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母种转管 实验
食用菌实验-母种原种扩大培养

实验五母种、原种接种扩大培养(板书用)一、实验目的熟悉母种、原种接种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接种钩(针),酒精灯,镊子、、火柴,记号笔,记录本,75%酒精及棉球、95%酒精,母种试管斜面,灭菌好的原种培养基。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1.无菌测定灭菌后的培养基,随机抽出数支斜面试管培养基,置25—28℃的温箱中培养3天,培养基表面仍光滑,无杂菌出现,证明灭菌彻底,即可供接种使用。
2.接种操作过程无菌操作要点:①无菌箱在启用前先灭菌,将待接种的斜面试管、酒精灯、火柴、接种针等放入箱内,紫外线照射半小时以上。
超净工作台则要先灭菌20分钟。
②双手洗净。
打开工作灯,将双手伸入接种箱内,点燃酒精灯。
用75%酒精的棉球擦拭双手,擦拭方向由前向后。
③左手平托两支试管,拇指按住试管底部,外侧一支是供接种用的菌种试管,内侧一支是待转接母种的斜面试管,两支试管的斜面都应朝上。
右手持接种钩,将接种钩的顶端烧红,并将整条接种柄在火焰上过几次灭菌。
④将两支试管的管口部分靠近火焰,用右手同时夹住两个棉塞。
拔掉两支试管的棉塞,并立即以火焰灼烧管口,并适当转动。
操作过程在不离酒精灯火焰一寸远处进行。
⑤用冷却的接种钩,在长满菌丝的斜面挖取少许菌丝及培养基,然后轻轻抽出试管。
迅速伸进待接试管中,将种块置于培养基的中部,盖好塞子。
接种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试管与桌面平行,不要远离酒精的火焰,周而复始。
一支母种可扩接20—25支试管。
贴上标签(或用记号笔),注明菌种或菌株名称及日期。
⑥原种接种:3.菌种培养接好种的试管和原种,放在25℃条件下培养,每隔2-3天检查一次。
遇有杂菌的试管要及时选出,以免污染其他试管。
7~10天后菌丝就可长满试管。
原种30天左右长满。
作业:归纳原种和试管种的接种全过程。
实验五母种接种扩大培养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接种箱常规消毒、斜面试管培养基母种(即一级种)接种和培养,基本熟悉母种接种操作技能。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

《食用菌生产技术》实训指导教材
实训一食用菌形态结构观察
一、目的要求
观察食用菌菌丝体的生长状态,利用显微镜认识食用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的微观结构,利用徒手切片观察食用 菌子实体的微观结构,通过对食用菌子实体形态特征的观察,让学生们了解和熟悉各种食用菌子实体的类型和特征 ,并能根据子实体的外形进行分类。
三、内容和方法步骤
(一)菌丝体形态特征观察
1、菌丝体宏观形态观察。①观察平菇、草菇、金针菇、木耳、银耳及香灰菌、蘑菇、猴头、灵芝等食用菌的试 管斜面菌种或PDA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比较其气生菌丝的生长状态,并观察菌落表面是否产生无性胞子。②观察菌 丝体的特殊分化组织:蘑菇菌柄基部的菌丝束;密环菌的菌索;茯苓的菌核;虫草等子囊菌的子座。
3、灭菌:
若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则标准为1.5kg∕c/128C,1〜2h。如果采用常压蒸汽灭菌,则标准为I。(
TC下8〜10h。
(三)接种
将已灭菌的培养料瓶移入事先消毒过的接种箱内,母种管、用具及手要进行消毒。等培养料温降至35℃左右时 ,按无菌操作方法进行接种,用接种铲取菌种一块放入种瓶内培养料的孔隙边,并使菌丝紧贴在培养料上,塞上棉 签,贴上标签,注明菌种名称和接种日期。
2、菌丝体微观形态观察。①菌丝水浸片的制作:取一载玻片,滴一滴无菌水于载片中央,用接种针挑取少量平 菇菌丝于水滴中,用两根接种针将菌丝拔散。盖上盖玻片,避免气泡产生。②显微观察:将水浸片置于显微镜的载 物
台上,先用10倍的物镜观察菌丝的分支状态,然后转到40倍物镜下仔细观察菌丝的细胞结构等特征,并辩认有 无菌丝锁状联合的痕迹。
4、狗子滤纸保藏法将蘑菇或灵芝置入己消毒的接种箱里的插菇铁丝架上,插菇铁丝架立于装有灭菌滤纸条的培 养皿内,待担抱子弹射在滤纸条上之后,用无菌锻子将载有担抱子的滤纸条移入灭菌的空试管内,塞入棉塞剪平,用 石蜡融封,干燥、低温保藏。
食用菌栽培技术综合性实验

