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第二章机械波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

《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

《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一、机械波选择题1.如图所示,位于介质Ⅰ和Ⅱ分界面上的波源S,产生两列分别沿x轴负方向与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若在两种介质中波的频率及传播速度分别为f1、f2和v1、v2,则A.f1=2f2,v1=v2B.f1=f2,v1=2v2C.f1=f2,v1=0.5v2D.f1=0.5f2,v1=v2t 时的波形图,乙图是波中某质点从t 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如甲图是1s=0开始的振动图象,则乙图可能是甲图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象()A.x=0m处的质点B.x=1m处的质点C.x=2m处的质点D.x=3m处的质点3.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所示,则()A.图a、b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B.图a、b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C.图a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D.图a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4.有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橫波,从某时刻开始,介质中位置在x=0 处的质点a和在x=6m处的质点b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1图 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最大波长为24mB.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这列波的最大传播速度为 3m/sC.若波的传播速度为0.2m/s,则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D.质点a处在波谷时,质点定b一定处在平衡位置且向 y 轴正方向振动5.甲、乙两列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从波源M、N两点沿x轴相向传播,波速为2m/s,振幅相同;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

则。

A.甲、乙两波的起振方向相同B.甲、乙两波的频率之比为3:2C.甲、乙两波在相遇区域会发生干涉D.再经过3s,平衡位置在x=6m处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E.再经过3s,平衡位置在x=7m处的质点加速度方向向上6.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振幅一定为AB.周期一定为T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E.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x=m 7.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从此时刻开始计时,1 1.5 x=m的质点P早回到平衡位置0.3s,下列说法正确的()的质点Q比23A.这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P质点简谐运动的频率为2HzC.简谐横波波速为5m/sD.再过0.8s,x=4.0m处的质点向前移动到x=8.0m处E.再过0.6s,x=6.5m处的质点正在远离平衡位置8.如图所示,在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实线表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在t =0.2s时刻的波形图。

高中物理 第2章 机械波 2.1 机械波的产生课后训练 沪科版选修34

高中物理 第2章 机械波 2.1 机械波的产生课后训练 沪科版选修34

机械波的产生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机械波就没有机械振动B .月球上两宇航员靠近了就可以听到对方的说话声C .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是波源质点由近及远传播开去D .机械波依存的介质,必须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物质2.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A .大钟的回声B .大钟在继续振动C .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D .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3.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的介质中的部分质点,每相邻两质点的距离相等,其中0为波源,设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 ,从波源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振动开始计时,经4T 质点1开始振动,则下列关于质点的振动和介质中的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介质中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但图中质点9起振最晚B .图中所画出的质点起振时间都是相同的,起振的位置和起振的方向是不同的C .图中8的振动完全重复质点7的振动,只是质点8振动时,通过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的时间总是比质点7通过相同的位置时落后4T D .只要图中所有质点都已振动了,质点1与质点9的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如果质点1发生的是第100次振动,则质点9发生的就是第98次振动4.关于一列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波动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即波源和传播波的介质B .波动过程是质点由近向远传递的过程C .波动过程是能量传递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传递信息D .波动过程中质点本身随波迁移5.在机械波中有( )。

A .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B .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C .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D .各质点随波的传播而迁移6.某次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 和9 km/s 。

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 和水平弹簧振子H 组成如图所示,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 s 开始振动,则( )。

物理沪科版选修3-4单元检测:第2章机械波含解析

物理沪科版选修3-4单元检测:第2章机械波含解析

物理沪科版选修3—4第2章机械波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者不得分,选对但是选不全者得3分)1.简谐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快B.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慢C.在一个周期内,介质的质点随波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D.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2.关于波的频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B.波的频率与波速无关C.波由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频率变大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有一列沿水平绳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10 Hz,振动方向沿竖直方向.当绳上的质点P到达其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时,在其右方相距0.6 m处的质点Q刚好到达最高点.由此可知波速和传播方向可能是()。

A.8 m/s,向右传播B.8 m/s,向左传播C.24 m/s,向右传播D.24 m/s,向左传播4.一列简谐横波以10 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这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

则a质点的振动图像为()。

5.有一频率为0。

5 Hz的简谐横波,沿x轴方向传播。

在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2 m的两质点,它们相继达到正向位移最大值的时间差为0.5 s,则波长是().A.1 m B.2 m C.4 m D.8 m6.已知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图中位于a、b两处的质点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后分别运动到a′、b′处。

某人据此做出如下判断:①可知波的周期②可知波传播速度③可知波的传播方向④可知波的波长.其中正确的是()。

A.①B.②C.④D.③7.如图甲为一列横波在t=0时的波动图像,图乙为该波中x =2 m处质点P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速为4 m/sB.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C.t=0.5 s,P点的动能最大D.t=2。

5 s,P点振动路程为1.8 cm8.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如图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

《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

《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

《机械波》测试题(含答案)一、机械波选择题1. 一简谐横波沿水平绳向右传播,波速为v, 周期为T, 振幅为A. 绳上两质点M、N 的平衡位置相距四分之三波长,N 位于M 右方. 设向上为正,在t=0 时刻M 位移)且向上运动;经时间t(t<T),M 位移仍;,但向下运动,则()A. 在t 时刻,N 恰好在波谷位置B. 在t 时刻, N 位移为负,速度向上C. 在t 时刻,N 位移为负,速度向下D. 在 2t 时刻,N 位移,速度向下2. 一列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

