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素生产传统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甲壳素的提取技术

甲壳素的提取技术

甲壳素的提取方法高相对分子质量甲壳素、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及综合利用本发明属于一种高相对分子质量甲壳素、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及综合利用。

该制备方法采用EDTA代替现有技术采用HCl进行脱钙,对甲壳素的分子链无损害,脱钙彻底,在脱钙这一步,可保持甲壳素天然状态的分子量大小。

因对甲壳素的分子链无损害,因此可提高产量达10%以上。

另外,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及废弃物均进行了回收、转化和处理,既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环保。

甲壳素纳米硒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甲壳素纳米硒是由甲壳素和红色纳米硒组成复合物。

该复合物由甲壳素(包括壳聚糖,水溶性壳聚糖和壳寡糖)同硒化合物反应制备的。

甲壳素纳米硒经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质谱仪透射电镜等对其结构、组成及性质的多方面比较研究表明,红色纳米硒被甲壳素吸附包裹成稳定的粒子,微观结构呈球状或分形结构。

甲壳素的结构、性质没有变化。

甲壳素纳米硒兼有纳米硒和甲壳素的免疫调节、养颜抗衰、预防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在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常温常压,操用控制方便,适宜工业化生产。

一种用酶水解法从蝇蛆中提取蛋白质和甲壳素及用甲壳素制备壳聚糖的方法一种用酶水解法从蝇蛆中提取蛋白质和甲壳素及用甲壳素制备壳聚糖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酶解蝇蛆蛋白质技术领域。

解决了用酶水解法从蝇蛆中提取蛋白质和回收甲壳素,将蝇蛆水解蛋白脱腥增香,用甲壳素制备壳聚糖的工艺技术。

主要技术特点是采用酶水解法来提取水解蛋白,用美拉德反应来去除腥味和后修饰增香,经酶解和筛选去除了蝇蛆皮中的黄色物和黑点,对酶解反应、美拉德反应、脱蛋白、脱钙、脱乙酰化均给出了优化的工艺条件。

产品蛋白质和壳聚糖质量均达到食品级标准,可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技术含量要求高的行业。

氢氧化钠/尿素水体系制备甲壳素/纤维素共混材料的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氧化钠/尿素水体系制备甲壳素和纤维素共混材料的方法:以NaOH/尿素水溶液为溶剂将甲壳素和纤维素的不同配比共混后进行刮膜或喷丝,再在氯化钙水溶液中凝固,并在盐酸或硫酸水溶液中再生得到上述共混材料。

甲壳素提取方法

甲壳素提取方法

甲壳素的提取工艺
原料:虾蟹壳
含量:虾蟹壳中甲壳素含量高达10-25%
1.原料: 虾、蟹壳要及时洗净、晒干, 保持质量。

2. 浸酸: 在水缸内进行, 每百斤蟹壳加工业盐酸3 0 斤(婆梅氏30 度) , 水200 斤。

起先应经常翻动蟹壳, 以后每隔4 小时翻动一次。

一般浸酸需30 -40 小时, 若有些原料浸酸后仍不变软, 且酸液中又无气泡发生歹说明酸量不足, 应再加
人一些浓酸。

浸酸后将蟹壳用水洗至中性(PH 6- 7 )
3.碱液煮:浸酸后,软壳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一定量的油脂,为了除去
这部分蛋白质和油脂, 需碱煮40 分钟(婆梅氏达16 ~ 18 度) , 然后水
洗至中性
4. 二次浸酸: 为了进一步除净钙质, 需二次浸酸,酸液浓度比第一次要低, 酸度在婆梅氏5 度左右, 浸1 0 ~ 2 0 小时, 勤翻动, 浸酸后水洗并日光晒千(为了节省劳力也可一次性浸酸但要彻底) 。

5.二次煮碱: 为了进一步脱脂, 应再用碱煮30 分钟(婆梅氏8 ~ 10 度)。

6 .过干: 洗净晒干即为半成品。

7 . 脱乙酞基: 甲壳质经浓碱加热60 一80 ℃保温2 8 ~ 4 9 小时, 脱去酞基, 水泡至中性, 干燥后即成为可溶性甲壳质成品。

检查乙酸基是否脱去的方法, 可取1克保温中的甲壳质, 洗去碱液沥干后放在1 0 毫升2 %醋酸溶液中15 分钟, 甲壳质溶化即表示乙酚已经脱去,反之要继续保温脱去乙酸基。

