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常用16种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归类及示例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归类及示例初中物理研究方法归类及示例1.观察法,指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认真观察,再归纳总结出规律等。
如通过对水沸腾实验的观察得到水沸腾的特点,从而推出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的特点。
2.实验法,人们使用仪器,通过人工控制条件,使自然现象、过程再现出来。
它是物理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通过实验可发现定律、规律,如欧姆通过实验发现欧姆定律;通过实验验证假说,如布朗通过“布朗运动”的实验验证分子动理论假说;通过实验测定物理量,如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定出大气压值。
3.猜想法,是探索物理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它是用已知的物理规律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规律做出的科学预见。
猜想法和实验法律相结合使用,先猜想然后设计实验验证,是目前探索物理经常使用的方法。
如初三物理(沪科版)中研究“通电导体放出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先要求大家猜想,然后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就是采用“猜想+实验”的方法。
4.等效法,狭义等效法是根据同一性质的几个量与一个量之间效果相同而建立的方法。
如研究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引入合力。
广义等效法指自然界中不同物质之间存在着的联系而建立的原理或方法,如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它们的作用效果是等效的。
5.建立模型法,从自然界中抽取更为本质的、概括了的类似物的方法,如连通器、光线。
6.转换法,是指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者不容易直接去测量的物理量,用一些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的方法。
如用电流的效应去判断电流的存在,用扩散现象去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7.类比法,指两个或两类对象有某些共有的相同或者相似的属性,推出一个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或另一类现象已经具有的属性。
如研究电流概念时用水流作类比。
8.替代法,在研究物体的某一物理量时,由于这一物理量难于测量,可用便于测量的其他物体的相同物理量来测定代替。
如曹冲称象用的就是替代法。
9.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某一物理量与其他几个物理量关系时,可先研究这一物理量与几个中的一个量的关系,然后逐一研究这一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关系,研究时,每次都要保证除研究的那两个物理量外,其他物理量保持不变,最后将这些单一关系综合起来,如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用的就是控制变量法。
初中物理中常见的研究学习方法有哪些

初中物理中常见的研究学习方法有哪些初中物理中常见的学习研究方法1、理想模型法为了更形象,更直观地表示某一种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利用科学抽象的方法,抽象出简单直观的物理模型,利用物理模型研究物理问题。
这种方法就叫做理想模型法。
如用太阳系模型代表原子结构,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杠杆,利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等。
2、控制变量法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
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
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转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就叫做控制变量法。
初中物理实验大多都用到了这种方法,如通过导体的电流I受到导体电阻R 和它两端电压U的影响,在研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U不变;在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R不变。
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的问题还有:液体蒸发的蒸发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运动快慢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等。
3、转换法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不好直接认识它,我们常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看的见、摸的着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
在物理学中有一些微观的或不易观察的现象,经常把这些现象通过放大或转化,成为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就叫做转换法。
如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认识电流大小,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等。
4、比值定义法为了给某些物理规律或物理量确定一个概念,常用到比值的方法就叫做比值定义法。
速度的定义,压强的定义,功率的定义,比热容的定义,热值的定义,电流大小的定义等都是用了比值定义的方法。
5、理想实验法有一些物理现象,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理想实验法也叫做实验推理法,就是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科学的推理得出结论的方法就叫做理想实验法。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有哪几种1.实验法:实验法是物理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收集数据,进行测量和计算,验证理论模型。
实验法有助于验证物理理论,揭示物理规律。
实验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观察法:观察法是物理研究中应用广泛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或物理系统的观察,获得数据和信息,从而加深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
观察法常用于研究天体现象、材料特性等。
3.数学模型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是物理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运用数学工具、公式和方程,对物理系统进行建模和描述。
数学模型能够辅助物理学家进行预测、模拟和分析物理现象,从而使得研究更加精确和系统。
4.计算机模拟方法:计算机模拟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物理研究方法。
通过在计算机上构建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其进行模拟和仿真。
计算机模拟的优势在于可以模拟复杂的物理系统,进行大规模计算和参数优化,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5.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物理研究中用来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的方法。
通过对实验数据或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体特征和规律。
统计学方法可以帮助物理学家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验证统计规律。
6.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是通过对不同物理现象、物理系统或实验条件的比较,研究其差异和共性,以发现规律和原理。
比较研究方法常用于研究不同材料的性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过程等。
7.理论推理方法:理论推理方法是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假设、逻辑推理和数学推演,推导出物理规律、理论模型和物理公式。
理论推理方法在物理研究中起到了理论引导和预测的作用。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研究中,经常会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
初中物理课常用的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课常用的研究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频繁,仅靠学校学习的知识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研究方法的渗透,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就初中物理学习中用到的方法做以小结。