经过0.5s后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

已知波的周期为T, 且0.25s<T<0.5s, 则( )A. 不论波向x轴哪一方向传播,在这0.5s 内,x=1m 处的质点M 通过的路程都相等B. 当波向+x方向传播时,波速等于10m/sC. 当波沿+x方向传播时,x=1m 处的质点M 和x=2.5m 处的质点N 在这0.5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 当波沿-x方向传播时,经过0. 1s 时,质点M 的位移一定为零3. 一列波长大于3m 的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处在x₁=1m 和x₂=4 m 的两质点A、B 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 波长为4mB. 波速为2m/sC. 3s 末A 、B 两质点的位移相同D. 1s 末A 点的速度大于B 点的速度4. 如图,a、b、c、d 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 、4m 和 6m 。

一列简谐横波以2m/s 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 时刻到达质点a 处,质点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s 时 a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 t=6s 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 处B. 在 t=5s 时刻质点 C 恰好到达最高点C. 质点b 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sD. 在 4s<t<6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 C 向上运动E.当质点d 向下运动时,质点b 一定向上运动5. 如图甲,介质中两个质点A 和 B 的平衡位置距波源O 的距离分别为 1m 和 5m 。

沪科版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机械波的描述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沪科版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机械波的描述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题)1. 一根弹性长绳沿x轴放置,左端点位于坐标原点,A点和B点分别是绳上、处的质点。

用手握住绳的左端,当t=0时使手开始沿y轴做简谐振动,在时,绳上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列波的波长为1m,波速为4m/sB.此列波为横波,左端点开始时先向上运动C.当时,质点B开始振动D.在后,A、B两点的振动情况总相同2.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1.0s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2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t=1.5s时,质点P的位移达到负向最大C.t=1.5s时,质点Q的回复力方向沿y轴负方向D.这列简谐波的波速为8m/s3. 一列简谐横波沿轴传播,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与质点相距,A 点的振动速度沿轴正方向: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

由此可知()A.此波沿轴正方向传播B.A点的振动周期为C.在时,质点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轴正方向D.从时刻起,经过,质点A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了4. 如图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此时点向轴正方向运动,已知波的周期为,则该波()A.沿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B.沿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C.沿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D.沿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5.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0.10s时,质点P的速度为零B.从t=0.10s到t=0.25s,质点P的路程为10cmC.这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D.在t=0.25s时,质点P的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6. 如图所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互间隔1m的6个质点,a、b、c、d、e、f,它们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简谐横波以1m/s的水平速度向右传播。

此波在t=0时刻到达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下振动,t=1s时刻,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低点。

