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答: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答:其主要内容有: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答:休息7天33、你认为输卵管结扎应休息几天?答;要落实什么制度?答:一票否决44、人口与计划生育;54、《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公民的晚婚晚育,可;1、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答:计划生育工作的“两个转

1、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什么是计划生育?答:计划生育就是对人口再生产过程进行有计划调节,做到计划地生育子女。

3、什么是计划生育“三有利”?答: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2010年我国人口要控制在几亿以内?答:14亿以内

5、1982年,在什么报告中正式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答:中共十二大

6、计划生育工作的“两个转变”是指什么?答:计划生育工作的“两个转变”是指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由仅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从社会制约机制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

7、什么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三不变”?答:“三不变”即坚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既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不变,党政一把手亲自、负总责不变。 8 、什么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三为主”方针?答:“三为主”方针即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方针。 9、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各有关

部门要齐抓共管、共同协作,有关部门主要是指哪些部门?答:公安、工商、建委、人事、劳动、交通、民政、卫生、乡镇企业。 10、人口发展必须与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相适应,同什么相协调?

答: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 11、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的特征是什么?答: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12、50年初一场围绕人口问题的争论中,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文章是什么?作者是谁?答:《新人口论》,马寅初。 13、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是计生整体工作一项什么措施?答:抓根治本 14、目前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是什么?答:即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 15、什么是“三三三二一”的计划生育工作思路?答: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推行“三结合”、实行“两个转变”、达到一个目标。 16、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什么?表现在哪几个问题上?

答: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就业、青少年教育、城市交通、住房。 17、目前人口总数居世界前七位的是哪几个国家?答: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巴西、日本。 18、我国基本国情现状如何?答: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资源相对缺乏、人口文化水平相对偏低。 19、妊娠妇女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后终止妊娠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作何处置?答: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根据不同情况,推迟安排其第一胎生育,或不再安排照顾第二胎生育。 20、对计生专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精干高效。 21、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

答:其主要内容有: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男女平等和计划生育 22、生殖健康的基础是什么?答:男女平等 23、目前认为妇女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少?答:25—29岁 24、公民享有什么的知情选择权?答:避孕方法 2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由何部门共同管理?答:由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 2 6、《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何年何月何日开始施行?答:1988年7月1日 27、何为晚婚?答:男25周岁,女23周岁结婚为晚婚 28、何为晚育?答:以下三种情况生育第一个孩子的为晚育:①晚婚怀孕生育;②男方已达30周岁以上生育;③女方已达24周岁以上生育。

29、何为独生育子女?答:独生子女是指:①无同胞兄弟姐妹或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②成年前被收养的独生子女并有合法手续或有可靠证明的。 30、何谓早育?答:早育是指:未达法定婚龄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的。 31、你认为放置节育环应休息几天?答:自手术起休息2天 32、你认为输精管结扎应休息几天?

答:休息7天 33、你认为输卵管结扎应休息几天?答:休息21天? 34、你认为人工流产应休息几天?答:休息14天 35、你认为中期终止妊娠应休息几天?答:休息30天 36、你认为产后结扎输卵管,假期如何计算?答:按产假另加休息七天。 37、接受绝育手术的夫妻一方需另一方照顾的,另一方所在单位可给多少天的假期?答:五至七天 38、你认为晚育又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女方产假期间,应给男方几天的照顾假?答:七至十天 39、《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历经几次修改?答:三次 40、为配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的贯彻实施,新修改的《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于何年何月何日起施行?答:2002年9月1日 41、何年何月何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答:2000年3月2日 4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是何年何月何日发表的?答:1980年9月25日 43、坚持和完善人口与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党政领导和计生部门分别进行责任考核,

要落实什么制度?答:一票否决 44、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的什么的事业?答:公益性 45、中央《决定》要求,现居住地要围绕哪些环节对流动人口形成有效的管理?答:办证、租房、用工 46、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是什么?答: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 47、各级党和政府要把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摆到可持续发展的什么位置?答:首要 48、《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共有几章几条?答:七章四十七条 49、对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选择何种避孕措施?答:长效 50、《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授权何部门制定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答:国务院 51、单位过错出具计划生育证明的,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什么处分?答:行政 52、《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什么保护?答:法律 53、《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什么服务?答:计划生育技术

54、《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公民的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哪些优待?答: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 55、《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不符合本法第18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什么费?答:社会抚养费 56、国家工作人员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多生育的,除按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外,还应当依法给予什么处分?答:行政 57、《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依靠什么方法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答: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 58、《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哪些部门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答:工会、共青团、妇联及计生协等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公民。

1、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什么是计划生育?答:计划生育就是对人口再生产过程进行有计划调节,做到计划地生育子女。

3、什么是计划生育“三有利”?答: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2010年我国人口要控制在几亿以内?答:14亿以内

5、1982年,在什么报告中正式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答:中共十二大

6、计划生育工作的“两个转变”是指什么?

答:计划生育工作的“两个转变”是指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由仅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从社会制约机制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

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 7、什么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三不变”?答:“三不变”即坚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既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不变,党政一把手亲自、负总责不变。 8 、什么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三为主”方针?答:“三为主”方针即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方针。 9、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共同协作,有关部门主要是指哪些部门?答:公安、工商、建委、人事、劳动、交通、民政、卫生、乡镇企业。 10、人口发展必须与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相适应,同什么相协调?答: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

11、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的特征是什么?答: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12、50年初一场围绕人口问题的争论中,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文章是什么?作者是谁?答:《新人口论》,马寅初。 13、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是计生整体工作一项什么措施?答:抓根治本 1 4、目前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是什么?答:即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 15、什么是“三三三二一”的计划生育工作思路?

