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滤过与血液透析滤过详解
血液透析和滤过

(2)保护残余肾功能血液滤过减 Nhomakorabea了微炎症反应,预防反复由于低血压导致的肾缺血损害。
(3)低血压
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可降至5%
影响血液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不同滤过膜制作的滤过器的滤过率不 同。主要取决于膜的厚度、几何结构机器滤过系数与 有效面积。 (2)、跨膜压:血液滤过的动力。 (3)、血流量:血流量的大小与滤过率成正比。 (4)、血浆蛋白浓度与血细胞比容。
置换方式 前稀释
后稀释
优点
血液稀释
减少蛋白质和血红蛋白 浓度 减少粘滞性和渗透压
减少滤器纤维和透析膜 的堵塞
可以在不太理想血流量 或者出血倾向患者进行 治疗
有利于蛋白结合溶质的 清除
保持静水和溶质的膜通 透性
高溶质清除率 清除中大分子溶质 减少置换液容量
血液滤过适应症和益处
(1)减少β2-微球蛋白和淀粉样变
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
血液透析原理
血液净化目的:替代衰竭肾脏的部分功能。(清除代谢废物, 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
血液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1、弥散:溶质依靠梯度差从浓度高的部位向浓度低的部位运动。
影响弥散的几个因素; ①溶质的浓度梯度 ②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膜的阻力 ④透析器效率的影响
2、超滤(对流):是溶质通过半透膜运转的第二种机制。 (1)、当水分子在静水压和渗透压的驱动下通过半透膜时就发生超滤, 溶质随水分子等浓度通过膜孔而得到清除,称为溶剂拖拽。 (2)、利用对流清除溶质的效果主要由超滤率和膜对此溶质的筛选系数 决定。
超滤动力: 透析膜血液侧为正压,透析液侧由于负压泵抽吸而为负压,两者差值为跨 膜压(TMP)。由静水压和渗透压组成。
血+液+透+析+滤+过

四、血液透析滤过临床应用
• (一)血流动力学稳定 • 1、HDF心血管系统耐受性高于血液透 析。 • 血液透析滤过是及时补充等渗溶液, 体内渗透压变化少,血压影响小。 • 血液透析是体内渗透压变化大,血压 影响大。
四、血液透析滤过临床应用
• (二)清除中大分子毒素 • 清除率远优于血液透析。可以清除血液透析 不能清除的中大分子毒素(分子量 <60000)。如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 炎症介质、磷、骨钙素(分子量5800)、 肌红蛋白(分子量17200)等。可以改善神 经系统症状,增进食欲,减少透析相关的淀 粉样变,缓解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改 善贫血。
• 2、后稀释置换法 • 优点:置换液在滤器后V端输入,减少置 换液用量, 每次15~25L。血液没有被稀 释,溶质相对前稀释清除率高。 • 缺点:血流量要求相对高,易在滤过 膜形成蛋白覆盖层,水分超滤后血液浓 缩,肝素用量多。 • 后稀释最大滤过速度为血流的三分之一。
三、治疗方式
• 3、混合稀释法 • 完美的稀释方法。综合前稀释法、后 稀释法优点,避免两者缺点。 • 欧洲血液净化中心提倡将置换液分别 在前后稀释的位置同步进行。既有前 稀释法滤器使用寿命高,抗凝剂使用 少的优点,又具有后稀释法高清除率。
二、血液透析滤过装置
• 1、血滤器选择 • HDF 使用的透析器与HF 使用的透析器类 似,为大孔径、高通量透析滤过器。 • 特点: • 1)生物相容性好。 • 2)截留分子量通常<60000; • 3)不易吸附蛋白质; • 4)理化性质稳定。
二、血液透析滤过装置
• 2、血液滤过机 • 1)相对血液透析机增设了置换液泵和液体平衡加 温装置。 • 2)内置2到3个过滤器。费萨尤斯是2级过滤,金宝 是3级过滤。 • 3)过滤器的作用是净化置换液。 • 原理是滤过和吸附。 • 滤过:截留细菌及细菌大分子产物。 • 吸附:截留内毒素和小分子致热源。 • 过滤器截留能力取决于滤器类型、使用时间、透析 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 • 过滤器寿命是600~900小时,使用100~150次,每 2至3月更换一次。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药物或毒物中毒
凡能够通过透析膜而被析出的药物及毒 物,即分子量小、不与组织蛋白结合, 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而不固定于某一 部位者,均可采取透析治疗。如巴比妥 类、甲丙氨酯(眠尔通)、甲喹酮(安 眠酮)、副醛、水合氯醛、利眠宁、海 洛英、乙醇、甲醇、乙酰水杨酸、非那 西丁、对乙酰胺基酚(扑热息痛)、奎 宁、环磷酰胺、异烟肼、砷、汞、铜、 氟化物、氨、内毒素、硼酸、四氯化碳、 三氯乙烯以及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 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透析应争 取在8-12h内进行。
终末期肾病透析指征:
