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试卷201007
2010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解析)

高二化學期末測試第Ⅰ卷(選擇題共64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
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措施不能達到節能減排目的的是A.利用太陽能制氫燃料 B.用家用汽車代替公交車C.利用潮汐能發電 D.用節能燈代替白熾燈2.Cu2O是一種半導體材料,基于綠色化學理念設計的制取.Cu2O的電解池示意圖如下,點解總反應:2Cu+H2O==Cu2O+H2O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墨電極上產生氫氣B.銅電極發生還原反應C.銅電極接直流電源的負極D.當有0.1mol電子轉移時,有0.1molCu2O生成。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A .增大壓強,活化分子數增加,化學反應速率一定增大B .升高溫度,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加,化學反應速率一定增大C .活化分子間所發生的分子間的碰撞為有效碰撞D .加入反應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加,化學反應速率增大4.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 由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A .Ba (OH )2、 Na 2SO 3、FeCl 3、KClB .Na 2SiO 3、Na 2SO 3、KNO 3、NH 4ClC .NH 3·H 2O 、H 3PO 4、Na 2SO 4、H 2SO 4D .NaHCO 3、C 6H 5COOH 、C 2H 5OH 、HCl5.25 ℃,101 k Pa 時,強酸與強堿的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的中和熱為57.3 kJ/mol ,辛烷的燃燒熱為5518 kJ/mol 。
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 .2H +(aq ) +24SO -(aq )+2Ba +(aq )+2OH -(aq )=BaSO 4(s )+2H 2O (1);∆H=-57.3 kJ/molGAGGAGAGGAFFFFAFAFB .KOH (aq )+12H 2 SO 4(aq )= 12K 2SO 4(aq )+H 2O (I ); ∆H=-57.3kJ/molC .C 8H 18(I )+ 252O 2 (g )=8CO 2 (g )+ 9H 2O; ∆H=-5518 kJ/molD .2C 8H 18(g )+25O 2 (g )=16CO 2 (g )+18H 2O (1); ∆H=-5518kJ/mol6.人體血液內的血紅蛋白(Hb )易與O 2結合生成HbO 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 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 2O 2+HbCO ,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 。
2010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天河)

2009学年上学期天河区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HBr +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1、参照反应Br + H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变大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正反应的反应热为ΔH12、向0.1mo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CH3COONa晶体或加等体积水稀释时,都会引起A.溶液的pH增大B.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小D.溶液的c (OH – )减小3、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常温下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表示甲烷燃烧热的是A.2CH4(g) + 4O2(g) = 2CO2(g) + 4H2O(l);ΔH= +890KJ·mol—1B.CH4(g) + 2O2(g) = CO2(g) +2H2O(l);ΔH= +890KJ·mol—1C.2CH4(g) + 4O2(g) = 2CO2(g) + 4H2O(l);ΔH= -890KJ·mol—1D.CH4(g) + 2O2(g) = CO2(g) +2H2O(l);ΔH= -890KJ·mol—14、下列性质能说明甲酸是弱酸的是A.某温度下0.1mol/L的甲酸溶液的pH=3B.甲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的弱C.10mL 1mol/L甲酸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D.某甲酸溶液与金属镁反应的速率比较慢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 X(g)+b Y(g)n W(g);ΔH,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其中,ω(W)表示W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t 表示反应时间。
2010-2023历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年级考试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二年级考试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下列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中正确的是A.3-甲基-5-异丙基庚烷B.2-甲基-2-丁烯C.2-甲基-3-丁炔D.4-乙基-2-戊醇2.有机化合物的二氯代物有A.2种B.3种C.4种D.5种3.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中的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能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淀粉和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蛋白质氨基酸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4.(7分)(1)现欲除去括号内的杂质,请依次填上适当的试剂和方法。
①甲烷(乙烯),;②苯(酒精),。
(2)现有—CH3、—C6H5、—OH、—COOH四种基团,由其中任两种组合形成的有机物中:①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是(用结构简式表示,下同);②催化氧化后产物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是;③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5.(10分)一种含结晶水的无色晶体可表示为B·nH2O,其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28.57%,该晶体的无水物B中碳、氢、氧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6.67%、2.23%、71.1%。
(1)求无水物B的最简式。
(2)B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可生成一种酸式盐和一种正盐。
0.15g无水物B恰好与0.1 mol·L-1NaOH溶液33.4mL完全反应生成正盐,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并写出其结构简式。
(3)求B·nH2O中的n值。
6.烃的含氧衍生物甲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银镜反应,且甲水解后可以得到乙和丙两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丙可以氧化成乙,则甲为A.HCOOC2H5B.HCOOCH3C.CH3COOCH3D.CH3COOC2H57.某农民偶然发现他的一头小牛食用腐败草料后,在受外伤时血液不会凝固,流血不止。
云南省2010年7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C.降低温度
D.增大 N2 的浓度
21.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锌是正极
D.氢离子被还原
2010 年学业水平测试 第 3 页 共 10 页
