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研究生讲稿教学课件ppt

定义与背景介绍
肝硬化腹水定义
肝硬化腹水是指肝硬化时由于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共同作用,导致腹腔内游离液体过量积聚,是 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背景介绍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而肝硬化腹水 的出现则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和痛苦。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可能涉及 多种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产生副作用 ,如肝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等。
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的策略与措施
01
精确诊断
02
个体化治疗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确保获取准确的诊断信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展望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方向
深入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 化腹水的临床研究,提高疗效 和安全性。
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 水的机制研究,为治疗提供更 加科学的理论支持。
发掘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 和方法,提高肝硬化腹水的治 愈率和生存率。
THANKS
西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 西医学认为肝硬化腹水的主要病因是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治疗方法包括限制钠盐摄入、 利尿、腹腔穿刺放液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思路与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思路 是取中医学和西医学之长,避两者 之短,发挥综合治疗的优势。具体 方法包括:疏肝理气、健脾利湿、 活血化瘀等中药治疗,以及西医的 利尿、腹腔穿刺放液等治疗。
作用机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作 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西医的对症治 疗快速缓解症状,同时结合中医 的调理和预防措施,从根源上改 善患者的病理生理条件,促进腹 水的吸收和排出。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PPT课件

定期检查 饮食调整 避免诱因 腹水管理
定期进行肝功能、凝血功能、腹 部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预防感染、消化道出血等诱因, 避免使用损伤肝肾功能的药物。
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价
肝性脑病处理:降低血氨水平, 如使用乳果糖、抗生素等药物, 同时控制蛋白质摄入,改善患者 症状。
原发性腹膜炎处理:选用敏感抗 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 支持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力。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主要根据为组织学病理检查结果 ,但由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实 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结果综合分 析也可辅助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 腹水等疾病进行鉴别,如血吸虫 病性肝纤维化、慢性肝炎及原发 性肝癌等。
03
中医治疗方法
Chapter
辨证论治原则
辨证分型
肝硬化常见证型包括肝郁脾虚、肝肾 阴虚、气滞血瘀等,治疗时需结合患 者具体病情进行辨证分型。
减轻药物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少单一疗法的 药物用量和副作用,提高患者耐受 性和依从性。
改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肝硬化患者 临床症状、肝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 具有优势。
指南制定背景与目的
指南制定背景
随着肝硬化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中西医结合治疗逐 渐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然而,目前尚缺乏针对肝 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的规范性指导文件。
07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Chapter
患者知情同意书签署流程优化建议
提供充分信息
确保知情同意书中包含疾病的诊断、治疗 方案、可能的风险和预期效果等信息,以
便患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A 简化知情同意书
采用简明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 于专业的术语,确保患者能够理解
(2024年)肝硬化pptppt课件

危害
肝硬化可导致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 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肝硬化还可增加 患者罹患肝癌的风险。
2024/3/26
5
临床表现与分型
2024/3/26
临床表现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 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黄疸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呕 血、黑便、血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以及肝性脑病、肝肾综合 征等严重并发症。
14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2024/3/26
15
上消化道出血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原发病
