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硬件基础考试习题

合集下载

太原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A练习册参考答案第3章

太原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A练习册参考答案第3章

第三章操作系统一、选择题1-5BCCAA6-10DDBCB11-15BCACD 16-20BBADD21-25DDCBA26-30BBCDA 31-35DDCDD36-40ACCDD41-45DABBD 46-50DCBDC51-55BCDBC56-60BACAA 61-65DCBBA66-70CABAD71-75DDADC 76-80ABDCA81-85BBABC86-90BDCBD 91-95CCADA96-100CDBAC101-105BCADD 106-110CDACC111-115ABDBB116-120ADDCB 121-125DCADD126-130BCDDB131-135ADBCD 136-140DDBBA141-145BABAA146-150DDCBB 二、填空题151资源152批处理153通用操作系统154CPU、外设155进程、存储、设备、文件156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不确定性157Unix、免费158动、静159内存160逻辑、物理161静态重定位、动态重定位162存储空间163程序装入内存、程序执行164逻辑、物理165虚拟存储器166虚拟设备167独享设备、共享设备、虚拟设备168用户设备169文件170设备文件171FAT文件系统、NTFS文件系统172多级目录结构(树型目录结构)173文件的建立、读、写目录的管理174命令接口、程序接口175操作系统176联机命令按口、脱机命令接口177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178最近使用过的文档20179沙漏180树型结构文件夹181主文件名扩展名182根子183Ctrl+Alt+Del结束任务184媒体播放器185BackSpace186属性187两188wav189255190Setup.exe191Ctrl+Shift192PrintScreen193快捷菜单194回收站195格式化196内存197Shift198当前活动199TAB200剪贴板201EXIT202树型目录展开或折叠203F1204桌面205IE浏览器206快捷207设备管理器208磁盘清理209分散的碎片整理为物理上连续的文件210磁盘检查程序三、判断题211-215××××√216-220√××√√221-225×××√×226-230××××√231-235××√√√236-240√√×√×四、简答题3.241怎样理解“由于计算机上装有操作系统,从而扩展了原计算机的功能”。

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第一部分:计算机硬件知识题目1:CPU的全称是什么?答案:中央处理器题目2:内存的英文缩写是什么?答案:RAM(Random Access Memory)题目3:什么是主板?答案:主板是计算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并支持其他硬件设备的运行。

题目4:什么是硬盘?答案:硬盘是计算机中的一种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数据。

题目5:什么是显卡?答案:显卡是计算机中的一个重要硬件组件,负责将计算机产生的图形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显示图像。

题目6:什么是BIOS?答案: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是计算机系统上电自检程序和基本I/O服务程序的集合体。

题目7:什么是固态硬盘?答案:固态硬盘(SSD)是一种使用闪存芯片存储数据的硬盘,相比传统机械硬盘具有更高的读写速度和更低的能耗。

题目8:什么是扩展槽?答案:扩展槽是主板上提供给用户扩展硬件设备的插槽,如显卡插槽、网卡插槽等。

题目9:什么是电源?答案:电源是计算机中为其他硬件设备提供电能的装置。

题目10:什么是机箱?答案:机箱是计算机中的一个外部装置,用于保护和组织计算机各个硬件设备。

第二部分:计算机网络知识题目11:什么是局域网?答案:局域网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连接在同一物理网络上的计算机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题目12:什么是IP地址?答案:IP地址是用于在因特网上唯一标识一个设备的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类型。

题目13:什么是子网掩码?答案:子网掩码是用来识别IP地址中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的参数。

题目14:什么是路由器?答案: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设备,用于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题目15:什么是协议?答案: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通信的规范或约定,用于规定通信双方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

题目16:什么是HTTP?答案: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传输超文本的协议,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协议之一。

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选择题1、某文件系统物理结构采用三级索引分配方法,如果每个磁盘块的大小为1024B.每个盘块索引号占用4B,请问在该文件系统中,最大文件的大小最接近的是()A.8GBB.16GBC.32GBD.2TB2、如果文件采用直接存取方法,且文件大小不固定,则应采用()物理结构。

