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火灾烟气的危害与防范对策
火灾烟气的危害与防护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 用的信息,为预警提供依据。
报警响应与处置
系统维护与更新
一旦触发报警,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 对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定期对预警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系 统稳定可靠;根据实际情况更新系统和算 法,提高预警准确率。
06
火灾烟气的应急处置
应急预案的制定
01
确定应急组织架构
一旦发生火灾烟气事故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进入应急响应状态。
现场警戒与疏散
迅速设置警戒区域,疏 散现场人员,确保人员
安全。
通风排烟
打开门窗,利用排烟设 施将烟雾排出室外,降
低室内烟雾浓度。
灭火救援
迅速扑灭火源,对受伤 人员进行救援,同时做 好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
。
应急处置措施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应急人员应佩戴防烟面罩、防 火服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
通过合理划分防烟分区,限制烟气扩散,降低烟 气对人员和财产的影响。
自然排烟
利用建筑物的窗户、阳台等开口进行自然排烟, 提高排烟效率。
机械排烟
通过安装排烟风机等机械设施,强制将烟气排出 室外。
防烟设施的配置
灭火器
配置合适的灭火器,及时扑灭初起火灾,减少烟气产生。
防烟面罩
为人员提供呼吸保护,降低吸入烟气的风险。
传感器选择与布设
根据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和数量,并合理布设在关键 区域,确保全面覆盖。
数据处理与报警设定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设定的报警阈值,及时发出警 报。
预警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数据采集与传输
数据处理与分析
确保传感器正常运行,实时采集烟气数据 ,并通过通讯设备传输至处理中心。
火灾事故中的烟雾控制和逃生技巧

火灾事故中的烟雾控制和逃生技巧在火灾发生时,烟雾是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烟雾浓厚、有毒,能迅速蔓延并阻碍人们的视线,致使逃生变得异常困难。
因此,有效的烟雾控制和逃生技巧对于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火灾事故中的烟雾控制和逃生技巧,并提供一些应对火灾的实用建议。
1. 烟雾的危害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等。
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人体供氧能力,严重时甚至导致窒息。
因此,及早控制烟雾的蔓延对于减少人员伤亡至关重要。
2. 烟雾控制技巧(1)尽早报警并呼救。
发现火灾后,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清晰明确地向接警员说明火灾地点、火势情况和是否有被困人员。
同时,呼救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慌不忙地传达关键信息。
(2)关闭门窗及通风孔。
火灾发生后,应尽快关闭门窗,以阻止烟雾进入室内。
同时,要关闭通风孔,避免烟雾通过通风系统蔓延到其他区域。
这样可有效减少烟雾的扩散速度,为逃生争取宝贵时间。
(3)湿毛巾法。
当火灾发生时,为了防止烟雾侵入呼吸道,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湿毛巾可以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减少烟雾对呼吸系统的伤害。
同时,在疏散途中可以低头,减少吸入烟雾的机会。
3. 逃生技巧(1)保持冷静。
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
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并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烟雾笼罩的环境下,冷静地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逃生方案非常关键。
(2)低姿态行进。
在疏散途中,应尽量保持低姿态前行。
由于烟雾上方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低姿态可以减少吸入烟雾的机会,增加逃生的成功率。
(3)摸清环境。
在疏散途中,尽量用手摸清周围的环境,以避免踩到障碍物或者走入危险区域。
此外,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寻找墙壁或者地面上的导线来指引方向。
(4)避免乘坐电梯。
火灾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失去功效,甚至成为火灾传播的通道。
因此,逃生时应避免使用电梯,选择楼梯进行疏散。
(5)与他人合作。