针对肝硬化病因进行治疗,降低 门脉压力,减少出血风险。
饮食调整
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以软食、 易消化食物为主。
药物预防
使用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如β 受体阻滞剂等。
2024/3/26
16
肝性脑病处理方法
去除诱因
积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避免使 用肝毒性药物等。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健康教育过程,提高家庭对疾病的整体认 识和支持水平。
社会资源整合
利用社区、慈善机构等社会资源,为患者提供经济、物质等方面的 帮助和支持。
互助小组建设
组织患者及其家属成立互助小组,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疾病带 来的挑战。
2024/3/26
22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24/3/26
减少肠内氮源性毒物的生成与吸 收
调整饮食结构,限制蛋白质摄入,清洁肠道 等。
促进氨的代谢清除
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使用鸟氨酸门冬氨酸、谷氨酸钠或钾等药物。
补充支链氨基酸,改善氨基酸比例失衡。
2024/3/26
肝硬化的治疗ppt课件

门静脉高压 1.脾大 脾脏一般为中度肿大,有时可为巨脾。并发上消化道
出血时,脾脏可暂时缩小,甚至不能触及。若为脾功能亢 进常伴有三系减少。
17
临床表现-肝功失代偿期
门静脉高压
2.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 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200mmH2O 时,导致门静脉系统与腔静脉之间形成门-体侧支循环。 ①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②腹壁静脉曲张;③痔静脉扩张。
消瘦
乏力
肝病病容
2.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甚至厌食,进食后
常感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和呕吐。胃肠道
淤血水肿,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
黄疸
食欲不振
13
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3.出血倾向和贫血 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 紫癜和胃肠道出血等倾向。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脾功 能亢进使血小板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18
临床表现--肝功失代偿期
门静脉高压
3.腹水:是最突出的表现
①门静脉高压:>300mmH2O 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漏入腹腔
形 成
②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液成分 外渗;
因 ③淋巴液生产过多
素 ④继发醛固酮增多 使钠的重吸收增加
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使水的重吸收增加
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肾血流量减少
20
辅助检查
血常规 代偿期多正常,失代偿期多有程度不等的贫血,脾亢时白
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尿常规 有黄疸及腹水时,尿中尿胆元增加,也可出现胆红素。有
时可出现蛋白及管型。
肝功能检查 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率降
低或倒置,血清转氨酶增高:一般以ALT(GPT)升高为主,肝细胞严 重坏死时AST(GOT)升高为主。
出血时,脾脏可暂时缩小,甚至不能触及。若为脾功能亢 进常伴有三系减少。
17
临床表现-肝功失代偿期
门静脉高压
2.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 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200mmH2O 时,导致门静脉系统与腔静脉之间形成门-体侧支循环。 ①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②腹壁静脉曲张;③痔静脉扩张。
消瘦
乏力
肝病病容
2.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甚至厌食,进食后
常感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和呕吐。胃肠道
淤血水肿,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
黄疸
食欲不振
13
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3.出血倾向和贫血 常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 紫癜和胃肠道出血等倾向。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障碍、脾功 能亢进使血小板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18
临床表现--肝功失代偿期
门静脉高压
3.腹水:是最突出的表现
①门静脉高压:>300mmH2O 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漏入腹腔
形 成
②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液成分 外渗;
因 ③淋巴液生产过多
素 ④继发醛固酮增多 使钠的重吸收增加
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使水的重吸收增加
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肾血流量减少
20
辅助检查
血常规 代偿期多正常,失代偿期多有程度不等的贫血,脾亢时白
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尿常规 有黄疸及腹水时,尿中尿胆元增加,也可出现胆红素。有
时可出现蛋白及管型。
肝功能检查 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率降
低或倒置,血清转氨酶增高:一般以ALT(GPT)升高为主,肝细胞严 重坏死时AST(GOT)升高为主。
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肝硬化治疗的最新进展
新型药物的研发与临床试验
靶向药物
01
针对肝硬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研发具有针对性的靶向药物,以