(1).内生肌酐清.6mmol/L(80mg/d), 或血肌酐>707.2umol/L(8mg/dl). (3).血尿酸增高伴有痛风 (4).口中有尿毒症气味、伴食欲丧失和 恶心、呕吐等。 (5).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性高血压 或尿毒症性心包炎,用一般治疗无效者。 (6).出现尿毒症神经症状,如个性改变、 不安腿综合征等。
血液滤过
定义:模仿正常人肾小球滤过和肾 小管重吸收原理,已对流方式清除 体内过多的水分和尿毒症毒素,与 血液透析相比,血液滤过具有对血 流动力学影响小及中分子物质清除 率高等特点。
适应症
1、常规透析易发生低血压 2、顽固性高血压 3、常规透析不能控制的体液过 多和心力衰竭 4、严重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 亢进 5、尿毒症神经病变 6、心血管功能不稳定、多器官 衰竭及病情为重患者
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定义:是血液透析及血液滤 过的结合,具有两种治疗模 式的优点。单位时间内比单 用一种方式清除更多的中小 分子物质。
适应症
血液透析滤过社会效益
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填 补了我院(我县)的技术空白, 此技术为二甲复审必备技术
关于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的解析

关于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的解析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尿毒症病人对透析方式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从以往血液透析,逐步发展到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
三者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和联系,无论是对医生还是病人来说,都有必要详细了解一下,以便做出更适合自身的选择。
1 血液透析1.1 定义及作用机制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的原理将病人血液与含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内,在透析膜两侧流过,分子透过半透膜做跨膜移动,达到动态平衡。
病人体内积累的小分子有害物质得以清除,人体所需物质也可由透析液得到补充。
血液透析主要是依靠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所产生的弥散作用进行溶质清除,其清除率与分子量成反比,对尿素、肌酐等小分子物质有较高的清除率,而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能较差。
血液透析具有以下优点:(1)迅速清除血钾,纠正酸中毒(2)价格比较便宜,可以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接受。
1.2 血液透析适应证(1)急性肾衰竭;(2)慢性肾衰竭;(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4)其他①顽固性心力衰竭伴有严重的液体潴留及难治的致死性高钾血症、肾衰竭或BUN明显升高;②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腹水。
1.3 血液透析相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有:(1)严重感染可引起播散;(2)出血;(3)严重心功能不全伴有休克、低蛋白血症、严重的低氧血症;(4)严重低血压或休克。
1.4 临床急性并发症(1)失衡综合征:失衡综合征是在透析中或透析结束后数小时出现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系统的急性医源性症状的总称。
其原因目前普遍认为主要是由于血液中溶质浓度(主要是尿素)急速降低,使血液和脑组织间产生渗透压差,低钠透析液造成的钠平衡失调和透析液碱化剂的组成,血液pH的变化和HCO3在血液与脑脊液间的浓度差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高效能透析器的使用,超滤量过大、过快等都是造成失衡综合征的因素。
(2)透析低血压:透析中出现显著血压下降以致休克,使透析不可能充分进行。
(3)心律失常。
(4)高血压(5)肌肉痉挛。
血液滤过及透析滤过对症状性低血压的作用

疗前、 治疗 中每小时及治疗结束 时血压, 计算平均动脉压 ( A ) M P 及统计症状性低血压 的发生例次 。 结果 : 治疗前体
重、 超滤 量 、 析 间期 体 重 增长 量 在 4组 间无 明显 差 异 ; 稀 释 H 透 前 F组 、 前稀 释 H F组 及后 稀 释 H F组 低血 压 的 D D 发 生 率低 于 H D组 ; 稀 释 H 组 、 稀 释 H F组 、 前 F 前 D 后稀 释 H F组 在 治疗 4h时 M P均高 于 H D A D组 , 前稀 释 H 、 F
况 及有 无 不适 主诉 , 结合 患 者体 征判 定 干体 重尾 否需 调 整 。
1 . 计 学 处 理 3统
采用 SS P S统 计 软件 包 , 数据 以
2 结 果
12 方 法 .