在火灾逃生过程中,与他人相互支持和合作非常重要。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现场火灾烟雾害与防护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现场火灾烟雾害与防护火灾事故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件,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在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过程中,现场火灾烟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分析现场火灾烟雾的危害以及防护措施。
一、现场火灾烟雾的危害火灾烟雾是火灾时由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和气体的混合物。
它既是火灾扩大和蔓延的原因之一,也是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
具体而言,现场火灾烟雾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系统受损。
现场火灾烟雾中的有毒气体和颗粒物会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引起呼吸道炎症和刺激。
长时间暴露于火灾烟雾中可能导致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2. 中毒和窒息。
现场火灾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气体对人体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进一步导致中毒和窒息。
一氧化碳特别危险,因为它是无色无味的,人们很难察觉。
3. 视觉障碍。
现场火灾烟雾中的颗粒物会使空气浑浊,降低能见度,给人们的逃生和救援工作带来困难。
长时间暴露于火灾烟雾中可能导致眼部刺激、角膜炎等疾病。
二、防护措施为了应对现场火灾烟雾的危害,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1. 迅速撤离。
在火灾发生时,首要的任务是尽快撤离火灾现场。
人们应熟悉安全出口的位置和逃生路线,并遵循指定的逃生步骤。
在逃生过程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有害烟雾的吸入。
2. 使用防护装备。
对于那些需要在火灾现场执行救援任务的人员,应配备适当的防护装备。
例如,呼吸器可以有效过滤有毒气体和颗粒物,保护呼吸系统的健康。
3. 加强火灾预防工作。
预防是最好的措施。
加强火灾预防意识,定期检查和维护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设备的运行状态,正确使用和存放易燃物品,可以有效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4. 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及时进行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和居民的应急响应能力。
建立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应对措施。
结论在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现场火灾烟雾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
火灾烟雾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火灾烟雾的危害与防护措施火灾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灾害,它不仅能造成财产损失,更能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火灾中,烟雾是最具威胁性的因素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火灾烟雾的危害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
第一部分:火灾烟雾的危害火灾烟雾是由燃烧产生的烟气、气体和悬浮颗粒物组成的混合物。
它具有以下危害:1. 毒性:烟雾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气等。
这些有毒气体会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导致窒息、失去意识甚至死亡。
2. 窒息:烟雾中的热气会烫伤呼吸道黏膜,引起肿胀和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和窒息。
此外,烟雾中的烟尘和灰尘会刺激呼吸道,增加呼吸阻力,也会导致窒息。
3. 视觉障碍:烟雾会迅速弥散于空气中,使得室内能见度急剧下降,人们很难看清周围环境,导致迷失方向,增加逃生的困难。
4. 燃烧传播:烟雾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气体和微小颗粒物,这些物质能够在空气中迅速扩散并点燃,使火灾的范围扩大,加剧了火势的猛烈程度。
第二部分:火灾烟雾的防护措施为了有效应对火灾烟雾的威胁,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 安装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是一种能够及时感应和报警的装置,一旦检测到烟雾,它会发出警报声以提醒人们及时逃离火灾现场,并及早报警。
2. 组织火灾演习:定期组织火灾演习能够帮助人们熟悉逃生路线和应急措施,提高应对火灾烟雾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3. 安全出口标识:在建筑物内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标识,指示人们逃离火灾现场的最短路线和安全出口,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