一、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等实验中都用到了此方法。
二、转换法转换法是初中物理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是将不易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其他直观现象再现出来,从而认识事物或规律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电流时。
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知道它的存在呢?我们可以在电路中接人一个小灯泡,利用小灯泡发光感知到电流的存在,并且可以通过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再比如在研究电与热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观察出来,我们可以在烧瓶中插入温度计(或在导体上粘上蜡),通过温度计的示数(或蜡的融化快慢)来比较产生热量的多少。
三、类比法类比法是指通过对相关的内容或事物来进行比较学习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可以这样告诉学生:电流通过导体时就好比人走路,在路的长度和宽度相同时,如果是泥泞不堪的土路,走起来就费力些;如果是砂石路就好走些,如果是水泥路就更好走些。
这就好比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材料不同,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不同一样。
在路面情况和长度相同时,如果路越窄,走起来就越容易受阻。
这就好比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一样。
在路面情况和宽度相同时,如果路越长,人受阻的机会就越多。
这就好比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通过这样的类比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可以用来区别概念、规律、公式等。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有哪些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有哪些
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直接观察物理现象或数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2. 模型法: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化,便于理解和分析。
3. 控制变量法:在多因素问题中,通过控制某些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观察物理现象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4. 理想实验法:通过想象和推理,设计理想状态下的实验,得出结论或推导规律。
5. 归纳法:通过对多个具体事例的分析和归纳,得出一般性的物理规律或结论。
6. 演绎法:根据已知的物理规律或定理,推导出具体的结论或解释特定的现象。
7. 类比法:通过比较类似的事物或现象,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便于理解和记忆。
8. 比较法:通过对不同事物或现象的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理解、记忆和区别。
这些研究方法在初中物理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初中物理科学研究中常用方法归纳

初中物理科学研究中常用方法归纳科学研究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论和逻辑规则,对现象、问题或假设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以达到获取新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初中物理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可以分为观察法、实验法和理论分析法三大类。
本文将对这些方法进行归纳概述。
一、观察法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直接或间接地观察现象,收集和记录相关的数据,获取科学事实,并根据观察结果初步判断和分析。
观察法具有简单、直观、直接的特点,常用于初中物理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的观察。
例如,在学习热传递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热杯中的水温变化来研究热的传递规律。
记录不同时间下水的温度,并绘制温度变化曲线,以观察和分析热的传递过程。
观察法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
二、实验法实验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建立合适的实验装置、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步骤,进行人为控制和观察现象的方法。
实验法可以控制变量、重复观测和准确测量,帮助我们揭示物理事实,验证理论假设。
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装置,如光线经过玻璃板时的折射角的测量,来验证折射定律。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调节入射角度,测量出射角度,并计算折射指数,用来验证折射定律。
实验法需要准确测量和仔细记录数据,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方法。
三、理论分析法理论分析是指基于已有知识和理论模型,通过思考、推理和计算来解释现象和问题的方法。
通过运用物理学定律和公式,进行数据处理和数学分析,可以进行深入的物理问题研究。
例如,在学习力学平衡时,我们可以通过应用力的平衡条件和杠杆原理,分析和计算杠杆系统的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方程来解决问题。
理论分析法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应用物理学原理,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综上所述,观察法、实验法和理论分析法是初中物理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观察法直观直接,有助于了解物理现象;实验法可以精确测量和控制变量,验证理论假设;理论分析法能够深入思考和解释问题。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及应用

初中物理研究方法及应用初中物理研究方法及应用物理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能量转换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对我们认识自然界有着重要意义。
在初中阶段,我们需要通过学习物理,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物理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首先,观察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现象、现象背后的规律以及物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导出物理规律。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球的运动轨迹和经过的时间,发现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时,自由落体的规律。
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及其现象,推导出光传播的直线性和反射的规律。
其次,实验法是物理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测量和观测,可以验证物理理论,深入理解物质及其运动规律。
例如,在学习光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进行实验,用凸透镜对光的聚焦作用进行观察和测量,进一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
第三,数学分析法也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
物理与数学密切相关,通过应用数学工具和方法,可以对物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决。
例如,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牛顿定律和力的分解等相关数学知识,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受力情况,解决相应的物理问题。
最后,模型建立法也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建立物理模型,简化物理现象和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物理现象。
