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朱元璋强大的遗传基因
明太祖世系源流

明太祖世系源流●第⼀种说法,朱元璋是朱仲⼋后代,仲⼋以上不可考。
明太祖朱元璋御制《朱⽒世德碑记》记载:本宗朱⽒,出⾃⾦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乡。
上世以来服勤农桑。
五世祖仲⼋公娶陈⽒,⽣男三⼈,长六⼆公,次⼗⼆公,其季百六公,是为⾼祖考。
娶胡⽒,⽣⼆⼦,长四五公,次即曾祖考四九公,娶侯⽒,⽣⼦⽈:初⼀公,初⼆公,初五公,初⼗公凡四⼈。
初⼀公配王⽒为祖考妣,有⼦⼆⼈,长五⼀公,次即先考,讳世珍。
元初籍淘⾦户,⾦⾮⼟产,市于他市,先祖考初⼀公困于役,遂弃⽥庐,携⼆⼦,迁泗州盱眙县。
先伯考五⼀公⼗有⼆岁,先考才⼋岁。
先祖营家泗州,置⽥治产,及卒家⽇消。
由是五⼀公迁濠州钟离县,其后因⾄钟离居。
先伯考性淳良,务本积德,与⼈⽆疾⾔忤意,邻⾥称善⼈。
先伯娶刘⽒,⽣⼦四⼈:重⼀公、重⼆公、重三公⽣盱眙,重五公⽣钟离。
先考君娶妻陈⽒,泗州⼈,⽣⼦四:长重四公⽣盱眙,重六公、重七公⽣五河,某其季也,⽣迁盱眙后,戊⾠年。
先伯有孙六⼈,兵兴以来相继⽽殁。
先兄重四公有⼦⽈⽂正,今为⼤都督。
重六、重七皆绝嗣。
曩者⽗母,因某⾃幼多疾,舍⾝皇觉寺中。
甲申⽗、母、长兄俱丧,次兄守业,⼜次兄出赘刘⽒。
某托迹缁流,⾄正⼀⼗四年天下⼤乱,诸兄皆亡,淮兵⼤起,掠⼊⾏伍,乃召集义旅,兵⼒渐众,因取滁、和。
龙凤⼆年帅师渡江,驻兵太平。
常念先考君常⾔世为朱巷⼈,宗族俱有,平时每有乡⼟之念,即访朱故乡宗族之所,遂调兵取句容,明年克⾦陵,⽽朱巷距城四⼗⾥。
举族⽗兄昆弟四⼗余⼈⾄,始得与之叙长幼之礼,⾏亲睦之道。
但朱⽒世次⾃仲⼋以上不可复考,今⾃仲⼋公为⾼曾⽽下,皆起家江左,历世墓在朱巷,惟先祖葬泗州,先考葬钟离,此我朱⽒之源流也。
●第⼆种说法,朱元璋是朱惟节后代。
朱廷隽⼦朱昭元,朱昭元有三⼦朱惟甫、朱惟赞、朱惟节。
【有些家谱记载,朱昭元妣冯⽒,,继配⾦⽒,⽣四⼦,惟则、惟甫、惟赞、惟节。
】朱惟甫⼀⽀仍居婺源,朱熹即为他的第六世孙。
朱惟节,官任北宋早期礼部员外郎,始⾃徽州婺源徙居江苏句容县北街巷,北街巷朱姓繁衍盛⼤,遂改北街巷为朱家巷。
朱元璋子孙名字 化学元素