A.直接B.索引C.随机D.顺序3、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时问为1h。

若从10: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为()。

A.2B.1C.3D.0.54、与单道程序相比,多道程序系统的优点是()I.CPU 利用率高II.系统开销小III.系统吞吐量大IV. I/O设备利用率高A.仅I、IIIB.仅I、IVC. 仅II、IIID.仅I、III,IV5、下列有关时间片的进程调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时间片越短,进程切换的次数越多,系统开销也越大,B.当前进程的时间片用完后,该进程状态由执行态变为阻塞态C.时钟中断发生后,系统会修改当前的进程在时间片内的剩余时间D.影响时间片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响应时间、系统开销和进程数量等6、()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一维地址结构。

A.分段B.分页C.分段和段页式D.以上都不对7、系统为某进程分配了4个页框,该进程已访问的页号序列为2,0,2,9,3,4,2,8,2,4,8,4,5,若进程要访问的下页的页号为7,依据LRU算法,应淘汰页的页号是()A.2B.3C.4D.88、在中断发生后,进入中断处理的程序属于()。

A.用户程序B.可能是应用程序,也可能是操作系统程序C.操作系统程序D.既不是应用程序,也不是操作系统程序9、在单处理器系统中,可并行的是()I.进程与进程II.处理器与设备III.处理器与通道IV.设备与设备A.I、II和IIIB.I、II和IVC.I、III和IVD.II、III和IV10、系统将数据从磁盘读到内存的过程包括以下操作:① DMA控制器发出中断请求②初始化DMA控制器并启动磁盘③从磁盘传输一块数据到内存缓冲区④执行“DMA结束”中断服务程序正确的执行顺序是():A.③①②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11、操作系统的I/O子系统通常由4个层次组成,每-层明确定义了与邻近层次的接口,其合理的层次组织排列顺序是()。

(完整版)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习题答案(太原理工)

(完整版)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习题答案(太原理工)

(完整版)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习题答案(太原理⼯)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习题答案习题⼀:1-8: 28 Bytes = 256 Bytes;216 Bytes = 210×26Bytes = 64KB;220 Bytes = 210×210Bytes = 1MB;232 Bytes = 210×210×210×22 Bytes = 4GB 。

1-12:指令通常包括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

操作码表⽰计算机执⾏什么具体操作;操作数表⽰参加操作的数的本⾝或操作数所在的地址(操作数的地址码)。

1-22:[+89]补= 0 101 1001B;[-89]补= 1 010 0111B;[+67]补= 0 100 0011B;[-67]补= 1 011 1101B。

(1)[-89]补+ [+67]补= 10100111B + 01000011B= 1 110 1010B = eaHV = D7C D6C=00=0 ⽆溢出D7C = 0; D6C = 0(2)[+89]补+ [-(-67)]补= [+89]补+ [+67]补=01011001B + 01000011B= 1 001 1100B = 9cHV = D7C D6C=01=1溢出D7C = 0; D6C = 1(3)[-89]补+ [-67]补= 10100111B + 10111101B= 1, 0 110 0100B = 64HV = D7C D6C=10=1溢出D7C = 1; D6C = 0(4)[-89]补+ [-(-67)]补= [-89]补+ [+67]补=10100111B + 01000011B= 1 110 1010B = eaHV = D7C D6C=00=0 ⽆溢出D7C = 0; D6C = 01-30:(1) 01111001 + 01110000补码竖式:01111001+ 01110000———————11101001V = D7C D6C=01=1 溢出;两正数相加,其结果应为正数;但结果为负数,故产⽣了溢出,正溢出。

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习题及答案一、计算机硬件习题1、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A 中央处理器(CPU)B 操作系统C 内存D 硬盘答案:B解析:操作系统属于计算机软件,不是硬件的组成部分。

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物理设备。

2、 CPU 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

A 主频、字长和外频B 主频、外频和倍频C 主频、字长和缓存D 主频、外频和缓存答案:C解析:CPU 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主频、字长和缓存。

主频是指CPU 的时钟频率,字长表示 CPU 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位数,缓存则能提高 CPU 的运行效率。

