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上行干扰检测数据采集指导书PEACV
GSM上行干扰排查指导书

GSM上行干扰排查指导书1 概述本文通过XXX上行干扰排查,对造成上行干扰的原因和排查方法进行总结,指导现场用服人员,合作方督导,维护人员对上行干扰的排查工作。
2 上行干扰表现及原因2.1 上行干扰判断上行干扰带是话统中判别上行干扰的一项重要指标。
它是利用载频RSSI电平上报这一功能,在空闲时隙上统计机顶口功率电平来判别上行信号受干扰的程度。
因为空闲时隙是没有业务的,此时检测到任何电平都可以认为是对有用信号的干扰,这种干扰可能来自网内同频干扰、外界干扰或基站内部的互调干扰等。
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上行干扰带的统计等级都为1。
上行干扰带等级的定义如下:如下图所示,TRX9和TRX12 4级干扰带占绝大部分,这时即存在上行干扰现象。
2.2 上行干扰因素产生上行干扰的主要原因有:1)无源互调2)直放站干扰3)C网干扰4)网内同临频干扰5)载频问题6)其它外部干扰其中无源互调属于基站及天馈系统内部干扰,直放站干扰和C网干扰属于外部干扰。
3 上行干扰原因及排查方法3.1 无源互调上行干扰最多的就是基站和天馈系统(包括天线)的无源互调。
无源互调特性(PIM)是指接头、馈线、天线和滤波器等无源部件在多个载波的大功率信号条件下,由于部件本身存在非线性而引起的互调效应。
通常认为无源部件是线性的,但是随着基站功率和载波数的增加,无源部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不同材料的金属的接触;相同材料的接触表面不光滑;连接处不紧密;存在磁性物质,器件功率容量不足等。
互调产物会对通信系统产生干扰,特别是落在接收带内的互调产物将对系统的接收性能产生严重影响。
无源互调判断方法:凌晨话务较少时,先统计小区的干扰带,然后小区所有载频发送空闲burst,再统计小区干扰带,如果干扰带有明显上升,比如原先为1,发射后出3级或以上干扰带,则可证明存在上行互调干扰。
这里发送空闲BURST是为了让多个载波大功率信号作用于天馈系统,把隐藏的上行互调问题暴露出来。
电磁干扰测试指导书

WCDMA RNP 电磁干扰测试指导书(仅供内部使用)For internal use only拟制: URNP-SANA 日期:2003-05-21审核: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修订记录目录1 概述 (8)2 测试仪器准备 (8)3 清频操作过程 (9)3.1 确定测试方位 (9)3.2 仪器参数设置 (10)3.3 干扰搜索 (10)3.3.1 上下行定点干扰测试过程 (10)3.3.2 下行驱车干扰测试过程(可选) (18)4 干扰查找操作过程 (19)5 干扰数据分析 (20)6 附录 (20)6.1 YBT250使用 (20)6.1.1 系统连接 (20)6.1.2 开机 (20)6.1.3 测量 (21)6.1.4 清频测试介绍 (21)6.1.5 干扰测试介绍 (26)6.1.6 清频干扰测试数据导出 (29)6.1.7 保存设置结果 (29)6.1.8 测量设置 (30)6.1.9 测量结果 (30)6.2 常见干扰设备 (30)6.2.1 FDD WLL (31)6.2.2 TDD WLL(PHS/DECT) (31)6.2.3 GSM基站 (32)6.2.4 微波传输 (32)6.2.5 直放站 (33)6.2.6 其它原因 (33)6.3 各频段干扰要求 (33)6.4 各组件指标 (36)6.4.1 频谱仪 (36)6.4.2 FILTER (38)6.4.3 低噪放大器LNA (39)6.4.4 天线 (39)表目录表1 测试前需要准备的仪器和资料 (9)表2 YBT250关键参数 (10)表3 频段扫描测试参数设置 (10)表4 SPAN=60MHz上行干扰测试参数设置 (12)表5 SPAN=60MHz下行干扰测试参数设置 (12)表6 SPAN=5MHz上行干扰测试参数设置 (14)表7 SPAN=5MHz下行干扰测试参数设置 (14)表8 采用Spectrogram 方法SPAN=10MHz上行间歇干扰测试参数设置 (16)表9 SPAN=10MHz下行间歇干扰测试参数设置 (16)表10 采用Spectrum 方法SPAN=10MHz上行间歇干扰测试参数设置 (17)表11 采用Spectrum 方法SPAN=10MHz下行间歇干扰测试参数设置 (18)表12 下行驱车干扰测试参数设置 (18)表13 采用Spectrum 方法SPAN=5MHz下行驱车干扰测试参数设置 (19)表14 我国在1.8GHz及1.9GHz频段的规划表 (30)表15 影响UE接收的干扰要求 (34)表16 NodeB接收的干扰要求 (35)表17 常见干扰测试频谱仪 (36)表18 YBT250频谱仪SPAN和RBW的对应关系 (37)表19 上行和下行带通滤波器指标 (38)表20 低噪放大器指标 (39)表21 八木天线的主要技术参数 (39)图目录图 1 电磁干扰测试全频段扫描示意图 (8)图 2 电磁干扰测试所用频段干扰测试示意图 (9)图 3 连接LNA时在YBT250中设置增益 (12)图 4 Trace2的调用设置窗口 (13)图 5 存在间歇干扰的三维频谱图 (17)图 6 连接LNA时在YBT250中设置增益 (21)图7 Spectrum模式 (22)图8 Spectrogram模式 (22)图9 调用以前保存Trace的Trace2设置窗口 (24)图10 Markers及测试频点信息 (24)图11 间歇干扰测试时长设置 (25)图12 间歇干扰出现时间 (26)图13 Identify模式测试结果 (27)图14 Strength模式测试结果 (28)图15 噪声电平测试结果 (29)图16 杂散干扰示意 (32)图17 YBT250参数 (37)图18 带通滤波器示意图 (38)WCDMA RNP 电磁干扰测试指导书关键词Key words:WCDMA 电磁干扰频谱仪摘要Abstract:本文介绍了在建设WCDMA网络前,为了保证使用的频段各项电磁指标达到网络运行的条件,使用专门仪器对覆盖区域进行电磁背景干扰测试,获得的数据将作为网络开通前的参考。
