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家人对我们的爱和关怀。
2.认识自己应该如何回报家人的爱。
3.培养学生关心和尊敬家人的意识。
教学内容:主题:《家人的爱》情感:家人的爱与关怀知识:家人与亲情能力: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之情教学重点:了解家人对我们的爱和关怀。
教学难点:认识自己应该如何回报家人的爱。
教具准备:图片、ppt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约10分钟)1.通过图片或短视频介绍家人的爱,让学生了解家人对我们的关怀和爱护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的家人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关心。
Step 2:讲授(约15分钟)1.通过故事、诗歌或漫画等形式,向学生讲述关于家人爱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家人爱的思考和感悟。
2.通过图片或者课件,展示不同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家人对我们的爱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Step 3:讨论与互动(约1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和表达自己日常生活中家人对自己的爱和关怀,让学生通过互动分享,感受并发现家人爱的温暖。
2.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展示他们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Step 4:情感体验(约15分钟)1.组织学生参与一个小游戏,学生需互相给对方写一份感谢信,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2.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写的感谢信,并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和关心。
Step 5:归纳总结(约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家人的爱与关怀的重要性。
2.提醒学生要时刻铭记家人的辛勤付出,并要落实到行动中。
Step 6:作业布置(约5分钟)1.留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完成一份关于家人的亲情感受的作文,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教学延伸:1.让学生做一个家庭成员心理折纸,写下对家人的感激与祝福,亲手送给家人。
2.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家庭访谈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人对他们的爱和关怀的方式和表达,并将访谈结果反馈给班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家人对我们的爱和关怀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通过情感体验和互动分享来表达对家人的感激。
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了解家人对自己的疼惜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感情与态度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并激发爱自己家人的感情。
3.行为与习惯养成懂得体贴家人,回报家人的好习惯。
4.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的愉快时光及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感受和家人一起时的愉快及家人对自己浓浓的爱。
教学重难点1.重点:(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了解家人对自己的疼惜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难点:了解家人对自己的疼惜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设计教学打算教师打算:1.课前调查:学生对自己家人的要求是否理解。
(如:受到家人的批判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2.教师给学生家长写一封信,请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把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写下来。
学生打算:1.搜集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
2.搜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物品,如:小衣服、小手印等。
教学过程一、我的成长1.导入: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了自己小时候用过的一些物品,现在把它们展示出来吧!谁情愿把自己小时候的物品介绍给大家2.学生拿整理己搜集的物品向大家介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小时候的物品与自己现在的物品的变化中感受自己渐渐长大。
(1)当学生展示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时,教师提问:这是你几岁的时候穿的衣服啊看看现在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啊(2)当学生拿整理己小时候的小手印时,教师提问:这是你几岁的小手印出来的啊教师发自内心感慨道:好可爱的小手啊!现在请你伸出手,我们也来为它画张像,好吗操作:教师拿出白纸,让学生把手放在白纸上,教师用笔沿着手的轮廓画出手印。
然后,学生把现在的手印和小时候的手印摆在一起,教师启发:你们觉察了什么3.小结: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长大了,衣服变小了,裤子变短了,小手也长成了大手。
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家人的爱(14)_人教(新版)11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1.2.3.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3. 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心怀感激。
教学重点:知道家人的一言一行都是爱心的表达, 要学会发现家人的爱无处不在, 并心怀感激。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准备: 老师: 音乐、视频学生: 家人地照片、收集家人爱自己的故事教学过程:导入, 揭示课题1. 有一个小朋友写给妈妈一首小诗, 我们一起来听: 一句轻轻的问候, 一声暖暖的叮咛, 一顿可口的饭菜, 一件温暖的毛衣, 一次严厉地批评, 一个紧紧的拥抱, 点点滴滴记心头。
听出来了么?感受到什么?(伴着轻音乐)2.心有灵犀一点通, 你们都听出来了。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体会《家人的爱》。
板书课题齐读。
3. 谁来介绍介绍你都有哪些家人?教师相机贴出: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彩色头像(贴图)活动一: “爱的百宝箱”——回忆成长的经历1.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 里面收集了家人关心你们的照片, 还有他们送给你们的礼物。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这些照片和礼物背后的故事吧!(出示自己的生活照或有意义的物品, 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2.以学定教A当学生讲到自己生病时家人的照顾与关爱。
引导学生从家人的表情, 心情, 语言中体会家人的爱。
B当学生讲到平时生活中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和爱护时。
引导学生体会家人会照顾自己, 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从他们的辛苦和辛劳中体会家人对自己深厚小结:看了你们的照片礼物听了你们的故事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
你们的家人是多么爱你们, 你们多么幸福啊!活动二:“爱的放大镜”——感受点滴细节中, 家人的爱老师想了解一下, 在生活中你们的家人为你们做过哪些事?这里有一张调查表请你在相对应的事情后面打“√”。
“爱”的放大镜系列一:1.过渡:自从我们出生以后, 家人每天都要为我们做很多事情。
