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new)

合集下载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需求价格弹性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部分弹性,它对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案例来具体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完全弹性的需求价格案例。

假设某地区的市场上有一种普通的日用品,比如盐。

如果盐的价格上涨了,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选择其他替代品,比如食用盐或者其他调味品。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盐的需求是完全弹性的,他们对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甚至可以完全放弃购买盐这种商品。

因此,对于完全弹性的需求价格,市场供求关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急剧下降,而价格下跌则会导致需求急剧增加。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完全不弹性的需求价格案例。

医疗保健是一个典型的完全不弹性需求的例子。

无论医疗保健的价格如何变动,人们都会尽可能地购买医疗保健服务,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健康。

即使价格上涨,消费者也很难找到替代品或者减少消费。

因此,对于完全不弹性的需求价格,市场供求关系不会受价格变化的影响,价格上涨也不会导致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也不会导致需求增加。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部分弹性的需求价格案例。

汽油是一个典型的部分弹性需求的例子。

当汽油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长途驾驶或者选择更节能的车辆,但是对于短途出行和日常生活,他们仍然需要购买汽油。

因此,对于部分弹性的需求价格,市场供求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价格变化的影响,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减少,但并不会像完全弹性那样急剧下降,价格下跌也会导致需求增加,但增幅也会有限制。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需求价格弹性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了解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也可以帮助政府进行市场监管和政策制定。

因此,对需求价格弹性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读者们能对需求价格弹性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这一概念。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1350 $800
0
R
二、案例分析
Ep=∞ Ep>1
Ep=1
Ep<1
Ep=0
Q1
Q2
MR(边际收益)
Q
TR(总收益)
0
Q
Q2
X2 - X1 P (1)
1350 1200 1000 800
ED>1
ED=1
ED =1
ED<1
二、案例分析
从案例中可知,甲壳虫先以“低价”方式进入美国市场,之后将售价从 800 美元提升至1350美元。而这个阶段中,甲壳虫的价格弹性从缺乏弹性(Ep < 1) 逐渐演变成价格弹性等于单位弹性(Ep = 1) 。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甲壳虫的售价提高到1350美元时,价格弹性=单位弹性, 总收益是最高的。 而在价格尚未提高到1350时,因甲壳虫这款车型的提价使 得每辆车多赚取的利润合计足以覆盖因提价使得一部分消费者放弃购买而损失 的利润。所以:当产品缺乏价格弹性的时候,涨价比降价更能够赚取更多利润。
谢谢您的观看!
问题:1.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2的需求量受某种因素变化而受到影响的程度,使用 “需求弹性”作为分析工具,用以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含义: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
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公式为
二、案例分析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汽车市场处在“需求富有弹性”的阶 段,也就是说价格下降会使总收益增加,这也是汽车市场价格 战盛行的重要原因。在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上,影响轿车进人 普通百姓家庭的关键因素是价格,过高的价格是短期内影响轿 车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其原因主要是:中国是国民收入偏低的 发展中国家,昂贵的价格必然制约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同时还 有:车辆购置税,以旧换新,保养费用,消费者收入,消费者 心理预期,“摇号”等限制政策。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下面将通过两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第一个案例是汽车销售。

汽车是一种高价商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购买一辆汽车是一项重大的投资决策。

在汽车市场上,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弹性较低。

当汽车价格上涨时,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需求量会有所下降,但影响范围相对有限。

相反,当汽车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有所增加,但增幅也相对较小。

这意味着汽车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

消费者对于汽车价格的变化没有太大的反应,因为购买一辆汽车通常是经过深思熟虑和长期规划的结果。

另一个案例是公共交通出行。

公共交通服务(例如地铁、巴士等)的价格通常较低,且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这个案例中,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弹性较高。

当公共交通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很可能会选择其他便宜的交通方式(例如步行或自行车),从而减少对公共交通服务的需求。

而当公共交通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可能会大幅增加,因为更多的人会选择使用公共交通服务。

这意味着公共交通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

消费者对于公共交通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他们会更加灵活地调整出行方式以适应价格变化。

综上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取决于商品的属性、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以及替代品的供应情况等因素。

高价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因为消费者在购买前通常会做出深入的研究和计划。

而低价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因为消费者对于价格变化更敏感,更容易做出调整。

了解需求价格弹性对企业制定价格策略和预测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为什么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变化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