答: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推行“三结合”、实行“两个转变”、达到一个目标。 16、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什么?表现在哪几个问题上?答: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就业、青少年教育、城市交通、住房。 17、目前人口总数居世界前七位的是哪几个国家?答: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巴西、日本。 18、我国基本国情现状如何?答: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资源相对缺乏、人口文化水平相对偏

低。 19、妊娠妇女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后终止妊娠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作何处置?答: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根据不同情况,推迟安排其第一胎生育,或不再安排照顾第二胎生育。 20、对计生专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精干高效。 21、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答:其主要内容有: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男女平等和计划生育22、生殖健康的基础是什么?答:男女平等 23、目前认为妇女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少?答:25—29岁 24、公民享有什么的知情选择权?答:避孕方法

2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由何部门共同管理?答:由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 26、《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何年何月何日开始施行?答:1988年7月1日 27、何为晚婚?答:男25周岁,女23周岁结婚为晚婚 28、何为晚育?答:以下三种情况生育第一个孩子的为晚育:①晚婚怀孕生育;②男方已达30周岁以上生育;③女方已达24周岁以上生育。 29、何为独生育子女?答:独生子女是指:①无同胞兄弟姐妹或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②成年前被收养的独生子女并有合法手续或有可靠证明的。 30、何谓早育?答:早育是指:未达法定婚龄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的。 31、你认为放置节育环应休息几天?答:自手术起休息2天 32、你认为输精管结扎应休息几天?答:休息7天 33、你认为输卵管结扎应休息几天?答:休息2 1天? 34、你认为人工流产应休息几天?答:休息14天 35、你认为中期终止妊娠应休息几天?答:休息30天

36、你认为产后结扎输卵管,假期如何计算?答:按产假另加休息七天。 37、接受绝育手术的夫妻一方需另一方照顾的,另一方所在单位可给多少天的假期?答:五至七天 38、你认为晚育又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女方产假期间,应给男方几天的照顾假?答:七至十天 39、《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历经几次修改?答:三次 40、为配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贯彻实施,新修改的《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于何年何月何日起施行?答:2002年9月1

日 41、何年何月何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

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答:2000年3月2日42、;45、中央《决定》要求,现居住地要围绕哪些环节对;法缴纳什么费?答:社会抚养费56、国家工作人员违;65、中央《决定》规定,干部超生的,一律给予政纪;答:全国人大常委会77、泉委[1990]15号文;答:一个86、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抚养;95、你认为多生育一个子女的,应按当事人违法行为;104、干

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答:2000年3月2日 4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是何年何月何日发表的?答:1980年9月25日 43、坚持和完善人口与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党政领导和计生部门分别进行责任考核,要落实什么制度?答:一票否决 44、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的什么的事业?答:公益性

45、中央《决定》要求,现居住地要围绕哪些环节对流动人口形成有效的管理?答:办证、租房、用工 46、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是什么?答: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 47、各级党和政府要把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摆到可持续发展的什么位置?答:首要 48、《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共有几章几条?答:七章四十七条 49、对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选择何种避孕措施?答:长效 50、《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授权何部门制定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答:国务院 51、单位过错出具计划生育证明的,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什么处分?答:行政 52、《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什么保护?答:法律 53、《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什么服务?答:计划生育技术 54、《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公民的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哪些优待?答: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 55、《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不符合本法第18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

法缴纳什么费?答:社会抚养费 56、国家工作人员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多生育的,除按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外,还应当依法给予什么处分?答:行政 57、《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依靠什么方法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答: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 58、《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哪些部门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答:工会、共青团、妇联及计生协等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公民。 59、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哪些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答:计划生育、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民政、新闻出版、广播电视。 60、《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大众传媒负有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的什么义务?答:社会公益性宣传的 61、《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有计划地开展什么教育?答: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62、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单位发起的救助贫困母亲活动的名称叫什么工程?答:幸福 63、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群众开展“三自活动”是指什么?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64、《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的,由哪个部门没收其违法所得?答: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65、中央《决定》规定,干部超生的,一律给予政纪处分,不能担任什么职务?答:领导 66、《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批准生育第二个孩子,除特殊情况外,生育间隔的时间为多少年以上?答:4年 67、《条例》规定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双方晚婚的,婚假可延长到多少天?答:15天 68、《条例》规定,晚育又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产假可延长到多少天?答:135—180天 69、《条例》规定,出生、婚嫁异地的,应当按有关规定及时申报什么手续?答:户口或暂住户口 70、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是何年何月何日起施行?答:1999年1月1日 71、《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是何年何月何日起施行?答:2001年10月1日 72、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的重点对象是哪些?答: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 7

3、避孕方法可分为哪3大类?答:药物、工具和手术 7

4、艾滋病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答:不加防护的性交、血液、母婴 7

5、最不可靠的避孕方法是什么方法?答:安全期避孕 7

6、《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由哪个立法机关通过的?

答:全国人大常委会 77、泉委[1990]15号文件规定:凡何年何月何日以后超生一个孩子的,一律开除公职、党籍、团籍?答:1990

年7月1日 78、什么是提前生育?答:提前生育是指:①婚前生育(含未达法定婚龄怀孕);②未满生育间隔期生育;③符合再生育条件未经审批生育。 79、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一次性发给不低于多少元的奖励费?答:500元 80、自愿终生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在子女年满十四周岁以前,可以向何部门申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征?答: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81、你认为征收社会抚养费的主体是谁?答: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82、一对夫妻因患不孕症,合法收养一个孩子后怀孕,可以照顾再生育几个孩子?答:一个 83、再婚夫妻一方没有子女,一方再婚前已有一个子女的,再婚后,可以再照顾生育几个孩子?答:一个 84、再婚夫妻一方丧偶后再婚,再婚前双方符合本条例规定合计有几个子女的,经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答:两个 85、一对夫妻已有一个子女是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夫妻可以再生育,你认为应该照顾该夫妻再生育几个孩子?

