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气机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第四章 配气机构-55页文档资料

第四章  配气机构-55页文档资料

29.12.2019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19
配气相位图
29.12.2019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20
部分车型配气相位(°)
车型
α β γδ
2.8L 12 42 38 8
奥迪A6 2.4L 12 36 38 8
1.8L 16 38 38 8
帕萨特B5
16 38 38 8
GSi 2 桑塔纳2000
M:
在进气行程中实际进入气缸内新气质量 Mo:在
进气系统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气质量
➢对充气效率的分析
ηv
< 1(一般为0.8~0.9)
➢提高ηv方法
1、减少进气和排气阻力 2、 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 3、和持续开启时间适当 。
29.12.2019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3
组成
气门
•气门组
弹簧
29.12.2019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18
• 排气迟后角δ :从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曲轴 转过的角度.一般为100~300。
• 目的
• 1)利用缸内外的压力差继续排气:因活塞 到达上止点时,气缸内的压力仍高于大气 压,可利用缸内外的压力差继续排气。
• 2)利用废气流的惯性继续排气:因活塞到 达上止点时,废气流还有一定的惯性,仍 能继续排气。所以排气门适当晚关可使废 气排得较干净。
➢组成: 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簧, 有的进气门还设有气门旋转机构
➢要求: • 气门头部与气门座贴合严密 • 气门导管与气门杆导向良好 • 气门弹簧两端与气门杆的中心垂直 • 气门弹簧的弹力足够
29.12.2019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文献综述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一、概述城市燃气的输配系统一般是指从生产厂输出开始,一直到把燃气按用户需要的压力、数量输送给用户为止,其间所需的各种设施组成的整个系统。

对天然气长距离输气系统,或采用管道输送液化石油气,则指燃气进入城市接收站或包括液化石油气储存站开始到用户的整个部分。

1、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压力级制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根据输气压力来分级,因为燃气管道的气密性与其他管道相比,有特别严格的要求,漏气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或其他事故;同时管网采用不同的压力级制是比较经济的,而且各类用户所需要的燃气压力也不同。

一般居民用户和小型公共建筑用户直接由低压管道供气。

中压和高压管道输配系统必须通过区域调压器或用户专用调压器后由低压输配系统供气。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压力级制,应根据城市大小、气源压力、燃气组分、灶具设计等因素决定。

通常,城市越大,压力级制就越复杂。

我国城市燃气压力级制划分标准:高压A 0.8<p≤1.6MPa 高压B 0.4<p≤0.8MPa 中压A 0.2<p≤0.4MPa 中压B 0.005<p≤0.2MPa 低压p≤0.005MPa2、城市燃气管网系统城市燃气管网由各种压力的燃气管道组成。

按其组合形式的不同,一般可分单级系统、两级系统、三级系统和多级系统。

单级系统只有一个压力等级,仅用于低压管网分配和供应的系统,其系统简单,维护方便,但供应能力较小。

两级系统一般由低压和中压或次高压和低压两级管网组成,其在成本增加不大的情况下,供气能力和压力状况有较大改善,但运行费用较高,运行管理也较复杂。

三级系统和多级系统通常是在燃气输送量很大、输送距离很远而中压管道又不能有效地保证长距离输送大量燃气,或难以敷设高压燃气管道而中压管道投资过大,或以天然气为气源时采用。

3、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设备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压送设备、储存设备、调压计量设备及输配管网。