EVDO频谱扫描与邻频干扰测试分析指导书

EVDO频谱扫描与邻频干扰测试分析指导书(暂行稿)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无线网络优化中心二零零九年二月编写说明:为指导各省无线技术人员进行EVDO频谱扫描及邻频干扰测试分析工作,集团公司制定了《中国电信EVDO频段扫描与邻频干扰测试分析指导书》,阐述了频谱扫描及邻频干扰测试基础知识、测试基本方法和要求,并对常用的安捷伦、罗德与施瓦茨及安立频谱仪和安捷伦Viper路测系统在频谱扫描及邻频干扰测试中的操作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参与编制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无线网络优化中心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广东研究院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安立有限公司编制历史:·1·目录1.频谱测试基础 (1)1.1.信号分析概述 (1)1.2.频谱仪基本工作原理 (2)1.3.CDMA频谱 (4)2.干扰分析基础 (4)2.1.概述 (4)2.2.干扰信号分类 (5)2.3.CDMA系统的无线电干扰 (5)2.4.干扰的衡量指标 (7)2.4.1. 干扰容限 (7)2.4.2. 邻道干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测试基本要求 (8)3.1.测试方法 (8)3.2.基本参数设置要求 (9)4.频谱扫描与邻频干扰测试操作指导 (9)4.1.罗德与施瓦茨频谱仪操作指导 (9)4.1.1.测试基本工具 (9)4.1.2.测试与分析软件 (11)4.1.3.现场测试操作 (11)4.1.3.1. 频段扫描测试操作 (11)4.1.3.2. 邻频干扰测试操作 (13)4.1.4.后台软件操作 (14)4.2.安立频谱仪操作指导 (17)4.2.1.测试基本工具 (17)4.2.2.测试与分析软件 (19)4.2.3.现场测试操作步骤 (19)4.2.3.1. 频段扫描测试操作 (19)4.2.3.2. 邻频干扰测试操作 (21)4.2.4.后台软件操作步骤 (21)4.3.安捷伦频谱仪操作指导 (22)4.3.1.测试基本工具 (22)4.3.2.测试与分析软件 (23)4.3.3.现场测试操作 (23)4.3.4.后台软件操作 (24)4.4.安捷伦VIPER路测系统操作指导 (24)4.4.1.测试基本工具 (24)4.4.2.现场测试操作 (25)·2·1.频谱测试基础1.1. 信号分析概述1.1.1.信号的分类频谱分析的对象是各种复杂信号。
EMI 传导干扰测试指导书

EMI 传导干扰测试指导书1.目的:为评估本公司的产品在研发和量产的质量,量测电源端所产生之传导干扰对其他产品之影响,应制定符合法规标准测试方法要求之测试程序.2.适用范围:本公司研发和量产阶段的产品.3.待测件类型:单体和匹配客户系统4.需测定的参数、数量和范围4.1.范围:4.1.1. 美国(Fcc part15)频率:450KHz~30MHz4.1.2. 台湾(CNS13438)、欧盟(EN55022/CISPR22)频率:150KHz~30MHz4.2.参数:4.2.1. LINE:火线对参考大地4.2.2. NEUTRAL:中性线对参考大地4.3.数量:4.3.1.LINE 和NEUTRAL均需测试6个频率点以上5.定义:符号、缩写、术语5.1.符号:无5.2.缩写:5.2.1. SG=Signal Generator5.2.2. NSA=Normalized Site Attenuation5.2.3. AMN=Artificial mains network5.3.术语:5.3.1. CHAMBER:电波暗室5.3.2. OPEN SITE:开放式场地5.3.3. CONDUCTION:传导测试场地5.3.4. Normalized Site Attenuation:标准场衰减量5.3.5. Artificial mains network:电源阻抗仿真网络6.必备环境设备条件:环境、仪器、物质、文件、操作者、安全.6.1.环境:6.1.1. 需在Ground plane上测试,Ground plane必须超过待测件外缘0.5米以上,且Ground plane的大小至少要2米*2米以上,Ground plane需接地.6.1.2. 应在电源阻抗仿真网络与电源供应器之间加装一个适当的射频滤波器,或在隔离室内做测试,滤波器的零件必需用金属屏蔽起来.EMI 传导干扰测试指导书6.2.仪器:6.2.1. Spectrum analyzer: ADVANTEST /R3132量测范围由9KHz~3000MHz.6.2.2 LISN: EMCO/ 3816-2,TYPE –1 ,9KHz-30MHz6.3.操作者需经EMI室负责人授权允许之人员方可进行测试,未授权允许之人员不得进行操作.6.4安全:6.4.1. 电源需做标示以免产生插错电源之状况(如110V及220V标示).切换电压前应先将power cord拔出,再予切换.6.4.2 需有灭火器备用.6.4.3 测试仪器需检查功能是否正常,及测试仪器需送CNLA认可之校正实验室追溯.6.5文件:6.5.1. 法规:EN55022、CISPR22、CNS13438、FCC Part 156.5.2 仪器设备说明书7.所要求的参考物质和参考标准:自选之参考品8.描述程序:A.PC.POWER SUPPLY8.1.测试前准备事项:8.1.1. 检查待测件识别标志是否与<试验通知单>相同,产品外观是否完整.8.1.2. 进行待测件与仪器设备暖机及试机30分钟.8.1.3. 检查待测件功能是否正常,仪器设备是否正常以自我校正做检查.8.2.测试程序:8.2.1初测(Conduction)a.测试时先将待测件按法规之规定安装于测试桌上.(如图一),输出接Resistor dummy load或P.C系统b.针对待测件功能之功能分别以(1)80% max .load(2)10 % max. load两种负载做测试,以找出较差之负载模式.*针对待测件功能之功能可以配P.C系统做测试,以找出较差之负载模式.c. 