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传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分布式光纤技术原理

合集下载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原理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原理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原理一、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原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or,DOFS)是一种新型传感技术,它利用光纤原理监测、测量被测目标的参数。

传感器通过植入光纤改变或分析光纤内传播的光脉冲,根据数学模型和算法从光脉冲的改变中分析出被测参数,从而达到监测或测量的目的。

传统的光纤传感器主要分为单点检测和分布式传感两类。

单点检测只能检测光纤段的一点,而分布式传感则可以同时监测整个光纤段的参数,如压力、温度、振动等。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主要有两种:光纤Brillouin散射传感器(Fiber Brillouin Scattering Sensor)和光纤Raman散射传感器(Fiber Raman Scattering Sensor)。

1. 光纤Brillouin散射传感器光纤Brillouin散射传感器是利用光纤内固有的acoustic-optic 效应(Brillouin散射)来测量光纤内部的物理参数,如压力、温度、拉力等。

光纤Brillouin散射是指一束光线入射至光纤材料或结构中,由于光纤材料的内部固有声子和光子的相互作用,使得光子的波长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即光子的波长会发生一个内部固有的 Brillouin 光谱线,里面包含着光纤的特征参数,例如压力、拉力、温度等。

2. 光纤Raman散射传感器光纤Raman散射传感器是基于光纤Raman散射原理,利用激光激发出的光纤中的能量状态的微小变化来测量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拉力等。

光纤Raman散射(Fiber Raman Scattering)是指一束激光入射至光纤中,由于光子和光纤中的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使得激光光子中的能量状态发生微小的变化,从而产生一条Raman光谱线。

里面包含着光纤的特征参数,如温度、压力、拉力等。

二、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用于: 1. 架构监测:可为大型结构物提供细节的分布式监测,如桥梁、建筑物等;2. 海洋和河流监测:可以实现实时的海洋流速和河流溯源的监测;3. 地质监测:可以检测地表或地下的地质变化,如地震、地质构造变化等;4. 军事和安全监控:可以检测活动的物体,如坦克、舰船等;5. 工厂设备监控:可以实现机器的实时监控,如机床、发动机等。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元件的传感器,其原理基于光的传输和传导特性。

由于光纤具有高强度、高精度、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纤传感器的原理以及常见的分类。

一、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光纤传感器是通过利用光的传输和传导特性来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或检测。

其原理基于光在光纤中传播的特性,通过引入测量介质或改变光纤本身的物理性质,来实现对所测量量的感应和转换。

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光纤内部光的传输和光的检测与测量。

光纤中的光通过全反射现象在光纤内部传输,当外界环境或测量介质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光的入射角度或传播路径的改变。

这样,光的特性变化就能被传感器感受到,并通过光的检测与测量来转换成电信号或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二、光纤传感器的分类1. 根据测量原理分类- 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干涉原理测量物理量的变化,如干涉型位移传感器、干涉型应力传感器等。

- 散射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光的散射现象测量介质的物理性质,如散射型温度传感器、散射型液位传感器等。

- 吸收型光纤传感器:利用介质对光的吸收特性测量物理量的变化,如吸收型浓度传感器、吸收型压力传感器等。

2. 根据传感原理分类- 光纤光栅传感器:利用光栅的周期性结构产生的光波反射、衍射或干涉现象进行测量,如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等。

- 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在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根据测量的物理量分类- 光纤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介质对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来对温度进行测量。

- 光纤压力传感器:通过测量介质对光的压力和扭转特性来对压力进行测量。

- 光纤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光纤长度的变化来对位移进行测量。

三、光纤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光纤传感器由于其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抗干扰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1. 工业自动化:光纤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常用于测量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可以实现对工业过程的监测与控制。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分类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分类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分类一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原理光的传播有一种叫做闪射现象。

闪射:当光束通过不均匀媒质时,部分光束将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从侧向也可以看到光的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然后光的散射可以分成弹性散射跟非弹性散射。

弹性闪射主要有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非弹性散射包括布里渊散射,拉曼散射,康普顿散射等。