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4同步单元练习 第二章 机械波 Word版含解析

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4同步单元练习  第二章 机械波 Word版含解析

第二章机械波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B.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振动位移大小相等C.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D.相隔一个周期的两时刻,简谐波的图像相同解析:选BD.机械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为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为纵波;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在同一时刻会沿相反方向振动到距平衡位置相等距离的位置,即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每个质点都做简谐运动,因此每个质点经过一个周期后会重复原来的运动状态,则简谐波图像相同.所以B、D正确.2.如图是同一机械波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的波动图像.从图中可以直接观察到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波速B.频率C.周期D.波长解析:选D.同一机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会改变(由振源决定),波长和波速改变,而从图像中能直接观看发生改变的量当然是波长,故D项正确.3.根据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医生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根据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的B.一位有经验的战士听到飞行的炮弹尖叫声越来越尖锐,可以判断炮弹正向他靠近C.根据光波的多普勒效应,由地球接收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的频率越来越小,可以判断此天体正远离地球D.当波源和观察者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和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解析:选BC.超声波照射人体时,不同组织穿透的超声波的量是不同的,从而形成B超影象,A不正确.当波源与观察者间相对靠近时,观察者感到频率变大,所以听到飞行的炮弹尖叫声越来越尖锐,声音的频率增大,可以判断炮弹正向他靠近,B正确.光波和机械波一样,也有多普勒效应,地球接收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的频率越来越小,可以判断此天体正远离地球,C正确.设想如果人绕波源做圆周运动,那么,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和波源发出的频率相同,D不正确.4.水波通过小孔,发生一定程度的衍射,为使衍射现象更明显,可()A.增大小孔尺寸,或增大水波的频率B.增大小孔尺寸,或减小水波的频率C.缩小小孔尺寸,或增大水波的频率D.缩小小孔尺寸,或减小水波的频率解析:选D.观察到明显衍射的条件是缝、小孔或障碍物的尺寸可与波长相比,或小于波长,因此应缩小小孔的尺寸或增大波的波长,A和B错误.根据公式v=λf,且水波的波速由介质决定,即水波的波速不变,则有λ=vf,可见减小频率可以使波长增大.综上所述,D正确,C错误.5.如图所示是水波干涉示意图,S1、S2是两波源,A、D、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两波源频率相同,振幅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A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儿在波谷B.质点B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儿在波谷C.质点C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儿在波谷D.质点D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儿在波谷解析:选ABD.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区域里的质点总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振动,只是质点的振幅较大为A1+A2,本题中由于A1=A2,故振动减弱区的质点并不振动,而此时A点是波峰与波峰相遇,是加强点,B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是加强点.又A、D、B三点在一条振动加强线上,这条线上任一点的振动都是加强的,故此三点都为加强点,这样,此三点都是一会儿在波峰,一会儿在波谷.6.振源A带动细绳上各点上下做简谐运动,t=0时刻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规定绳上质点向上运动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则P点的振动图像是()解析:选B.由t=0时刻绳上形成的波形可知该列简谐横波刚传到P点处于平衡位置,由“上下坡”法可知,P处上坡,所以起振方向向下,B正确.7.两列平面简谐横波在空中叠加,其中简谐横波a(图中虚线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简谐横波b(图中实线所示)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都是20 m/s.t=0时,这两列波的波动图像如图所示,那么位于x=45 m处的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峰的时间和第一次处于平衡位置的时间分别是()A .1.50 s ,0.25 sB .0.25 s ,0.75 sC .0.50 s ,0.75 sD .0.50 s ,0.25 s解析:选B.从题图上可知两波波长均为λ=40 m ,故T =λv =2 s ,波峰a 或b 第一次传到P 点,均需要t =520 s =0.25 s ,而平衡位置状态传到P 要t ′=1520 s =0.75s.8.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已知x 轴上x 1=0处a 质点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x 2=6 m 处b 质点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x 1和x 2间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则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A .3 m/sB .5 m/sC .1 m/sD .10 m/s解析:选AC.由a 、b 两点的振动图像可知,当波沿x 轴正向传播时,a 、b 之间的距离为14λ,即λ=24 m ,v =λT =248 m/s =3 m/s ;当波沿x 轴负向传播时,a 、b之间的距离为34λ,即λ=8 m ,v =λT =88 m/s =1 m/s.故A 、C 选项正确.9.如图所示,实线是沿x 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 =0.2 s 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0.8 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列波的波长是14 cmB .这列波的周期是0.125 sC .这列波可能是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D .t =0时,x =4 cm 处的质点速度沿y 轴负方向解析:选D.由波的图像可以看出,波长λ=12 cm ,波的周期T =λv =0.120.8 s =0.15s ,由实线波到虚线波平移的距离Δx =v t =0.8×0.2 m =0.16 m =16 cm =(λ+4 cm),由波动图像可以看出,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0时,x =4 cm 处质点沿y 轴负方向运动.10.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波长为1.2 m ,振幅为A .当坐标为x =0处质元的位移为-32A 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时,坐标为x =0.4 m 处质元的位移为32 A .当坐标为x =0.2 m 处的质元位于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方向运动时,x =0.4 m 处质元的位移和运动方向分别为( )A .-12A 、沿y 轴正方向B .-12A 、沿y 轴负方向C .-32A 、沿y 轴正方向D .-32A 、沿y 轴负方向解析:选C.λ=1.2 m ,坐标为x =0.4 m 处的质元距坐标原点为13λ,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其波形如图所示.此时x =0.2 m 处质元在平衡位置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x =0.4 m 处质元也向y 轴负方向运动;当x =0.2 m 处质元在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方向运动时,需经t =T 2,此时x =0.4 m 处质元应在平衡位置之下y =-32A ,沿y 轴正方向,A 、B 错误,C 正确.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其波形如图所示.位移为32A 处的质元距O 点大于13λ,故D 错.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声波从甲介质进入乙介质中,已知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37°,声波在甲介质中速度为300 m/s ,声波在乙介质中速度为________ m/s.解析:由折射定律可知sin θ1sin θ2=v 1v 2,所以v 2=v 1sin θ2sin θ1=300×0.60.5 m/s =360 m/s. 答案:36012.右图为声波干涉演示仪的原理图.两个U 形管A 和B 套在一起,A 管两侧各有一小孔.声波从左侧小孔传入管内,被分成两列频率________的波.当声波分别通过A 、B 传播到右侧小孔时,若两列波传播的路程相差半个波长,则此处声波的振幅________;若传播的路程相差一个波长,则此处声波的振幅________.解析:声波从左侧小孔传入管内向上向下分别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波,若两列波传播的路程相差半个波长,则振动相消,所以此处振幅为零,若传播的路程相差一个波长,振动加强,则此处声波的振幅为原来声波振幅的2倍.答案:相等 等于零 等于原来声波振幅的2倍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实线为t 1=0时的波形图,此时P 质点向y 轴负方向运动,虚线为t 2=0.01 s 时的波形图.已知周期T >0.01 s.(1)波沿x 轴________(填“正”或“负”)方向传播;(2)求波速.解析:(1)根据“下坡上”判断,向正方向传播.(2分)(2)由题意知,λ=8 m(1分)t 2-t 1=18T ①(2分)v =λT ②(2分)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v =100 m/s.(1分)答案:(1)正 (2)100 m/s14.(12分)如图,质点O 在垂直x 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形成了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 =0时刻质点O 开始向下运动,经0.4 s 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求位于x =5 m 处的质点B 再经过多少时间第一次到达波峰?(请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解析:由题意易知,该波的波长为4 m ,周期为T =0.8 s(4分)波向右传播到B 点所用的时间为t =s v (2分)v =λT ,联立解得:t =1 s(2分)所以质点P 第一次到达波峰所用时间t ′=t +34T =1.6 s(2分)所以再经过的时间t ″=1.6 s -0.4 s =1.2 s .(2分)答案:1.2 s15.(14分)甲、乙两列完全相同的横波分别从波源A 、B 两点沿x 轴相向传播,t =0时的波形图像如图所示,如果两列波的波速都是10 m/s ,求:(1)甲、乙两列波的频率各是多少?(2)第几秒末两列波相遇,相遇时C 、D 两点间有哪些点位移最大?解析:(1)由题图知:λ=4 m ,(2分)又因v =10 m/s ,所以由f =v λ得 f =104 Hz =2.5 Hz ,(4分)故甲、乙两列波的频率均为2.5 Hz.(2)设经t 时刻两波相遇,则2v t =4 m ,(2分)所以t =42×10s =0.2 s ,(1分) 又因T =1f =12.5 s =0.4 s ,(1分)故波分别向前传播λ2相遇.此时两列波的图像如图中的虚线所示.故CD 间有x =5 m 和x =7 m 处的点位移最大.(4分)答案:(1)2.5 Hz 2.5 Hz (2)0.2 s x =5 m 与x =7 m16.(14分)一列横波上有相距4 m 的A 、B 两点,波的传播方向是由A 向B ,波长大于2 m ,如图所示的是A 、B 两质点的振动图像,求这列波可能的波速.解析:由振动图像得:质点振动周期T =0.4 s(2分)B 点比A 点晚振动的时间Δt =nT +34T (n =0,1,2,3,…)(2分)所以A 、B 间的距离为Δs =n λ+34λ(n =0,1,2,3,…)(2分)则波长为λ=4Δs 4n +3=164n +3(4分)因为λ>2 m ,所以n =0,1 当n =0时,λ1=163 m ,v 1=λ1T =403 m/s(2分)当n =1时,λ2=167 m ,v 2=λ2T =407 m/s.(2分)答案:403 m/s 或 407 m/s。

