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价格-小故事大道理_哲理小故事_市场营销哲理小故事
价格战的五个经典故事

价
王 祖 远
一
争 _ i | 苣
件商品本来可值一元钱 , 却定价 09 .9元。这样 , 给
幅。又问印度人愿卖多少?还是 2 O美元。画商出口说 。 5 三幅与一 幅画能一样价钱吗?那位印度人说你买不买吧 , 反正就这一幅了 , 于是把这幅画的 卖价不 断提高 , 后竟 最
了启发 。于是就创 出了“ 海鲜美食周” 的点子 , 每天有一款
又烧掉其 中一 幅 , 画商 只好乞 求道 , 可千万别烧到最后一 海鲜是特价的 , 售价远远低于同行的价格 。当时基围虾的
I 市场研究一 09 5 20 —
市 i j j 场 鲁 铺
市 价 场 格为2 克3元, 们 1元。 所 这一 5 8 他 降 8 木由 料, o
招果然成功 。很多 食客就冲着那一 款特价海鲜走进 了南 海渔村大 门。 氏价格他们原来是准备亏本 的 , 但由于吃 的人多 , 每月销出 4 0 0 o公斤 基围虾 , 结果他们不但 没亏 ,
兵战还是商战 , 把力量 指向对方意料不到 、 来不 及救急地 方, 极有希望获胜。 2 0世纪 7 0年代 的香港 ,大降价”的彩旗挂满街头 , “ “ 七折 ”“ 、八扣 ” 的标签俯 拾即是。被招引来的顾客却很少 破费 , 市场很不景气 。可是 , 开业 不久 、 专营领带的金利来 有限公 司 , 董事长 曾宪梓 的谋划下 , 在 竟反其 道而 行 , 提
当时其他画的价 格都在 10美元到 lO美元之间 . o 5 而 印度人这幅画的卖价最 高。这位印度人所 以采 用烧掉两 幅画 , 以吸引那位 画商的策略 , 是因为他知道 自己卖 的三 幅画 出自名画家之 手 , 掉 了两幅 , 烧 仅留一 幅 , 反而物 以
营销哲理的小故事

营销哲理的小故事从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
现在在曼哈顿岛上,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人有钱,中国人能救全世界。
我从纽约回北京时,临上飞机前,遇到一咖啡厅,进去买几瓶水。
售货的小伙子说:你们是中国人,真好,你们有钱,世界等你们来拯救呢。
我说:这次买水已经花了10元钱了。
我想,他们都认为中国人有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幻想着中国是世界的大救星。
等我下飞机走出首都机场,在去停车场的电梯上听到了一段对话。
一位做煤炭运输的说,煤炭的运价从130元/吨降到了40元/吨,还没有煤炭可运。
另一位说:去年我们公司赚了240万元,今年差不多亏240万元。
这就是美国人幻想的大救星———中国的市场和经济真实情况。
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总是质量小的绕着质量大的转。
在经济体上中国是地球,美国就是太阳。
美国出了问题,中国不可能不被波及,更不可能美国绕着中国转,中国还没有这么大的实力。
在国内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国的城市是地球的话,中国的农村就是月亮。
城市的经济和市场出了问题不可能靠农村来救,就如同太阳地球不会绕着月亮转一样。
一定不能过分乐观,要把困难想足。
解决困难的办法是什么?几乎全世界的政府都去拿钱救市,每个政府拿出的钱都是天文数字。
但是,从古到今任何政府都不会创造一分钱的社会财富,也不会缴纳一分钱的税。
社会财富和财政、税收的增加都是靠企业、靠劳动者创造的。
政府花的钱从哪里来?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发国债,向别人、别的国家去借。
另一条路是印发钱,现在科技发达了,无纸化都不用印刷了,只要央行行长说发多少就是多少,造成的结果只能是通货膨胀,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正如巴菲特在前天给《纽约时报》的文章中所说的:“今天,拥有现金是一项可怕的长期资产,没有任何回报且肯定会贬值。
”美国情况如此,中国情况也不例外。
在这种情况,我们的出路是什么?要面向中国市场,不要再把市场定位在为世界500强服务,为世界超级品牌服务。
营销哲理小故事