而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是采用不同的散射实现的,有基于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布里渊散射,瑞利散射等。

二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分类分布式光纤有几种类型,经常看到的有DTS分布式光纤测温、DVS分布式光纤、DAS分布式光纤声波监测系统。

1. DVS防区型是通过划分防区进行监测的,而且当某个位置入侵后不能准确定位到具体位置,只能知道在某个防区,所以划分防区就很重要。

我们一般建议是50m-200m 一个防区,总防区一般为16个以内。

这样就能快速的定位到入侵位置(因为距离比较短)。

主要用在一些建筑的周届安防上,而且安装比较复杂,不能应用于长距离传输,价格不贵,当长距离定位型的DVS 价格降下来后,防区型的DVS慢慢没有优势了。

2.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DVS)根据振动进行测量的,基于瑞利后向干涉;定位精度,跟监测距离长度是2个比较重要的指标;目前国内领先水平是40km左右,定位精度在5米这样,再高的距离到50KM,60KM,相比于防区型,DVS能够准确的定位出入侵位置,所以定位精度很重要。

目前该系统功能完善,可提供用户需要的功能。

可视化报警显示:提供形象的可视化显示界面,通过图形组态模块将光纤位置映射到图像上,一旦某点发生入侵事故,报警信息直接显示在图像上,形象直观。

振动曲线显示:系统可以实时显示整个光缆的振动信号分布曲线,当某处振动信号应变异常时,通过曲线可以显示该处实时信息分区/ 分级事件报警:提供多种灵活的报警方式,报警参数可以分级、分区域设置。

历史统计分析:提供历史振动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包括:a. 某时刻光缆不同位置的振动分布曲线b. 某时段光缆某点的振动变化曲线3. 分布式光纤声波监测系统(DAS)该系统检测声音,原理是基于振动测量;跟DVS的区别是DAS相位解调,能线性还原声音,DVS没有相位调解,无法还原声音;在能源,石油,燃气管道等等场景中开始使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就像在给光纤“加个耳朵”,让它能够听到周围的声音。

想象一下,光纤就像是一根细长的水管,里面流淌着光。

这个光啊,就像是在传递信息的小精灵,跑得飞快,根本停不下来。

可是,这个光纤不仅仅是用来传光的,它还能用来感知周围的变化,比如温度、压力、甚至是震动。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光纤是怎么“听到”这些变化的呢?光纤里面有一种特别的技术,叫做“拉曼散射”。

简单来说,就是光在经过光纤的时候,会和光纤材料发生互动,产生一些微小的变化。

就好比你在水中扔一颗石子,水面会产生波纹。

光纤也是一样,当环境发生变化,比如说温度升高,光在传播过程中就会受到影响,散射出不同的信号。

这些信号就像是光纤发出的“求救信号”,告诉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

再来说说这个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优点。

你知道吗?它的检测范围可大了去了,甚至可以覆盖几公里的长度。

想象一下,普通的传感器可能只能监测一个小区域,像是只盯着一块地,然而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就像是拥有千里眼,能够一眼看到全局。

这样一来,在一些大型的基础设施,比如铁路、桥梁和石油管道等地方,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就能发挥大作用了。

你想啊,要是有哪个地方出现了异常,立刻就能发出警报,避免大麻烦的发生。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也很耐用,抗干扰能力强。

想象一下,像是一个勇士,不怕风吹雨打,坚韧不拔。

它可以在极端的温度、湿度甚至是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下工作,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它的安装方式也非常灵活,可以直接嵌入到各种材料中,像是混凝土、钢材等。

就好比你把这位勇士藏在了墙里,平时谁也看不见,但一旦有问题,它立刻就会发声,提醒大家注意。

应用场景也是五花八门,真是无所不包。

比如在城市的交通监测中,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道路的拥堵情况,帮助城市规划者及时做出调整。

在环境监测方面,它能够监测水质、土壤温度等指标,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甚至在医疗领域,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也有身影,帮助医生监测患者的生理数据,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1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1

