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药及中间体市场分析
2024年4,6-二氯嘧啶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4,6-二氯嘧啶市场分析现状概述4,6-二氯嘧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4H2Cl2N2,分子量为147.98。
它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和染料等领域。
本文将对4,6-二氯嘧啶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产品应用4,6-二氯嘧啶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农药行业:4,6-二氯嘧啶是一种重要的杀虫剂中间体,常用于合成高效杀菌剂和农药。
2.医药行业:4,6-二氯嘧啶在医药领域中被用作一种抗癌药物的合成中间体。
3.染料行业:该化合物可用于合成多种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和化妆品等领域。
市场规模4,6-二氯嘧啶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以下是对市场规模的分析:•全球市场:目前全球4,6-二氯嘧啶市场规模约为XXX万美元,预计将以X%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XXX万美元。
•区域市场:亚太地区是4,6-二氯嘧啶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XX%。
其次是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地区。
市场竞争4,6-二氯嘧啶市场存在着剧烈的竞争。
以下是对市场竞争状况的分析:•主要厂商:主要的4,6-二氯嘧啶生产厂商包括公司A、公司B、公司C 等。
其中,公司A是该市场的领导者,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XX%。
•市场份额:公司A拥有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广泛的销售网络,使其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市场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市场对环保型4,6-二氯嘧啶的需求日益增长。
未来,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市场前景4,6-二氯嘧啶市场前景广阔,以下是对市场前景的预测:•农药需求:随着全球农药需求的不断增长,4,6-二氯嘧啶作为杀虫剂中间体的需求也将得到推动。
•抗癌药物研究:抗癌药物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将推动对4,6-二氯嘧啶的需求增加。
•新产品开发: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对创新型4,6-二氯嘧啶产品的需求也将增加。
结论4,6-二氯嘧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化合物,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农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
农业上游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中游为农药制剂,下游应用于种子和农产品。
在农药产业链中,跨国公司通过控制制剂的登记与销售渠道主导市场,国内企业主要为其做原药加工,并通过与跨国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发展成规模化企业,旨在能为其持续供应新产品。
因此,农药产业链的主要盈利环节集中在制剂及农资服务,超过整体盈利分配6成,其次是原药,配套中间体的原药企业通常利润比较可观。
我国农药发展起步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为了提高农药自给率不断提高对农药行业投入,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药产量及市场销售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农药生产国,由于发达国家农药企业受环保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农药生产基地一直向外转移,而我国农药企业在劳动力成本及原料配套等方面有很强的综合优势,从而成为主要产能转移承接者。
近几年,我国农药出口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目前我国成为世界农药主要出口国。
从改革开放十四年来,我国不断的对农药产品结构的调整,高残留、高度农药产量占比70%以上降至2%以下。
对于农药发展趋势,高效、安全、绿色、环境友好产品逐渐成为主流。
农药剂型正向无尘化及控释、缓释及水基化等高效、安全方向发展,省力、省工产品备受青睐。
此外生物农药植物生产调节剂、水果保鲜剂用于非农业领域的农药新产品,新制剂发展加快。
农药不仅进行农业方面的病虫害防治,同时还可以预防、控制仓储以及加工场所的病、虫、鼠和其他有害生物;预防、控制危害河流堤坝、铁路、码头、机场、建筑物和其他场所的有害生物。
农药按原料药来源可分为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
化学农药来源于化学合成,生物农药的来源是生物及其基因产生或表达的各种生物活性成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药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跃居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可生产300余种原药、千余种制剂,化学农药元原药产量由1983年的33万吨上升至近年来最高值的约378万吨(折有效成分100%,下同)。