答:一个 86、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欠缴社会抚养费的千分之几的滞纳金?答:千分之二 87、《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自何时起施行?答:2002

年9月1日 88、当事人对征收社会抚养费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采取什么补救措施?答: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89、你认为人工流产同时上环,应该休息几天?答:14天 90、你认为取节育环,应当休息几天?答:当日休息1天 91、流动人口在一地已经被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再次被征收什么费?答:社会抚养费92、符合再生育条件自愿不生育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发给不低于多少元的奖励费?答:1000元 93、你认为婚外生育一个子女的,应按当事人违法行为被查出的上一年县(市、区)人均纯收入的多少倍征收社会抚养费?答:四至六倍 94、你认为提前生育的,应按当事人违法行为被查出的上一年县(市、区)人均纯收入的多少倍征收社会抚养费?答:百分之六十至一倍

95、你认为多生育一个子女的,应按当事人违法行为被查出的上一年县(市、区)人均纯收入的多少倍征收社会抚养费?答:二至三倍 96、你认为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应按当事人违法行为被查出的上一年县(市、区)人均纯收入的多少倍征收社会抚养费?答:四至六倍 97、夫妻一方连续从事井下采掘作业五年以上仍在井下采掘作业,只有一个女孩的,可以再照顾生育几个孩子?答:一个 98、

对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个人,累计几次被评为县级以上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的,享受同级劳动模范待遇?答:三次 99、哪

些行政部门应当与计划生育部门定期相互通告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答:公安、民政、统计、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 100、有生育能力的夫妻应当按计划生育要求落实一项有效的什么措施,接受避孕节育情况检查?答:节育 101、在办理收养手续时,是否要按规定审核计生有关手续?答:要。 102、在终止妊娠时,是否要查验计生部门的证明?答:要。 103 、新修改后的《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多生育能不能招、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答:不能。

104、干部、职工夫妻双方均为独生育子女,已有一个孩子可以再申请生育一个孩子吗?答:可以。 105、关于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种社会组织实行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对吗?答:对。

政策法规题

:一、选择题(答案附后)选择题(答案附后)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起施行。①2002 年 1 月 1 日;②2002 年 9 月 1 日;③2003 年 1 月 1 日 2、获得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①《独生子女证》②《独生子女光荣证》③《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3、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经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①一个;②二个;③三个 4、《计划生育服务手册》样本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①乡;②县;

③省 5、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女方为初育的须年满周岁。

①23;②25 ;③30 6、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女方为再育的须

年满周岁。①23;②25;③30 7、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应当在妊娠前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

生育证。①男方;②女方;③男方或女方 8、被送达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的当事人应当到指定的金融机构缴纳社会抚养费。①县级财政部门;②乡镇人民政府财政所;③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计生办

9、已婚妇女年满周岁妊娠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①23;②25;

③30 10、生育第一个子女实行制度①行政审批;②生育证;③免费登记可以自行选择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时间。 11、

①夫妻;②妇女;③公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 12、无子女公民依法结婚后,应当在生育前到处登记,免费领取《计划生育服务手册》。①男方;②女方;③男方或女方 13、初婚的为晚婚①男年满 22 周岁、女年满 20 周岁;②男年满 25 周岁、女年满 23 周岁;③男年满 25 周岁、女年满 25 周岁 14、夫妻双方再婚前各有一个子女,均随前婚配偶,新组合家庭的,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①无子女;②有一个子女;③有两个子女 15、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对公民的生育申请及时受理、审核,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日内将审核意见和申请人的申请材料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①10;②20;③30 16、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日内对符合生育条件的发给生育证;对不符合生育条件的以书面形式告知不批准生育的理由。①5;②10;③15 日。 17、男女双方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①10;②14;③30

18、女方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日。①30;②60;

③90 19、女方晚育的,给予男方护理假日。①5;②7;③15 20、为机关、事业组织职工的,退休后加发本人标准工资百分之五的退休金(退休金为百分之百的不加发),其经费从原渠道列支。①公民;

②有两个子女的公民;③独生子女父母 21、独生子女父母为机关、事业组织职工的,退休后加发本人标准工资的退休金(退休金为 100%的不加发),其经费从原渠道列支。①1%;②5%;③10% 22、独生子女父母为企业职工的,退休时由所在单位按照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30%发给一次性养老补助。①省;②设区的市;③县 23、对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并且未收养子女的夫妻,原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待遇不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给予高出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照顾。

①五分之一;②三分之一;③二分之一 24、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执行。①可以;②可以不;③应当 25、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当事人从申请当月起至子女年满周岁止,每月领取不少于十元的奖励费。①10;②14;③18 26、机关、事业组织工作人员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从行政事业费中列支。①县级计生部门;②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③所在单位 27、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当事人从申请当月起至子女

年满14周岁止,每月领取;①50%;②70%;③100%从企业公益金中列支;△选择题答案:选择题答案:;1、②10、③19、②28、③;2、③11、①20、③29、②;3、①4、③12、③13、②21、②22、②30;5、

②14、①23、②;6、③7、②8、①9、①15、②16、②17、②;:二、判断题(答案附后)判断题(答案附后)1、少;△判断题答案:判断年满 14 周岁止,每月领取。不少于十元的奖励费。奖励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发

①50%;②70%;③100% 从企业公益金中列支。 28、企业职工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①县级计生部门;②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③所在单位 29、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民的奖励费由所在负责兑现,确有困难的,由县(市、区)财政予以适当补助。①县级计生部门;②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③所在村(居)委会 30、对不符合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由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上一年度统计公报公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基数,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按照男女双方各自的子女数分别计征社会抚养费。①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②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③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公室△选择题答案:选择题答案:

1、② 10、③ 19、② 28、③

2、③ 11、① 20、③ 29、②

3、①

4、③ 12、③ 13、② 21、② 22、② 30、①

5、② 14、① 23、②

6、③

7、②

8、①

9、① 15、② 16、② 17、② 18、② 24、③ 25、② 26、③ 27、①

:二、判断题(答案附后)判断题(答案附后) 1、少数民族可以不实行计划生育。() 2、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3、《计划生育服务手册》样本由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 4、溺婴、遗弃婴儿和违法送养子女的,不再批准其生育申请。() 5、夫妻可以自行选择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时间,应当在生育前到一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一孩生育证。() 6、《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领取的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民的奖励费由所在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或者村(居)民委员会负责兑现。() 7、独生子女父母为企业职工的,退休时由所在单位按照设区的市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百之五十发给一次性养老补助。() 8、提倡对农村自愿终生只要一个女孩的夫妻给予重奖。() 9、公民有选择避孕方法的权利。() 10、提倡已生育过子女的夫妻,选择长效避孕节育措施。() 11、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决定对当事人征收社会抚养费,向男女双方当事人中的任何一方送达征收决定书即可。() 12、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 13、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14、严禁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15、当事人未在规定