用。
智能背心
11
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
3 原理性研究仍处于重要位置
由于很多光纤传感器的开发是以取代当前已被广泛采用 的传统机电传感系统为目的,所以尽管光纤传感器具有 诸多优势,其市场渗透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很巨大。 而那些具有前所未有全新功能的光纤传感器则在竞争中 占有明显优势。
4 相关的应用开发也还任重道远
23
(上)有干扰时光强信号的理论计算值(下)实验值
4-2 散射型光纤传感器
利用背向瑞利散射——OTDR 利用布里渊散射——B-OTDR、 B-OTDA 利用拉曼散射——R-OTDR
24
(1)光纤中的背向散射光分析
斯托克斯光
反斯托克斯光
布里渊散射和拉曼散射
在散射前后有频移,是
25
非弹性散射
(2)光时域反射 (OTDR)技术
利用3*3耦合器解调原理图
19
M-Z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的目标——2).对干扰事件进行定位 (适用于周界监控及管道监控等应用)
A点和B点分别对应M-Z干 涉仪两个耦合器的位置。 P点是干扰发生的位置
使用时使干涉仪 两臂中同时存在 顺时针和逆时针 传输的光
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传输的相位受干扰光 信号到达A点和B点的时延差可计算出产 20
非功能型(或称传光型)光纤传感器
光纤仅起导光作用,只“传”不“感”,对外界信息的“ 感觉”功能依靠其他物理性质的功能元件完成。
拾光型光纤传感器
用光纤作为探头,接收由被测对象辐射的光或被其反射、
散射的光。其典型例子如光纤激光多普勒速度计、辐射式
光纤温度传感器等。
耦合器
光发送器
光纤
信号 光受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工作原理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工作原理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工作原理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纤传输信号来检测和测量周围环境振动的传感器。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纤的敏感性和光的干涉效应。

该传感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安全监测、地质勘探、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

传感器的结构主要由光纤和光学设备组成。

光纤是一种柔软而长的细纤维,由高纯度的玻璃或塑料制成。

光学设备包括光源和光检测器。

光源通常是一束激光或LED光,用来将光信号注入光纤中。

光检测器用于检测光信号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在传感器工作时,光纤被安装在待监测的结构物表面或埋入地下。

当结构物发生振动时,光纤会受到相应的应变,导致光信号的路径长度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会引起光的干涉效应,从而改变光信号的幅度或相位。

为了测量光纤上的振动,传感器通常采用两种主要的技术:时域反射技术和频域分析技术。

时域反射技术是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反射时间来确定光纤上的振动位置和幅度。

当光信号注入光纤后,一部分光信号会反射回来。

通过测量反射光信号的时间延迟,可以确定振动的位置。

振动的幅度可以通过测量反射光信号的强度来确定。

频域分析技术是通过分析光信号的频谱来确定光纤上的振动频率和幅度。

当光信号经过干涉效应后,会产生一个复杂的频谱。

通过对频谱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振动的频率和幅度。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点:高灵敏度、大测量范围、高时空分辨率、抗干扰能力强等。

它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物的振动情况,并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

这对于预防结构物的损坏、保护人员的安全以及提高工作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光纤的安装和布线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成本。

其次,光纤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测量误差。

此外,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也会受到光纤长度和光源功率的限制。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是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和测量周围环境的振动情况。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纤的敏感性和光的干涉效应,通过时域反射技术或频域分析技术来实现信号的检测和测量。

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

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

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纤传感器实现对物理量进行实时、连续监测的技术。

它通过在光纤中引入传感元件,将光纤变为一个分布式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光纤所覆盖区域内的温度、应力、振动等物理量的监测。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光纤传感原理、信号解调原理和数据处理原理三个方面。

