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二单元 第23讲城市区位与城市空间结构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二单元 第23讲城市区位与城市空间结构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册 第二单元 第23讲城市区位与城市空间结构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二册第二单元第23讲城

市区位与城市空间结构

一、选择题(共6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上海市连续四周(2011年7月28日~2011年8月24日)住宅环间均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回答1~2题。

内环以内内外环间外环以外日期7.28~8.3 8.4~8.10 7.28~8.3 8.4~8.10 7.28~8.3 8.4~8.10 住宅均价32 569 32 521 14 710 14 715 6 873 6 896 日期

8.11~

8.17

8.18~

8.24

8.11~

8.17

8.18~

8.24

8.11~

8.17

8.18~

8.24

住宅均价32 521 32 386 14 700 14 688 6 904 6 439

A.住宅区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B.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

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2.下列关于上海市从中心区到外环以外房价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逐渐降低——交通因素

B.逐渐升高——地租

C.逐渐升高——人口密度

D.逐渐降低——地租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正圆形,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

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B.交通通达度C.人口分布D.行政干预

4.若要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左图)以及“甲城市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右图),回答5~7题。

5.左上图中所示地区( )

A.城市共有三个等级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6.关于左上图中甲城市地租水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d

7.右上图反映的最有可能是甲城市( )

A.a以内的区域 B.ab间的区域

C.bc间的区域 D.c以外的区域

读“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区简图”,回答8~9题。

8.下列因素对a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最小的是( )

A.政治 B.宗教

C.地形 D.矿产资源

9.b湖泊的水位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增加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湖床抬升

C.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量增大

D.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

下图为“大城市区域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大城市的区域构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市区+城市影响区

B.都市区

C.都市区+城市影响区+乡村腹地

D.主城区+内缘区

11.图中所示区域与城市功能区对应正确的是( )

A.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最大通勤带、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

B.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内缘区、住宅区——城市影响区、卫星城——外缘区C.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外缘区、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D.商业区——内缘区、工业区——最大通勤带、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读“江汉平原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北部为新兴工业区,南部为传统工业区),回答12~13题。

12.a、b、c、d四地中,工业布局规划合理的有( )

A.a B.b C.c D.d

13.该城市铁路通车后,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拟搬迁至e地,其主要原因有( ) A.减轻城市环境污染

B.加强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

C.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

D.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

下图是“地面轨道交通对房地产的正负面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城市地面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负面影响分别是( )

A.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 B.增强安全保障

C.造成交通拥挤 D.产生噪声污染

15.下列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城市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市中心的房地产价值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加速郊区人口向中心城区迁移

D.加强城乡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

二、综合题(共36分)

16.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有哪些?

(3)F、G所示的两区域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原因是什么?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我国长江三角洲区域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状况。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进程转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材料三江苏省人口变化情况表

年份总人口(万人) 每百人中65岁以上人

口占总人口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

家庭规

模(人)

1953 3 767.29 4.49 14.78 4.19

1964 4 452.21 3.71 14.83 4.09

1982 6 052.11 5.55 15.82 3.91

1990 6 705.68 6.79 21.24 3.66

2000 7 438.07 8.76 41.49 3.23

(2)“长三角”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和1 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自

己的怀抱。这将有利于(多选)( )

A.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C.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D.改善城市环境

E.缓解老城区衰落

(3)根据材料三可看出江苏人口有怎样的变化趋势?你认为这些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答案 1.A 2.D 3.B 4.A 5.B 6.C 7.A 8.D 9.C 10.A 11.C 12.BD 13.BC 14.AD 15.BD

16.(1)偏南风(2)靠近铁路和公路,运输方便;靠近河流,用水方便;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减少污染。

(3)G (4)A 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

17.(1)交通运输条件(2)ABC

(3)变化:江苏总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镇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家庭规模有变小的趋势。原因:江苏经济发展较快,乡镇企业较发达,外省人口迁入较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营养状况大有改善,老年人口增多;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小城镇发展快,大量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婚育观念改变,少生优生使家庭规模变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