的期限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的百分之二的滞纳金。() 16、当事人应当到县级财政部门指定的金融机构或乡镇计生办缴纳社会抚养费。() 17、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必须盖有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印章。() 18、当事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社会抚养费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申请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9、女职工产假应不少于 90 天。() 20、女职工难产的,增加产假 30 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21、对夫妻一方为少数民族的,可以批准其生育第二个子女。() 22、对夫妻一方因非遗传性残疾失去劳动能力且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可以批准其生育第二个子女。() 23、对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可以批准其生育第二个子女。() 24、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有权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25、妇女上学、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 26、未婚的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不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 27、《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是山东省第 9 届人民代表大会于 2002 年 9 月 28 日通过的。()28、《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001 年 12 月 29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是过的。() 29、2002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是国家计生委发布的。() 30、当事人在一地已经被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再次被征收社会抚养费。()

△判断题答案:判断题答案: 1、×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世界级城市人口变迁过去的纽约和未来的北京

世界级城市人口变迁过去的纽约和未来的北京 众所周知,人是城市及其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础,如果能够找到人口变化的规律,那么城市及楼市的发展也就可以预见了。 纽约市是位于美国纽约州东南部大西洋沿岸的一座城市,它占据着很多“第一”和“之最”的头衔,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世界第一大经济中心,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 它拥有世界第一大的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它的地铁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快速交通系统之一…… 从各区人口增速图中可以看到1800年至今的200多年内纽约市各区人口博弈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的变动。 第一阶段(1800-1910年):区位优势、时代背景及产业革命吸引人口聚集 1.移民潮带来城市生命力 19世纪是纽约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纽约市人口激增,由1800年的7.9万人增长到了1910年的476.7万人。 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在美国东部沿海地区蓬勃开展,并于50年代掀起了工业化热潮,有力地推动了美国资本主

义大发展,推动大批欧洲人移民美国。 作为美国最大城市,纽约在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又是移民踏入美国的第一站,自然成为外来移民的聚集地,使得这一时期纽约市迎来接收移民的高峰期。 移民不仅构成了纽约市五彩缤纷的世界,也为这一时期纽约市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纽约市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2.交通革命拓展纽约商业贯通力 这一时期,纽约市所在的纽约州政府修筑了长达4000余公里的公路,将纽约市与州内的不同地区连接起来。之后又修筑了伊利运河和与之互补的伊利铁路,使纽约市的腹地得以扩展到北美著名的五大湖水域及其周围广阔富饶的农业区。 交通运输网的逐步完善,使纽约市成为了连接美国东西部地区的商业枢纽,同时为人口流入纽约市提供了交通保障。 3.产业革命提高纽约人口吸引力 纽约市完善的交通体系也促使蒸汽机被引入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纽约市制造业快速发展起来,在19世纪末纽约市已成为美国第一大制造业中心。

中国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研究

中国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研究 在过去的30多年间,中国农村人口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大幅度减缓,同时又经历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一次人口迁移,造成农村常住人口规模不断缩小,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农村人口变迁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村组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清晰的理解并预测农村人口的变化趋势,将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生育水平是影响人口自然变动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衡量指标——终身生育率和总和生育率始终是人口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终身生育率虽然能够反映真实的生育水平,但仅能体现已完成整个生育期(15~49岁)的女性的终身生育数量,这对指导现实乃至预测未来缺乏时效性。抽象的看,育龄妇女的终身生育数量与其初育年龄很可能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由于初育行为的完成时间要早于整个生育期的结束时间,利用初育年龄估计终身生育率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终身生育率的时滞期限,从而增强运用终身生育率进行长期人口预测的实际意义。迁移水平是影响人口机械变动的主要因素,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迁移是以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转移为主。普遍认为,年龄与劳动力转移概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 其隐含假定不同年代出生的劳动力具有相同的转移模式(转移概率的年龄分布形式),显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历了社会经济文化持续变化的国家,该假设并不成立。若不考虑不同出生年代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差异便对未来进行预测,则会与实际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生育水平和迁移水平估计方法的探讨及应用,进一步分析

并预测中国农村人口的变化趋势。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利用初育年龄估计终身生育率的方法。本部分内容的研究目标是确定利用初育年龄估计终身生育率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本研究利用宏观生育率统计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初育年龄与终身生育率具有高度的负相关性,利用初育年龄得到的终身生育率估计值稳定性强、精确度高;与总和生育率估计法相比,其与真实值的拟合效果更好;应用终身生育率估计值计算得到的人口出生数量与实际调查数量的偏差较小。说明,利用初育年龄估计终身生育率的方法可行,且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估计结果。研究内容二:分析并预测农村人口生育水平。本部分内容的研究目标是分析并预测农村人口生育水平。在研究内容一的基础上,本研究利用江苏、安徽、河南、湖南、四川和吉林六省农村人口整村(村民小组)抽样调查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初育年龄与终身生育数量之间的负向相关关系,并指出这种负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其他因素影响二者同时反向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育龄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初育年龄越晚、终身生育数量也会越少;育龄妇女及配偶在初育前具有外出非农就业经历的则更倾向于推迟、减少生育;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对二者的负向关系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预测结果显示,若不考虑"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影响,未来农村育龄妇女的终身生育水平将继续下降。研究内容三:劳动力转移的年龄差异,并对未来转移数量的预测。本部分内容的研究目标是完善劳动力转移决策模型,预测未来转移数量。本研究利用六省农村人口整村(村民小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