光纤传感原理是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基础。

光纤传感器通常利用光纤的光学特性来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

光纤传感器中的光纤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传感区和光纤衰减区。

传感区是光纤中引入的传感元件,它可以将外界物理量转化为光学信号。

当外界物理量改变时,传感区中的特殊材料会发生形变或介电常数变化,从而改变光纤的光学特性。

光纤衰减区是光纤中的一段特殊区域,它用于对传感信号进行衰减,使得传感信号可以在光纤中传输到光学解调单元。

信号解调原理是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中的关键步骤。

信号解调的目的是将传感信号转化为可读取的数据。

在光纤传感器中,传感信号通常以光的强度变化形式存在。

为了解读传感信号,需要使用激光器和光学解调单元来进行信号解调。

激光器会向光纤中发射激光光束,经过光纤传输后,光纤中的传感区会对光束进行调制。

光学解调单元会接收传感信号,并通过光学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然后,电信号会经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最终转化为可读取的数据。

数据处理原理是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在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中,得到的数据通常以时间-位置坐标形式存在。

通过对数据进行采样和处理,可以得到物理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情况。

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空域分析等。

时域分析主要用于研究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特征;频域分析可以对物理量的频率分布进行研究,以获取振动信号的频率谱;空域分析主要用于研究物理量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包括光纤传感原理、信号解调原理和数据处理原理。

通过将光纤变为一个分布式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光纤所覆盖区域内的物理量进行实时、连续监测。

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基本原理

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基本原理

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基本原理一、引言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器,通过对光纤中的光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和监测。

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工业、交通、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基本原理1. 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光纤传感器是基于光学原理设计制造的一种传感器。

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光源、光纤和检测系统。

在测量过程中,光源会向光纤中发射一束激光或LED等光线,经过反射或散射后再返回检测系统进行信号处理。

2.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测量原理和应用场景,可以将光纤传感器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有:(1)布拉格反射式(FBG)传感器:利用布拉格反射原理实现对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

(2)拉曼散射式(Raman)传感器:利用拉曼效应实现对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

(3)雷达式(OTDR)传感器:利用光时域反射原理实现对光纤长度、损耗等物理量的测量。

(4)弯曲式传感器:利用光纤弯曲时产生的信号变化实现对温度、应力等物理量的测量。

3.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拉曼效应原理的传感技术。

在这种技术中,通过向光纤中注入一束高功率激光,使其产生拉曼散射效应。

当激光与介质相互作用时,会产生散射光信号,并且随着介质内部物理参数的变化而发生频移。

通过对散射光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到介质内部物理参数分布情况。

4. 分布式温度传感原理在分布式温度传感中,通过向被测物体表面附近埋设一根特殊的分布式光纤,在激光作用下,可以得到介质内部温度变化情况。

具体原理如下:(1)激光器向被测物体表面附近注入高功率激光。

(2)激光与介质相互作用,产生拉曼散射光信号。

(3)散射光信号经过分析和处理,得到介质内部温度分布情况。

三、应用领域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石油化工行业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管道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的实时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电阻应变片的优点
①测量精度高,测量应变的误差小于1 %。 ②测量范围广,应变测量范围一般可由数个至数千个 。从弹性变形一直可测至塑性变形。变形范围从 1 %~20 %。 ③分辨力高,通常可达1 。 ④频率响应特性好,可测几十甚至上百kHz的动态过程。
⑤尺寸小(超小型应变片的敏感栅尺寸为0.2 mm×2.5 m
光纤的基本结构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
迈克尔逊干涉计
点式光纤传感器
法布里-珀罗干涉计 光纤布拉格光栅
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通过复用技术,点式传感器可以 构成网络实现准分布式测量 基于瑞利反射技术的光纤传感器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基于拉曼反射技术的光纤传感器 基于布里渊反射技术的光纤传感器
传感器性能比较
光纤传感技术分类:(a)点式;(b)准分布式;(c)分布式
第三章 常用传感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1 安全监测仪器的发展
(1)国外的发展概况 德国,1891年的埃施巴赫混凝土重力坝中进行外部变形观 测 1903年美国新泽西州的布恩顿(Boonton)重力坝,进行 温度观测 瑞士,1920年第一次用大地测量法测量大坝变形
1920年瑞士蒙萨温斯(Montsalvens)重力坝(高35m) ,埋设电阻式遥测仪器。
式中的 (1 +2) 项,对半导体材料,其值很小, 可忽略不计,上式近似为
R K S R