大到跨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博弈,小到日常生活的针头线脑买卖,任何存在商品和交易的地方,就有经济学的影子。

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经济学的各种规律的指导下进行,任何有趣的现象,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相应的解释。

下面来分析日常生活一个有趣的现象,用经济学的原理对它进行合理的解释。

2009年新闻中经常会报道的两类新闻。

新闻一就是某某天猪肉价格又上涨了。

记者在菜市场中采访猪肉档主的时候,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档主在抱怨,肉价涨了,买肉的人少了,以往一天能卖两头猪的,现在只能卖一头。

而采访买菜的居民的时候,居民们都说,猪肉涨了,那就少吃点猪肉了,多吃点鸡蛋什么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猪肉价格涨了,人们就买的少了呢?新闻二就是某某天国内食用油集体调价了,结果人们一方面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又赶快买点屯在家里,预防后面再涨。

记者采访的时候,居民的反应就是,涨价都没办法了,也要买的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食用油价格涨了,人们却没有减少购买呢?其实,这两个现象反应就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所谓的需求弹性就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些因素(自变量)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那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指: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

在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常用Ep来表示。

Ep=(△q/Q)/(△p/P)。

Q:需求量(Quantity) P:价格(Price);Ep的值可为正数、负数、等于0或者等于1。

这依赖于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

而通常经济学中用绝对值的大小来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Ep=1(单位需求价格弹性)。

说明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会相应的带动需求也同方向变化百分之一。

1<Ep<∝(需求富有弹性)。

说明需求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变化所产生的需求量变化程度。

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是否会下降,以及下降的幅度是多少,这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

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对于企业的定价和市场营销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需求价格弹性的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奢侈品市场。

奢侈品通常具有较高的价格,而且其价格波动对于消费者的需求影响很大。

以名牌手袋为例,当价格上涨时,大部分消费者仍然会购买,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身份和品味的象征。

因此,对于奢侈品来说,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小。

即使价格上涨,需求量的下降幅度也不会很大。

这就是奢侈品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案例。

其次,我们来看日常生活用品市场。

日常生活用品通常具有较低的价格,而且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

以牛奶为例,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量,因为他们可以选择其他替代品或者减少消费。

因此,对于日常生活用品来说,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大。

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量大幅下降,因为消费者有更多的替代选择。

这就是日常生活用品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案例。

另外,我们来看烟草市场。

烟草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价格,但是由于成瘾性较强,对于烟民来说,价格的上涨对需求量的影响并不明显。

因此,对于烟草市场来说,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小。

即使价格上涨,烟民的购买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这就是烟草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案例。

最后,我们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虽然新能源汽车通常价格较高,但是对于一些环保意识较强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对价格的弹性较小。

即使价格上涨,他们仍然会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

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小。

即使价格上涨,需求量的下降幅度也不会很大。

这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案例。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不同的。

了解和分析需求价格弹性对于企业的定价和市场营销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企业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特点,合理制定定价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
住房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
旧金山居民将其税后收入的39.7%花在住房上, 而堪萨斯城和休斯顿居民的支出仅分别为18.4% 和18.7%。这种差别意味着如果三地住房成本都 下降10%的话,旧金山对所有商品和服务购买力 的增长将是堪萨斯城人和休斯顿人购买力增长的 两倍多,可以预期在旧金山对住房需求增加的百 分比会大于堪萨斯城或休斯顿的增长,也即意味 着旧金山对住房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
雀巢公司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特点就是 在重要的贸易伙伴之间签定了大量的自由贸易协 定。欧洲1992年计划实际上取消了主要共同市场 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现在绝大部分商品实现了 从一国到另一国的自由流动,无需交纳关税。这 些市场中产品标准化程度提高进一步减少了贸易 壁垒。在北美大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 已签署了北美国自由贸易协定(NAFTA)。
材料市场呢?最高法院发现玻璃纸和其他弹性 包装材料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很大,足以使杜 邦公司免除垄断市场的指控。如果认为相关产 品只包括玻璃纸,那么杜邦显然会输掉这场官 司,因为它占市场产量的75%,唯一的持有其 许可证的塞尔威尼亚公司生产其余的25%。但 如果相关产品市场的界定包括其他弹性包装材 料,杜邦公司的市场份额就下降至18%,这是 可以接受的水平。在此案及其他许多案件中都 强调了界定相关产品市场和确定紧密替代品之 间需求的交叉弹性的重要性。
现在雀巢的酸乳酪和蛋乳产品从英格兰米 德兰兹生产地到米兰只需17个小时;过去因海 关检查或运输堵塞则需38个小时。因此,某些 行业将在其价格和市场份额上承受压力。如果 以前受保护的、低效率的生产者要想在全球竞 争的世界中得以生存,就必须有更高的生产和 分销效率,更加注重产品质量。这个变化过程 中的胜者是消费者,他们将能以竞争价格在品 种繁多的产品中进行选择。输家将是那些无力 以成本、质量和服务为基础在全球市场上进行 竞争的厂商。

