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专题公开课共27页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专项复习(说明文)公开课精品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专题复习
说明文的阅读指导
目录页
1.说明文的类型 2.说明的方法 3.说明方法的作用 4.说明语言 5.例题解析
说明文的类型
说明事物的文章 说明事理的文章
常见题型:
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 的特征。
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拟标语、提建议等。
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 有说服力。
作比较
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 事理。
打比方
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事理。
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 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 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3 词语能否删去?
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估计;
“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
的意思就变成了 的
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 “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 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如何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
说明事物:一般题目就是说明的对象 说明事理: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说明的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 打比方、列数字、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 列图表、引用说明。
这段话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 使说明……(作用)
举例子
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 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 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说明文的阅读指导
目录页
1.说明文的类型 2.说明的方法 3.说明方法的作用 4.说明语言 5.例题解析
说明文的类型
说明事物的文章 说明事理的文章
常见题型:
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 的特征。
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拟标语、提建议等。
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 有说服力。
作比较
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 事理。
打比方
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事理。
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 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 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3 词语能否删去?
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估计;
“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
的意思就变成了 的
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 “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 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如何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
说明事物:一般题目就是说明的对象 说明事理: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说明的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 打比方、列数字、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 列图表、引用说明。
这段话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 使说明……(作用)
举例子
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 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 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说明文阅读专题讲解》(共22张ppt)

生动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常常用较形象 的手法来说明事物,使被说明的事物具有生动 性和形象性。
3.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
①总—分:先概括,再分说,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 ②总—分—总:先总概括,再分说,最后再总结 ③分—总:先分说,最后再总结
(2)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⑤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⑥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⑦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加以说明,从而更科学地概括和揭示了事物的特征 (事理)。 ⑧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⑨引用:是说明更具有说服力或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⑩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3.对说明顺 序的考察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①空间顺序:本文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加以说明, 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使说明更具条 理性。 ②时间顺序:本文使用了时间顺序对……加以说明, 有利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使读者一目了然。 ③逻辑顺序:本文使用了逻辑顺序对……加以说明, 有利于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说明更具条理 性。
⑩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资料说明。引用资料的范围很 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PART.02
答题要领支招
1.对说明对 象的考察
类型: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 理说明文找准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 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3.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
①总—分:先概括,再分说,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 ②总—分—总:先总概括,再分说,最后再总结 ③分—总:先分说,最后再总结
(2)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⑤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⑥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⑦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加以说明,从而更科学地概括和揭示了事物的特征 (事理)。 ⑧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⑨引用:是说明更具有说服力或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⑩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3.对说明顺 序的考察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①空间顺序:本文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加以说明, 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使说明更具条 理性。 ②时间顺序:本文使用了时间顺序对……加以说明, 有利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使读者一目了然。 ③逻辑顺序:本文使用了逻辑顺序对……加以说明, 有利于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说明更具条理 性。
⑩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资料说明。引用资料的范围很 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PART.02
答题要领支招
1.对说明对 象的考察
类型: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 理说明文找准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 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说明文阅读专题》课件

作用分析:这里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
具体地说明了松鼠是十分警觉的小动物,进而突 出了它驯良、乖巧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 象。
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 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 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 遥相对。 作用分析:这里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人
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纳。 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 象是“苏州园林”。
一般说来,说明的对象是文中所要具
体介绍的事物或要解释的事理。
例如《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中 国石拱桥。有时一个段落也有一个说明对 象,如《苏州园林》全文的说明对象是苏 州园林,而第三段说明的是园林里的建筑, 第四段说明的是假山和池沼,第五六七八 九段的说明对象都各不相同。
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七十六米,深六十米, 中部高三十三米,体积达八万六千立方 米。
作用分析:这里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
准确地说明万人大礼堂的宽度、深度、中部高度 及体积,突出其“雄伟”的特征,使读者一目了 然。
1. 感知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区 别说明文的类型。
★ 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 打比方: 像、仿佛……
★ 引资料 : 引用,标记是引号。
★ 列(画)图表
★摹状貌等
➢下定义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
下 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
定 交换位置,意义不变;
义 与 ➢作诠释对说明对象的解说则往往侧重事物
作 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
➢掌握说明方法 (语言标志)
★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具体地说明了松鼠是十分警觉的小动物,进而突 出了它驯良、乖巧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 象。
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 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 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 遥相对。 作用分析:这里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人
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纳。 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 象是“苏州园林”。
一般说来,说明的对象是文中所要具
体介绍的事物或要解释的事理。
例如《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中 国石拱桥。有时一个段落也有一个说明对 象,如《苏州园林》全文的说明对象是苏 州园林,而第三段说明的是园林里的建筑, 第四段说明的是假山和池沼,第五六七八 九段的说明对象都各不相同。
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七十六米,深六十米, 中部高三十三米,体积达八万六千立方 米。
作用分析:这里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
准确地说明万人大礼堂的宽度、深度、中部高度 及体积,突出其“雄伟”的特征,使读者一目了 然。
1. 感知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区 别说明文的类型。
★ 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 打比方: 像、仿佛……
★ 引资料 : 引用,标记是引号。
★ 列(画)图表
★摹状貌等
➢下定义要求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
下 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
定 交换位置,意义不变;
义 与 ➢作诠释对说明对象的解说则往往侧重事物
作 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
➢掌握说明方法 (语言标志)
★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说明文基础知识》优秀课件ppt