22.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单质与氧气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A.SO3
B.NO
C.Na2O2
D.SiO2
23.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列从海水中提取镁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中,
不正确的是
A.制石灰乳:CaO+H2O=Ca(OH)2 B.制 Mg(OH)2:MgCl2+Ca(OH)2=Mg(OH)2↓+CaCl2
C.制 MgCl2:Mg(OH)2+2HCl=MgCl2+2H2O D.制 Mg,在 MgCl2 溶液中加 Na:MgCl2+2Na=2NaCl+Mg 24.下列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26.(13 分) (1)(7 分)下表列出了 a-f 六种元素在周期表前三周期的位置。
,B
。
。 。 胶体;当光束通 效应。
a
bc
2010 年学业水平测试 第 4 页 共 10 页
d
e
f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 元素的名称是
,d 元素位于
族。
②用元素符号表示,六种元素中,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
B.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20.在 N2(g)+3H2(g)
2NH3(g)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不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2010年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调研试卷

2010年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调研试卷D4.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HCl B.CO2C.NH3 D.SO25.下列块状金属中,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HNO3的是A.Ag B.Au C.Al D.Fe6.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乙醇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醛B.乙醛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酸C.苯的硝化反应D.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是7.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3A.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气体与浓H2SO4靠近D.气体与浓盐酸产生白烟8.对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散系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B.能透过半透膜C 呈红褐色D.用丁达尔效应可以鉴别9.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A.K+、Na+、OH-、Cl- B.Ba2+、Cu2+、NO3-、SO42-C.Mg2+、Na+、OH-、SO42-D.H+、Ba2+、NO3-、OH-10.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的原因是A.它溶于水得相应的酸B.它对应的水化物是可溶性强酸C .它与强碱溶液反应只生成盐和水D .它是非金属氧化物11.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A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 .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C .铁丝置于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D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12.NO 2被水吸收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3NO 2+H 2O=2HNO 3+NO ,其中被氧化的N 原子和被还原的N 原子,其物质的量之比是A .3:1B .1:3C .1:2D .2:113.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4.一种二肽的结构简式为:,合成这种二肽的氨基酸是A .和B .C .D .和 1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分离乙B .制取少C .转移溶D .分离碘A.纤维素 B.蛋白质 C.油脂D.塑料1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杂质试剂主要操作A SiO2 Fe2O3 盐酸过滤B CO2 CO O2 点燃C FeCl2溶液FeCl3Cu 过滤D CH3CH2OH H2O Na 蒸馏17.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A.F原子结构示意图:B.次氯酸电子式C.H、D、T表示同一种核素D.CH4分子的球棍模型:1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来制备H2:Al+2OH-+2H2O===AlO2-+3H2↑B.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Al3++3H2OC.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l2:Cl2 +OH-=== Cl-+ClO-+H2OD.碳酸钙溶于醋酸中:CaCO3+2H+=Ca2++H2O+CO2↑1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a、Mg、Al元素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B.P、S、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C.N、O、F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D.Li、Na、K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20.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B.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C.锌与稀盐酸反应 D.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21.在一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少到8mol,则2min内N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1.2mol/(L·min) B.1.0 mol/(L·min) C.0.6 mol/(L·min) D.0.4 mol/(L·min) 22.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23.下列情况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漂白食品A用SO2B.用小苏打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3D.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进行杀菌消毒2第II卷(共31分)二.选做题(15分)24.《化学与生活》(8分)(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A.食盐B.食醋C.苹果汁D.葡萄糖E.青霉素, F.阿司匹林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化学试卷(新课标)(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宁夏、吉林、黑龙江)理综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为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2.(2010新课标)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 B.4种 C.5种 D.6种3.(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4.(2010全国新课标)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0.1(b-2a)mol/L B.10( 2a-b)mol/LC.10(b-a)mol/L D.10(b-2a)mol/L5.