1 压送设备压送设备是用来提高燃气压力或输送煤气的机器。

毕业设计__配气机构的设计

毕业设计__配气机构的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配气机构的设计姓名:所属院校: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目录概述1、配气机构的功用 (6)2、配气机构的设计要求 (6)3、配气机构计算参数的确定 (7)一、凸轮轴的设计:1、凸轮轴的设计要求 (7)2、凸轮轴的结构 (7)3、凸轮轴的选材 (7)4、凸轮轴的支承轴颈轴承的材料 (7)5、凸轮轴的定位方式 (7)6、凸轮轴的最小尺寸定位方式 (7)7、凸轮轴的热处理工艺 (8)8、凸轮轴的损坏形式 (8)9、凸轮轴的计算 (9)二、凸轮的设计1、凸轮设计的要求 (10)2、凸轮基圆设计 (11)①基圆半径的确定 (13)②凸轮位置的确定 (13)③配气相位与凸轮的作用角 (14)④凸轮顶部的圆弧半径 (14)三、挺柱的设计1、挺柱的结构 (10)2、挺柱的材料 (15)3、平面挺柱导向面与导向孔之间挤压应力的计算 (16)4、平面挺柱的最大速度 (16)5、凸轮与挺柱间接触应力的计算 (17)6、挺柱导向面直径r d与长度r L按照下面的公式确定 (18)7、挺柱头部球面支座的设计 (19)8、凸轮和挺柱的主要损坏形式及其预防 (19)四、推杆的设计1、推杆的功能 (20)2、推杆的材料 (20)3、推杆的结构形式 (20)4、尺寸设计 (20)5、推杆稳定性安全系数的确定 (20)6、推杆球头与挺柱球面支座,推杆球头与摇臂调节螺钉球面支座间接触应力的计算 (21)五、摇臂的设计1、摇臂的工作原理 (22)2、摇臂的结构 (22)3、摇臂比 (22)4、摇臂润滑 (22)5、摇臂的定位 (23)6、摇臂的材料 (23)7、摇臂与气门杆顶面间接触应力的计算 (23)六、气门组的设计1、气门的设计 (25)➢1)气门设计的基本要求 (25)➢2)气门的工作条件分析 (25)➢3)气门材料的选择 (26)➢4)气门头的设计 (27)➢5)气门杆的设计 (29)2、气门旋转机构的设计 (30)3、气门座圈的设计 (30)4、气门导管的设计 (32)5、气门的主要损坏形式和预防措 (33)七、气门弹簧的设计1、气门弹簧的设计要求 (34)2、气门弹簧的作用 (35)3、气门弹簧的工作条件 (35)4、气门弹簧的结构 (35)5、气门弹簧的选材 (35)6、气门弹簧特性曲线与气门惯性力曲线的配合 (36)7、气门弹簧的有关计算 (37)➢1)弹簧的最大弹力 (37)➢2)弹簧最小的弹力 (38)➢3)弹簧的刚度 (38)➢4)弹簧变形 (38)➢5)内、外弹簧之间的负荷分配 (39)➢6)内外弹簧的刚度 (39)➢7)弹簧的尺寸 (40)8、提高气门弹簧疲劳强度的措施 (42)参考文献 (43)致谢 (43)配气机构的设计概述1、配气机构的功用:是完成换气过程,根据发动机气缸的工作循环次序,定时地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不断的用新鲜的气体来气缸内上一循环的的废气。

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分析设计研究分解

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分析设计研究分解

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分析设计研究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分析设计研究总计:毕业论文:页表格:表插图:幅指导教师:评阅人:完成时间:摘要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气缸的工作次序,定时开关进、排气门,保证气缸吸入新鲜空气和排除废气。

本研究主要针对小型汽车上使用的汽油机进行配气机构设计,并对配气机构中的凸轮进行运动分析,以保证发动机获得充分的空气供给。

本文首先结合顶置式配气机构的特点,分析配气机构所要达到的性能和工作性能的要求,同时分析转速、扭矩和功率的关系是否合理。

其次,整个配气机构是由凸轮驱动的,配气机构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气凸轮的形状。

本文在深入研究内燃机配气机构凸轮型线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构造配气凸轮型线,同时计算它的工作阻力。