语言准确
说明文的语言应该准确无误,不模糊不清 ,不模棱两可,不误导读者。
逻辑严密
说明文的逻辑应该严密无误,不矛盾百出 ,不漏洞百出,不让人质疑。
说明文的写作要求
内容简洁明了
语言平实易懂
说明文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不过度修饰, 不过度冗长,让人一目了然。
说明文的语言应该平实易懂,不过度华丽, 不过度专业,让人容易理解。
语言表达的锤炼
准确表达
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和句子来描述对象的特点和属性。
避免使用主观性语言
避免使用个人情感色彩强烈的词汇和句子,保持客观中立。
使用图表和图片
适当使用图表和图片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对象的特点和属性。
文章结构的布局
01
02
03
开头引入
在文章开头,通过引入背 景、情境等方式,吸引读 者的注意力。
操作性强
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说明书中的每个步骤都非常具体,而且按照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 ,使得用户能够轻松地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不需要过多的思考。
语言准确
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说明书中的语言非常准确,没有歧义和模糊的地方,使得用户能 够准确地理解说明书中的内容。
优秀说明文案例二: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
学术研究领域中,说明文是撰写研究报告的重要文体,需要客观、准 确地描述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等内容,以便读者能够了解 研究结论的依据和可靠性。
文献综述
在学术论文中,文献综述部分也需要用到说明文,对已有文献进行梳 理、分析和评价,为后续的研究提述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优秀说明文案例三:药品说明书
信息全面
药品说明书涵盖了药品的成分、功效、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 意事项等全面的信息,使得患者能够全面了解药品的信息和使用 方法。
说明文课堂教学课件(35张PPT)

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典型考题(一):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①本文使用了 说明顺序,②对 加以说明,③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 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
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 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 是”,试说明理由。
答:①不能。②“往往”是常常、经常的意思。 用在这里,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 朗,但不排除特殊情况。③用“总是”说明天上 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太绝对了。④“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
⑦画图表: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说明了XX事 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 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 下定义要求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科学准确的概 括说明。下定义有两种固定格式: “XX是……” 和“……叫XX”。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 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 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引资料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 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 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资料说 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2.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题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答题步骤:(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2)带回原句翻译句子。 (3)加点字词在这里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XX 事物“XX”的特征/事理。 (4)加点字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典型考题(一):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①本文使用了 说明顺序,②对 加以说明,③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 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
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 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 是”,试说明理由。
答:①不能。②“往往”是常常、经常的意思。 用在这里,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 朗,但不排除特殊情况。③用“总是”说明天上 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太绝对了。④“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
⑦画图表: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说明了XX事 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 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 下定义要求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科学准确的概 括说明。下定义有两种固定格式: “XX是……” 和“……叫XX”。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 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 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 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引资料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 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 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资料说 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2.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题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答题步骤:(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2)带回原句翻译句子。 (3)加点字词在这里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XX 事物“XX”的特征/事理。 (4)加点字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说明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公开课ppt课件

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⑤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引资料)
(作比较)
14
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
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
桥。
(举例子)
⑦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⑧这些石刻狮(子下,定有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 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⑨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 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 (摹状貌 )
(作诠释)
15
⑩如果海平面继续上升,专家推测,到
2050年,海平面
将比2000年上升30厘米,一旦海水越过防护设施,一半地
区将会被淹没。
(列数字、作比较) ⑪ 再以去年夏季提倡的调高温度为例,据测算,当空调从24
13
我来考考你!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
宽9米。
(列数字)
②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
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分类别)
③那片瞭望无际的大草原里,无穷的碧绿,好似铺上一面干
净的地毯。 ④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打日比而方色)变,二日而香变,
20
举例子 作用: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答题格式: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 了XXX的XXX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 阳能能源。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 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 的“光明工程”等。 (你来试试!)
⑤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引资料)
(作比较)
14
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
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
桥。
(举例子)
⑦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⑧这些石刻狮(子下,定有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 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⑨另一种叫异养,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这一类, 它们自己不能制造食物,靠植物来生活。 (摹状貌 )
(作诠释)
15
⑩如果海平面继续上升,专家推测,到
2050年,海平面
将比2000年上升30厘米,一旦海水越过防护设施,一半地
区将会被淹没。
(列数字、作比较) ⑪ 再以去年夏季提倡的调高温度为例,据测算,当空调从24
13
我来考考你!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
宽9米。
(列数字)
②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
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分类别)
③那片瞭望无际的大草原里,无穷的碧绿,好似铺上一面干
净的地毯。 ④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打日比而方色)变,二日而香变,
20
举例子 作用: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答题格式: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 了XXX的XXX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 阳能能源。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 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 的“光明工程”等。 (你来试试!)
说明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公开课

