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A.小雨转晴,夜间最高气温22℃,白天最低气温19℃
B.晴转小雨,白天最高气温22℃,夜间最低气温19℃
C.小雨转晴,白天最高气温22℃,夜间最低气温19℃
四、简答题(除标注外,选择题每小题3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分)下面是某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晴,西北风3~4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8℃,早上最低气温为零下3℃。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极易引起森林火灾,注意控制野外用火。试问: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正确读法。
13.答案:A
解析:温度计读数时应该平视,仰视、俯视读数都不准确,A符合题意。
14.答案:C
解析:风速等级被分为13个等级。
15.答案:B
解析:透明的直筒型玻璃杯适合做雨量器。
16.答案:C
解析:观察天气变化的规律,应该观察多天的天气。
17.答案:A
解析: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__________是地球获得热量的最主要来源。
2.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用__________来表示。
3.气温计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部分。
4.选择一天中五个时间点测量气温,将数据制成__________,更方便我们了解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6.答案:A
解析:当天刮东北风,指的是风从东北方向刮过来,刮向西南方向,因而想要风车转动得更快,小明最好面向东北方向奔跑。
7.答案:C
解析:沙尘扬起的方向,能判断风向;旗帜飘扬的方向,能判断风向;汽车行驶的向,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主要受发动机的控制,不能用来判断风向。
2024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物质的状态)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认真填空。
(15分)1.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
2.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夏天轮胎充气不能充满是因为气体受热时。
3.酒精,避免将酒精洒到外面。
4.液体在静止的时候液面。
5.气体受热后,气体变冷时。
气体具有的性质。
6.水固定形状,利用可使水结成一定形状的冰。
7.冰、水、水蒸气之间的相互变化叫作水的。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是变化的。
8.气体的主要性质是一定的形状,具有,被压缩。
二、准确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x ")(22分)1.火车铁轨接头处不用留空隙。
()2.相同大小的冰块,融化时间都是一样的。
()3.冰块放入冰水中,就不会再融化了。
()4.气体都是无色、透明的。
()5.在水还没有开始完全变成冰时,水的温度一直在下降。
()6.禁止触摸加热后的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
()7.常温下,水是不会蒸发的。
()8.酒精灯使用完毕后,用灯帽盖住酒精灯,火焰熄灭后拿起灯帽再盖上。
()9.泡沫是易燃品,做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10.自行车把上的塑料把套,放在热水里泡一下,这样往把上套容易些。
这是应用固体受热体积膨胀的原理。
()11.一般情况下,冰融化时温度始终保持在0℃,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三、正确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7分)1.水放在()的地方蒸发的要快些。
A .温度高B .温度低2.像河水这样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A .液体B .固体C .气体3.下列选项中()是固体。
4.做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时,装空气的容器应该是()的。
A .密封B .敞开5.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因为()。
A .温度上升B .温度下降C .温度不变6.玻璃上的水迹过一会儿就消失了,这是水()。
A .被玻璃吸进去了B .变成气体跑到空中去了7.有一台三层的冰箱,上层最低温是6℃,中层最低温是0℃,底层最低温是-10℃,要将水变成冰把水放在冰箱的()。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 总分______一、单选题1.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面积比较,()。
A.陆地比海洋大B.海洋比陆地大C.两者一样大2.下列证据中,不能支持“地球是球形的”这一观点的是()。
