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风格:
1. 平实质朴:这种语言风格朴实无华,直接了当,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2. 含蓄隽永:这种语言风格意味深长,言简意赅,留有余地,让人回味无穷。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3. 清新明快:这种语言风格清新自然,不矫揉造作,明快直接,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觉。
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4. 绚丽华美:这种语言风格富丽堂皇,色彩斑斓,词藻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5. 明快简洁:这种语言风格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6. 委婉曲折:这种语言风格迂回婉转,不直抒胸臆,而是委婉含蓄,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实际上,不同的诗人和不同的作品会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它们的独特性也构成了诗歌艺术的魅力之一。
15种常见语言风格类型

15种常见语言风格类型语言,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一种风格都是其中独特的色彩,展现出不同的魅力和韵味。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探索 15 种常见的语言风格类型。
第一种是简洁明快型。
这种语言风格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核心思想。
例如在新闻报道中,往往会采用这种风格,迅速传递关键信息,让读者能在短时间内获取重点。
第二种是生动形象型。
它通过丰富的形容词、动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述的事物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比如在儿童读物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语言,让孩子们更轻松地理解和感受故事的魅力。
第三种是豪放洒脱型。
此类语言充满激情和力量,不拘小节,大气磅礴。
诗人李白的很多作品就体现了这种风格,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尽显豪迈之气。
第四种是婉约细腻型。
其情感表达含蓄委婉,注重细节和内心感受的描绘。
在古典诗词中,柳永的词作常常具有这种特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细腻地刻画了离别的悲伤。
第五种是朴实无华型。
文字朴实简单,贴近生活,如同和朋友聊天一般亲切自然。
很多乡土文学作品就采用了这种风格,真实地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第六种是幽默风趣型。
运用诙谐的语言、夸张的手法让人忍俊不禁,带来轻松愉快的氛围。
像一些喜剧作品中的台词,总是能以幽默的方式逗乐观众。
第七种是严谨庄重型。
这种语言风格逻辑严密,用词准确,常用于学术论文、法律条文等正式场合,以确保表达的精确性和权威性。
第八种是清新雅致型。
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优雅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宁静美好的情境之中。
一些散文作品常常营造出这样的氛围。
第九种是深沉凝重型。
通常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沉重的情感,让人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厚重和压抑。
第十种是华丽绚烂型。
词汇丰富,句式优美,充满了华丽的辞藻,像一些宫廷文学作品就展现了这种风格。
第十一种是泼辣犀利型。
言辞尖锐,直言不讳,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攻击性。
在一些评论性的文章中可以见到。
第十二种是古朴典雅型。
借鉴古代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词汇,营造出一种古典的氛围,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15种常见语言风格类型

15种常见语言风格类型以下是15种常见的语言风格类型:1. 简洁明了型:这种风格的语言简洁明了,用词简单,句子短小精悍,重点突出,适合用于传递简单信息。
2. 文学型:这种风格的语言具有文学性,用词优美,句子长而富有诗意,适合用于文学作品或广告等需要营造氛围的场合。
3. 幽默型:这种风格的语言具有幽默感,用词诙谐,句子妙趣横生,适合用于幽默、娱乐等场合。
4. 庄重型:这种风格的语言庄重、严肃,用词严谨,句子长而有力,适合用于正式场合、政治宣传等场合。
5. 口语型:这种风格的语言贴近口语,用词简单,句子短小,适合用于日常交流、广告宣传等场合。
6. 科技型:这种风格的语言具有科技感,用词专业,句子简短,适合用于科技类文章、技术说明等场合。