高中物理第二章机械波2.1机械振动的传播练习(含解析)沪科版选修3-4

高中物理第二章机械波2.1机械振动的传播练习(含解析)沪科版选修3-4

2.1机械振动传播同步测控,以下说法正确是( )A.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B.后振动质点总是跟着先振动质点重复振动,只是时间落后一些C.参与振动质点都有一样频率D.机械波是介质随波迁移,也是振动能量传递解析:选BC.机械波传播需要介质,仅仅有机械振动是不够,故A错;而机械波向外传播只是运动形式与振动能量,介质并不随波迁移,故D错.此题答案选B、C.,正确是( )A.振源上下振动形成波是横波B.振源水平振动形成波是纵波C.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质点上下振动,这类波是横波D.质点沿水平方向振动,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这类波是纵波解析:选C.根据纵波与横波概念,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者为横波,同一直线者为纵波,并不是上、下振动与水平振动问题,所以A、B错.对于C,水平传播,上下振动,属相互垂直,是横波.对于D,水平传播,水平振动还不能说明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是在同一直线上,那么还不能确定是纵波,那么D错.,以下说法中正确是( )A.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运动现象,波是彼此相联系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运动现象B.振动是波动根本要素,波是振动传播C.波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速度D.有机械振动必有波解析:选AB.一个质点振动通过相互作用会带动邻近质点振动,使振动这种运动形式通过介质中质点依次带动由近及远向外传播出去而形成机械波,应选项A、B正确;波传播速度不是质点振动速度,应选项C错误;产生机械波条件是:(1)要有波源;(2)要有传播振动介质.即在缺少介质情况下,波动现象就无法发生,应选项D错误.,会激起一圈圈波纹向外传播,如果此时水面上有一片树叶,以下对树叶运动情况表达正确是( )A.树叶慢慢向湖心运动B.树叶慢慢向湖岸漂去C.在原处上下振动D.沿着波纹做圆周运动解析:选C.机械波中各质点不随波迁移,仅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波传播是振动形式与能量.故正确答案为C.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正确是( )A.波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波源与介质B.波动过程是介质质点由近及远移动过程C.波动过程是能量由近及远传递过程D.波源与介质质点振动都是自由振动解析:选AC.波源振动时,依靠介质中相互作用力带动周围各局部质点振动起来,形成机械波.介质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仅把振源振动与能量传播开来.波源与介质质点之间相互作用力阻碍波源振动,是一种阻力,所以波源振动不可能是自由振动;相邻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故介质质点也不是自由振动.,以下说法正确是( )A.对于横波与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有时一样,有时相反B.对于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定一样C.形成纵波质点,随波一起迁移D.空气介质只能传播纵波解析:选D.形成横波质点振动方向只能与传播方向垂直,形成纵波质点振动方向总与波传播方向平行,有时一样,有时相反,应选项A、B 都错误.无论是横波还是纵波,质点都是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不会随波定向移动,故C错误.因为空气介质只能通过压缩而产生相互作用力,故空气中机械波只能是纵波,选项D正确.,当波源突然停顿振动时( )A.绳上各质点同时停顿振动,横波立即消失B.绳上各质点同时停顿振动,纵波立即消失C.离波源较近各质点先停顿振动,较远各质点稍后停顿振动D.离波源较远各质点先停顿振动,较近各质点稍后停顿振动解析:选C.波动把能量从波源由近及远地传播出去,振动各质点先后获得能量,因此只有C正确.,月球外表无大气层,也没有水,更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痕迹,在月球上,两宇航员面对面讲话也无法听到,这是因为( )A.月球太冷,声音传播太慢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C.宇航员不适应月球,声音太轻D.月球上太嘈杂,声音听不清楚解析:选B.声音传播方式为声波,而形成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振源与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即没有介质,无法形成波,所以选项B正确.5.一列横波正沿水平方向由西向东传播,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是( ) A.波中各个质点都在由西向东运动B.波中各个质点一定没水平方向振动C.波中各个质点一定沿竖直方向振动D.以上说法都错误解析:选D.机械波传播是振动形式与能量,而介质中各质点仅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质点不会随波迁移,而且横波中各质点振动方向与其传播方向垂直,波在水平方向由西向东传播,质点振动方向与其垂直,不一定沿水平方向,也不一定沿竖直方向.故A、B、C都错,D正确.,正确是( )A.在纵波中,波传播方向就是波中质点移动方向B.纵波中质点振动方向一定与波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C.纵波中质点振动方向一定与波传播方向垂直D.纵波也有波峰与波谷解析:选B.纵波中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虽然在一条直线上,但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可能一样,也可能相反.应选项B正确.B点时波形图,由图可判断出A点刚开场振动方向是( )A.向左B.向右C.向上D.向下解析:选C.介质中各质点开场振动方向都与波源开场振动方向一样,此时波刚传到B点,由波传播特点知,B点此时向上运动,所以波源A点刚开场振动方向也是向上.,正确说法是( )A.介质中质点随波传播而迁移B.波源振动能量随波传递C.振动质点频率随着波传播而减小D.波源能量靠振动质点迁移来传播解析:选B.在波传播过程中,质点是不会发生迁移;波源振动能量通过对相邻质点做功而由近及远地传播(不是靠质点迁移);质点频率只与波源有关(振动质点实际上是在做受迫振动).,沿水平方向介质中局部质点,每相邻质点间距离相等,其中O为波源,设波源振动周期为T,自波源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振动开场计时,经过T/4,质点1开场振动,那么以下关于各质点振动与介质中波说法正确是( )A.介质中所有质点起振方向都竖直向下,但图中质点9起振最晚B.图中所画出质点起振时间都是一样,起振位置与起振方向是不同C.图中质点8振动完全重复质点7振动,只是质点8起振时,通过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时间总是比质点7通过一样位置时落后T/4 D.只要图中所有质点都已振动了,质点1与质点9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但如果质点1发生是第100次振动,那么质点9发生是第98次振动解析:选ACD.从题图中可知,质点9是图中距波源最远点,尽管与振源起振方向一样,但起振时刻最晚,故A正确、B错误;质点7与质点8相比拟,质点7是质点8前质点,7、8质点间振动步调相差T/4,故C正确;质点9与质点1相距2个波长,质点9比质点1晚2T开场起振,一旦质点9起振后,1、9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故D 正确.10.关于振动与波动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是( )A.振动是形成波动原因,波动是振动传播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运动现象,波动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运动现象C.波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速度D.对于均匀介质中机械波,各质点在做变速运动,而波传播速度是不变解析:选ABD.机械波产生条件是:有波源与介质,介质中质点依次振动由近及远传播而形成波,所以A 、B 正确;波传播速度是波形由波源向外伸展速度,在均匀介质中其速度不变,而质点振动速度大小与方向都随时间周期性地发生变化,故C 错误,D 正确.正确选项为A 、B 、D.二、非选择题11.,地震中纵波与横波在地表附近传播速度分别是9.1 km/s 与3.7 km/s ,在某地观测站中,记录了地震纵波与横波到达该地时间差为5.4 s.(1)求这个观测站距离地震点距离.(2)观测站首先观察到是上下振动还是左右摇晃?解析:根据纵、横波传到观测站时间差s 3.7-s 9.1=5.4 s ,求出s =33.67 km ,先传到是纵波,所以是左右晃动.答案:(1)33.67 km (2)先传到是纵波,所以是左右晃动12.以下图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示意图.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把振动从绳左端传到右端.t =0时,质点1开场向上运动,t =T 4时,1到达最上方,5开场向上运动.问:(1)t =T 2时,质点8、12、16运动状态(是否运动、运动方向)如何? (2)t =3T 4时,质点8、12、16运动状态如何?(3)t =T 时,质点8、12、16运动状态如何?解析:由于质点间相互作用,由“带动看齐〞法知,前面质点带动后面质点振动 ,所以后面质点总是滞后于前面质点.各质点在各时刻情况,如下图.(1)由乙图可知,t =T 2时,质点8未到达波峰,正在向上振动,质点12、16未振动.(2)由丙图可知,t =3T 4时,质点8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2向上振动,质点16未振动.(3)由丁图可知,t =T 时,质点8、12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6向上振动.答案:见解析。