虾壳含蛋白质、钙质较少, 浸酸中酸液浓度要比蟹壳稀, 每道工序少用酸碱10%左右。

甲壳素工艺流程

甲壳素工艺流程

甲壳素工艺流程
甲壳素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原料准备:选择清洁、无杂质的虾、蟹壳作为原料,进行破碎、清洗和筛选,以获得适当大小的颗粒。

2. 酸碱处理:将筛选后的原料颗粒进行酸碱处理。

首先,用稀盐酸在室温下浸渍24小时,使甲壳素中的碳酸钙转化为氯化钙,然后除去氯化钙。

之后,将酸处理后的原料颗粒在3%-4%的NaOH中煮沸4-6小时,以除去其中的蛋白质。

3. 脱色:将上述碱处理后的甲壳素在0.5%高锰酸钾溶液中搅拌1小时,水洗后在60-70℃的温度下在小于1%的草酸中搅拌30-40分钟,以脱色。

再经充分水洗和干燥,即可得到白色纯甲壳素成品。

4. 甲壳素纤维的制备:将上述纯甲壳素进行熔融纺丝,得到甲壳素纤维。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是长链大分子,分子中极性基团较多,分子间作用力强,热分解温度低于其理论上的熔融温度,因此,甲壳素纤维的制造一般不能采用熔体纺丝方法。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甲壳素生产工艺

甲壳素生产工艺

甲壳素生产工艺甲壳素是一种生物质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

在甲壳素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工艺步骤和技术要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甲壳素的生产工艺。

一、原料准备甲壳素的原料主要来源于海产品的壳,如虾、蟹、贝类等。

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杂质和残留物,并将其破碎成适当大小的颗粒。

二、酸碱处理经过原料准备后,需要进行酸碱处理。

首先是酸处理,将原料颗粒浸泡在酸性溶液中,以去除其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等杂质。

然后,进行碱处理,将酸处理后的原料颗粒浸泡在碱性溶液中,以去除其中的色素和脂肪等物质。

三、脱蛋白脱蛋白是甲壳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通过酸碱处理后,仍然存在一定量的蛋白质残留在原料中。

脱蛋白的方法可以采用酶解法或高温处理法。

酶解法是利用特定的酶将蛋白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从而实现脱蛋白的目的。

高温处理法则是通过加热原料,使蛋白质在高温下发生变性,然后通过过滤等方式去除蛋白质。

脱色是为了去除原料中的色素物质,使甲壳素具有较高的纯度和洁白度。

常用的脱色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氧化法和还原法等。

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对原料中的色素进行吸附,从而实现脱色的效果。

氧化法则是通过氧化剂对原料中的色素进行氧化,使其变成无色物质。

还原法是将原料中的色素还原为无色物质,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氢钠等。

五、溶解和沉淀脱色后的原料需要进行溶解和沉淀处理。

将脱色后的原料颗粒浸泡在酸性溶液中,使甲壳素溶解出来。

然后,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度和温度等条件,使甲壳素逐渐沉淀出来。

沉淀后的甲壳素经过过滤、洗涤等步骤后,可以得到较纯净的甲壳素产物。

六、干燥和粉碎沉淀后的甲壳素需要进行干燥和粉碎处理。

首先,将甲壳素产物进行初步干燥,去除其中的水分。

然后,通过粉碎机将干燥后的甲壳素产物研磨成适当的粒度。

七、包装和贮存对甲壳素进行包装和贮存。

将甲壳素装入密封的包装袋或容器中,以防止潮湿和氧化。

同时,要注意存放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甲壳素的质量和稳定性。

甲壳素生产技术简介(详)

甲壳素生产技术简介(详)

甲壳素生产技术简介一、概述我国是海产品、水产品生产大国,也是海产品、水产品消费大国,每天有大量的虾皮、蟹壳废弃,海产品、水产品加工厂也有大量海产品壳皮下脚料,这既浪费了资源,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利用这些废弃物生产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系列产品,具有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和原料价格优势,富有市场竞争力。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使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比纤维素有更大的工业价值和用途,可用于国防、医疗、化工、食品等各个领域。

