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生物技术概论(本科)答案

生物技术概论(本科)答案

生物技术离线作业
1.基因工程中,把外源基因(目的基因)分离出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1)利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切法直接分离目的基因(鸟枪法);
(2)利用PCR直接扩增目的基因;
(3)目的基因的化学合成;
(4)通过构建基因组文库或cDNA文库分离目的基因。

2.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和载体有哪些?
答:(1)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切酶、DAN连接酶和DNA末端修饰酶;
(2)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有质粒载体、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载体。

3.简述单克隆抗体产生的技术原理。

答:将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淋巴细胞与有增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由于杂交瘤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因此它们既能表现出淋巴细胞分泌单一抗体的能力,又能表现出骨髓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量繁殖的能力,从而可通过大规模培养杂交瘤细胞来生产单克隆抗体。

4.什么是发酵工程,发酵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1)发酵工程是指给微生物提供最适宜的发酵条件生产特定产品的一种技术;
(2)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单一菌种在培养基中的纯培养。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 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项高技术,它具有高技术的“六高”特征是指哪“六高”?答: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势能。

2. 什么是生物技术,它包括哪些基本的内容?它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怎么样的影响?答: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生物工程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都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产生一次飞跃;每一次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都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它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3. 为什么说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关系?答:因为生物技术涉及到很多个方面,有医学、林农业、食品、环境、能源、化学品等等,不仅仅是局限于生物这一方面,例如研究使用到高科技电子设备,两者必须结合才能进行研究。

生物分子学也被运用到计算机的研发中去。

4. 简要说明生物技术的发展史以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的关系。

答:传统生物技术诞生较早。

在石器时代后期,我国人民就会利用谷物造酒,这是最早的发酵技术。

在公元前221年周代后期,我国人民就能制作豆腐、酱和醋,并一直沿用至今。

公元10世纪,我国就有了预防灭花的活疫苗。

到了明代,就已经广泛地种植痘苗以预防天花。

16世纪,我国的医生已经知道被疯狗咬伤可传播狂犬病。

在西方,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在公元前6000年就已开始啤酒发酵。

埃及人则在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制作面包。

而现代生物技术是以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的。

1944年Avery等阐明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模式,从而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纪元。

生物技术概论试题

生物技术概论试题

生物技术概论试题一、选择题1. 生物技术是指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结合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对生物体或生物原料进行加工改造,以生产所需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技术。

以下哪项不是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A. 医药制造B. 农业改良C. 环境治理D. 计算机编程2. 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核心技术不包括以下哪项?A. 基因克隆B. 基因编辑C. 基因治疗D. 基因预测3. 细胞工程的一项重要技术是细胞培养,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以下哪项?A. 获得大量细胞用于研究B. 研究细胞生长的最佳条件C. 制造生物武器D. 生产生物制品4.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不涉及对生物基因组的直接操作?A. 基因测序B. 转基因技术C. 蛋白质工程D. 基因敲除5.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生物降解B. 污染监测C. 气候变化研究D. 生物农药的开发二、填空题1. 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______年代,当时科学家们首次成功地将外源DNA引入大肠杆菌中,开启了基因工程的新纪元。

2. 在农业生物技术中,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作物被称为______作物,这类作物能够提高产量、抗病虫害等。

3. ______是一种通过体外操作使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行胚胎发育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辅助生殖领域。

4. 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克隆技术,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1996年成功克隆的哺乳动物——______。

5. 环境生物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来处理污水,其中好氧微生物在______条件下能够高效地分解有机物质。

三、简答题1. 请简述CRISPR-Cas9系统的原理及其在基因编辑中的应用。

2. 描述PCR技术的基本步骤,并解释其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 阐述生物技术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4. 讨论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方案。

