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的父爱》教案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无言的父爱》教案范文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无言的父爱》教案范文导读:本文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无言的父爱》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默读过程中圈划的习惯,提高默读的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由浅入深思考问题的能力。
★体会感受父爱的珍贵,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无言的父爱”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文末议论句所体现的“我”的情感的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阎维文《父亲》的旋律中插入导语。
父爱像海,宽广深沉而含蓄;父爱像山,稳重厚实而威严;父爱像河,舒缓平静而绵长。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梁广阔的心田世界,去感受那《无言的父爱》。
二、粗读课文,了解父亲形象在学生粗读课文的基础上,逐一讨论如下思考题:1.从文中圈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出父亲形象(或工作作风)的一个词语(哪一个词语更能体现父亲的形象?说明理由)。
2.作者在文中例举了哪几件事告诉我们父亲是一个勤劳实干的人?划出文中表现这些具体事情的词句。
3.形成父亲勤劳实干工作作风的原因是什么?4.为什么你认为“随处漂泊,生活无定”是形成父亲勤劳实干的原因?“随处漂泊,生活无定“说明父亲处于怎样的一种生活环境?5.从文中看,你认为“随处漂泊,生活无定”是形成父亲勤劳实干行为的原因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A.怎样理解“也许”在句中的作用?B.朗读课文第2节,体会。
C.“双手的价值”其双手真正的价值体现在哪里?D.看到父亲这些出色的工作成绩,你会有一些什么感想?E.父亲与富家子弟的生活区别是什么?他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F.文中还列举了那些事以此来表现父亲的勤劳实干?三、细读课文,感受父爱行为的表现及意义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认真品读文章的语言,理解语句的深意。
小学六年级语文《无言的父爱》教案范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无言的父爱》教案范文一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情感与思想教育: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深沉的爱,感受父女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2解决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积累新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阅读与学法指导:质疑法与讨论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父女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深沉的爱。
2、抓住重点字词句体会父亲深沉的爱,无言的爱。
课前准备课堂学生四人小组,以便讨论问题,教师做好思考与讨论的问题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文、学生们互相交流父爱的故事(四人小组中一号同学总结发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指名读课文2、检查预习情况。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重点记忆易错字音、字形。
课件出示词语漂泊差劲供热系统未见过往楼下奔的确膝盖惩罚一幢镂空搁下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导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自己的父亲,父爱是伟大的,更是无言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文章《无言的父爱》(板书课题)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①交流生词意思:漂泊:比喻生活不定,东奔西走。
惩罚:严厉的处罚昔:以前故伎重演:老的修整一新:全②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课文主要讲了一位终身勤劳的父亲“他以双手而不是以言语表达了对我无限的爱”,作者具体描写了表达这种父爱的过程,即父亲自己动手,辛苦劳动了四个月,为自己的儿子制作了一间精美的玩具小木屋。
这使我的生活中洋溢着父亲的爱——无言的父爱。
感受到了这种极为珍贵的伟大的父爱。
冀教六年级语文 教案 教学设计《无言的父爱》

冀教六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无言的父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解读课文,感悟父爱。
(2)学会通过观察、体验、感悟,发现生活中的父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学会尊重、孝顺父母。
(2)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感悟父爱。
(2)通过课文,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珍惜父爱。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生自主查找生字词,理解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3.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2)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父爱。
4.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5.情境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课文中父爱的场景。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父爱的感悟。
(2)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珍惜父爱。
四、作业设计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
2.为父亲设计一张祝福卡片,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否深入?3.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是否积极参与?4.学生对父爱的感悟是否有所提高?5.作业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6.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六、教学资源1.课文《无言的父爱》2.生字词卡片3.角色扮演道具4.祝福卡片模板5.教学课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无言的父爱》,感受父爱的伟大,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珍惜父爱,同时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19无言的父爱.doc教学设计

