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练习答案(1)
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唐僧认为“劝善”就是“惩恶”,孙悟空认同这样的看法吗?联系《西游记》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孙悟空不认同这样的看法。
孙悟空是一个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人物形象。
面对白骨精几次三番的变化,他都能够用火眼金睛识破妖的本质。
即使唐僧受到妖怪的离间把他赶走,孙悟空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将恶势力赶尽杀绝。
他始终秉持“除恶务尽”的观点,明白妖怪本性的丑恶,绝不心慈手软。
【解析】【分析】唐僧、孙悟空是《西游记》中塑造得最生动感人的行善者形象,都具有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行善思想。
唐僧广施仁慈,注重劝善;孙悟空嫉恶如仇,注重惩恶。
通过对他俩行善思想的比较分析,有利于深入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主旨、艺术构思,以及他俩在行善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对于当今的行善事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孙悟空并不认同唐僧“劝善”就是“惩恶”的看法。
“劝善”可以治本,“惩恶”可以治标。
没有“惩恶”,就等于没有了规矩方圆,不知悔改的坏人就可作恶多端。
所以两者都不能缺少。
可举白骨精之例证明之。
故答案为:孙悟空不认同这样的看法。
孙悟空是一个嫉恶如仇、爱憎分明的人物形象。
面对白骨精几次三番的变化,他都能够用火眼金睛识破妖的本质。
即使唐僧受到妖怪的离间把他赶走,孙悟空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将恶势力赶尽杀绝。
他始终秉持“除恶务尽”的观点,明白妖怪本性的丑恶,绝不心慈手软。
【点评】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2.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在一次讲演中说,《西游记》善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去讲一些生活哲理。
你从下面这个片段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1、《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
A. 《彷徨》B. 《朝花夕拾》C. 《呐喊》D. 《故事新编》2、《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____A. 优柔B. 刚愎C. 大度D. 胆怯3、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____A. 《铸剑》B. 《狂人日记》C. 《阿Q正传》D. 《在酒楼上》4、废名被认为是____的鼻祖。
A. 新月派B. 京派C. 京味D. 海派5、____是废名在抗战后写的长篇,此时作者已宣称不写小说,碍于约稿而写。
A.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B. 《莫须有先生传》C. 《河上柳》D. 《桥》6、“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 鲁迅B. 瞿秋白C. 郭沬若D. 胡适7、都属于《子夜》中的人物的一组是____A. 吴荪甫、赵伯韬、吴老太爷、陆匡时、雷参谋长、杜学诗B. 吴荪甫、赵伯韬、周仲伟、林佩珊、李文亭、冯云卿C. 吴荪甫、赵伯韬、范博文、李玉亭、张素素、屠维岳D. 吴荪甫、吴老太爷、杜竹斋、林佩瑶、徐素丽、朱吟秋8、“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这“另一件事”是指____。
A. 大老托媒人求婚B. 二老夜里唱歌求爱C. 大老夜里唱歌求爱D. 因得到二老帮助,使翠翠情窦初开9、《边城》中的翠翠,是()的化身,集情爱美、品德美和童真美于一身。
A. 爱B. 情C. 美D. 善10、沈从文《边城》的结尾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其中“这个人”是指。
A. 傩送二老B. 翠翠C. 天宝大老D. 爷爷11、“那上来的分明是我的旧同窗,也是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文段中吕纬甫的“迂缓”在文中具体表现在A. 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B. 邀他同坐显得踌躇C. 说话吞吐啰唆D. 点菜客气退让12、《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具有的形象特征是A. 是一个具有善良之心、且为人诚恳实在的人。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练习题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运用你课外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________》。
“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故事都出自这本书。
你还能说出这本书里的两个故事吗?________(2)《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用的兵器叫________;西天取经成功后,孙悟空被封为________。
【答案】(1)伊索寓言;狮子国王、乌鸦与狐狸、龟兔赛跑(2)如意金箍棒;斗战胜佛【解析】【分析】(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中的寓言故事很多,如《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猫和母鸡》《驴和骡子》等。
(2)《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用的兵器叫如意金箍棒。
原是太上老君冶炼的神铁,后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后遗下的定海神珍铁,放在东海。
斗战胜佛是佛教里面著名的“三十五佛”中的一位。