食用菌栽培技术综合性实验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用菌栽培技术综合性实验》实验项目一览表序号123实验名称原种、栽培种的培育菌种保藏及复壮平菇袋栽建议学时数2学时2学时4学时每组人数4人4人4人克雷姆斯兰县/可以选克雷姆斯兰县克雷姆斯兰县克雷姆斯兰县实验一、原种、栽培种的培育一、实验教学目的能制作适宜培养料,独立完成接种前的准备工作,用无菌操作法准确进行原种、栽培种的接种。
并通过培养观察,分析自己的接种结果。
二、实验基本原理母种、原种、栽培种都是具有统一血缘关系的祖孙三代,品性相同,只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健壮。
菌种生产就是从母种开始,到栽培种为止。
原种和栽培种的培育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在接种时接的菌种级别不一样。
两菌种培养基的配方可以相同,也可有所区别,由于栽培种经过了母种及原种两次的驯化,其培养基可比原种培养基更粗放些。
三、所牵涉的课程及知识点在该实验中,涉及到了农学类和生物学类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部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如微生物学(菌丝降解纤维素等,…)、仪器分析(……),……四、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1.器具:菌种瓶、棉塞、打孔棒、菌种袋、接种耙、大镊子、酒精灯、火柴、酒精棉球、标签、高压灭菌锅、接种箱、消毒药品等。
2.材料:棉籽壳、麸皮、蔗糖、石灰粉、过磷酸钙、母种、原种等。
五、实验内容与方法(一)实验内容1、培养料的配制2、菌种瓶及菌种袋的灌装3、原种的注射4、栽培种的注射(二)方法步骤两菌种的生产过程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注射时取接的菌种不一样。
1.培养基的酿制(1)配方与配制①颗粒培养基(麦粒、玉米粒等)配方:粮食粒98.5%,石膏粉1%,碳酸钙0.5%。
酿制:将晒干的粮食粒晒干,用1%石灰水泡胀,文火煮熟15~20min(甜而狗屎,勿破皮),捞起晾晒至并无明水后拌入余料。
原种多采用颗粒培养基。
②棉籽壳麦麸培养基配方:棉籽壳87%,麦麸10%,白糖1%,石灰1%,过磷酸钙1%。
配制:将棉籽壳、麦麸、石灰混合为主料,余料溶解于少量水后浇入主料中。
母种转管及培养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母种转管及培养的基本操作流程;2. 熟悉无菌操作技术,确保菌种纯度;3. 了解食用菌母种在培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菌种繁殖能力。
二、实验原理母种转管及培养是指将原始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使其繁殖成一定数量的菌丝体,以便进行后续的菌种扩繁和栽培。
无菌操作技术是保证菌种纯度的重要手段。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水、食用菌菌种、无菌试管、无菌培养基、酒精灯、接种针、接种环、镊子、酒精棉球、火焰炉、培养箱等。
2. 实验仪器:天平、三角瓶、烧杯、漏斗、玻璃棒、剪刀、棉花、线绳、牛皮纸、皮筋、纱布等。
四、实验步骤1. 培养基配制(1)称取马铃薯200g,去皮,切成小块,加水1200-1300ml,煮沸20min;(2)用双层纱布过滤,取滤液1000ml;(3)将滤液加热至将沸腾时,加入琼脂15-20g,不断搅拌;(4)待琼脂完全溶解后,加入葡萄糖20g,搅拌均匀;(5)用精密pH试纸检测pH值,调整至自然pH值;(6)将培养基分装到无菌试管中,每管约10ml,塞上棉塞;(7)将试管置于高压蒸汽灭菌器中,121℃灭菌30min。
2. 接种(1)将灭菌后的试管取出,待其冷却至室温;(2)用火焰炉烧灼接种针、接种环,待其冷却;(3)用接种针从原始菌种中挑取少量菌丝,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4)用火焰炉烧灼接种针、接种环,待其冷却;(5)将接种后的试管放入培养箱中,25℃恒温培养。
3. 转管(1)待菌丝长满试管斜面后,用火焰炉烧灼接种针、接种环,待其冷却;(2)用接种针将菌丝挑取到新的无菌培养基上;(3)将接种后的试管放入培养箱中,25℃恒温培养。
4. 培养与观察(1)定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记录菌丝生长速度、颜色、形态等;(2)发现杂菌感染时,及时挑除;(3)待菌丝长满试管斜面后,即可进行后续的菌种扩繁和栽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进行操作,确保菌种纯度;2. 通过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发现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颜色正常,无杂菌感染;3. 经过转管培养,菌丝繁殖能力得到提高。
实验7 食用菌母种的制作与转管技术