5. 分析生物技术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总复习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总复习
酶的纯化与精制
固定化酶 (细胞)的优点、固定化方法
酶分子的改造技术
酶反应器基本类型、生物传感器
酶工程的概念和基本过程(酶的分类)
*
第一节 酶的发酵生产
1
提高酶产量的措施 诱导物 阻遏物 表面活性剂 产酶促进剂
2
第三节 酶分子的改造
4
酶分子的修饰方法
5
第二节 酶的分离纯化
1
酶的制备技术(破碎细胞、溶剂抽提、离心分离、过滤 、浓缩、干燥);
杂合体的鉴别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选
完全杂合、核质异源 酶解(纤维素酶)、分离、洗涤、鉴定
*
2.3 人工种子 用人工种皮包被植物胚状体或芽、营养成分、激素以及其他成分的人工胶囊。
人工种子
解决有些植物结子困难、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等问题
*
制作过程
胚乳与褐藻酸钠混合后,加入胚状体,滴入到硝酸钙或CaCl2中, 20分钟后,表面聚合,形成人工种子
03
*
重组子的筛选
筛选方法: 根据载体选择标记基因筛选
抗性筛选、蓝白斑筛选 gus 基因、荧光素酶基因lu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根据报告基因筛选转化子 根据形成噬菌斑筛选转化子
*
重组子的鉴定
根据重组DNA分子特征鉴定重组子 根据重组DNA分子大小鉴定重组子、根据重组DNA分子酶切图谱鉴定、PCR法、DNA杂交、应用DNA芯片鉴定重组子、根据DNA核苷酸序列鉴定重组子
基因进行定点诱变并分离其突变体,引入表达载体生产并纯化大量突变性蛋白质,分析其性质指导进一步分子设计,以最终获得所预期性质的分子
1
2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Proteome”最终概念是指:一个基因组,一种生物或一种细胞或组织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生物技术概论考试复习题解答

生物技术概论考试复习题解答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是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2、基因组DNA文库:将某一种基因DNA用适当的限制酶切断后,与载体DNA重组,再全部转化宿主细胞,得到含全部基因组DNA的种群,称为基因组DNA文库。

3、蛋白质工程是指: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在目标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上引入突变,从而改变目标蛋白的空间结构,最终达到改善其功能的目的。

4、基因工程:在体外将外源基因进行切割并与一定的载体连接,构成重组DNA分子并导入相应受体细胞,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表达,使目的基因大量扩增或得到相应基因的表达产物或进行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简单概括,就是将外源目的基因与载体重组后再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5、发酵工程:是发酵原理与工程学的结合,是研究由生物细胞(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参与的工艺过程的原理和科学,是研究利用生物材料生产有用物质,服务于人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6、基因和基因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片段称为基因(gene)。

一个生物体的全部DNA序列称为基因组(genome)}5、载体:把一个有用的目的DNA片段通过重组DNA技术,送进受体细胞中去进行繁殖或表达的工具称为载体。

6、cDNA文库:即由mRNA经过反转录成cDNA,然后来构建文库,构建的文库不包含内含子。

7、转化:外源DNA导入宿主细胞的过程称之为转化。

8、重叠基因:一个基因序列中,含有另一基因的部分或全部序列。

9、基因组文库:把某种生物基因组的全部遗传信息通过载体贮存在一个受体菌克隆子群体中,这个群体即为这种生物的基因组文库。

10、细胞工程:以生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学原理,按照预定目标,改变生物性状,生产生物产品,为人类生产或生活服务的科学。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细胞融合:两个或多个细胞相互接触后,其细胞膜发生分子重排,导致细胞合并、染色体等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

P552、干细胞:动物胚胎及某些器官中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重建、修复病损或衰老组织、器官功能的理想种子细胞。

P813、原生质体: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P604、目的基因:在基因工程设计和操作中,被用于基因重组、改变受体细胞性状和获得预期表达产物的基因。

P375、固定化酶技术:将酶素服在特殊的相上,让它既保持酶的特有活性,又能长期稳定反复使用,同时又可以实现生产工艺的连续化和自动化。

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载体结合法、共价交联法和包埋法。

P1266、工程菌: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外源基因得到高效表达的菌类细胞株系一般称为“工程菌”。

P1147、转化:通过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方法使外源裸露DNA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稳定维持和表达的过程。

P438、胚胎分割;借助显微操作技术或徒手操作方法切割早期胚胎成二、四等多等份再移植给受体母畜,从而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生物学新技术。

1739、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中特殊核苷酸序列,并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使每条链一定位点上的磷酸二脂键断开,产生具有5’-磷酸基(-P)和3’-羧酸(-OH)的DNA片段的内切脱氧核糖核酸酶。