表示 , 采用 单 因数 方
差 分 析 , ) 检验 , ( 配对 t 验进 行数 据 处理 。 检
2 0~ 5 / n。 0 2 0 m]mi
治 疗 中症 状性低 血 压 的作 用 。
1对象 及方 法
11对 象 .
1 .. HF组 采 用 Fee is0 8 .1 2 2 rsnu4 0 S透 析 机 , A 0 S血 滤 F V 60 器。 回输 液成 分 同透 析 液 。 1 .. HD . 1 F组 所 用机 器 及 回输 液 、 器 同 H 2 3 滤 F组 , 析 液流 透
维普资讯
・
临床研究 -
27 1第 卷 3 0年 月 4第 期 0
血液滤 过及透析滤过对症状性低 血压 的作用
刘 琳 。 志明, 谢 宋桂 敏
( . 锦卅I 医学 院附属 第 三医 院 肾 内科 , 宁锦 州 1 10 ) 辽 2 0 1
血液透析滤过(2020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滤过一、定义及概述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是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的结合,具有两种治疗模式的优点,可通过弥散和对流两种机制清除溶质,在单位时间内比单独的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清除更多的中小分子物质。
二、适应证及禁忌证(一)血液透析滤过适应证同血液滤过,下列情况更具优势:1.透析不充分。
2.透析相关的淀粉样变。
3.心血管功能不稳定。
4.神经系统并发症。
(二)血液透析滤过禁忌证同血液滤过,参照“第12章血液滤过”。
三、治疗前患者评估同血液透析,参照“第11章血液透析”。
四、治疗模式和处方(一)治疗模式包括前稀释置换法、后稀释置换法及混合稀释法。
(二)处方1.建议血流速度>250ml/min,透析液流速500~800ml/min,以清除适量的溶质。
2.置换液补充量根据滤器的超滤系数及血流速度,前稀释置换液量为血流量的50%~60%,建议HDF治疗4h前稀释置换量30~50L;后稀释置换液量为血流量的25%~30%,建议HDF治疗4h后稀释置换量18~25L。
为防止跨膜压报警,置换量的设定需根据超滤系数及血流速度进行调整。
五、血管通路同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参照“第9章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管理”。
六、抗凝方法(一)治疗前患者凝血状态评估和抗凝药物的选择参照“第10章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
(二)抗凝方案同血液滤过,参照“第12章血液滤过”。
(三)抗凝治疗的监测和并发症处理参照“第10章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
七、血滤器选择血液透析滤过使用的透析器与血液滤过使用的透析器/滤器类似,为高通量透析器或血滤器 [超滤系数≥50ml/(h·mmHg)]。
八、置换液同血液滤过,参照“第12章血液滤过”。
九、操作程序及监测(一)物品准备血液透析滤过器、血液透析滤过管路、安全导管(补液装置)、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一次性使用冲洗管、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使用手套、透析液等。
(二)开机自检1.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
血滤与血透的区别

8)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和/或滤过-体 外膜氧合(CVVH/DF-ECMO)
9)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和/或滤过静脉 -静脉旁路(CVVH/DF-VVBP)
• 既适用于肾科的严重情况,如严重高血钾、水中毒、严重代谢性 酸中毒、尿毒症等,也适用于非肾科的严重情况,如严重水电解 质紊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其他如血管 外科的下肢动脉急性栓塞取栓术后,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如对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防治,滤,即血液滤过,是一种类似于血液透析(血透)的肾脏替代疗法,可用于清除肌酐、尿 素等代谢产物,或是在肾功能衰竭的情况下排出液体,而这一切,是通过将患者的血液经体 外滤器过滤来实现的。
• 血滤主要用于重症监护病房,因而多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迅速下降等。
这是一种缓慢且持续的疗法,通常须每天 进行,每次12-24小时。血滤时,患者的 血液经由一组管道(过滤通路)到达过滤 的机器中,通过其中的半透膜(过滤器) 将代谢产物和水液排除。随后添加置换液 并将血液输回到患者体内。
• 血液滤过与血液透析de区别是什么?