营销哲理小故事这是一个规模很小的食品公司,生产资金只有十几万。
但老总却很有信心,在单位的文化墙上写着要做这座城市辣酱第一品牌的豪言壮语,时刻激励着员工的信心。
辣酱上市之前,老总寻思着给辣酱做宣传广告。
他本来想在这座城市某个热闹的街头租一个超大的、显眼的广告牌,标上他们的产品,让所有从这里走过的人一下子都能注意它,并从此认识他们的辣酱。
但当他联系广告公司时,他发现市中心的广告空间价格比他想象的要高得多,他的小企业负担不起天价的广告费。
可是他并没有失望,而是不停地到处打探,试图能发掘出哪里有便宜而且实惠的广告位置。
经过反复寻找,他终于看好一个城门路口的广告牌。
那里是一个十字路口,车辆川流不息,但有一点遗憾就是,路人行色匆匆,眼睛只顾盯着红绿灯和疾驶的车辆。
在这里做广告很难保证有很好的效果。
打探了一下价格,几万元。
老总却很满意,于是就租了下来。
员工们纷纷质疑老板的举动,但老板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好像一切都准备好了。
旧广告很快撤下来,员工们以为第二天就能看到他们的辣酱广告了。
然而,第二天,员工们看到广告牌上根本就没有他们的辣酱广告,上面赫然写着:“好位置,当然只等贵客。
此广告招租88万/全年。
”天啊,这个价格应该是这个城市最贵的广告空间了。
高价招牌的影响似乎毫无疑问。
每一个路过这里的人似乎都在无意中停下来看一眼。
口口相传,渐渐地,许多人知道,在这个十字路口有一个不合理的昂贵的广告空间,甚至当地报纸也非常关注它一个月后,“爽口”牌辣酱的广告登了上去。
辣椒酱厂的员工终于理解了老板的计划,并对其表示赞赏。
辣椒酱市场迅速开放,因为“88万/年”的广告价格早已家喻户晓。
“清新”牌辣椒酱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知名品牌。
老总把原先的口号擦去,换成了要做中国第一品牌的口号。
一位员工问他:“我们还不是这个城市的第一品牌,为什么要换呢?”老总意味深长地回答说:“价值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得以体现,但价值的标尺却永远在别人手中。
别人永远不会赋予你理想的价值,你必须自己主动去做一块招牌,适当地放大自己的价值!”。
讨价还价-小故事大道理_哲理小故事_市场营销哲理小故事

讨价还价-小故事大道理_哲理小故事_市场营销哲理
小故事
犹太水果商人德里恩是做橙子批发生意的,他很会挑别人的毛病,有一次他去一家果园里采购,开始了他的精彩表演。
“这怎么卖?”
“500克90美分。
”
“整筐卖多少钱?”
“零买不卖,整筐500克90美分。
”
卖主仍然坚持着他的主张。
德里恩并不急着还价,他慢慢地打开筐盖,拿起一个橙子在手里仔细端详着,然后不紧不慢地说:“个头还算大,但颜色不够红,这样上市卖不出好价钱的。
”接着伸手往筐里掏,不一会儿工夫就摸出了一个个头小的橙子:“老板,您这一筐,表面是大的,筐底可藏着不少小的,这应该怎么算呢?”
他边说边继续在筐里摸着,一会儿,又摸出一个破损的橙子:“看!这里还有破损的地方。
您这橙子既不够大,又不够红,有的还有伤,无论如何算不上一级,勉强算二级就不错了。
”
这时,卖主沉不住气了,说话也和气了:“您真的想要吗?好吧,那就开个价吧。
”
“您一年到头也不容易,给您70美分吧。
”
“这也太低了……”卖主有点着急,“您再加点吧,我就指望这些橙子过日子哩。
”
1 / 2
“好吧,看您也是个不错的人,交个朋友吧,75美分,我全要了。
”
双方终于成交了。
小故事大道理:聪明的商人善于从细节中找出漏洞,在漏洞中寻求突破口,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2 / 2。
励志故事及感悟——价格竞争是最低级的竞争