高中物理第2章机械波章末综合测评沪科版选修34

高中物理第2章机械波章末综合测评沪科版选修34

章末综合测评 ( 二)( 时间: 60 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 此题包含8 小题,每题 6 分,共 48 分 . 在每题给出的 5 个选项中,有3 项切合题目要求. 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4 分,选对 3 个得 6 分. 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0 分 )1. 一列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则()A. 声波频次不变B. 声波波长变大C. 声波频次变小D. 声波波长不变E. 声波波速变大【分析】因为波的频次由波源决定,所以波不论在空气中仍是在水中频次都不变;又因波在水中速度较大,由公式v=λf可得,波在水中的波长变大,故A、 B、 E 正确 .【答案】ABE2. 沉静湖面流传着一列水面波( 横波 ) ,在波的流传方向上有相距 3 m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 . 测得两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30 次 . 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A. 频次是 HzB. 波长是 3 mC. 波速是 1 m/sD. 周期是 sE. 周期是 2 s【分析】由题意知甲、乙两小木块间的距离x = 3 m=3,故波长= 2 m.又知两小2λλλ木块都是每分钟振动30 次,故周期T=2 s,频次 f =Hz,则波速 v=T=1 m/s.应选项A、C、E 正确 .【答案】ACE3. 如图 1 所示,实线是沿x 轴流传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辰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 t =s时辰的波形图.该波的波速为m/s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导学号:】图 1A. 这列波的波长是12 cmB. 这列波的周期是sC. 这列波是沿x轴正方向流传的= 0 时,x= 4 cm 处的质点振动方向为沿y 轴负方向E. 这列波是沿x轴负方向流传的【分析】由波形图读出波长,利用波速求解周期,依据流传时间求出可能的流传距离或许将时间与周期对比较,就能够判断流传方向.由题图知该波的波长λ= 12 cm,故 A 项正确 . 由v=λ,得=错误 ! s = s ,故 B 项T Tt错误 . 因T=错误 ! =错误 ! ,故该波沿x轴负方向流传,故 C 项错误, E 项正确 . 由波沿x轴负方向流传可判断 t =0时辰, x=4 cm处质点的振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故D项正确 .【答案】ADE4.(2015 ·海南高考 ) 一列沿x轴正方向流传的简谐横波在t =0时辰的波形如图2所示,质点 P 的 x 坐标为 3 m.已知随意振动质点连续 2 次经过均衡地点的时间间隔为s.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图 2A. 波速为 4 m/sB. 波的频次为 Hz坐标为 15 m 的质点在t= s时恰巧位于波谷坐标为 22 m 的质点在t= s时恰巧位于波峰E. 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x坐标为17 m 的质点恰巧位于波谷【分析】随意振动质点连续 2 次经过均衡地点的时间间隔为s ,可知振动周期T= s ,1频次 f =T=Hz,B正确.从题图中能够看出波长λ=4 m,依据v=λf得v=5 m/s,A错误. 因为波在流传过程中拥有空间周期性,x 坐标为15 m处的质点运动规律与x=3 m处相同,从 t =0时辰经过s,即经历3C 错误 . 用相同的方法可判周期,质点应位于均衡地点,4断出 D、 E正确 .【答案】BDE5.(2016 ·海南高考)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同一地址,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的平方与其摆长成正比B.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时,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C.在同一地址,当摆长不变时,摆球质量越大,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越小D.系统做稳固的受迫振动时,系统振动的频次等于周期性驱动力的频次E. 已知 簧振子初始 刻的地点及其振 周期, 便可知振子在随意 刻运 速度的方向【分析】在同一地址,重力加快度g 定 ,依据 周期公式:=2πL可知,Tg周期的平方与其 成正比, 故 A 正确; 簧振子做 振 , 只有 能和 能参加化, 依据机械能守恒条件可知,振 系 的 能与 能之和保持不 ,故B 正确;根据 周期公式: T =2πLC ;当系 做g 可知, 的周期与 量没关,故 定的受迫振 , 系 振 的 率等于周期性 力的 率,故 D 正确; 若 簧振子初始 刻的地点在均衡地点,知道周期后, 能够确立随意 刻运 速度的方向,若 簧振子初始 刻的地点不在均衡地点, 没法确立,故E.【答案】ABD6. 一列 波在 t = 0 刻的波形如 3 所示, s ,均衡地点位于x =2 m 的点 M第一次抵达波峰,对于 波的以下 法正确的选项是 ()3A. 波速可能 20 m/sB. 波的 播方向必定沿 x 正方向C. 波的 率可能 Hz4D. 波的周期可能 35 s 点的速度不行能正在增大【分析】若波向右 ,由波 像t = s ,均衡地点位于x = 2 m 的点 M 第一Tλ16次抵达波峰,t = 8+ nT ,由 中知波λ= 16 m ,故波的 速 v = T =8 t / 1+ 8n=20(1 + 8 ) m/s , =0,1,2,3⋯,当n = 0 ,v =20 m/s ,同理波也可能向左 ,得v =λnnT16= 20(7 + 8n ) m/s ,故 A 、C 、 D 正确, B ;若波向左 ,此=8 t / 7+8nN 点向上振 ,速度增大,故E.【答案】 ACD7.如 4所示,一列 横波在x 上 播 . 5 甲和乙分 是在x 上 、 两 点的a b振 像,且x ab = 6 m.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3-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图 4甲乙图 5A. 波必定沿x 轴正方向流传B. 波可能沿x 轴负方向流传C. 波长可能是8 mD. 