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变调》
普通话变调(教案)

普通话变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目的:让学生了解普通话变调的概念和重要性。
1.2 内容:介绍普通话变调的定义,解释变调的作用和意义。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
1.4 教学活动:引入普通话变调的概念。
讲解变调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一些常见的变调现象。
第二章:普通话的四声2.1 目的: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四声及其特点。
2.2 内容:介绍普通话的四声,讲解四声的特点和区别。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
2.4 教学活动:讲解普通话的四声及其特点。
示范四声的发音。
学生练习发音,巩固记忆。
第三章:上声变调3.1 目的:让学生掌握上声变调的规则。
3.2 内容:介绍上声变调的规则,讲解上声变调的发音方法。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3.4 教学活动:讲解上声变调的规则。
讲解上声变调的发音方法。
学生练习发音,进行语音模仿。
第四章:去声变调4.1 目的:让学生掌握去声变调的规则。
4.2 内容:介绍去声变调的规则,讲解去声变调的发音方法。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4.4 教学活动:讲解去声变调的规则。
讲解去声变调的发音方法。
学生练习发音,进行语音模仿。
第五章:儿化音变调5.1 目的:让学生掌握儿化音变调的规则。
5.2 内容:介绍儿化音变调的规则,讲解儿化音变调的发音方法。
5.3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5.4 教学活动:讲解儿化音变调的规则。
讲解儿化音变调的发音方法。
学生练习发音,进行语音模仿。
第六章:声调组合变调6.1 目的:让学生掌握声调组合变调的规则。
6.2 内容:介绍声调组合变调的规则,讲解声调组合变调的发音方法。
6.3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6.4 教学活动:讲解声调组合变调的规则。
讲解声调组合变调的发音方法。
学生练习发音,进行语音模仿。
第七章:变调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7.1 目的:让学生了解变调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
7.2 内容:介绍变调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分析一些常见的变调现象。
《变调》教案(共5则)

《变调》教案(共5则)第一篇:《变调》教案普通话机测读本《变调》教案杨雨夏一、教学内容:普通话机测读本第四章普通话声调训练,第三节上声变调;第四节“一”、“不”变调。
二、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语流音变是字音相连的语音变化现象,并掌握普通话上声变调,“一”、“不”的变调的语流音变规律,以便正确运用音变现象来进一步说好普通话。
三、教学重点:上声和“一”、“不”变调的规律。
四、教学难点:上声变调中“上+上”(上上相连)格式的变调规律。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1.普通话的声调有哪些?这些声调分别对应四声里的哪一个声调?(答: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2.请同学们用“每”字,在后面各加一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字,组成词语,体会这四个词语在朗读时“每”字的读音有什么变化。
例如:每天、每年、每秒、每次;总结:我们会发现“每”子之后跟不同声调的字,在发音是会产生一些变化,“每”字不再读它原本的读音。
这就是语流音变中变调的现象。
měi(二)讲授内容: 1.语音知识(1)什么是语流音变:在语言活动中,由于相连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音节的语音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语流音变。
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主要包括变调、儿化、语气助词“啊”的变化。