农药中间体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概述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和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农药中间体作为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农药中间体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2、农药中间体的定义农药中间体是指在农药的生产过程中,用来合成最终农药产品的有机化合物。
农药中间体通常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和功能,可以通过合成和改性等手段,转化为最终的农药制剂。
3、农药中间体的分类根据化学结构和用途,农药中间体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中间体等不同类型。
其中,杀虫剂中间体多为含氮化合物,杀菌剂中间体多为含硫或含氯化合物,除草剂中间体多为含氟化合物。
4、农药中间体的研究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对农药中间体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
在研究方面,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在应用方面,农药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为农业的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
5、农药中间体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农业的不断发展,农药中间体的研究和应用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绿色化合物的研究和开发成为热点,寻求更环保、低毒、高效的农药中间体成为发展方向之一。
生物技术的应用也为农药中间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利用生物合成和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农药中间体成为一种新的途径。
另外,随着农药安全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环境友好型农药中间体的研究和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6、结语农药中间体作为农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药中间体的研究和应用将不断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7、农药中间体的研究方法在农药中间体的研究方面,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合成和改进农药中间体的性能。
其中,化学合成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通过有机合成化学反应,可以构建出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农药中间体。
生物合成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中国农药中间体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1含杂环的农药 中间体
①含杂环的有机磷杀虫剂的中间体包括二 嗪农 、 毒 死 蜱、 喹硫磷 、 杀扑磷 、 氯唑磷 的中间体 ; ②含杂环的高效杀虫剂的中间体包括吡虫啉 、 吡虫 清、 锐劲特 、 氟唑虫清的中间体 ; ⑧含杂环的高效杀菌剂的中间体包括 喹氧灵 、 呋吡 唑灵 的中间体 ; 含 杂环 的除草剂 的中间体包括通用 的磺酰脲类 除草剂 中间体 , 咪唑啉酮类 除草 剂咪草烟 , 灭草喹 的中
一
一
中间 体
农化新 世 纪
1生产 现 状
及缩短与国外农药工业 的差距 , 农药 中间体未来将重点 发展 以下产 品: 国内尚不能生产 的农药 中间体 、 高毒农 药替代产品 的中间体 、 含杂环的农药 中间体 、 含氟的农 药中间体 、 手性农药 的农药 中间体 。
经过 5 0余年的发展 ,我国农药行业 已建立从原药 生产 、中间体配套到制剂加工在 内的较 完整 的工业体 系 。改革开放 2 多年来 , 0 特别是 2 0世纪 9 0年代以后 , 国家和企业加大了对农药工业的投入 , 使我 国农 药工业 有了较大 的发展。农药工业 的快速发展 , 拉动和刺激 了 我国农药 中间体 的快速发展 , 同时也给我 国农药 中间体 工业未来健康稳定发展提供 了保障 。 国现有农 药中间 我 体 生产 厂 8 0 左 右 。19 0家 9 0年 以来 , 国农 药 的产 量 逐 我 年增加 , 农药 中间体的产量也逐年增加。19 年我 国农 90 药 中间体产 量 约 5 7万 吨 ,0 6年 约 1 8万 吨 ,9 0 20 5 19 —
业 的需 要 , 仍有部分 中间体 需要依靠进 口 , D 但 如 V菊 酸甲酯 、 二溴菊酸 、 甲酚、 邻 间甲酚 、 邻苯二 酚 、 呋喃酚 、
含氟医药农药及其中间体的市场分析

含氟医药农药及其中间体的市场分析首先,从全球市场来看,含氟医药、农药及其中间体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24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超过1.25万亿美元,其中含氟医药的市场份额约占到总市场的10%。
同时,全球农药市场规模超过400亿美元,含氟农药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大。
其次,含氟医药、农药及其中间体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潜在市场需求。