(2010全国新课标)己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kJ/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kJ/mol。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7.7 kJ/mol B.-43.5 kJ/mol C.+43.5 kJ/mol D.+67.7kJ/mol 6.(2010全国新课标)根据下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 2Ag+(aq)+Co(s)==2Ag(s)+Co2+(aq)7.(2010全国新课标)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A Fe3O4与稀硝酸反应:2Fe3O4+18H+=6Fe3++H2-+8H2O正确B 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 CO32-+2H+==CO2+ H2O 错误,碳酸镁不应该写成离子形式C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正确D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2二、非选题8.(2010全国新课标)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
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单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A.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B.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但不是同系物D.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B.甘氨酸的分子式:C2H5ONC.CH4分子的比例模型: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H2-[ ] n4.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定条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B.一定条件下,乙醇可发生消去反应,甲醇也可发生消去反应C.乙烷和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完全燃烧生成3molH2OD.光照下2,2-二甲基丙烷与Br2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5.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B.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D.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5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②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③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③C.只有③④D.只有①②③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1.(3分)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NH4Cl+NaOH NaCl+NH3↑+H2OB.Mg(OH)2+2HCl=MgCl2+2H2OC.NaOH+NaHCO3=Na2CO3+H2OD.NaOH+HNO3=NaNO3+H2O2.(3分)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①C4H10(g)+O2(g)=4CO2(g)+5H2O(l)△H=﹣2878kJ/mol②C4H10(g)+O2(g)=4CO2(g)+5H2O(g)△H=﹣2658kJ/mol③C4H10(g)+O2(g)=4CO(g)+5H2O(l)△H=﹣1746kJ/mol④C4H10(g)+O2(g)=4CO(g)+5H2O(g)△H=﹣1526kJ/mol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A.﹣2878kJ/mol B.﹣2658kJ/mol C.﹣1746kJ/mol D.﹣1526kJ/mol 3.(3分)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C.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2的利用率4.(3分)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5.(3分)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A.1:4B.1:2C.2:1D.4:16.(3分)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向100mL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O2,点燃使其完全燃烧,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物质的量之比是()A.1:4B.1:3C.1:2D.1:17.(3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C.W、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8.(3分)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图: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A.B.C.D.二、非选题9.(15分)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 气体A和b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pC(g)+q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 C=;反应2min 时,A的浓度减少了,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 mol 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min内,v A=,v B;(2)化学方程式中,x=、y=、p=、q=;(3)反应平衡时,D为2amol,则B的转化率为;(4)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 1.5a mol,则该反应的△H0;(填“>”、“<”或“=”))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①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②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10.(15分)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②A和I相遇产生白色烟雾;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⑤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⑧将B和H 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是,②中烟雾的化学式是;(2)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C的化学式是,D的化学式是;(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H的化学式是.11.(15分)如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SO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6.8~8.0,酸色﹣红色,碱色﹣黄色).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填编号);①A管溶液由红变黄;②B管溶液由红变黄;③A管溶液不变色;④B管溶液不变色;(2)写出A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3)写出B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4)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5)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6)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12.