3、内存的作用是()。

A 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B 长期存储数据C 存储操作系统D 存储计算机的配置信息答案:A解析:内存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关机后内存中的数据会丢失。

长期存储数据通常由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完成。

4、以下关于硬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硬盘是计算机的外存储设备B 硬盘的容量越大,存储的数据越多C 硬盘的读写速度比内存快D 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是常见的硬盘类型答案:C解析:内存的读写速度比硬盘快很多,硬盘的读写速度相对较慢。

5、显卡的主要作用是()。

A 处理图像和视频B 提供网络连接C 控制计算机的输入输出D 存储数据答案:A解析:显卡负责处理计算机中的图像和视频信息,使其能够在显示器上正常显示。

6、以下哪种接口不是常见的硬盘接口?()A SATAB IDEC USBD AGP答案:D解析:AGP 是显卡接口,不是硬盘接口。

SATA 和 IDE 是常见的机械硬盘接口,USB 可用于外接移动硬盘。

7、声卡的功能是()。

A 处理声音信号B 提供无线网络连接C 控制计算机的电源D 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答案:A解析:声卡用于处理计算机中的声音信号,实现声音的输入和输出。

8、计算机电源的作用是()。

A 为计算机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B 存储电能C 处理计算机的数据D 控制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答案:A解析:电源的主要作用是将市电转换为计算机所需的稳定电压和电流,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考题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考题

考试类型: 闭卷 太原理工大学 计算机网络 试卷(答案) 适用专业:计算机08 考试日期: 2010.4.29 时间: 120分钟 共 页 一. 填空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 为网络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成为网络协议.网络协议主要有以下三个要素构成,语法、语义和_同步。

2.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即机械特性、电气特性、_功能特性和_规程特性。

3. 信号调制可分为两大类,基带调制和带通调制。

最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有调幅、调频和调相。

4. 数据链路层协议有许多种,但有三个基本问题则是共同的.这三个基本问题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_差错检测。

5. 冗余备份链路是一个可靠网络的保证,但同时它有可能产生环路, STP (生成树)算法可以用来防止产生交换环路。

6. 网桥一般可以分为两种,透明网桥_和源路由网桥。

7. 为了更有效地转发IP 数据报和提高交付成功的机会,在网际层使用了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其报文种类有两种,即ICMP 差错报告报文和__ICMP 询问报文___。

8. ARP 协议是用来解决同一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__IP_地址到__MAC__地址的映射问题的。

9. 在应用层端口号中,有一种称之为熟知端口号,例如DNS 使用的端口号是_53__, TCP 的端口号80 分配给 HTTP 。

10. TCP 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它通过__序号__保证数据包的有序传输。

11. 路由选择协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距离向量类的协议,比如RIP,一类是_链路状态_类的协议,比如___OSPF__。

12. SNMP 的网络管理由三个部分组成,即SNMP 本身、管理信息结构SMI 和_管理信息库MIB_。

13. TCP/IP 体系的电子邮件系统规定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如下收件人邮箱名@邮箱所在的主机的域名。

二.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 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硬件基础考试习题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硬件基础考试习题

第2章1.单项选择题(1)在字长8位的定点小数表示中,1的补码是( B )。

A.1.0000001 B.1.0000000 C.1.1111110D.1.1111111(2)在定点数表示中,下列说确的是(C )。

A.0的原码表示唯一B.0的反码表示唯一C.0的补码表示唯一D.字长相同,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的数的个数一样(3)在定点整数表示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原码和补码表示围相同B.补码和移码表示围相同C.原码和反码表示围相同D.补码和移码表示符号相反,数值位相同(4)在字长8位的定点整数补码表示中,能表示的最小数和最大数是( D )。

A.128和128 B.127和127 C.127和128 D.128和127(5)字长8位的无符号数表示中,能表示的最大数是(C )。

A.127 B.128 C.255 D.256 (6)在算术移位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原码左移末位补0 B.原码右移高位补0C.补码左移末位补0 D.补码右移高位补1(7)在逻辑移位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左移末位补0 B.右移高位补0C.循环左移末位补0 D.循环左移末位补最高位(8)采用变形补码做加减运算,当运算结果的符号位是( B )时正溢出。