A.人们用望远镜观察从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B.发生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C.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的,其他星球也是球形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适合人类居住B.月球也像太阳一样会发光C.地球上的涨潮和退潮主要与月球的引力有关4.()这天我们看不见月相。
A.农历每月初一B.农历每月十五C.农历每月二十三5.下列物体中,()是光源。
A.月球B.镜子C.点亮的日光灯6.在模拟影子发生变化的实验中,下列方法可让影子的方向发生变化的是()。
A.改变物体的摆放方式B.改变光的照射角度C.改变光照的亮度7.地球上的液态水主要存在于()。
A.海洋B.岩石C.空气8.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A.行星B.恒星C.卫星9.上午8时到11时,旗杆的影子会()。
A.变长B.变短C.一样长10.如下图,改变被照射物体的远近,影子的()会发生变化。
A.大小B.形状C.方向二、判断题11.我们在月球的正面可以看到环形山,背面看不到环形山。
()12.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
()13.阳光强烈时,不要用眼睛直视太阳,否则太阳光很容易刺伤眼睛。
()14.地球上的水不断流入海洋,总有一天海洋中的水会溢出来。
()15.从地球仪上看,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16.人们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17.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6。
()18.只要有光照到物体上,就会产生影子。
()19.月球上的地形地貌和地球上的一样,都有湖泊、山脉、盆地等。
20.地球自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也随着发生变化。
三、填空题21.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试题(附答案)第三单元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2分)1、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太阳)。
2、太阳高度越高,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低,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长)。
3、一般情况下,月亮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面积的(一半)。
4、地球上能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是因为有丰富的(氧气、水分、养分),保证动植物呼吸的(氧气),和适宜生存的(温度、湿度、光照)环境。
5、下面各图所示的是日食的三种类型,其中①是(全食),②是(环食),③是(偏食)。
6、光源距离遮挡物越远,产生的影子越(清晰);遮挡物距离光屏越远,产生的影子越(模糊)。
二、判断题。
(10分)1、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形状有关。
(√)2、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
(√)3、每光夜晚来临,月亮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4、只要没有乌云和不下雨,我们天天都能看到月亮。
(×)5、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月亮面向着地球的一面,而无法看到月亮背着地球的那一面。
(√)6、太阳表面有时出现的突然增亮的斑块,称为“黑子”。
(√)7、日晷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仪器。
(√)8、影子的产生不仅要有光源,还要有遮挡物和光屏。
(√)9、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10、地球上不同地方在同一时间观察到的月相可能略有不同。
(√)三、选择题。
(20分)1、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大小差不多,是因为(C)。
A.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远B.太阳距离地球比较远C、太阳和月球离地球的距离差不多2、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C)。
A.XXX→低→高B.低→XXX→低C、低→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云层越厚看起来越白B、云层越厚看起来越黑C、云的黑白与云层薄厚无关4、与太阳和月球相比,地球最主要的特点是(B)。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声音的奥秘(一)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声音的奥秘(一)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使声音变大的方法有()。
A.提高音量B.借助传声物体扩音C.前两项都是2.音量的强弱主要与()有关。
A.用力的大小B.物体的松紧C.物体的长短D.物体的粗细3.敲击三角铁发出声音时,用手按住三角铁,声音就会消失(如图),这是因为()。
A.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B.手阻挡了空气的振动C.手使三角铁停止了振动4.耳朵是由()组成的。
A.外耳、中耳、内耳B.耳廓、中耳、内耳C.耳廓、鼓膜、内耳5.下列做法中可以改变音调的是()。
