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翻译浅析
浅析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特点及技巧

关键 词 影 视 作 品 字 幕 翻 译 现状 特 点 技 巧
A Br i e f An a l y s i s o n t h e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Te c h n i q u e s o f Fi l m S u b t i t l e T r a n s l a t i 0 n/ / Ch e n Gu i z h o n g Ab s t r a c t F i l m s u b t i t l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h a s n o t g o t e l f o u a t t e n t i o n
2 影视 字幕翻 译 的特点
2 . 1口语 化
浅析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特点及技巧
陈桂 忠
( 华南农业大学珠 江学院外国语 系 广 东・ 从化
中图分类号 : H0 5 9 文献标识码 : A
5 1 0 9 8 0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4) 0 8 — 0 1 1 5 — 0 2
总第 2 7 2期 2 0 1 4 年3 月( 中)
敏 i ‘
T h e S c i e n c e Ed u c a t i o n Ar t i c l e C o l l e c t s
To t a 1 . 2 7 2
M a r c h 2 0 1 4 ( B )
c h ar a c t er i s t i c s a nd t e c h ni q ue s o f il f m s ub t i le t t r a ns l a t i o n ,a n d
h o l d s t ha t r e l e v a n t s t r a t e g i e s a n d t e c h n i q u e s o f i f l m s u b t i t l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t i l l n e e d f u r t h e r r e s e a r c h . Ke y wo r d s i f l ms ; s u b t i d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 c h a r a c t e r — i s t i c s ; t e c h n i q u e s
英语影视作品中的翻译要点分析

设计Design◎李梦瑞英语影视作品中的翻译要点分析摘要:翻译属于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同国家文化的交流都离不开翻译。
而随着各国经济交流的加速,各国文化交流也愈加密切。
影视是各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工具,影视翻译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英美影片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同时中英、中美的文化差异也能够在影视作品中体现出来,在英语影视作品翻译中如何让中国观众清楚的体会到西方的价值观,将影视作品原汁原味的呈现给观众,是当前英语影视作品翻译的工作重点。
通过分析影视作品翻译的特点,对翻译要点进行讲解,希望能够为英语影视作品更加精准的翻译提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影视作品;翻译;要点一、引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文化交流也愈加的密切。
影视作品能够使人以最快的方式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与文化。
对英语影视作品的翻译进行深入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从而加深对英、美等国家文化的认识,有利于中美、中英两国文化的交流。
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娱乐全球化的环境,这加速了各国影视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加剧了各国影视文化的竞争,而影视翻译在影视作品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目前英文影片在我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但是很多作品中都存在着英文翻译的错误,而这不但降低了影片的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大众的观感。
所以英语影片作品的翻译需要向着更加标准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掌握英语影视作品翻译的要点。
二、影视作品翻译的特点(一)瞬时性影视作品的重点是影视画面,翻译是为了帮助观众更好的了解影视内容。
所以翻译的语句在整个荧幕上占的空间非常小,并且影片是一帧一帧的非常快,所以字幕的显示也非常快,一闪而过。
它和书本的翻译不一样,除非暂停不然没有办法反回去重新看,而暂停在影院中不存在。
所以影视作品的翻译需要简洁。
(二)通俗性影视属于大众艺术,它的受众群体非常的广泛,各个阶层都有。
所以在进行翻译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要大众化,通俗意懂,不然会影响观众的观影效果。
影视作品翻译研究

影视作品翻译研究影视作品翻译研究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影视作品的翻译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影视作品翻译进行研究,探讨其翻译策略、难点以及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翻译策略1. 直译与意译在影视作品的翻译中,翻译人员常常会面对是否要进行直译或意译的抉择。
直译是指尽可能地保持源语言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意译则是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和文化背景进行调整。