A.00 B.01 C.10 D.11(9)已知[X]补=10001,则X 的真值和[X]补是( C )A.00001、00001 B. 00001、01111C. 01111、01111 D. 01111、11111(10)在8位寄存器中存放补码表示的数0FEH,算术左移一位后,其十六进制代码是( B )。

A.0FFH B.0FCH C.7CHD.7EH2.采用定点整数表示,字长8位,含1位符号位,写出下列各数的原码、反码、补码和移码:1010,0101,0010,1111,1000,1011,1001,0001,04.字长16位,采用定点整数补码表示,写出能表示的最大数、最小数、最大非0负数、最小非0正数的二进制代码序列和十进制真值。

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选择题1、采用八体并行低位交叉存储器,设每个体的存储容量为32K×16位,存储周期为400ns,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400ns内,存储器可向CPU提供2位二进制信息B.在l00ns内,每个体可向CPU提供27位二进制信息C.在400ns内,存储器可向CPU提供2位二进制信息D.在100ns内,每个体可向CPU提供2位二进制信息2、在一个容量为l28KB的SRAM存储器芯片上,按字长32位编址,其地址范围可从0000H到()。

A.3HB.7HC.7HD.3fH3、一个浮点数N可以用下式表示:N=mr me,其中,e=rc g;m:尾数的值,包括尾数采用的码制和数制:e:阶码的值,一般采用移码或补码,整数;Tm:尾数的基;re:阶码的基;p:尾数长度,这里的p不是指尾数的:进制位数,当ra=16时,每4个二进制位表示一位尾数;q:阶码长度,由于阶码的基通常为2,因此,在一般情况下,q就是阶码部分的二进制位数。

研究浮点数表示方式的主要目的是用尽量短的字长(主要是阶码字长q和尾数字长的和)实现尽可能大的表述范围和尽可能高的表数精度。

根据这一目的,上述6个参数中只有3个参数是浮点数表示方式要研究的对象,它们是()。

A.m、e、rmB. rm、e、rmC.re、p、qD. rm、p、q4、下列为8位移码机器数[x]移,当求[-x]移时,()将会发生溢出。

A.11111111B.00000000C.10000000D.011l1l115、为了表示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下列哪些是合法的8421BCD码?()I.01111001 Ⅱ.11010110 Ⅲ.00001100 Ⅳ.1000010lA.I、IⅡB.Ⅱ、ⅢC.I、ⅣD.I、Ⅱ、Ⅲ6、一次总线事务中,主设备只需给出一个首地址,从设备就能从首地址开始的若干连续单元读出或写入多个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1.单项选择题(1)在字长8位的定点小数表示中,?1的补码是( B )。

A.B.1.0000000 C.D.(2)在定点数表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0的原码表示唯一B.0的反码表示唯一C.0的补码表示唯一D.字长相同,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的数的个数一样(3)在定点整数表示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原码和补码表示范围相同B.补码和移码表示范围相同C.原码和反码表示范围相同D.补码和移码表示符号相反,数值位相同(4)在字长8位的定点整数补码表示中,能表示的最小数和最大数是( D )。

A.?128和128 B.?127和127 C.?127和128 D.?128和127(5)字长8位的无符号数表示中,能表示的最大数是(C )。

A.127 B.128 C.255 D.256(6)在算术移位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原码左移末位补0 B.原码右移高位补0C.补码左移末位补0 D.补码右移高位补1(7)在逻辑移位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左移末位补0 B.右移高位补0C.循环左移末位补0 D.循环左移末位补最高位(8)采用变形补码做加减运算,当运算结果的符号位是( B )时正溢出。

A.00 B.01 C.10 D.11(9)已知[X]补=10001,则X 的真值和[?X]补是( C )A.00001、00001 B.? 00001、01111C.? 01111、01111 D.? 01111、11111(10)在8位寄存器中存放补码表示的数0FEH,算术左移一位后,其十六进制代码是( B )。

A.0FFH B.0FCH C.7CHD.7EH2.采用定点整数表示,字长8位,含1位符号位,写出下列各数的原码、反码、补码和移码:1010,0101,0010,1111,?1000,?1011,?1001,?0001,?04.字长16位,采用定点整数补码表示,写出能表示的最大数、最小数、最大非0负数、最小非0正数的二进制代码序列和十进制真值。