朱元璋子孙名字化学元素
如果说朱元璋是一个不朽的传奇,那么他的子孙也不乏无神奇可言。
朱元璋和他的子孙也可以称为化学元素,因为他们曾经统治过中国,正如实体元素的原子结构一样,都有着极强的稳定性,结构复杂而紧密。
所谓“朱元璋”,实际上是一种元素,其原子号为271,
相应的原子量为270。
作为朱元璋家族的“基元素”,它
是一种稳定性极强的结构,可以长久存在,受到天然规律的保护。
化学反应中,它的特殊性可以起到抑制的作用,抵御外部的新鲜空气,维护其历史的光辉。
朱元璋的子孙,便是在他的光芒下四处宣扬的“朱德斯”,它的原子号为269,相应的原子量为268。
朱德斯的特
性同朱元璋相同,只是其更有反应性,在化学反应中发挥出更为丰富的效果,更为稳定,更易于整合,使得蒙古帝国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影响。
同样,我们还可以通过朱元璋子孙的元素,来比喻朱元
璋自己和他的子孙,就像原子中的元素一样,他们团结在一起,共同凝聚出坚固的历史,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政治改革成就。
朱元璋给历史留下了深刻印记,他的子孙也同样如此。
在这种表现中,朱元璋家族在历史上以元素的形式流传,一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家族。
他们可以说是更好地反映出了中国历史及其特殊性,因此朱元璋和他的子孙将永远保持在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
看看朱元璋强大的遗传基因

看看朱元璋强大的遗传基因!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
朱镕基
朱云来
朱燕来
朱镕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属于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朱楩这一支。
朱镕基家族就是出自第八代岷僖靖王世子朱干跬的一个名叫朱小鲁的儿子。
这支家族后来从湖南武冈又向东北迁到湖南长沙安沙乡的棠坡,成为棠坡多福堂朱氏。
朱小鲁生子朱其美,朱其美生子朱雍松,朱雍松生子朱崇相,朱崇相生子朱理泰,朱理泰生子朱原善,朱原善生子谘桂,朱谘桂生子朱访绪,朱访绪就是朱镕基的祖父。
朱镕基应该是岷藩十七世孙。
明朝至今,将近700年的时空变迁,看看朱总理和他的儿子、女儿的长相,再看看洪武的画像,无须做DNA鉴定,真的非常惊叹朱家遗传基因的强大!。
历史趣谈朱元璋身世之谜 其母吃了什么恰恰怀了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朱元璋身世之谜其母吃了什么恰恰怀了孕?导语: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
据说,朱元璋的出世来源于一碗鱼头鱼骨,这是真的吗?在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
据说,朱元璋的出世来源于一碗鱼头鱼骨,这是真的吗?在元朝末年的徐州有一位风水先生,他有三双儿子媳妇。
朱元璋父母在风水先生家里打长工。
一天,这位风水先生的儿媳问道:“公公,你整天给别人家赶风水,为什么不能给咱家也赶一赶风水,让咱家出个大官,好让咱家也风光风光。
”风水先生说:“不行,恐怕咱家承受不住这个风水。
”儿媳们说的次数多了,风水先生也动了心,说:“那就试试吧”。
风水先生推算了一番后,在一个甲子日的早上,领着三个儿子、牵着牛,套着拖车,来到村边一块盐碱滩上瓮鱼。
别人逮鱼都是到水里去,他们爷四个却在盐碱滩上瓮鱼,所以村里许多人都来看热闹。
谁知天交午时,从车辙中汪出一滩水,水里有一条一尺多长的红鲤鱼,风水先生将鱼逮到手里,高兴地说:“天助我也,大功告成,可以回家了。
”到家后,风水先生亲自将鱼做熟,端上餐桌,他们爷四个狼吞虎咽地将鱼肉吃光。
风水先生命人将鱼头和鱼骨端入后房,让其儿媳们吃,儿媳们说:“老爹真黑心,他们吃完了鱼肉,留下点鱼骨头让咱们吃,谁稀罕。
”此时,朱元璋的母亲刚好来后房寻些残羹冷饭,正好,儿媳们就将鱼头和鱼骨倒给了她,让她拿回去吃。
朱元璋的母亲高兴地回到自己房中,用醋将鱼头和鱼骨做了做,全部吃下了肚。
一会儿,风水先生看到从后房端回来的空盘子,将儿媳们叫到跟前,问道:“你们谁吃了鱼头?”儿媳们不情愿地答道:“我们生活常识分享。
明太祖朱元璋寻根句容