• 血液滤过与肾脏替代治疗相关,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这是一种无须血液透析的体外超滤技术,用于治疗因高血容量或 电解质紊乱而对肾脏、心脏或肺功能造成影响的患者。
• 通常,血液滤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来进 行,每次超过10-12小时。由于血液滤过最常用于危重患者, 因此多见于ICU。
• CRRT临床应用目标是: • 1)清除体内过多水分 • 2)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毒物 •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4)确保营养支持 • 5)促进肾功能恢复 • 6)清除各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
• 可用于:各种心血管功能不稳定的、高分解代谢的或伴脑水肿的 急慢性肾衰,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挤压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慢性心衰,肝性脑病,药物及 毒物中毒等的救治。原理是弥散、对流和吸附。
血液透析

一血液透析原理透析是指半透膜两侧的溶液通过弥散、渗透及超滤作用,即溶质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流动,而水分子由渗透压低的一侧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流动的过程,最终达到动态平衡。
血液透析通过血液与透析液之间的溶液弥散和超滤来达到治疗目的。
因此透析过程也就是溶质进行弥散和滤过过程。
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
从而清除患者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毒物;调整水和电解质平衡;调整酸碱平衡。
具有人体肾脏的部分功能(但不能替代肾脏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
透析原理包括:1、扩散;2、超滤;3、对流;4、吸附。
1、扩散:溶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运动的过程。
影响扩散的因素:溶质的浓度梯度、溶质的分子量、半透膜的阻力。
2、超滤:利用压力差将溶质或溶剂从一侧向另一侧运动的过程就是超滤。
例如透析时脱水。
3、对流:在这里所说的对流是最近开展新透析技术所提出的。
血液滤过就是利用对流原理进行的。
4、吸附: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原理。
如血液灌流,就是用炭肾清除血液中的大分子及中分子物质。
透析的物理学原理-----------半透膜透析的物理学原理---------弥散透析的物理学原理--------超滤透析的物理学原理------------渗透渗透和弥散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而水分仍旧可以通透,最终导致两侧浓度趋于平衡。
透析的物理学原理--------反渗透和超滤相类似,反渗透时也在膜的一侧加以压力。
反渗透技术常用于血液透析时净水的制作,后者用于配制透析液。
血液透析------------血液滤过流程图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透析器的结构二、血液透析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血液透析机大致可以分为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和透析液供给系统两部分。
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包括血泵、肝素泵、动静脉压监测和空气监测等;透析液供给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配液系统、除气系统、电导率监测系统、超滤监测和漏血监测等部分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置换液的制备
血液滤过的置换液必须为无菌、无病毒和无致热源,制备 方式有以下两种: • 1、联机法(on-line):为目前主要方式,反渗水与浓缩 液按比例稀释制备成置换液,再经过滤后输入体内。 • 2、用静脉输液制剂制作按前述置换液成份配制,并根据 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价格昂贵,临床基本不使用。
操作步骤
• • • • • • • 5、建立体外循环(上机) (1)血管通路准备 1)动静脉内瘘穿刺 ① 检查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 ② 选择穿刺点后,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 ③ 根据血管的粗细和血流量要求等选择穿刺针。 ④ 采用阶梯式、钮扣式等方法,以合适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静 脉,再穿刺动脉,动脉端穿刺点距动静脉内瘘口3cm 以上、动静脉穿 刺点的距离10cm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 • ⑤ 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应根据 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操作步骤
• (2)血液滤过中的监测 • 1)体外循环建立后,立即测量血压、脉搏,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详细记录 在血液滤过记录单上。 • 2)自我查对①按照体外循环管路走向的顺序,依次查对体外循环管路系统各 连接处和管路开口处,未使用的管路开口应处于加帽密封和夹闭管夹的双保 险状态;②根据医嘱查对机器治疗参数。 • 3)双人查对自我查对后,与另一名护士同时再次查对上述内容,并在治疗记 录单上签字。 • 4)血液滤过治疗过程中,每小时1 次仔细询问患者自我感觉,测量血压、脉 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穿刺针有无脱出移位,并准确记录。 • 5)如果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出现明显变化,应随时监测,必要时给予 心电监护。