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表达,如笑话、俚语等,直译可能会导致误解或不流畅的翻译,因此适当地进行意译可以更好地传达原意。
2. 文化差异的处理影视作品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有时,某些元素在源语言中有着特定的文化意义,但在目标语言中可能没有相应的文化内涵。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人员需要运用文化转换的策略,将原文中的文化元素进行合理的替换或解释,以使目标语言的观众能够理解。
二、翻译难点1. 文化障碍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影视作品翻译中常常遇到文化障碍。
有时,一些在源语言中常见的文化元素在目标语言中可能无法找到完全相似的对应,翻译人员需要运用一些合适的文化替换或解释来弥补这种差异。
2. 口译与字幕的区别影视作品的翻译不仅包括口译,还包括字幕翻译。
虽然两者都需要对原文进行准确的翻译,但由于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口译和字幕翻译会面临不同的挑战。
口译需要快速准确地传递原文的意思,需要翻译人员具备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字幕翻译则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传达足够的信息,需要翻译人员具备合理的编辑和压缩能力。
三、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影视作品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而翻译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好的翻译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影视作品。
通过翻译,观众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和观点,促进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同时,对于电影和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翻译也可以促进本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加强本国影视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影视作品翻译研究

影视作品翻译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文化的交流,影视作品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翻译工作者需要在保留原作意思的将其融入目标语言的语境和文化中。
本文将探讨影视作品翻译的特点、方法和案例分析,以期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
一、影视作品翻译的特点影视作品翻译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翻译,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影视作品中的对话和旁白通常具有口语化、生活化的特点,翻译时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语言表达得更加自然、流畅。
其次,影视作品中往往包含许多文化元素和情感色彩,这就要求翻译者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敏锐的情感洞察力。
二、影视作品翻译的方法1、字面翻译字面翻译是指将源语言的文字逐字逐句地翻译成目标语言。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翻译简单的对话和旁白,但需要注意避免出现歧义或误解。
2、意译意译是指将源语言的含义翻译成目标语言,而不是逐字逐句地翻译。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处理具有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的语句,有助于保留原作的神韵。
3、直译直译是指在保留源语言文字的同时,将其嵌入到目标语言中。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处理具有特殊修辞手法或语言风格的文本,例如双关语、比喻等。
三、影视作品翻译的案例分析本部分将选取几部知名影视作品的翻译进行分析。
例如,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原文“希望是危险的孪生兄弟”被翻译成“Hope is a dangerous commodity”。
在这个例子中,直译法被用来保留原文的比喻和字面意思,同时意译法也被用来将“孪生兄弟”这一形象转化为目标语言中相应的表达。
这样的翻译既传达了原文的含义,又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有一句经典台词“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字面翻译是“愿力量与你同在”,但这样的翻译失去了原句的神秘感和宗教色彩。
而最终的翻译“愿原力与你同在”则更好地保留了原句的内涵和情感。
四、结论影视作品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需要考虑到影视作品的独特性。
通过分析影视作品翻译的特点、方法和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翻译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以便更好地传递原作的情感和意义。
浅谈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浅谈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通过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功能关系进行对等处理,进而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