7. 情感型:这种风格的语言表达情感,用词真挚,句子富有感染力,适合用于情感类文章、宣传广告等场合。
8. 生动形象型:这种风格的语言形象生动,用词形象,句子富有想象力,适合用于描述场景、描绘人物等场合。
9. 古典型:这种风格的语言古典、高雅,用词古雅,句子长而有节奏感,适合用于诗歌、文学作品等场合。
10. 流行型:这种风格的语言流行、时尚,用词新颖,句子短小精悍,适合用于时尚杂志、流行歌曲等场合。
11. 方言型:这种风格的语言使用方言,用词生动,句子简短,适合用于地方性宣传、民间故事等场合。
12. 专业型:这种风格的语言使用专业术语,用词严谨,句子简洁,适合用于学术论文、专业书籍等场合。
13. 幽默诙谐型:这种风格的语言幽默诙谐,用词夸张,句子妙趣横生,适合用于娱乐、幽默等场合。
14. 严肃庄重型:这种风格的语言严肃庄重,用词严谨,句子长而有力,适合用于正式场合、政治宣传等场合。
15. 幽默风趣型:这种语言风格幽默风趣,用词幽默,句子简短,适合用于轻松、娱乐等场合。
句子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类型

句子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类型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思想、感情和意志的表达形式。
句子的语言风格可以根据文章的不同类型而有所不同。
下面我将分析句子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类型的文章,并列出4点分析。
一、叙事文风格1. 叙述性句子多,反映历史事件或人物生活经历。
2. 散文句式多样,行文流畅自然,情感饱满真实。
3. 描述性的句子较多,细腻生动,视觉和听觉效果强烈。
4. 口语化的句子较多,方便读者理解和接受。
二、议论文风格1. 论证性的句子较多,意义明确,展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使用较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以加强表达效果。
3. 语言简练、明了,语调平稳,力求逻辑清晰和理性分析。
4. 以说服读者为主要目的,注重对事物的客观分析和判断。
三、描写文风格1. 形象描写的句子较多,富有想象力和感受力,借助景物、人物等进行描绘。
2. 语言形象化,可以运用丰富的形容词、动词等,增强描述效果。
3. 运用具有感染力的句子,以传达作者的感受、情感和思想。
4. 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注重形式美感和意义深度。
四、抒情文风格1. 情感句子较多,情感表达直接,感情真挚且充满感染力。
2. 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具有感染力。
3. 借助诗歌化的表达方式,运用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在情感和语言上进行高超的表达和升华。
4. 注重情感色彩和语言美感的统一,以表达内心真实情感为主要目的。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文章会有不同的句子语言风格,需要根据不同文体和写作目的进行区分和运用。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句子的语言风格,以便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让他们的文章更具有富有感染力的魅力。
10种常见语言风格类型 英语文体学

10种常见语言风格类型英语文体学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含蓄隽永、含蓄委婉;清新明丽、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放;沉郁。
详细说明: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
含有深意,藏而不露。
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多用象征、双关等手法。
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经典常谈语言风格

经典常谈语言风格
经典常谈语言风格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表达方式,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贴近生活实际:经典常谈着眼于现实生活中的经典事例和常
谈话题,使读者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真实性。
2. 简明扼要:经典常谈语言风格以简洁明了、直截了当的方式来表达思想,避免冗长复杂的表述方式,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文章主旨。
3. 文化底蕴深厚:经典常谈所涉及的话题和例子往往具有深厚
的文化底蕴,通过引用经典文献、历史事件等方式,展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和时代背景的理解和认识。
4. 语言优美:经典常谈语言风格以优美流畅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注重语言的美感和艺术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5. 思想深刻:经典常谈语言风格不仅注重语言表达的美感,还强调文章的思想和深度,通过阐述深刻的道理和探讨深刻的问题,使读
