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详细规划设计课程指导
城市规划课程设计

城市规划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城市规划意识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发展历程。
2.阐述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制定过程。
3.识别和分析城市规划中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4.应用城市规划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简单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分析。
5.表达对城市规划的兴趣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实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城市规划概述: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发展历程。
2.城市规划原则: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制定过程。
3.城市规划方法:城市规划的方法和技术,如空间分析、预测模型等。
4.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的城市规划案例,了解规划实践中的应用。
5.城市规划实践:学生进行简单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小组讨论。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讲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典型的城市规划案例,让学生了解规划实践中的应用。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城市规划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进行简单的城市规划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城市规划教材,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城市规划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收集城市规划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城市规划所需的实验设备,如绘图板、规划软件等,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城镇总体规划课程设计

城镇总体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城镇总体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
2. 使学生了解我国城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理解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掌握城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编制程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城镇发展问题、提出规划方案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进行城镇规划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规划报告撰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城镇化进程,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对城镇规划工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3. 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地理学科拓展课程,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本课程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规划意识。
教学要求:1. 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课后作业和评估应围绕课程目标,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城镇总体规划基本概念与原则- 城镇规划的定义、分类与作用- 城镇规划的基本原则(如可持续发展、人性化、生态保护等)2. 我国城镇发展现状与趋势- 城镇化进程及特点- 我国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未来城镇发展趋势3. 城镇总体规划主要内容与方法- 城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用地规划、交通规划、公共设施规划等)- 城镇规划的编制程序与方法(资料收集、现状分析、规划方案设计等)4. 城镇规划实践案例分析- 分析国内外典型城镇规划案例,了解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城镇规划实践操作5. 城镇规划与现代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镇规划中的应用- 其他现代技术在城镇规划中的应用(如大数据、遥感等)6. 课程总结与评价- 对本章节内容的回顾与总结- 学生规划作品的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城镇总体规划基本概念与原则第二课时:我国城镇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三课时:城镇总体规划主要内容与方法第四课时:城镇规划实践案例分析(一)第五课时:城镇规划实践案例分析(二)第六课时:城镇规划与现代技术应用第七课时:课程总结与评价教材关联性: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相关,围绕城镇总体规划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和深化,使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城市详细规划》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

《城市详细规划》课程设计教学大纲Urban Detailed Planning Practice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详细规划》课程设计是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实践课(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住宅区设计理论的学习,以及对设计规范的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相关规划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初步学习和掌握住宅小区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详细规划课程设计(论文),培养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工程技术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教学内容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该课程设计主要采用两种形式,并由学生自行选择参与:(1)课程设计,主要针对那些对设计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设计的能力。
(2)课程论文,针对那些对城市规划管理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要求学生搜集、查阅有关资料,以提高运用城市规划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
1.课程设计的题目为住宅户型设计、住宅区详细规划设计。
住宅区详细规划设计要求在指定基地的条件下,运用本课程及相关课程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城市中档居住小区,面积约10-20公顷。
根据基地具体环境条件、居住对象、历史文脉、城市景观及有关技术规范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构思,形成具有适用性、舒适性、环境适应性的城市居住小区方案,做到技术合理,因地制宣,努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营造一个生活方便、安全、优美、理想居住环境。
2.课程论文的题目:可以自选,但必须经过指导老师同意;可以任选下面的题目作为课程论文的题目。
(1)浅谈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新区开发建设的导向作用(2)如何提高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适应性(3)城市设计在大型居住区详细规划中的引用(4)城市设计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探讨(5)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城市空间形态控制的探究(6)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工作的问题与对策(7)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经济学分析(8)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质量的几点意见(9)如何提高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适应性(10)浅谈控制性详细规划(11)城市设计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探讨(12)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13)浅析居住区规划设计(14)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规划(15)适应居家养老模式的老年居住区规划(16)基于人类心理需求的居住区规划设计(17)生态和谐——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创新(18)居住区规划与节能(19)城市居住区规划对文化与环境的关注(20)影响居住区规划的深层结构要素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1.课堂教学要求课程设计采用教师课堂当面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的方式进行。
城镇规划课程设计

城镇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城镇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理解城镇规划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我国城镇化的现状与趋势,认识城镇规划在不同区域的具体应用。
3. 帮助学生掌握城镇规划中涉及的地理、环境、经济、社会等多学科知识,形成综合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分析城镇规划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解决实际城镇规划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城镇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镇规划的兴趣,激发他们关注社会发展、参与城市规划的热情。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城乡发展观念,认识到城乡规划与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方面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善于倾听和表达。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并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城镇规划基本概念:介绍城镇规划的定义、作用、原则,理解城镇规划的目标和意义。
教材章节:第一章 城镇规划概述2. 城镇化进程与现状:分析我国城镇化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了解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材章节:第二章 城镇化与城镇规划3. 城镇规划方法与工具:学习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在城镇规划中的应用,掌握规划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城镇规划方法与工具4. 城镇规划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城镇规划案例,了解规划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问题。
教材章节:第四章 城镇规划实践案例分析5. 城镇规划与社会发展:探讨城镇规划与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关系,认识规划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 城镇规划与社会发展6. 城镇规划建议与措施: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城镇规划的合理建议和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城市详细规划课程设计讲解