4. 配备灭火器和灭火器材:在各个楼层、房间和公共场所配备灭火器和灭火器材,提高灭火的能力和效率,减小火灾的蔓延风险。
5. 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对于电气设备、天然气管道和厨房等易发生火灾的场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预防潜在的火灾隐患。
6. 使用防火材料:使用防火材料进行装修和建筑,能够减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并降低火灾蔓延的速度。
7. 增强防火意识:进行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火灾烟雾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教育人们如何正确使用火源、处理火灾以及采取逃生措施。
火灾中烟气的危害及防烟气措施

火灾中烟气的危害及防烟气措施火烧造成的伤亡是显性危害,人们容易在火场直接感知。
而中毒、窒息、高温与浓烟的危害不容易被人注意。
可以让遇险被困人员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出现体力减弱、意识混乱、丧失视力的等情况,甚至直接死亡,更加危险。
无数火灾事故的实事表明,火灾最大的令人致命的原因是浓烟。
所以,人们常说,火灾死的人不是烧死的,是烟熏死的。
相比于燃烧时的火焰灼烧,火灾中的烟和其他有毒气体产物的危害要严重的多。
1、防烟气的措施火灾烟气对人体的危害巨大,预防火灾烟气的产生和防范烟气对人们的危害十分重要,所以,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做好火灾烟气的防控工作。
(1)减少火灾烟气的产生由于烟气是火灾燃烧产物,因此,要尽量控制建筑物内的可燃物数量。
①建筑构件要采用不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
室内装修材料应该选用A级或Bl级材料,尤其是卡拉OK歌厅、舞厅、电影放映厅、饭店、宾馆、商场、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不能使用海绵、塑料、纤维等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室内装修,应选择用A级材料。
②办公场所、居民住宅的室内装修也要尽量减少木材的使用量,窗帘、家具应满足防火要求。
但是,阻燃材料的负面作用,也需要关注。
由于阻燃材料不易燃烧或难燃,在这个不易燃烧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和有毒气体,此外,很多经过阻燃处理的材料,过火燃烧时,都会发生乌黑的烟尘,这些烟尘沉降后,会在物品表面形成一层浓黑的黑色烟苔,极难清除干净,而且阻燃剂中的氟、氯、澳等卤族元素还有很强的毒性和腐蚀性。
所以应选择合适的防燃材料。
(2)采取有效的防、排烟措施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有效的烟气控制可以为人员疏散提供安全环境;控制和减少烟气从火灾区域向周围相邻空间的蔓延;为火灾扑救人员提供安全保证;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帮助火灾后及时排除烟气。
(3)逃生时避免火灾烟气侵害①由于烟气的相对密度比空气轻,起火后烟气向上蔓延迅速,地面烟雾浓度相对较低,毒气相对较少。
所以,人们从火场逃生时应紧贴地面匍匐前行。
火灾烟气害防护措施

火灾烟气害防护措施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一旦发生火灾,烟气的危害不可小觑。
烟气中的有毒气体和高温都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火灾发生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火灾烟气害的特点,以及预防烟气危害的有效措施。
一、火灾烟气的特点火灾烟气中一般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硫等。
这些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此外,火灾烟气中的高温和烟尘也会给人体带来灼伤和中毒的风险。
火灾烟气的特点使得在火灾发生时,人们面临着被烟气侵害的风险。
二、预防火灾烟气危害的措施1.火灾预防预防火灾是最有效的措施。
要提高火灾的预防意识,定期检查电线电路,确保用电安全;禁止乱扔烟蒂,杜绝各种火源;加强火灾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和公众的火灾防护意识。
2.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是火灾防护中的重要装置,能及早发现火灾并发出警报。
家庭和办公场所应配备烟雾报警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应急疏散通道在建筑物设计中要合理设置应急疏散通道,确保能够及时疏散人员。
应急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且设置应急照明设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供人们使用。
4.防烟门窗防烟门窗可以有效阻止烟气进入室内,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装修中,要注意选用防烟材料,并合理设置防烟门窗。
5.呼吸防护装备在火灾发生时,如果无法及时逃生,人们应该佩戴呼吸防护装备来减少烟气的吸入。
呼吸防护装备包括防烟口罩、呼吸器等。
6.火灾疏散演练定期进行火灾疏散演练可以提高人们在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演练过程中,人们可以熟悉疏散通道、逃生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掌握正确的逃生技巧。
