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过程自测题

合集下载

传热学试题(附答案)

传热学试题(附答案)

传热学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在选择离心通风机时根据( )A、实际风量、实际风压B、实际风量、标准风压C、标准风量、实际风压D、标准风量、标准风压正确答案:B2、与平推流反应器比较,进行同样的反应过程,全混流反应器所需要的有效体积要( )A、大B、无法确定C、相同D、小正确答案:A3、某单程列管式换热器,水走管程呈湍流流动,为满足扩大生产需要,保持水的进口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用水量增大一倍,则水的对流传热膜系数为改变前的( )A、1.149倍B、2倍C、不变D、1.74倍正确答案:D4、氯乙烯聚合只能通过( )A、阳离子聚合B、配位聚合C、自由基聚合D、阴离子聚合正确答案:C5、用离心泵向高压容器输送液体,现将高压容器改为常压容器,其它条件不变,则该泵输送液体流量( ),轴功率()。

A、不确定、不变B、增加、增加C、减小D、增加正确答案:B6、列管换热器中下列流体宜走壳程的是( )A、腐蚀性的流体B、压力高的流体C、被冷却的流体D、不洁净或易结垢的流体正确答案:C7、某并流操作的间壁式换热气中,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90℃和5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20℃和40℃,此时传热平均温度差△tm=( )。

A、40℃B、30.8℃C、39.2℃正确答案:B8、工业上甲醇氧化生产甲醛所用的反应器为( )A、釜式反应器B、具换热式固定床反应器C、流化床反应器D、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正确答案:D9、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 )A、安装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B、改变出口管路中阀门开度C、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D、车削离心泵的叶轮正确答案:B10、当壳体和管速之间温度大于50℃时,考虑热补偿,列管换热器应选用( )A、固定管板式B、套管式C、浮头式正确答案:C11、下面关于裂解气分离流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套乙烯装置分离收率和分离流程顺序关系很大,顺序分离流程和前脱乙烷流程、前脱丙烷流程相比乙烯收率最高。

传热试题

传热试题

传热学(1)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肋片效率值()A.小于负1 B.小于1C.等于1 D.大于12.非稳态导热过程中两侧壁温差________稳态导热。

()A.远小于B.远大于C.等于D.无法确定3.对流换热系数为5000W/(m2·K)、温度为20℃的水流经50℃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A.1.5×105W/m2 B.1.5×104W/m2C.2×105W/m2 D.3×103W/m24.Re准则数的表达式为()A.L/λB.uL/vcC.v/a D.gβΔtL3/v25.蒸汽中若含有不凝结气体,将_________凝结换热效果。

()A.大大减弱B.大大增强C.不影响D.可能减弱也可能增强6.空间辐射热阻与_________无关。

()A.表面粗糙度B.表面尺寸C.表面间的相对位置D.表面形状7.灰体的吸收率与_________无关。

()A.波长B.温度C.表面粗糙度D.波长和温度8.暖气片外壁与周围空气之间的换热过程为()A.纯对流换热B.纯辐射换热C.传热过程D.复合换热9.五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换热过程为:导热、辐射换热、复合换热、传热过程和()A.热对流B.热辐射C.无法确定D.对流换热10.高温过热器常采用_________布置方式。

()A.顺流B.顺流和逆流混合C.逆流D.顺流和交叉流混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1.铝钣盒内倒上开水,其外壁很快就很烫手,主要是因为铝的___________________值很大的缘故。

12.各类物质材料的导热系数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合金的导热系数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的纯金属的导热系数。

传热测试题

传热测试题

第二章传热试题一、选择题(40分)1.用潜热法计算流体间的传热量()。

(A)仅适用于相态不变而温度变化的情况;(B)仅适用于温度不变而相态变化的情况;(C)仅适用于既有相变化,又有温度变化的情况;(D)以上均错2.用水蒸气在列管换热器中加热某盐溶液,水蒸气走壳程。