中国人口与未来发展现状

中国人口与未来发展现状 2012-06-17 自1985年实行计划生育开始,中国人口得到了控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老年人的人口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相比之下,年轻人相比之下有所减少,随着人们晚婚晚育的意识逐渐的增长,年轻人就业问题,中年人的压力降越来越大,尤其是农村偏远地方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自己不但要养活一家人,夫妻双方的2对老人,再加上还有小孩的问题,平均每个人需要养活4个人,如果正常的夫妻每月工资为4000元,这样的工资平均家庭收入每人每月也只有500,去掉正常日常开支,也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加上农民工外出打工,医疗费和消费水平,面对这样的窘境,辛辛苦苦挣到的血汗钱,也花费殆尽。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政策,提高一线工人的工资,让农民工没有歧视的融入到社会中去。 当前世界处于不稳定,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面对电子行业纷纷裁员下,中国应该加快科技的步伐,构建更加和谐的电子信息社会。各行业均应该从实际出发,从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出发,科学有序的去发展。政府工作,更应该面向每个百姓,应该把服务面向基层群众,提高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这样有助于政府积极的工作,和化解、减少政府与百姓的矛盾,提高百姓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共同营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可以在手机中增加应用程序的方式,更加合理的搭建政府与百姓心与心的沟通,让百姓有话有地方说,有倾听的对象。 建议国家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合理的改进,由原来的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改为平均一对夫妇生育1.4------1.7个孩子,这样可以控制人口的增长,不至于阶段性的就业潮,婴儿潮,和老龄潮,稳步推进,更加合理稳健的人口控制机制。当人口低于一定的数量时改为改为平均一对夫妇生育1.8------2.3个孩子,有序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资源紧张。人口问题,如果得不到更会的解决,势必在以后25-40年的时间里变得更加突出。希望尽早处理,妥善解决这些关系到中国13亿发展方向中来。 QQ:724814227

中国人口增长趋势预测

中国人口增长趋势预测 摘要 人口总数的预测对未来资源分配,划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人口预测模型结合所给数据进行人口预测,并进行模型改进结合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较理想的人口变化趋势。 第一问中,采用Logistic模型描述了人口的增长规律,通过简要的假设设置相应的预测系数 第二问中,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运用Matlab以及Excel得出人口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第三问中,通过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Matlab编程得到相关的系数x =r 万人,并判断模型的可用性。 .0 248205= 0253 m 第四问中,根据所得的模型,带入相关数值得到203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144210万人 第五问中,通过改进求解拟合参数的方法,将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改为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通过分析可知2030年可能会达到我国人口数量的峰值近似为145168万人,与国家人口预测结果基本相符合。 关键词:Logistic模型;最小二乘估计;Matlab;线性拟合

一. 问题提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对于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研究人口增长的规律。 问题一,作出适当的简化假设,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大陆人口群体增长的数学模型。 问题二,对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画出1949~2017年中国大陆人口总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问题三,对第1问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 问题四,预测2030年中国大陆的人口总数。 问题五,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二.问题分析 由于人口的增长受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第一问的模型选取应该选用能够反映阻滞作用对人口增长率的影响,使增长率r能够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而下降,基于此选择了典型的人口增长模型logistic函数,并对相应的参数进行设置。 第二问中由Matlab能够得到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 第三问中对于大数据处理要得到模型中的相应参数需要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系数估计,通过分析曲线的特点评价模型的可用性。 在第四问,根据模型带入相应的时间预测对应的人口总数。 第五问中,由分析可知,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要比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的精度要更高,因此通过观察人口增长率的曲线可以近似拟合成一次函数的现象,将估计参数的方法改为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并结合数据实际曲线,确定相应的模型参数。 三.模型的基本假设 (1)生育模式相对不变 (2)所用数据真实可靠 (3)不考虑生存空间等自然资源的制约,不考虑意外灾难等因素对人口变化的影 (4)较短的时期内的死亡率是稳定的

人口政策的调整

面对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新增劳动人口逐年降低,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严峻形势,我国长期坚持的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启动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在试点实施的过程预冷,有些地区的生育率不但未升反而持续出现负增长。该政策经过反复论证并不断调整,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全面实施两孩政策。这一政策调整不仅关注人口数量的增长,更注重人口技能、质量的增长。这将有利于优化我国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老龄化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人口政策调整蕴含的哲理。(13分) 29、参考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从我国人口变化的严峻形势出发,符合我国发展的实际,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分) (或者答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亦可)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指导人能动地改造世界。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不仅关注人口数量,更注重人口综合素质,有利于优化我国人口结构,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目标。(3分) ③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既顺应我国人口形势的变化,又注重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2分) 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体现了对真理的认识。(2分) ⑤认识具有反复性。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过程中预冷并不断调整。(2分) ⑥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在实践中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不仅关注人口数量,还注重人口技能和质量,证明了这一点。(2分)

如何控制我国大城市的人口

如何控制我国大城市的人口 人类的文明可谓就是城市的文明,大城市意味着更好的条件、更多的机会,因此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国大部分人口都想往大城市靠拢聚集,但是城市的人口过多,超过了城市的负荷就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出现,因此控制我国大城市的人口问题势在必行。 “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部分。流动人口的迁入,即机械增长是造成我国大城市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段成荣说。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6亿人,相当于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进入了大城市。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以青壮年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在不同岗位上默默付出,改善了大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为城市的有序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人口的激增也同样引发了不少问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水、电、气、热、煤等供应常年紧张;道路拥堵日益严重、公共基础设施不堪重负,一场小雨就可能造成全城拥堵;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也无法满足新增人口需求,带来许多社会矛盾;一些流动人口聚居区,居住环境恶劣,隐藏安全隐患。如何应对人口激增,已成为摆在大城市面前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人口涌入大城市,看重的是丰富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大量的优质资源等,更多的是理性选择。大学毕业后,来自很多学生就决定不回自己的老家工作,而留在大城市工作,他们相信大城市虽然竞争激烈,但是各种资源也多,软硬件条件都好,只要肯奋斗,肯定能闯出一片天地。部分大学生的这种心态也代表了很多涌向大城市打工者的真实心理。“人人都想过好生活,所以在选择工作地点时,流动人口更倾向于比较收益高的城市。”南京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黄润龙说,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大量人口涌向城市是大势所趋,而大城市有着诸多的突出优势,所以更容易吸引流动人口。更多就业机会,是外来人口最看重的,有了工作就有了生存的基础。“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大量优质资源集聚大城市,让这些地方具备了强劲的发展动力,能够提供更多的