该产品市场容量大,原料成本极低,投资风险小,而甲壳素和其衍生物都有很好的市场价格,生产厂家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利用虾皮、蟹壳废弃物进行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系列产品的生产,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技术指标1.水溶性大分子甲壳素或壳聚糖衍生物粘度>200cp水溶性>99%灰分<0.5%2.甲壳低聚糖含量>85%分子量<5000单糖<1%3.氨基葡萄糖系列盐类收率>50%灰分<0.5%4.壳聚糖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1000倍灰分<0.5%三、工艺流程1.虾、蟹系列风味调味料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新鲜虾、蟹下脚料——挑选——清洗——粉碎——酶解——酶解液——过滤——滤液——反应——调配——浓缩——喷雾干燥——虾、蟹系列风味调味料2.壳聚糖生产工艺流程新鲜虾、蟹下脚料——挑选——清洗——粉碎——酶解——酶解液——过滤——滤渣——酸化——脱盐——过滤——水洗——滤渣——稀碱煮沸——离心——水洗——干燥——甲壳素——脱乙酰——分离——水洗——干燥——壳聚糖产品3.水溶性大分子甲壳素或壳聚糖衍生物生产工艺流程甲壳素(或壳聚糖)——溶解(或分散)——改性——中和——过滤——洗涤——过滤——干燥——水溶性甲壳素(壳聚糖)衍生物产品4.甲壳低聚糖生产工艺流程甲壳素(或壳聚糖)——溶解——酶解——杀酶——冷却——过滤——浓缩——甲壳低聚糖产品5.氨基葡萄糖系列盐生产工艺流程甲壳素(或壳聚糖)——水解——中和——过滤——浓缩——结晶——过滤——洗涤——重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氨基葡萄糖系列盐产品6.壳聚糖高吸水性树脂生产工艺流程壳聚糖——溶解——接枝共聚——调PH——分离——洗涤——干燥——粉碎——壳聚糖高吸水性树脂产品四、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和参考价格1.虾、蟹系列风味调味料主要作为食品工业原料,以及宾馆、饭店和家庭用作调味配料,参考价格50000元/T。

甲壳素_壳聚糖生产工艺研究

甲壳素_壳聚糖生产工艺研究
福建水产 , 2010年 6月第 2期 JO URNAL O F FUJ IAN F ISHER IES
NO. 2 Jun. 26. 2010
甲壳素 、壳聚糖生产工艺研究
唐家林 1, 2 , 吴成业 23 , 钟建业 3 , 苏永昌 2 , 刘淑集 2
(1.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 福建 福州 350002; 2. 福建水产研究所 , 福建 厦门 361012; 3. 福建晋兴职业中专学校 , 福建 晋江 362200)
编 码
A B C D
1 20 70 8 1∶40
水 平
2
3
30 40
80 90
10 12 1∶50 1∶60
4 50 100 14 1∶70
114 工艺流程
115 工艺要点 虾壳原料储藏于通风干燥环境中 , 湿气过大
应铺开晾晒 , 处理前要洗净虾壳 , 除杂 。 酸碱处理后必须将处理的虾壳水洗至中性 ,
42. 8
15
4
3
2
4
1
81. 8
39. 8
16
4
4
1
3
2
77. 7
42. 1
K1
51. 175
58. 275
61. 000
60. 725
61. 900
K2
50. 750
61. 025
61. 150
61. 225
62. 300 ∑ = 996. 0
K3
70. 000
65. 750
63. 975
62. 200
取 5 个 烧 杯 分 别 装 入 50g 虾 壳 , 各 加 入 500mL的 1%、 2%、 3%、 4%、 5%的盐酸溶液 室温下浸泡 3h, 清洗烘干 , 测定各样品灰分含 量 , 得出最佳处理浓度 。 1131113 氢氧化钠浸泡时间对甲壳素粗蛋白质 含量的影响