在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传达影视作品所包含的信息和文化内涵,使得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本文将从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原理、在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加深对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价值的理解。
一、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原理功能对等理论是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的传递和文化的交流。
具体来说,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功能对等,即在翻译过程中要使得目标语言能够达到与源语言相似或相近的功能效果。
在实际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要根据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来确定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以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功能对等。
具体来说,在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其基本原理。
翻译人员需要充分理解源语言文本中所包含的信息和文化内涵,然后根据目标语言和文化环境的特点来确定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功能对等。
翻译人员需要注重在翻译过程中对文本的重构和再创作,以使得目标语言文本能够更好地传达源语言文本所包含的信息和意义。
翻译人员需要注重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语言符号和修辞手法,以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上的对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作品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价值,下面将通过具体实例来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例一:电影《霸王别姬》中的对白翻译实例二:动画片《疯狂原始人》中的笑话翻译在动画片《疯狂原始人》中,有很多幽默的对白和笑话,这些笑话在源语言中可能具有一定的文化特点和隐喻含义。
在字幕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根据目标语言和文化环境的特点,对原文中的笑话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再创作,以使得目标语言的翻译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所包含的幽默和趣味,实现功能对等。
论影视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论影视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论影视字幕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影视字幕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转换活动,旨在将电影、电视节目或者其他视频内容中的对话和文字转化为目标语言,以便观众在观看中理解和享受。
影视字幕翻译具有自身的语言特点和一系列翻译策略,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语言特点1. 语言简洁明确:影视字幕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传递准确的信息。
因此,影视字幕翻译通常采用简洁的语言风格,以确保观众在阅读和理解字幕时能够迅速获得相关信息。
2. 精准表达情感:影视作品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表情传递情感。
对于影视字幕翻译来说,准确地表达原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翻译者需要准确把握人物的心理状态,用恰当的语言传递出来。
3. 包容不同文化:影视作品常常包含各种文化元素,如俚语、成语、习语等。
为了让观众尽可能理解原始文化的内涵,影视字幕翻译需要适当解释这些文化元素,让观众得以准确理解故事情节。
二、翻译策略1. 直译与意译结合:影视字幕翻译中,直译与意译是相辅相成的翻译策略。
直译可以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但有时却不准确或冗长。
而意译则可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但有时可能会丧失原文的某些细节。
因此,在字幕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灵活使用这两种策略,以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2. 适当调整语序:中文和英文的语序往往不同。
影视字幕翻译时,为了满足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有时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
这样可以使字幕更符合观众的习惯,提高字幕的可读性。
3. 原文与屏幕时间匹配:影视字幕翻译需要将文字与屏幕时间相匹配,以确保字幕的时机准确。
对于语速较慢的台词,可以使用较长的字幕时间,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
而对于快速对话,字幕时间应适当缩短,以保证字幕的时机不落后于音频。
4. 准确传达角色个性:在影视作品中,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个性。
影视字幕翻译需要通过合适的语言选择和表达方式来准确传达角色的个性特点,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角色。