该型线可以提高配气机构的丰满度,并且光滑连续,并通过仿真,模拟出配气机构中凸轮以及凸轮与挺杆之间的相关参数情况,进行直观表达。

在论文的最后,通过分析所设计的配气机构,找出设计配气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本研究通过对设计的发动机配气机构进行总结分析,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配气机构的相关性能研究提供判断依据,为内燃机配气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气机构;凸轮设计;matlab仿真;阻力计算;弹簧校核ABSTRACTCar Engine Valv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gine , which according to the work order of the cylinder, the timer switch intake and exhaust valves , cylinders breathe fresh air and to ensure that exclude emission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use of small cars gasoline engine valve train design, and the cam valve train motion analysis to ensure that the engine with sufficient air supply .Firstly, the characteristics overhead valve bodies , valve bodies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and work to achiev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 while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d, torque and power is reasonable. Secondly , the entire gas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s driven by the cam , valve train performance depends largely on the shape of the gas distribution cam . Based on in-depth study of Engine Valve cam profile design theory, proposed and constructed gas distribution cam profile , and calculate its working resistance . This type of line can improve the gas distribution sector fullness and smooth and continuous , and through simulation, simulation of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in the case of Valve tappet cams and cam and between the intuitive expression . In the e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of the paper Valve , Valve designed to identify problems and suggest improvements .In this study, the engine valve train design were analyzed , prospected for its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judging the performance of research related to gas distribution agencies ,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by Valve .Keywords : Valve ; cam design ; matlab simulation ; resistance calculation ; spring check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1.2.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4)2. 配气机构的结构设计 (4)2.1 配气机构的简介 (6)2.1.1 配气机构的种类 (5)2.1.2 配气机构的组成 (7)2.2 配气机构的总体选型与设计 (10)2.2.1 功率扭矩与配气机构的选择 (10)2.2.2 确定配气结构的总体结构型式 (10)2.3 本章小结 (11)3. 配气机构的凸轮设计 (12)3.1 拟定部分参数及要求 (12)3.1.1 凸轮型线类型的选择 (12)3.2 计算凸轮的外形尺寸 (12)3.3 运动规律的分析 (15)3.3.1 matlab仿真 (17)3.4 凸轮过渡段的设计 (21)3.5 本章小结 (23)4. 弹簧阻力计算 (24)4.1 弹簧力计算 (24)4.1.1 拟定部分发动机气门弹簧的主要参数 (24)4.1.2 弹簧力 (24)4.1.3 弹簧应力 (28)4.2 减少功率损耗的措施 (29)4.2.1 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29)4.2.2 改变机构尺寸 (29)4.3 本章小结 (29)总结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32)附录1:外文翻译附录2:外文原文1. 绪论1.1 研究背景配气机构在发动机组成上起着重要作用,发动机的经济性、动力性是否良好,工作是否可靠,噪音和振动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些都与配气机构的设计有密切关系。

第三章配气机构

第三章配气机构

*二、挺柱
作用: 将凸轮的推力(运动)传给推杆或气门,并承受凸轮轴旋转时所施加的侧向力,并将其传给 机体或者气缸盖。
1、 工作条件 由于挺柱底面与凸轮接触面积小,同时与凸轮间高速运动,导致接触压力很大,造成磨损严重,
因此要求挺柱必须耐磨。一般用镍铬合金铸铁制造。结构形式上包括机械挺柱和液力挺柱。
2、 机械挺柱 机械挺柱会存在偏磨损。
为提高散热性能: ① 气门头与气门座密封良好; ② 气门头与气门杆过渡部分应圆滑; ③ 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间隙尽可能小。
充钠冷却
**5、 每缸气门数
(1) 一般发动机为一进一排两气门,且进气门比 排气门大15%~30%。两气门发动机多采用 半球形燃烧室.
(2) 现代汽车普遍采用每缸三、四、五个气门。 其中四气门的应用最为广泛。四气门发动机 每缸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气门.四气门发动机 多采用蓬形燃烧室.
气门间隙一般由发动机制造厂根据试验确定。
第三节 气门组
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座及气门弹簧等。 气门组应保证气门能够实现气缸的密封。
**一、气门 *1、 工作条件、要求、材料及组成
(1)工作条件 热负荷大:气门直接与高温燃气接触,受热严重,散热难(接触面积小),因此,气门的温度很高。 排气门由于废气的加热作用温度高,为600~800°;进气门由于受到新气的冷却作用,温度稍低, 约为300~400°。 受力情况:气门承受气缸内气体压力和气门弹簧力的作用,以及由于配气机构运动件的惯性力使 气门落座时受到冲击。 腐蚀情况:与腐蚀性气体接触而受到腐蚀。
整个机构刚性差。
2 、凸轮轴中置式(通常位于机体的上部) 优点:传动机构刚度有所增加; 缺点:凸轮轴驱动变复杂。
** 3 、凸轮轴上置式 优点:运动件少,气门传动链短,机构刚度最好; 缺点:凸轮轴驱动复杂。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天津奥德燃气工程LNG气化站项目进度管理研究“十二五”燃气专项规划的出台,为燃气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PM2.5 环保及能源相关政策的出台,也迎来了供应清洁能源的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契机。

但燃气工程项目管理在国内的发展现状特别是进度管理现状无法满足其蓬勃的发展前景。

本文从北京市燃气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入手,结合亦庄开发区 CORNING 公司燃气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研究,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对该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探寻问题形成的原因。

随后利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主要运用甘特图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今后的北京市燃气工程进度管理提供借鉴,更好的服务于燃气事业的发展。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成本—进度管理的研究中比较重要的文献主要有:1917 年,Siemens[1]首次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进度—成本均衡优化算法。