l L L E L E K S l
式中,L为单向受力时沿受力方向的压阻系数;为应力; E为弹性模量。 N型硅L=(40~80)×10-11 m2/N,E=1.30×1011 N/m2, 则KS=LE=50~100。所以,可以忽略(1+2)项。
电阻应变片
20世纪50年代,日本渡边以电阻应变片作为敏感元 件,研制“贴片式仪器” 光纤传感器
1977年美国海军研究所开始执行光纤传感器系统的 计划
(2)国内的发展情况
1958年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制了差动电阻式( 卡尔逊式)系列仪器
1964年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研究院和中 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制了振弦式传感器 1968年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生产差动电阻丝应 变计、测缝计、钢筋计、孔隙压力计、温度计等观 测仪表
信号时域分析就是分析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比如 24小时体温监测图即体温随时间变化 时域分析反映在图象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横轴 以时间为变量,纵轴因描述的变量不同而不同
对金属来说,第二项很小,可忽略不计, KS 的第一项 起主要作用,=0.25~0.5,故KS≈1.5~2。
对半导体而言,第二项取值为50~100,第一项可忽略 不计。可见,半导体的灵敏系数要比金属大得多。
应变是量纲为1的数。通常应变很小,常用10-6来表示。 例如,当应变为0.000001 时,在工程中常表示为 1×10 -6 或με 。 在应变测量中,也常称为微应变。
2 电阻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电阻式传感器
非电量
电阻元件
电阻变化
类 别
电阻式传感器的类别与特性 原 理 输出特性
电位器式传感器 变阻器 阻值随输出端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应变式传感器 应变—电阻效应 阻值随材料的形变而改变 压阻式传感器 压阻效应 阻值随加在材料上的压力而改变 光电阻式传感器 光电效应 阻值与外加光的强弱及性质有关 热电阻式传感器 电阻—温度特性 阻值随材料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围内的平均应变,不能完全显示应力场中应力梯度的
变化。 ④应变片的温度系数较大。
(5)电阻应变片的主要参数及工作特性
电阻应变片的主要参数 电阻值 是指应变片在安装前及室温下测定的电阻值,也称为初 始电阻值。有60 W、90 W、120 W、250 W、350 W、600 W和1000 W等,120 W和350 W应用较多。 几何尺寸 标距(或工作基长)l相对于工作宽度(或基宽)b较小时横向 效应较大,所以通常尽量用l值较大的应变片。但在应变 变化梯度大的场合(如应力集中处),则应该使用l小的应 变片。目前最小标距可做到0.2 mm,最大可达300 mm以 上。 b值小时应变片的整体尺寸可减小,但散热性能变差。
布拉格光纤光栅(FBG)传感原理
B 2neff
•B为FBG中心波长 •neff 为纤芯的有效折射率 •为光纤光栅折射率调制周期
• 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与温度 和应变的关系

B
(1 Pe ) ( )T
1个微应变 0.1 ℃
•Pe为有效光弹系数 •为光纤的热膨胀系数 •为光纤的热光系数 •应变灵敏度系数(1-Pe) •温度灵敏度系数(+)
确定的金属材料, (1+2μ) 项 是常数,其数值约在1~2之间,实 验证明dρ/ρ╱εx 也是常数。
金属丝的应变效应
2r 2(r-dr)
F
l+ dl
dR dR K S x , KS /x R R
金属的电阻相对变化与应 变成正比关系。
根据应力σ和应变ε的关系: 应力σ=εE,σ∝ε, 应变ε∝dR,σ∝dR。