减缓病情进展、改善肝功能。
免疫调节剂
02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轻肝脏炎症反应,降低肝衰竭的风险。
新型抗病毒药物
03
针对乙型和丙型肝炎等病因,研发新型抗病毒药物,以有效抑
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负担。
利尿剂
对于腹水患者,使用利尿 剂如呋塞米、螺内酯等, 以减轻腹水。
抗病毒药物
针对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等病因,使用抗病毒药物 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肝移植
脾切除术
对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一 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可采用脾切 除术进行治疗。
门腔静脉分流术
对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 曲张出血,可采用门腔静脉分流术进 行治疗。
新型治疗手段的探索与实践
细胞治疗
利用干细胞或免疫细胞移植,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提高肝功能。
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纠正或补偿肝脏疾病相关基因缺陷,从根本 上治疗肝硬化。
人工肝支持系统
作为肝移植的替代方案,人工肝支持系统能够暂时替代肝脏功能, 为肝衰竭患者提供生命支持。
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
国际学术交流
肝硬化临床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目录
• 肝硬化的定义与概述 • 肝硬化的诊断方法 • 肝硬化的治疗方法 • 肝硬化治疗的注意事项 • 肝硬化治疗的最新进展
01
肝硬化的定义与概述
肝硬化的定义
01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肝 脏疾病,其特征为肝组织结构紊 乱、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 增生。
02
新型药物的研发与临床试验
靶向药物
01
针对肝硬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研发具有针对性的靶向药物,以
减缓病情进展、改善肝功能。
免疫调节剂
02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轻肝脏炎症反应,降低肝衰竭的风险。
新型抗病毒药物
03
针对乙型和丙型肝炎等病因,研发新型抗病毒药物,以有效抑
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负担。
利尿剂
对于腹水患者,使用利尿 剂如呋塞米、螺内酯等, 以减轻腹水。
抗病毒药物
针对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等病因,使用抗病毒药物 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肝移植
脾切除术
对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是一 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可采用脾切 除术进行治疗。
门腔静脉分流术
对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 曲张出血,可采用门腔静脉分流术进 行治疗。
新型治疗手段的探索与实践
细胞治疗
利用干细胞或免疫细胞移植,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提高肝功能。
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纠正或补偿肝脏疾病相关基因缺陷,从根本 上治疗肝硬化。
人工肝支持系统
作为肝移植的替代方案,人工肝支持系统能够暂时替代肝脏功能, 为肝衰竭患者提供生命支持。
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
国际学术交流
肝硬化临床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目录
• 肝硬化的定义与概述 • 肝硬化的诊断方法 • 肝硬化的治疗方法 • 肝硬化治疗的注意事项 • 肝硬化治疗的最新进展
01
肝硬化的定义与概述
肝硬化的定义
01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肝 脏疾病,其特征为肝组织结构紊 乱、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 增生。
02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性肝硬化。
02
中西医结合诊疗原则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 治疗时需考虑患者整体状况。
辨证论治
根据个体差异、病情阶段和证候 特点,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优势互补
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各自 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协同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产生协 同作用,减轻药物副作用 。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09
目录
• 肝硬化概述 • 中西医结合诊疗原则 •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 西医诊断与治疗手段 • 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及优势 • 肝硬化并发症预防与管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重要性
01
肝硬化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 、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 性肝病。
治法
02
滋补肝肾。
方药
03
一贯煎加减。
脾肾阳虚证
主症
胁肋隐痛,脘腹胀满,食少便溏,面色萎黄或黧黑,畏寒肢冷,腰 膝酸软,下肢水肿,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法
温补脾肾。
方药
附子理中丸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04
西医诊断与治疗手段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表现
包括乏力、纳差、腹胀、黄疸等 症状,以及肝掌、蜘蛛痣等体征
治法
疏肝健脾。
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