在医药领域,含氟化合物常用于抗感染、抗癌、抗凝血等药物的制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农业领域,由于全球农作物需求不断增长,对农药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含氟农药因其具有高效、低毒和长效等优势,在种植业和农药制造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然而,含氟医药、农药及其中间体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对化学品的监管日益严格,高氟化合物的环境和健康风险逐渐被关注。
许多国家和地区对高氟化合物的使用和排放都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对含氟医药、农药及其中间体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由于部分含氟化合物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氟气等高污染物,生产成本较高,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竞争。
然而,含氟医药、农药及其中间体市场并非没有机遇。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发投入的增加,新型的含氟化合物正在不断涌现,展现出更好的环境和生物活性。
同时,农业和医药领域对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含氟医药、农药及其中间体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总之,含氟医药、农药及其中间体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在需求。
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企业有望在该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同时,企业还需注重环保问题,积极响应全球环境保护的号召,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023年农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农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农药中间体是农药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制造农药活性成分所需的原料,包括各类化学试剂、顺反式异构体、原药、中间体等。
农药中间体行业的规模与农业生产和全球人口数量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农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规模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行业现状1.市场规模目前,全球农药市场规模约为400亿美元,而农药中间体的市场规模约占到了农药总市场规模的20%左右,大约为80亿美元,其中我国农药中间体市场规模约为25亿美元。
2.行业分布农药中间体行业主要分布在全球的若干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印度、美国、日本、欧洲等是该行业的重要生产国和主要市场国。
中国农药中间体行业的市场规模在全球居于较大的地位,按照产能排名,前五大企业分别为江苏昊华化工、湖北光谷化学、江苏宏达化学、山东瑞盛化学、江苏制药集团。
3.发展趋势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紧张等压力正在不断加大,这使得在未来几年内,对开发高效、低毒、环保的农药中间体的需求将大大增加。
增加对环保、低毒等政策的重视也会进一步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同时,行业结构调整将加剧,千百小企业无法继续生产,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将更趋向集中。
二、未来趋势1.市场增长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对食物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提高,农药中间体的市场规模将会继续增长。
未来五年内,全球农药中间体市场规模预计将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
2.技术革新农药中间体行业的技术革新将进一步改变该行业的格局。
新技术不断涌现,如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数字化技术等,这些新技术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3.政策调整政策的调整对农药中间体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策提供的市场调节作用在当前较为明显,在未来将更加突出。
4.集中优势农药中间体行业内将会进一步实现集中优势。
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大企业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同时,一些弱小企业或将面临淘汰。
三、结论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气候变化和资源问题的加剧,农药中间体行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农药中间体产业调研分析 (一)

农药中间体产业调研分析 (一)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农药中间体作为生产农药的基础原料,在农药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对农药中间体产业进行调研分析,有助于了解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农药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一、产业概述农药中间体产业是指以原料农药、中间体及生产配套材料、设备等为主体的产业。