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思考人生和社会。
总之,经典常谈语言风格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表达方式,其简洁明了、优美的语言风格,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现代文语言风格

例文(二)
我蹒跚地走出屋门,走进院子,一个真实的世界才开始提
供凭证。太阳晒热的花草的气味,太阳晒热的砖石的气味,
阳光在风中舞蹈,流动……西番莲顾自开着硕大的花朵,
蜜蜂在层叠的花辩中间钻进钻出,嗡嗡地开采。枣树下落满移动的
01
树影,落满细碎的枣花。青黄的枣花像一层粉,覆盖着地
课文识例(三)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 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 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 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1 课文识例(四)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
2
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
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整、典雅。(或: 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 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运用一些鉴赏词汇,使鉴赏语言丰富 常见鉴赏效果词:简练传神、生动形象、 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入木三 分、炼字精巧、庄谐俱见、深沉隽永 、准 确精练、简洁生动、辞藻华丽、通俗易懂、 节奏感强、富有韵律、 准确传神、 绘声 绘色、词藻优美、平字见奇、色彩丰富等 等
上青苔,很滑,踩上去要小心。天上,或是云彩里,有些
声音,有些飘渺不知所在的声音——风声,铃声,还是歌
声?说不清,那声音清朗,欢快,悠悠扬扬不紧不慢,仿佛
是生命固有的召唤,执意要你去注意他,去寻找他,去看
望他,甚或去投奔他。
(节选自史铁生《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02
例文(三)
诗歌鉴赏常见的11种语言风格

诗歌鉴赏常见的11种语言风格1.豪迈雄奇。
此类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强烈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宏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八月塞外飞雪的奇观,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颇为豪迈雄奇。
2.悲壮慷慨。
此类风格的作品,感情悲壮,语出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生动形象。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其中,巧妙使用动词能取得独特的效果。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穿”“拍”“卷”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4.绚丽飘逸。
诗歌辞藻华丽,色彩繁多,景象绮丽、变幻莫测。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呈现出俊逸秀美的特色,具有绚丽飘逸的特点。
5.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诗人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顿挫,一般为音节、音韵有节奏,有力量。
杜甫的《登高》和《蜀相》二诗,就是沉郁顿挫的典型代表。
6.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7.朴素自然。
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的语言非常朴素自然,而蕴含了淡泊名利、隐居田园的意蕴。
8.清新明丽。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隽永指意在言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如杜牧的《将 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新课标版 ·语文
( 8 ) 形 象 生 动
形 象 生 动 的 风 格 往 往 表 现 为 诗 歌 所 描 绘 的 形 象 生 动 的 画 面 。 如 苏 轼 的 《 赤 壁 怀 古 》 中 “乱 石 穿 空 , 惊 涛 拍 岸 , 卷 起 千 堆 雪 ”,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高考一轮总复习