7.提高火灾烟气害防护意识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火灾烟气害的认识,增强火灾烟气害防护的重要性。
人们应该了解烟气的危害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结语火灾烟气害防护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预防火灾、安装烟雾报警器、合理设置疏散通道、使用防烟门窗、佩戴呼吸防护装备以及进行火灾疏散演练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火灾烟气带来的伤害。
火灾烟气对人体危害及防控措施

火灾烟气对人体危害及防控措施一、火灾烟气对人体危害火灾烟气是火灾中最危险的因素之一,它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毒气体在人体呼吸道中吸收后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伤害。
1. 碳一氧化物火灾中的主要有毒物质为碳一氧化物,因为火灾中产生的大量烟气包括了一氧化碳,因此人们很容易吸入一氧化碳,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吸入一氧化碳后,它会将人体中的氧气占据,从而导致氧气供应减少,引起缺氧现象。
轻微的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头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严重的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意识混乱、昏迷和死亡。
2. 硫化氢硫化氢是火灾烟气中的另一个有毒气体。
硫化氢的分子很小,可以轻易地进入人体。
硫化氢可以引起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等部位的损害。
吸入硫化氢后,会产生咳嗽、喉咙痛和呼吸急促等症状。
重度中毒会导致呼吸麻痹、心跳减慢和死亡。
3. 氰化物氰化物是一种极致有毒的化学物质,其毒性强于一氧化碳。
火灾中产生的烟气会包括大量的氰化物,因此人们很容易吸入氰化物并受到伤害。
吸入氰化物后,会引起头晕、虚弱和呼吸急促等症状。
重度中毒会导致晕厥、心跳骤停和死亡。
二、防控措施火灾烟气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因此在火灾中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1. 预防火灾预防火灾是防范火灾烟气危害的最有效方法。
要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安全用火。
禁止在危险区域使用明火或大功率电器,避免火源。
•安装火灾报警器。
在室内安装火灾报警器,可以在火灾爆发时及时发出警报,提示人们尽快逃生。
•定期检查电线和电器。
定期检查电线和电器的使用情况,避免发生漏电或短路等问题。
•妥善存放易燃物。
在存放易燃物时,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火灾发生。
2. 疏散和逃生在火灾发生时,应及时采取疏散和逃生措施。
在逃生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充分了解逃生路线。
在进入新环境时,应该了解楼宇的逃生路线和紧急出口。
•保持镇定。
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和镇定,尽快撤离灾区。
火灾的烟雾了解烟雾的危害与应对方法

火灾的烟雾了解烟雾的危害与应对方法火灾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自然灾害,其带来的伤害不仅仅来自于火焰本身,还有火灾产生的烟雾。
烟雾是在火灾中产生的燃烧物质释放的细小颗粒和气态物质,它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因此,了解烟雾的危害性以及应对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烟雾的危害火灾烟雾产生的颗粒物和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1. 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的危害烟雾中的细小颗粒物质易被吸入呼吸道,对于呼吸系统的粘膜和肺组织造成直接损害。
烟雾中的颗粒物质沉积在呼吸道上会阻塞气流,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2. 有毒气体对健康的危害火灾中产生的烟雾还含有多种有毒气体,例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易被人体吸入,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形成一种与氧结合能力远低于正常血红蛋白的物质,导致组织器官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健康。
氮氧化物会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引发呼吸困难、头痛、失眠等症状。
3. 高温和窒息的危害火灾的烟雾中温度极高,烟雾的热量容易引发烫伤、灼伤等伤害。
同时,烟雾中的有毒气体,如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会取代氧气结合在血红蛋白上,使得血红蛋白处于饱和状态,无法携带氧气,从而引发窒息。
二、应对烟雾的方法针对火灾烟雾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1. 火灾逃生和自救在火灾发生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
根据火势判断火源位置,尽快离开火灾现场,保持冷静。