关于旅游与服务业需求价格弹性的实际例子

关于旅游与服务业需求价格弹性的实际例子

关于旅游与服务业需求价格弹性的实际例子某动物园1.动物园的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从动物园自身的需求弹性看,由于游客对象的特殊性,无论动物园价格高还是低。

动物园总是孩子们出游的首选,需求缺乏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价格的变动幅度。

2.涨价对动物园的直接影响。

入园的家长和孩子们对动物园的直接贡献体现在门票收入上,当我们为增加收入而提高动物园的门票价格时,假设门票价格由原来的6元提高到10元。

价格的上涨幅度是67%,按照价格机制的作用,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使需求量下降,但由于该旅游景点的需求缺乏弹性,所以需求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并不大,始终小于价格上涨的幅度。

假如价格的上涨使入园人数由原来的100人次减少到80人次,需求量下降了20%,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原来的100人次能创造门票收入600元,现在的80人次能创造门票收入800元,涨价使门票的直接收入提高了200元。

3.涨价对动物园的间接影响。

入园的家长和孩子们对动物园的贡献除了直接体现在门票收入上外,更多的还体现在关联产品如餐饮业和娱乐业上的贡献。

在这儿我们做个合乎情理的假设:进入动物园的人除门票消费外,用于吃、喝、玩等其他方面的人均消费为20元。

当门票价格由原来的6元提高到10元时,入园的人次也从原来的100人减少到80人。

此时对餐饮及娱乐等关联方的收入影响是:由原来的200 0元,降低到1600元。

4.涨价对动物园的综合影响。

在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涨价虽然使门票收益增加了200元,却使与之关联的餐饮、娱乐收益减少了400元,综合来看,总收益减少了200元。

如果实际情况中的关联效益更高和入园人次的下降幅度更大,对总收益产生的减少影响就远远不止于此。

从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考虑了该景点自身的需求弹性基础上,涨价本来可以带来收益的增加,但由于对关联效益产生了相反的辐射影响,使得总收益反而减少。

计算需求价格弹性例子

计算需求价格弹性例子

$3
$1
收益 = 100美元
需求
收益=240美元
需求
0
100 数量
0
80
数量
沿着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与总收益
如果需求富有弹性,价格上升导致的需求量减少的 比例大于价格上升的比例,因此总收益是减少的。
总收益如何随着价格变化而变化: 富有弹性的需求
价格
价格从4美元上升到5 美元…
$4
需求
收益 =200美元
价格 …导致总收益从200美 元减少到100美元
$5
数量
收益 = 100美元
0
50
数量
0 20
数量
线性需求曲线的弹性
总收益(价格 X 价格变动百分 数量变动百分
价格
数量
数量)
比%
比%
弹性
弹性程度
$0
14
$0
200%
15%
0.1
缺乏弹性
1
12
12
67
18
0.3
缺乏弹性
2
10
20
40
22
0.6
缺乏弹性
(a) 禁毒
(b) 禁毒教育
毒品价格 1. 禁毒减少了毒品供给…
毒品价格 1. 禁毒教育减少了毒品需求…
S2
P 2
S1 P1
供给
P1 2. …提高 了价格…
0
需求
P2 2. …降低 了价格…
Q2 Q1 毒品数量
0
3. …以及减少
了销售量。
D2
D1
Q2 Q1 毒品数量 3. …以及减少 了销售量 。
需求的交叉弹性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 对另一 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为什么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变化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