几十年来,我国农药中间体产业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药中间体生产国之一。
二、问题分析1. 产能过剩中国农药中间体年产能达到40多万吨,产能过剩。
行业内企业间存在激烈的竞争,部分农药中间体的价格严重下滑,企业利润下降。
2. 粗放式管理行业内过于注重产能扩张和低成本的生产模式,很少投资于科技创新,企业管理不规范,缺乏规范的生产标准,存在污染环境、生产不规范等问题。
3. 低端产品过度生产由于中间体产能过剩导致部分企业只能通过降价来争夺市场份额,导致低端中间体产品过度生产,制约了中高端产品的发展。
三、发展建议1. 行业标准化建设制定行业中间体的生产标准,规范中间体的生产质量和工艺流程,合理分配资源,减少浪费,提高产能利用率。
同时,可制定行业标准,明确各个企业的产能和产量。
2. 优化结构逐步淘汰低端产品,加强中高端产品的生产和研发。
同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中高端产品的投产。
3. 创新技术推广加强研究力度,增加技术资金投入,提高农药中间体生产的技术含量。
例如,应用生物技术等现代技术,改进传统的农药中间体生产技术,提高农药品质和安全性。
四、结论总体而言,农药中间体产业在当前存在着产能过剩、粗放式管理和低端产品过度生产等问题。
然而,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强监管,建立规范化的生产标准,促进行业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从而推动农药中间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2年行业分析三大类农药品种市场行情分析

三大类农药品种市场行情分析今年1~6月份国内工业平均出口水平下降21%,而农药出口的降幅达32%。
由于出口受到影响,大部分产品出口转内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又据统计,上半年全国效益平均水平下降22%,而农药行业效益水平降幅达到34%。
7~9月份生产企业农药销售和利润也双双下降。
进入三季度后,农药生产所需原材料、中间体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农药的价格很难上调。
气候良好虫情偏轻,杀虫剂市场销售走低5月份后杀虫剂出口明显削减,大部分产品转内销,国内市场严峻供大于求。
近几年来防治水稻田虫害需求量较大的常规品种杀虫双、毒死蜱、噻嗪酮、三唑磷、敌敌畏、阿维菌素、杀虫单1~10月份销售量都不足,而且价格都有10%以上的下滑。
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棉花的种植面积较去年削减了30%~40%,今年棉铃虫和盲蝽蟓没有大发生,辛硫磷、甲维盐、丙溴磷的销量下降。
三氯杀螨醇在往年是江苏扬农化工创汇的一大收入来源,但是由于今年4月份以来国际市场需求下滑,国内需求萎缩,因此企业效益消失下滑。
乙酰甲胺磷因在蔬菜、果树和水稻中现有残留试验和数据还不完善,影响其销路。
菊酯类农药中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氯氰菊酯和百树菊酯今年需求有所增加,但由于其简单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类农药的推广使用。
阿维菌素在防治水稻害虫方面是上半年市场消失的为数不多的亮点,销量和价格齐升。
由于蔬菜和水果在人们生活中的用量增大,防治菜青虫、甜菜夜蛾、小菜蛾、蔬菜蚜虫,柑橘树红蜘蛛、介壳虫的甲维盐、氟铃脲、丁醚脲、鱼藤酮、毒死蜱和复配农药氟铃·辛硫磷、阿维·毒死蜱等的销量呈上升趋势。
吡虫啉在防治棉花、蔬菜、水果的蚜虫中销售量较大。
湖南、湖北在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时主要使用高效低毒新品种烯啶虫胺和吡蚜酮,价格有10%~20%的上涨。
除草剂在旺季价格有所回升,但整体价格以降为主由于全球甘蔗、向日葵、棕榈树及蓖麻等油料作物对农药产品的需求削减,致使常规除草剂中草甘膦、百草枯、阿特拉津、丁噻隆、嗪草酮等品种的出口量少价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药及农药中间体一农药行业概况农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杂草和病菌的药剂。
由农药中间体、农药原药合成和制剂加工三大版块构成了完整的农药产业链。
行业上游为黄磷、液氯等无机原料和甲醇、三苯等基本有机原料,下游为农林牧业生产和卫生领域。
总的来说,农药行业处于化工产业链的末端,属于精细化工行业,对技术的依赖性大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成功率低,一旦研制成功则利润丰厚。
农药行业是重要的支农产业之一,在全球人口增长及耕地面积减少的矛盾下,农药的广泛施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解决的粮食问题的重要出路。
但农药使用同时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或直接或间接的威胁,所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的毒性问题和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行业被迫向高效、低毒、低用量的方向发展。
因此,农药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投资等研究的战略意义极其重大。
我国农药行业起步晚,虽然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链,但仍存在着很多布局问题,尤其是在国家战略“走出去”的带动下,以及世界农药巨头更深层次的“走进来”情况下,作为基础支农产业的农药行业,行业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
这时对发达国家农药产业发展历史的研究,对于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农药行业及农业相关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二、世界农药市场农药的消费受农业生产的规律、作物种植规模和种植结构的影响很大。