人口分析报告

一、实验目的 为了对我国人口情况的了解,对我国其他经济、政治状况有所深刻的了解,对2009年的人口作分析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预测我国未来与现在的人口变动情况,也可以指引着我国政府提前对政策作出决定,以管理我国一切事物。 二、数据收集 通过从中国统计局网站获得2009年及以前的部分人口数据,可以就这一数据可以对中国人口作简单分析,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 三、人口分析 (一)人口结构分析 1、从1980--2009年全国人口男女比例来看,可以利用Excel 可以作出男女比例变动的曲线图如下: 我国男女比例变动趋势 46.00 47.0048.0049.0050.0051.0052.00 1980 1983 1986 1989 1992 1995 1998 2001 2004 2007 年份 比例(%) 男女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近30年来男性比例都大于女性比例,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传统思想所导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口性别比例有向着均衡的趋势发展。

2、年龄结构分析 2009年全国人口的年龄调查,对其数据的构成画出了柱状图如下: (10.00)(5.00) 0.00 5.00 10.00 人口百分比 0-9 20-29 40-4960-6980-89 年龄段 人口金子塔图 男女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年龄结构,成熟型的人口结构,并且可以通过这个图形对未来的人口结构作出预测,可能中国在过20年,人口老龄化将更加严重,因此,我国政府应提前做好防止未来因人口老龄化而带来的社会问题。 3、家庭规模分析 通过对我国家庭人口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折线图如下:

家庭规模构成图 20000 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一人户二人户三人户四人户五人户六人户七人户八人户九人户十人户及以上 规模 户数 家庭户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目前以家庭为单位生活的规模情况,大多数是以三人户为主,还有二人户和四人户居多,因此可以判断中国现在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两个子女其次,两个老人和未育子女夫妇的也居多,这间接地反映了我国20年前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效果现在明显凸现了。 (二)受教育程度分析 从2009年的人口数据来看,对我国居民的文化教育程度可以作出饼图如下: 文化教育程度分布图 初 中42% 大专及以上 7% 未上过学7% 小 学30% 高 中 14%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围绕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展开。人口问题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它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要综合地全方位地解决的人口问题。教材首先通过一则新闻报道,引入计划生育政策这一主题。随后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阐述了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及其意义,最后列举了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成就,进一步论证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2-2 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了解世界和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及图表的能力,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解社会问题,关注社会问题,树立人口忧患意识。三、教学重点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及其意义 四.教学难点计划生育政策的理由及其意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穿插学生探究。 六、教学时数 1课时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八.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 调查自己的家庭生活情况 新课导入 (资料分析) 1995年中国内地第12亿个小公民在北京市妇产医院出生。直到10年后2005年1月6日,中国内地的第13亿个小公民才出生,他整整比预计的迟来了4年。” (提问)13亿人口的来临为什么会比预计的整整推迟了4年? 新课教学 一、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人口过多,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使我国原本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 (2)遭到破坏的资源和环境,反过来又会威胁人的生存与发展 2地位:

2019年人口增长的预测.doc

人口增长的预测 关键字:人口数平衡点方程模型运动预测曲线稳定增长人口 一题目: 请在人口增长的简单模型的基础上。 " (1)找到现有的描述人口增长,与控制人口增长的模型; " (2)深入分析现有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验证; " (3)选择一个你们认为较好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未来20年的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人口作出有关预测; " (4)就人口增长模型给报刊写一篇文章,对控制人口的策略进行论述。 二摘要: 本次建模是依照已知普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进行预测。首先假设人口增长符合Logistic模型,即引入常数,用来表示自然环境条件所能容许的最大人口数。并假设净增长率为,即净增长率随着人口数N(t)增长而减小,当N(t) 时,净增长率趋于零。按照这个假设,。用参数=3.0,r=0.0386, =1908, =14.5。画出N=N(t)的图像,作为人口增长模型的一种近似。 做微分方程解的定性分析,求出N=N(t)的驻点和拐点,按照函数作图方法列出定性分析表,作出相轨迹的运动图。当初始人口<时,方程的解单调递增到地趋向,这意味着如果使用Logistic模型描述人口增长,则人口发展地总趋势是渐增到最大人口数,因此可作为人口的预测值,也称谓平衡点。 用导数做稳定分析,为判断平衡点是否为稳定,可在平面上绘制f(x)的图象,然后像函数绘图那样,用导数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图看出人口数N(t)按时间是递增的,当人口数未达到饱和状态的时候,将逐渐地趋向,这意味着是稳定的平衡点。按该模型,未来人口的数量将随着时间的演化,从初始状态出发达到极限状态,这样就给出了人口的未来预测。 三问题的提出 1.Malthus模型 英国统计学家Malthus(1766-1834)发现人口增长率是一个常数。设t时刻人口为N(t),因为人口总数很大,可近似把N(t)当作连续变量处理。Malthus的假设是:在人口的自然增长过程中,净相对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是常数,即单位时间内人口的增长量与人口总数成正比。根据这个假设有: , (1.1)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可分离变量方程,用符号微分方程求解器desolve容易求得方程的解为:如果人口的增长符合Malthus的模型,则意味着人口数量呈指数级数增长,最终结果是人口爆炸。 2.Logistic模型 1938年,荷兰生物数学家Verhulst引入常数,用来表示自然环境条件所能容许的最大人口数。并假设净增长率为,即净增长率随着人口数N(t)增长而减小,当N(t) 时,净增长率趋于零。按照这个假设(1.1)式可改为: ,(2.1) 上述方程为可分离变量方程,可直接求解。也可用符号微分方程解题器求它的解: N=dsolve(’DN=r*(1-N/Nm)*N’,’N(t0)=N0’) N=Nm/(1+exp(-r*t)*exp(t0*r)*(Nm-N0)/N0) 化简后得: 四利用数学模型对中国人口的预测