湿热蕴结证
主症
胁肋胀痛,脘腹胀满,恶心厌油,身目发黄而鲜明,尿黄,口黏 口苦,大便黏滞秽臭或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
肝硬化优秀课件PPT

病理
形态学:肝脏变形,早期肿大,晚期明 显缩小,质地变硬、重量减轻,外观呈 棕黄色或灰褐色,表面有弥漫性大小不 等的结节和塌陷。 组织学: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全被假 小叶取代。
脾:因长期充血肿大,脾髓增殖和大量 结缔组织形成。 胃;粘膜充血、水肿和糜烂呈马赛克或 蛇皮状改变,称为门脉高压性胃病。 肺:门体分流及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肺 内毛细血管扩张,肺动静脉分流,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引起低氧血症称为肝肺综 合征。
门脉压正常低于1.96kpa
(200mmH2O)。当门脉压超过 2.94kpa(300mmH2O)时,出现胃肠 道淤血、脾脏充血肿大、腹水形成, 以及门静脉与腔静脉间的侧支循环 建立等。
在各个侧支中,以食道下端者出现较早, 且容易破裂引起大出血而危害生命。其 原因为:①食道静脉距门静脉近,易受门 脉高压的影响。②食道静脉位置甚浅, 处于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中,当静脉 曲张时,这层结缔组织也受压萎缩。③ 食道静脉位于胸腔,受吸气时胸内负压 的影响,使门静脉血液更易流入。
皮肤色素沉着: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有关 尿少和浮肿:肝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 的灭能作用减弱。
门静脉高压临床表现
脾大 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 腹水
脾大:多为轻、中度大,有时可为巨脾。 晚期脾大常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 胞计数减少,称为脾功能亢进。
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系门静脉系的胃 冠状静脉等与腔静脉系的食管静脉、肋 间静脉、奇静脉等吻合形成。常因门脉 压力显著增高,食管炎、粗糙锐利食物 损伤,或腹内压力突然增高,而致曲张 静脉破裂大出血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感染 肝性脑病:晚期最严重并发症 原发性肝癌 肝肾综合征(功能性肾衰竭) 肝肺综合征: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张和低氧血 症的三联征。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低钠、低钾低氯碱中 毒
肝硬化治疗ppt课件

治疗
三、腹水的治疗 (六)腹腔-颈静脉引流 (七)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可用于难治性腹水病人,有效率为50- 92%。行TIPS后门脉压力下降,同时服利 尿剂腹水易于控制。副作用有肝性脑病和 肝功能减退。总的生存率低于排放腹水组。
治疗
四、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主要是降低门脉系统压力、消除 脾亢。
临床表现
一、肝区疼痛 约占65%,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右上腹钝 痛或胀痛。 二、肝肿大 占97%,进行性肝肿大是最具特征性体 征之一。
临床表现
三、黄疸 常是晚期表现。 四、肝硬化征象 肝癌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者可有 脾大、腹水、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表现, 腹水为漏出液。
临床表现
五、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 伴癌综合征:肝癌的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影响 机体,致异位激素分泌或代谢紊乱而出现的症候 群,有时可先于肝癌本身的症状出现,以低血糖 及红细胞增多症多见,尚可有高脂血症、高钙血 症、类癌综合征等。 六、转移灶症状
治疗
三、腹水的治疗 (二)利尿药 主要为螺内酯(安体舒通)和呋噻米(速 尿),两者合用有协同作用,肝硬化腹水患者使 用这两种药物的比例为100mg螺内酯、40mg呋 噻米为佳。最大剂量为螺内酯400mg、呋噻米 160mg,90%有效,10%无效为难治性腹水。
治疗
三、腹水的治疗 (二)利尿药 利尿剂调节应根据体重及尿钠排泄进行, 明显水肿者每日体重下降不受限制。水肿 消退后,每天体重下降不大于0.5kg,体重 无减轻,若尿钠<75mmol/d时可加大利尿 剂剂量。
治疗
五、并发症的治疗 (三)肝性脑病 (四)肝肾综合征 1、迅速控制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等诱发因 素; 2、严格控制输液量,量出为入,纠正水、 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理:肾血管收缩,致肾皮质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持续降低 ●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去甲肾分泌增加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 ● 肾PGs合成减少,血栓素(TXA2) 增多 ● 内毒素血症:增加肾血管阻力 ● 白细胞三烯产生增加,引起肾血管收缩
肝肺综合征: 指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张和低氧血症组成 的三联征
正常食道静脉
→
食管中下段静脉
体征
肝触诊 早期:表面尚平滑 晚期:表面颗粒状,可触及结节,常无压痛
其他:黄疸、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腹水征、 腹壁静脉曲张等
肝掌 →
蜘蛛志 →
→
→
1.腹壁静 脉曲张
2.腹水
3.脐疝 2.→
1.→
3.→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门脉高压性胃病 消化性溃疡
a.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b.脾功能亢进
c.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内分泌紊乱 ➢ 主要有雌激素↑、雄激素↓-男性患者常有性欲减退、睾
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 女性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蜘蛛痣、毛细血管扩
张、肝掌 ➢ 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肤色素沉着 ➢ 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对腹水的形成和加重有
促进作用