A.用扩音器讲课B.装消音器C.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6.声音是我们感知环境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以下生活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的是()。
A.听到后方有人叫我们的名字,我们会回头B.楼上有人跳绳,楼下的人马上能听到声响C.若是听到后方有警笛声靠近,司机会自动让出道路D.防空警报响起时,街上各处的人们会马上寻找掩蔽处7.下列动物发声时,振动的器官和人类发声时一样的是()。
A.猫咪B.麻雀C.蛇D.金鱼8.我们在校园不同方位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方向是()。
A.沿直线B.四面八方C.向上D.向下9.如下图,将响起的闹钟盖上钟罩,再抽去罩内的空气。
对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铃声一直在响B.铃声逐渐变小,直至消失C.实验说明没有空气声音也能传播10.探究钢尺伸出桌面长度与音高的关系,发现不同长度的钢尺振动快慢与声音高低的关系为()。
A.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速度越快,声音越高B.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高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低11.在学习了《不同的声音》这一课后,明明用家里的吸管制作出不同的“笛子”,下图中音调最低的是()。
A.B.C.D.12.音量小表示声音()。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土壤与岩石(二)含答案

(3)裁些小纸条,写上岩石的名字,作为标签贴在岩石上。
(4)将贴有标签的岩石放入小方格内,按顺序排好,便做成了岩石标本。
29.沙质土黏质土壤土快差一般一般慢好
30.土对比土壤种类不同沙质
16.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_______________。
17.不再使用酒精灯时,我们用( )盖灭酒精灯。盖灭后打开,( )。
18.土壤里有_________、黏土、_________、_________、腐殖质等成分。
19.根据土壤中________的多少,把土壤分为________、黏质土和________。
在实验中不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发现:__________________土渗水性最好。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A
6.B
7.C
8.C
9.C
10.B
11.B
12.D
13.腐殖质水分
14.沙质土
15.植树造林捡拾地膜
16.岩石
17.灯帽再盖上
5.把面团捏成面人儿,它的质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A.不会发生变化B.会发生变化
6.我们用的铅笔,里面有黑色的铅笔芯。铅笔芯的成分主要是()。
A.石英B.石墨C.滑石
7.花斑状,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等,很硬,这个特征描述的岩石是__________。
A.大理岩B.砂岩C.花岗岩
8.下列几种土壤中含沙量最少的是()。
2.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种类多样,其中华北地区分布最广的是()。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关于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数据收集一数值天气预报一气象员做出预报一天气会商一发布天气预报B.数据收集一天气会商数值天气预报一气象员做出预报一发布天气顸报C.天气会商一数据收集一数值天气预报一气象员做出预报一发布天气预报2.如图所示,气温计模型上显示的温度是()。
A.-14℃B.14℃C.26℃D.-26℃3.天气预报说降雨概率在70%以上,说明()。
A.下雨的可能性很小B.下雨的可能性很大C.一定会下雨4.观察下面的三幅图,图中所代表的天气与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比较合理的是()。
A.晴天打球B.阴天晒被子C.雷雨天捕鱼5.制作天气预报需要先收集最新的观测数据,下面哪项不是收集观测数据的方法?()A.卫星B.地面观测站C.雷达D.网络搜索6.下列哪个地方是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A.教室内B.操场上C.校园大树底下二.填空题(共6题,共24分)1.雨量等级分()级,小雨是()毫米、中雨是()毫米、大雨是()毫米、暴雨是()毫米、大暴雨是()毫米、特大暴雨是()毫米。
2.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风等情况叫()。
3.气象站里气温的测量是在()里进行的。
4.对各种天气现象在未来某些时段的变化进行预报的活动称为()。
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
6.图的云量表示今天是()。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般是在下午2点左右。
()2.天气预报是多个领域的科学家、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3.天气预报只播报明天的天气情况。
()4.一天中气温最高往往出现在中午12点左右。
()5.只要没有下雨下雪,那么就是晴天。