8.字长5位,含一位符号位,计算[X]补 +[Y]补,并判断是否溢出。

(1)[X]补=10001 [Y]补=11001 (2)[X]补 =01001 [Y]补=00111(3)[X]补=10011 [Y]补=01101 (4)[X]补 =01110 [Y]补=11010X Y(1)[X]补=10101 [Y]补=11010 (2)[X]补 =01010 [Y]补=01110(3)[X]补=00011 [Y]补=11101 (4)[X]补 =01110 [Y]补=10110第3章1.单项选择题(1)基本的逻辑运算是指( B )。

A.与、或、异或B.与、或、非C.与非、异或、与或非D.与、非、同或(2)若只有输入变量A,B全为1时,输出F = 0,则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是( C )。

A.异或B.与C.与非D.或(3)若输入变量A和B相同时,输出F=0,则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是( A )。

A.异或B.与C.与非D.或(4)三态门具有( C )。

A.三个输入端B.三个输入端和三个输出端C.三种输出状态D.三个输出端(5)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 A )。

A.加法器B.译码器C.触发器D.寄存器(6)有16个输出端的二进制译码器有( C )个输入端。

A.2 B.3 C.4D.5(7)有32个输入端的编码器可输出(D )位编码。

A.2 B.3 C.4D.5(8)一个8路数据选择器,其地址输入端和数据输入端分别有(A )个。

A.3、8 B.8、3 C.4、8 D.8、4(9)组成时序电路的基本部件是(B )。

A.译码器B.触发器C.计数器D.寄存器(10)计数器不能完成的功能是( D )。

A.计数B.定时C.分频D.地址译码(11)计数范围是0~1000的计数器,至少需要( 10 )个触发器。

A.9 B.10 C.11D.122.用真值表的方法证明下列等式:(1)A B AB=++=(2)AB A B4.三态门有什么功能?输出有哪三种状态?6.计算机中常用的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部件有哪些?第4章1.单向选择题(1)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核心,主要由( D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和输入设备B.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C.运算器、加法器和存储器D.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2)8086 CPU按功能可分为( C )两个部件,前者负责执行指令,后者负责执行外部总线操作。

A.执行单元和接口控制单元B.算术逻辑单元和总线接口单元C.执行单元和总线接口单元D.执行单元和命令控制单元(3)8086 CPU中数据寄存器有( A )。

A.AX、BX、CX和DX B.AX、SP、CX和DXC.AX、BX、CX和BP D.AX、BX、SI和DI(4)若标志寄存器的ZF位为1,反映操作结果(C )。

A.有进位或借位B.无进位或借位C.为零D.不为零(5)8086 CPU状态标志寄存器中IF=0时,表示( D )。

A.CPU不能响应非屏蔽中断B.CPU不能响应内部中断C.CPU可以响应可屏蔽中断D.CPU不能响应可屏蔽中断(6)8086 CPU中的指令指针寄存器是( B )。

A.SP B.IP C.BP D.CS(7)8086 CPU中ES、SS分别是( C )。

A.数据段寄存器、堆栈段寄存器B.附加段寄存器、代码段寄存器C.附加段寄存器、堆栈段寄存器D.堆栈段寄存器、数据段寄存器(8)( B )分别用于存放当前要执行的指令及指令要访问的数据。

A.数据段和堆栈段B.代码段和数据段C.附加段和堆栈段D.堆栈段和代码段(9)设物理地址(10FF0H)=10H,(10FF1H)=50H,(10FF2H)=20H,(10FF3H)=30H,如从地址10FF2H中取出一个字的内容是( B )。

A.5020H B.3020H C.2030H D.2010H (10)8086 CPU将1MB的存储器分成若干逻辑段,每个逻辑段最大长度( A )。

A.等于64KB B.小于64KBC.大于或等于64KB D.小于或等于64KB2.控制器的功能是什么?它由哪些主要部件组成?3.8086 CPU中,逻辑地址如何转换成物理地址?请将以下逻辑地址(均为十六进制)转换成物理地址。