励志故事及感悟——价格竞争是最低级的竞争【故事】有一对夫妻一天晚上翻阅杂志,看到一个广告的背景图是一只古玩钟。
妻子评论道:这是不是你见过的最漂亮的钟?摆在咱们家客厅里是不是显得美极了?丈夫答道:确实美极了,我不知道得花多少钱,广告上没有标价。
他们决定一起去古董店寻找那只钟。
俩人都同意,找到后只要不超过500美元就买回来。
他们寻了三个月最后终于在一家古董行见到了这只钟。
就是这只!妻子高兴得叫了起来。
对了,就是它!丈夫道,不过记住,不能超过500美元。
他们走进商店,哎呀,妻子低声道,钟上的标价是750美元。
算了,我们还是回去吧。
我们说好了不超过500美元,还记得吗?我记得,丈夫道不过我们可以试一试看他少一点会不会卖,我们都已经找了这么久了。
他俩商量了一下,决定由丈夫任谈判代表进行谈判,虽然用500元买下这只钟的希望很小,他们还是想试一下。
他鼓起勇气,对钟表售货员说,我看到你们这里有一只小钟要卖,我看到它的定价,我还看到它上面有许多尘土,给他增添了古董的气氛。
既然勇气已经鼓起了,他接着说:我告诉你我想干什么吧,我想给你的钟出个价,只出一个价。
我肯定这会使你吃惊,你准备好了吗?他停下来看看效果哎,我给你250美元。
钟表售货员眼都没有眨一下,给你,卖了!真的?妻子有点喜出望外。
当然是真的。
就这样,他们顺利地把这个钟买到了。
但在回来的路上,丈夫突然觉得不太对头:我多傻!我应该给这家伙出150美元。
这只钟不会有什么毛病吧,这只钟拿起来确实很轻,我的力气并不大呀,肯定里面的零件少了。
他的妻子这样说。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把它摆到了家里的客厅,看上去美极了,似乎走得也不错,但是他和他的妻子总觉得不放心。
等他们退休后,俩人每晚都要起来三次,为什么要起来?因为他们断定自己没有听到钟声。
这样日日夜夜的不安,他们的身体很快就垮了,并且患了高血压,其原因就是那个钟表售货员居然以250美元把那只钟卖给了他们。
【感悟】折扣促销是一种最为普遍的促销手段,然而,如果运用得不好可能会适得其反。
大一下经济学知识点小故事

大一下经济学知识点小故事在大一下的经济学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有时候听起来很抽象,但通过小故事来解释,往往能让人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下面我将分享几个经济学知识点的小故事,让大家感受一下这门学科的趣味性。
1. 供求关系与市场价格故事是关于一个小城镇的柠檬贩卖摊主的。
这个摊主每天卖柠檬,如果柠檬数量多而顾客少,他就会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而如果柠檬数量少而顾客多,他就会提高价格来赚更多的利润。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理解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的形成。
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供给小于需求时,价格上升。
这个故事还可以引申出供给和需求曲线的概念,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场的运作机制。
2. 机会成本与决策故事是关于一个大学生的。
这个大学生每天都面临着很多选择,比如要不要去参加社团活动,要不要花时间做兼职等等。
但是他发现,每个选择都有机会成本,就是选择某个行动就得放弃其他行动所带来的收益。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
在做决策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所选择行动的机会成本,并且权衡利益和代价。
这个故事还可以引申出边际效应的概念,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每个决策带来的影响。
3. 价格歧视与利润最大化故事是关于一个电影院的。
这个电影院发现,不同群体的人对于电影票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
于是,他们决定制定不同的票价,比如学生票、老年人票等等,以最大化利润。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价格歧视的概念。
价格歧视是利用不同群体的需求弹性差异,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取最大利润。
这个故事还可以引申出垄断市场的概念和市场结构的研究,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究市场的运作方式。
4. 外部性与公共政策故事是关于一个农民和一名工业企业的。
这个工业企业的排放污染物对农民的农作物造成了损害,而农民对此无能为力。
于是,政府介入,制定相关政策来约束工业企业的排放,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理解到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活动对不直接参与该活动的人或企业造成的影响。
营销哲理小故事及感悟精选

营销哲理小故事及感悟精选收入可以以其他形式出现,其中最令人愉快的是顾客脸上出现满意的微笑,这比什么都值得,因为它意味着他的再次光顾,甚至可能带个朋友来。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营销哲理小故事及感悟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营销哲理小故事及感悟精选篇一:报废的电缆美国穿越大西洋底的一根电报电缆因破损需要更换,一位不起眼的珠宝店老板买下了这根报废的电缆。
很多人都为老板的举动而吃惊,认为他一定是疯了。
这个老板雇人将电缆剪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然后在上面装饰一番,当作纪念品出售。
结果,人们得知是曾埋在大西洋底的纪念物,纷纷蜂拥而至,前来购买。
这个老板很快就大赚了一大笔。
感悟:财富就装在你的脑子里,只要你肯去发掘,它便会像泉水一样的不停地涌出来。
营销哲理小故事及感悟精选篇二:上当的买卖一个人花大钱买了一片土地,却发现自己上当了,自己买了一片毫无生机的土地。
原来这片土地上只适合胡杨树和蝎子的生长。
经过一番懊悔后,他痛定思痛,决心把这片土地改变。
于是他着眼于这里到处都是的蝎子,这是最有利的条件。
多年后,这里成为全国最大最著名的养蝎基地,同时拥有专门加工提取蝎毒和生产蝎子罐头的工厂。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感悟:任何人都不具备完全理想的条件和资源,我们唯一能够抓住的就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
把眼前的不利因素巧妙地转化为有利因素,甚至把缺陷也做成“特点”。
成功,其实很简单。
营销哲理小故事及感悟精选篇三:比价格犹太商人沙米尔,移民到澳大利亚经商。
到了墨尔本,他就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开了一家食品店。
而和他相对的,是一个叫安东尼的意大利人开的食品店。
于是,两家食品店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安东尼眼看新的竞争对手出现,感到很恐慌,他沉思了很久,只有用降价这一招了,便在自家门前立了一块木板,上面写道:“火腿,每磅只卖5 毛钱。
”不想沙米尔也马上在店门前立起木板,上面写道:“每磅4 毛钱。
”安东尼见沙米尔如此,一赌气,立即将价格改为:“火腿,每磅只卖3 毛5 分钱。
从价格到质量哲理故事