P2110、SCP :单细胞蛋白,生产蛋白质的生物大都是单细胞或丝状微生物个体,而不是多细胞复杂结构的生物。

P18411、外植体:即能被诱发产生无性增殖系的器官或组织切段。

P5612、生物传感器:用生物活性物质做敏感器件,配以适当的换能器所构成的分析工具。

P13613、基因芯片:利用反相杂交原理,使用固定化的的探针阵列样品杂交,通过荧光扫描和计算机分析,获得样品中大量基因及表达信息的一种高通量生物信息分析技术。

又称为DNA 芯片P49 14、脱毒植物:用脱毒剂除去寄生病毒的植物。

生物技术概论考试复习题解答

生物技术概论考试复习题解答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是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2、基因组DNA文库:将某一种基因DNA用适当的限制酶切断后,与载体DNA重组,再全部转化宿主细胞,得到含全部基因组DNA的种群,称为基因组DNA文库。

3、蛋白质工程是指: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在目标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上引入突变,从而改变目标蛋白的空间结构,最终达到改善其功能的目的。

4、基因工程:在体外将外源基因进行切割并与一定的载体连接,构成重组DNA分子并导入相应受体细胞,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表达,使目的基因大量扩增或得到相应基因的表达产物或进行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简单概括,就是将外源目的基因与载体重组后再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5、发酵工程:是发酵原理与工程学的结合,是研究由生物细胞(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参与的工艺过程的原理和科学,是研究利用生物材料生产有用物质,服务于人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6、基因和基因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片段称为基因(gene)。

一个生物体的全部DNA序列称为基因组(genome)5、载体:把一个有用的目的DNA片段通过重组DNA技术,送进受体细胞中去进行繁殖或表达的工具称为载体。

6、cDNA文库:即由mRNA经过反转录成cDNA,然后来构建文库,构建的文库不包含内含子。

7、转化:外源DNA导入宿主细胞的过程称之为转化。

8、重叠基因:一个基因序列中,含有另一基因的部分或全部序列。

9、基因组文库:把某种生物基因组的全部遗传信息通过载体贮存在一个受体菌克隆子群体中,这个群体即为这种生物的基因组文库。

10、细胞工程:以生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学原理,按照预定目标,改变生物性状,生产生物产品,为人类生产或生活服务的科学。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是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2、基因组DNA文库:将某一种基因DNA用适当的限制酶切断后,与载体DNA重组,再全部转化宿主细胞,得到含全部基因组DNA的种群,称为基因组DNA文库。

3、选择标记基因:是指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对选择剂产生抗性,致使转化细胞不受选择剂影响,能正常生长、发育、分化,从而把转化体选择出来的一类基因。

4、基因和基因组 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片段称为基因(gene)。

一个生物体的全部DNA序列称为基因组(genome)5、载体:把一个有用的目的DNA片段通过重组DNA技术,送进受体细胞中去进行繁殖或表达的工具称为载体。

6、cDNA文库:即由mRNA经过反转录成cDNA,然后来构建文库,构建的文库不包含内含子。

7、转化:外源DNA导入宿主细胞的过程称之为转化。

8、重叠基因:一个基因序列中,含有另一基因的部分或全部序列。

9、基因组文库:把某种生物基因组的全部遗传信息通过载体贮存在一个受体菌克隆子群体中,这个群体即为这种生物的基因组文库。

10、细胞工程:以生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学原理,按照预定目标,改变生物性状,生产生物产品,为人类生产或生活服务的科学。

11、外植体:指用于离体培养的活的植物组织、器官等材料。

12、愈伤组织: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分生能力的一团不规则细胞,多在外植体切面上产生。

13、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不经过有性过程,两种体细胞原生质体相互融合产生杂种的方法。

14、悬浮培养:是将植物游离细胞或细小的细胞团,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方法。

15、原生质体:指除去细胞壁的细胞或是说一个被质膜所包围的裸露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技术概论复习题及答案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 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项高技术,它具有高技术的“六高”特征是指哪“六高”, 答: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势能。

2. 什么是生物技术,它包括哪些基本的内容,它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答: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生物工程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都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产生一次飞跃;每一次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都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它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3. 为什么说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关系, 答:因为生物技术涉及到很多个方面,有医学、林农业、食品、环境、能源、化学品等等,不仅仅是局限于生物这一方面,例如研究使用到高科技电子设备,两者必须结合才能进行研究。