上海人口变化及结构变化分析

历年上海市人口数目变化情况(参考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一、人口性别 1、常住人口性别比微升 上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2301.92万常住人口中,男性1185.4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 %;女性1116.43万人,占48.5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19,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相比,上升0.51。其中,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18.7,比“五普”时下降11.27个百分点。 2、婴幼儿性别比上升 “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0-3岁婴幼儿性别比为113.71 ,比“五普”上升3.23 ,且0-3岁年龄段每岁组的性别比均高于“五普”。其中,外来常住人口0-3岁组婴幼儿性别比为126.13,比常住人口高12.42 ,而户籍常住人口0-3岁组婴幼儿性别比为106.09(见图1)。显然,外来常住人口婴幼儿的性别比偏高,拉升了全市0-3岁组人口的性别比。 图1 上海0-3岁组婴幼儿年龄性别比 3、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下降 “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男性占52%,女性占48%,性别比为108.41,比“五普”时下降2.06。其中,户籍常住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为101.43,比“五普”时下降3.96;外来常住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为117.47,比“五普”下降13.31(见图2)。10年来,外省市女性大量流入,拉低了上海的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 图2 上海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 4、老年人口性别比提高 由于老年女性人数高于男性,所以上海老年人口性别比低于100。“六普”资料显示,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和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均高于“五普”,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91.7,比“五普”

怎样看待我国的人口政策

阳健伟:23号 我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的人口政策内容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其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实现人口的增长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 1、主要的根本的本质的原因:中国人口多低子薄,生产力水平不高,人均 资源占有率低。 2、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国民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如果按照之前的自由 政策,那么,以后咱们国家的人口会无限度地增长,与人口无限增长的趋势相比,经济的发展跟不上,保障不了人们的生活,而且由此带来的教育,住房,就业,福利等等问题一。 3、因为中国人口年龄比例成金字塔形状,计划生育也许可以避免某一阶段人 口过多,导致城市拥挤。 4、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医疗条件改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人口膨胀迅速。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5、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 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的选择。实行计划生育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规律的必然要求。.实行计划生育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四化建设的 需要。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人口素质,保护母亲的健康。 3、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1、国家推进计划生育实现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实行计划生育,可以对我国人口的结构进行调整,改变不合理的人口结构, 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发展。 3、.实行计划生育一方面可以少生育子女而耽误的精力,可以有更多的学习、 工作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劳动中去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4、有利于国家加速资金积累。实行计划生育,使国家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减 少,从而加速资金积累。

人口控制与预测

中图分类号: O141.4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申请学士学位) 论文题目数学在人口预测与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 2012年x月xx日

学号:2010220268 论文答辩日期:2012年x月xx日 指导教师:(签字)

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xxxx年x月xx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1. 绪论 (1) 2. 人口预测 1 2.1 模型假设 1 2.2人口增长预测问题的自限模型的构造 (1) 2.3人口增长预测问题的自限模型的求解 2 2.4人口增长预测问题的自限模型的评价 3 3. 人口发展方程模型 (3) 4. 生育率和生育模式 4 5.人口指数 (6) 5.1 人口总数 6 5.2平均年龄 6 5.3平均寿命 6 5.4老龄化指数 7 5.5 依赖性指数 7 6.人口模型 (7) 6.1 模型的建立 7 6.2 人口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 8 7.人口控制 (9) 7.1 离散控制模型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数学在人口预测与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利用自限模型预测滁州市2012——2015年人口数将依次缓慢增加,2013年将突破一千万大 关,并在未来10年人口净增长不会超过一百万人。 关键词:人口增长率;自限模型;预测 中图分类号:0141.4 Mathematics in population prediction and control based on Chuzhou s population growth forecasts By using the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ssue of , Chuzhou s population between 2012 to 2015 will be followed by the self-limited models, we predict the , slow population increase. It will be exceed 10 million in 2013 and will not exceed a net increase of one million in the next 10 years. Key words: Population growth rate; Self-limiting model; Forecasting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 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背景原因: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奋斗目标,而这样的奋斗目标又是同人均1000美元的追求相联系的。1980年9月, 《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

人口控制论的创始人

人口控制论的创始人——宋健宋健(1937-?)著名科学家,控制论科学家和航天工程专家, 人口控制论的创始人,山东荣成人。 宋健曾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前苏联莫斯科包曼工学院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他曾任国家科委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7年在苏联留学的宋健拜见控制论科学家费德包姆教授,在 他的指导下,耸肩出色的完成了当时在控制论科学实验中具有重要 意义的研究工作,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费德包姆教授赞叹的说:“宋健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奋斗精神,中国的前途无量。”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宋健的支持下,我国完成了第一代防空导弹的 设计,制造,试验和生产。八十年代初他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通 信卫星的发射飞行控制实验。以其渊博的天文知识和控制方面的造诣,直接领导了飞行控制专家组,成功完成了卫星的轨道转移,同 步定点和天线锁定等过程,开创了中国发射同步卫星的新篇章。 面对经济的快速增长宋健深切的感到,中国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的挑战,必须有自然科学界的参与,才能得到解决。 他开始研究中国的人口控制问题,不久便把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方 法成功的应用到了人口学这门本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学科之中,创 建了人口控制论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引起世界人口学界的强烈反响。 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搞行政宋健的成功重要取决于勤奋。他数十年如一日坚忍不拔的工作和学习。他克己奉公一丝不苟,每天工作到 凌晨两三点。在完成当日公务后,开始他的控制论和系统论方面的 研究一直带清晨在休息,上午却照常上班。虽然他工作繁忙而紧张,但生活很有节奏。他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活力。作为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宋健曾领导和主持了中国反弹道导弹武器的研究,为发展中国导弹技术和航天工程技术做出重要贡献;他是人口控制论的创始人;在理论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早最优控制理论和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理 论方面,解决了双控制非线性系统最优控制和三角空间中最优控制 的设计问题,为我国系统控制和人口控制做出了杰出贡献。宋健自 20世纪50年代担任行政工作以来,先后发表科学论文160余篇, 科技著作10余种。著有《工程控制论》、《人口控制论》、《中国