《西游记》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孙悟空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故答案为:⑴伊索寓言;狮子国王、乌鸦与狐狸、龟兔赛跑⑵如意金箍棒;斗战胜佛【点评】⑴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把握,注意作者和故事情节的把握。
⑵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西游记》把握重点情节。
2.名著阅读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及答案较全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及答案较全一、名著阅读1.名著阅读(1)根据语段写出相应人物。
①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②这个人脸上不疤不麻,身个儿比平常人略长一点,肩膀宽宽的,且有两只体面干净的大手。
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我选择_______,语段中的人物是_______,请写出与其有关的一个事件_______。
(2)《朝花夕拾》中饱含了鲁迅先生的“爱”与“憎”,请结合文章的具体情节分别..阐述这两种情感。
①解读“爱”:从(填情节)_______________表达了鲁迅先生(填感情)________________②解读“憎”:从(填情节)_______________表达了鲁迅先生(填感情)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描写,请写出对应人物。
A.我其实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
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
B.鬼卒和鬼王是红红绿绿的衣裳…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慨。
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
语段中A的“她”是_________,语段B中的“他”是的_________。
3.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要求作答。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文段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一文。
(2)文中记叙了作者儿时与父亲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热切盼望__________,父亲却要“我”__________,文章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_____________的不合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及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名著阅读(1)阅读小贴士,为下面名著选择合适的腰封。
第一组:①《白洋淀纪事》:②《湘行散记》:第二组:③《猎人笔记》:④《镜花缘》:A.冀中平原的诗意与浪漫,战争年代的人性美与人情美,普通劳动者的胸襟和品性,中华民族的正气和精神。
B.君子国、大人国、歧舌国、女儿国、黑齿国、淑士国等三十余个国家的奇闻异事、风土人情令人目不暇接、忍俊不禁。
想象绚丽斑斓,人物形象鲜明,中国古代有名的“才学”小说。
C.一部深沉奇丽的乐曲:湘西的现实与历史交织,独特的自然世界与别样的生命形态交融,美丽纯净的自然风物背后隐含的无奈与无常.....D.一个俄罗斯作者行猎漫游见闻,19世纪中叶俄罗斯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高尔基称之为“异常优美”的作品。
(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①孙悟空为什么称罗刹为“嫂嫂”?②罗刹说“坑陷我子”是指哪件事情?(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给予海婴的教育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多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他自己生活在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对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一切。
—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请结合《五猖会》或《二十四孝图》中一两件鲁迅先生“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的事,谈谈你对划线句的理解。
【答案】(1)①A;②C;③D;④B(2)①孙悟空与牛魔王是结义兄弟,罗刹是牛魔王的妻子。
②罗刹女与牛魔王的儿子是火云洞的红孩儿,因捉拿唐僧,要吃唐僧肉,被观音菩萨收去做了善财童子。
罗刹女因见不到儿子对悟空怀恨在心。
(3)示例:《五猖会》中鲁迅先生回忆小时候,满怀兴奋,急匆匆要去看迎神赛会,父亲却要幼时的鲁迅背诵《鉴略》,读背后才放他去看赛会,以至于幼年鲁迅看赛会的兴趣全消。
新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及答案(1)

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及答案(1)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__、大闹________、真假________、三借________”。
其中表现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
【答案】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大闹天空【解析】【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根据前人一千年的积累素材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归来共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其中表现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空。