该算法首先要绘制整个项目从初始节点到最终节点的网络图,并确定每项工作预期的完成时间。

然后根据进度目标,决定每条可选择路径可压缩的天数,有效的成本斜率可以通过对实际成本斜率进行修正得到。

最后选定关键路线上有效成本斜率最小的工作来进行压缩。

Philips Jr 和 Dessouky M L [2]提出使用最小切割原理进行进度—成本优化。

在项目工期的成本最小处进行进度压缩,使用切割搜索算法寻找最小切割集合。

在计算机出现之前,这两种方法一直是进度—成本优化的主要算法,其他的方法都是对这两种算法进行改进,使之计算的效率更高。

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的算法和传统的有很大的不同,如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

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已开始对于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进行研究,发展到今天,逐步形成成熟的经验与理论体系。

其研究的出发点是成本管理体系如何为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服务,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通过对成本管理视野和方法拓展来提供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如价值链分析,定位分析、动因分析等。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之配气机构概述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之配气机构概述
止推凸缘+隔圈 二者之差即为间隙
凸轮轴的轴向定位:
气缸体 止推板
凸轮轴颈
窜动量
隔圈(调节环) 正时齿轮
凸轮轴的 轴向间隙
利用调节环控制轴向窜动
凸轮轴的驱动:
A、齿轮传动:应用在下置凸轮 轴发动机。采用斜齿齿轮。
B、链条和齿形皮带传动:链条传动噪声小,用于中 置式或顶置式凸轮轴发动机。
凸轮轴正时 齿形带轮
C、冷却和润滑条件差,
D、被气缸中燃烧生成物中的物质所腐蚀。
性能:
头部
强度和刚度大、耐热、耐腐蚀、耐磨
进气门570K~670K(铬钢 或铬镍钢)
排气门1050K~1200K(硅 铬钢)
气门头部的结构形式
平顶式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吸热面积小,质量也较小,进、 排气门都可采用。
适用于排气门,因为其强度高,排气阻力小,废气的清
同名凸轮的相对角位置
同一气缸的进、排气凸轮的相对角位置是与相应的配 气相位相对应的。
点火顺序: 1—2—4—3
四缸发动机凸轮投影
凸轮轴正时齿轮
❖ 正时标记
装配时与曲轴正时齿 轮正时标记对齐
凸轮轴轴向限位
❖ 作用
斜齿轮传动,防止凸 轮轴工作时产生轴向 位移(外移)和承受 斜齿轮产生的轴向力
❖ 结构
ηv=M/M0
M ——进气过程中,实际进入气缸的新气的质量; 量M。o——在理想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气质
三、配气机构的布置型式:
1、气门顶置式: 组成:
工作过程
特点:气门行程大,结构较复杂,燃烧室紧凑,工艺 性好,充气阻力小,具有良好的抗爆性和高速性, 易于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
济性。
正时板

发动机配气机构发展综述

发动机配气机构发展综述

发动机配气机构发展综述张正有(重庆工学院汽车学院200246班22号)【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发展进程,阐述了可变技术在配气机构中的发展和应用,对迄今已有的发动机气门驱动机构进行了分类介绍,总结了不同气门驱动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并指明了配气机构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发动机配气机构可变技术驱动机构Development Overview of Valve-train of EngineZhang zheng-you(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Automobile college 20024622)【Abstract】: This text discussed development progress ofvalve-train of engine and variable technique be using in the field. In addition, classifications and detail introductions were made for the valve actuators of automotive engine. The structures, fundamentals and advantage of the different actuators were summed up. In the end,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 the future wre put forwards.【Key word】: engine; valve train; variable technique;valve actuators0 前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但是事实总是事与愿违,综观历史,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是越来越恶化——全球气温变暖,酸雨不断致使植被死亡等,都在一步一步的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题目 168F汽油机设计——配气机构二级学院车辆工程学院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班级 112040601学生姓名彭元平学号 ***********指导教师屈翔职称副教授时间 2016-3-20摘要:配气机构作为内燃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内燃机的动力性、经济性能、排放性能及工作的可靠性、耐久性。

本文综述了汽油机配气机构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对配气机构优化设计的必要性,阐述了发动机配气机构优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配气机构、凸轮型线、配气相位、气门弹簧。

Abstract:As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valve mechanism with right design is a must, for it is directly relevant to power, economic performance, emission performance, reli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gasoline engine valve mechanism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tate-of-the-art and the necessities of its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set forth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 valve mechanism optimization design.Key words:Air distribution mechanism Cam type line Gas distribution phase Valve spring1.前言配气机构是汽油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实现换气过程,即根据气缸的工作次序,定时的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以保证换气充分。