生物分子学也被运用到计算机的研发中去。

4. 简要说明生物技术的发展史以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的关系。

答:传统生物技术诞生较早。

在石器时代后期,我国人民就会利用谷物造酒,这是最早的发酵技术。

在公元前221年周代后期,我国人民就能制作豆腐、酱和醋,并一直沿用至今。

公元10世纪,我国就有了预防灭花的活疫苗。

到了明代,就已经广泛地种植痘苗以预防天花。

16世纪,我国的医生已经知道被疯狗咬伤可传播狂犬病。

在西方,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在公元前6000年就已开始啤酒发酵。

埃及人则在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制作面包。

而现代生物技术是以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的。

1944年Avery等阐明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模式,从而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纪元。

现代生物技术足从传统生物技术发展而来的。

5. 生物技术的应用包括哪些领域,答:生物技术被世界各国观为一项高新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农林牧渔、轻工、食品、化工和能源等领域,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形成。

6. 南开大学生物命科学学院为什么要开设生物技术概论,1第二章1. 基因工程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答:不同基因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DNA/RNA);基因是可以从DNA上切割下来的;基因是可以转移的;多肽与基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遗传密码是通用的(绝少数除外);可以通过DNA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3. 简述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机制。

答: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能识别双链DNA中特殊核苷酸序列,并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使每条链的一个磷酸二酯键断开,产生具有3?OH和5?P的DNA片段。

DNA连接酶催化双链DNA片段紧靠在一起的3?OH末端与5? P末端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使两末端连接。

2. 简述基因工程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

答:4. 在什么情况下最好使用质粒载体或λ噬菌体载体或cosmid载体, 答:质粒载体是以质粒DNA分子为基础构建的,是最常见的载体;λ噬菌体载体由λDNA和蛋白外壳组成,主要用于cDNA文库的构建,也可用于克隆外源目的基因;cosmid 载体适用于插入较大片段。

5. 阐述人工染色体作为载体的特点。

答:人工染色体指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地复制并准确传递给子细胞的人工构建的染色体。

特点是能容纳长达 100kb以上的外源DNA片段。

26. 简述染色体定位整合克隆载体的应用价值答:质粒载体容易丢失,导致转基因生物的不稳定性;病毒(噬菌体)载体虽然能稳定维持,但是内于插入的位点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受体细胞基因组的自稳系统产生干扰,进而导致出现有害的突变,给选育转基因生物带来不可知性和难度。

而基因定位整合平台系统可克服这两者的负面效应。

7. 简述各种特殊用途克隆载体的特点答:人工染色体能承载100kb以上的DNA大片段;而染色体定位整合克隆载体能保证插入整合的稳定性。

8. 从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中获得的目的基因有什么不同,答:基因组文库是指把某种生物基因组的全部遗传信息通过通过克隆载体贮存在一个受体菌克隆子群体中。

而cDNA文库是以mRNA为模板,因此包含着细胞全部mRNA信息。

9. 如何采用PCR技术从生物材料中分离出目的基因,1)没有内含子的基因,直接可以设计引物从DNA中扩增出来。

答:2)有内含子的,可以利用RNA反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扩增获得。

3)基因组测序没有完成的物种,可以利用RACE的方法获得相应的基因。

10. 什么样的细胞可用作受体细胞,答:具有以下特点。

?便于重组DNA分子导入和筛选;?便于重组DNA分子稳定存在于细胞中;?适于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遗传稳定性高,密码子无明显偏爱性;?易于扩大培养与发酵;?安全性高,无致病性。

11. 阐述外源基因转入受体细胞的各种途径。

答:转化是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内稳定维持并表达的过程。

病毒(噬菌体)颗粒转导法是用病毒(噬菌体)的 DNA(或cDNA)构建成重组DNA,在体外包装成重组病毒(噬菌体) 颗粒,通过感染使重组DNA进入受体细胞。

12. 筛选克隆子有哪些方法,答:根据载体抗菌素抗性基因筛选转化子;根据载体除草剂抗性基因筛选转化子;根据LacZ?基因互补显色筛选转化子;根据生长调节剂非依赖型筛选转化子;根据核苷酸合成代谢相关酶基因缺失互补筛选转化子。

13. 阐述基因工程的科学意义、应用价值以及发展前景。

答: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和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共同组成了生物工程。

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3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

它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障碍。

基因工程可应用于农牧业、食品工业、环境保护、医学等多个领域。

科学界预言,21世纪是一个基因工程世纪。

第三章1. 如何从一片嫩叶经组织培养培育出众多的完整植株?答:将采来的植物材料除去不用的部分,将需要的部分仔细洗干净;对材料的表面浸润灭菌;用灭菌剂处理;把消毒过的外植体接到培养基上,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若要得到愈伤组织,则无需光照,直接进行暗培养);愈伤组织的诱导,把形成的愈伤组织转接到生芽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再分化;得试管苗、转种。