故答案为: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三借(芭蕉扇)【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考生对名著经典故事的掌握情况,考查的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考生平时稍加留心,完成不是问题。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大约十多年前罢,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
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
他们只得都依他。
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
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
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
”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
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
”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
”下面是署名,画押。
国开作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2019年秋季终结性考试89参考(含答案)

题目:《铸剑》中眉间尺的父亲留给他的剑是()。
选项A:雌剑
选项B:雄剑
选项C:宝剑
选项D:双剑
答案:雄剑
题目:下列小说,均属于余华创作的是()。
选项A:《许三观卖血记》《活着》《褐色鸟群》
选项B:《许三观卖血记》《活着》《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选项C:《许三观卖血记》《小鲍庄》《褐色鸟群》
选项D:《许三观卖血记》《一个人的战争》《褐色鸟群》答案:《许三观卖血记》《活着》《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题目:七公公是下列作品()中的人物。
选项A:《透明的红萝卜》
选项B:《许三观卖血记》
选项C:《纪实与虚构》
选项D:《棋王》
答案:《纪实与虚构》
题目:《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选项A:《呐喊》
选项B:《故事新编》
选项C:《朝花夕拾》
选项D:《彷徨》
答案:《彷徨》
题目:《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中两个小孩子是()。
选项A:小林和琴子
选项B:纯和细竹
选项C:细竹和琴子
选项D:纯和慈
答案:纯和慈
题目:“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选项A:郭沬若
选项B:瞿秋白
选项C:胡适
选项D:鲁迅
答案:瞿秋白。
七年级 语文名著导读练习练习含答案(Word版)

七年级语文名著导读练习练习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作者在《琐记》中提到他喜欢看的一本书是①________;(A.《天演论》;B.《西游记》;C.《三国演义》;D.《山海经》)在《五猖会》一文中写到父亲让我背②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A.《三字经》;B.《论语》;C.《鉴略》;D.《幼学琼林》)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③________的照片;(A.孔子;B.孙中山;C.闰土;D.藤野先生)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④________。
(A.《父亲的病》;B.《无常》;C.《五猖会》;D.《狗·猫·鼠》)【答案】 A;C;D;B【解析】【分析】要求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时,识记相关的内容。
作者在《琐记》中提到他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故选A。
在《五猖会》一文中写到父亲让我背《鉴略》,故选C。
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藤野先生的照片,故选D。
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无常》,故选B。
故答案为: A 、C 、D 、B【点评】本题考查肯定是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对名著的阅读和基本常识的积累。
2.名著阅读《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都是出自鲁迅散文集《________》中的篇目,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提及,请联系这些文章,讲一讲鲁迅的成长经历。
________【答案】朝花夕拾;鲁迅不喜欢猫,并且厌恶生活中与描相似的人。
鲁迅是保姆长妈妈带大的,他们感情很深厚。
当阿长给鲁迅买来他渴求已久的《山海经》后,鲁迅对她又有了新的敬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岩》名著导读练习【答案】
1.罗广斌、杨益言
2.江姐、许云峰
3.双枪老太婆
4.华子良
5.刘思洋
6.陈然
7.江姐
8.甫志高许云峰
9.《挺进报》沙坪书店
10.龙光华毛人凤
11. 答案:罗广斌、杨益言、烈火中永生。
12. 答案:白公馆、渣滓洞。
13. 答案:许云峰。
14. 答案:许云峰、甫志高、甫志高。
15.答案:甫志高、郑克昌、许云峰、甫志高、甫志高。
16.答案:甫志高、江姐。
17.答案:刘思扬、李敬原。
18.答案:郑克昌、高邦晋。
19.答案:华子良、许云峰。
20.B 21.D 22.C 23.A 24.B
25. 答案:红是革命的颜色,岩石又是非常坚硬的物质,革命者在狱中坚持斗争坚韧不拔,就像红色的石头一样。
红岩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岩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它曾激励几代中国人奋发向上,尽管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任务与产生红岩精神的时代背景不同,但它仍然是激励我们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仍然是当代青年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宝贵资源。
26.答:强调是个孩子,他不是政治犯,他是无罪的,揭露了反动派连一个孩子也不放过的惨无人道的本质。
27.答: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家》名著导读练习【答案】
