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案(1)

合集下载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教案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教案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教案这是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教案,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掌握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3、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教学难点:掌握说明事物要突出事物特征,准确选取事例的说明方法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你知道我们学校在新华路上公交站的站名吗?这个站名说明什么?“香花桥路”站——曾经这里有一座“香花桥”(复旦中学所在法华镇是一座千年古镇,曾经的法华镇像大多数江南古镇一样,有着小桥流水,随着时代的变迁,小桥流水不见了踪影,但“种德桥”“香花桥”这些独具江南古韵的桥名却得以保存了下来。

)2、结合你对中国古镇的了解和小桥流水的印象,想象香花桥的样子。

(什么材质?什么造型?)3、香花桥到底是不是一座石拱桥呢?我们先要对石拱桥有所了解。

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看一看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怎样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二、初读文章,整体把握(15分钟)1、初读课文,思考:本文介绍了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等,本文的说明对象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特点?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说明对象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式优美艺术水平高2、说明对象既然是中国石拱桥,文章第1、第2小节介绍一般石拱桥似乎就有些多余,那么第1、第2小节能不能去掉?先从整体上介绍一般的石拱桥的共性,对石拱桥有大致的了解,后具体介绍中国石拱桥,既能够使读者了解石拱桥的一般特点,更能对中国石拱桥的特性有深刻的印象。

3、文章第几小节到第几小节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从整体上采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进行介绍说明?第3-8小节举例子——赵州桥、卢沟桥4、文章结尾第9、第10小节分别介绍了什么?第9小节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第10小节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现代发展三、比较阅读,“大同小异”(25分钟)1、文中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那么作者为什么选取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例子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用这两个例子能否说清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的?)赵州桥卢沟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2、既然都能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能否只选取其中一座桥来介绍?这样介绍不是更简洁吗?(可从造型结构和介绍侧重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赵州桥卢沟桥造型结构拱上加拱联拱介绍侧重历史最悠久,设计很科学艺术价值高,历史意义大3、阅读4-6小节,思考:作者围绕赵州桥时说明顺序具体是怎样的?赵州桥:先总写赵州桥的整体情况,再分四个方面具体介绍赵州桥的特点4、介绍卢沟桥时与介绍赵州桥时的说明顺序有什么相同之处?卢沟桥:先总写卢沟桥的情况,再具体写桥的与众不同之处共同点:先简要介绍总体情况,后重点介绍主要特点5、小节:说明文中选取事例要既有代表性,能体现说明对象的共性,又能在说明对象的特征方面有所侧重,表现出独特的个性。

初中四册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7篇)

初中四册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7篇)

初中四册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7篇)《中国石拱桥》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目标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芰Α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

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

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辨析文体,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设计(二)桥是大地上最真实、最亲切的形象,它总是那样的平凡又像是没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经受千人踩踏,暴洪冲刷,坚贞的挺立是它不变的形象。

以上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桥。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通用5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通用5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1教学目的及要求:1、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特点和几种说明方法。

2、认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性。

3、初步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学习。

教学设想:(1)、抓好预习,熟悉课文。

(2)、抓住关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3)、领导学生在抓住中国石拱桥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列出的结构提纲,进一步领会的内容。

4、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2、进一步学习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二、教学过程:模块一:扫清阅读障碍1、字词注音或写字:弧形拱桥陡坡和谐饮涧桥墩匀称2、解释:巧妙绝伦惟妙惟肖匀称3、作者介绍: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模块二:分析课文一、整体感知,通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石拱桥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它的前景如何?2、根据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二、分析第一部分:1、中国石拱桥有哪写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2、石拱桥形式优表现在何初处?3、 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来说明桥的特点,能否删去或颠倒?为何?4、第3段在全文结构有何作用?模块三:抓重点,解难点,学习第二部分。

1、读4—8完成课后第一题2、读5自然段(1)划分层次(2)说明顺序是(3)对“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4)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特点的?(5)2、3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哪些方面?3、读6—9段回答(1)6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者主要抓住了该桥()()两个方面来写。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优秀5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优秀5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优秀5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掌握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3、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教学难点:掌握说明事物要突出事物特征,准确选取事例的说明方法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让同学们列举一些自己所知道的桥,让后简单分下类,看下什么桥是石拱桥,这样首先对石拱桥有所了解。

然后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看一看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怎样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二、初读文章,整体把握(15分钟)1、初读课文,思考:本文介绍了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等,本文的说明对象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特点?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说明对象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式优美艺术水平高2、说明对象既然是中国石拱桥,文章第1、第2小节介绍一般石拱桥似乎就有些多余,那么第1、第2小节能不能去掉?先从整体上介绍一般的石拱桥的共性,对石拱桥有大致的了解,后具体介绍中国石拱桥,既能够使读者了解石拱桥的一般特点,更能对中国石拱桥的特性有深刻的印象。