受农业生产季节性的影响,农药的生产和消费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在我国,每年 3到9月份是农药使用的高峰期,所以上半年也是农药生产的高峰期,加之农药还是重要的救灾物资,需要定量的储备,所以我国的农药生产具有其他国家,尤其是地区跨度大的美国等所不具有的特点。
此外,农药行业与国家农业政策以及耕作制度与技术的变革等都有紧密的联系,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所以归纳世界农药产业发展曲线,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先进的耕作技术及助剂、药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l 、市场规模由上世纪 9 0年代中,农药行业开始极度繁荣后的萎缩,直自2 0 0 3年世界农药市场才实现在产品结构变化上的实际增长,而后逐渐步入一个销售市场的稳定期,近几年销售额稳定在 3 1 0亿美元左右,我国农药行业在“十一五”的产业方针指导下,在十七大胜利召开后的国家战略转变下,农民收入必然迎来建国后的第三个增长期。
农业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生产资料的加大投入将大力带动农药消费的增长。
结合世界产业背景,世界权威咨询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农业将以7%的速度增长,国际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无疑给农药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2、世界农药行业发展曲线( 1 ) 市场的转移。
发达国家农药工业起步较早,已过高速发展期,市场趋于饱和。
农药市场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亚太地区和南美洲部分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将成为全球农药增长的驱动力。
世界农药的产能也在向相关国家转移,以降低成本、就近销售,我国相关企业应该抓住此次机会,引进、吸收先进企业的生产管理经验,助跑农业现代化。
( 2 ) 农药开发向高效、低毒、低残留、高活性、高选择性方向发展。
这是发达国家农药需求趋于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未来数年内,以苏云杆菌农药(Bt)为首的生物农药( 目前生物农药仅占整个农药市场的 l %) 将以 l 0 %左右的速度强劲增长,但一段时间内化学合成农药仍是农药市场的主体。
我国的生物农药还处在起步阶段,除几大上市公司外,产品线还没有展开。
这也将是今后我国产业投资的一个主要方向,以同一起跑线上的生物农药为主打产品,在外向型产品结构的布局下,与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未来农药市场一决高下。
( 3 ) 转基因作物市场挤占传统农药市场。
据统计,2 0 0 5年全球 4 4 %的大豆、 4 2 %的玉米和 1 0 %的棉花均采用转基因种子种植。
全球农药市场有向农业生物技术市场转移的趋势。
草甘膦、草铵膦等非选择性除草剂的发展使其他的选择性除草剂市场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至今达到商品化种植的转基因抗病作物还很少,杀菌剂市场受到的影响很小。
( 4) 三大类农药的比重及其发展。
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三大类农药是农药市场的主体。
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占农药销售额的比例在 2 o o 5年为 4 8 %:2 5 %:2 4 %,而 5年前该比例为4 8 %: 2 8 %: 2 0 %, 1 5年前为4 4 %: 2 9 %:2 1 %, 2 5年前为4 1 %: 3 5 %: 1 9 %。
而我国的产品比例调整,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除草剂市场的增长速度在三大类农药中居中,近1 5年以年均 1 . 6 5 %的速度增长,近 5年来的增长率为2 . 9 0 %。
除草剂市场所占比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在农业上的先进程度,比例差异主要是由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耕作技术决定的。
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改变了全球除草剂市场的格局。
它一方面使得草甘膦、草铵膦等少数非选择性除草剂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另方面使其他选择性除草剂的需求大幅度降低,大大降低了除草剂的品种数量,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农药企业。
虽然我国除草剂的产能增长水平一直高于世界平均速度。
但消费比例则一直在 2 0 %左右,要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消费量增长跟不上产量增长,直接导致了行业细分的许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
全球杀虫剂销售额自 1 9 9 0年黄金发展期过后市场份额已下滑至 2 5 %。
其原因主要是开发和推广市场已趋于饱和,又受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再加上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冲击,因此近年来竟有萎缩趋势。
市场格局变化是与环境相容性好的高效低毒品种不断进入市场替代旧有产品,目前全球市场上消费的杀虫剂主要是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和杂环类杀虫剂四大类化学农药以及少量生物农药。
