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网的应用(高考题)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夯实巩固:经纬网的综合应用

2025届高考一轮地理夯实巩固经纬网的综合应用一、单选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实际面积小于乙区域B.①地与③地自转线速度相等C.②地与④地的距离为2220km D.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2.关于图中各点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水资源短缺,干旱面积广大B.②-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广阔C.③-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④-太阳能、地热能等能源丰富3.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与指针垂直的石盘组成。
其工作的原理是,将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指针投影在石盘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日晷影像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若图中日晷指针与地平面的夹角为30°,日晷指针阴影与图中虚线完全重合时北京时间为12:12,则日晷所在地的经纬度为()A.35°N,120°E B.30°N,120°E C.30°N,117°ED.60°N,117°E一架飞机从A地沿最短航线飞往B地。
下图示意飞机起飞时的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飞机从A地飞往B地的最短航线的航向是()A.先向东南再向东北B.先向西南再向西北C.先向正南再向正北D.先向正北再向正南5.若飞机飞行速度是1100千米/小时,则此次飞行()A.途中会经过极夜区B.飞行所用时间为6小时C.途中横跨太平洋D.到达B地的地方时为2:00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洛杉矶位于孟买的()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7.一架飞机由甲地(70°E)飞往乙地(110°W),其最短航线的航向是()A.先东北方再东南方B.先正北方再正南方C.先西北方再西南方D.先正南方再正北方2023年7月12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出征,前往北冰洋执行科学考察。
经纬网应用

B.先西北再西南
C.一直向西
D.先西南再西北
解析 地球上纬度相同的两点其最近距离为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
即为弯向极点的圆弧。故飞机从N点到达M点的最短的航线方向为先西
北再西南,选B。
解析 答案
6.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极地科考活动,建有的四个极地科考站,其分 布如下面两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是昆仑站(80°25′01″S,
图(2)中根据各经点度间差的定距纬离线:长度AF:=经度1111°0的k纬m;线B弧F长=由_低_1_纬1_1向_0_高×_c_纬o_递s_3_减0_°,_km约是
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定【距离】
30°E
60°E
30°×111KM×COS60°
A
B
60°N
30°×111KM C
33KM×18KM=594KM
c
定【范围】
定【范围】ຫໍສະໝຸດ 定【范围】(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
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1)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甲 0°赤道
45° 乙
甲到乙的最短航线怎么走? 先往东南,再往东北
乙到丙的最短航线在图中如何表示?
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1.确定“大圆”: ①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 “大圆”即球面两 点所在的过球心的 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②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 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 最短航线不经过两极点,而是在北半球大圆向北 极方向倾斜;在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经纬网

高考经纬网图应试技巧技巧1、利用经纬网快速定位。
经纬网是地理定位的最基本形式,在经纬网图上判断地理位置是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一大热点。
经纬网图题型一般有三种图式。
①经纬网平面地图(例1)。
②经线或纬线线段图(例2)。
③标注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例3)。
判读经纬网图最有效的方法和最基本的技巧是掌握若干条重要经线、纬线与海陆轮廓、政区轮廓以及各种地理要素的相关地理位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多加记忆。
例1、图1中,a、b、c、d分别表示四个国家。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图1(1)四国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填名称)。
我国从、、等所示国(用图中字母表示)进口铁矿石。
(2)b和d所示国家都盛产的重要经济作物是,适宜该经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3)a和c所示国家的城市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共同区位因素是。
这是2004年江苏的高考题,本题只要读出图示的国家,下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对于a 图,南回归线穿过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的南侧、澳大利亚大陆中部、智利北部,再者西经40度过格陵岛,经大西洋,从南美穿过,所以a图所在的国家是巴西。
同理根据重要经纬线可以读出b是埃及,c是澳大利亚、d是印度。
当判断出四个国家后,这一题就显得十分简单了。
(1)澳大利亚; a c d (2)棉花。
夏季光、热充足;灌溉水源丰富;土壤肥沃。
(3)气候温和湿润;海上交通便利。
例2、图2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
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
读图2,判断9~12题。
9.PQ线位于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
10.下列四项,居于X他所在国的是A.大堡礁B.泰姬陵C.好望角D.格林尼治天文台11.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A.每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B.盛行东北季风C.时逢干季D.气旋活动频繁12.Y地所在国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东经120度经线是学生较熟悉的,我们根据东经120度经过亚欧大陆的东部,从中国的东南沿海经过,过东南亚,穿过澳大利亚的东部,再根据PQ之间有30多个经度的陆地,可以判断图示的地区正是澳大利亚大陆。
经纬网的应用(例题详解)