()6.要想知道降水的多少,直接看路面上的积水也可以。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将常见温度与对应数值用线连起来。
人体正常温度100℃水沸时的温度50℃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37℃夏天室内温度30℃阳光下水泥地面的温度0℃五.简答题(共4题,共23分)1.请简单描述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问答题1、固体的共同性质是什么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混合也能分离。
2、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有哪些过滤、沉淀和蒸发。
3、固体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举例说明。
溶解,像食盐和糖;沉淀,如石子和玻璃片;浮,如木头和塑料等。
4、物体会沉浮或下沉的条件是什么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小石子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同体积),它在水中就会下沉;轮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同体积),它在水中就上浮。
5、为什么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呢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同体积),它在水中就会下沉;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同体积),它在水中就上浮。
6、我们用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①观察液体的透明度、颜色和气味等。
②倒出同体积的液体和水,在天平上比重量。
③把不同液体同时倒一点在斜放的板子上,看他们的粘稠度和流动的速度。
④把不透的液体用滴管滴在蜡纸上观察液体的形状。
我们还可以用压缩的方法来研究液体的体积会不会发生变化。
7、液体有哪些性质都具有一定的体积、形状随容器改变,易发生流动,都具有表面张力。
8、举例说明物体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有哪些①改变物体的形状,如用橡皮泥做成小船形;②借助漂浮物,如把橡皮泥放在塑料泡沫上;③改变自身重量,如潜水艇;④水里加盐,如把水利的鸡蛋富起来。
9、渔民想让渔网在水里围城一堵墙,将鱼群包围住。
我们用什么办法能使渔网在水中立起来呢在渔网的上面用轻的漂浮物(如塑料泡沫或葫芦)拴住,使他能浮在水面上;在渔网的下面用重物(如石块或铁块等)使渔网沉到水底,这样渔网就能“立”起来。
二、填空题:1、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体叫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而形状随容器改变的物体叫液体。
2、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后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3、测量物体的重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体积用;量筒。
4、物体在水里,有的下沉,有的上浮。
5、要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有过滤、沉淀和蒸发。
6、盐在热水中能够溶解,降温后慢慢蒸发,就会结晶。
7、常见的液体有水、油、牛奶和蜂蜜。
8、像谁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9、要向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10、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液体沉于水下。
有的液体溶于水,有的液体不溶于水。
11、把液体倒进水里,我们可以认识液体的更多性质。
12、鸡尾酒利用液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调制出来的。
13、液体在回合前后重量不变,体积变化。
14、为了便于观察和区别,我们在做实验时通常往水里加一点蓝墨水。
15、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16、潜水艇在下沉和上浮的过程中,体积没变,水的浮力也没变,而灌入空气后,自身重量变轻,所以上浮;而排除空气灌入水,自身重量变重,所以下沉。
17、死海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可躺在海面上看书。
三、实验研究上述物品中能浮在水中的有: A C D F I J4、在A 方糖 B盐 C沙 D土块 E 大米 F面粉中⑴能溶解在水中的物体有: A B⑵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体有: C D E F⑶能用过滤的方法把 C E 从水中分离出来。
⑷用蒸发的方法可以把水中的方糖分离出来,用这个方法还可以把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⑸用沉淀的方法可以把 D F 从水中分离。
5、、混合固体实验:⑴我的发现:固体混合前后的重量无变化,固体混合前后的体积发生变化。
⑵我解释的原因是:6、用多种方法研究液体的性质:⑴倒出同体积的液体和水,在天平上比比看,我发现:同样多的液体,有的比水重,有的比水轻。
说明:液体不同,密度不同。
⑵把不同液体同时倒一点在斜坡上,我发现:液体流动的快慢不同。
说明:不同的液体,粘稠度不同。
⑶把不同的液体用滴灌滴在蜡纸上,晃动蜡纸,我发现:液体形成露珠形状。