中国人口质量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人口质量的现状和和对策 摘要:人口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我国人口质政策在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同时,也在努力提高人口素质。这其中,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受教育水平出生人口质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正文: 一,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的相互关系 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是人口范畴的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个是量的方面一,个是质的方面。二者既相互区别又有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之间首先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任何时代的人口数量都是具有一定的质的数量离开一定的人口质量或者说没有人口质量的人口数量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任何时代的人口质量都是具有一定的人口数量的人口质量离开一定的人口数量或者说没有人口数量的人口质量也是不存在的。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之间的关系又表现为互相制约的关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和人口质量的高低常常是互相制约的人口数量的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甚至会阻碍人口质量的正常发展。因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不利于身体素质和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反之如果控制和调整人口数量使其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必然有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人口质量低下不利于控制和调整人口数量,难以使人口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反之人口质量的不断提高。必然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使它能够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一句话,控制人口数量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前提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表现为互相转化互相替代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看在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家庭的收入资源为既定时,如果它的生育抉择倾向于增加孩子数量时能用于提高孩子素质的资源必然相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数量的增加替代了质量的提高反之如果家庭的生育抉择倾向于提高孩子素质时能用于增加孩子数量的资源必然相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质量的提高替代了数量的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力在数量上的需求相对减少而在质量上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竞争原则的推动下。宏观上存在着促使家庭的生育抉择有以孩子质量替代孩子数量的趋势。 二,人口素质概述 1.人口素质的定义 人口素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日本人口问题审议会1971年对人口素质的定义是:作为集团的人的遗传的素质形质性格智能或教育程度等各种属性,换句话说是对肉体的精神的以及社会的能源的状态等的机能侧面的各种性质的综合。前苏联学者瓦连捷伊等人的定义是:表现人口本质人口特殊性和人口规定性的那些本质特征的总和。人口质量就是使人们的劳动能力同它赖以运用起来并发挥出来的客观条件相适应并把这种适应关系保持下去的一种方式,它包括整整一套表明人口及其最重要部分劳动适龄人口的特征,这些特征指的是人口教育水平人口职业构成人口社会构成人口变动以及多民族国家中通晓一种或几种民族语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说课讲解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 史概述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史概述人口政策,从其狭义的角度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这种态度,或者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增长,或者限制生育,以减缓人口增长。在限制生育中,政府还要规定具体的限制要求,这种要求,往往与我们所追求的人口总量目标相联系。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政策的演变历史,大体上可划分为3大阶段为鼓励生育阶段、生育政策酝酿转变(含反复)阶段和推行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一、阶段时期 ㈠、鼓励生育政策阶段: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 ㈡、政策转变酝酿阶段:1954~1959年:政策转变酝酿,上层思想反复。 ㈢、实施限制生育政策阶段: 1960~1970年: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但没有全面开展。 1971~1979年: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相当于“二胎化”)。 1980~1984年:生育政策紧缩,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 1984~1991年:在农村实行“一孩半”政策,但在城市继续实行“一胎化”政策。 1991年至今: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揭示生育政策演变的历程,是为了运用科学历史主义的方法进行梳理和评价过去,以史为鉴,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免蹈覆辙,指导未来。一句话,就是为未来中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服务。 1、“晚、稀、少”政策创造了生育率下降奇迹的第一个十年。 从1970年到1979年的整个70年代,全国城乡推行的“晚、稀、少”政策,允许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数是最多两个。1971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指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一般城市人口增长率要降到千分之十以下,农村要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上,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此后在各地的宣传中出现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可以说,七十年代的计划生育相当于“二胎化”。由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有理有度,所以经过宣传教育与热忱服务,易受到大多数群众的普遍理解与拥护。加之,适宜的奖罚措施,使“早、密、多”传统落后的生育模式,时过不久便初步形成了“晚、稀、少”式的生育控制模式,最终跻身到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2、紧缩政策导致生育率大幅反弹与完善政策抑制反弹的第二个十年。 1981~198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回升为2.63和2.86,第一、二孩出生间隔超常地缩短为2.2年,出生率回升为20.91‰和22.61‰, 1980年至1984年初推行的紧缩政策,不仅导致了生育水平急剧回升,而且还使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多于1986年到来。可见,80年代是紧缩政策酿成欲速则不达之果,是导致人口控制能力大幅滑坡,与完善政策尽最大努力抑制滑坡的十年。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答: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答:其主要内容有: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答:休息7天33、你认为输卵管结扎应休息几天?答;要落实什么制度?答:一票否决44、人口与计划生育;54、《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公民的晚婚晚育,可;1、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答:计划生育工作的“两个转 1、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什么是计划生育?答:计划生育就是对人口再生产过程进行有计划调节,做到计划地生育子女。 3、什么是计划生育“三有利”?答: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2010年我国人口要控制在几亿以内?答:14亿以内 5、1982年,在什么报告中正式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答:中共十二大 6、计划生育工作的“两个转变”是指什么?答:计划生育工作的“两个转变”是指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由仅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从社会制约机制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 7、什么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三不变”?答:“三不变”即坚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变,既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不变,党政一把手亲自、负总责不变。 8 、什么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三为主”方针?答:“三为主”方针即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方针。 9、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各有关

部门要齐抓共管、共同协作,有关部门主要是指哪些部门?答:公安、工商、建委、人事、劳动、交通、民政、卫生、乡镇企业。 10、人口发展必须与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相适应,同什么相协调? 答: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 11、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的特征是什么?答: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12、50年初一场围绕人口问题的争论中,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文章是什么?作者是谁?答:《新人口论》,马寅初。 13、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是计生整体工作一项什么措施?答:抓根治本 14、目前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是什么?答:即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 15、什么是“三三三二一”的计划生育工作思路?答: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推行“三结合”、实行“两个转变”、达到一个目标。 16、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什么?表现在哪几个问题上? 答: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就业、青少年教育、城市交通、住房。 17、目前人口总数居世界前七位的是哪几个国家?答: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巴西、日本。 18、我国基本国情现状如何?答: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资源相对缺乏、人口文化水平相对偏低。 19、妊娠妇女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后终止妊娠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作何处置?答: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根据不同情况,推迟安排其第一胎生育,或不再安排照顾第二胎生育。 20、对计生专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精干高效。 21、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