赤道
下图中①点以西是东半球,以东是西半球,① 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约是3330km,图中③ 点的经度是
A.160°E B.130°E C.180°E D.170°W
B
[例题]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
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
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8小时后
B.乙>甲>丙 C
C.丙>乙>甲 D.丙>甲>乙
B (2)图中a、b、c、d中不能观测到北极星 A.a B.b C.c D.d
判读面积
下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假想地,面积最大的是
75°
30° 60° A
60° 66°34′
60°
D
45°
30° 0°
B
23°26′
30° C
15°
D 60° 45° 30° 0°
到达乙地,则乙地为( B )
A.40°N,64°W
B.60°N,64°W
C.40°N,64°E
D.60°N,116°E
40°N 甲
60°N 乙
➢利用经纬网比较面积大小
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 组成的网格可大致判断区域面积的 大小。
在经纬线都是直线的经纬网图 上,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 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就越小;
34° 甲
36°
乙 29°
48°
甲地(34°N,36°E)与乙地(29°N,
48°E)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为( C )
A、330千米
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
4.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问题
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方向问题
2025年高三一轮微专题复习05经纬网及其应用习题

2025年高三一轮微专题复习05 经纬网及其应用习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下图,一艘油轮由①地出发,经过②地和③地,到达④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油轮出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A.东经130°,北纬10°B.东经150°,南纬30°C.西经130°,南纬10°D.东经150°,北纬30°2.油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①、②、③、④四地点中,哪一处所在的纬线最短()A.① B.②C.③D.④【答案】1.A 2.C 3.D【解析】1.根据经纬网确定点的位置,首先要通过经纬度的分布规律,确定东西经、南北纬,然后在确定经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向东度数越大为东经,度数向西越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据图可知:油轮出发地即①点的经纬度位置是(130°E,10°N),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我们通常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 °E 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据图可知:①点的经度是130°E,②点的经度是140°E,③点的经度是160°E,④点的经度是180°,所以③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且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也就是说,纬度越低纬线越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据选项可知:④地所处50°N 是纬度最高的纬线,纬线最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经纬网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经纬网应用练习题及答案1、有关经度和纬度的正确说法是①在地球仪上,0°经线就是本初子午线②180°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③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④纬度越高,纬线越长;纬度越低,纬线越短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读右图,图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为①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②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A、a点B、b点读下面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
回答3~4题。
3、④地的地理坐标是A.60°S,60°E B.60°S,60°WC.40°S,40°E D.60°N,60°E4、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⑤位于①的西北方向B.⑤位于④的东北方向C.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D.①②③④⑤均位于西半球5、右图中G点位于H点的A、东北方向B、正西方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图,据右下图回答6~9题。
6、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A.回到M点 B.在M点的正东方C.在M点正西方 D.在M点东南方7、M和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是A.44km B.33km C.22kmD.12km8、若一架飞机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km/h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为A 、40oN,60oE B、50oN,120oE C、40oN,100oE D、50oN,120oW9、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完成10~11题。
C、c点D、d点110、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等,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A.①区域 B.②区域C.③区域 D.④区域11、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图是A.①和②B.③和④ C.①和③D.②和④12、读“某岛屿示意图”,根据图中的信息,估算该岛屿的面积约为A.105平方千米 B.209平方千米C.549平方千米 D.1025平方千米13、读右下图,一架飞机从A到B再到C,飞行的方向是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D、一直向正南14、右下图所示为以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
经纬网的应用

东
,最后向 东北
走。
走。
西 ,最后向 西北
Q F S
M
1.飞机从②处沿图中箭头路线飞往①的航向是( D A.从东南向西北 B.从南向北 C.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方向: ① 两地同为北纬:纬度数大者在北面;
② 两地同为南纬:纬度数大者在南面;
③ 南纬北纬都有:北纬在北面,南纬在南面。
(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 ①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东(同为东经度,度数大的在东) 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西(同为西经度,度数小的在东) ②东经西经都有(经度和小于180东经在东, 经度和大于180西经在东)
(1) 两地在同一经线圈上,则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其最 短航程为经线圈上的略弧即(如图中BNP、BNQ)。 (2)两地在同一经线上,则沿经 线走,如AB. PQ (3)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 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 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 MPK而不是MQK)。
(2)两地不在在赤道上,最短航线的劣弧段向较高纬度凸出。
3、利用经纬网确定对称点
(1)关于赤道对称 结论: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 相反,但度数相等。
(2)关于地轴对称 结论: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纬度相等;经度相对 组成一个闭合的经线圈,经度和为180°。 (3)关于地心对称(对跖点) 结论: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纬度相反,但度 数相等;经度相对,组成一个闭合的经线圈, 经度和为180°。
① 两地都位于北半球时,最短航线向北凸出。
北半球向东走:先向 东北
(由A到B)
,再向 东
,最后向 东南
走
走。
北半球向西走:先向
(由B到A)
(完整版)经纬网专题练习(高考经典练习题)