门脉高压症表现 发生机制:门脉阻力增加 门脉血流量增多 临床表现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侧枝循环建立和开放:PVP>200mmH2O
食管静脉曲张:胃冠状V-食管V、肋间V、奇V 腹壁静脉曲张:脐V-副脐V、腹壁V 痔静脉扩张:直肠上V-直肠中、下V 腹水:是LC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肝 硬 化 侧 支 循 环 图 解
肝性脑病:最严重并发症,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感染: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下降,常并发细菌感染-肺部、
胆道、败血症、自发性腹膜炎等 ➢ 自发性腹膜炎——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
表现为腹痛、腹水迅速增长、腹膜刺激征等
肝肾综合征(HRS):又称功能性肾衰
特征:自发性少尿或无尿 氮质血症 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 肾脏无明显病理改变
根据肝脏炎症活动情况可分为:
1、活动性肝硬化 : ALT、AST升高;ALB低;黄疸。
2、静止性肝硬化: ALT 、AST正常,无黄疸。
代偿期
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无高压征无并发症) 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
轻微腹泻。间断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休息 或治疗后可缓解 肝轻度肿大,质地坚硬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 脾可肿大 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HBV 治疗
乙型肝炎肝硬化 抗HBV治疗的药物选择
• 干扰素α • 核苷类似物
干扰素α治疗
干扰素α(代偿期可选用) 500 万IU im Tiw 疗程48周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
(一) 拉米夫定
每日口服100 mg
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生病毒耐药变异的比例增高
(第1、2、3、4 年分别为14% 、38%、49% 和66%
失代偿期
肝功能减退症状 门脉高压表现:脾大、腹水、三曲张。 全身多系统表现
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营养差、消瘦乏力、皮肤干枯、肝病面容,
可有不规则低热、夜盲、浮肿等
消化系统症状:厌食,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纳差、 腹胀、腹泻、黄疸等
出血倾向和贫血: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紫癜、消化 道出血。出血原因:
3.放腹水和输注白蛋白 适应证:大量腹水,需放液减压,同时输注白蛋白 40g/次
4.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定期、小量、多次输注新鲜冰冻血 浆,白蛋白
5.腹水浓缩回输: ➢ 是治疗难治性腹水的较好办法 ➢ 5千~1万ml→500ml回输 ➢ 禁忌证:感染性或癌性腹水 ➢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热、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病因三特征
1、病毒:HBV,HCV, HBV+HCV
2、酒精:80g/d, 10年
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抗 病毒治疗
干扰素α+利巴韦林 干扰素α 500 万IU Tiw 利巴韦林 1000mg/d 疗程48周
三、腹水治疗 1.限制钠、水的摄入:无盐或低盐饮食
钠盐:500~800mg (氯化钠1.2~2.0g)/日 水:1000ml/d左右,显著低钠血症,500ml/ 日以内 2.利尿剂:原则-联合、间断、重复 ➢ 主要使用螺内酯(安体舒通)和呋塞米(速尿) 联合应用,比例100mg :40mg 最大剂量:400mg/d :160mg/d ➢ 原则:小剂量开始,防止低钾及并发症 ➢ 体重下降<0.5kg/天
原发性肝癌:多在大结节或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基 础上发生。短期内出现肝迅速增大、持续肝区疼痛、 肝表面发现肿块或血性腹水,应怀疑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低钠血症、低钾低氯血症和 代谢性碱中毒
肝硬化的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应是综合性的,首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3、非病毒非酒精:(包括自身免疫、胆汁淤积、 寄生虫……等).
病理
形态学分三类
1、小结节性肝硬化 直径多在 0.3~0.5 cm,不超过1 cm, 最常见
2、大结节性肝硬化. 直径 1~3cm, 最大达5cm
3、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 大小结节床分类及表现
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治
定义
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 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
肝脏仅有纤维组织增生或仅有肝细胞结节增生均不能称为 肝硬化。如先天性肝纤维化和局灶结节性肝细胞增生。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后期主要针对并发症治疗
一、一般治疗 休息 饮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
肝功能显著损害或有肝性脑病先兆时,限制或禁食蛋 白质
腹水时应少盐或无盐 禁酒、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禁用损肝药物 支持治疗: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应用复方氨基酸、白蛋白或新鲜冰冻血浆
二、对因治疗:抗病毒、戒酒等
肝肺综合征: 指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张和低氧血症组成 的三联征
正常食道静脉
→
食管中下段静脉
体征
肝触诊 早期:表面尚平滑 晚期:表面颗粒状,可触及结节,常无压痛
其他:黄疸、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腹水征、 腹壁静脉曲张等
肝掌 →
蜘蛛志 →
→
→
1.腹壁静 脉曲张
2.腹水
3.脐疝 2.→
1.→
3.→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门脉高压性胃病 消化性溃疡
a.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b.脾功能亢进