一台汽油机的工作是否稳定可靠[1],噪声与振动是否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都与其配气机构设计合理的是密不可分的。

配气机构要使各气缸都保持换气良好的状态,使充气系数尽可能的提高,按照工作的需要,科学的开启与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

随着人们的需求,发动机的设计趋于高速化、高功率化。

人们对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气机构作为发动机的配给系统,很大程度的决定了发动机的优劣[2]。

所以想要提高发动机的性能,配气机构的优化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前人的不断积累,配气机构的供给能力及结构形式都发生了很多改观,下面我将介绍配气机构的发展现状及主要优化形式。

2.凸轮型线的优化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是由配气凸轮驱动的,所以配气机构的这些性能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气凸轮的结构。

尤其是当发动机转速提高以后,凸轮型线设计的好坏对发动机的充气性能和动力性能的影响更大[3]。

最近,海马轿车有限公司的王艳芳、王少辉[4]等汽车工程师做了相应的实验,他们选择了三种不同型线的进气凸轮轴和同种型线的排气凸轮轴在同台发动机上进行匹配,进行了仿真分析,建立了配气相位模型,得出仿真结果,并将三种不同型线进气凸轮轴先后安装到同一台发动机上进行性能试验验证通过GT-Power仿真分析及台架试验结果,发现不同的凸轮型线发动机的功率值和扭矩值等性能参数的影响很大,充分说明了凸轮型线使影响发动机配气机构的主要因素,因此,选择适当凸轮型线的进气凸轮轴,对于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配气凸轮的研究已经涉及配气机构性能的各个方面[5],包括型线、挺柱的运动规律、气门振动模型、挺柱与凸轮的接触应力、摩擦应力等。

国外对配气机构的振动模型、摩擦及配气相位和可变气门正时等的研究有一些报道,我国也在致力研究更精确的气门振动模型、凸轮挺柱副的动力润滑、非对称凸轮型线以及凸轮型线的拟合等间题。

上海交通大学内燃机研究所马逢峻、周振华[6]等教授,将某大型柴油机配气机构的几何凸轮改进为函数凸轮,他们通过ADAMS软件对配气机构建模并进行动力学仿真。

并通过改进前后的配气机构的各参数,得出的结论是:采用函数凸轮可以增大丰满系数,减小气门最大加速度,有能力在保证气门不飞脱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柴油机转速,从而提高输出功率。

在凸轮型线设计中,采用最优化技术以来,经历了静态优化设计、动态优化设计和系统优化设计三个阶段[7]。

在静态优化设计中,将配气机构看成绝对刚体,不考虑它在运动时的弹性变形.,用此方法设计凸轮型线主要用静态充气性能、凸轮廊面最小曲率半径指标来判别其好坏。

在动态优化设计中,考虑弹性变形,把配气机构看成弹性系统,主要由气门的动态加速度峰值、动态充气性能指标来评价其优劣。

系统优化设计就是从配气凸轮型线与配气机构动态参数(刚度与质量)统一考虑在内进行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配气凸轮型线凸轮转速和配气机构参数之间有一个最优化匹配。

潍坊学院刘云、肖恩忠[8]教授对三种优化技术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别提出了静态优化设计、动态优化设计和系统优化设计的优缺点,他认为:(1)用静态优化设计法设计的圆弧凸轮,虽然加速度曲线不连续,配气机构惯性力有突变,但有较大的时间-断面值。

对转速不高的发动机来说,它所引起的振动和噪音较小,故在较低转速的发动机上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但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振动和噪音趋于严重,静态优化法就不太适用了。

(2)用动态优化设计方法设计的凸轮有多项动力凸轮、正弦抛物线凸轮、n次谐波凸轮等。

多项动力凸轮只从弹性变形的角度出发设计凸轮外形,动态优化设计虽然考虑了配气机构的弹性变形和振动问题,但仅局限于凸轮型线的优化。

并未考虑配气机构的弹性振动,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配气系统的振动等问题。

(3)统动力学优化设计是将配气凸轮型线与配气机构动态参数(刚度和质量)统一考虑在内,进行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

配气凸轮型线、凸轮转速和配气机构参数之间有一个最优化匹配关系,其中凸轮型线正加速度的宽度对配气机构的振动强度影响很大。

因为激励的能量主要从正加速度传给整个配气机构,所以凸轮正加速度的形状和宽度对凸轮激励特性具有决定性意义,但一般系统动力学方法是将配气机构简化为单质量或多质量模型,得出系统运动质量的微分方程,但一般不能得出解的表达式,无法对解的形态和特性进行分析。