R L / A
L L dR dL d 2 dA A A A

金属的应变效应
若电阻丝是圆形的,则A=πr ² , 定义:KS为金属丝的灵敏 对r 微分得dA=2πr dr,则 系数,表示单位应变所引起的
dA 2rdr dr 2 2 A r r
令dL / L x — 金属的轴向应变 dr / r y — 金属的径向应变
2.2 压阻式传感器
压阻效应——固体受到作用力后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压阻式传感器有下面两种类型 ①利用半导体材料做成的粘贴式应变片; ②在半导体材料的基片上用集成电路工艺制成扩散电阻, 称扩散型压阻式传感器。
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1)压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R 1 (1 2 ) [(1 2 ) ] K S R
宽频带、高速传输,易于系统集成
4.1 布拉格光纤光栅(FBG)
光纤光栅传感器现在已称为健康监测中应用最广泛的光纤传 感器,在整个光纤传感器市场中约占44%的份额,是目前最 有发展前途的光纤传感器之一
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FBG)传感器 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光纤传感器。 基本原理 将光纤特定位置制成折射率周期分布的光栅区,于是 特定波长(布拉格反射光)的光波在这个区域内将被 反射。反射的中心波长信号跟光栅周期和纤芯的有效 折射率有关。
3 钢弦频率式传感器
工作原理
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是一根张紧的金属丝,称为振弦。在电 激励下,振弦按其固有频率振动。改变振弦的张力F,可 以得到不同的振动频率f,即张力与谐振频率成单值函数 关系。
磁钢和线圈
i
支点 弦
l
活动支点
压力盒计算公式
4 光纤传感器
光纤传感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 展而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光为载体、光纤为媒介、 感知和传输外界信号(被测量)的新型传感技术
电阻的相对变化,则有
dR d KS / x (1 2 ) /x R
在弹性范围内金属丝受拉 力时,沿轴向伸长,沿径向缩 短,则轴向应变和径向应变的 关系为 εy=-μεx μ 为金属材料的泊松系数。
L L dR dL d 2 dA A A A(1 2 ) / x F R
光纤光栅传感器
光纤光栅传感器
si720光纤光栅传感分析仪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动态范围 (dB) 精度 (pm) 波长范围 (nm) 扫描频率 (Hz) 重复性 (pm) 通道数目 ( 个)
>60
1
1520~1570
5或0.5
0.01(0.5Hz); 0.2(5Hz)
2(8)
4.2 时域与频域的概念及关系 (1)时域
光纤传感器的优点
可实现长距离检测,测试空间范围大
应用范围广,可以对温度、湿度、应力、应变、流速、流量、 位移、振动、化学物质、放射体等多种要素进行测量
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
耐高温、抗腐蚀,化学性能稳定,不受电磁干扰,能在较恶劣 的环境中使用,在易燃易爆等危险条件下也能保证安全工作
光纤体积小,易于表面和埋入式安装,且不会导致被测体的机 械性能和材料的变化 可以串连复用,用一根光纤连接多个传感单元,实现准分布式 测量(如FBG),甚至实现全分布式测量(如BOTDR)
(6)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方法
应变片通常是用粘合剂粘贴到试件上的,在做应变测量 时,通过粘合剂所形成的胶层将试件上的应变传递到应 变片的敏感栅上去。 因此,粘合剂的选择和粘贴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应变 片的工作情况,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作业
如果将100 W的电阻应变片贴在弹性试件上 ,试件受力横截面积 S = 0.5×10 - 4 m2 ,弹性模 量E=2×1011 N/m2,若有F=5×104 N的拉力引 起应变片电阻变化为1 W。试求该应变片的灵敏 系数。
2.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1)电阻应变片的结构
图中,l 称为应变片的标距,或称工作基长;b称为应变 片的基宽,或称工作宽度;l×b称为应变片的使用面积。
电阻丝较细,直径一般在0.015~0.0 6 mm,两端焊有较粗的低阻镀锡铜 丝(直径为0.1~0.2 mm)作为引线, 以便与测量电路连接。 应变片的规格一般是以使用面积和 电阻来表示的,如 PJ-120 型金属电 阻应变片的规格为13 mm×5 mm,1 20 W。
(2)压阻式传感器的优点 ①灵敏度非常高,有时传感器输出不需放大就可 直接用于测量; ②分辨力高,例如,可测出10~20 Pa的微小压力 变化; ③体积小; ④测量元件的有效面积可做得很小,故频率响应 高;可测量低频加速度和直线加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