波速必定是 6 m/sE. 波速可能是 2 m/s【分析】波的流传方向可能向+ x 或- x 方向流传,A错,B对. ab 之间的距离可能是+1+3n4λ 或n4λ,周期为 4 s,波长可能为8 m,波速可能为 2 m/s , D 错, C、 E 对.【答案】BCE8. 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流传,该直线上均衡地点相距9 m 的a、b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 6所示,以下描绘该波的图像可能正确的选项是()图 6【分析】依据振动图像、颠簸规律解决问题.131依据 y- t 图像可知, a、b 两质点的距离为nλ+4λ或 nλ+4λ,即 nλ+4λ=9 m-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或 nλ+3λ=9 m( n=0,1,2,3,⋯)43636解得波λ =4n+1m或λ =4n+3m.36m、36即波的波λ=36 m、m、4 m⋯或λ=12 m、m⋯ A、 B、 C、D、 E711的波分 4 m、8 m、 12 m、 36 m、16 m,故 A、C、 D 正确, B、 E.【答案】ACD二、非 ( 共 5 小,共52 分,按目要求作答 )9.(6 分 ) 如 7 所示,一列横波某刻的波形像,列波的播速度m/s ,1 s 后的波形虚所示. 那么列波的播方向是________,段内点P( x = m ) 所通的行程是 ________.7【分析】波的播距离x= vt =m=54λ,故波向左播, P 所通的行程 5 倍振幅,即 50 cm.【答案】向左50 cm10.(6 分 ) 如 8 所示,S上下振的波源,振率100 Hz,所生的横波向左、右双方向播,波速80 m/s ,已知P、Q两点距波源S的距离SP= m,SQ= m. 当S通均衡地点向上振,、两点的地点是P 在 ________,在 ________.P Q Q【学号:】8v31【分析】由λ=f得λ=m,即依意可得SP=214λ, SQ=204λ,当 S 在均衡位置向上振,Q、P 都在最大位移,合波形可知,P在波峰, Q在波谷.【答案】波峰波谷11.(12分)一列声波在空气中的波34 cm ,播速度340 m/s ,列声波入另一介中,波68 cm,它在种介中的播速度是多少?声波在空气中与介中的率各是多少?v340【分析】在空气中 f λ =v , f = λ=34×10 - 2Hz =1 000 Hz ,声波在介 中与在空气中 率保持不. 在介 中 f λ′= v ′, v ′= 1 000 ×68×10-2m/s = 680 m/s.【答案】 680 m/s 1 000 Hz12.(14 分 ) 一列 波沿x 方向 播,已知 x 上 x = 0 和 x = 1 m 两 点的振12像分 如9 甲、乙所示,求此波的 播速度.9【分析】由所 出的振 像可知周期=4×10-3s.T由 可知, t = 0 刻, x = 0 的 点在正向最大位移 ,x = 1 m 的 点在均衡地点123向 y 方向运 , 所以当 波沿x 正向 播 , 两 点 距离( n + 4) λ1,当波沿 x方向 播 ,两 点 距离(n12,此中n = 0,1,2 ,⋯+ )4 λ3λ =4 m因 ( n + 4) λ = 1 m ,所以3+ 411n14因 ( n + 4) λ 2 =1 m ,所以 λ2= 1+ 4n mλ1310n m/s( n = 0,1,2 ,⋯)波沿 x 正方向 播 的波速 v 1= T =3+ 4 波沿 x 方向 播 的波速v 2= λ =3,⋯ ).10 m/s( n = 0,1,22T1+ 4n【答案】103m/s( n = 0,1,2 ,⋯)若沿 x 正方向 播, v 1= 1+ 4n103若沿 x 方向 播,v 2=1+ 4n m/s( n = 0,1,2 ,⋯)13.(14 分 ) 一列 横波在x 上 播,在t 1= 0 和 t 2= s ,其波形分 用如10所示的 和虚 表示,求:10(1)列波可能拥有的波速 .(2) 当波速280 m/s ,波的播方向怎样?以此波速播,x=8 m的点 P 从均衡地点运至波谷所需的最短是多少?【分析】(1) 若波沿x正向播,:s =x1+nλ=(2 +8)m,= 0,1,2 ,⋯n nv=s=! m/s = (40 +160n) m/st若波沿 x 向播,:s′=x2+ nλ=(6+8n)m, n=0,1,2,⋯v′=s′=! m/s = (120 + 160 ) m/s. t n(2) 当波速280 m/s ,有 280=(120 + 160 )n n=1,所以波向x 方向播λ1T=v=35s所以 P点第一次抵达波谷所需最短:t =3T3s =× 10- 2s.=1404【答案】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学校:宝鸡石油中学命题人:石亚莉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
第Ⅰ卷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多个答案,答对得4分,少答得2分,不答或答错不得分)
1、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由此可知 ( )
A、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
B、介质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C、介质质点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
D、介质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移
2、下列关于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机械波的传播方向就是波中质点的迁移的方向;
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由v=λf可知,波长越长,波传播得越快
D、当一列火车呼啸着向我们匀速驶来时,我们感觉的音调比火车实际发出的音调高
3、下列关于波的频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波动中各质点振动的频率相同,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B、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波的频率不变化
C、波的频率越大,各质点振动得越慢
D、波的频率与介质有关,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波的频率将发生变化
4、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波源振动周期T=0.1s,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示,且此时a点向下运动。