(15分)如图中A~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图1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环状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其中含碳87.80%,含氢12.20%.B 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B的结构简式为;(2)M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则M的结构简式为;(3)由A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4)G的分子式为C6H10O4,0.146gG需用20mL0.100mol/L NaOH溶液完全中和,J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则由G转化为J的化学方程式为;(5)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两个双键之间有一个碳碳单键的烯烃与单烯烃可发生如图2反应则由E和A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6)H中含有的官能团是,I中含有的官能团是.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NH4Cl+NaOH NaCl+NH3↑+H2OB.Mg(OH)2+2HCl=MgCl2+2H2OC.NaOH+NaHCO3=Na2CO3+H2OD.NaOH+HNO3=NaNO3+H2O【考点】49: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516:离子反应专题.【分析】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该反应为固体与固体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故A不选;B.Mg(OH)2为不溶性弱碱,不能用H++OH﹣=H2O表示,故B不选;C.NaOH+NaHCO3=Na2CO3+H2O的离子反应为OH﹣+HCO3﹣=CO32﹣+H2O,故C 不选;D.NaOH+HNO3=NaNO3+H2O为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故选D;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 27 S 32选择题(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由解放军总装备部军事医学研究所研制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高渗透力、高扩散力、高溶解力等特点。
一次饮用125 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小时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B .水的物理性质改变C .水分子间以共价键缔合D .水分子中氢氧键长缩短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名称表达正确的是A .Mg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 .乙炔的分子模型示意图:C .H 2O 2的电子式:D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混合物 非电解质 碱 酸式盐 A漂白粉 氯气 氨水 碳酸氢钠 B福尔马林 苯 碱式碳酸铜 明矾 C胆矾 二氧化硫 纯碱 氯化铵 D 食醋 乙醇 苛性钾 硫酸氢钠4.氮化钠和氢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a 3N + 3H 2O =3NaOH + NH 3, NaH + H 2O =NaOH + H 2↑。
有关Na 3N 和NaH 的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Na +>N 3->H +B .与水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加热熔化时,都只破坏离子键D .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 5.某无色溶液中,若加入溴水,溴水褪色,若加入NH 4HCO 3,固体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 .Na +、K +、Cl -、OH -B .H +、Na +、SO 42-、NO 3- C .K +、Ca 2+、NO 3-、SO 32- D .Na +、Mg 2+、S 2-、MnO 4-6.有一未完成的离子方程式: 3—+6H +=3X 2+3H 2O ,据此判断X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A .+7B .+5C .+4D .-17.下列叙述中,结论(事实)和对应的解释(事实)均不正确的是A .金刚石的熔沸点高于晶体硅,因为C 一C 键能大于Si 一Si 键能B .稀有气体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因为其构成粒子间作用力为共价键C .NH 4+ 与Cu 2+ 间不能形成配位键,因为NH 4+ 中N 原子不存在孤对电子D .p 轨道之间只能形成π键,因为p 轨道与p 轨道之间只能以“肩并肩”方式重叠28+12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题就为0分。
) 8.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1.0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 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C.室温下,40.0 g SiC 晶体中含有C-Si键的数目为4N AD.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 N A9.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右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X元素只存在两种氧化物B.Y元素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最强C.X元素的非金属性比Y元素非金属性强D.Z和X可能以共价键结合形成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10.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①Al原子和N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②Ag+、Cu2+与NH3形成配合物时的配位数;③NaCl的晶格能与MgO的晶格能;④F元素和O元素的电负性;⑤N和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⑥H原子和H+离子的半径A.①④⑤B.②④⑥C.④⑤⑥D.③⑤⑥(I)(II)A 少量SO2通入Ba(OH)2溶液过量SO2通入少量Ba(OH)2溶液B 少量浓氨水滴入Al2(SO4)3溶液少量Al2(SO4)3溶液滴入浓氨水C 0.1mol Cl2通入含0.2mol FeBr2的溶液0.3 molCl2通入1L 0.2 mol•L-1 FeBr2溶液中D 过量BaCl2溶液与少量Na2SO4溶液相混合少量Ba(OH)2溶液与过量MgSO4溶液相混合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阴离子的晶体中必含有阳离子B.由极性键构成的AB2型分子必是极性分子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D.离子晶体中必含有离子健,分子晶体中必含有共价键13.六氟化硫分子为正八面体构型(分子结构如图所示),难溶于水,在高温下仍有良好的绝缘性,在电器工业方面具有广泛用途。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X YZ WA.SF6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SF6易燃烧生成SO2C.SF6分子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D.SF6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14.晶胞是晶体结构中可重复出现的最小的结构单元,C60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一个小黑点代表一个C 60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摩尔质量是720B.C60与金刚石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分子C.在C60晶胞中有14个C60分子D.每个C60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等距离的C60分子有12个非选择题(共78分)15.(8分)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Na+、Mg2+、Al3+、Fe2+、Ba2+、-3-24---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取少量原溶液,加几滴甲基橙溶液变红色②取少量原溶液,浓缩,加Cu片和浓H2SO4,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后在空气中又变成红棕色③取少量原溶液,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取③中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HNO3⑤取少量原溶液,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⑴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为进一步确定其他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 _ ________;。