实验注意事项
(1)组织块分离法对于胶质的耳类及菇体较小较薄的菇类,如金 针菇等不太适宜。 (2) 此法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3)纯化菌丝长至斜面1/2时,挑尖丝转管,培养成再生母种。 (4)控制菌龄菌丝即将长满斜面(一般7~10天)终止培养。分 别用于菌种保藏或繁衍原种。 (5)出菇试验将再生母种扩成原种、栽培种,使其出菇。看产量、 质量、形态、长势、抗性如何,鉴定为优质菌种后,才可供生产 使用。
应用:此法适宜多数食用菌,是野外工作者和种菇专 业户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
实验原理
2.钩悬法 是一种特别适用于耳类,也适用于伞菌类的多孢分离
法。
实验原理
3.孢子印分离法 取成熟子实体经表面消毒
后,切去菌柄,在20~ 24℃静置一天,大量孢子 落下形成孢子印。 接种环沾少量孢子在试管 培养基上划线培养。
(0.3~0.4立方厘米)大组织,放入斜面培养基上。迅速 塞上棉塞。
如已开伞的种菇、则选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菌肉。 如种菇已受雨淋,吸水较多,应取菌褶作为接种材料。
母种分离视频
实 验 步骤
5. 培养 取接组织的斜面试管放置于
25℃的培养箱中培养。 6. 转管
在菌丝长满斜面之前,菌丝生 长最旺盛时,挑取菌丝进行转管扩 繁。
结果与思考题
1.如何避免因污染而造成的组织分离的失败? 2.判断你所分离的母钟是否标准? 3.孢子分离的母种为何一定要做出菇试验?
实验材料
材料:平菇、香菇、杏鲍菇较成熟的子实体 用具:培养皿;试管斜面培养基;酒精灯,接种刀,
75%酒精,消毒液;冰箱;培养箱等。 培养基:PDA斜面培养基
实 验 步骤
1. PDA培养基的配置 配方: 马铃薯浸粉; 5.0g /L;葡萄糖20.0g /L;琼脂 20.0g /L ;
【精品】食用菌菌种母种1级种简法复制创新技术

食用菌菌种母种1级种简法复制创新技术食用菌母种1级种简法复制创新技术摘要:食用菌菌种母种1级种简法复制创新技术,是利用优质的极品食用菌脱毒菌种母种试管在全敞开式无菌开放条件下进行菌丝体试管50倍扩管、分离移植、简法复制的生产创新技术。
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技术便捷、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经济适用等技术创新优势,食用菌从业者和创业者均可无门槛的复制应用和受益。
该创新技术是湖北省宜都市湾市食用菌天麻繁育场技术总监胡文华研发成功的。
关键词:食用菌母种 1级菌种培养基复制创新技术概述:食用菌菌种1级母种的复制生产是食用菌从业者和创业者的入门技术。
由于该入门技术除了高昂的生产设备投入之外,还需要繁杂的技术工艺和精湛的操作技能作为支撑,因而一直留存于科研院所和少数食用菌科研工作者手里,使众多食用菌从业者和终端生产者望而生畏,只有花重金购买。
湖北省宜都市湾市食用菌天麻繁育场技术总监胡文华,经过30多年研发成功的食用菌菌种复制简法生产创新技术,其复制生产创新工艺和操作技能已经简化到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程度,任何食用菌从业者和食用菌终端生产者均可无条件的简法复制创新生产,驱动了食用菌产业创亿万财富之梦想。
现将其简法复制创新生产技术介绍如下:1. 食用菌菌种母种试管培养基简法复制生产1食用菌菌种1级母种(18毫米×180毫米玻璃试管装,简称试管母种,下同)培养基使用的原料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简称PDA培养基),以及在PDA培养基中再添加蛋白胨等价格昂贵的物质原料成为“加富培养基”,其工艺繁杂,生产操作费时费力。
食用菌菌种母种试管培养基简法复制生产采用湖1北3省8宜72都市52湾市33食用58菌天麻繁育场技术总监胡文华发明的“广谱通用型食用菌菌种培养基生产技术”。
这种广谱通用型食用菌菌种培养基以颗粒型谷物为原料,谷粒、麦粒、玉米粒均可,简称颗粒培养基(下同),又称天然无公害培养基。
这种颗粒培养基制作方法特别简单,取谷粒、麦粒、玉米粒一种或多种,与胡文华发明的食用菌种包衣剂混合均匀后,就可以分装试管了。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大纲(上实验课用)