则( )
A、波速为20m/s,波沿x轴正向传播
B、波速为20m/s,波沿x轴负向传播
C、波速为10m/s,波沿x轴负向传播
D、波速为10m/s,波沿x轴正向传播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
B、对同一列波,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
C、干涉也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
D、振幅相同的两列波相遇时,一定能产生波的干涉现象
6.下列关于波的反射和折射,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波速一定相等
B、入射波的波长一定等于反射波的波长
C、入射角一定大于折射角
D、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小于折射波的波长
7、两列简谐横波,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如图所示,为某时刻两列波在介质中相遇
的情景,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点是振动加强的位置,c点的振动最弱
B、 a、b、c点是振动加强的位置,e点的振动最弱
C、再过T/4,a、b将变成振动减弱的位置,e点的振动将加强
D、当波源的振动频率同时增加时,干涉区域的干涉图样不发生任何变化
8.如图所示是一列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的现象,已知波在介质Ⅰ中的波速为v1,波在介质Ⅱ中的波速为v2,则v1∶v2为( )
A、1∶2
B、2∶1
C、3∶2
D、2∶3
9、一列正在鸣笛的火车,高速通过某火车站站台的过程中,该火车站站台中部的工作人员听到笛声的频率(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0、如下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下列
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示时刻质点b的加速度正在增大
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b通过的路程一定为0.4m
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波
的频率为50Hz
D、若该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尺寸一定比4m大
11、波源S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波速v=400m/s,已知t=0时,波已传播到x=40m处,如图所示。