3、文章第几小节到第几小节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从整体上采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进行介绍说明?第3-8小节举例子赵州桥、卢沟桥4、文章结尾第9、第10小节分别介绍了什么?第9小节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第10小节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现代发展三、比较阅读,大同小异(25分钟)1、文中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那么作者为什么选取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例子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用这两个例子能否说清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的?)赵州桥卢沟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2、既然都能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能否只选取其中一座桥来介绍?这样介绍不是更简洁吗?(可从造型结构和介绍侧重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赵州桥卢沟桥造型结构拱上加拱联拱介绍侧重历史最悠久,设计很科学艺术价值高,历史意义大3、阅读4-6小节,思考:作者围绕赵州桥时说明顺序具体是怎样的?赵州桥:先总写赵州桥的整体情况,再分四个方面具体介绍赵州桥的特点4、介绍卢沟桥时与介绍赵州桥时的说明顺序有什么相同之处?卢沟桥:先总写卢沟桥的情况,再具体写桥的与众不同之处共同点:先简要介绍总体情况,后重点介绍主要特点5、小节:说明文中选取事例要既有代表性,能体现说明对象的共性,又能在说明对象的特征方面有所侧重,表现出独特的个性。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3篇中国石拱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说明事物的特征,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

2、学习准确的说明语言。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⑴说明事物的特征。

⑴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课时安排:两课时。

4、教学方法:⑴讨论、点拨、自读相结合。

⑴比较阅读法。

⑴运用多媒体配合教学。

【教学及步骤】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二、初读课文,领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提示:同学们读课文时,请注意领会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读完后给课文的前添加一些修饰语,即什么什么样的石拱桥。

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如仍有生疏字词,自词典。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屏幕显示:生字3、给课文前添加修饰语:提示:发言时请对所添加的稍作解释,并注意以课文为根据。

学生可能添加的修饰语的情况:⑴历史悠久的中国石拱桥文中多处写到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如“旅人桥”等。

⑴“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赵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⑴形式多样的中国石拱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形式不一样。

⑴巧妙绝伦(制造奇特)的中国石拱桥“桥(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奇观”等。

⑴坚固的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坚固。

”⑴杰出的中国石拱桥……4、学生充分发言后,引导学生结合1、2、3、自然段归纳总结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三、再读课文,重点比较阅读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字1、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

2、讨论填写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

桥名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结构特点形式特点学生讨论中可能提出的问题:⑴“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如何理解?引导学生看赵州桥图片,理解“两肩”、“各有”。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4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4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4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举典型例子说明事物特征是方法。

2、理清全文由概括到具体、由结果到原因的逻辑说明顺序。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生动。

5、初步运用说明文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查字典、找资料,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文。

2、通过感知作品,把握课文重点,理清作者思路,了解几种常用说明方法。

3、通过比较阅读、问题探讨、展示提升等方式掌握课文应体现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其光辉成就。

2、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难点】1、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并把握其特点。

2、说明文相关知识的运用及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1、结合教材第49页单元提示第二段“表达方式”这一话题,让学生回忆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名称。

2、以师对一个苹果的如下表述,学生判断各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1)今天,我来这里给大家上课,顺便带来了一个大苹果,准备把它作为一个小小的礼物,送给本节课表现秀的同学。

(2)这是一个质量上等的好苹果。

(3)它圆圆的、大大的,通体黄里透红,表皮光滑细腻,像胖娃娃的脸。

(4)这个苹果太可爱了,我多么喜欢它啊!(5)这个苹果整体呈球形,如成人拳头大小,通身粉红色,上半部比下半部颜色略深,整个苹果重约300克,属红富士超大型果种。

3、学生把教材翻到第92页,以对作者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师引出本课的说明文体裁,并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结合先前的预习,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预习交流1、寻访文朋字友。

各小组在各自板块上展示预习时自选的6个字或词,然后轮流给出展示理由。

2、学生就预习过程中把握的说明顺序、遣词用字、语言组织、谋篇布局、感情寄予、说明方法等不同方面,结合整理形成的问题及研讨情况进行交流,教师及时指导。

中国石拱桥教案5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5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5篇中国石拱桥教案中国石拱桥教案(一):中国石拱桥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本文抓住事物本质特征,举典型实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学习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

3、学习本文平实而准确的说明语言。

教学设计(一)一、解题:1、分析“中国石拱桥”这个短语的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中心词——“桥”几个定语——“中国”(的)、“石”材(的)、“拱”形(的)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2、我们要学的这将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问:桥有哪几类?首先应明确分类标准。

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建材分,有石材的木材的、钢材的;按形状分,有平形的、拱形的。

这篇课文用三个定语对“桥”做了明确的限制。

那么,这种“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特点介绍给大家的,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搞清的两个重要问题。

二、字词教学拱桥gǒng弧形hú洨河xiáo陡坡dǒu饮涧jiàn匀称chèn桥墩dūn郦道元lì张鷟zhuó佥事qiān惟妙惟肖xiào三、学习第一部分(§1—§2)§1介绍石拱桥的外形特点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

