和美丽的瞬间;夕,意味着傍晚的时刻,象征着一天的结束。

这个标题把一天的起伏变化寄托在朝往的花,夕收的拾之间,以此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而宝贵的思考和感慨。

散文集的第一篇作品是《故乡》。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以自己童年的故乡为背景,描写了那个时代的农村风貌、乡村生活以及一些个人和家庭的命运。

通过对故乡的追忆,他既表达了对往事的眷恋,也对社会的不公和人类的苦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庐山谣》是这部散文集中的精华之作。

通过对庐山的描写,鲁迅以神奇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生命的歌颂和追求。

这篇作品中丰富而奇特的意象和独特的写作手法,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现代文学之我见》是鲁迅的自序,他提出了“变旧的尽可毁去,变新的尽可建立”这一著名的观点。

他批判了当时缺乏创新和变革精神的文坛局面,呼吁文学家要面向现实,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创作。

这篇自序体现了鲁迅对文学的独特见解和对社会的深刻认知,对当时的文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以上几篇,本书还包含了《一件小事》、《风筝》、《纪念刘和珍君》等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涉及到了生活、亲情、人性、社会等多个方面的主题,以独特的视角和写作技巧,展现了鲁迅独特的思考和感悟。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朝花夕拾》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达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关注。

通过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和思考,鲁迅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向人们传递出对人生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劝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花夕拾简介
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主题思想: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各篇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狗•猫•鼠》文章里,作者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
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敬、感激和怀念。

《二十四孝图》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

《五猖会》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
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
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
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

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