举例子、列数字;举黑龙江保温墙为例,运 用数字具体说明了发泡水泥耐久性强的特点。
第十八页,课件共26页
2、尽管一只普通节能灯含汞只有0.5毫克,但 是它污染环境的威力却大得惊人,可能会污 染到1000升水。如果按每只节能灯平均污染 1000升水来计算的话,中国每年至少有6000 亿升水遭到污染。
列数字;运用数字准确说明了节能灯污 染环境的威力之大。
③新加坡法律规定,住宅楼须距马路15米以 上,绿地应占65%,建筑面积占35%。
特性:运用了数字
列数字(据):运用数字(数据)从
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
第六页,课件共26页
列数字(据):运用数字(数据)从
数量 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
1、我们学校创建于1942年,2009年更名为 “罗浮中学”。
2、教学楼四楼从东往西分别是八(1)班、 八(2)班、八(3)班……
(作比较)
第四页,课件共26页
自测一:
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
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
的卢沟桥。
(举例子)
⑦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⑧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下抱定,义有) 的交头接耳,有 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 惟肖。
说明方法的作用(作比较)
1、小明长得很高。
小明长得比姚明还要高。 (强调了小明的身体高度) 2、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这个月的产量高了许多 ,增加到了100个。 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这个月的产量高了许
多,增加到了100个,比上个月多了60个。 (强调了这个月的产量高) 明确: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
⑩因为在人体这个由为数众多的外来户居住着的小小 “联合国”里,不可(避举免例地子会、列发数生字冲)突,很难有长 久的和平。
第十八页,课件共26页
2、尽管一只普通节能灯含汞只有0.5毫克,但 是它污染环境的威力却大得惊人,可能会污 染到1000升水。如果按每只节能灯平均污染 1000升水来计算的话,中国每年至少有6000 亿升水遭到污染。
列数字;运用数字准确说明了节能灯污 染环境的威力之大。
③新加坡法律规定,住宅楼须距马路15米以 上,绿地应占65%,建筑面积占35%。
特性:运用了数字
列数字(据):运用数字(数据)从
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
第六页,课件共26页
列数字(据):运用数字(数据)从
数量 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
1、我们学校创建于1942年,2009年更名为 “罗浮中学”。
2、教学楼四楼从东往西分别是八(1)班、 八(2)班、八(3)班……
(作比较)
第四页,课件共26页
自测一:
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
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
的卢沟桥。
(举例子)
⑦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⑧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下抱定,义有) 的交头接耳,有 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 惟肖。
说明方法的作用(作比较)
1、小明长得很高。
小明长得比姚明还要高。 (强调了小明的身体高度) 2、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这个月的产量高了许多 ,增加到了100个。 由于改进了生产技术,这个月的产量高了许
多,增加到了100个,比上个月多了60个。 (强调了这个月的产量高) 明确: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
⑩因为在人体这个由为数众多的外来户居住着的小小 “联合国”里,不可(避举免例地子会、列发数生字冲)突,很难有长 久的和平。
说明文专题公开课(优秀获奖课件)

3、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 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 性粒细胞就占了55%~70%。(2分)
(2011年昆明市中考题)
答: 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列举了
5000~10000个,55%~70%这些数据,( 0.5分)科学准确具体地(0.5分)说明了白血 球在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数量,以及 中性细胞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1分) 。
说明对象:被介绍的某种事物或事理
说明内容(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练一练:找出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1、南极大陆是个神奇的冰雪世界, 有一些自然现象令人困惑不解。最为神 奇的是,在这终年飘雪的冰川雪原中, 竟然有许多地方都是无雪地区。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南极大陆), 它的特点是( 神奇 )。
一、抓住显著语言标志:
1、时间顺序——表时间的词语; 2、空间顺序——表方位的词; 3、逻辑顺序——以思维的规律为序。
二、把握文章段落层次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 作比较 分类别 下定义 列图表 列数字 作诠释 打比方 摹状貌 作引用
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分类别 下定义 引用
语言标志
款庄中学
段开英
中考说明文阅读分值说明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滇剧源流概说》 《黑色金子—石油》 《 中 华 鲟》 《让海水不再入侵》 《神秘的人体天网》 《让我们读懂稀土》 《无坚不摧的冰刀》 14分 12分 12分 11分 11分 10分 10分
说明文常见题型
列数字
4、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
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 摹状貌 )