(2)什么是变调: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声调不同,这种声调的变化叫做变调。
变调是一种自然的音变现象,对语言表达没有影响。
例如:“演”“讲”连着念,听起来像“严讲”,但我们知道表达的仍旧是“演讲”的意思。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普通话中最常见的几种变调。
(1)上声的变调:上声音节单独念时为“第三声”,在语流末尾时读原调,在下列情况中均有变调:①上声后面紧跟阴平时,上声读成半上。
例如:上+阴平——捕捞、补充、表彰、本身②上声后面紧跟阳平时,上声读成半上。
浅谈普通话上声变调和语调现象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浅谈普通话上声变调和语调现象及其对外汉语教学作者:杨晶来源:《现代语文》2018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从汉语语音中特有的声调系统入手,对变调的内涵以及变调的基本类型进行阐述,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比较难掌握的上声变调现象进行具体研究。
说明上声变调现象的普遍性,解释它基本的,常见的三种变调类型。
此外,还对留学生容易出现的语调问题进行探究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调变化,只不过不同的语言,实现语调变化的方式和方法都不尽相同。
最后,联系对外汉语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关于上声变调问题和语调问题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上声变调语调教学一、变调的内涵及其基本类型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由音高构成;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格式。
在汉藏语系中一些语言的音节是有声调的,而在包括印欧语系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语系的音节是没有固定的音高格式的。
可见声调并不是音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也不是每个语系所必备的。
但对于汉语来说,声调十分重要,同一个音节“[PA]”在汉语中可以念成四种音高格式,即汉语的四个声调,阴平[PA55](巴),阳平[PA35](拔)、上声[PA214](把)、去声[PA51](坝)。
它的音高格式有平,升、曲降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意义。
而这些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被称为调值,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汉语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是: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聲(51)。
声调在汉语中因为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显得十分重要。
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这种声调的变化叫变调。
音节的变调大部分是受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而形成的。
在汉语普通话中最常见的变调有以下几种:(一)“一、不”的变调(二)“七、八”的变调“七、八”放在去声前调值可以变为35,但也可以不变。
如:七岁、七块、八岁、八路(三)上声的变调二、上声的变调及其常见类型上声单念时调值是214,在语流的末尾或单用时调值不变,但在实际交际中因为常常与其他字词连用,因此上声可以纯粹地读为原调的情况几乎很少,在大部分情况下它会发生变调现象,读为35或2l。
普通话变调(教案)

第六节普通话的变调普通话共有四种声调,音高分为五级(1最低,5最高),每种声调都有固定的调值。
那么阴平为高平调,调值55;阳平为中升调,调值35;上声为降升调,调值214;去声为全降调,调值51。
在词语和句子中,音节与音节相连发音时,有些音节的调值会发生变化,就叫变调。