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集贸市场和人流较多的公共 建筑必须相应配建公共停车场 .
度为单行道时每隔150米左右设置车辆会让处 )
居民汽车停车场停车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居住区规划规范部分知识点
居住区1-1.6万户,3-5万人; 居住小区3-5千 户1-1.5万人; 组团3-5百户,1-3千人 。
住宅日照标准:(1)老年人居住建筑应不 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2)在设 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 有日照标准降低。(3)旧区改建的项目内 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是不应低 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标准。
有不小于二分之一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 影线之外。小学12班大于6000平米,18大于7000, 24大于8000。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教学楼应 满足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中学18大于 11000,24大于12000,30大于140000平米。三所 及以上中学的居住区内应有一所设置400米环形跑道 的运动场。服务半径不大于1000米,教学楼应满足冬 至日不小于地,6班大于1400平米, 8班大于1600平米。幼儿园4班大于1500平米,6班 大于2000平米,8班大于2400平米。托幼服务半径 不大于300米,层数不宜高于3层。托幼建筑可布置
在挡寒风的建筑物的背风面,其生活用房应满足底 层满窗冬至日不小于3小时的日照标准,活动场地应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
实验设计讲解 童成丰
一、基础知识回顾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课程指导

演讲人 2021-11-11
目录
01. 设计篇 02. 专题篇 03. 主要参考文献 04. 图片来源 05. 表格来源
01
设计篇
设计篇
1 绪论
3 课程学习的基本技能要求 5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的构思
立意与设计
2 课程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
4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的现状 调查与分析
6 城市详细规划的总平面布 置与设计
设计篇
A
C
8 道路系统的详 细规划设计
7 外部空间和场地 的详细规划设计
9 绿化与环境景观 的详细规划设计
B
10 城市详细规划设 计的分析图及成果
表现
D
设计篇
1 绪论
一、城市规划专业人才 培养的重要基础
三、城市详细规划设计 教学的基本框架和特点
二、城市详细规划的编 制
B
10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的分析 图及成果表现
02
专题篇
专题篇
1
11 住区详细规划设计
2
12 城市中心与城市商业中心规 划设计
3
13 城市行政文化博览体育中心 规划设计
4
14 大学校园的详细规划设计
专题篇
11 住区详细规划设计
0 1 一、住区规划理论与一些概念的理解 0 2 二、住区规划的理念与立意 0 3 三、住区规划的第一步——居住建筑
四、课程学习的知识准 备
一、城市建设工程的基本概 念
三、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的基 本知识
设计篇
2 课程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关于城市开发的基本概 念
一、地形 图的基本 知识
设计篇
3 课程学习的基本技能要求
二、美术 的基本技 能
城市详细规划课程设计

城市详细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城市详细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交通布局、公共设施配套等内容。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城市详细规划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城市规划方法分析城市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绘制城市详细规划图纸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关注城市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培养学生尊重和遵守城市规划相关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城市详细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城市规划基础,思维活跃,对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详细规划基本概念:包括城市规划的定义、分类、作用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第一节2. 城市详细规划原则:介绍规划过程中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宜居性等原则。
教材章节:第一章 第二节3. 城市详细规划方法:讲解城市用地分类、规划布局、设施配套等规划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4. 城市详细规划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城市详细规划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教材章节:第三章5. 我国城市详细规划政策法规:解读相关法规,如《城市规划法》、《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办法》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规划图纸绘制。
教材章节:第五章7. 课堂讨论与展示:针对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城市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特点。
3. 帮助学生掌握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绿地系统、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城市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规划设计原理和方法,提出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城市、关注城市发展的情感。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城市规划设计对于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历史文化,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城市规划设计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城市规划设计基本概念与原理- 城市规划设计的定义、任务和目标- 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类型与模式2. 城市规划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城市规划- 现代城市规划- 当代城市规划发展趋势3. 城市空间布局与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用地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4. 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 绿地系统规划原理- 城市绿地分类与规划要求- 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5.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文物保护与规划6. 城市规划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城市规划设计案例- 案例分析方法和技巧- 案例启示与应用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城市规划设计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城市规划设计的历史与发展第三周:城市空间布局与规划第四周: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五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规划第六周:城市规划设计实践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原理》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历史演进《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城市空间布局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规划原理》第五章: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第六章:城市规划实践案例三、教学方法为确保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讲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发展历程,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