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
网上交友用什么软件 《网络交友要慎重》教案

《网络交友要慎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常见软件和平台。
2. 培养学生理性使用网络交友软件,懂得自我保护的意识。
3. 引导学生理解网络交友的风险,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网络交友的常见软件和平台介绍。
2. 网络交友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3. 如何在网络交友中保护自己。
三、教学重点:1. 网络交友软件的分类和功能。
2. 网络交友的风险识别和防范。
3. 自我保护意识在网络交友中的体现。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了解并正确使用网络交友软件。
2. 培养学生面对网络交友风险时的应对策略。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风险。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网络交友的心得和经验。
3. 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如何在网络交友中保护自己。
4. 讲座法:邀请专家或具有一定网络交友经验的人士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实用的建议。
六、教学内容:1. 网络交友中的礼貌和尊重。
2. 如何建立健康的网络交友关系。
3. 网络交友与现实交友的结合与区别。
七、教学重点:1. 网络交友中的礼貌用语和尊重他人。
2. 健康网络交友关系的建立方法。
3. 网络交友与现实交友的融合与分离。
八、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在网络交友中保持礼貌和尊重。
2. 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网络交友关系。
3. 让学生理解并把握好网络交友与现实交友的关系。
九、教学方法:1.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网络交友中的不同角色,体验并学会尊重和礼貌。
2.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建立健康的网络交友关系。
3. 比较法:让学生对比网络交友与现实交友的异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对网络交友软件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网络交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学生对网络交友礼貌和尊重的掌握情况。
4. 学生建立健康网络交友关系的实际操作能力。
网络交友要注意的教案事项

网络交友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网络交友可以让人们更快地结识新朋友,拓宽社交圈子。
但是,网络交友也存在着危险和风险,在进行网络交友时,有必要注意一些教案事项。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阐述。
一、选择安全的社交平台网络交友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一个安全可靠的社交平台。
有些平台过于开放,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会给用户带来风险。
在选择社交平台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些大型、知名、信誉好的平台,同时要仔细阅读平台的服务条款和隐私政策,了解平台对用户信息的保护措施和处理方式。
要了解社交平台的用户协议,同时了解该平台收集和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等。
二、识别骗子网络上有很多骗子,他们的目的是通过网络交友来获取你的个人隐私信息或者诈骗。
要警惕各种骗术,了解一些常见的骗术和防范措施,并学会如何识别骗子。
比如,要注意是否存在虚假资料,是否存在矛盾和不合理的言论、行为等。
三、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在网络交友中,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是很重要的。
因为一旦个人隐私信息暴露,就会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后果。
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等,同时要设置好账号的隐私设置。
避免将个人信息存储在涉及个人隐私安全的第三方平台上,如云盘,以免造成信息泄漏的严重后果。
四、保持良好的交流态度网络交友除了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和警惕骗子外,还要保持良好的交流态度,避免过于随意或者冒犯对方的言论和行为。
尤其是不能发表带有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暴力等不当言论,否则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端或纷争。
交流要保持尊重、理智、友好等度,同时要注意遵守社交平台的规范。
五、实名认证为了避免虚假账户的存在,一些社交平台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避免存在欺诈行为。
实名认证也为用户的交友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环境。
每个人都要实名认证自己的账号,避免虚假、诈骗等情况的存在。
六、不要过于相信网络交友虽然网络交友方便,但是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不要过于相信网络交友。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0 网络交友要慎重汝州市庙下镇尹庄小学华伟强教学内容:海燕出版社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第10课《网络交友要慎重》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意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以礼待人的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辨别觉察能力,掌握在网络交往中遵守道德、践行法律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知道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懂得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演练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为什么网上交友要慎重该如何慎重交友设计意图:视听结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播放与学生年龄相仿少女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直观的意识到网络交友要慎重,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活动一:播放视频《绝望生鱼片的网络交友悲惨史》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结合导入中的新闻案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①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②他们的不幸是如何发生的?教师点拨: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对网络的片面认识,利用视频的直观性和视听冲击性,通过播放他人的真实经历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的虚拟性,把虚拟的网络和现实交友区分开。
二、网络交友需谨防四类人1.游戏感情者这类人专门借助网络的虚拟性藏匿混迹在各类交友网络,性别亦男亦女,并不真与网友见面,通常只欺骗感情并不涉及钱财及其他。
2.骗财型在聊天的过程中不断通过穿衣品牌、月收入或消费金额、家庭经济情况等来打探,一旦确定对方家庭富足或个人收入不俗,便提出见面的要求,进而通过抢夺、诈骗等手段来榨取钱财。
3.骗色型多发生为男性欺骗女性,通常用三种方式迷惑对方,一是自称是超级帅哥或我很丑但很温柔,二是伪装陈很浪漫、温柔、体贴型,三是自称富家子弟。
交友安全教学教案