在逃生过程中,尽量选择低位通道,呼吸尽量靠近地面,避免吸入过多的烟雾。
如果逃生通道被堵塞,应该尽量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毒气体的量。
2.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在进行灭火救援工作时需要正确使用防护设备,例如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这些设备可以有效过滤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保护呼吸道免受烟雾的损害。
3.加强火灾预防措施预防火灾是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可以做好平时的火灾预防措施,例如安装烟雾报警器、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器设备、合理使用明火等,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alysis on the Hazards of Fire Smoke and Countermeasures
HUANG Lengyu1 JIANG Shunyong2 (1 Police Fire Brigade of Shishi City, Fujian Province, Shishi 362700, China 2 Police Fire Corps Training Base of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12, China) Abstract: Smoke produced by material burning or pyrolysis in the fire are mixture of suspended solids, liquid particles and gas, in fact. Gas has considerable effects of toxic suffocation, shield light and heat convec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start from the analysi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ire smoke, the dangers of fire smoke for trapped and rescue workers and the impact of the spread of fire. The author combine with fire theoretical knowledge such as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evacuation escape. Authors propose solutions such as set on the smoke exhaust facilities in the building layout and structure, use non-combustible and flame retardant materials when select building decoration materials, learn proper precautions against smoke when escape self-help, fire-fighters improve capacity to respond to smoke. Key words: fire; smoke; hazards;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2011年第2期总第23期
2011 No.2 Sum. No.2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ire Science
火灾科学
China Public Security. Academy Edition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工材料燃烧时产生大量毒气含量超过人们生理正常所 允许最高浓度就会造成人们中毒死亡。例如一氧化碳 吸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空气中 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百分之一时,就可让人在一分钟 内窒息死亡。3) 烟气中悬浮微粒有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的尘害作用。所以烟气的毒害性是发生火灾时引起大 量伤亡的重要因素。如2009年1月31日晚发生的福建省 长乐市某酒吧火灾,造成15名青少年死亡2名受伤,灾 后调查发现,该酒吧采用了大量吸音海绵、油漆、粘 合剂等装修材料。这些物质燃烧后表现出化工合成材 料燃烧的特性:易燃、燃烧分解物多、烟气浓度大, 毒性强。其燃烧后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氰化氢、甲醛等有毒烟雾是该火灾事故直接元凶。 1.1.2 火灾烟气的物理高温性 人体对高温的局限性,有时夏季高温、热浪就能 夺人生命,更何况火场中的高达成百上千摄氏度的高 温。如果不及时逃离高温火场,首先对人的呼吸系统 和皮肤会引起严重烫伤,造成呼吸衰竭、休克而死。 1.1.3 火灾烟气的减光性 1) 烟气中的固体颗粒游离碳和干馏粒子及高沸点 液滴对光线有吸收、反射、折射等作用,从而对可见 光起到遮蔽作用,高浓度烟气会降低火场能见度,造 成漆黑效果。2) 火灾烟气中的氯化氢、氨气和氯等气 体对眼睛有强烈刺激作用,严重影响人的视觉从而影 响逃生疏散,给火场被困人员逃生及救援带来障碍。 1.1.4 火灾烟气的心理恐怖性 火灾现场四处扩散、遮天蔽日的浓烟会使人恐 慌,如有的出现畏缩不前、盲目跳楼、随大流、拥挤 踩踏等,从而不能理智逃生、自救。
