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高考机械基础高频知识点
对口升学第一轮《机械基础》复习材料

天师二班第一轮复习材料〔绪论、第1、2章〕知识点:〔理解掌握〕绪论1、机器: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制造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 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从而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2、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
3、机器与机构的区别4、加速机械〔自行车、汽车、飞机等〕加力机械〔扳手、机床、挖掘机〕5、机器举例:变换能量的机器〔电动机、内燃机〔包括汽油机、柴油机等〕〕变换物料的机器〔机床、起重机、缝纫机、运输车辆等〕变换信息的机器〔计算机、等〕机构举例: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带传动机构等6、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之间的关系宰彳牛一.构件一构♦机器1 1〔制造单兀〕〔H如塑.丰邛变运动形戒〕/£运动单元〉/ t利用机械能做功/ 一^—或妾现能呈賢换I—机诫7、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形式相对运动的可动连接。
低副一一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
〔转动副、移动副、螺旋副〕高副一一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滚动轮接触、凸轮接触、齿轮接触〕第一章1、带传动的组成:1—带轮〔主动轮〕 2 —带轮〔从动轮〕3—挠性带2、带的工作原理:以张紧在至少两个轮上的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啮合力〕来传递运动和〔或〕动力。
3、机构的传动比一一机构中瞬时输入角速度与输出角速度的比值。
带传动的传动比就是主动轮转速n1与从动轮转速n2之比:4、v带主要有普通V带〔0.7 〕、窄V带〔0.9 〕和多楔带5、v带的结构:一钟无接头的环形带,其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工作面是与轮槽相接触的两侧面,带与带轮槽底面是不接触。
v带有帘布芯结构和绳芯结构分别由包布、顶胶、抗拉体和底胶四局部组成。
V 带带轮的常用结构:实心式、腹板式、孔板式、轮辐式。
6、V带的特点: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使用维护方便,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机械基础复习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期末备考考试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第一章 刚体的受力分析及其平衡规律一、基本概念☆1、强度:是指机构抵抗破坏的能力 。
2、刚度: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3、稳定性:是指构件保持原有变形形式的能力4、力: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
外效应: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内效应:使物体发生变形。
5、力的基本性质:力的可传性、力的成对性、力的可合性、力的可分性、力的可消性。
6、二力构件:工程中的构件不管形状如何,只要该构件在二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我们就称它为“二力构件”。
7、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由不平行的三力组成的平衡力系只能汇交于一点。
8、约束: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物体叫约束。
约束作用于非自由体上的力称为该约束的约束反力。
9、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的投影是分力投影的代数和。
10、力矩:力与距离的乘积 (力F 对O 点之矩)来度量转动效应。
11、合力矩定律: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上一点的距,是力系各力对同点之矩的代数和。
Mo(F) = Fx ·Y + Fy ·X = Mo(Fy) + Mo(Fx)12、力偶: 一对等值、反向、力的作用线平行的力,它对物体产生的是转动效应。
13、力偶矩:构成力偶的这两个力对某点之矩的代数和。
14、力的平移定理:作用于刚体的力,平行移到任意指定点,只要附加一力偶(附加的力偶矩等于原力对指定点的力矩),就不会改变原有力对刚体的外效应,这就是力的平移定理。
(运用力的平移定理可以把任意的平面一般力系转化为汇交力系与力偶系两个基本的力系。
)yF y F Ry xF x F Rx 1221+=+=受力分析1、主动力--它能引起零件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具有改变运动状态的趋势。
2、约束反力--它是阻碍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力。
(必须掌握常见约束类型)(1)柔软体约束:力的作用线和绳索伸直时的中心线重合,指向是离开非自由体朝外。
(2)光滑面约束:光滑面约束与非自由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线只能与过接触点的公法线重合,约束反力总是指向非自由体。
对口高考机电知识点总结

对口高考机电知识点总结1. 机械基础知识机械基础知识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也是学习机电知识的前提。
包括机械结构、机械传动、机械加工、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考中,可能涉及到机械原理、机械结构与工作原理、机械加工工艺等方面的题目。
2. 电气基础知识电气基础知识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原理、电气设备、电气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考中,可能涉及到简单的电路分析、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电气控制系统等方面的题目。
3. 自动控制知识自动控制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学习自动控制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传感器、执行机构、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在高考中,可能涉及到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方案的设计、控制系统的应用等方面的题目。
4. 机电一体化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领域的融合,通过系统整合实现商品的完整生产过程。