普通话的变调主要分为:①、上声变调②、“一”“不”变调③、轻声④、儿化⑤“啊”的音变一、上声变调普通话上声音节在单念或处于句尾以及处于句子中语音停顿位置时,没有后续音节的影响,即可读原调。
在其它情况下一般要作变调处理,具体分为:1、“上声+非上声”→“半上+非上声”(1)上声+阴平(211+55)首都火车礼花雨衣省心警花捕捞老师主编把关贬低饼干补充打针产生取消法规反思感激(2)上声+阳平(211+35)古人祖国补偿乞求可能厂房起床品尝旅行举行火柴海洋典型导游表达狠毒打球改革抢夺简洁(3)上声+去声(211+51)本质法律北部百货小麦讲话美术狡辩稿件保证保护宝贝女士尽量理发美丽法院跑步野兔鼓励(4)上声+轻声奶奶嫂嫂马虎打扮本钱耳朵底下里面主子影子本事姐姐讲究点心暖和骨头伙计买卖2、“上声+上声”→“阳平+上声”(35→214)保险保养党委尽管老板本领引导古老敏感鼓舞产品永远语法口语岛屿保姆远景北海首长母语小姐懒散3、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
如果后面没有其它音节和语气词,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调。
①、双音节+单音节(“双单格”结构)。
前两个变阳平演讲稿跑马场展览馆管理组水彩笔蒙古语选取法古典舞虎骨酒洗脸水往北走草稿纸②、单音节+双音节(“单双格”结构)。
前一个变半上,第二个变阳平。
史小姐党小组好小伙跑百米纸老虎李厂长老保姆冷处理很友好旅党委小雨伞缓减免③、单音节+单音节+单音节(“单三格”结构)。
前两个变阳平软懒散稳准狠④、更多上声音节相连时,按语意分若干二字组或三字组,然后按以上变调规律处理,停顿之前的音节都读半上声,最后音节读完整。
字调变调语调——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三大阶段

教 学 改 革
字调 变调 语调——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的三大阶段
字调 变 调 语 调— — 论 对夕 汉语 声 调 教 学 的三 大 阶段 卜
梁 敏 (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 06 ) 10 2
【 摘
要 】 随着对外汉语语音教 学的逐步发展, 声调教 学的地位 日益凸显 。本文对宇调 、 变调、 语调的重要性和教学方法进行 了阐明, 旨
响了语义 的理解。 句、 语段和语篇中体会汉语作为声调语 言和语调语言的差别。教母语是 不应一味孤立地强调声调, 还应该在语音 我们在基础教学中常常采用以下方法 : 第一 , 对大量的单音节语音 语调语言的外 国学生学汉语时 , 进行听说模仿训I 听 第一步 , 行语音感 知 , 练。 是 进 准确 判断不 同个 引导中加强对重音、 停连、 语气等在语调语言中常涉及问题的理解 。桂明 体、 同年龄 、 不 不同性别的语音 , 然后一遍遍地模仿着 。第二 , 说 汉语 超指出, 美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时 , 往往受到处于 同一句法结构 声调的音 高偏高 , 清脆感 强。汉语中的高平调 5 5在国外学生看来是很 层次上英语语调的干扰 ,英语中词组与句 中的语调调型是受限制的 , 并 高的调 子, 往往有学生不能 达到 , : 国学生常常 会降为 3 调 , 如 泰 3 韩国 的; 而在普通话中 , 每—种声调都能与其 学生降为 4 调。阳平 3 调 、 声 2 4 4 5 上 1 调对 美国学生来说 常常发成 3 他的声调相结合 , 4 从而产生更多的声调调型 , 一般来说 , 美国学生趋向 ‘ 沈 调和 34调。去声5 调被 日本学生读为 3 调。针对这种情况 , 2 1 1 我们应 于以模仿常规英语调型来 接受普通话 双音节词的声调组合结构。 该引导学生不断强化声带韧性 , 节奏 地使声 带紧张和放松。发声时 晓楠则指出 :英语中音高与重音相联 , 有 高调被操英语者视为重音, 汉语中 声带越紧张 , 声调越高 ; 声带越松弛 , 声调越低。第三 , 唱四声 以使 的高声调就会被操英语者理解为重音 , 。 可 英语中的轻读音节通常最低, 因此 学生通过唱来感受汉语声调 的美感 , 找到每一 个音节高低升 降的变 化 低声调上声易被操英语者理解为轻读。所以当美国学生听到一些音节比 和不同 , 形成对四个声调的感悟能力。第四 , 声调的听辨练 习也是 很重 较高时 , 立即将这些音节理解为重读 音节。针对外国学生语调与声调相 要的 。阴平声和半上搭配 , 阳平 声和去声搭 配。因为阴平 声和半上 声 混的情况 , 门 捌 在声调教学方面就必须 注意到时时将语调和声调进 行比 从听感上有高平调和低 平调 的区别。一高一低 容易分辨 ; 阳平声和 去 较分析。在汉语语音教学中捌 门 最终追求的是学 生表达的正确度、 流畅 自然度和优美度的统一。 声, 一扬一降也很容易分辨。经过多次训练 , 学生就可以对四声有 准确 度、 的定位了。