收稿日期: 2011-06-17 作者简介: 黄冷雨(1978-), 福建永泰人, 男, 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 本科学历, 学士学位, 现为石狮市消防大队助理工程 师, 多年来一直从事防火、 灭火的理论研究和一线实践; 江舜勇(1979-), 江苏连云港人, 男, 本科学历, 现工作于福建省公 安消防总队培训基地, 长期从事消防工作, 防火灭火的实践较为丰富。 • 78 •
【摘 要】 在火灾中物质燃烧或热解产生的烟气,实际上是悬浮固体、液体粒子和气体的混合物。烟气具有相当的毒 害窒息、遮蔽光线及高温对流作用。本文中,笔者从分析火灾烟气理化特性及其对受困人员与救援人员的危害性、火 灾烟气对火灾蔓延发展的影响入手,结合建筑防火、灭火救援与疏散逃生等消防理论知识,归纳性地提出应在建筑布 局形式与构造上设置防烟排烟设施、建筑装修装饰材料选材采用不燃难燃材料、逃生自救时掌握正确防范烟气侵害、 消防队伍提高烟气应对能力等对策。 【关键词】 火灾; 烟气; 危害; 防范; 对策 【中图分类号】 16722396[2011]23-0078-03 【文献标识码】 D631.6 【文献标识码】 【DOI】 A 10.3969/j.issn.1672-2396.2011.02.021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China Public Security. Academy Edition
Fire Science
火灾科学
2011年第2期总第23期
2011 No.2 Sum. No.23
浅析火灾烟气的危害与防范对策
黄冷雨1 江舜勇2 (1 福建省石狮市公安消防大队,石狮 362700 2 福建省公安消防总队培训基地,福州 350012)
[3]
井、水管井、通风与空气调节管道、楼梯间。采取防 烟措施一般是“封堵”:对楼梯间、电梯间可采取能 自行关闭的防火防烟门;对管井则可在每层的楼板部 位用防火封堵材料予以封堵,管井的检查门还应采用 丙级防火门。对上下层窗户之间的防护,可控制窗槛 墙高度或适当增设挑檐的做法;当采用玻璃幕墙为外 墙时,则在内壁部位设置不燃的裙墙,或采用挡烟垂 壁等保护措施,裙墙和挡烟垂壁的高度或两者高度的 和不小于0.8米[6],并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幕墙与每 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建筑中防止烟气水平方向的 扩散蔓延一般是通过设置防烟分区来实现,一个防烟 分区不大于500m2。防烟分区中,区与区的分隔可采 用挡烟隔墙、防火卷帘、防火门,挡烟垂壁、挡烟梁 (垂壁、梁的高度不小于0.5m)等方法。对于中央空 调的通风管道,在穿越楼层处、穿越防火防烟分区 处设置防火阀,当管道内气体的温度达到一定摄氏度 时,防火阀自动切断高温流动烟气[7]。 2.1.2 采取积极有效的排烟措施 采取堵疏把烟控制在一个区域后,应及时地把热 烟气流导向室外空间等安全地方,迅速有效的降低该 区域的烟气浓度与热量,对于减缓火灾蔓延速度、减 少人员伤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防止烟气蔓延 的积极措施,主要有自然排烟和机械防排烟两种。 1) 自然排烟:借助室内外气体风压差作用,利 用面向室外的窗户、排烟口将充满室内的烟气自然排 除。一般情况下采用可开启外窗和窗外阳台或凹廊进 行自然排烟,消防人员灭火中视必要可在建筑物的适 当部位进行破拆,开设排烟口进行自然排烟。自然排 烟简单、实用、可靠。在建筑形式上,应充分考虑自 然通风排烟,切忌设置得密不透风,如同闷罐一样。 有条件应增设可开启外窗、阳台、露台、外走廊、室 外的楼梯、天井。2) 机械防排烟:有别于自然排烟, 由风机、风管、风阀等组成,它除了自身的完整性, 还需要可靠的电力供应和联动装置才能保证它的正常 运行。机械防排烟又分为正压送风防烟系统、负压排 烟系统两种。采用正压送风有建筑内的防烟楼梯间及 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等,正压送风系统向这些场 所送一定风压的新鲜空气,防止火场烟气的侵入,以 保证人员安全疏散与消防人员灭火救援。采用负压排 烟的有建筑内的地下室、有人停留的无窗房间、内走 道、无条件自然排烟或净高超过12米的中庭等。 建筑中合理设置相应消防设施。在建筑中火灾自 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能尽早发现火灾,在大量 浓烟产生之前即控制乃至扑灭火灾;而水幕系统、水 喷雾系统等也能分别起到阻隔烟气和稀释烟气作用。 • 79 •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China Public Security. Academy Edition
Fire Science
火灾科学
2011年第2期总第23期
2011 No.2 Sum. No.23
2.2 在室内装修装饰中,把好材料关
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分为不燃(A级)、难燃(B1 级)、可燃(B2级)、易燃(B3级)四个等级 。国 家的消防法规对装修、装饰材料使用专门做出规定。 如《消防法》第二十六条,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内装 修装饰的材料应使用不燃难燃材料。在人员密集的场 所、重要的公共场所,应选用由难燃材料制成或经防 火处理的窗帘、饰物、家具等。家居室内装修吊顶部 位墙面等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可燃材料,如因局部造型 中装饰工艺需要使用木质材料的最好进行防火处理①。 对建筑设备管线、保温层、护套等材料的选择,应根 据建筑物性质严格把关燃烧性能等级及电线绝缘性。
[1]
来,人类历史上许多重大发明与技术应用给人类生产 生活带来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风险[2]。如何适应现 代化前进中其所带来的各种严峻挑战,分析探讨化工 时代如何防范火灾烟气,对遏制群死群伤的重特大恶 性火灾有着十分现实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