在高考中,学生需要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与功能、应用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
5. 机电一体化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自动化生产线、智能装备、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方面。
在高考中,可能会涉及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6. 机电一体化实践技能除了理论知识,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机械加工、电路调试、控制系统搭建等方面的技能。
在高考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实操类的题目,比如装配实操、电路调试实操等。
在高考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能会出现在物理、工程综合、技术与工程应用、实验与创新等多个考试科目中,因此学生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操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以上对于高考机电知识点总结能够对学生有所帮助。
《机械基础》背诵重点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机械的组成1、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的能量、物料和信息。
3、机械有三个共同特征:①机器是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②各构件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③能代替人的劳动。
因此,机器就是构件的组合。
4、构件与零件的概念及区别——机器中的构件,就是指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体。
而组成构件的相互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称为零件。
构件是运动的单元,而零件则是制造的单元。
第二节运动副及平面机构1、运动副——使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某种相对运动的连接就称为运动副。
2、运动副的种类:⑴高副,两构件构成点、线接触的运动副;⑵两构件组成面接触的运动副。
平面低副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
(运动副的画图表示中带斜线的为固定构件—机架)。
3、机构是由构件组成的,构件分为三类:⑴固定件,用来支承活动构件的构件;⑵原动件,按给定运动规律运动的构件;⑶从动件,机构中随原动件的运动而运动的其余活动构件。
4、构件的自由度——在平面运动中,每一个独立的构件,其运动均可以分为三个独立运动,即沿x、y、z轴的移动及在XOY平面内的移动。
构件的这三种独立的运动称为自由度。
5、运动副的约束——当两构件通过运动副连接时,构件的运动将受到限制,从而使其自由度减少,这种限制就称为约束。
(每引入一个约束,构件就减少一个自由度)6、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F=3n—2P L—P H7、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F大于零且F等于原动件的个数。
8、复合铰链——两个以上的复合构件同时在一处以转动副相连就构成复合铰链。
9、虚约束——在机构中,有些运动副引入的约束与其他运动副引入的约束相重复,这种约束形式上虽存在,但实际上对机构的运动并不起独立限制的作用,这种约束称为虚约束。
第二章工程力学基础1、力的概念和特点——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是一物体对另一物体的机械作用,所以力是不能脱离实际物体而单独存在。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机械基础高考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高考知识点总结一、机械原理1.力的作用效果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引起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使物体产生位移、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等。
2.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受力作用时,如果合外力为零,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一力作用,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质点和刚体的概念质点: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只考虑物体的质量和集中在某一点的力,即为质点。
刚体:在力学上,忽略物体形状和大小变化,只考虑物体的平移和转动。
4.摩擦力摩擦力是指物体表面接触处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或相对滚动的力。
5.弹簧力弹簧力是指弹簧受到外力作用,弹簧变形产生的恢复力。
6.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能量,动能定理是指物体的动能改变等于合外力所作的功。
7.动量和动量定理动量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不变量,动量定理是指物体的动量改变等于合外力的冲量。
8.功和功率功是指力对物体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功率是指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
9.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系统内的机械能在没有其他能量转化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10.重力和重力势能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势能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位置状态所具有的能量。
二、机械设计1.机械结构设计原理机械结构设计原理包括了机械结构简图、机械结构设计基本原则、机械传动设计等内容。
2.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指通过机械装置让能量在不同部分之间传递的过程,包括了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减速器等。
3.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图纸来表达设计意图的一种图解技术。
4.机械结构材料机械结构材料的选择是机械设计的重要环节,包括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合金材料。
5.机械零部件设计机械零部件设计包括了轴、销、联轴器、机械密封件、弹簧和法兰等零部件设计。
机械基础必学知识点