测试结果(1) 若数据较差,以此做Final测试.8.2.2 Final测试(Conduction)a. 测试时待测件以1做测试,测试0.15KHz~0.5KHz、0.5KHz~5MHz、5MHz~30MHz等三段测试.EMI 传导干扰测试指导书b.测试时SPECTRUM以Peak Value做测试,测试数据如under Average Limit则不需测Quasi Peak Value.c. 测试数据如未under Quasi Peak Limit 10dB需测Quasi Peak Valued. 测试数据如介于Quasi Peak Limit与Average Limit之间需测Average Valuee. 测试完成后需将待测件及测试外围之摆设状况正面及背面照下,并将照片存于公用计算机之年度案件相片存盘案夹.8.3测试后之程序:8.3.1. 测试后应将待测件放回原包装.8.3.2. 测试数据需经技术主管查核无误后,交制作报告.8.3.3. 依照法规限制值(附图二)做判定是否合格,并将判定结果表示于报告上.8.3.4. 每日测试完成后应将仪器关闭,测试外围归定位9.表达:客户所要求之信息,应明确表示于报告上如特殊之测试方法、所使用之特殊传输线.10.使用图表:10.1 待测件安装图(如图一)10.2 法规限制值(附图二,附图三)10.3 仪器测试步骤传导测试配置(如图一)测试配置:桌上型设备(传导干扰量测)EMI 传导干扰测试指导书(1) 假如悬在桌面下电缆,无法再缩短成适当的长度,使得电缆离水平金属面的距离少于40公分,则多余的长度要来回扎成30到40公分长的线束。
TDD上行干扰检测大数据采集指导书(PEAC)V1.2

TDD-LTE上行干扰检测数据源获取指导书本指导书主要是针对TDD射频通道上行干扰分析所需要的数据源的获取进行一个基础指导。
TDD的总体介绍:目前我们PEAC平台针对TDD射频干扰排查需要的数据源一共有四类:1、现网工程参数表。
2、现网配置文件(.XML结尾和格式)3、现网原始话统数据(NORMAL.mrf.gz结尾的格式)4、带有反向频谱的CHR(主要是前三个数据源的基础上筛选出问题小区后,进行对应问题小区的反向频谱的采集)1工参表Action01 针对工参表,一般我们现场的人员基本都是人手一份。
下面附件是模板,供参考。
PEAC平台LTE工参模板.xlsx备注:主要关注必选参数就行。
2配置文件XML和原始话统这两种数据源的提取主要分为两种:NIC提取与网管提取两种方式。
Action02 方法1:NIC自定义采集项(NIC的采集方式,可以同时将XML和原始话统的数据采集上来)图表1 NIC采集话统和配置方法示意图(1)∙任务命名图表2 NIC采集话统和配置方法示意图(2)∙数据时间范围图表3 NIC采集话统和配置方法示意图(3)∙选择网元对象图表4 NIC采集话统和配置方法示意图(4)∙选择数据采集项采集话统和配置时,需选择“获取U2000话统数据”和“基站配置”。
图表5 NIC采集话统和配置方法示意图(5)∙最后Next——>Next——>Finish。
待任务完成之后保存数据并提取即可。
图表6 NIC采集话统和配置方法示意图(6)最终点击下载即可获得包含了话统以及XML配置文件Action02 方法2:配置数据采集(网管提取)在U2000移动网元管理系统,选中维护/备份管理/网元备份。
图表 1 从服务器提取XML配置文件示意图(1)在网元备份标签页左侧的区域(1)勾选网元,点击区域(2)“备份”按钮,配置文件开始备份,在(3)区域显示备份进度,备份完成的文件信息在区域(4)显示,备份完成后,点击区域(5)的“下载到OSS客户端”按钮,选择路径完成下载。
干扰的排查流程教案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移动网络规划和优化分析课程教案
教学章节
干扰的排查流程
教学环境排查思路
2.TD-LTE干扰排查流程
3.系统内干扰排查
4.系统外干扰排查
d)分析讨论:系统外干扰的排查方法有哪些
3.小结
课堂小结
b)演示TD-LTE干扰排查流程:从干扰噪声KPI数据分析到干扰解决方案的制定等;
c)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
2.讲授+讨论
a)讲授系统内干扰排查的基本步骤:核查小区时隙配比、核查全网GPS告警、检查特殊子帧GP配置、调整受干扰小区天线朝向
b)案例分析:分析系统内干扰的排查过程
c)讲授系统外干扰排查:多点扫频定位干扰源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理解TD-LTE个干扰排查的思路、流程
2.理解系统内、系统为干扰排查的基本方法
1.掌握干扰排查的方法,并能进行常见干扰的排查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重点难点
1.系统内、系统外干扰的判断和排查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讨论总结
教学过程
1.讲授+演示+分析讨论
a)讲授TD-LTE系统干扰排查思路,排查中要考虑的基本问题
上行干扰排查专项

南京上行干扰排查专项1.底层网干扰排查选取10月21日一天超过5个小时存在上行干扰且干扰比例大于5%小区为干扰小区,共计4077个,其中底层网干扰小区占到百分之十九,共列出693个底层网干扰小区。
1.排查方法由于底层网小区的覆盖区域固定,工程结构复杂等特性,底层网小区相对宏站小区出现上行干扰,干扰的产生绝大多数是由分布系统本身的问题所致(器件、驻波等)。
干扰原因的定位相对宏站小区干扰要迅速、简单。
在对底层网干扰小区的排查过程中,以分布系统的硬件调测,工程质量检验为排查重点。
例如馈线是否存在驻波、器件是否老化而导致性能下降、接头是否拧紧、是否存在干放、是否存在因为未做防水而导致的器件锈蚀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底层网小区出现上行干扰的主要原因。
也是此次专项请分布系统厂家人员配合的主要原因。