难
点
教学重点:文章浅显易懂,结构鲜明,学习中应该注重让学生了解围绕父亲“勤劳实干”的习惯写了他的几件事,并从事件中体会父亲对我的无限爱意。
教学难点:文章结尾处对“无言的父爱”做出了阐述和延伸,学生应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结合生活体验等方法来达成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感受想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设计理念
父亲是每个孩子人生的第一位导师。“父爱是山,站在山的顶峰,我们可以看的更远;父爱如雨,润物无声,真情无言”。本文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与文本充分互动,通过圈画、讨论,理解父亲独特的爱。最后,倡导学生用行动感受亲情,感恩父爱。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卡片。教学过程Fra bibliotek计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建议3分钟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学生自由发言,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品读课文,感受“无言的父爱”,品味这份父爱的珍贵。
1、出示学习指南(一)完成学习卡片(一)
建议10分钟
2.运用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体会和感受课文中表现的这种极其珍贵的父爱。
3.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再现情境。
2.用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句、结合生活体验的方法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珍贵的父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动于文中父亲那份无言的爱,从父亲身上学会用勤劳的双手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与文中孩子一起得到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无言的父爱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无言的父爱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父爱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 探讨父爱在家庭中的作用和责任。
3. 培养学生对父爱的感恩之情和理解力。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父爱的概念和特点。
2. 探讨父爱对孩子的影响。
3. 分析影视作品中父爱的表达方式。
4. 自我反思与表达个人对父爱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影视作品中的父爱表达。
2. 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父爱对自己的影响。
3. 帮助学生理解家庭中父爱的作用和责任。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幅父爱的图片,以及播放一段父爱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引起学生对父爱的思考和关注。
2. 父爱的定义和特点(15分钟)介绍父爱的定义和特点,并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无私和持久。
3. 影视作品中的父爱(20分钟)观看一部父爱为主题的电影或剧集,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父爱的表达方式和对孩子的影响。
学生可以结合角色的行为、言语和情感变化进行分析。
4. 家庭中的父爱作用与责任(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在家庭中,父爱扮演的角色和所负责的责任。
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以及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
5. 学生对父爱的个人理解(2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悟。
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短文,从中看到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珍惜父爱,以及如何回报父爱。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讲述: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父爱的定义和特点。
2. 影视观看:通过观看电影或剧集中的父爱场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活动,促使学生展示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和观点。
4. 写作反思:通过写作,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父爱的情感和理解。
六、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走访家庭,采访父亲,了解和体验更多不同父爱表达的方式。
《无言的父爱》 教学设计 .doc

《无言的父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父亲是每个孩子人生的第一位导师。
“父爱是山,站在山的顶峰,我们可以看的更远;父爱如雨,润物无声,真情无言”。
《无言的父爱》一文,写了一位无力为孩子购买昂贵的玩具的父亲,亲自动手,历经四个月的辛苦劳作,终于为孩子造了一见木头玩具屋。
父爱的独特表达让孩子时刻不忘,优良的品格让孩子终身受益:“实际上我身上最要紧的部分,都是他亲手培养和改善的,他把最珍贵的财富给了我。
”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父爱,感悟课文最后一句话中“最珍贵的财富”的含义。
让学生在学会解读父爱、感恩父爱的同时,懂得幸福要靠自己用双手创造的道理。
知识与技能:
读懂课文,了解文章大概内容,能从文中找出父爱无言的表达。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读懂课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和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极其珍贵的父爱,感悟课文最后一句话中“最珍贵的财富”的含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作业:
朗读课文。
搜集有关父爱的文章,体会父爱不同方式的表达。
五、教学设计与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父亲(勤劳实干)19、无言的父爱用双手将梦想变为现实
无言(珍贵的财富)。
《无言的父爱》 教学设计 .doc