机械基础必学知识点1.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的学科。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的概念、受力状态、力的平衡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等基本概念。
2.静力学和动力学:静力学研究力的平衡问题,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的平衡条件以及静力学和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3.静力学中的力矩和力矩平衡:力矩是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能力。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矩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力矩平衡的条件。
4.工程材料力学性质: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以便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
5.刚体力学:刚体力学研究刚体的运动和受力问题。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刚体的概念,刚体的平衡条件以及与刚体相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6.液体静力学和动力学: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液体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受力和运动规律,以便设计和分析液压系统、液压机械等。
7.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研究物质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热力学系统、热平衡、热力学过程等。
8.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研究流体在管道、泵站、水轮机等工程设备中的运动和力学性质。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流体的性质、流体运动的方程和常用流体力学实验方法。
9.振动学:振动学研究物体在周期性力的作用下的振动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振动的基本概念、振动的分类、振动的表征参数以及振动的控制方法。
10.控制工程基础:控制工程研究如何使系统按照既定要求运行。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常用的控制方法。
机械基础课程知识要点梳理

机械基础课程知识要点梳理(一)绪论1、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基本概念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传递或变换能量、物料和信息。
一般具有以下特征:①由若干个机构和构件组成的人为组合体,②具有确定相对运动,③可用来变换、传递能量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一般包括四个部分:动力部分、传动部分、作业部分和控制部分。
机构:由若干个构件组成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人为组合体,在机器中起着改变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和运动形式的作用.构件:机器中的运动单元体,具有相同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和运动形式。
零件:机器中的制造单元体。
2、机器的共同特征、机构的共同特征、机器和机构的区别(二)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其自由度1、运动副的概念及其分类(1)定义机构中,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运动副的三要素:两构件组成;直接接触;有相对运动。
(2)分类2、自由度、约束等基本概念(1)自由度一个自由构件在未与其他构件组成运动副前,在平面中有3个自由度:①沿x轴的移动。
②沿y轴的移动。
③绕垂直于Oxy平面的z轴转动。
(2)约束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有3个自由度。
当它与另一构件组成运动副后,构件间直接接触使从动件运动受到限制,自由度便减少。
这种对独立运动所加的限制称为约束.①低副:两个约束,一个自由度.②高副:一个约束,两个自由度。
3、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1)定义机构的自由度是机构所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
(2)公式F=3n-2P L-P H式中,n――机构中活动构件数;P L――低副数;P H——高副数。
4、机构自由度计算中几种特殊情况的掌握复台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1)复合铰链定义:两个以上机构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连接构成的运动副称为复合铰链.处理方法:由K个构件汇成的复合铰链应包含K-1个转动副。
(2)局部自由度定义:若机构中某些构件所具有的自由度仅与其自身的局部运动有关,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则称这种自由度为局部自由度。
机械基础重要知识点总结

机械基础重要知识点总结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不仅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将来从事机械工程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机械基础中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必须要牢固掌握,以下为机械基础重要知识点总结。
1. 机械基础概述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了机械工程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基本知识。
机械基础主要包括机械零件设计、机械传动、机械加工工艺、机械材料、机械制图等内容。
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加工等专业课程的基石和基础。
2. 机械零件设计机械零件设计是机械工程设计的基础,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机械零件设计中,学生需要学习零件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了解常用零件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掌握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学会使用CAD等辅助工具进行零件设计。