明太祖朱元璋寻根句容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曾名朱兴宗,明朝开国皇帝, 祖籍句容通德乡朱家巷。
朱元璋亲撰《朱氏世德之碑》开门见山地写道:“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乡。
”又道:“自仲一公及高祖而下,皆起家江左,历世墓在朱巷,惟先祖葬泗州,先考君葬钟离,此朱之源流也。
”根据碑文记载,朱元璋五世祖朱仲八、高祖朱伯六、曾祖朱四九,三代生死都在句容,他们的墓也都在朱家巷。
朱元璋的祖先起源于沛县,北宋末年,金人南犯中原,世代居住在沛县的先祖南渡长江,迁徙到了金陵句容通德乡的朱家巷落户,以种田为生。
多年以后,子孙繁衍,朱家成为当地的大族。
朱元璋的曾祖父朱四九生四子: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三、朱初十。
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祖父,生两子:老大叫朱五一,老二叫朱五四。
朱五四又名朱世珍,即朱元璋的父亲。
明洪武五年(1372 年)夏,礼部尚书陶凯上奏“嘉瓜”一章曰:“同蒂之瓜产于句容。
句容,陛下祖乡也。
实为祯祥。
”明孝陵四方城,朱棣为父亲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内有一段文字:“皇考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句容大族也。
”《明史》中亦有记载:太祖讳元璋,字国瑞,朱姓,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
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传》中也写明:朱元璋祖籍句容朱家巷。
朱元璋的祖辈和大多数汉人家族一样迁徙频繁。
从朱仲八到朱初一,朱家一直居住在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
到了朱初一时,正值宋朝末年和元朝初年。
那时候,连年灾荒,兵乱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据朱元璋所述:朱家的日子本来就苦不堪言,到了元朝初年,又被籍(定)为淘金户,每年必须向官府交纳额定数目的金子。
“金非土产,市于他方”,本地没有金可采了,只好到别的地方去买,以供岁赋。
由于赔纳不起,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 年),先祖初一丢弃了句容的房屋田产,带着12 岁的大儿子朱五一和8 岁的小儿子朱五四(朱元璋的父亲),迁到了泗州盱眙垦荒,置田置产。
明朝皇帝朱元璋寻根简史

朱元璋为何寻根到句容在句容盛传一首民谣:“句容蛮,句容蛮,提到句容就胆寒,小小的神仙张邋遢,大大的状元李春芳,阴间皇帝朱洪武,阳间皇帝张祠山。
”民谣提及的“朱洪武”即为朱元璋,该市文化部门根据长期民间和历史调查认为,朱元璋的祖籍就在句容。
为了证实此事,日前记者来到句容调查走访。
句容有个朱家巷元、明、清时,句容通德乡朱家巷,是句容市华阳镇戴家边村附近的小自然村,据说这里就是朱元璋的祖籍所在地。
《二十五史》和吴晗的《朱元璋传》上都认为朱元璋的祖籍在句容,南京阅江楼关于明代帝王介绍,也说朱元璋的祖籍在句容。
有历史记载: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师驻兵太平,“为念先考君曾世为朱巷人,家族俱存,平日每有乡土之念,即访求故乡宗族之所”,于是调兵取句容。
1356年朱元璋攻克应天府(南京),句容朱家巷父兄昆弟40余人奔至应天,朱元璋才第一次与故乡朱氏族人叙长幼之礼,行亲睦之道。
1363年,朱元璋遵从旧典,到句容朱家巷“袛谒先垄,焚香告祭”,并立石句容,名《朱氏世德之碑》。
在其自撰的碑文中,朱元璋称“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乡。
”根据碑文记载,朱元璋五世祖朱仲八、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3代,生死都在句容,他们的墓也都在朱家巷。
一位多年研究明清历史的吴姓作家告诉记者,元初,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列为淘金户,“金非土产,市于他方”,由于赔纳不起,索性丢弃了房屋田产,元至元26年(1289年)带着12岁的大儿子朱五一和8岁的小儿子朱五四(朱元璋的父亲),迁到了泗州盱眙垦荒,置田置产。
朱元璋句容寻祖坟因为朱元璋的祖籍在句容,曾祖父以上几代均安葬在句容朱家巷,所以在他的祖籍地石狮镇流传了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石狮的周贤老人向记者介绍,朱元璋母亲活着的时候,就常对朱元璋说:“咱们家的祖籍在句容朱家巷。
”等他做皇帝后,就带着大臣来句容朱家巷寻找祖坟。
他们走到一个山岗上,只见一座坟又高又大,便行参拜之礼,随从当即就在山岗上立了座石碑,上刻“皇墓岗”,时间长了,人们把这个地方喊白了,就变成了“王墓岗”。
朱元璋之二十多个儿子世系表