(1)CD17:000B;(2)3015:4500;(3)B821:123A;(4)40:15。

4.有字节数据E5H、字型数据2A3CH和双字型数据H分别存放在存储器的000B0H、000B4H 和000B8H单元中,请用图表示出它们在存储器里的存放情况。

第5章1.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堆栈指针SP的内容表示当前堆栈内所存放的数据个数B.堆栈是先进后出的随机存储器C.变址寻址时,有效数据存放在主存中D.主存中指令的寻址和数据的寻址是交替进行的(2)关于寻址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

A.寻址方式是指确定本条指令中数据的地址或下一条指令地址的方法B.在指令的地址字段中直接给出操作数本身的寻址方式称为立即寻址方式C.基址寻址用于为数据和程序分配存储区域,支持多道程序和程序浮动D.变址寻址与基址寻址类似,没有本质的区别(3)下列指令中有错误的是( D )。

A.IN AX , 20H B.LEA SI , [2000H]C.OUT DX , AL D.SHL AX , 2(4)设变址寄存器为X,形式地址为D,(X)表示寄存器中的内容,则变址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可表示为(A )。

A.EA =(X)+D B.EA =(X)+(D)C.EA =((X)+D)D.EA =((X)+(D))(5)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 D )。

A.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B.主存和CPU之间的数据交换C.I/O和CPU之间的数据交换D.改变程序执行顺序(6)零地址指令的操作数一般隐含在(B )中。

A.硬盘B.主存C.接口D.控制存储器(7)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 D )。

A.立即寻址B.变址寻址C.间接寻址D.寄存器寻址(8)在Intel 32位处理器的存储器寻址方式下,有效地址由( A )4个分量构成。

A.基址寄存器内容、变址寄存器内容、位移量、比例因子B.程序计数器内容、变址寄存器内容、位移量、比例因子C.基址寄存器内容、程序计数器内容、位移量、比例因子D.基址寄存器内容、变址寄存器内容、程序计数器内容、位移量(9)采用定长操作码表示,200条指令需要至少( B )个操作码。

A.7 B.8 C.9D.10(10)若(AL)= 0FH,(BL)= 04H,则执行“CMP AL,BL”后,AL和BL的内容为( A )。

A.0FH和04H B.0B和04H C.0F和0BH D.04和0FH4.CISC和RISC的含义是什么?RISC主要有哪些特点?6.说明下列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如果BX = 2000H,DI = 40H,给出DX的值或有效地址EA的值。

(1)MOV DX , [1234H] (2)MOV DX , 1234H (3)MOV DX , BX(4)MOV DX , [BX] (5)MOV DX , [BX + 1234H] ?(6)MOV DX , [BX + DI](7)MOV DX , [BX + DI + 1234H]7.说出下列指令的错误之处。

(1)MOV CX , DL (2)MOV IP , AX (3)MOV ES , 1234H (4)MOV ES , DS(5)MOV AL , 300 (6)MOV [SP] , AX ?(7)MOV AX , BX + DI (8)MOV 20H , AH第6章1.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汇编语言对名字项规定的是()。

A.名字的第一个字符可以是英文字母B.名字的第一个字符可以是数字C.名字的有效长度≤31个字符D.在名字中允许出现$(2)下列选项中,十六进制数88H不能表示的数为()。

A.无符号十进制数136 B.带符号十进制数-120C.压缩型BCD码十进制数88 D.8位二进制数-8的补码表示(3)下列选项中,属于合法指令的是()。

A.MOV DS,ES B.MOV [SI],[DI]C.MOV AX,BL D.MOV [DI],BL(4)下列传送指令中,属于非法操作的是()。

A.MOV CS,AX B.MOV DS,AXC.MOV SS,AX D.MOV ES,AX(5)将DX的内容除以2,正确的指令是()。

A.DIV 2 B.DIV DX,2 C.SAR DX,1 D.SHL DX,1(6)在进行条件判断前,可用指令形成条件,其中不能形成条件的指令是()。

A.比较指令B.减法指令C.与指令D.传送指令(7)在下列指令的表示中,不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