对外汉语第三声变调 PPT

模式1
+ 第一种结构为“2+1”式,前两个音节读成第 二声,第三个音节读成第三声,如(总统+ 府) 读成 : zóngtóngfǔ
练一练
+ 管理者 展览馆 + 洗脸水 洗发乳 + 手写体 保管法
+ 第二种结构为“1+2”式 ,如(小+老板) ,第 一个音节变为半三声,第二个音节变为第 二声,第三个音节仍读第三声。
对外汉语第三声变调
一、第三声在单独念或在 词语、句子末尾读原调
xuě huáxuě xiàxuě
yǔ zhènyǔ Jīntiān xiàyǔ
二、两个第三声相连,前一个 第三声念第二声
nǐhǎo → níhǎo hěnhǎo → hénhǎo shuǐguǒ → shuíguǒ biǎoyǎn → biáoyǎn guǎnlǐ → guánlǐ lǎohǔ → láohǔ
读一读:
+ 很美满 买雨伞 + 米老鼠 沈警长 + 饮美酒 打草稿
三个以上的第三声连读
+ 三个以上的第三声连读时 ,除了最后一字 读原调 ,其他读音都要根据词的划分来确 定读半三声或者第二声。
+ 李总买好酒 + 李总/买/好酒
我想找你给我买五种水果
我想/找你/给我买/五种/水果 wóxiǎng/zháonǐ/géiwómǎi/wúzhǒng/shuíguǒ
读一读:
老虎 海岛 火把 九点 水管 舞蹈 小狗 洗脸
三:第三声在第一声、第二声或第 四声前读半三声(半上)
练一练:
饼干 卡车 海边 草莓 马路
四、三个第三声连读
+ 变调模式 1:
普通话——变调

如:西瓜、梅花、妈妈、出来、热闹
(三)轻声的读法
阴平+轻声:半低(调值为2)
如:跟头、柑子、蹲下、他的、桌子、说了
阳平+轻声:中调(调值为3)
如:石头、桃子、爬下、红的、房子、晴了
去声+轻声:低(调值为1)
如:木头、柿子、坐下、坏的、扇子、睡了
(5)专业术语。如: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
7、人体的部位
如:脑袋、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胳膊
8、一些常用的习惯读轻声的双音节词语
如:云彩、护士、事情、东西、买卖、窗户、算盘、消息、干部、体面、动静、招呼、便宜、客气、风筝、关系、行李、包袱、高粱、蘑菇、西瓜、石榴、喜鹊等
二、上声的变调
1、上声+非上声:变半上,即调值由214变为211。
教学重点
轻声的性质、特点和作用;变读轻声的规律;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
语气词“啊”的音变,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
教学难点
轻声词的发音
“啊”的变读发音
更新、补充、删Biblioteka 内容课外作业练习朗读
教学后记
审
批
栏
应备课时
课时
实备课时
评价:
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月日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3、区分词和短语
如:是非:(1)shifei正确和错误
(2)shifei纠纷、口舌
东西:(1)dongxi东边和西边
(2)dongxi各种事物
(四)轻声的规律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吗、呢、啊”等
普通话变调(教案)

普通话变调(教案)章节一:引言1.1 目的:使学生了解普通话变调的概念和重要性。
1.2 内容:1.2.1 普通话变调的定义:普通话中的音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音高变化现象。
1.2.2 普通话变调的重要性:掌握变调规律有助于提高普通话发音的准确性和自然度。
章节二:上声变调2.1 目的:使学生掌握上声变调的规律。
2.2 内容:2.2.1 上声变调的定义:上声调值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音高变化。
2.2.2 上声变调的规律:2.2.2.1 两个上声字连读时,前一个上声字音高降低。
2.2.2.2 三个上声字连读时,前两个上声字音高均降低。
章节三:去声变调3.1 目的:使学生掌握去声变调的规律。
3.2 内容:3.2.1 去声变调的定义:去声调值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音高变化。
3.2.2 去声变调的规律:3.2.2.1 去声字后面紧跟一个上声字时,去声字的音高升高。
3.2.2.2 去声字后面紧跟两个上声字时,去声字的音高降低。
章节四:阴平、阳平变调4.1 目的:使学生掌握阴平、阳平变调的规律。
4.2 内容:4.2.1 阴平、阳平变调的定义:阴平、阳平调值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音高变化。