在x=400m处,有一接收器A(图中未标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上
B、x=40m的质点在t=0.5s时位移为最大
C、t=1s时接收器才能接收到此波
D、若波源向x轴负向运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变小
12、如图所示为两列频率相同的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
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 cm(且在图示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为2 m/s,波长为0.4 m,E点是BD连线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C两点是振动减弱点,
B、E点是振动加强点,
C、B、D两点在该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4 cm,
D、t=0.05 s时,E点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2 cm。

题号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计算题总分
得分
第Ⅱ卷(共52分)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3、波有许多特性,判断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现象.
A.环绕正在发声的音叉走一周,可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这是声音的现象
B.和尚敲钟时,庙内一口“宝缸”发生嗡嗡的声音,这是声音的现象
C.雷雨时,轰隆隆的雷声是声音的现象
D.登山队员登雪山时不高声讲话是为了避免而发
生雪崩
14、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刻介质质点P的速度为
v。

P点下一次的速度仍为v的时刻为t=0.2s;当t=0.4s,P点的速度
与t=0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

则这列波的传播方向为_____,
波速大小为_____m/s。

15、如图所示,、是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相干波源,相距8m,激起的两列相
干波波长为2m,则在以、连线为直径的圆周上共有________处振动减弱的点。

16、一列波在介质甲中传播时,波速为400m/s,波长为0.5m;当这列波进入介质乙时,
波速变为200m/s,则这列波在介质乙中的波长为m,频率
为 Hz。

评卷人得分
三、计算题(每题12分,共36分 )
17、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形图。

在传播过程中,某一质点在10s内运动的路程是16m,求此波的波速。

18、如图4所示,一列横波在直线上传播,直线上有a、b两点相距d,某一时刻a、b均处于平衡位置,且a、b之间仅有一处波峰,经过时间t,b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则该波的波速可能是多少?
19、一列横波的波源在图中的坐标原点O处,经过0.4 s,振动从O点向右传播20 cm,P点离O点的距离是80 cm。

求:
(1)P点起振时的速度方向如何?
(2)该波从原点向右传播时开始计时,经多长时间质点P第一次到
达波峰?(保留一位小数)
后附单元测试卷说明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单元测试卷说明
命题意图
本测试卷意在检测高二学生对选修3-4第二单元《机械波》的掌握情况。

本单元在选修3-4这本书里是一个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同时由于机械波较抽象,小知识点庞杂,也是学生不易掌握的一个单元。

因此督促学生把握好这章内容尤为重要。

考查内容
本章在高考大纲中涉及的Ⅱ级要求有: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像、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它们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其中振动与波动的结合问题是高考出题的一个重要方向,涉及的I级要求有:波的叠加、干涉、衍射等问题。

因此本测试卷重点考查机械波的基本概念,如波的形成、特点,横波、纵波,波的图像认识及应用,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波的特有现象,如波的叠加、干涉、衍射、反射、折射和多普勒效应,还有波的周期性和多解性等。

重点突出了波的图像和现象。

试卷结构特点
本试卷结构参照区期中、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结构,分为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三种题型。

选择题单选、多选穿插,重点考查概念和规律,有难有易。

填空题考查基本应用和简单运算,第15题学生较难,其余都较简单。

计算题重点考察波图像和波长、波速的计算,其中涉及到波的周期性和多解性,难度适中。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选项全答对得4分,少答得2分,不答或答错不得分)
1、BCD
2、D
3、AB
4、B
5、ABC
6、AB
7、B
8、C
9、C 10、
D 11、D 12、AB
二、填空题(每空得2分,共18分)
13、干涉共鸣反射共振
14、向左 5m/s 或向右 15m/s
15、16
16、0.25 800
三、计算题(每题12分,共36分)
17、40m/s
18、d/6t,d/4t,3d/4t,d/2t,3d/2t
19、速度方向竖直向下;t=1.9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