具体常见的集中排查方式如下:器件原因干扰排查方法:用驻波比检测仪器排查驻波,结合方案分析故障,用排除法分路排查,检查分布系统器件参数看是否合理,查看器件是否破损、锈蚀或进水、异常发热;工程工艺质量问题排查:用驻波比检测仪器排查驻波,结合方案分析故障,用排除法分路排查,检查线路是否弯折损坏、破皮、断裂,检查线路上是否存在开路、短路、断路,检查接头是否牢固,有无虚接现象,接头处是否承受很大的应力或接歪,检查系统的防水、防雷、接地措施是否到位;强电强磁干扰排查:直放站、BTS和传输类设备是否离高压变电所、变压器距离太近?分布系统弱电线路是否与强电线路过近或绑在一起?频点干扰排查:在工参表和Mapinfo上分析频率分布情况,在进行分路排查的同时,将频谱仪接在分布系统上,闭掉基站,观察下行同频或邻频波形,测算干扰电平强度,及时上报处理;外网干扰:将频谱仪接在分布系统上,闭掉基站,观察上行空闲频带波形,测算干扰电平强度,及时上报处理。
将八木天线接在频谱仪上,测880-890ZHz隔离频段,看是否CDMA频段对GSM上行有影响。
用路测仪检查95号频点强度,看联通GSM对移动GSM有无干扰;如果波形很乱则关闭基站后再用频谱仪接八木天线检查95号频点,将八木天线接在频谱仪上,测880-920MHz频段以及930-970MHz频段,看是否有民用、军用干扰器对工作频带有影响;在学校、监狱、军事单位等需重点做此类排查;合路干扰:合路器邻网隔离度不够或功率容量不够易形成干扰,特别是3dB电桥。
YDD-1应变仪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详情使用手册

YDD-1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使用手册烟台新天地试验技术有限公司2011年烟台新天地试验技术有限公司 YDD-1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使用手册- 1 -目录一、YDD-1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硬件简介 .................................................................................................. - 3 -1、概述: ............................................................................................................................................ - 3 -2、技术指标: .................................................................................................................................... - 3 -3、工作原理: .................................................................................................................................... - 4 -4、使用方法: .................................................................................................................................... - 5 -5、注意事项: .................................................................................................................................. - 11 -6、仪器维护及故障排除: ............................................................................................................... - 12 -二. YDD-1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软件使用手册 ....................................................................................... - 13 -1. 1软件的主要功能 ...................................................................................................................... - 13 -1.2软件的运行环境........................................................................................................................... - 13 -1.2.1硬件要求............................................................................................................................ - 13 -1.2.2操作系统............................................................................................................................ - 13 -1.2.3适用的仪器/接口 .............................................................................................................. - 13 -1.3软件的安装 .................................................................................................................................. - 14 -1.4软件的卸载 .................................................................................................................................. - 14 -2. 