4.2.2 阴平、阳平变调的规律:4.2.2.1 阴平、阳平字后面紧跟一个上声字时,阴平、阳平字的音高升高。
4.2.2.2 阴平、阳平字后面紧跟两个上声字时,阴平、阳平字的音高降低。
章节五:变调实例分析5.1 目的:使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巩固所学变调规律。
5.2 内容:5.2.1 分析常见词语中的变调现象。
5.2.2 让学生模仿和练习实例中的变调发音。
5.2.3 总结变调规律,提高学生普通话发音水平。
普通话变调(教案)章节六:复杂语境下的变调规律6.1 目的:使学生能够理解在复杂语境中普通话变调的运用。
6.2 内容:6.2.1 复杂语境中变调的exceptions 和nuances。
6.2.2 通过实际语境分析,让学生学会判断并应用正确的变调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ěnbǐ gǎnlǎn biǎoyǎn kǒuyǔ shuǐguǒ
两个上声字相连 ,前一個上声字的调值 由[214:]变为近似阳平的[14:]。
◎上声+上声→阳平+上声
练习
• • • • • • 所以 领导 处理 野草 影响 勇敢 suóyǐ língdǎo chúlǐ yécǎo yíngxiǎng yónggǎn
• 3.三個以上的上声连读
三個以上的上声音节连读时 ,除 最后 一字须读全上外 ,其他的上声字都要依照 詞的分划来判定该读 「半上」或 「阳 平」。 • 总/买/好酒 / / • lízǒng/mǎi/háojiǔ •
我想/找你/给我买/五种/水果 wóxiǎng/zháonǐ/géiwómǎi/wúzhǒng/shuíguǒ 你写/口语/演讲稿/我/也许/可以/懂 níxiě/kóuyǔ/yánjiánggǎo/wǒ/yéxǔ/kéyí/dǒn g
• 变调模式 1: 上声+上声+上声 阳平+阳平+上声 • 变调模式 2: 上声+上声+上声 半上+阳平+上声
• (1)第一种结构为“2+1”式,如(总统+府),前两個 音节都变调为阳平[14:]读成 : zóngtóngfǔ • 即 “14+14+214"
练一练
管理者 guánlízhě 展览馆zhánlánguǎn 洗脸水xíliánshuǐ 洗发乳xífárǔ 手写体shóuxiétǐ 保管法báoguánfǎ
máimǎ 买马(24) fénchǎng 粉场(24) yóujǐng 有井(24) jísǐle 挤死了(24)
—埋马(35) —坟场(35) —油井(35) —急死了(35)
由于连读变调的作用,在普通話里, 原本字调不同的词语就有可能变成 語音相同的詞了。上声音节和上声 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 214就变为接近35。
(1)ú 能將第三声的音高
到最低点,读成一个低调;
(2)因为头脑中认为第三声是曲折調 ,但是又把握 住实际的曲折方式 ,因此 ,有时会读成一个随意的 曲折调; (3)ú 知道第三声与其他声调字放在一起时,应该怎么 读, 一 读为第二声; (4)几个三声字连在一起時, 知第三声应该怎样变化。
一、培养读低调的习惯
• (2)第二种结构为“1+2”式 ,如(小+老板) , 第 一个音节变为半上声[21 :]记作“∟” , 第二个音节变为阳平[14:]读成: • xiao ∟ láobǎn,即“21+14+214"
练一练 很美满hen∟méimǎn 买雨伞mai∟yúsǎn 米老鼠mi∟láoshǔ 沈警长shen∟jíngzhǎn 饮美酒yin∟méijiǔ 打草稿da∟cáogǎo
三、在有多個第三声字连读的句子中,要分层次练 习: 1 较长的句子,要根据意义和语气停顿,將一句 话分为两三段; 2 將語段中一个一个单音节分开,双音节词按照 规则确定声调; 3 变化后的声调如仍有两个第三声连读的情況, 继续按照规则变调
變調
教学对象:高级班的外籍学生 教学内容:着重上声与上声的连读变调Leabharlann • 上声变调 • 一七八 变调
• (一)上声与非上声的连读变调 • (二)上声与上声的连读变调
1.两个上声连读
• 根据拼音读下列词语 粉笔、 橄榄、 表演、 口语、 水果 fénbǐ、gánlǎn、biáoyǎn、kóuyǔ、shuíguǒ
,注意在音高和音长两个方 面加以改进 ,凡是读低調第三声时 ,要將音高 到最低位,如果找 准高低音調,可以先用第四声 定位,如“看我的”51-21-3;同時將音長缩短, 211 读成 21。
二、双音节词语是练习第三声声调的基础,练习步骤: 1在单音节一至四声连读的系 位置; 中,体会第三声的声调
2反复练习第三声在第一、二、四声前的双音节詞語, 养成习惯; 3联系第三声在第三声前的双音节连读 ,熟 悉並养成 一种將前一个第三声读成第二声的语音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