《无言的父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父亲是每个孩子人生的第一位导师。
“父爱是山,站在山的顶峰,我们可以看的更远;父爱如雨,润物无声,真情无言”。
《无言的父爱》一文,写了一位无力为孩子购买昂贵的玩具的父亲,亲自动手,历经四个月的辛苦劳作,终于为孩子造了一见木头玩具屋。
父爱的独特表达让孩子时刻不忘,优良的品格让孩子终身受益:“实际上我身上最要紧的部分,都是他亲手培养和改善的,他把最珍贵的财富给了我。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父爱,感悟课文最后一句话中“最珍贵的财富”的含义。
让学生在学会解读父爱、感恩父爱的同时,懂得幸福要靠自己用双手创造的道理。
知识与技能:读懂课文,了解文章大概内容,能从文中找出父爱无言的表达。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读懂课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和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极其珍贵的父爱,感悟课文最后一句话中“最珍贵的财富”的含义。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准备布置预习作业:朗读课文。
搜集有关父爱的文章,体会父爱不同方式的表达。
五、教学设计与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父亲(勤劳实干)19、无言的父爱用双手将梦想变为现实无言(珍贵的财富)《舞蹈的建筑》语文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舞蹈的建筑建筑与绘画、雕塑、文学是相通的。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建筑能与舞蹈相通吗?人们拿音乐比喻建筑时,加了一个“凝固”的限制词,如果把某些建筑比喻为“凝固的舞蹈”,可不可以呢?在中西方古典建筑里,要找出“凝固的舞蹈”的例子来,似乎比较困难。
这是因为古代人们的思路不像如今这么多元狂放,更因为建筑设计手段与施工技术远没有今天这么先进,所以难以“舞动”;现在更有各种新型建筑材料接踵出现,建筑设计师们好比巧妇拥有庞大的米粮库,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炊事中大显身手,因此,舞蹈性思考进入了某些建筑师的大脑,一些“舞蹈的建筑”也便应运而生。
最先把舞蹈建筑揉进设计中的,可能是某些大型运动场馆的天棚。
无言的父爱教学设计

无言的父爱教学设计第1篇:无言的父爱教学设计《无言的父爱》课文写了父亲无力购买价格昂贵的玩具来满足孩子的要求,就花了四个月时间,日夜*苦劳动,给孩子造了一间木头玩具屋。
与众不同的父亲“以双手而不是言语,父亲用双手实现了我的愿望,实际他是用自己的行动教会孩子如何自己生活。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无言的父爱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知识与技能: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运用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体会和感受课文中表现的这种极其珍贵的父爱。
课文3。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1。
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再现情境。
2。
用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句、结合生活体验的方法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珍贵的父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动于文中父亲那份无言的爱,从父亲身上学会用勤劳的双手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与文中孩子一起得到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教学重、难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深沉的爱,感受父女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布置预习作业:a.读通课文,把遇到的读音问题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注。
b.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人世间的亲情莫过于父爱、母爱,他们都是伟大的爱。
但是,这些爱也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无言的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能简要说出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2、比较句子,体会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感受动物之间友爱相处的温暖,反思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能理解动物之间友爱相处的温暖,感悟课题“无言的爱”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动物之间一些感人的故事。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许许多多爱的故事,我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我们在爱的温暖下感受快乐,感受生命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言的父爱》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深沉的爱,感受父女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2、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发现问题,问题的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父女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深沉的爱。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感觉父爱是什么样的?
对父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更是无言的,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无言的父爱》二、读课文,分层
第一部分:父亲在生活中练就了一双灵巧的手,养成了勤劳实干的习惯。
第二部分:父亲辛苦地为“我”做木头房子,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
第三部分:多年以后,“我”仍然感激这无言的父爱。
三、细细品读
1.文中用一个什么词形容父亲?
勤劳实干
2.形成勤劳实干的原因是什么?(找词)
父亲年幼时的生活是游踪无定,缺少安定温暖的家庭生活。
3. 哪体现父亲用双手解决问题?都做了哪些事情?
(1)6岁时为了自己坐的舒服些把餐桌腿拦腰锯断
(2)10岁时用人家丢弃的零件为自己“造”一辆自行车。
(3)20岁把一辆老牌废车修整一新。
(4)和“我”一起做木头房子玩具
4.“他以双手而不是以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体现在哪?
父亲搁下家里的许多事情,陆续花了四个月的时间辛苦劳动,为“我”做成木头房子,实现“我”的心愿
5怎样理解.“我能够为你提供许多方便,但是不能造就你的生活。
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帮助你创造自己的天地”
父亲用双手实现了“我”的愿望,实际上他是用行动教会“我”如何自己生活。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引导孩子,但是真正的生活还是需要孩子自己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