1.答案:家,激流。
2.答案:20,高家。
3.答案:礼教,觉慧
4.答案:家长制,专横。
5.答案:觉新,两重性格。
6、C E (C高老太爷也有慈祥、温和、富有人情味的一面。
E陈姨太的理由是避不祥的“血光之灾”。
)
7、C E(C “丰美华赡”应改为“简洁生动”。
E觉新的亲事是通过父亲拈阄的方式定下来的。
)
8、A B(A她们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
梅是贵族小姐,瑞珏是长孙媳,鸣凤是贫贱丫环。
B觉慧性格中除了有大胆叛逆的一面,也是单纯幼稚的一面。
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周围的一切(包括“家”)虽然愤恨,但还不能作出完全科学的分析,有时感到“这旧家庭里面的一切简直是一个复杂的结,他这直率的热情的心是无法把它解开的。
”本质上,他并未认识到“自己错了”,始终是恨这个封建制度的人格化的象征的高老太爷
的。
)
9、A C(A、应是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
C、应是除夕的前一天吃年饭的时候。
)
10、B C(B、觉民与琴热恋。
C、应是觉慧参加学生请愿活动被爷爷斥责。
11、错觉新与觉慧两者位置应互换。
13、、错性格特点分析有错,三人的性格特点主要是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
15、、错最直接的原因是高老太爷要把她当作一件礼物送给孔教会会长、年已花甲的老恶棍冯乐山做妾。
17. 答案:鸣凤与觉慧真诚相爱,然而高老太爷却把鸣凤许给60多岁的孔教会头面人物冯乐山,鸣凤怀着绝望的心情与觉慧诀别,可是觉慧只忙着读书写文章。
鸣凤在花园里痛苦地思考,明白了:“她应该放弃他。
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
”最后她极其温柔而凄楚地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跳。
18. 答案:如觉慧,这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是封建家庭中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
他是五四时代的觉醒青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义无返顾地冲出家的囚笼,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19. 答案:看法可以多种。
一般认为高老太爷临死前的忏悔与他面临高家败落的严峻事实有关,高老太爷最大的希望是“长宜子孙”,让这个家“一天天地兴盛发达下去”。
但儿子克定、克安的胡作非为令他感到失望和孤寂。
为力挽颓势,高老太爷将维持这个家的希望寄托到孙子辈的身上,对觉慧说出“你很好”,并放弃了包办觉民的婚事,这是一个垂死制度的挣扎。
《平凡的世界》名著导读练习【答案】
1.路遥王卫国《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
2.茅盾文学奖
3.现实主义小说小说形式的家族史中国西北农村全景式
4.三孙少安孙少平,劳动爱情,痛苦欢乐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
5.C
6.A
7.B
8.B
9.B 10.C11.D 12.B 13.C 14.A 16.D 17.D 18.A 19.C 20.A 21.D 22.A 23.A 24.C 25.D 26.D 27.C 28.B 29.D 30.B 31.A 32.A 33.D 34.A 35.B
36、郝红梅侯玉英田福堂田润叶贺秀莲李向前生产责任制冒尖户揽工汉建筑工人当煤矿工人田晓霞煤矿砖窑贷款扩建机器制砖
37、广大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田福军领导阶层的生活现实主义
38、平凡世界的精神斗士崇高的理想坚韧的意志刻苦的精神反抗苦难超越苦难
39、负重前行的跋涉者坚韧不拔性格沉稳心地善良遇事有主见
40、男性精神导师活泼开朗自信热情爱学习勤思考世俗的枷锁
41、美丽善良女性的代表温柔善良恬静美丽性格内向敢于追求
《儒林外史》名著导读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清文木老人
2.《儒林外史》讽刺
3. 沈琼枝
4.王冕
5.周进
6.成老爹
7.严贡生云片糕事件
8.人头会张俊民蓬公孙
9.牛浦外孙女
二、选择题
1.C
2.C
3.B
4.C
5.A
6.D
7.D
8.B
9.D 10.A
三、选择题
1.李遐年写得一笔好字,王太下得一手好棋,盖宽画得一幅好画,荆亓殚得一手好琴。
2..示例:喜欢;因为他淡泊功名、傲视权贵;憓慨仗义、乐善好施;尊重妇女,进求地位平等;敢王挑战討建权威和封建礼俗。
不喜欢;他不善识人。
正因为他慷慨仗义。
但凡有人求于他,他都倾囊相助,这样也给很多卑劣小人以可乘之机。
不会持家,把祖宗留下的财产随意挥霍,最后背井离乡,靠卖文墨为生,持家,把祖宗留下的财产随意挥霍,最后習井离乡,靠卖文墨为生。
3..示例(仅供参考)
学而优则壮"这句话没了多少读书人的良知!正如鲁讯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而现在现实生活中,虽没有人因中了举人而汶疯演癫,但却有人为了考博士、硕士而不择手段;虽没有人仗着学识换来的权势蛮横乡里,但却有人卖弄自己的知识換取来的财富。
我们学习不该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祖国将来的繁荣富强。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关羽曹操诸葛亮
2.庞统孙策关羽赵云
3.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4.诸葛亮曹操周瑜张飞鲁肃刘禅
5.袁绍刘表
6.曹髦曹奂
7.孙权、刘备、司马懿
8.隆中对
9.连环
10.马超
11.关羽
12.赵云
13.刘备、关羽、张飞
14.杨修
15.博望坡新野
16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17.挂印封金过关斩将千里走单骑
18.马谡
19.刘邦
20.空城
21.祁山孟获
22.吕伯奢
23.关兴张苞
24.黄忠严颜
二、选择题
1.C
2.D
3.D
4.C
5.D
6.A
7.B
8.B
9.B 10.C 11.D 12.D
13.C 14.B 15.C 16.A 17.D 18.A 19.D
三、判断题
(1 、4 、5 、7 、8 、10正确,其余错误)
四、问答题
1.答:董卓——吕布——关羽——马忠
2.答:张辽、李典出城迎战,监军和乐进守城。
3.答:虎女安肯嫁犬子
4.答:程普——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5.答:安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