16.(12分)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
下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的流程: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⑴反应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反应①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 ; ⑶操作Ⅱ和操作Ⅲ的名称分别是 、 ; ⑷反应②中加入Na 2SO 3的目的是 ; ⑸上述流程中制得的氢溴酸往往带有淡淡的黄色。
请设计简单实验加以探究(包含提出假设,然后进行验证的过程)。
17.(6分)联氨(N 2H 4)是一种无色可燃的弱碱性液体,是液体大推力火箭常用的高能燃料。
⑴已知联分子中的N 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相对稳定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联氨(N 2H 4)结构与C 2H 4相似,存在N =N 双键B .一分子联氨中含有的电子对数目为5C .联氨中的N 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 3杂化D .联氨能与HCl 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 2H 6Cl 2⑵联氨可以采用尿素[CO(NH 2)2]为原料制取,方法是在高锰酸钾催化剂存在下,尿素和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联氨、另外两种正盐和水,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火箭推进器中分别装有联氨和过氧化氢,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气体,并放出大量热。
已知:12.8 g 液态联氨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 kJ 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18.(14分)有A 、B 、C 、D 四种元素,其中A 元素和B 元素的原子都有1个未成对电子,A +比B -少一个电子层,B 原子得一个电子后3p 轨道全满;C 原子的p 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的;D 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D 的质量分数为40%,且其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R 是由A 、D 两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中A 与D 离子数之比为2∶1。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A 单质、B 单质、化合物R 的熔点大小顺序为下列的 (填序号): ①A 单质>B 单质>R ; ②R>A 单质>B 单质;③B 单质>R >A 单质; ④A 单质>R>B 单质。
⑵在CB 3分子中C 元素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的是________杂化,其固体的晶体类型为 ; ⑶写出D 原子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 _,C 的氢化物比D 的氢化物在水中溶解度大得多的可能原因;阳离子阴离子⑷右图是D和Fe形成的晶体FeD2最小单元“晶胞”,FeD2晶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FeD2物质中具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19.(12分)氢气、纳米技术制成的金属燃料、非金属固体燃料已应用到社会生活和高科技领域。
⑴已知短周期金属元素A和B,其单质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大,可用作燃料。
其原子的第I1 I2I3I4电离能(kJ/mol)A 899.5 1757.1 14848.7 21006.6B 738 1451 7733 10540①根据上述数据分析,B在周期表中位于区,其最高价应为;②若某同学将B原子的基态外围电子排布式写成了ns1np1,违反了原理;③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原因是;⑵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题,C60可用作储氢材料。
①已知金刚石中的C-C的键长为154.45pm,C60中C-C键长为145~140pm,有同学据此认为C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②C60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碳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相对稳定结构,则C60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
20.(15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⑴下列说法正确且能说明元素⑩的非金属性比元素⑨强的是。
A.同温同压下,元素⑩的气态氢化物溶解度大于元素⑨的气态氢化物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⑩强于⑨C.元素⑨和⑩的单质与铁反应分别得到低价、高价铁的化合物D.元素⑩的电负性大于元素⑨⑵某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则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与该元素单质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二价阴离子是。
⑶已知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元素③与元素⑧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
写出元素③的氢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⑷上述元素⑦形成的晶体对应的晶胞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甲乙丙丁⑸元素④的含氧酸的结构式可表示为则可判断该酸为酸(填强或弱)一分子该酸与水作用,只能产生1个H+,请写出该酸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的离子方程式。
⑹已知元素⑧气态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2Cl6,结构式如下,试并标出其中的配位键Cl Cl ClAl AlCl Cl Cl21.(11分)硝酸工业生产中的尾气可用纯碱溶液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为:2NO2 + Na2CO3 == NaNO2 + NaNO3 + CO2↑ ①NO + NO2 + Na2CO3 == 2NaNO2 + CO2↑ ②⑴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需Na2CO3·10H2O g;⑵现有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在20℃经充分吸收硝酸工业尾气后,测得吸收液中NaNO2和NaNO3物质的量之比为5:3(不考虑NO、NO2与水的反应),①硝酸工业尾气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②若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掉688g水,冷却到0℃,最多可析出NaNO2多少克?(0℃时,NaNO2的溶解度为71.2g/100g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