HF方式
• • • 前稀释置换法:置换液在血滤器前及后输入
HF处方
• • 每次HF治疗4h,血流量>250ml/min. 前稀释置换法: 优点是血液阻力小,率过滤稳定,残余血量少和 不易形成滤过膜上的蛋白覆盖层。缺点是清除率低,所需置换液 量较大。前稀释置换法置换量不低于40-50L。患者需做无肝素血 滤时,建议选择本方式。 后稀释置换法:置换液用量较前稀释法少,清除效率较前稀释置 换法高,但高凝状态的患者容易导致滤器凝血。后稀释法置换量 为20-30L。一般患者均可选择本置换法,但有高凝倾向的患者不 宜选择本方式。 混合稀释法:清除效率较高,滤器不宜堵塞,对于血细胞比容高 者较实用。置换量可参照前稀释法。
操作步骤
• 1、物品准备:血液滤过器、血液滤过管路、安全 导管(补液装置)、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 盐水、一次性冲洗管、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 性手套、透析液等。
操作步骤
• 2、开机自检 (1)检查透析机电路连接是否正常。 (2)打开机器电源总开关。 (3)按照要求进行机器自检。
操作步骤
• 3、血液滤过器和管路的安装 (1) 检查血液滤过器及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 (2)查看有效日期、型号。 (3)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4)安装管路顺序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 (5)置换液连接管安装按照置换液流向顺序安装。
HF 适合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特别是伴以下情况者 • 1、常规透析易发生低血压; • 2、顽固性高血压; • 3、常规透析不能控制的体液过多和心力衰竭; • 4、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5、尿毒症神经病变; • 6、心血管功能不稳定、多脏器衰竭及病情危重患 者。
(二) HF禁忌症
HF 无绝对禁忌证,但出现如下情况时应慎用: • 1、药物难以纠正的严重休克或低血压; • 2、严重心肌病变导致的心力衰竭; • 3、严重心律失常; • 4、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血液净化治疗。
操作步骤
• 4、密闭式预冲 • (1)静脉端向上安装血液滤过器,滤出液口放置在滤器上方。 • (2)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管路和血液 滤过器血室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 向预冲。 • (3) 机器在线预冲通过置换液连接管使用机器在线产生的置换液按 照体外循环血流方向密闭冲洗。 • (4) 生理盐水预冲量应严格按照血液滤过器说明书中的要求;若需 要进行闭式循环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应在生理盐水预冲量达到后再 进行。 • (5) 推荐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袋中,并且废液收集袋放 于机器液体架上,不得低于操作者腰部以下;不建议预冲生理盐水直 接流入开放式废液桶中。 • (6)冲洗完毕后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置换液
• (一)置换液的组成
• 1、无菌、无致热源置换液内毒素<0.03EU/ml、细菌数<1×10-6 cfu/ml。 • 2、置换液的成份应与细胞外液一致。尽量做到个体化治疗,做到可 调钠、钙。常用置换液配方(mmol/L):钠135~145、钾2.0~3.0、 钙1.25~1.75、镁0.5~0.75、氯103~110、碳酸氢盐30~34。
•
•
血管通路
包括以下几种通路: • (一)临时性血管通路:中心静脉导管; • (二)永久性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移植血管、中心 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等。
抗凝
• 治疗前患者凝血状态评估和抗凝药物的选择
血滤器选择
使用高通量透析器或滤器。 • (一)具有高水分通透性和高溶质滤过率,有足够的超滤系数通常≥ 50ml/(h· mmHg)],以保证中小分子毒素被有效清除。 • (二)根据患者体表面积选择滤器的膜面积。
血液滤过与血液透析滤过 操作规程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2012年07月
肖合存
机器类型
血液滤过(HF) 定义
• 血液滤过(HF)模仿正常人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 重吸收原理,以对流方式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 尿毒症毒素。 • 与血液透析相比,血液滤过具有对血液动力学影 响小,中分子物质清除率高等优点。
(一) HF适应症
操作步骤
• • • • • • • • • 2)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连接 ① 准备碘伏消毒棉签和医用垃圾袋。 ② 打开静脉导管外层敷料。 ③ 患者头偏向对侧,将无菌治疗巾垫于静脉导管下。 ④ 取下静脉导管内层敷料,将导管放于无菌治疗巾上。 ⑤ 分别消毒导管和导管夹子,放于无菌治疗巾内。 ⑥ 先检查导管夹子处于夹闭状态,再取下导管肝素帽。 ⑦ 分别消毒导管接头。 ⑧ 用注射器回抽导管内封管肝素,推注在纱布上检查是否有凝血块,回抽量 为动、静脉管各2 ml 左右。如果导管回血流不畅时,认真查找原因,严禁使 用注射器用力推注导管腔。 • ⑨ 根据医嘱从导管静脉端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应根 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连接体外循环。 • ⑩ 医疗污物放于医疗垃圾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