《经纬网》专题选择题1、对于经线和纬线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以 180°经线为界,东侧是东经,西侧是西经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D.全部经线都是大小相等的圆,而全部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2、对于经线和纬线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全部经线的长度皆相等B.全部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C.全部的经线圈和纬线圈都能均分地球 D . 45°纬线长度是0°纬线的一半3、对于经线和纬线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B.零度经线既是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限,也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限C.由某地沿着同一条经线行进,最后能回到该地D.在地球仪上, 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圆圈(极点除外)4、对于经线和纬线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0°经线和0°纬线长度相等B.0°经线的长度为0°纬线长度的两倍C.除两极外,经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只好画经纬线各一条D.除两极外,经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能画经纬线各两条5、对于经线和纬线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任何地方,纬度差1°的经线长都相等B.经度差1°的纬线长由赤道向两极渐渐递减C. 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多D.任何纬线圈都擅长任何经线圈6、对于东西半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B.20° W~0°~160° 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C. 180°经线在东半球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界限7、对于甲地(170°E, 25°S)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地位于东半球 B .甲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C.甲地处于中纬度地带 D .甲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8、以下地址中,切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有A. 21° W, 0° B . 0°,26 ° N C . 165°E, 17° N D . 19°W, 15° S9、地球上某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该点是A. 0°, 0° B . 180°, 0° C .160° E,0o D .20° W, 0°10、地球上某点北侧是中纬度,南侧是低纬度,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该点是A. 30° N, 160° E B.30° N,20° W C . 30°S, 20° W D . 30° S,160° E11、在下边A、 B、 C、 D 四幅图中, P 点的地点切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的是12、除两极外,经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能够有经纬线A.无数条 B .各一条 C .一条 D .各两条13、与 60° W经线共同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A. 60° E B . 120°W C . 120° E D . 0°14、甲地位于(98°E, 31°N),乙地位于( 88° W, 28°S),甲地在乙地的A.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15、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假如两人行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16、以下图的四个地区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17、某人在40° N 挨次向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100 公里,最后他位于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18、甲地 (0 °, 90° E) 、乙地( 60° N, 90°E)、丙地( 0°, 40° E)、丁地( 60° S, 40° E)距本初子午线的距离由大到小的摆列是A.丁丙乙甲 B.甲乙丙丁C.甲丙丁乙D.丙丁甲乙19、以下图中 A 在 B 的方向排序正确的选项是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下边是四幅经纬网图,读图回答20 ~21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纬网的应用(咼考题组)
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
B.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
(2010 •北京文综卷3〜6)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
A.
A. 读图,回答第3〜6题。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3
°
B. 5 C
.
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D.
10
°图中经纬线间隔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0.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B. 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 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 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5 •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6 •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2009.宁夏文综卷 3〜5题)南极中山站(69° 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 根据此完成9〜11题。
22’ 24〃 S, 76° 22' 40〃 E )时间(区时)2009 年 (
80° 25' 01 〃 S, 77 ° 06' 58〃 E )正式开站。
9.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
2009年2月2
A .①
B .② C. D .⑤
(2009 .四川文综卷 10〜11 题)图3是经纬网图,已知 M 地位于赤道,N 地比P 地先见到日落, 此刻,图中70度以内为极昼。
再过
达当日最大。
读图回答 7〜8题。
7 .此刻,太阳直射( A .世界著名渔场
C.暖流流经地区 &图幅范围内() A .此刻,各地在同一日 大部分地区是黑夜 60 50
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D.此季节, N 地原野一篇片枯黄
A.5时25分
分 B.6时25分 D.13时25分 C.12 时 25 A .①和④
B .②和③
C .③和⑤
D .④和⑤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