专题12
第二节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鉴 赏 诗 歌 的 语 言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新课标版 ·语文
板块三
1.了 解 古 典 诗 歌 的 常 见 风 格 。
品味语言风格
品 味 古 典 诗 歌 的 语 言 风 格 主 要 考 虑 两 个 方 面 。
所 谓 语 言 风 格 , 是 指 诗 人 在 长 期 的 创 作 实 践 中 逐 渐 形 成 的 独 特 的 语 言 艺 术 个 性 , 是 诗 人 的 个 人 气 质 、 诗 歌 的 美 学 观 念 在 作 品 中 的 凝 结 , 是 具 有 恒 定 性 的 区 别 于 其 他 诗 人 的 艺 术 特 色 。 由 于 作 家 的 生 活 经 历 、 感 情 气 质 、 艺 术 素 养 等 各 不 相 同 , 因 而 在 创 作 时 表 现 出 各 自 独 特 的 格 调 , 这 就 形 成 了 作 品 的 不 同 风 格 。 的 风 格 有 利 于 把 握 诗 人 在 诗 中 所 要 表 达 的 思 想 感 情 。
面 。 其 悲 壮 歌 声 , 响 彻 云 霄 , 慷 慨 之 气 , 横 绝 太 空 。 再 如 辛 弃 疾 的 词 , 如 《 水 龙 吟 · 登 建 康 赏 心 亭 》 :
第二部分 ·专题12 ·第二节
大 凡 诗 人 , 在 目 击 人 民 灾 难 , 身 受 命 运 坎 坷 , 痛 惜 韶 光 流 逝 ,
(黄河远上白云间)想 象 丰 富 , 境 雄 浑 壮 阔 是 盛 唐 诗 歌 的 时 代
风 格 , 它 反 映 了 盛 唐 朝 气 蓬 勃 的 活 力 和 欣 欣 向 荣 的 景 象 。 其 中 以 高 适 、 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作,大多具有雄浑壮阔的特征。
第二部分 ·专题12 ·第二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新课标版 ·语文
这首词被公认为第一豪放词。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诗人 的英雄气概,字里行间充满了雄健豪放之气。起句陡兀,用一“狂 ”字笼罩全篇。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 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轩昂威武。“千骑卷平冈”,一个“卷 ”字,势如破竹。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酒酣
教 材 《 念 奴 娇
· 赤壁怀古》
第二部分 ·专题12 ·第二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新课标版 ·语文
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 夫 聊 发 少 年 狂 , 左 牵 黄 , 右 擎 苍 。 锦 帽 貂 裘 , 千 骑 卷 平 冈 。 为 报 倾 城 随 太 守 , 亲 射 虎 , 看 孙 郎 。 酒 酣 胸 胆 尚 开 张 , 鬓 微 霜 , 又 何 妨 ! 持 节 云 中 , 何 日 遣 冯 唐 ? 会 挽 雕 弓 如 满 月 , 西 北 望 , 射 天 狼 。
第二部分 ·专题12 ·第二节
了 解 诗 人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新课标版 ·语文
晚 唐 文 学 家 司 空 图 在 《 诗 品 》 中 把 诗 歌 风 格 归 纳 为 二 十 四 种 , 这 里 只 就 古 典 诗 歌 的 常 见 风 格 进 行 分 析 。
( 1 ) 雄 浑 壮 阔
《诗品》论“雄浑”:“超之象外,得其环中。”雄 浑 壮 阔 指 诗 歌 骨 力 雄 健 , 气 势 浩 瀚 , 境 界 辽 阔 。 气 势 浩 瀚 , 雄 伟 壮 丽 ; 王 之 涣 的 《 出 塞 》 界 辽 阔 : 这 些 诗 都 体 现 了 雄 浑 壮 阔 的 风 格 。 如 王 昌 龄 的 《 出 塞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 将 进 酒 》 )气 势 浩 荡 , 一 泻 千 里 ;
大如席”(《北风行》),“白 发 三 千 丈 , 缘 愁 似 个 长 想 象 奇 特 , 用 语 夸 张 : 这 些 诗 句 的 特 色 与 李 白 豪 放 的 性 格 相 一 致 。 苏 轼 的 词 就 带 有 明 显 的 豪 放 旷 达 的 色 彩 ,
( 1 0 ) 婉 约 细 腻 这 种 风 格 往 往 体 现 出 情 调 缠 绵 , 表 达 感 情 细 如 抽 丝 。 “曲 、 细 、 柔 ”的 特 点 , 曲 径 通 幽 ,
如 李 清 照 的 《 武 陵 春 》 :
风 住 尘 香 花 已 尽 , 日 晚 倦 梳 头 。 物 是 人 非 事 事 休 , 欲 语 泪 先 流 。 闻 说 双 溪 春 尚 好 , 也 拟 泛 轻 舟 。 只 恐 双 溪 舴 艋 舟 , 载 不 动 许 多 愁 。
第二部分 ·专题12 ·第二节
如 杨 万 里 的 《 小 池 》 :