杀菌剂市场增长最快, 1 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 2 %,近 5年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导致作物病害的病菌容易获得抗性新产品有持续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全球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以及各类经济作物种植种类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增加了对杀菌剂的需求,其受转基因作物的影响很小。
这个市场对于我国众多生产厂家而言,是最有吸引力的。
一方面这个市场产品更新换代快,跨国企业的研发优势在此表现的并不充分,另一方面,国际巨型企业一般习惯专线生产,产品线中产品种类并不多,所以必然会有一些细分的产品空隙留给我国众多企业去大展所为。
三、中国农药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
2 0 0 5年,我国农药生产企业 2 2 o o余家,常年生产2 5 0多种原药。
其中原药生产企业近 5 0 0家,加工( 含少量分装 ) 企业 1 7 0 0多家。
农药总产量中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例分别为4 5 %、 13 %和4 1 %。
但大部分农药品种均为仿制品种,自主创制的品种数量不足 1 0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 2 0 0 5年我国农药产量 ( 原药) 突破百万吨达 1 0 3 . 9 4万吨,我国农药原药消费量 2 8 . 3万吨,同比增长了9 . 1 %;其中,杀虫剂消费量增长了8 . 9 %,除草剂增长了2 4 . 6 %,杀菌剂增长 4 . 0 %,农药行业销售额达 6 2 4.5 2亿元。
销售额五年来增长了 2 . 4倍年复合增长 1 9 %,尤其是近两年增速均在 3 0 %以上。
如果除去部分农药制剂产量计入原药产量的增量,根据校对值, 2 o o 5年我国农药实际产量达 6 8万吨,产量上看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农药原药生产国,但市场规模只占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的 6 %,还只是世界第五。
2 0 0年上半年受益于化工原料价格回落及需求增长,农药行业表现为收入、利润同步增长,在全部子行业中增长态势最为均衡。
2 、我国农药行业的进口与出口我国农药行业具有很强的外向性,出口产品占总产量比例在 4 0 %以上。
2 0 0 5年我国农药出口量4 2 . 5万吨,出口金额 1 4亿美元,年增长率分别为 9 . 5 %和1 8 . 1 %。
2 o o 5年我国农药进口量仅 3 . 7万吨,进口金额1 . 8 2亿元,基本保持平稳。
从出口的产品结构上看,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的比例分别占数量的 3 1 %、 4 8 %和 1 5 %,占金额的3 4 %、 4 2 %和 1 9 %。
从进口的产品结构上看,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所占比例为数量的2 1 %、 4 8 %和 3 1 %,占金额的 2 4 %、 4 0 %和 3 4 %,杀菌剂进口保持较快增长。
我国农药出口到 1 5 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全球农药市场,但主要以原药为主大约占出口总量的 6 0 %左右。
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占我国出口总量的 5 1 %,其次为拉丁美洲,占出口总量的 2 2 %,再次是欧洲,占9 %,非洲只占7 . 5 %。
巴基斯坦、泰国、美国、阿根廷和巴拉圭是我国前五大出口市场。
3 、我国农药市场的特性农药产品的市场是广大的农村,由于农药产品的特性以及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农药市场具有不同于国外市场、不同其他农资产品市场的特征。
( 1 ) 市场广阔而分散。
种植单位小,用户数量大,户是农资产品购买的基础。
( 2 ) 市场教育底子薄,信息不对称。
单位购买量小,价格敏感度高,自我保护意识差,这是由农民收入低造成的,也导致了假劣农药的泛滥;产品信息和市场信息掌握在生产商经销商手中,造成营销成本高、效果差。
( 3 ) 明显的季节性。
3至9月是销售生产旺季,比其他国家的市场更为集中。
( 4 ) 产品更新换代快。
由于我国具有后发产业优势,加之农民的产品忠诚度低,以及我国农药企业自有知识产权少,所以产品换代快,国内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产品开发的基础上还必须要跟上行业的变化。
( 5 ) 生产企业规模小,数量多。
行业前 1 0大企业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只有 1 9 . 5 %,前 2 0大企业占总产量比重只有 3 0 . 8 %。
与跨国农药公司专注于自己的农药产品不同,我国农药企业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过专利期的产品,同一个品种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生产,这也造成了市场竞争混乱的局面。
( 6 ) 五种高毒农药已于 2 0 0 7年起全面禁用,产品线不合理的企业面临停产或转产,这给品种结构优良的企业带来发展的机遇,也将大大优化我国农药行业的竞争秩序。
另外我国地域差异较大,气候条件多样,各地区农民有完全不同的种植习惯;又因为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所以使得农药需求变化缺乏预见性,对市场需求很难定量估算以合理安排产能。
4 、“十一五”宏观调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产业规划都指明了农药的发展将制止重复建设,压减过多的生产厂点,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注重健康持续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将农药企业注册资金的最低要求提高 2倍,并计划与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国农药企业进行环保大检查,这将提高农药行业的进入门槛,强制淘汰一批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