甲壳素与其衍生物制备工艺

甲壳素与其衍生物制备工艺

5
壳聚糖同聚糖链三级结构
分子量: 甲壳素和壳聚糖与其他高分子化合物一样, 所谓相对分子质量,实际都是不同分子量的同系混 合物。
6
三、甲壳素的物化性质
1、3种晶型: α、β、γ 2、甲壳素晶体结构 链内、链间氢键作用,使甲壳素成为保护生物的一种 结构物质,结晶构造坚固, 一般不熔化,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和酸碱, 化学性质稳定; 3、壳聚糖:甲壳素脱去乙酰氨基,可溶性甲壳素、壳 聚胺、几丁聚糖
海洋生物的生成量:10亿吨,用之不竭
4
二、甲壳素化学结构
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
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
属于直链氨基多糖
分子式:(C8H13NO5)n 氧原子将每个碳原子的糖
环连接到下一个糖环上,
侧基团挂在这些环上。
纤维素的单个分子-葡萄糖
C2的-OH换成乙酰氨基
(-NHCOCH3) 甲壳素 动物性纤维
33
(四)抗肿瘤: 小分子甲壳素:低聚甲壳素或低聚壳聚
搪 增强淋巴细胞杀死癌细胞作用; 直接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 对黑色素瘤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4
1、肿瘤细胞表面比正常细胞表面的负电荷高, 壳聚糖可以结合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 转移。
2、癌细胞周围为酸性,壳聚糖调节癌细胞周 围PH值,抑制肿瘤细胞繁殖。
带正电荷,具有絮凝和螯合功能。 1、促进固液分离 糖汁絮凝剂:悬浮物迅速凝集、沉降;果
泥易于过滤,清液澄清度高; 豆浆:搅拌后可形成大量凝集物,用布过
滤; 17
2、原果汁的澄清 负电荷(果胶、纤维素、单宁及多聚戊糖
等); 可长期保存; 不再浑浊沉降; 影响果汁产品感官质量; 3、蛋白质回收 在等电点以上的pH范围内,蛋白质是阴离子 水产工业中应用的蛋白质,等电点一般在酸

甲壳素人工提取

甲壳素人工提取

甲壳素提取工艺摘要:甲壳素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甲壳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是从蟹、虾壳中应用遗传基因工程提取的动物性高分子纤维素,被科学界誉之为“第六生命要素”!因此被欧美中日政府认定为机能性免疫物质。

在灵芝、冬虫夏草等植物中也含有微量“几丁聚糖”,但含量只在2%-7%之间。

甲壳素是宇宙中唯一带正电的阳性食物纤维,地球上存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中,数量最大的是纤维素,其次是甲壳素,估计自然界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将近100亿吨。

甲壳素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其次才是蛋白质仅此两点,就足以说明甲壳素的重要性。

纯甲壳素是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的固体,在水、稀酸、稀碱以及一般的有机溶剂中难以溶解,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和发展。

后来人们在研究探索中发现,甲壳素经浓碱处理脱去其中的乙酰基就变成可溶性甲壳素,又称甲壳胺或壳聚糖,它的化学名称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或简称聚胺基葡萄糖。

这种壳聚糖由于它的大分子结构中存在大量氨基,从而大大改善了甲壳素的溶解性和化学活性,因此使它在医疗、营养和保健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甲壳素是地球上存量极为丰富的一种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界中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唯一带正电荷的动物纤维素。

由于它的分子结构中带有不饱和的阳离子基团,因而对带负电荷的各类有害物质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

同样它也能清除人体内的“垃圾”,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由于甲壳素具有这种独特功能,它被欧美科学家誉为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同等重要的人体第六生命要素。

甲壳素具有非常高的医疗保健作用:提高免疫力、无毒抗癌、降低胆固醇、改善消化机能、降血压、减少体内重金属的积蓄的作用。

甲壳素在食品和化工领域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市场上甲壳素价格不断地攀高,已达85元/ kg(品级甲壳素) ,发展甲壳素产业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孕育着很大的商机和利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 传统工艺流程
1 —玻璃钢保温罩;
2 —蒸汽导气管;
3 —连接法兰;
4 —冷却水进出法兰;
5 —排气管;
6 —冷凝器;
7 —出水法兰; 8 —盘管式蒸煮池
图2 加碱蒸煮保温装置
1 —接管;
2 —真空阀门;
3 —90 度管;
4 —凹形法兰;
5 —金属滤网;
6 —连接法兰;
7 —水洗桶;8 —进水管;9 —加料口;
10 —出水口;11 —第三级叶轮;12 —第二级叶轮;
13 —第一级叶轮;14 —轴;15 —调速电机
图3 水洗真空吸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1 —玻璃钢保温罩;
2 —冷凝器;
3 —水洗桶;
4 —真空缓冲罐;
5 —液- 液萃取装置;
6 —循环池;
7 —循环泵;
8 —流量计
图5 节能减排型工艺流程
1 —萃余静置段;
2 —萃取段;
3 —萃取静置段;
4 —萃取剂回收塔
图8 逆流萃取流程图
1 —排水阀;
2 —缓冲罐;
3 —真空阀;
4 —进水口;
5 —放空阀
图4
真空缓冲罐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