为强化传热,下列措施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是()。

(A)增大换热器尺寸以增大传热面积;(B)在壳程设置折流挡板(C)改单管程为双管程;(D)减少传热壁面厚度3.可在器内设置搅拌器的是()换热器。

(A)套管(B)釜式(C)夹套(D)热管4.列管换热器中下列流体宜走壳程的是()。

(A)不洁净或易结垢的流体;(B)腐蚀性的流体;(C)压力高的流体;(D)被冷却的流体5. 导热系数的单位为()。

A、W/m.℃; B 、W/m2.℃; C、 w/kg.℃; D、W/S.℃6. 多层串联平壁稳定导热,各层平壁的导热速率()。

A、不相等;B、不能确定;C、相等;D、下降。

7. 夏天电风扇之所以能解热是因为()。

A、它降低了环境温度;B、产生强制对流带走了人体表面的热量;C、增强了自然对流;D、产生了导热。

8. 冷、热两种流体换热时,选用()的平均温差最大。

A、并流;B、折流;C逆流;D、错流。

9. 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气冷凝以加热空气,下面两项判断为()。

甲:传热管壁温度接近加热蒸气温度。

乙:总传热系数接近于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A 甲、乙均合理;B甲、乙均不合理;C甲合理、乙不合理;D甲不合理、乙合理10.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列管式换热器()。

A U型管式 B浮头式 C螺旋板式 D固定管板式11. 空气、水、金属固体的导热系数分别为λ1、λ2、λ3,其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λ1>λ2>λ 3 ;B λ1<λ2<λ3;;;C λ2>λ3>λ 1 ;D λ2<λ3<λ112. 工业采用翅片状的暖气管代替圆钢管,其目的是()。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答案)

①Nu准则数的表达式为(A )②根据流体流动的起因不同,把对流换热分为( A)A.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B.沸腾换热和凝结换热C.紊流换热和层流换热D.核态沸腾换热和膜态沸腾换热③雷诺准则反映了( A)A.流体运动时所受惯性力和粘性力的相对大小B.流体的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C.对流换热强度的准则D.浮升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④彼此相似的物理现象,它们的( D)必定相等。

A.温度B.速度C.惯性力D.同名准则数⑤高温换热器采用下述哪种布置方式更安全?( D)A.逆流B.顺流和逆流均可C.无法确定D.顺流⑥顺流式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00℃和70℃,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40℃,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等于()A.60.98℃B.50.98℃ C.44.98℃D.40.98℃⑦7.为了达到降低壁温的目的,肋片应装在( D)A.热流体一侧B.换热系数较大一侧C.冷流体一侧D.换热系数较小一侧⑧黑体表面的有效辐射( D)对应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

A.大于B.小于 C.无法比较D.等于⑨通过单位长度圆筒壁的热流密度的单位为( D)A.W B.W/m2 C.W/m D.W/m3⑩格拉晓夫准则数的表达式为(D )⑪.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A )A.热辐射B.热对流C.导热D.都不是⑪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C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B.凝结对流换热C.自然对流换热D.核态沸腾换热⑪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D )A.增加流体流度B.设置肋片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⑪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 A )A.增加B.减小C.不变D.有时增加,有时减小⑪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 D )A.减少导热B.减小对流换热C.减少对流与辐射换热D.减少导热与对流换热⑪下列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B )A.传热系数B.导热系数C.换热系数D.角系数⑪已知一顺流布置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00°C和150°C,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0°C和100°C,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约为( )A.100°CB.124°CC.150°CD.225°C⑪对于过热器中:高温烟气→外壁→内壁→过热蒸汽的传热过程次序为( A )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B.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C.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⑪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 D )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传热学试题含答案

传热学试题含答案

传热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列管换热器停车时()A、先停热流体,再停冷流体B、无所谓C、两种流体同时停止D、先停冷流体,再停热流体正确答案:A2、夹套式换热器的优点是()。