3.配气相位的优化配气相位是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通常用相对于上、下止点曲轴转角来表示。

配气相位对于换气品质、泵气损失、充气系数、转矩外特性、怠速稳定性及尾气排放等都有很大影响。

其中进气相位,尤其是进气门关闭角对发动机性能影响最大[9]。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安娜、邵毅明[10]等教授,以1. 6 L 4 缸涡轮增压汽油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增压汽油机压缩比提高后可能出现的“回火、爆震”问题,利用A VL EXCITE和A VL BOOST 软件分别建立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及整机仿真模型。

重新设计气门重叠角较小( 40°CA、30°CA、10°CA) 的气门升程曲线,研究新的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凸轮型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机配气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当气门重叠角从50°CA 到10°CA 依次减小时,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相对于原机有所提高,并在30°CA 气门重叠角时达到最优。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内燃机重点实验室张学文、申立中[11]等教授,通过对一款1L、四气门、高压共轨、两缸增压中冷柴油机作为实验对象,对两种发火顺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利用气门正时优化和DOE 软件对配气相位进行了优化,得到发动机在低速、最大扭矩、额定功率工况时不同的配气相位对柴油机的充量系数、燃油消耗和泵气损失的影响。

兼顾柴油机的高低速性能,选择了合理的配气相位并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涡前排温降低了10℃,低速扭矩增加了5N·m,燃油消耗降低了6g/kW·h。

4.气门弹簧的优化为了降低燃油耗、汽车制造商已经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例如减轻整车质量、提高发动机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例如减轻整车质量、提高发动机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以及减少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摩擦损失。

减少配气机构的摩擦损失是降低燃油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而决定配气机构摩擦的最重要部件就是气门弹簧[12]。

减少驱动气门弹簧所需的负荷,可减小其与凸轮轴和气门摇臂等接触部件的摩擦,从而降低燃油耗。

由于驱动气门弹簧的负荷随弹簧常数的减小而减小,而弹簧数数与弹簧钢丝的直径成正比,因此,减小钢丝直径就可以降低驱动负荷。

但是,对于传统的油洛浴回火钢丝而言,减小气门弹簧直径会使工作应力达到抗拉和疲劳强度的极限。

为了减小弹簧钢丝直径,就需要开发强度更高的钢丝。

当前[13],广泛使用的发动机气门弹簧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抗拉强度约为1900PMa的桂-铬油浴回火钢丝。

到20世纪80年代,开发了抗拉强度达到2100PMa 的桂普银钢丝,并应用于高速发自机。

在20世纪9時代,开发出-种2200MPa的桂-铬-钒-钼和桂-铬-钒-镍钢丝,用来提高燃油经济性。

在此基础上,最新开发了抗拉强度高达2300MPa的高强度钢丝,并且利用这种先进的钢丝减小气门弹簧的尺寸,以提高燃油经济性。

现阶段强化气门弹簧的方向仍然是通过添加铬、钼、钒、硼等元素,并通过镍、络、钥元素的析出硬化,钒元素的晶粒细化、棚元素的晶界强化,并通过制定优良的回火条件等方式优化气门弹簧。

5.可变配气机构技术常规内燃机配气相位都是按内燃机性能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某一转速和负荷条件下较为适合的配气相位,自然只达到一种转速最为有利。

然而为了在更大的曲轴转速范围内提高功率指标,降低燃料消耗,现代多气门内燃机气门开启相位可以改变、升程也可以改变,称作可变气门运动配气机构(VVT)[14]。

通过这套机构对配气过程的调节和控制,低、中转速时,活塞运动速度低,气流动力学特性差,因而要求“缩小”相位重叠角,以减少工作混合气倒流,保证低、中转速时扭矩曲线形状较好,可显著地降低燃油消耗率。

在中高转速时,活塞运动速度快,气流动力学特性好,因而要求“放大”相位重叠角,废气排放彻底,进气量充分,可相应增加内燃机扭矩。

显然,采用这一机构,可提高内燃机性能、降低污染、改善怠速性能。

可变配气机构按驱动可以分为由凸轮轴驱动和无凸轮驱动。

在有凸轮驱动的可变配气机构中,南京理工大学刘雪洪[15]教授通过建立了参数化的三维模型,并用反转法绘制了摆动输出凸轮的轮廓曲线。

得出的结论是:机构的关键技术是根据发动机的需要来确定最佳的杆长参数及理想的输出凸轮轮廓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