比如: 教我们学走路, 教我们学说话, 教我们吃饭、穿衣, 辅导我们的作业等等。
今天我们来试着当一回家长, 教一教我们的孩子走路。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家人爱》教案3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家人爱》教案3篇Lesson 10 lesson "family love" lesson 10 lesson one's moral an d rule of law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0课《家人爱》教案3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家人爱范本基础版2、篇章2:家人爱例文通用版3、篇章3:家人爱范本(通用版)篇章1:家人爱范本基础版[教材分析]《家人的爱》一课是新课程《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中的一个主题。
按照教材的编排,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主题一、家人的爱;主题二、读懂爸爸妈的心;主题三、来自社会的爱。
“家人的爱”是其中的第一个主题,本主题有三个教学重点:第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感受、体会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哺育;第二是懂得正是由于有了家人的爱,才能使得自己健康成长;第三是知道感激、回报家人的爱。
《家人的爱》的编写,其时代感、生活性、针对性都很强,它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我爱我的家》教学内容是相联系的。
[活动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2、了解家人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
3、懂得感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家人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

-利用图片展示不同家庭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发他们对家人的思考。
-播放一首温馨的歌曲,如《家的港湾》,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家的温暖,进而进入新课。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感受到的关爱和温暖,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家人之间的爱,包括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付出。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家人”的概念,认识到家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互相依赖和关爱。
2.学习并掌握一些表达爱意和感激之情的词汇和句子,例如“谢谢”、“我爱你”等,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子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感情。
3.能够通过观察、倾听和体验,了解家人为自己付出的辛劳和关爱,培养对家人的感恩之心。
4.学会倾听他人讲话,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见和感受,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分享、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家人之间的爱,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学会表达爱意和感激之情,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同理心。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家人的辛劳和付出,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1.学生对家庭关系的认识程度,了解他们眼中家人的定义,以便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感受家人的爱。
2.学生在表达情感方面的能力,关注他们在使用语言表达爱意和感激之情时的困难,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3.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和地位,关注他们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和关爱家人。
4.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观念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家人的爱》教学设计一年级品德与社会家人的爱教学设计篇一:一年级品德与社会家人的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教学重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二、教学难点: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三、课前准备: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做好观察记录。
四、活动过程:创设情境:(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揭示课题:1、(出示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2、在轻音乐中教师讲故事(见扩展资料:和蔼可亲的妈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动之以情:1、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
(媒体出示三组照片,请照片上的学生介绍家人为他所付出的爱)2、其他学生讲述家人关爱他的一件事。
3、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的最好的上台讲)4、播放家长录音。
(讲述育儿之苦)5、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明理导行:1、辨析: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到底爱不爱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他为什么不帮我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奶奶会对我怎么说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X说小X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2、导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学生讲述: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作业擦了重写的:练习跳绳的总结延伸:1、讲述: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老师祝愿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歌曲:让爱住我家)2、在歌声中,学生拿出自做的贺卡写上对家人最想说的话。
家人的爱-部编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家人的爱-部编五·四学制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和关爱,体验家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
2.培养学生关注和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识,提高亲情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增强主动关心家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家人的爱2.我们身边的好人3.关爱家人、友好相处的能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出示“家人的爱”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中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并提出学习目标。
2. 学习环节(1)家人的爱1.讲解故事《小熊回家》,引导学生认识家人之间的关爱和相互帮助。