A、传热量小B、传热面积大C、传热系数大D、构造筒单,价格低廉,不占器内有效容积正确答案:D3、稳定的多层平壁的导热中,某层的热阻愈大,则该层的温度差()A、愈大B、愈小C、不变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A4、关于乙烯装置设置火炬系统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装置在非正常状态下,将系统内排放的大量气相燃类通过火炬系统烧掉B、防止环境污染C、乙烯装置在正常状态下,将系统内排放的液相燃类通过火炬系统烧掉D、保护装置的安全正确答案:C5、对于工业生产来说,提高传热膜系数最容易的方法是()A、改变传热面积B、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C、改变工艺条件D、改变流体性质正确答案:B6、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安装折流挡板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壳程流体的(), 使湍动程度加剧,以提高壳程对流传热系数A、黏度B、密度C、[Wj度D、速度正确答案:D7、分子筛吸附水的过程为()A、吸热过程B、放热过程C、吸附刚开始吸热平衡后放热D、吸附刚开始放热平衡后吸热正确答案:B8、以下种类的泵具有自吸能力的是()。

A、往复泵B、齿轮泵和漩涡泵C、漩涡泵D、昌心泵正确答案:A9、水在无相变时在圆形管内强制湍流,对流传热系数OLi为1000W/ (m2 • ℃)若将水的流量增加1倍,而其他条件不变,则Qi为()A、不变B、1741C、2000D、500正确答案:B10、辐射和热传导、对流方式传递热量的根本区别是()A、有无传递介质B、物体是否运动C、物体内分子是否运动D、全部正确正确答案:AIK真空泵发热或真空低的原因有可能是()A、过滤尾气带水多B、注入软水量不足C、进气管道堵塞正确答案:B12、下列哪种单体适合进行阳离子型聚合反应()A、聚氯乙烯B、聚丙烯C、聚丙烯月青D、聚乙烯正确答案:B13、对下述几组换热介质,通常在列管式换热器中K值从大到小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冷流体热流体①水、气体②水、沸腾水蒸气冷凝③水、水④水、轻油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③〉④〉②〉①D、②〉④〉③〉①正确答案:A14、用水蒸气在列管换热器中加热某盐溶液,水蒸气走壳程。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传热学》试题库第⼀早⼀、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 热流密度:单位传热⾯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 (分⼦、原⼦或⾃由电⼦)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 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进⾏的热量传递,称为表⾯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数表⽰复合传热能⼒的⼤⼩。

数值上表⽰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式为 _、、。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流量是指 ________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热流密度是指 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W ,单位传热⾯上的热流量, W/m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传热过程是指 ________________,它的强烈程度⽤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传热系数是指 ___ ,单位是。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 传热学基础试题一、选择题1.对于燃气加热炉:高温烟气→炉壁→外炉壁→空气的传热过程次序为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B.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C.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2.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 )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A.等于B.大于C.小于D.可能大于、小于3.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 2·K )、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A.8×104W/m 2B.6×104 W/m 2C.7×104 W/m 2D.5×104 W/m 24.在无热源、物性为常数且温度只沿径向变化的一维圆筒壁(t 1 >t 2,r 1<r 2)的导热问题中,稳态时有( )。

A. 21r r r r dr dt dr dt==>B.21r r r r dr dt dr dt ==<C.21r r r r dr dt dr dt ===5.黑体的有效辐射____其本身辐射,而灰体的有效辐射( )其本身辐射。

A .等于 等于 B.等于 大于 C.大于 大于 D.大于 等于6.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已知角系数X1,2=0.4,X1,4=0.25,则X1,3为( )。

A. 0.5B. 0.65C. 0.15D. 0.357.准则方程式Nu=f(Gr ,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B.凝结对流换热C.自然对流换热D.核态沸腾换热8.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将肋片加在( )会最有效。

A. 换热系数较大一侧B. 热流体一侧C. 换热系数较小一侧D. 冷流体一侧9. 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 )材料放在层。

A. 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B. 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C. 任选一种均可D. 不能确定10.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A.增加流体流速B.管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C. 设置肋片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11.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A.热辐射B.热对流C.导热D.都不是12.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完整版)传热学题库