浅析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作品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作品翻译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中俄影视作品的不断交流,而且今年是“中俄媒体交流年”,影视作品翻译就成为了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影视作品的翻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众真正了解原著内涵的程度。
优秀的翻译能够使目的语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原作品的真正意图,获得与源语观众相同的感受。
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由于充分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要求而成为指导影视作品翻译的重要理论。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影视作品翻译影视作品翻译,无论国内外,仍然是翻译研究领域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理论体系。
但是在我国的译学论著中均系统介绍了国际各种译学流派的翻译思想,所以本文将功能对等理论运用到影视翻译研究中,同时结合现实中俄语影视作品的汉语字幕翻译实例,总结了归纳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翻译研究中的运用和翻译策略。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简介尤金·A·奈达是功能对等理论的首创者,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
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奈达理论的核心理念就是“功能对等”,强调在翻译时不能仅考虑字面上的一一对应,而应当尽量使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相同的感受,获得相同的理解,即在动态对等基础上的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
如果意义翻译和形式翻译存在冲突时,以意义翻译为准。
奈达的翻译理论强调四个对等,即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
二、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1、即时性和匹配性。
影视字幕的内容是影视作品人物的对白,而这些对白是一闪而过的。
这就对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影视画面不能停留,而字幕的内容和画面的内容必须做到同步和匹配,不能有延迟或提前。
随着影视作品人物对白语速的快慢和影视节奏的变化,同一时间内所需要的字幕篇幅可能差别很大,这就需要翻译者对影视作品的节奏、内涵和语言特点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影视作品英译研究——以《甄嬛传》为例

一、引言我国译制外国电影的历史悠久,特别是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影片和50年代欧洲影片的大量涌入,使得影视译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从开始的配音电影到现在的字幕翻译电影,国内的影视翻译事业繁荣一片。
尽管外国影视剧在国内一片繁荣,但是对于影视作品的翻译仍然没有形成系统全面性的研究,且也未受到足够重视,更未对跨文化因素和字幕翻译的联系作出细述。
但众所周知,影视翻译的主体都是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转换,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如何进行,对两者之间的跨文化因素的理解就不可或缺。
二、理论综述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
语言是一种传播工具,也是一种文化交融工具。
同样,“语言翻译既是语言的沟通又是文化的交融”,“翻译的本质体现为跨文化传播”,“翻译的历史是文化传播的历史”自古代玄奘翻译佛经,到近代西学东渡中出现的严复、林经的翻译,再到近代翻译的蓬勃发展,无疑都是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方式的典范。
而新兴的字幕翻译同样也是跨文化传播中的一项重要工具。
钱绍昌教授认为,“字幕翻译是一种与文学翻译不同的,具有转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无注性特点的一种特殊翻译。
”简言之,字幕翻译就是通过不同符号间的转换,将某种语言符号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过程,以达到传播文化的效果。
而“跨文化传播指的则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
“按传播的内容来看包括物质文化传播、精神文化传播、价值观文化传播等;按传播的方式来看分为影视文化传播、报纸文化传播、广播文化传播等”随着新兴的传媒方式的不断变化和扩大,字幕翻译成为了跨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
利用影视作品传播他国文化,从而推动跨文化因素的传播和发展。
但字幕翻译的跨文化传播在实际操作中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例如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大差异。
除去这两个不言而明的阻碍外,人们的“民族中心主义”^0,模式化以及文化偏见亦是阻碍的主要来源。
即使阻碍不断,但字幕翻译与跨文化因素的传播却是息息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作品翻译浅析
摘要影视作品作为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的一种重要传媒表现形式,其相关作品的翻译往往会成为一时间的文化“热词”。
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文字原本意义的表达,同时又要兼顾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结合当下在青少年人群中颇具影响力的动漫作品,及其中衍生出的“突っ込み——吐槽”一词,就影视作品的翻译问题试做浅析。