2.观看视频《一口气两米宽》,通过视觉感受家人之间的关爱和支持。
3.跟随课堂PPT,完成练习题,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归纳。
(2)我们身边的好人1.向学生展示《身边的好人》的图片和课文,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中的好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和对社会的贡献。
2.与学生一起讨论身边的好人,并引导他们思考自己是否能成为身边的好人。
3.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讲述自己所认识的好人,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关爱家人、友好相处的能力1.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关注和尊重家庭成员的意识。
2.学生通过角色卡片游戏,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情境,操练自己友好相处和主动关心家人的能力。
3.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3. 总结反思环节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所学内容,并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爱与关爱的区别,懂得尊重和关爱家人、朋友和社会中的好人。
四、板书设计知识点•家人的爱•身边的好人•关爱家人、友好相处重点句子•家人之间相互帮助是爱的体现。
•我们都应该尊重并关心身边的好人。
•家人之间应该友好相处,给予对方帮助和支持。
五、教学注意事项1.情感教育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体会,培养学生内心的爱和关怀。
2.教师要重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二课。
本课编写主要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本课引导学生在前一课了解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深入体会家人间的情感,弘扬家庭美德,促进社会和谐。
教学目标:1、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理解懂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2、通过制作感恩卡,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学会感恩。
3、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4、通过懂爱感恩,弘扬家庭美德,促进社会和谐。
教学重难点:1、重点:(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难点: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请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播放故事—《来自天堂的短信》(故事讲述的是5.12汶川地震时,一位妈妈将自己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护在怀里,从而保住了孩子的命,而自己的身体却因为被压得变形,以致失去了生命。
这位妈妈被找到时,他的手机上有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师:孩子们,是谁保住了这个孩子的生命?生:他的妈妈师:是啊,是他的妈妈用生命,用全部的爱再一次给了这个孩子新的生命——这样的爱是多么的伟大啊!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是不是也想起了家人关心关爱你的点点滴滴呢?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体会《家人的爱》。
板书课题二、回忆成长经历,感受“爱”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忆了家人关爱我们的故事,你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吗?我们现在小组里讲一讲。
1、小组交流分享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2、全班交流家人关爱我们的故事三、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爱”师:孩子们,过去了这么久的事,你们还能记得这么清楚,我想是因为这些事中有家人满满的爱,这些爱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久久不能忘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小学思品教案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教学重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教学难点: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课前准备:
1、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做好观察记录。
2、学生自做贺卡
3、采访家长的录音。
4、多媒体制作。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
●二、揭示课题:
1、(出示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在轻音乐中教师讲故事(见扩展资料:和蔼可亲的妈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动之以情:
1、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
(媒体出示三组照片,请照片上的学生介绍家人为他所付出的爱)
2、其他学生讲述家人关爱他的一件事。
3、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的最好的上台讲)
4、播放家长录音。
(讲述育儿之苦)
5、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四、明理导行:
1、辨析: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到底爱不爱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动画)
(1)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他为什么不帮我?
(2)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
(3)奶奶会对我怎么说?
(4)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明说?小明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
2、导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学生讲述: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作业擦了重写的:练习跳绳的……
●五、总结延伸:
1、讲述: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老师祝愿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歌曲:《让爱住我家》)
2、在歌声中,学生拿出自做的贺卡写上对家人最想说的话。
教学点评:
本课以小兔子贝贝为主线贯穿全课,创设了一种贴近儿童生活的情景来讲述父母对儿女爱的故事。
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指导者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凡是老师要说的话,都通过“小兔贝贝”的口头表达,易于指导。
探究活动
以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探究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人对自己的爱,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参考家人的爱。
探究内容及形式:
1、小组讨论,自己的家人是怎样爱护、关心自己的。
2、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家人的爱:
(1)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
(2)帮家人做家务活。
(3)不向家人提过分的要求。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5)制作贺信卡,自己写上祝福的话,表达对父母对家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