从价格到质量哲理故事引言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通过价格来判断商品的质量。
便宜的东西往往被视为质量低劣,而昂贵的东西则被认为是高品质的象征。
然而,这种以价格来判断质量的观念并不总是准确的。
本文将通过几个哲理故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质量的本质,并提醒我们在购买商品时不要仅仅以价格来衡量。
故事一:渔夫和贵宾从前,有一位富有的贵宾来到一个小渔村度假。
他看到一位渔夫捕捞了一篮新鲜的鱼,心生欣赏之情。
他决定买下全部鱼,不惜重金地购买。
然而,渔夫却坚持不肯卖给贵宾,他说:“这些鱼是我刚刚捕捞到的,非常新鲜。
如果您坚持要买,我可以将它们捐献给贫困人家,而不是出售给您。
”贵宾深感意外,他认为这些新鲜的鱼是如此难得,应该是贵重的。
渔夫的坚持让贵宾思考了许多。
他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即使价格高昂,但如果失去了其他价值,那么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质量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价格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故事二:卖布匹的商人从前,有一位卖布匹的商人。
他以价格低廉而著称,经常有人慕名而来购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客们渐渐发现,这些廉价的布匹质量很差,容易破损。
有一天,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来到了这位商人的店铺。
将军说:“我需要一些坚固耐用的布匹,我不在乎价格。
”商人灵机一动,他决定给将军提供好质量的布匹,并以合理的价格出售。
将军很满意,他认为这位商人提供的布匹是他买过的最好的。
他对商人说:“你的布匹是如此高品质,我愿意为它支付更高的价格。
”商人微笑着说:“将军,我必须向您坦白,这些布匹的成本并不比我之前卖的那些廉价布匹高,但它们的质量却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价格并不总是反映质量。
在购买商品时,我们应该看重质量而不仅仅是价格。
故事三:玫瑰品种的选择一个园艺爱好者决定在自己的花园中种植玫瑰。
他到花市上看到了两种玫瑰品种,一种价格低廉,一种价格昂贵。
他思考了很久,最终决定购买了价格昂贵的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价格-小故事大道理_哲理小故事_市场营销哲理小
故事
犹太商人沙米尔,移民到澳大利亚经商。
到了墨尔本,他就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开了一家食品店。
而和他相对的,是一个叫安东尼的意大利人开的食品店。
于是,两家食品店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安东尼眼看新的竞争对手出现,感到很恐慌,他沉思了很久,只有用降价这一招了,便在自家门前立了一块木板,上面写道:“火腿,每磅只卖5毛钱。
”
不想沙米尔也马上在店门前立起木板,上面写道:“每磅4毛钱。
”
安东尼见沙米尔如此,一赌气,立即将价格改为:“火腿,每磅只卖3毛5分钱。
”这样一来,价格已降到了成本以下。
想不到,沙米尔更离谱,把价钱改写成:“每磅只卖3毛钱。
”
几天下来,安东尼有点沉不住气了。
他气冲冲地跑到沙米尔的
店里,以经商老手的口气大吼道:“小子,有你这样卖火腿的吗?这样疯狂地降价,知道会引来什么后果吗?咱俩都得破产!”
沙米尔却笑了:“什么‘咱俩’呀!我看只有你会破产。
板子上写的三毛钱一磅,连我都不知道是指什么东西哩!我的食品店压根儿就没有什么火腿呀。
”
安东尼这才发觉自己上了大当,知道遇上了真正的竞争对手,他禁不住叫苦连天。
小故事大道理:竞争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智慧的人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