诗人托事于物,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便 戛然而止,不再多说一字,但他对祖国的热爱、 (7) 含蓄隽永 对盛世的追怀、对才华无所施展的悲愤,无不包 括在内。 《诗品》论 “含蓄”,说是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含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新课标版 ·语文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 月 湖 水 平 , 涵 虚 混 太 清 。 气 蒸 云 梦 泽 , 波 撼 岳 阳 城 。 欲 济 无 舟 楫 , 端 居 耻 圣 明 。 坐 观 垂 钓 者 , 徒 有 羡 鱼 情 。
全诗境界宏阔、气势雄浑,尤其是“气蒸云 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是非同凡响的盛 唐之音。
尘 世 、 悠 然 自 得 的 情 趣 。
念 。 冲 淡 , 即 冲 和 、 淡 泊 , 含 有 闲 逸 、 静 穆 、 淡 泊 、 深 远 的 特 点 。 王 维 的 山 水 诗 有 闲 、 静 、 淡 、 远 的 特 点 , 他 是 冲 淡 派 大 师 。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新课标版 ·语文
( 5 ) 平 实 质 朴 平 实 质 朴 的 特 点 是 选 用 确 切 的 字 眼 直 接 陈 述 , 不 加 修 饰 , 显 得 真 切 深 刻 , 平 易 近 人 。 如 陶 渊 明 的 《 归 园 田 居 (其 二 )》 :
种 豆 南 山 下 , 草 盛 豆 苗 稀 。 道 狭 草 木 长 , 夕 露 沾 我 衣 。
( 4 ) 慷 慨 悲 壮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 悲 叹 壮 志 未 酬 时 , 往 往 慷 慨 悲 歌 。 可 见 , 诗 人 面 对 动 乱 的 社 会 现 实 , 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 出 于 严 肃 的 责 任 感 而 咏 出 悲 慨 之 作 。 陈 子 昂 的 《 登 幽 州 台 歌 》 就 是 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 激 荡 人 心 的 悲 慨 之 诗 。 诗 人 怀 着 壮 志 难 酬 的 极 度 悲 愤 , 登 上 城 楼 , 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 泫 然 流 涕 , 感 慨 万 端 。 面 对 着 悠 悠 苍 天 , 茫 茫 大 地 , 勾 勒 出 过 去 、 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 现 在 、 未 来 的 连 绵 不 断 的 时 间 图 卷 , 描 绘 出 辽 阔 无 垠 的 宇 宙 空 间 画 泪。
气盛,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 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 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尾句中,“天狼”即喻指辽和西 夏。作者以形象化的诗句,表达了自己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一展抱负,报 效朝廷的壮志豪情。这首词感情奔放豪迈,气象恢弘阔大,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 第二部分 ·专题12 ·第二节 ,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久弥珍的名篇。
第二部分 ·专题12 ·第二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新课标版 ·语文
( 1 1 ) 幽 默 讽 刺 在 诗 中 多 指 诙 谐 、 风 趣 或 辛 辣 的 笔 调 和 趣 味 。 如 章 碣 的 《 焚 书 坑 》 :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 1 2 ) 平 淡 深 远 语 言 力 求 朴 素 , 不 追 求 词 藻 的 华 丽 , 显 现 出 质 朴 无 华 的 特 点 , 但 于 平 淡 之 中 蕴 涵 着 深 意 , 夕 佳 , 飞 鸟 相 与 还 如陶渊明的“采 菊 东 篱 下 , 悠 然 见 南 山 。 山 气 日 ”, 表 面 看 来 句 句 平 淡 , 平 淡 之 中 却 蕴 涵 着 诗 人 超 脱 古 人 评 价 这 种 诗 的 风 味 , 使 用 “冲淡”这 个 概
沉 郁 顿 挫 是 杜 甫 的 诗 歌 的 主 要 他 的 忧 愁 不 只 是 个 人 的 更 是 国 家 的 “沉郁”
民 族 的 人 民 的 , 因 而 这 种 忧 愁 具 有 丰 富 的 情 感 层 次 , 使 其 获 得 深 厚 的 情 感 和 崇 高 的 价 值 。 他 的
“三吏” “ 三别”《 兵 车 行 》
晨 兴 理 荒 秽 , 带 月 荷 锄 归 。 衣 沾 不 足 惜 , 但 使 愿 无 违 。
( 6 ) 清 新 雅 致 清 新 雅 致 , 表 现 为 语 言 新 颖 , 不 落 俗 套 。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 。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
第二部分 ·专题12 ·第二节
“寒江独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新课标版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