关键词影视翻译;文化背景;吐槽;词义变化
现今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而在这一各种文化,各国语言相互交融的过程中,翻译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部影视作品的台词、标题的翻译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内受众对该作品内涵乃至该国文化背景的理解。
结合当下在青少年人群中颇具影响力的动漫作品,以及其主要配音语种日语,就影视作品的翻译问题试做浅析。
动漫作为深入青少年乃至更广大群体的一种传媒表现形式,其相关作品的翻译往往会成为一时间的文化“热词”。
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文字原本意义的表达,同时又要兼顾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故而就产生了大量音译,意译词,也有的译者使用方言或者赋予某些中文中已经存在的“旧词”以“新意”,使其重新进入全国范围的常用词。
诸如“仙贝”,“乱入”,“写真”等等,屡见不鲜。
时下,“吐槽”便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但“吐槽”又有与其他译词的不同之处。
“吐槽”一词在日语中为突っ込み,与我们现在所表述意义有直接关联的一个义项为『漫才で、ボケに対して話を中心になって進める役』。
即指在日本漫才中与捧哏相配合,掌握语流进度,增加相声喜剧效果的角色。
如此,便又牵涉到了日本的漫才文化。
所谓漫才是日本民间艺能的一种,最早起源于新年里艺人们挨家挨户边歌舞边道贺的拜年仪式。
艺人们多为两人一组,头戴乌纱,身着礼服,模仿唐朝的踏歌舞,相互配合,用风趣吉祥的语言向人们道贺。
在镰仓,室町时代形成了千秋万岁的表演模式,通过江户时代的发展,到明治时代,艺人们将传统的《三曲万才》和《御殿万岁》相糅合,并由园辰在1887年将其作为舞台艺术搬上剧场。
在之后更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万岁逐步演变成了漫才,并融合了口技,舞蹈,歌唱等更为丰富的表演形式。
前文提到的突っ込み,则正是漫才这一表演形式中的逗哏,与之相对应的便是ボケ,和中国的相声相似,ボケ就如同是捧哏。
ツッコミ的作用在于从正面对事物和人物做出体现人类科学性逻辑性的描述,着重表现的是常识性的主体思维,相应的,ボケ就需要在ツッコミ正面描述的基础上提出歪曲的,不合常理的见解和论调以达到制造笑点的作用。
日本的お笑う用語辞典的解释便是『ボケ笑いのエッセンス。
物事を违う角度から见たり、一般人が考えつかないような意表をつく発想やありえない勘违いなど。
』
那么,如此一来便不难解释突っ込み一词想要表达的意义,而最初的译者又选用了闽南语中的“吐槽”来转述这一理解。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港台流行文化以及闽南语独特魅力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在于,“吐槽”一词原本的字面意思是“往人家碗里吐呕吐物”,可以引申出当面数落或揭穿,不留面子的意思。
译者在翻译的时候结合日语中原本的词义,将之理解后转为国人较为可以接受的文化表现
手法加以阐述,这便成其“翻译”之义。
在动漫作品中我们往往可以发现符合这样情况的场景。
下面就以《银魂》232集的部分台词为例:
『桂小太郎:探さないでください。
という書置きだけが、エリサベスの部屋から見つかったのだが。
探すなとは、いったい何を探すなということなのだろうか。
それとも、何を探してはいけないのか。
探している時点で、探してはいけないものを探していることになってしまうのだろうか。
だとしたら、何を探してはいけないのか。
探してくれる人を探し、その上で探してはいけないものを探さないようにするか…
坂田銀時:ややこしい。
志村新八:何を探さないでください迷路に迷うこんでんですか。
桂小太郎:探さないでください。
坂田銀時:さがさねぇよ。
要ずるあれだよ、家出だよ家出。
桂小太郎:エリサベスが家出だと?バカな、ありえんぞ。
俺たちの間には仲違いする原因なぞなかった。
エリサベスを最後に見た時だって、最後に、最後に見たのいつだったっけ。
志村新八:覚えてないんかい。
神楽:いなくなったことにすぐに気づいたんじゃないアルか。
志村新八:そりゃ家出もするわ。
』
通览全段,即便是没有看过原作也不难明白,角色中的桂小太郎是整个事件的叙述者,而作为听众的坂田银时,神乐,志村新八这几个角色就是以吐槽为主,其中又以志村新八尤为突出。
相较之与别的影视作品,动漫作品往往又能够更为柔和的表达这种带点牢骚,不满的场景,通过各类漫画戏剧作品的调和,被赋予新意的“吐槽”也就出现了。
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吐槽一词,简单的来说就是从对方的行为或者语言中找寻有趣的切入点,故意发出感慨或疑问,以此表达戏谑玩笑的意味。
但伴随“吐槽”一词使用频率的逐渐上升,在普通民众心中的认识程度也逐渐提升,吐槽开始被用来形容某些说真话实话的人,媒体希望通过网络语言的形式在调侃某位主角的同时表现出对其吐露真言的肯定。
于是,这就牵涉到了突っ込み的另一个义项『内部に深く入り込むこと。
物事を深く究めること。
』也就是深究,追究事物真相的意思。
既然两个义项都属于同一个日语词,那么,引申开来”吐槽”也就有了更进一层的意义。
不仅仅只是影视网络的搞笑调侃,而更进一步的成了阐述真实的代名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可以理解成是词义的扩大或者说进化。
而这,也是翻译的另一个作用所在。
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中有不少语言词汇曾经被使用,但随后因为种种原因不适应社会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在合适的时机,当某一个词能够准确表达一个新的外来义项时,它就又被译者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借助影视作品等宣传造势,得以重新回归到社会生活中来。
词语的生命力取决于其对于时代的适应程度,通过翻译传入的外来词在中国能够有怎样的生存空间,能够发展出怎样的引申含义,都还有待历史的验证。
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参与其中,偶尔“吐槽”,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
参考文献:
[1]スーパー大辞林3.0[Z]日本:三省堂,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