软件操作 ............................................................................................................................................. - 14 -2.1启动软件 ...................................................................................................................................... - 14 -2.1.1启动之前的检查 ................................................................................................................ - 14 -2.1.2从桌面|开始菜单启动 ....................................................................................................... - 15 -2.1.3软件界面............................................................................................................................ - 15 -2.2文件和项目管理........................................................................................................................... - 17 -2.2.1项目文件夹结构 ................................................................................................................ - 17 -2.2.2各类文件含义 .................................................................................................................... - 17 -2.2.3创建一个新项目 ................................................................................................................ - 18 -2.2.4打开一个已有项目 ............................................................................................................ - 19 -2.2.5保存项目............................................................................................................................ - 19 -2.3创建一个新项目........................................................................................................................... - 19 -2.3.1采样参数设置 .................................................................................................................... - 20 -2.3.2通道参数设置 .................................................................................................................... - 20 -2.3.3设置数据采集环境 ............................................................................................................ - 22 -2.3.4图形属性设置 .................................................................................................................... - 26 -2.3.5引入和导出参数 ................................................................................................................ - 32 -2.3.6工程单位的添加与删除 .................................................................................................... - 33 -2.4运行一个测试项目 ....................................................................................................................... - 34 -2.4.1绘图窗口............................................................................................................................ - 34 -烟台新天地试验技术有限公司 YDD-1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使用手册- 2 -2.4.2棒图窗口 ........................................................................................................................... - 36 -2.4.3采样前的准备——平衡与清零 ........................................................................................ - 39 -2.4.4采样 ................................................................................................................................... - 41 -2.4.5采样过程中添加标记 ........................................................................................................ - 41 -2.4.6回放测试项目 ................................................................................................................... - 42 -2.4.7保存测试数据 ................................................................................................................... - 42 -2.5项目数据的整理 .......................................................................................................................... - 43 -2.5.1光标读数 ........................................................................................................................... - 43 -2.5.2光标同步 ........................................................................................................................... - 46 -2.5.3图形缩放 ........................................................................................................................... - 48 -2.5.4移动数据 ........................................................................................................................... - 49 -2.5.5回放数据 ........................................................................................................................... - 50 -2.5.6设置当前活动曲线............................................................................................................ - 51 -2.5.7使用书签、标注、注释 .................................................................................................... - 52 -2.5.8统计信息 ........................................................................................................................... - 56 -2.5.9图形复制 ........................................................................................................................... - 57 -2.6数据处理 .............................................................................................................................. - 58 -2.6.1 光标编辑 .......................................................................................................................... - 58 -2.6.2平滑 ................................................................................................................................... - 59 -2.6.3修正 ................................................................................................................................... - 60 -2.6.4通道运算 ........................................................................................................................... - 61 -2.7数据保存 ...................................................................................................................................... - 61 -2.7.1另存为位图 ....................................................................................................................... - 61 -2.7.2另存为文本文件................................................................................................................ - 62 -2.7.3另存为MatLab Workspace 文件 ...................................................................................... - 64 -2.8数据打印 ...................................................................................................................................... - 65 -3. 附录 ..................................................................................................................................................... - 66 -3.1桥路类型 ...................................................................................................................................... - 66 -3.2应变花 .......................................................................................................................................... - 67 -两片直角形 ................................................................................................................................ - 67 -三片直角形 ................................................................................................................................ - 67 -等腰三角形 ................................................................................................................................ - 68 -伞形 ............................................................................................................................................ - 68 -扇形 ............................................................................................................................................ - 69 -3.3快捷键 .......................................................................................................................................... - 70 -烟台新天地试验技术有限公司 YDD-1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使用手册- 3 -一、YDD-1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硬件简介1、概述:YDD-1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由数据采集箱、微型计算机及支持软件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DD-LTE上行干扰检测数据源获取指导书
本指导书主要是针对TDD射频通道上行干扰分析所需要的数据源的获取进行一个基础指导。
TDD的总体介绍:
目前我们PEAC平台针对TDD射频干扰排查需要的数据源一共有四类:
1、现网工程参数表。
2、现网配置文件(.XML结尾和格式)
3、现网原始话统数据(NORMAL.mrf.gz结尾的格式)
4、带有反向频谱的CHR(主要是前三个数据源的基础上筛选出问题小区后,进行对
应问题小区的反向频谱的采集)