(完整版)传热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1. 在引力场的作用下单存导热只发生在A.密实的固体中 B . 液体中 C. 气体中 D. 流体中2.大平板采用集总参数法的判别条件是p121A.Bi>0.1B. B=1C. Bi<0.1D. B=0.13.无相变对流换热分为A.强迫对流和自然对流B.沸腾换热和凝结换热4. 实际物体的辐射力比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黑度<1)A.大 B .小 C.一样 D.差不多5. 管内对流换热的流态判别是用A.GrB. ReC.PeD.Gr ·Pr6. 导热系数λ是物性参数下面说法正确的是p6A.与材料种类有关B.与材料温度有关C.与材料种类、温度都有关7. 灰体的吸收比与投射辐射的波长分布p374A.无关B.有关C.具有选择性D.具有一定函数关系8. 格拉晓夫准则数越大,则表征A.温差越大B.粘性力越大C..浮升力越大D惯性力越大9.在稳态导热中,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A. 导温系数B.导热系数C.传热系数D.密度10.对流换热系数为100W/(m².K)、温度为10℃的空气流经40℃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A. 1×10'W/m²B.2×10'W/m²C.2×10³w/m²D.3×10W/m二、判断题1. 温度不同的等温面或等温线彼此能相交。

2. 热辐射和流体对流及导热一样,需有温差才能发射辐射能。

3. 通过圆筒壁的一维稳态导热时,单位面积上的热流密度不一定处处相等的。

4. 导温系数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导热系数,其物理意义也相同。

5. 热量传输一般有导热,热对流及热辐射三种基本形式。

6. 雷诺数表征了浮生力与粘性力之比的一种度量。

7. 沸腾换热和凝结换热属于无相变对流换热。

8. 正常情况下,对流换热中流体的速度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可以等效。

9. 通常情况下固体的导热系数比液体和气体的导热系数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传热单元自测题一、填空题1、传热的基本方式有 、 和 三种。

2、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 。

3、流体在圆形直管中做强制湍流传热时,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为 ,式中n 是为校正 的影响,当流体被加热时,n = ,当流体被冷却时,n = 。

4、蒸汽冷凝有 和 两种方式;液体在大容器内沸腾时,随着温度差(t w -t s )的不同,会出现 、 和 不同的沸腾状态,工业上应维持在 状态内操作。

5、总传热系数K 的倒数1/K 代表 ,提高K 值关键是 。

6、在管壳式换热器,用饱和水蒸汽冷凝加热原油,则原油宜在 流动,总传热系数接近于 的对流传热系数。

7、写出三种间壁式换热器的名称: 、 和 。

8、二流体逆流流动,T 1=300℃,T 2=200℃,t 2=180℃,t 1=25℃,则△t = 。

9、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时 ;粘度μ值大,对流传热系数 ;热壁面在冷空气之下比热壁面在冷空气之上时对流传热系数 。

10、平壁稳定热传导过程.通过三层厚度相同的材料,每层问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试判断λ1、λ2、λ3的大小顺序 ,每层热阻的大小顺序 。

11、有一列管式换热器,由38根φ25mm ×2.5mm 的无缝钢管组成。

苯在管内流动,由20℃被加热到80℃,苯的流量为8.32kg/s 。

外壳中通入水蒸气进行加热。

则管壁对苯的传热系数为 W/(m 2.℃);若将苯的流量提高一倍,则传热系数又为 W/(m 2.℃)。

(已知苯的物性数据为:密度ρ=860kg/m 3;比热容C p =1.80kJ/(kg.℃);粘度μ=0.45mPa.s ;导热系数λ=0.14 W/(m 2.℃)。

)12、对于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其总热阻为各层热阻之 ;总推动力为 ;各层温差与 成正比;Q Q 1 Q 2 …;但q q 1 q 2 …。