唐王家: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郢王家:伟闻参望奭,箴诲洎皋夔,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璇玑。
伊王家:颙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代王家: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肃王家: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辽王家: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翰丽龙舆。
庆王家: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毗。
宁王家: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岷王家: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谷王家: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韩王家: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沈王家
: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明朝的皇室有很严格的起名字的规则,有些字就有些怪异,不过这样是有好处的,因为皇帝的名字要避讳,取名字取生僻字有利于把避讳的影响缩到最小(太体贴天下苍生了,贤哉每读满清时期的书籍影印本的时候,看到“玄”字被去了一点,那感觉感觉,就跟吃了苍蝇似的,超级不爽的说~)
明朝诸王表如下(朱元璋之二十多个儿子世系表)
太子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家: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晋王家: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王家: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周王家: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朱元璋之二十多个儿子世系表
朱元璋之二十六儿子世系表

朱元璋之二十六儿子世系表朱元璋考虑随着子孙繁衍,可能会名字重复,于是亲自为子孙们制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则和方法。
他为24个儿子的后代世系,各拟定了20个字,每个字为一世。
几子孙初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序取双名,双名中的前一个字即太祖所取,后个字则必须是一个以五行做偏旁的字,五行则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如“火”为朱元璋孙子辈命名所用偏旁。
一朱元璋的懿文太子朱标的后裔世系派字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懿文太子朱标→建文帝朱允文(火+攵)→皇太子朱文奎二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木+爽)后裔世系派字是:“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坚心旁+享)。
”1秦愍王朱(木+爽)→2秦隐王朱尚炳→3秦王朱志(土+恒)→4秦王朱志均→5秦康王朱志(土+契字底下的大字改为系)→6秦惠王朱公锡→7秦简王朱诚泳→8秦昭王朱秉(木+双)→9秦定王朱惟焯→10秦宣王朱怀(土卷)→11秦靖王朱敬(钅+容)→12秦敬王朱谊澡→13秦王朱谊漶→14秦王朱存枢三朱元璋三子晋王朱(木+冈)后裔世系派字是:“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1晋恭王朱(木+冈)→2晋定王朱济(火+喜)→3晋王朱济(火黄)→4晋宪王朱美圭→4晋庄王朱钟铉→5晋王朱奇源→6晋王朱表荣→…→10晋王朱求桂(晋王家旅,大概是诸藩中繁衍最盛的一支,特别是晋王朱(木冈)庶四子庆成王朱济炫一支,更为天下之最。
朱济炫嫡孙第三代庆成王钟镒妃妾24人,共生44个儿子,加上女儿多达100多人。
朱钟镒的孙子多达163个,其中,仅长子也即第四代庆成王朱奇浈所生,便多达70个。
朱钟镒的曾孙,更多达510个,这大概是古今中外繁衍最快的家族。
据王世贞《皇明盛事》记载,还有一位庆成王生的儿子更多达100人,除长子世袭封王外,其余99人都封镇国将军。
每次家族聚会,同父兄弟之间竟不能尽识。
)四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后裔世系派字是:“高瞻祁见(礻+右),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简靖迪先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看朱元璋强大的遗传基因!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
朱镕基
朱云来
朱燕来
朱镕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属于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朱楩这一支。
朱镕基家族就是出自第八代岷僖靖王世子朱干跬的一个名叫朱小鲁的儿子。
这支家族后来从湖南武冈又向东北迁到湖南长沙安沙乡的棠坡,成为棠坡多福堂朱氏。
朱小鲁生子朱其美,朱其美生子朱雍松,朱雍松生子朱崇相,朱崇相生子朱理泰,朱理泰生子朱原善,朱原善生子谘桂,朱谘桂生子朱访绪,朱访绪就是朱镕基的祖父。
朱镕基应该是岷藩十七世孙。
明朝至今,将近700年的时空变迁,看看朱总理和他的儿子、女儿的长相,再看看洪武的画像,无须做DNA鉴定,真的非常惊叹朱家遗传基因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