交友安全教学教案教案标题:交友安全教学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交友安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友观念和交际技巧。
3. 提供学生有效的应对陌生人和网络交友的方法。
教学重点:1. 交友安全的意义和原则。
2. 陌生人交往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3. 网络交友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白板。
2. 视频素材或案例分析材料。
3. 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或正在进行的交友经历,让他们分享一些积极和消极的经验。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交友安全?为什么交友安全对我们很重要?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白板展示交友安全的原则和意义,如谨慎选择交友对象、保持适度的距离等。
2. 介绍陌生人交往的风险,如诱骗、欺骗等,并讲解应对陌生人交往的方法,如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告知家长或老师等。
3. 介绍网络交友的风险,如虚假身份、网络诈骗等,并讲解应对网络交友的方法,如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不泄露个人信息等。
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发案例分析材料或播放相关视频素材,让学生小组讨论案例中的交友安全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风险和应对方法,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 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交际场景(如校园、社交活动等)。
2. 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一份交友安全宣传海报,包括交友原则、风险和应对方法。
3.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海报并解释设计理念。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交友安全知识和技巧。
2. 强调学生在交友过程中的责任和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与家长或老师分享所学的交友安全知识,并与他们讨论相关问题。
2. 组织学生参加交友安全主题的讨论或辩论活动,加深对交友安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确对待网络交友教案

确对待网络交友教案教案标题:网络交友的正确态度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友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交友的态度和技巧。
3. 提供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否在网络上交友过?你们认为网络交友有哪些优势和劣势?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自己的网络交友经历或观点,并分享给全班。
知识讲解:1. 介绍网络交友的定义和普遍性,解释网络交友的优势(如扩大社交圈、丰富生活经验等)和劣势(如隐私泄露、虚假身份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网络交友的风险,并列举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如骗子、欺凌等)。
3. 提供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包括保护个人隐私、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相信陌生人等。
案例分析:1. 提供几个网络交友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风险和问题,并讨论应对策略。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网络交友关系的可信度和真实性。
角色扮演: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网络交友场景,让学生体验不同情况下的应对策略。
2. 回顾角色扮演的结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总结与反思: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网络交友的正确态度和技巧。
2. 让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在今后的网络交友中会注意哪些方面,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利益?拓展活动: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网络交友的文章,包括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并提供至少两条网络交友的安全建议。
2. 邀请网络安全专家来校园进行讲座,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网络交友的认识和安全意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网络交友的认识和态度是否正确。
2. 阅读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网络交友的安全建议是否合理和有效。
教学资源:1. PPT或白板,用于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
2. 网络交友案例和角色扮演的材料。
3. 邀请网络安全专家的联系方式和讲座安排。
备注:教案中的步骤和活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年级和学生的需求。
网络交友需谨慎教案[合集五篇]
![网络交友需谨慎教案[合集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6be02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b.png)
网络交友需谨慎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网络交友需谨慎教案《网络交友需谨慎》授课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类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意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以礼待人的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辨别觉察能力,掌握在网络交往中遵守道德、践行法律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知道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懂得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导入】运用多媒体播放新闻《16岁少女见网络干爹惨遭侵犯》。
引入: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为什么网上交友要慎重?该如何慎重交友?设计意图:视听结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播放与学生年龄相仿少女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直观的意识到网络交友要慎重,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活动一:播放视频《绝望生鱼片的网络交友悲惨史》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结合导入中的新闻案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①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②他们的不幸是如何发生的?教师点拨: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对网络的片面认识,利用视频的直观性和视听冲击性,通过播放他人的真实经历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的虚拟性,把虚拟的网络和现实交友区分开。
二、网络交友需谨防四类人1.游戏感情者这类人专门借助网络的虚拟性藏匿混迹在各类交友网络,性别亦男亦女,并不真与网友见面,通常只欺骗感情并不涉及钱财及其他。
2.骗财型在聊天的过程中不断通过穿衣品牌、月收入或消费金额、家庭经济情况等来打探,一旦确定对方家庭富足或个人收入不俗,便提出见面的要求,进而通过抢夺、诈骗等手段来榨取钱财。
3.骗色型多发生为男性欺骗女性,通常用三种方式迷惑对方,一是自称是超级帅哥或我很丑但很温柔,二是伪装陈很浪漫、温柔、体贴型,三是自称富家子弟。
网上交友用什么软件 《网络交友要慎重》教案