13、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中,压力高,腐蚀性以及不清洁的物料应走 。

14、套管换热器的管隙通入压强一定的饱和水蒸汽,使管内空气由t 1升温至t 2,空气的流量为m sc ,今保持蒸汽压强不变,而使m sc 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Q 、K 、 t 2 、△t m 。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15、进出口温度分别为85℃和40℃的热流体对进口温度为20℃的冷流体进行加热,规定冷流体出口温度不超过40℃,则必须采用_______操作。

二、选择题1、水在圆管中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αi 为1000W/(m 2.℃),若将水流量增加一倍,而其它条件不变,则αi 为( )。

A 、2000B 、1740C 、1000D 、500 2、对间壁两侧流体一侧恒温,另一侧变温的传热过程,逆流和并流时△t m 大小为( )。

A 、△t m 逆>△t m 并 B 、△t m 逆<△t m 并 C 、△t m 逆=△t m 并 D 、无法确定3、某保温材料λ=0.02J /(m.s.K),厚度为300mm ,测得低温处t 0=80℃,单位面积导热速率为30.0J /(m 2.s),求高温处t 1=( )。

A 、530℃B 、82℃C 、125℃D 、无法确定4、某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湍流运动,温度由t 1加热至t 2,若流体流速为u 时,其对流传热系数为α,现将流速增至2u ,则对流传热系数为原来的( )倍。

A 、2B 、20.8C 、0.5D 、1/20.85、列管换热器内外侧对流传热系数分别是αi 和αo 且αi >>αo ,要提高总传热系数,关键是( )。

A 、减小αiB 、增大αiC 、减小αoD 、增大αo 6、在空气-蒸汽间壁换热过程中可采用( )方法来提高传热速率最合理。

A 、提高蒸汽速度; B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 C 、提高空气流速; D 、将蒸汽流速和空气流速都提高。

7、根据传热速速率率方程,下面那些途径能提高传热速率( )。

A 、扩展传热面积A B 、增大传热平均温度差△t m C 、提高传热系数K D 、以上方法都不能8、在冷热流体流量及进口温度相同条件下,有两台型号相同的换热器串联组合操作,流程如下,则它们换热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②>③>①D 、①>③>② 9、某换热器,用工业冷却水逆流冷却热油,热油进口条件(T 1、m h )不变,而在夏季冷却水入口温度t 1升高,若要保证热油出口温度T 2不变,在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增大冷却水用量B 、减小冷却水用量C 、改为并流操作D 、无法达到要求 10、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常压水蒸气冷凝以加热空气,空气的平均气温为20℃,则换热器管壁面温度约为 。

A 、20℃B 、100℃C 、60℃D 、40℃ 三、计算题1、在单程列管换热器内,用120℃的饱和水蒸汽将列管内的水从30℃加热到60℃,水流经换热器允许的压降为3.50kPa ,列管直径为φ25×2.5mm ,长为6m ,换热器的热负荷为2500kW ,管壁及污垢热阻可略。

已知45℃时水: = 990kg/m 3 , C p = 4.174×103 J/(kg ℃), = 60.12×10-5Pa s ,列管的摩擦系数满足柏拉修斯方程,λ=0.3164/Re 0.25,试计算:(1)列管换热器的列管数。

(2)基于管子外表面积的传热系数K o 。

2、一套管换热器,冷、热流体的进口温度分别为40℃和100℃。

已知并流操作时冷流体的出口温度为60℃,热流体为80℃。

试求:(1)逆流操作时,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各为多少?设传热系数为定值。

(2)分别计算逆流和并流的传热平均温差?3、在一换热器中,冷水走管程冷却壳程的热油。

在冬季,一定流量的冷却水进入换热器时的温度15℃,离开换热器时的温度是75℃,可将热油从130℃冷却至70℃,已知油侧的对流传热系数为1.5kW/(m 2. ℃),水侧的对流传热系数为3.5kW/(m 2. ℃),水和油在换热器内均作湍流流动。