例如,在学习电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电路图模型,研究和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初中物理的研究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工程设计中,可以运用物理研究方法,分析物体的运动、变形和能量转化,为设计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在产业生产中,物理研究方法可以用来改进工艺和优化生产条件,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环境保护中,物理研究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和分析污染源的物理特性,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在医学领域,物理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医疗设备的研发和临床实践,提高医疗技术和治疗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的物理研究方法的应用

磁几部 分 ,虽然各部 分所讲述 的内容 较 等等。 通过 比较 的方法 , 能够使学生
相 互 统 一 的 。这 里 我 就 对 六 种 常 用 的 更 深 入 。 物 理 思 维 方 法 在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进 行 简
四、 概 念 分析 法
有些物理现象直 接通过感 官是 看 量来认识 ,于是 我们 通过它所产生 或
初 中物理教学 中常 见 的物理研究 方法 的应用
甘 肃省 兰 州市第 四十六 中学
解决 问题 的思 维方 法 多种多 样 ,
三、 比 较 法
张殷珲
重点是 如何运用 “ 控制变量 法” 的方 法
在提倡 发散思维 的今 天如何使学生 能 较容 易 的掌握 物理 学 的基 本知 识点 、
对 比地 进 行 研 究 。 比如 , 在 教 中考物理实 验的重点 内容 ,是值得 反 对于 中学 物理教 师来说 ,这是值得深 不 同 点 , 入 研 究 和 思 考 的 问 题 。 就 整 个 中学 物 学 将 蒸发 与沸腾 的异 同点进 行 比较 。 复总结 的一个方法 。 理来 说 , 大 致分 为力 、 热、 声、 光、 电 和 将 电流表和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进 行 比
阻碍作用是 等效 的 ,所 以可用 9欧 的 能 的大小 的主要 因素 ;物体 吸收或放 维方法 。这些方法在物理的其它部分 电阻替代 4欧 和 5欧串联 的电阻。
二、 类 比 法
出热量 的多 少与 哪些 因素有 关等 ; 电 中也均有应用 ,所以就整个物理学来
流产 生 的热最 多少 与哪 些因 素有关 , 说, 方法 实际 ~ i t . 是相通的 , 对 于这些方
效 电路 、等效 电阻、分力与合力 等效 素影响时 ,为了探究其 中某个 因素对 的先 后 来 发 现 。 等 ,而且在分析 和设计 实验时也经 常 结 果有什 么样 的影响 ,要控制 其它因 古人云 : “ 授人以鱼 , 供一 饭之需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分子动能的时候与物体的动能进行类比;
研究串并联电路电流关系,电流类比水流;
学习功率时,将功率和速度进行类比。
8、放大法
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将玻璃瓶密闭,装水,插上一个小玻璃管,将玻璃瓶的形变引起的液面变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变化。
9、积累法
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
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
13、观察法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
匀速直线运动;(生活中很少有一个物体真正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匀速直线运动只是一个模型)
磁感线(磁感线是不存在的一条线,但是我们为了便于研究磁场我们人为的引入了一条线,将我们研究的问题简化。)
(光线,磁感线,力的示意图,杠杆,原子核式结构)。
6、图像法
速度-时间图象、时间-位移图象、晶体熔化过程时间-温度图象、晶体凝固过程时间-温图象、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图象…
研究电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研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系;
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等。
2、转换法
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我们转换成测排开水的体积;
测曲线的长短时转换成细棉线的长度;
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
大气压强的测量(无法直接测出大气压的值,转换成求被大气压压起的水银柱的压强);
3、等效替代法
比如在研究合力时,一个力与两个力使弹簧发生的形变是等效的,那么这一个力就替代了两个力所以叫等效替代法
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也用到了这样的方法。
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的测出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所以我们利用了一个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代物体的大小。
4、归纳法(写表达式)
比如铜能导电,银能导电,锌能导电则归纳出金属能导电。在实验中为了验证一个物理规律或定理,反复的通过实验来验证他的正确性然后归纳、分析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阿基米德原理中,为了验证F浮=G排,我们分别利用石块和木块做了两次实验,归纳、整理均得出F浮=G排,于是我们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使用的正是这种方法。
14、比值定义法
密度、压强、功率、电流等概念公式。
15、多因式乘积法
电功、电热、热量等概念公式。
16、逆向思维法
由电生磁想到磁生电。
在所有的科学实验和原理的得出中,我们几乎都用到了这种方法。
5、理想化物理模型
液柱、(比如在求液体对竖直的容器底的压强的时候,我们就选了一个液柱作为研究的对象简化,简化后的模型依然保留原来的特点和知识);
光线、(在我们学习光线的时候光线是一束的,而且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的见的实线来表示就是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
测硬币的直径时转换成测刻度尺的长度;
测液体压强(我们将液体的压强转换成我们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变化);
通过电流的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电流);
通过磁场的效应来证明磁场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磁场);
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内能的变化,只能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
在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中,我们反复做了三次实验来验证F1×L1=F2×L2也是利用这种方法。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结论的得出(在实验中对多种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并得出最后结论时),都要用到这一方法。
在验证导体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经过多次的实验我们得出了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也是将实验的结论整理到一起后归纳总结得出的。
液面、(在我们研究连通器的特点,求大气压时我们都在某一位置取了一个液面,研究该液面所受到的压强和压力,也是将问题简化,利用理想化模型法);
光沿直线传播(在我们学习中我们知道真正的空气是各处都不均匀的,比如越往上空气越稀薄,在比如因为空气各处不均匀形成了风,而在光是沿直线传播一节中我们将问题简化,只取一个简单的模型,一条光线在均匀的介质中传播)。
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将电功的多少转换成砝码上升的高度;
密度、功率、电功率、电阻、压强(大气压强)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转换法测得的;
回答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回答说小球在平面上滑动的越远则动能越大,就是将动能的大小转换成了小球运动的远近。
初中物理常用16种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1、控制变量法
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的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测量出导线的直径,均可用积累法来完成。
10、科学推理法
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当我们发现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时,我们就推理出,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11、比较法(对比法)
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
比较电动机和热机;
比较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12、分类法
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导体和绝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