桥虹互比,既说明了桥的形状,也说明了桥的优美。

打比方是为了说明,有赞美之意,但语言简洁,适度得体。

§2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1、加点词语的作用:“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比较早。

”为了准确地说明状况,没有绝对地说是“最早”出现。

这样表达,程度较轻。

2、“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说明了石拱桥出现较早,更说明它结构坚固。

3、第1段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第2段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体现了从外到内的写作顺序。

“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准确体现并强调了这一点。

有人提出,能否去掉“不但……而且”,或把“形式”“结构”先后次序颠倒一下。

初中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三篇】

初中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三篇】

初中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三篇】卢沟桥有800多年历史,历经多次洪水、地震和战乱,至今仍在使用。

1975年该桥曾安全通过燕山石化总重430吨的超大超重平板车。

1976年,安全通过396吨的运载超大超重的乙二醇反应器的车辆。

1985年,运送大型变压器的6部超重车辆——每车重360吨,依次通过,卢沟桥安全无恙。

###小编整理了初中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协助!中国石拱桥教案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举典型例子说明事物特征是方法。

2、理清全文由概括到具体、由结果到原因的逻辑说明顺序。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理解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生动。

5、初步使用说明文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查字典、找资料,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文。

2、通过感知作品,把握课文重点,理清作者思路,了解几种常用说明方法。

3、通过比较阅读、问题探讨、展示提升等方式掌握课文应体现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其光辉成就。

2、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难点】1、理解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并把握其特点。

2、说明文相关知识的使用及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1、结合教材第49页单元提示第二段“表达方式”这个话题,让学生回忆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名称。

2、以师对一个苹果的如下表述,学生判断各使用了哪种表达方式:(1)今天,我来这里给大家上课,顺便带来了一个大苹果,准备把它作为一个小小的礼物,送给本节课表现秀的同学。

(2)这是一个质量上等的好苹果。

(3)它圆圆的、大大的,通体黄里透红,表皮光滑细腻,像胖娃娃的脸。

(4)这个苹果太可爱了,我多么喜欢它啊!(5)这个苹果整体呈球形,如成人拳头大小,通身粉红色,上半部比下半部颜色略深,整个苹果重约300克,属红富士超大型果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拱桥教案
Teaching plan of stone arch bridge in China
中国石拱桥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特点和几种说明方法。

2、认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性。

3、初步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学习。

教学设想:
(1)、抓好预习,熟悉课文。

(2)、抓住关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3)、领导学生在抓住中国石拱桥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列出的结构提纲,进一步领会的内容。

4、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2、进一步学习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二、教学过程:
模块一:扫清阅读障碍
1、字词注音或写字:弧形拱桥陡坡和谐饮涧桥墩匀称
2、解释:巧妙绝伦惟妙惟肖匀称
3、作者介绍: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模块二:分析课文
一、整体感知,通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石拱桥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它的前景如何?
2、根据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二、分析第一部分:
1、中国石拱桥有哪写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2、石拱桥形式优表现在何初处?
3、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来说明桥的特点,能否删去或颠倒?为何?
4、第3段在全文结构有何作用?
模块三:抓重点,解难点,学习第二部分。

1、读4—8完成课后第一题
2、读5自然段(1)划分层次
(2)说明顺序是
(3)对“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
(4)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特点的?
(5)2、3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哪些方面?
3、读6—9段回答
(1)6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者主要抓住了该桥()()两个方面来写。

它是一个()桥
(2)8、9段分别写了()()
4、总结(板书)
一、(1--2)总特点:形式优美打比方外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内
二、(3--9)赵州桥特点历史结构外形、设计者整体-局部
卢沟桥特点外形历史意义
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首先其次再次
三、(10)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的层次特点,说明语言的准确,常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单元一:复习梳理
1、本文共分几部分?中国石拱桥有何特点?
2、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有何特点?
3、介绍桥的特点用了什么顺序?
4、课文才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赵州桥的特点?
单元二:小结全文
一、分析课文层次特点
1、根据课文1、2段,9、10段中句子和段落内容的关系,可以看出说明文段落大意有何特点?
明确:中心句
2、全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由总到分
二、分析本文说明方法:
1、举例子“举赵州桥、卢沟桥为例”
2、列数字
3、作比较打比方
4、作引用
三、分析本文说明语言:
1、简朴(精练)语句短明快,读来自然。

2、用词准确严密
例:(1)桥拱桥石拱桥
(2)说“旅人桥”时用“可能”表估计,用‘有记载”表确实存在,用“最早”表程度。

(3)9段中用“首先,其次,再次”分条理说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严密且又全面。

(4)生动且富有文采,恰当运用比喻、引用,必要时描写。

单元三:巩固练习
练习册中的“随堂反馈”。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