在夏季,冷却水进口温度升至30℃,热油的流量和进口温度不变,为保证热油出口温度不变,试求冷却水的流量应该增加多少?(管壁热阻和污垢热阻忽略不计)T 1 t 3 T 2 t 2 T 3 t 1 ① T 1t 1 T 2 t 2 T 3 t 3 ② t 3 T 1 T 2 T 3 t 1 t 2 ③第三章 传热过程自测题答案一、填空题1、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2、流体物性、流动状况和原因、传热面的形状和布置3、n id Pr Re 023.08.0λα=,热流方向,0.4,0.34、滴状冷凝、膜状冷凝;自然对流、核状沸腾、膜状沸腾;核状沸腾5、流体传热的总热阻,设法减小起决定作用的分热阻6、管程,原油7、套管式、管壳式、平板式8、146℃ 9、大,小,大 10、λ1>λ3>λ2,2>3>1 11、12、和,总温差,各层热阻,=、=、=,≠、≠、≠ 13、管程14、增大、增大、减小、增大 15、并流 二、选择题1、B2、C3、A4、B5、D6、C7、A 、B 、C8、D9、A 10、B 三、计算题1、解: (1)水的定性温度:t =+=3060245℃ 45℃时水: = 990kg/m 3,C p = 4.174×103J/(kg ℃), = 60.12×10-5Pa s23164.02225.02u d L du u d L p ρμρρλ⋅⋅⎪⎭⎫ ⎝⎛=⋅=∆ 375.125.05105.31012.60990020.0020.029*******.0⨯=⨯⎪⎭⎫ ⎝⎛⨯⨯⨯⨯⨯⨯=-u∴ u = 1.00m/s∆t m =---=603012030120607399ln.℃设管壁及污垢热阻可略∵ 0>>i ∴ K i = i对一根管'=⋅⋅⋅-=⨯⨯⨯⨯⨯-Q d u C t t i i p πρπ44002100990417460302212()..() = 3.895×104W又 m o o t L d K Q ∆⋅='π,即 3.895104=K o0.02673.99∴ o K = 1.397×103W/(m2℃)(2) Q n Q '=总∴ n =⨯⨯=25001038951064234.. 取n 为64根。

2、解:4.36=∆并m t ℃原工况:)()(1212c c pc c h h ph h t t c m T T c m -=-⇒CR T T t t c m c m h h c c pcc ph h ==--=1211255.04.36406012=-=∆-==m c c pc c t t t c m KA NTU 新工况:NTU NTU ='⇒ 355.01''=+=NTUNTU ε 355.0111'2=--=c h c c t T t t ε ⇒ 3.61'2=c t ℃7.78'2=h T ℃3、解:在冬季操作时17013015702112=--=--=h h c c phh pc c T T t t C m C m5575130)(21=-=-=∆c h m t T t ℃05.15.315.111111=+=+=ioK ααkW/(m 2. ℃)09.1557013021=-=∆-=m h h ph h t T T C m KA在夏季操作时,设所需冷却水量为'c m ,则根据题意可得)()('1'2'21c c pc c h h ph h t t C m T T C m -=-30603070130'2'2'1'221'''-=--=--==⨯=c c c c h h c c ph h pc c c c phh pcc t t t t T T m m C m C m m m C m C m(1)又有'12'21'12'21'21ln )()()(c h c h c h c h h h ph h t T t T t T t T A K T T C m -----=- ⇒ ⎪⎪⎭⎫ ⎝⎛---⨯=----⨯=--21'1'2'21'12'21''12'211)()(ln h h c c ph h h h c h c h ph h c h c h T T t t C m KA K K T T t T t T C m KA K K t T t T⇒ )90(1073.16005.1)90(09.140130ln '2'2'2''2c c c t K t K t -⨯=⨯-=-- (2)此时,总传热系数为8.0'8.0''5.35.11111⎪⎪⎭⎫ ⎝⎛+=⎪⎪⎭⎫⎝⎛+=c cic co m m m m K αα(3)由以上三式可试差求出c c m m '、'2c t 、'K 三个未知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