c.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内分泌紊乱 ➢ 主要有雌激素↑、雄激素↓-男性患者常有性欲减退、睾
丸萎缩、毛发脱落及乳房发育等 女性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蜘蛛痣、毛细血管扩
张、肝掌 ➢ 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肤色素沉着 ➢ 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对腹水的形成和加重有
促进作用
门脉高压症表现 发生机制:门脉阻力增加 门脉血流量增多 临床表现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侧枝循环建立和开放:PVP>200mmH2O
食管静脉曲张:胃冠状V-食管V、肋间V、奇V 腹壁静脉曲张:脐V-副脐V、腹壁V 痔静脉扩张:直肠上V-直肠中、下V 腹水:是LC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肝 硬 化 侧 支 循 环 图 解
肝性脑病:最严重并发症,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感染: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下降,常并发细菌感染-肺部、
胆道、败血症、自发性腹膜炎等 ➢ 自发性腹膜炎——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
表现为腹痛、腹水迅速增长、腹膜刺激征等
肝肾综合征(HRS):又称功能性肾衰
特征:自发性少尿或无尿 氮质血症 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 肾脏无明显病理改变
根据肝脏炎症活动情况可分为:
1、活动性肝硬化 : ALT、AST升高;ALB低;黄疸。
2、静止性肝硬化: ALT 、AST正常,无黄疸。
代偿期
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无高压征无并发症) 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
轻微腹泻。间断性,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休息 或治疗后可缓解 肝轻度肿大,质地坚硬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 脾可肿大 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HBV 治疗
乙型肝炎肝硬化 抗HBV治疗的药物选择
• 干扰素α • 核苷类似物
干扰素α治疗
干扰素α(代偿期可选用) 500 万IU im Tiw 疗程48周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
(一) 拉米夫定
每日口服100 mg
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生病毒耐药变异的比例增高
(第1、2、3、4 年分别为14% 、38%、49% 和66%
失代偿期
肝功能减退症状 门脉高压表现:脾大、腹水、三曲张。 全身多系统表现
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营养差、消瘦乏力、皮肤干枯、肝病面容,
可有不规则低热、夜盲、浮肿等
消化系统症状:厌食,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纳差、 腹胀、腹泻、黄疸等
出血倾向和贫血: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紫癜、消化 道出血。出血原因:
3.放腹水和输注白蛋白 适应证:大量腹水,需放液减压,同时输注白蛋白 40g/次
4.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定期、小量、多次输注新鲜冰冻血 浆,白蛋白
5.腹水浓缩回输: ➢ 是治疗难治性腹水的较好办法 ➢ 5千~1万ml→500ml回输 ➢ 禁忌证:感染性或癌性腹水 ➢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热、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病因三特征
1、病毒:HBV,HCV, HBV+HCV
2、酒精:80g/d, 10年
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抗 病毒治疗
干扰素α+利巴韦林 干扰素α 500 万IU Tiw 利巴韦林 1000mg/d 疗程48周
三、腹水治疗 1.限制钠、水的摄入:无盐或低盐饮食
钠盐:500~800mg (氯化钠1.2~2.0g)/日 水:1000ml/d左右,显著低钠血症,500ml/ 日以内 2.利尿剂:原则-联合、间断、重复 ➢ 主要使用螺内酯(安体舒通)和呋塞米(速尿) 联合应用,比例100mg :40mg 最大剂量:400mg/d :160mg/d ➢ 原则:小剂量开始,防止低钾及并发症 ➢ 体重下降<0.5kg/天
原发性肝癌:多在大结节或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基 础上发生。短期内出现肝迅速增大、持续肝区疼痛、 肝表面发现肿块或血性腹水,应怀疑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低钠血症、低钾低氯血症和 代谢性碱中毒
肝硬化的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应是综合性的,首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3、非病毒非酒精:(包括自身免疫、胆汁淤积、 寄生虫……等).
病理
形态学分三类
1、小结节性肝硬化 直径多在 0.3~0.5 cm,不超过1 cm, 最常见
2、大结节性肝硬化. 直径 1~3cm, 最大达5cm
3、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 大小结节床分类及表现
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治
定义
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 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
肝脏仅有纤维组织增生或仅有肝细胞结节增生均不能称为 肝硬化。如先天性肝纤维化和局灶结节性肝细胞增生。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后期主要针对并发症治疗
一、一般治疗 休息 饮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软食
肝功能显著损害或有肝性脑病先兆时,限制或禁食蛋 白质
腹水时应少盐或无盐 禁酒、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禁用损肝药物 支持治疗: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应用复方氨基酸、白蛋白或新鲜冰冻血浆
二、对因治疗:抗病毒、戒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