实验一食用菌分类与形态观察•目的: 了解食用菌分类方法, 学会观察食用菌形态结构。
•材料: 各种伞菌的新鲜子实体(香菇、平菇、金针菇、茶树菇、白灵菇、杏孢菇、白平菇), 子囊菌的干品, 野生食用菌的标本。
平菇、香菇的孢子印。
分类参考书, 显微镜等。
•方法:1.取新鲜子实体观察伞菌的结构, 绘图说明。
2.观察平菇孢子印颜色、大小、形状。
•完成下列表中内容。
食用菌分类与形态观察表1. 中生2. 偏生3. 侧生4. 无菌柄5。
圆柱形 6. 棒状7. 纺锤形8. 棒锤形9. 分枝状10. 基部联合11. 基部膨大呈球形12. 基部膨大呈臼状13. 菌柄扭转14. 基部延长呈假根状圆形 2. 半圆形 3. 圆锥形 4. 卵圆形 5. 钟形 6. 半球形7. 斗笠形8. 匙形9. 扇形10. 漏斗形11. 喇叭形12. 浅漏斗形13. 圆筒形14. 马鞍形1. 子囊菌门盘菌目羊肚菌科(子囊果具蜂窝形或吊钟形菌盖)块菌目块菌科和地菇科角菌目麦角、虫草2. 担子菌门木耳目、银耳目、花耳目属于胶质菌类,非褶菌目、伞菌目鬼笔目和马勃目属于腹菌类实验二母种培养基制作一、实验目的掌握斜面试管培养基的配制、消毒与灭菌等制作过程, 为菌种转管、组织分离制作母种打下基础。
二、常用培养基配方1.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去皮马铃薯200克, 葡萄糖20克, 琼脂20克, 水1000毫升, pH自然。
2.PDA综合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克, 葡萄糖20克, 琼脂20克, 磷酸二氢钾3.0克, 硫酸镁1.5克, 维生素B10.05克, 水1000毫升, pH自然。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天平、电炉, 18×180毫米试管, 止水夹。
纱布, 棉塞, 牛皮纸, 皮筋, 手套、菜板、刀、恒温箱, 三角漏斗、支架(每组一套)。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马铃薯、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等。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 PDA培养基的配制2. 装管、捆把3. 灭菌锅内加适量水→灭菌物品放内锅→加热→压力表0.05Pa 时放气→压力表1.15Pa (121-126℃)时计时30分钟。
实验7食用菌母种的制作与转管技术

结果讨论
本实验成功制作出食用菌母种,为后 续的栽培和生产提供了优质的种源。
本实验中严格的无菌操作对于防止杂 菌污染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实际生产 中也需要高度重视无菌操作,以确保 食用菌的纯度和质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适宜的温度 和湿度条件对母种菌丝的生长具有重 要影响,这为实际生产中控制食用菌 生长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无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无 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温度控制
不同食用菌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要保持恒定的温度以利于菌
丝生长。
湿度控制
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培养基 过度干燥或湿度过高导致杂菌
滋生。
定期检查
在培养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菌丝 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0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
实验成功制作出食用菌母种,菌 丝洁白、浓密、健壮,生长旺盛。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实验7成功地展示了食用菌母种的制作和转管技术,确保了菌种的纯度和活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菌种的生长速度和形态特征,为后续的实验和研究提供 了基础数据。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母种培养基的配方和制备方法,为食用菌的规模化生产提供 了技术支持。
建议
01
为了进一步提高菌种的产量和质量,建议优化母种培养基的配 方,添加适量的营养成分或生长因子。
保障食品安全
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 能力,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实验,学生将了解食用菌母种的 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这对于保障食 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具有积极作用。
02
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材料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示教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
实验内容与方法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时间
1、材料准备: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溶液,坩埚或烧杯、75%酒精棉球,0.25%新洁尔灭溶液,5%的石炭酸溶液,喷雾器等。
2、用具准备:平菇试管母种,母种培养基,超净工作台,接种工具,酒精灯,火、记号笔。
3、操作步骤:
(1)用0.25%的新洁尔溶液清洗接种箱内外。将子实体、接种工具、酒精灯、火柴、记号笔、斜面培养基、培养皿、小剪刀,酒精棉球等,置于接种箱内。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产生蒸气,同时打开紫外灯管,灭菌30分钟。
60min
小结
据学生操作情况,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提问
1、思考、回答
30min
实验报告
当堂交。
(2)用肥皂洗手并在清水洗净后,再用酒精棉球擦手,将手插入接种箱的袖套内。
(3)点燃酒精灯,灼烧接种工具。
(4)将子实体从中间一撕两半,用小剪刀挑起菌肉,并放在斜面培养基上,塞好棉塞。
(5)写上菌种名称、日期等。
(6)放在25—280C恒温下培养八至十天左右菌丝可布满斜面。此即为母种。
演示、指导
实际操作
课程名称
食用菌生产技术
使用教材
食用菌生产技术
主编:陈俏彪
教师姓名
张世姣
上课班级
16级农管
上课地点
食用菌实验室
实验课题
食用菌转管
实验目的
1、熟悉超净工作台的消毒灭菌方法,掌握食用菌母种转管技术
实验重点
1、转管技术
实验难点
转管技术
实验用品
平菇试管母种、母种培养基、接种箱、接种铲、酒精灯、火柴、酒精棉球、肥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