大到跨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博弈,小到日常生活的针头线脑买卖,任何存在商品和交易的地方,就有经济学的影子。

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经济学的各种规律的指导下进行,任何有趣的现象,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相应的解释。

下面来分析日常生活一个有趣的现象,用经济学的原理对它进行合理的解释。

2009年新闻中经常会报道的两类新闻。

新闻一就是某某天猪肉价格又上涨了。

记者在菜市场中采访猪肉档主的时候,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档主在抱怨,肉价涨了,买肉的人少了,以往一天能卖两头猪的,现在只能卖一头。

而采访买菜的居民的时候,居民们都说,猪肉涨了,那就少吃点猪肉了,多吃点鸡蛋什么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猪肉价格涨了,人们就买的少了呢?
新闻二就是某某天国内食用油集体调价了,结果人们一方面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又赶快买点屯在家里,预防后面再涨。

记者采访的时候,居民的反应就是,涨价都没办法了,也要买的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食用油价格涨了,人们却没有减少购买呢?
其实,这两个现象反应就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所谓的需求弹性就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些因素(自变量)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那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指: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

在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常用Ep来表示。

Ep=(△q/Q)/(△p/P)。

Q:需求量(Quantity)P:价格(Price);
Ep的值可为正数、负数、等于0或者等于1。

这依赖于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

而通常经济学中用绝对值的大小来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Ep=1(单位需求价格弹性)。

说明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会相应的带动需求也同方向变化百分之一。

1<Ep<∝(需求富有弹性)。

说明需求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

即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需求的变化大于百分之一。

0<Ep<1(需求缺乏弹性)。

说明需求变动的幅度要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即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需求的变化小于百分之一。

E p→0(需求完全无弹性)。

说明需求不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

Ep→∝(需求有无限弹性)。

说明需求量在既定价格下可以任意变动。

这也是罕见的。

而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也有很多方面。

1、商品是必须品还是奢侈品。

必须品是人们生活一定要用的,价格弹性小,而奢侈品则是部分人为了满足更要的要求才购买的,价格弹性大。

2、商品的可替代性。

可替代品越多,价格弹性越大,可替代品越少,价格弹性越小。

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用途越广泛的商品,价格弹性越大,反之,用途越窄的,价格弹性越小。

4、购买商品的支出占收入的比例。

比例越大,弹性越大,比例越小,弹性越小。

那我们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来分析上面的两个现象。

现象一中提到的猪肉,我们知道,猪肉存在大量的可替代品,如鸡蛋、牛肉、羊肉、鱼肉、鸡肉等等。

如果猪肉价格涨,人们可以少吃点猪肉,而多吃点鸡肉或鸡蛋,照样可以满足身体所需的营养。

就算这几种肉类价格都上涨,人们也可以少吃,甚至暂时不吃肉。

因此猪肉的价格弹性就比较大。

因此价格的变动就会引起需求量的更大的变动。

所以猪肉一涨价,马上就滞销。

这是人们在根据经济学原理,自动调节购买品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现象二中提到的食用油,我们也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用油是必须
品,不管是做饭、炒菜,几乎家家户户每天都要用到。

而且替代品也有限,食用油的种类也只有花生油、调和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

这几种油价格上涨,人们也还是要食用。

顶多减少一点用量,况且平均下来,食用油占生活支出的比例非常有限。

因此食用油是属于价格缺乏弹性的商品,即便价格上涨,对需求量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面对这两个现象,相应的处理措施是不一样的,猪肉价格基本属于市场定价,政策干预很少。

猪肉价格上涨,国家会尽量调控更多的替代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而不会直接控制猪肉价格。

而食用油的价格则不同,国家会存在一定的控制措施,不能任由其自由升跌。

每次食用油的价格调整都要向国家的相关部门申请,目的就是控制好这些必须品的价格,给人民群众的生活营造一个稳定的环境。

通过上面的两个分析,我们知道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价格弹性,而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又在于商品本身的特性,如是否必须品、有否替代品,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猪肉涨价就卖的少了,而食用油涨价却没怎么少卖,这些现象都有背后存在的经济学的原因的。

而且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了,任何生活中反映出来的经济现象也都不是偶然和没有因果的,现象背后必然存在经济学的规律在起作用。

更多的认识和学习经济学,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社会的经济现象,更透彻的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对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会提供更大的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