1工参表
Action01 针对工参表,一般我们现场的人员基本都是人手一份。
下面附件是模板,供参考。
备注:主要关注必选参数就行。
2 配置文件XML和原始话统
这两种数据源的提取主要分为两种:NIC提取与网管提取两种方式。
Action02 方法1:NIC自定义采集项(NIC的采集方式,可以同时将XML和原始话统的数据采集上来)
图表1 NIC采集话统和配置方法示意图(1)
•任务命名
图表2 NIC采集话统和配置方法示意图(2)
•数据时间范围
图表3 NIC采集话统和配置方法示意图(3)
•选择网元对象
图表4 NIC采集话统和配置方法示意图(4)
•选择数据采集项
采集话统和配置时,需选择“获取U2000话统数据”和“基站配置”。
图表5 NIC采集话统和配置方法示意图(5)
•最后Next——>Next——>Finish。
待任务完成之后保存数据并提取即可。
图表6 NIC采集话统和配置方法示意图(6)
最终点击下载即可获得包含了话统以及XML配置文件
Action02 方法2:配置数据采集(网管提取)
•在U2000移动网元管理系统,选中维护/备份管理/网元备份。
图表 1 从服务器提取XML配置文件示意图(1)
•在网元备份标签页左侧的区域(1)勾选网元,点击区域(2)“备份”按钮,配置文件开始备份,在(3)区域显示备份进度,备份完成的文件信息在区域(4)显示,备份完成后,点击区域(5)的“下载到OSS客户端”按钮,选择路径完成下载。
图表 2 从服务器提取XML配置文件示意图(2)
Action02 方法2:话统数据采集(网管服务器提取)
使用FTP软件登陆到U2000服务器如下目录/export/home/sysm/ftproot/nbi/,查看网元文件夹中是否有有效话统数据,若数据存在,则选择所需网元对应的文件夹,拷贝到本地即可。
如路径/export/home/sysm/ftproot/nbi/NE270/gz,其中NE270表示某网元的FDN。
文件包括如下两种,
(1)gz
上面的文件包含15分钟粒度的话统信息。
(2)gz
上面的文件包含60分钟粒度的话统信息。
目前PEAC平台只支持是60分钟颗粒度的话统分析。
图表9 从服务器提取话统原始数据示意图
3 反向频谱数据的采集+CHR数据
通过第一批话统数据分析,筛选出疑似干扰小区,对这些小区(分批)启动远程干扰基带采集,基带数据采集后至少10分钟后采集内部CHR数据。
在U2000中或Web LMT中使用MML命令GET CELLRICDATA来采集反向频谱数据。
该命令用于采集TDD小区干扰数据,基于导频序列或者专有序列检测PCI,协助查出干扰源。
(共两部分:一部分是开启反向频谱采集,另外一部分是利用NIC或者是网管手动订阅或者提取数据)
Action03-1 启动反向频谱的采集
•可用MML批量脚本的方式进行采集,如下附件生成MML命令批量脚本。
•eRAN3.1/6.0/6.1/7.0版本每个站每次只能启动一个小区的基带数据采集,因此当采集小区中包含在同一个站的多个小区,需分多次进行批量脚本。
如一个站有3个小区,则需分三
次采集,即一次只能采集一个小区的数据。
•每两次批量脚本间隔需超过10分钟,否则会采集无效。
时间设置时和脚本执行时间请参考VBA小工具中的说明部分。
•eRAN3.0版本建议每个小区采集3次,即每个小区分在三次批量脚本中进行。
对于一个基站有三个小区,则共需采集3*3=9次;(3.0版本特殊一个小区采集3次,其余内容参考
第一条)
•反向基带数据类型COLLECTIONTYPE 设为CRS;ERAN3.1及以上版本,SILENCEFLAG 应设为ON;
•批量脚本加载操作:登陆OMC920的网管,在维护---集中任务管理里面批量跑脚本就OK 了。
图表10 打开集中任务管理界面
Action03-2 具体订阅及提取的方式
依旧是两种:一种NIC订阅采集,另外一种WebLMT或者M2000批量脚本提取。
Action03-2 方法1:少量站点的CHR数据,建议可用NIC选择网元采集
注意:为保证反向频谱数据在CHR打点完整,需待启动反向频谱采集后至少10分钟,再进行内部CHR数据的提取。
1.打开NIC
图表 3
NIC采集CHR数据方法示意图(1)
2.创建任务,选“自定义任务创建”,在“自定义任务创建向导”中输入任务名称,
选择产品类型和任务执行方式。
点下一步。
图表 4 NIC采集CHR数据方法示意图(2)
3.选择网元,可选多个。
点下一步。
图表 5 NIC采集CHR数据方法示意图(3)
4.设定收集项,选择“呼叫日志收集”。
点下一步。
图表 6 NIC采集CHR数据方法示意图(4)
5.确认信息后,选完成。
图表7 NIC采集CHR数据方法示意图(5)
6.完成后,可在任务列表中找到刚才启动的采集任务,点击下载,即可将采集结果下
载。
图表8 NIC采集CHR数据方法示意图(6)
备注:目前版本的NIC应该只支持1000个以内的网元选取。
Action03-2 方法2:Web LMT或者M2000批量脚本提取
按照Action03-1 节方法采集反向频谱数据,10分钟以后,可进行内部CHR数据的提取。
无NIC 时,可通过web LMT或M2000采用批量脚本方式上传文件至FTP服务器。
脚本制作可基于“批量脚本加载操作步骤:登陆OMC920的网管,在维护---集中任务管理里面批量跑脚本就OK了。
以下是示例:
1.eRAN3.0和eRAN3.1的MML命令
2.eRan6.0及eRAN6.1的MML命令
其中,FTP服务器IP、用户名、密码等FTP服务器信息请向机房管理人员或者维护工程师索取),
可以上传对应的CHR日志至FTP服务器。
4 注意事项
4.1 采集反向频谱数据对系统负荷的影响
已实验室测试,测试跟踪CPU和系统吞吐率,几乎无影响,但考虑到测试场景优先,不一定能覆盖到所有现场真实的符合,建议在话务量低峰期间执行,如凌晨。
商用网执行风险不大。
4.2 省公司管控平台
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客户自己有专门的省公司对分公司进行管控的集中管控平台,这种情况一般是无法使用NIC进行采集的,可以跟分公司沟通说明严重性,协调省公司提供高权限的用户名称,就可以使用NIC进行采集,如果还是客户不同意,就继续采用手动通过网管OMC服务器进行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