2. 如何从植物细胞培养中获得较高的次生代谢物产量?答:固定化细胞培养系统能够获得较高的次生代谢物产量。

细胞固定化有利于在细胞团内外形成化学物质和物理因素的梯度,这是高产次生代谢物的关键;3. 单倍体植株形单体弱, 为什么还有不少科学家热衷于诱发产生单倍体植株? 答:单倍体只有一套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纯合隐性基因表达植株,具有极强的遗传改造价值。

4. 什么叫植物原生质体?如何进行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答:植物原生质体指去除全部细胞壁的细胞。

其制备过程包括取材除菌、酶解、分离、洗涤、鉴定等步骤。

5. 可以采取哪些途径脱去植物体内的病毒,如何检测植株中是否还有病毒, 答:物理方法(高温)、化学方法(孔雀绿等)、生物学方法(茎尖花瓣花药培养)。

外观、电镜免疫血清等手段检测。

6. 人工种子包括哪几部分?如何制备人工种子?答:胚状体(由组织培养或细胞培养产生)、人工胚乳(营养物质+激素+农药+抗生素+除草剂等)、人工种皮(抗压,保水,透气)。

胚状体、褐藻酸钠、合成胚乳三者混匀成圆形胶囊,再经无菌水漂洗后干燥处理成圆形人工种子。

7. 怎样才能在体外大量培养哺乳动物细胞,答:培养动物细胞一般步骤为,无菌取出目的组织,漂洗干净,切割成小组织块,解离成细胞,移放培养瓶内。

哺乳动物培养需要较大的支持界面,因此有微导管培养法、微载体培养法、微胶囊培养法等三种特殊方法。

48. 如何获得能在体外大量生长、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 答:实验前数周分次用特异抗原免疫实验动物,得到大量的B淋巴细胞的脾细胞后,将骨髓瘤细胞和脾细胞以聚乙二醇法进行融合。

再筛选出合适的杂合细胞进行繁殖。

9. 如何用体细胞克隆出一只哺乳动物?克隆动物有什么积极意义?答:1、供体细胞系的建立2、供体细胞的同期化处理3、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4、卵母细胞核的去除5、供体核的移植6、供体细胞与去核卵的融合7、重构胚的体外激活 8、重构胚的体外发育9、胚胎移植受体的同期化处理10、胚胎移植11、妊娠检查 12、克隆动物出生意义是克隆出来的动物可以为提供细胞的个体提供需要的器官10. 开展干细胞研究对人类有何积极的意义,答:在体外鉴别、分离、纯化、扩增和培养人体胚胎干细胞,并以这样的干细胞为“种子”,培育出一些人的组织器官。

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的广泛临床应用,将产生一种全新的医疗技术,也就是再造人体正常的甚至年轻的组织器官,从而使人能够用上自己的或他人的干细胞或由干细胞所衍生出的新的组织器官,来替换自身病变的或衰老的组织器官。

假如某位老年人能够使用上自己或他人婴幼儿时期或者青年时期保存起来的干细胞及其衍生组织器官,那么,这位老年人的寿命就可以得到明显的延长。

11. 有什么方法可以分别去除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 答:细菌使用溶菌酶(阴性细菌要添加EDTA)处理,真菌使用蜗牛酶和纤维素酶处理。

第四章1. 微生物发酵产物有哪几种类型,答:在菌体对数生长期所产生的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核酸、糖类等,是菌体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这些产物叫做初级代谢产物。

在菌体生长静止期,某些菌体能合成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产物,如抗生素、生物碱、细菌毒素、植物生长因子等。

这些产物与菌体生长繁殖无明显关系,叫做次级代谢产物。

2. 发酵培养基由哪些成分组成,答: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生长因子、水、产物形成的诱导物、前体和促进剂。

3. 比较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的优缺点。

答:分批发酵是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加入进行培养,直到结束放罐,中间除了空气进入和尾气排出,与外部没有物料交换。

传统的生物产品发酵多用此过程。

连续发酵是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内的液量维持恒定,微生物在稳定状态下生长。

补料分批发酵是又称半连续发酵,是介于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之间的一种发酵技术,是指在微生物分批发酵中,以某种方式向培养系统补加一定物料的培养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