说明:液体都具有表面张力。
7、在一种空杯子里按着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三种液体,⑴我发现:混合后的液体分三层,油浮在水面上,蜂蜜沉在水底下。
如果按着其它顺序倒入三种液体:⑵我发现:混合后的液体仍然分为三层,油浮在水面上,蜂蜜沉在水底下。
⑶说明:不同的液体密度不同,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也不同。
密度比水大的沉于水下,密度比水小的浮浮于水面上。
8、设计实验证明热水在水中的流动情况。
将一小瓶热的红颜色水轻轻放入装满冷水的容器里。
我发现睡向上流动,冷水向下流动。
四、法官宣判:1、往水里加面粉,不停地搅动,面糊稀的时候是液体,搅不动了就成立固体。
2、在使用天平时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砝码放在右盘里。
3、所有的固体都是坚硬的。
4、湿透的形状是固定不变的。
5、液体能流动,沙漏里的沙也会流动,说明沙也是液体。
6、所有的固体都不透明。
7、固体混合物不能分离。
8、有些固体也有流动性。
9、固体比液体的硬度大。
10、天平可以称任何物体。
11、苹果不论大小,都会沉到水里。
12、所有的固体都不会溶解。
13、固体在水里,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
14、轮船在水中受到了浮力,而沉到水的石子没收到水的浮力。
15、在水上不溶解的物体都沉到水底。
16、液体是没有形状的。
17、用手摸不能够识别一种液体。
18、由、水、蜂蜜这三种液体相比,油比水轻,水比蜂蜜轻。
19、液体无论放在什么容器里,他的面总是平的。
20、冰是谁凝结成的所以冰是液体。
21、有的液体溶解于水,有的液体不溶解于水。
22、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原先不溶于水的液体也可能溶解于水。
23、放有醋的水,每滴都是酸的,说明醋不能溶于水。
24、所有的液体都能互相溶解。
25、液体的密度不同,同体积的液体重量就不同,所以液体在水中不是沉就是浮。
26、漂浮物都很轻。
27、下沉的物体,如果把它变成空心的,它就可能浮起来。
28、同一个物体无论什么形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同样大的。
29、干木块、乒乓球、碗、人都能浮在水面上。
30、木块如果被浸湿了,就会沉到水底。
31、面糊和牙膏只是水与固体的混合,不能说它们即时固体又是液体。
32、如果把沙土放入水中不停地搅拌,沙土也能溶解。
33、食盐在水中不见了,食盐在水中就不存在了。
34、谁能溶解固体,但不能溶解液体。
35、一般情况下,几种不同的固体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
36、金属的东西放在水中都会下去。
37、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溶于水。
五、择优录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苹果会沉到水底,一个苹果会浮上来。
B、一块苹果会浮在水里,一个苹果会沉下去。
C、一小截蜡烛会浮在水里,一整支蜡烛会沉下去。
D、蜡烛无论大小都会浮在水里。
2、下列溶解在水中的物体,蒸发不能结晶的是()A、方糖B、盐C、味精D、黏土3、关于溶解不正确的说法是()A、像食盐在水中那样,变成极小的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的现象,叫溶解。
B、在溶解物体时,应用小棒或筷子轻轻搅动。
C、白糖、纯碱、小苏打、面粉都能溶解在水中。
D、蜡烛无论大小都会浮在水里。
4、关于浮力,不正确的是()A、在水中浮着的物体,收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B、水的浮力的方向时向四面八方的。
C、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D、气体所收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5、把沙子放入水中,沙子会下沉,说明()A、沙子没有手受到水的浮力。
B、沙子不容解于水。
C、沙子能溶解于水。
D、都不对。
6、同一块橡皮泥,把它的形状改变后就会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A、橡皮泥变轻了。
B、橡皮泥变成别的物质了。
C、橡皮泥所受的浮力增大。
7、关于物体浮力正确的是()A、木头做的东西一定会上浮。
B、钢铁做的东西一定会下沉。
C、钢铁造成船后,增大了体积,增大了浮力。
D、造船时用的木头比较多。
8、牙膏皮团会沉入水中,而把它撑起成空心的桶状它就会上浮,理解不正确的是()A、牙膏皮撑起后变轻了。
B、牙膏皮撑起后体积变大了。
C、牙膏皮撑起后浮力增大了。
9、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有关。
A、物体的形状B、物体的重量C、物体的体积10、关于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没有固定的形状B、没有颜色C、没有气味12、在水中和地面搬同一块石头时()A、在水中的力和在地面上的力同样大B、在水中的力和在地面上的力要小一些C、在水中的力和在地面上的力要大一些13、水的浮力的方向是()A、向下的B、向上的C、向左的D、四面八方14、把装满水的乒乓球放在水中,球会()A、上浮B、下沉C、停留在水里任何深度的地方15、物体在水中收到的浮力与()有关系。
A、水的多少B、物体的重量C、物体的体积16、能在水中溶解的一组是()A、白酒、糖B、汽油、碱C、食用油、玻璃D、蜂蜜、面粉17、铁做的轮船因为()能浮在水面上,潜艇因为()可以在水中沉浮,死海里因为()所以人们可以躺在上面看书。
A、改变物体的重量B、物体的体积C、改变物体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