网上交友用什么软件——《网络交友要慎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普及性和便利性。
2. 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友的风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和行为。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网络交友的普及性和风险。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和行为。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风险。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网络交友的利弊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网络交友的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
四、教学准备1. 典型案例:收集一些网络交友引发的负面新闻或故事。
2. 网络交友软件介绍:了解当前流行的网络交友软件,为学生提供参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提问:你们知道现在有哪些流行的网络交友软件吗?b. 学生分享知道的网络交友软件。
2. 案例分析:a. 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风险。
b. 学生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3. 讨论:a. 组织学生就网络交友的利弊展开讨论。
b. 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友的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
4. 教师指导:a. 介绍正确的网络交友方法和技巧。
b. 强调网络交友时应遵循的原则,如保护个人隐私、不轻信陌生人等。
5. 总结与反思:a. 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b. 教师点评,强调网络交友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慎重对待。
6. 课后作业:a. 调查身边同学使用网络交友软件的情况。
六、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或家长分享网络交友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2. 组织学生参观网络安全展览,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七、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模拟在网络交友平台上进行交友。
2. 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给出建议和指导。
八、评价与反思1. 学生互评:在实践环节中,互相评价交友行为是否正确、安全。
2.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交友行为进行点评,总结经验教训。
九、课程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网络交友的利弊、注意事项等。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优点和潜在风险。
2.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世界中遵守规则,做到文明上网。
二、教学重点1. 网络交友的优点和潜在风险。
2. 如何在网络交友中保护自己。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网络交友的风险,并学会自我保护。
2. 引导学生遵守网络规则,做到文明上网。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网络交友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网络交友的风险。
2. 案例分析:分享真实的网络交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风险和应对方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交友,并提出自我保护的措施。
4. 课堂讲授:讲解网络交友的注意事项和网络规则。
五、教学内容1. 网络交友的优点和潜在风险:介绍网络交友的便利性和可能带来的风险,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友的双面性。
2. 如何在网络交友中保护自己:教授学生如何辨别虚假信息,不轻信网友,保护个人隐私。
3. 网络规则和文明上网:强调在网络世界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做到文明上网,不传播不良信息。
4.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网络交友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自我保护。
5. 案例分析:分享网络交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风险和应对方法。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交友,并提出自我保护的措施。
7. 课堂总结:总结网络交友的注意事项,强调网络规则和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情景模拟等,评估学生对网络交友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
2. 学生作业:收集学生完成的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或口头反馈,了解学生对网络交友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让学生编写关于网络交友安全的小短文,或者设计网络交友安全宣传海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网络交友要慎重
汝州市庙下镇尹庄小学华伟强
教学内容:
海燕出版社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第10课《网络交友要慎重》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意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以礼待人的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辨别觉察能力,掌握在网络交往中遵守道德、践行法律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知道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懂得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演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为什么网上交友要慎重?该如何慎重交友?
设计意图:视听结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播放与学生年龄相仿少女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直观的意识到网络交友要慎重,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
活动一:播放视频《绝望生鱼片的网络交友悲惨史》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结合导入中的新闻案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①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②他们的不幸是如何发生的?
教师点拨: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对网络的片面认识,利用视频的直观性和视听冲击性,通过播放他人的真实经历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的虚拟性,把虚拟的网络和现实交友区分开。
二、网络交友需谨防四类人
1.游戏感情者
这类人专门借助网络的虚拟性藏匿混迹在各类交友网络,性别亦男亦女,并不真与网友见面,通常只欺骗感情并不涉及钱财及其他。
2.骗财型
在聊天的过程中不断通过穿衣品牌、月收入或消费金额、家庭经济情况等来打探,一旦确定对方家庭富足或个人收入不俗,便提出见面的要求,进而通过抢夺、诈骗等手段来榨取钱财。
3.骗色型
多发生为男性欺骗女性,通常用三种方式迷惑对方,一是自称是超级
帅哥或我很丑但很温柔,二是伪装陈很浪漫、温柔、体贴型,三是自称富家子弟。
利用这些伪装诱骗一些不谙世事或贪慕虚荣的年轻女性,甚至是未成年女性。
4.骗财骗色型
综合前两种手法,欺骗缺乏自我防范意识的网友。
更有甚者借此对被骗网友实施恶性抢劫、强奸犯罪。
三、教师小结
虽然网络可以让人与任何人,甚至千里之外的人自由畅谈,但网络提供的毕竟是一个虚幻的世界,进入聊天室的人多而且杂,我们很难辨明好坏是非。
所以就出现了发生在社会上的种种恶性事件,同学们在交友时一定要擦亮双眼,明辨是非。
四、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