机械零件设计还包括零件的尺寸和公差设计、零件的材料选择、零件的表面处理等内容。
3. 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主要研究能量、动力和运动的传递、控制和转换的机构、装置和系统。
在机械传动中,学生需要学习传动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类型、传动元件的设计和制造、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传动系统的失效分析和维护等内容。
机械传动是机械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必须要掌握机械传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研究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加工技术和加工方法。
在机械加工工艺中,学生需要学习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工设备和加工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加工工艺的工序和工艺流程、加工工艺的优化和改进等内容。
机械加工工艺是机械制造和生产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学生必须要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 机械材料机械材料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基础领域,它主要研究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构、特点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口高考机械基础高频知识点 第一章 摩擦轮传动与带传动
一.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一般分:摩擦传动 啮合传动
摩擦轮传动使主动轮产生的摩擦力矩足以克服从动轮上的阻力矩。
增大摩擦力的途径 :增大正压力 增大摩擦因数
按两轮轴线相对位置摩擦轮传动分为:两轴平行;两轴相交。
打滑,致使从动轮的轮面遭受局部磨损而影响传动质量。
二.平带传动
1.平带传动的形式: 开口传动 交叉传动 半交叉传动 角度传动
2.平带传动的主要参数
(1) 包角α
一般要求包角︒≥150α
(2)带长L
平带的带长是指带的内周长度
(3)传动比i
平带传动的传动比5≤i
3.平带的主要类型:皮革平带,帆布芯平带,编织平带和复合平带等。
以帆布芯平带使用最为广泛。
4.平带的接头方式常用的有:胶合,缝合,铰链带扣等。
三. V 带传动
1.V 带的工作面:两侧面。
2.结构:帘布结构 线绳结构
3.类型:普通V 带 窄V 带 宽V 带 半宽V 带 楔角:︒40
4.选用原则:
根据所需传递的功率和主动轮的转速选择普通V 带的型号和V 带的根数
根据型号选用带轮基准直径
d d ,并保证min d d d d ≥
5.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1)调整中心距 定期张紧 自动张紧
(2)使用张紧轮 1)平带 松边外侧靠近小带轮 增大小带轮上的包角,提高传动能力,带受双向弯曲
2)V 带 松边内侧靠近大带轮 使带只受单向弯曲,小带轮包角不致于减小过多。
第二章 螺旋传动
一、螺纹代号与标记
1.普通螺纹 有粗牙和细牙两种。
细牙螺纹螺距小,升角小,自锁性好 螺纹的标记由螺纹代号、螺纹公差代号和螺纹旋合长度代号组成。
例 M24×1.5左—5g6g —L
2.管螺纹
非螺纹密封用的管螺纹由螺纹特征代号(G)、尺寸代号和公差等级代号(A 、 B)组成。
G 1 1/2A 表示公称直径为1 1/2英寸公差等级为A 级外螺纹。
LH
G1 1/2表示公称直径为1 1/2 英寸的内螺纹
管螺纹的公称直径指管子的内径。
螺纹密封用的管螺纹 Rc 圆锥内螺纹
Rp 圆柱内螺纹
R 圆锥外螺纹 LH
二.螺纹传动
特点:结构简单,传动连续、平稳、承载能力大、传动精度高 、效率低。
三、差动螺旋传动
差动螺旋传动的移动距离和方向的确定
(1)螺杆上两螺纹旋向相同时,活动螺母移动距离减小。
(2)螺杆上两螺纹旋向相反时,活动螺母移动距离增大。
(3)在判定差动螺旋传动中活动螺母的移动方向时,应先确定螺杆的移动方向。
)(21h h P P N L ±=
L-活动螺母的实际移动距离,mm ;
N-螺杆的回转圈数;
1h P - 固定螺母的导程,mm ;
2h P -活动螺母的导程,mm 。
当两螺纹旋向相反时,公式中用号,当两螺纹旋向相同时,公式中用号。
计算结果为正值时,活动螺母实际移动方向与螺杆移动方向相同,计算结果为负值时,活动螺母实际移动方向与螺杆移动方向相反。
第三章 链传动与齿轮传动
3-1链传动的类型和应用特点
一、链的类型和应用
由于链的用途不同,链分为传动链、起重链和牵引链三种。
链传动有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1.套筒滚子链
外链板和销轴 内链板与套筒 过盈配合
套筒和销轴 套筒与滚子 间隙配合
节距 是链条的主要参数,节距越大传动能力越强
滚子链的接头形式,当链节数为偶数时用开口销或弹簧卡
当链节总数为奇数时,则应采用过渡链节进行联接。
但过渡链节的弯链板在工作时易产生附加弯曲应力,因此链节总数最好为偶数。
链轮齿数常为奇数
2.齿形链
无声链
3-2 齿轮传动的类型和应用特点
一、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
1、传动要平稳
2、承载能力要大
二、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
1、按齿线形状不同分:直齿齿轮传动 斜齿齿轮传动 曲线齿齿轮传动
2、按齿廓曲线不同: 渐开线齿轮传动 摆线齿轮传动 圆弧齿轮传动
3-3 渐开线齿廓
一、渐开线的性质
(1)渐开线上的各点的曲率半径不相等。
离基圆越远,曲率半径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会求曲率半径。
(2)渐开线的形状决定与基圆的大小。
基圆相同,渐开线形状相同。
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基圆半径无穷大时,渐开线变成直线,齿轮变成齿条。
(3)基圆内无渐开线。
(4)渐开线上各点的齿形角不相等。
基圆上的齿形角为零。
四、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1、 保持传动比的恒定
2、具有传动的可分离性
3、齿廓间具有相对滑动
3-4 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一、齿廓形状是由模数、参数、压力角三个因素决定的。
齿距p 除以圆周率π所得的商称为模数,用m 表示。
通常说的压力角指分度圆上的压力角,用α表示。
• 我国规定标准压力角α=20°。
二、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公式
正常齿制 ha =1, C =0.25
短齿制 ha =0.8, C =0.3
1. 外齿轮
2.内齿轮
(1)内齿轮的齿廓曲线也是渐开线,但内齿轮的齿廓是内凹的。
内齿轮的齿厚相当于外齿轮的槽宽,内齿轮的槽宽相当于外齿轮的齿厚。
(2)内齿轮的齿顶圆在它的分度圆之内,齿根圆在它的分度圆之外。
(3)为了使内齿轮齿顶两侧齿廓全部为渐开线,齿顶圆必须大于齿轮的基圆。
)(2
)(21)5.2(2)
2(212122222222z z m d d a z m h d d z m h d d f f a a -=-=+=+=-=-=
三、正确啮合条件 p b1=p b2
四、连续传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